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19的文章

20191229-家常便飯:漸層抹茶餅乾,手工烘焙窩心禮物

家常便飯:漸層抹茶餅乾,手工烘焙窩心禮物 2019年12月29日 (肥丁提供) 【明報專訊】最窩心的禮物,不一定貴重,在冬季的節日裏,給最親密的親友,你準備了什麼禮物?親手做美食最有誠意了!做蛋糕好像太難,試試手工烘焙餅乾吧! 巿售的餅乾為了增加酥脆口感,在製作過程中,時常使用固體的植物氫化油,可能含有反式脂肪。另外膨化劑、香精等人工添加物,熱量偏高,長期吃增加身體的負擔。 肥丁的抹茶餅乾食材簡單,麵粉、麥芽糖、米糠油。沒有泡打粉,沒有攙雜過多人工添加物。全植物配方,不含牛油,也適合素食朋友。 麥芽糖低甜 減用油比例 綠色是以高級抹茶製作的,並非食用色素。楓糖漿和麥芽糖屬於甜度低,較少加工的天然甜味,餅乾吃起來不會很甜,跟抹茶的甘苦味道很有默契,清淡,香味卻很豐滿。麥芽糖可以減少油的比例,有黏合麵糰的作用。以植物油取代牛油,只要把麵糰弄成一塊,壓模烘烤就行,沒有動物油脂,麵糰做好不用冰箱冷藏,直接切片就可以烤了。 漸變的顏色,可愛的圖案,傳達最真誠的問候與祝福。一次過多做一點,裝入密實袋裏,包裝成禮物,包含了滿滿的愛心與熱情,可以保存1至2周,方便隨時拿出來享用! 溫度過高 會有油耗味 特別一提這款餅乾只適合低溫慢烤,不破壞抹茶的天然色素,更能釋放原料風味,不熱氣。若烤的溫度過高或時間太長,抹茶的葉綠素氧化褐變,餅乾會有油耗味。若你依照食譜上的建議溫度,餅乾仍有褐變反應,可再調低溫度。 ◆材料(約30至40塊) •低筋麵粉……105克 •日本太白粉(馬鈴薯澱粉)……60克 •自製古法麥芽糖……30克 •楓糖漿……27克 •米糠油……50克 (味道不明顯的植物油都可以) •海鹽……1/4 小匙 •抹茶(早綠/宇治光)……2小匙 •抹茶(早綠/宇治光)……1/4小匙 ◆做法 1. 整罐麥芽糖泡在熱水裏10分鐘,麥芽糖變軟,便很容易挖出來。 2. 低筋麵粉及日本太白粉(馬鈴薯澱粉)過篩,加入海鹽,攪拌均勻。 3. 加入楓糖漿、自製古法麥芽糖及米糠油。 4. 用刮刀混合乾濕材料,按壓成糰,表面光滑就可以了,塑成長方形,按比例分成3份。 ‧麵糰的重量可能因為水分和濕度有差異,不必太過精準 5. 取第一份麵糰,2小匙抹茶過篩,切碎麵糰,但不要搓揉,用刮刀按壓麵糰,麵糰跟抹茶初步混合,然後...

20191229-星期日文學‧彼得.漢德克(Peter Handke)×陳恆輝:叛逆的劇場,別樹一格的語和音

星期日文學‧彼得.漢德克(Peter Handke)×陳恆輝:叛逆的劇場,別樹一格的語和音 2019年12月29日 陳恆輝於愛麗絲劇場實驗室(楊柏賢攝) 【明報專訊】編按:本版從本周起開展全新的「嚦咕嚦咕戲劇談」系列,於每月最後一個周日,請來本地戲劇翹楚,漫談各位著名劇作家和劇本的萬鈞劇力。今期請到陳恆輝介紹二○一九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奧地利劇作家Peter Handke,他兼擅劇本、小說和詩歌,在德語文學界地位崇高。作品常被帶到銀幕及劇場上演,並以前衛、反叛、實驗的戲劇特色聞名。 現在到愛麗絲劇場實驗室派信,郵差該不會再誤以為是一所補習社。除了因二○○三年更換名字,記者到達時,很快便看到內裏黑漆的排練室,然後走進劇團的工作間,在半幽暗的環境下,開始跟劇場導演陳恆輝漫談彼得.漢德克(Peter Handke),並讀起作品的字句。甫坐下,發現電視屏幕閃現着《柏林蒼穹下》(Wings of Desire)裏落到凡間的天使,幕幕如詩的畫面間斷墜落在話語的厚度間。我們由手上那本記者借來的精裝版Kaspar and Other Plays說起,原來早在陳恆輝於二○一二年把漢德克當年炙手可熱的成名劇作《觸怒觀眾》(Offending the Audience)搬演前,他與這位當代劇作家、本年度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奧地利作家,已結下塊莖般的淵源。 「我手上這本是平裝版,廿多年前剛畢業到加拿大工作一個月時,在二手書店買的。」陳恆輝由此說起。Kaspar and Other Plays裏第一篇收錄的,就是一九六六年漢德克寫的前衛劇作Offending the Audience,二十三歲的他一鳴驚人,而剛巧(或不巧)在首演前的一九六六年五月,他在作家團體「47社」(Gruppe 47)於普林斯頓大學舉行的研討會中,發表了極具爭議的演說,開始引起眾人對這位年輕作者的關注。他貶斥當時德國的老作家,說當代的作品全都是Beschreibungsliteratur,一種僅挪用語言去描述看似是現實的文學,此後震驚文壇。《觸怒觀眾》這部「反劇場」(anti-theatre)的「說話劇」便生於此背景。說話劇是什麼?陳恆輝解釋說:「說話劇即是要你在劇場裏專注說話內容,故背景不用太花巧太美輪美奐。」 反叛與前衛 意會劇場的世界 那漢德克的反劇場,是反什麼的劇場?「現今看這劇作當...

20191229-果欄:跌咗嘢要執番起——林日曦的細聲勉勵

果欄:跌咗嘢要執番起——林日曦的細聲勉勵 2019年12月29日星期日 【明報專訊】上星期,如常去葵涌參加「和你lunch」。餓住肚子等了好一會,原定開始時間已到,但現場仍只有小貓三數隻(不計便衣警員)。商場內眾人面面相覷,聚集商量,一個戴口罩的中年女士問:「出唔出去行好?」但街頭街尾都有蒙臉警員駐守,有點風險。「我哋係small potato咋喎,唔驚啩?」一個西裝男答。最終由於人數太少,大家決定留在室內,圍圈高唱《願榮光歸香港》。 散場時,一個豪邁港女跟我嘀咕:「頭兩次『和你lunch』明明好多人參加,點解得番咁少人堅持?」本人生平最叻半途而廢,這問題當然不懂答。 於是,數小時後我帶着問號,到旺角麥花臣看《林日曦細聲講:悲但真》。原定開場時間未到,場外已經大排長龍,觀眾九成半都是三十歲以上,大部分人一副「和理非」模樣。我好像看到在葵涌一帶碰過面的豪邁港女、西裝男。走入場內,很多觀眾忙着自拍,雙眼發光,額頭鑿着六個大字:盡情娛樂我吧。 動盪裏的宣泄出口 老實說,我理解這份心情。過去半年,社會運動風風火火,不少香港人為抗爭付上大量時間、金錢、心力,正如林日曦開場上台所言:「𠵱家嘅香港,要放鬆啲好難。」這場大騷之所以一票難求,觀眾為的可能是看「一個又攰又廢的香港虧佬,由細到大悲傷但真摯的經歷」(海報上的宣傳口號),但更可能源於對林日曦(及毛記)的一種慣常期望:動盪時局裏,可否提供一個宣泄情緒的出口? 由多年前一鳴驚人的「勁曲金曲分獎典禮」,到去年東方昇的特異功能演出……令觀眾笑中有淚,從來是毛記的拿手好戲。作為「腦細」,林日曦的首次talk show當然也不例外。眾所周知,林日曦不是黃子華,向以木獨黑面示人的他,怎看也不似是笑匠材料。然而當日在台上,他背負「上得台就要努力感染大家」的期望,大力聲討林鄭(「技安又係佢,出木杉又係佢 」),挖苦何君堯(「你唔會想同佢攬……炒」),控訴警隊(示範何謂「打橫行」),結果成功令全場觀眾捧腹大笑。每次聽到偶像吐出粗口,台下觀眾反應尤其熱烈,掌聲雷動。 政府恐怖 卻令港人更堅強 但歡笑又夾雜淚影。林日曦在台上取笑完譚詠麟「用心良苦」,隨即播放改編版《愛情陷阱》MV,同樣的歌詞,配上不一樣的曲風和歌聲,再加上示威者抗爭的片段,我看到前排有大叔低頭拭淚;之後一part,林日曦變身維園阿叔,聲言...

20191230-年終專稿:南中國海持續對峙的一年

年終專稿:南中國海持續對峙的一年 2019年12月30日 詹寧斯 by 美國之音 中國在南中國海斯普拉特利群島附近重新佔領的美濟礁(2015年5月11日)。 中國今年派出非軍事船隻前往通常由其他國家控制的南中國海水域,在沒有發生衝突、也沒有造成外交損失的情況下展示了實力,因此在亞洲最大的海洋主權爭端中佔了上風。 分析人士指出,馬來西亞、菲律賓和越南2019年在資源豐富的南中國海進行的反制讓北京方面無法增加人工島礁或對已有島礁的控制。 中國根據其王朝時期的海事記錄,對南中國海北至香港,南到婆羅洲350萬平方公里的熱帶海域的90%提出了主權聲索,但汶萊、馬來西亞、菲律賓、台灣和越南也聲稱對這片海域擁有主權。這些國家都看中了這片海域的漁業資源和化石燃料的蘊藏。 位於菲律賓首都馬尼拉的亞太進步之路基金會(Asia-Pacific Pathways to Progress Foundation)的研究員拉賓納(Aaron Rabena)說,“與往年相比,中國的軍事化程度有所下降”,“可我們依然看到發生對峙,所以依然存在挑戰”。 中國一度更加咄咄逼人。越南和中國1970年代和1980年代爆發了兩次軍事衝突。2012年,中國船隻在呂宋島附近的一個淺灘與菲律賓進行了長期的對峙,中國最終控制了這個淺灘。兩年後,越南和中國船隻又圍繞中國一個海上鑽井平台發生了衝撞。 中國過去十二年來在南中國海斯普拉特利群島和帕拉塞爾群島地區利用填海方式製造或擴充了三個島礁,引發了其他主權聲索國的警覺。這些人工島礁現在設有機庫和雷達設施。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名譽教授賽耶(Carl Thayer)說,中國十年前更加咄咄逼人。他說,“可能有過兩三次切斷電纜的事故。中國漁民這些年來對越南人強取豪奪,他們登船搶奪”,“現在似乎沒那麼嚴重了”。 無形的壓力 中國海監船、測量船和非正式的捕魚船隊現在依然出現在其他國家聲稱擁有主權的水域。中國今年利用這三種船隻宣示主權,但沒有佔領新的島礁,也沒有爆發戰鬥。 分析人士說,中國為了避免激怒其他主權聲索國,與這些國家開展了經濟合作,出資在菲律賓進行基礎建設就是例證。這些合作降低了其他國家進一步靠攏美國的可能性。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軍事力量,反對中國的海上擴張。 但中國今年依然派遣船隻進入馬來西亞、越南和菲律賓沿海...

20191230-國學者稱,美正挑戰北京對台底線

國學者稱,美正挑戰北京對台底線 2019年12月30日 by 美國之音 台灣星期天(12月29日)舉行總統大選辯論會。 台灣即將在兩星期後舉行總統大選,選後的台海情勢如何發展令人關注,有中國學者稱,這屆美國政府對台灣支持力度最強,如果現任總統蔡英文連任,2020年美國對台政策會有大突破,未來一段時間北京應該把工作重點放在華盛頓。 台灣總統選戰正進入選前兩週的關鍵時刻,許多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兩位主要候選人--民進黨的蔡英文及國民黨的韓國瑜的支持度和勝算,關注台海情勢的觀察人士也在分析選後台海情勢的走向。 上星期在北京一場由中共黨媒《環球時報》舉辦的2020年會討論中,多位中國學者、前官員和以“鷹派”言論著稱的解放軍退役將領也對台灣選情和美、中、台關係的可能變化發表看法。 《環球網》報導,前中國國務院台辦副主任王在希表示,雖然蔡英文目前在民調佔有優勢,不過韓國瑜的“衝刺能力、爆發力是比較強的”,仍然有勝選希望,中國大陸沒有必要過於關注台灣選舉誰輸誰贏的問題,因為兩岸關係的走向最終還是取決於大陸。 他還說,國民黨勝選兩岸關係會緩和,但統一的時間更長,而民進黨繼續執政,兩岸關係會緊張,但有可能加速統一的進程。 不過上海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吳心伯點明華盛頓在兩岸關係中所扮演的角色,認為美國才是中國必須加大施壓的對象,因為美國認為蔡英文當選已成定局,預計2020年美國對台政策會有大突破。 吳心伯說,美國對台政策目前正在發生變化,如果美中兩國能取得關於台灣問題的共識框架,台灣的選擇就會有限,但目前美國正在動搖美中雙方在台灣問題上的既定框架,美國在美中競爭大格局下重新定義台灣的價值。 吳心伯認為,這屆美國政府是美中建交以來對台支持力度最大的,美國正在全方位地從法律、外交、經濟安全提升美台關係,而最危險的變化,就是美國試圖突破兩岸關係底線,提升台灣作為主權國家的地位。 吳心伯表示,美國認為蔡英文當選已成定局,一旦她當選將會受到來自北京更大的壓力,美國因此也必須給予台灣更大力度的支持,所以2020年美國對台政策也會有大的突破。至於中國應該如何應對這個變化,他認為工作重點不在台灣,也不必對蔡英文抱有希望,而是必須針對美國,如果美國挑戰台海問題的既定框架就必須承擔一定的風險,因此隨著美國對台政策的轉變,中國的“反制力度必須加強,”因為這次危...

20191230-被捕過的荳蔻少女:願以個人犧牲換取香港自由

被捕過的荳蔻少女:願以個人犧牲換取香港自由 2019年12月30日 湯惠芸 香港 王四維 by 美國之音 香港黑衣抗議者在銅鑼灣的一個商場裡舉“光復香港,時代革命”的旗子示威。(2019年12月26日) 在持續了6個多月的香港反送中運動中,無論是身著黑衣的前線抗爭者,還是“和理非”示威者(和平理性非暴力),年輕人早已成為抗爭的主力,而其中更是不乏面孔稚嫩的十多歲少年。化名草莓(士多啤梨)的少女今年14歲,早前在網民發起的罷工活動中,因為張貼文宣資料被警察拘捕。本應是無憂無慮快樂玩耍的她,如何走上抗爭的道路,而在這過程中又是如何與來自中國內地的父母產生分歧矛盾的? 在政治立場往往以顏色代替的香港,支持民主普選反送中的人,被稱為“黃絲帶”。而持反對意見,且支持政府及警察的人,則成為“藍絲帶”。眼前這位天真無邪的少女“草莓”說,她在6月反修例運動剛開始時,並不十分關注局勢,態度仍是“淺黃”。不過,在目睹多宗“藍絲”攻擊不同意見人士,持刀行兇,甚至咬掉民主派區議員的耳朵時,自己的想法已悄然轉為“深黃”。 令她感到不安的是,與她相反,“草莓”的家人則由“黃”變“藍”。 “他們一開始其實都是黃的,但後來愈看愈多那些假報導,就覺得開始變藍,開始變質,覺得示威者愈來愈不對。但是他們反而沒有看到警察開槍。我就和他們講,他們就說開得嫌少,要開多幾槍。很反感。 (看到甚麼假新聞?)就是那些藍絲的群組傳出來,Facebook_手機上不是有很多傳的假訊息,他們有收到,然後WhatsApp傳那些,之後傳給我,我真的覺得很可笑。(就說示威者破壞?)是。” 警方配合港府強力鎮壓抗爭成為外界矚目的焦點,而警民關係也因前線防暴警被批評過分使用暴力對付示威者而惡劣到極點。一些前線警員乃至警官曾多次被拍到稱呼示威者為蟑螂。這種對示威者“去人格化”的稱謂,成為“藍絲”指罵“黃絲”的常見語。而“草莓”的父母也會用這個詞來講她。 “如果在街上聽到一些人講,他們就會加把口說我甚麼,怎麼會生你這只東西出來,就會覺得很垃圾。之後一講政治,就會家無寧日。我是絕不退讓那種。因為我性格都是堅強的。會堅持自己。” “草莓”表示,父母都是從中國大陸移民到香港。她自己雖然不否認是“中國人”,但她更認同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 “但是始終我都是土生土長在香港出世,香港大的。我連讀書都在...

20191230-Mr.Tregunter:【大棋局】美政策如何影響香港

Mr.Tregunter:【大棋局】美政策如何影響香港 2019年12月30日 Tregunter指,聯滙已實行36年,7.8港紙兌1美元在好多人心目中仿似理所當然,但銀紙之價值只係事勢宜然。 上星期提及,美國當年的《白銀收購法案》間接加速國民黨倒台,其實該法案對香港亦影響深遠。明清年間中國以白銀做貨幣,香港亦一樣。1841年鴉片戰爭之際,英國商務總監義律佔領香港,宣佈香港官方經濟活動用英鎊計數,但實際上民間係以大清銀圓、西班牙銀圓等混雜而用。 所以當1934年美國頒布《白銀收購法案》後,中國及香港同時面對白銀大量流失。中華民國政府被迫放棄銀本位,港英政府決定實行一種新制度,這個制度由1935年影響香港至今,就係成立外滙基金。英國接管香港後,有利、滙豐及渣打先後授權為香港發鈔銀行,以白銀儲備支持港紙信用度;成立外匯基金後,同樣由上述三家銀行發鈔,但要用英鎊或白銀向外滙基金換負債證明書方可發鈔。港紙由白銀支撐,過渡為由英鎊及白銀同時支撐。最初行固定滙率,1英鎊兌16港元;民間白銀則以每盎士1.28港元收購,禁止銀圓流通。 港紙有三大轉捩點,第一個係1934年美國買銀,第二個係1971年美國放棄金本位。原本二戰後美國國力最掂,亦揸住全球75%黃金儲備,在當時美元就係硬嘢。所以全世界跟布雷頓森林體系,即你揸住35美元,美國保你可以兌1盎士黃金走,美元自此又叫美金;美元盯黃金,他國貨幣盯美元。只係越戰後美國赤字嚴重,黃金儲備大量流失,尼克遜1971年宣佈美國放棄金本位,同時根據《1970年經濟穩定法案》凍結物價90日。隨後英鎊亦棄守固定滙率,香港被迫放棄外滙管制,港元改為同美元掛鈎實行浮動匯率,早期5.65港元兌1美元。 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後美元仍然弱勢,香港侷住又同美元脫鈎,改為單獨浮動。去到80年代香港出現前途問題,大眾驚共產黨打到嚟,1983年最低見9.6港元兌1美元。為此港英政府再出手,公佈聯繫滙率制度,自此港元兌美元穩定地訂於7.8兌1,是為港紙第三大轉捩點。 年末回顧港紙三次重大轉變,係因為聯繫滙率已實行36年,7.8港紙兌1美元在好多人心目中仿似理所當然。但歷史話畀我哋聽,銀紙之價值只係事勢宜然。用莊周先生嘅話,就係魚活在水中太久而不知有水。香港人安逸得太久,好多事其存在以為係自然,但消失也可忽然,例如公道。當一個政府已無能為社會維...

20191231-陶傑:電視劇「皇冠」

陶傑:電視劇「皇冠」 2019年12月31日 'The Crown' season 3劇照(Netflix)(互聯網) Netflix的電視劇「皇冠」推出第三季。 背景到了六七十年代,英國國力節節衰退:統治階層疑被蘇聯間諜滲透,財政危機加劇,必須求助美國援助,礦工大罷工,到處停電,連白金漢宮也不能例外。 一開場,工黨首相威爾遜勝出。英女皇與他的藝術顧問布倫特有一場對話。女皇試探着問:你應該樂見這樣的選舉結果,因為據我所知你是自由主義的左派。 布倫特答:不,我以前曾經是,現在我支持保守黨。 這是一句謊話。因為知道英國現代史的觀眾,知道布倫特是史太林早年在劍橋大學招募的六大共黨間諜之一。但英女皇不知道。只有一個老去的邱吉爾,嘮叨說工黨裏有共諜。 這一集,是為了警告英國年輕一代選民而拍的。本屆大選,工黨候選人郝爾賓,不只是左膠,還是一名淺紅分子。 在歷史的跌宕起伏之中,甚麼必須維持不變,甚麼必須與時俱進,是有哲學意義的大問題。 譬如女皇的妹妹瑪嘉烈公主,生性狂放,好出風頭,虛榮浮華,與女皇的性格截然相反,在英鎊危機的時候,瑪嘉烈公主不辱使命,以自己的「獨特風格」,贏得美國總統詹森的好感,堪稱「為國立功」。 唯一次成功,不足以說服其他人增強對她的信心,讓她承擔更多公職,因為皇室的存在,需要的是穩定、恒常、平靜,而不是光彩奪目,熠熠生輝──後者永遠是偶然爆發的花火,不可能保持穩定。 編劇以女皇為化身,向觀眾解釋,君主立憲的意義何在,為何需要皇室這樣的象徵,以及皇室的權利和義務為何。尤其是威爾遜上台時,要求廢除皇室的呼聲大振,到底可以憑甚麼說服國民,認同皇室在現代社會的意義。 其中一個理由,是藉美國總統詹森之口,幕後的君主,可以用其擁有的聲望,幫幕前的政府出手解決問題,甚或外交難題:譬如女皇可以邀請美國總統作客,憑私人交情從中斡旋,省卻正式外交場面的尷尬。 女皇在劇中,以及在現實中,不但是維繫家族,也是維繫王國聯合的核心所在,女皇的身份和性格,註定了她幾乎沒有個人色彩的形象。如何表現一個接近隱藏而缺乏個性的主角,是戲劇要素的大忌,恰恰成了這齣劇引人入勝之處。 即材料只一碟米飯、兩隻雞蛋、一棵葱,怎樣炒出一道可口的蛋炒飯來。 陶傑 電郵 :mcwriter@appledaily.com

20191231-【2019回顧】平成是這樣走到令和

【2019回顧】平成是這樣走到令和 2019年12月31日 明仁天皇(右)非駕崩而自行退位予德仁,同樣情況對上一次已是1817年江戶時代的光格天皇。 【2019回顧】 初春令月,氣淑風和;明仁退位,德仁即位。2019年5月,歷時31年的平成結束,令和元年正式來臨。明天就是令和二年,在這個平成與令和瓜分的2019年,除了全國矚目的繼承儀式,還有很多大事令人難忘。 稻垣啓太不論在球場上及參演日本綜藝節目時,均維持其「不笑男」本色。 消費稅觀光稅齊加 日本經濟持續疲弱,政府除了忙於世代交接,另一大事就是調整稅項。日本增加兩則稅項不只關日本國民事,也關香港人事,第一項是國際觀光旅客稅,從1月7日起對日本出境人士徵收1,000日圓(約71港元)稅款;另外就是10月開始將消費稅從8%上調至10%,其中酒類及醫藥品最大影響,大家喜歡到藥妝店購物的貨品價格也有所調升,至於部份飲食商品則獲「輕減稅率」豁免,維持8%;同時日本也實行外國觀光客退稅制度,只要同一天在同一家店消費達5,000日圓(約355港元)以上便可退稅,因此加稅也減不了港人遊日的高度熱情。明年日本舉辦奧運,世界各地遊客洶湧而至,透過這兩則稅項,相信能幫補日本庫房收入。 奧運未到,2019年日本已發生不少體壇樂事,其中10月於橫濱舉辦的「第9屆世界盃欖球賽日本大會」,日本隊於小組賽以全勝姿態首次躋身八強,雖然最後敗於南非失落冠軍,但已令全國歡騰,深受市民愛戴的選手稻垣啓太因為一臉正經而被稱呼為「不笑男」(笑わない男)、擊敗欖球術語「Jackal」成為國民口頭禪,而日本代表隊口號「One Team」更成為2019日本流行語No.1。 日本政府為配合奧運整肅社會風氣,禁止便利店出售色情刊物。 立讀鹹書便利不再 說到奧運,不得不提便利店。今年日本便利店發生三件大事,第一是7-Eleven在7月11日初次登陸沖繩縣(一開就是14間),令沖繩最近的7-Eleven終於不再是在台灣,「梗有一間喺個縣」全國制霸目標達成。第二是因為年初有便利店經營者遇喪妻之痛無法24小時經營,結果7-Eleven及Lawson開始實行非24小時營運,FamilyMart亦預計於2020年春季試行。第三最影響民生:日本政府為進一步整肅社會風氣,禁止便利店出售色情刊物,從昭和末年開始盛極一時的色情雜誌將壽終正寢...

20191225-【映畫搜魂】坂本龍一Bowie禁色經典,戰場生活等待快樂聖誕

【映畫搜魂】坂本龍一Bowie禁色經典,戰場生活等待快樂聖誕 2019年12月25日 日本大導演大島渚執導的經典電影《戰場上的快樂聖誕》,今個聖誕你翻煲未? 聖誕本應普天同慶,充滿快樂,但很多影迷和樂迷每年這個時候,卻喜歡重溫由日本已故大導演大島渚,與英國搖滾巨星大衞寶兒(David Bowie)、人稱「教授」的日本音樂人坂本龍一及影星北野武合作的不太歡樂經典電影《戰場上的快樂聖誕》(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愛播由教授創作的這套經典電影配樂。除片中兩位樂壇巨星的日英同性戀拍得曖昧淒美吸睛,在充滿欺壓不義的亂世下重溫,片中經過艱辛壓抑與忍耐而來的快樂聖誕,更能觸動觀眾淚腺,分外令人百感交集。 大島渚年輕時已跟寺山修司互勉說「我們都要做出不凡的作品」,事實上,大島渚生前拍過很多具爭議的電影經典傑作。繼1976年打真軍hardcore挑戰尺度的《感官世界》與1978年勇奪康城展最佳導演的《愛之亡靈》後,1983年帶來另一部引起國際注目的異色巨作《戰場上的快樂聖誕》。《戰》片是以二戰為背景的電影,但卻是非典型、非一般又非凡的戰爭片、聖誕片,至今仍受影迷喜愛,影片包含可一不可再的國際巨星級陣容、令人值得反思與深思的同性愛恨、東西方文化差異、戰爭與生命的議題及對白,還有神曲般的迷人配樂及主題曲,成就一部一看再看也會感動的不朽經典。 《戰》片改編自南非作家Sir Laurens Jan van der Post由二次大戰當過戰俘真實經歷寫成的著作《The Seed and the Sower》,電影英文原名《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當中的Lawrence,便是作者本人的化身,由蘇格蘭老牌演員Tom Conti飾演。影片橫跨1942年大戰中至1946年戰後的兩個聖誕,描寫能操日語的英軍中將Lawrence,在位於爪哇一個日軍戰俘營,徘徊在專橫霸道的日軍與受到壓迫的戰俘之間的非人生活,不過,觀眾的焦點自然落在David Bowie飾演的英軍少將Jack Celliers與坂本龍一飾演的Yonoi大尉身上。 壓抑到爆 戰場上的hehe情 沒錯,影片監製Jeremy Thomas早已揚言,Jack必定要由一位國際級巨星演出來吸引全球觀眾,David Bowie絕對是不二之選。Bowie最初...

20191231-李怡:大年夜不再哀傷

李怡:大年夜不再哀傷 22:25 31/12/2019 世道人生 除夕。回顧過去一年的日子。對我來說,是一個獨留家中哀傷、懷念的日子。但今年在心中泛起的不是哀傷,而是痛心;不是懷念,而是希望;不是想自己,而是想香港,特別是年輕一代。 2019,本有一個年邁者的規劃,就是趕緊把自己的回憶錄寫出來,因為時日無多,而且自感此生還有些記憶值得讓後世知道。但6月開始,我的全部關切都落在反送中運動中,寫回憶的事就擱下了。寫時評,當然要超越感情去作理性分析;但作為一個人,做甚麼和不做甚麼,卻是由感情支配的。 這一年,我與香港人一起走過。回望2019,真正感受到,它是我80多年的人生歲月中,最為重要的一年。比抗戰、內戰、中共建政及各次政治運動、文革、六四、香港主權轉移等等,都更重要。年輕朋友不要再羨慕我的經歷,不要再期待我的經驗能夠告訴你們更多,你們和我一起經歷的這一年,是香港、中國哪怕人類史上最少見的經驗。人類史上有過以這樣懸殊的力量,對抗極不對等的強權,堅持這麼久,變出這麼多招數,並擴散影響到全世界的事嗎?也許有,但應該不多。所以,我寫不寫回憶,無關緊要。不過,我承諾過,還是會寫。 台灣《今周刊》向我出了一個題目:「為甚麼香港青年如此憤怒?」我的回答是,在這次香港抗爭運動中,發揮帶領作用的年輕人並不特別憤怒。沒錯,他們心中有團火,尤其在警察施加百倍暴力之下,他們憤怒。不過,在整個過程中,他們也表現得極為冷靜、理性,甚至在年輕人身上少見的包容。 他們有憤怒的理由。在十年前,本土思潮在年輕族群中興起時,面對香港社會受到中國人的難以容忍的侵擾,他們用稍為激烈的方式對抗;在2016年農曆年他們提出「以武制暴」的口號和行動。本土思潮與勇武抗爭,除了受到政府鎮壓,也受到民主派的公開反對、割席,還污衊他們是「鬼」。但在和理非發起反送中遊行前,大量年輕人在各區設宣傳街站,自費印傳單向市民派發。正是年輕人不計前嫌的主動參與,才有6月9日百萬人遊行的壯觀景象。然後,若沒有6.12年輕人不顧被警察截查和毆打拘捕的危險,向立法會聚集,送中條例早就過了。再後,如果沒有年輕人的動員和參與,區議會選舉會有這樣的成果嗎? 在我有限的參與中,多次見到前線的年輕人,他們的善良,對老者的照顧,他們寬容的無私的臉,他們的俊美和青澀,我看到了都會想哭。正如提供義務法律服務的黃國桐律師所說,...

20191231-CUP:向下的社會流動恐成年輕人現狀?

CUP:向下的社會流動恐成年輕人現狀? 2019年12月31日 BY CIVI YAP 社會上很多人叫年輕人做「廢青」,嫌棄他們無車無樓,就算大學畢業也未必找到相應工作。但這真的只是因為年輕人無擔當無上進心嗎?其實不只香港,就連英國也面對相同問題。英國雖為發達國家之一,其社會流動性(social mobility)卻相對更差。這意味著人們幾乎無法擺脫與背景相關的經濟劣勢。是年輕人真的變差了,抑或現行政策已失效? 缺乏的是機會和契機 艾克斯特大學社會流動系教授 Lee Elliot Major 和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績效中心(CEP)經濟學系教授 Stephen Machin 發表共同報告,探討英國社會流動的現狀及相關建議。Major 認同社會出現向下的流動趨勢。向下的社會流動(downward mobility),如「衛報」解釋,即孩子生活質素不如父母的現象普遍,倘若社會不作出改變,這將進一步成為年輕人的現實。 他們比較 2012 年與 2000 年的 42 歲成人,發現若父母沒有房屋,2012 年的成人擁有房屋的可能性比 2000 年的成人低 15%。Major 解釋:「隨著跨代房屋業權的流動性(intergenerational home ownership mobility)降低,房地產市場在世代之間的分裂明顯惡化。」而教育上,1981 年來自最富裕家庭的畢業率為 20%;但 2013 年來自最貧窮家庭的畢業率只有 18%。貧富之間的畢業差距擴大了 3 倍。 年輕人踏入社會的門檻愈來愈高,大學生遊行抗議,要求政府實施政策如降低學費、停止私有化教育等。 圖片來源:LSE Student’s Union/Facebook 另外,他們用 1991 年 33 歲成人的收入做例子,接受私人教育的收入比就讀官立學校的人收入高出 25%。2004 年,獎金更增加至 41%。Major 警告:「別談攀爬社會階梯,就連單純想做得更好的夢,也正在消失。」 Machin 指出:「更大的社會流動意味著更少人才流失、更多精英、及提振國家經濟。」但他認為,「對現有政策進行細微調整,無法有效解決英國的社會流動性問題」。 共同重建社會 他們在報告中提出建議,包括讓私立學校與州立學校形成夥伴關係以減免稅收、大學生以輔導弱勢兒童作為國民服務、及提高從事公...

20181224-CUP:蜘蛛俠龍之挑戰——蜘蛛人大戰香港人

CUP:蜘蛛俠龍之挑戰——蜘蛛人大戰香港人 2018年12月24日 BY 鄭立 電腦大爆炸 電影「蜘蛛俠:龍之挑戰」在香港取景;圖為劇照。 談起蜘蛛俠這個超級英雄,會讓香港人第一個想起的,自然是這個「蜘蛛俠:龍之挑戰(Spider-Man: The Dragon’s Challenge)」這電影。畢竟這是蜘蛛俠系列當中,唯一一套以香港為主題的電影。據說在美國這個電影叫 Chinese Web。 簡單來說,有一個姓陳的中共高官,在二戰期間好像曾經被 3 個美國人收買過,要透露毛澤東的秘密,不過他當時拒絕了。後來他可能是因為文化大革命,逃出了中國遠赴花旗國,和他的女兒在紐約相依為命。後來不知為何因為這件事好像要被滅口,而這個姓陳高官在美國的朋友又剛好是報館老闆,而報館老闆又剛好有個員工叫彼得柏加,對,就是蜘蛛俠。結果在那麼複雜的理由下,就把蜘蛛俠丟來香港了。 基本上包括毛澤東在內一切都只是籍口,說穿了就是很想在香港拍一套蜘蛛人打壞人的電影,所以就硬拗到要跟香港有關係。 至於為甚麼一定要香港?因為那時候的香港挺受歡迎的,不是因為大灣區或者噁心的「動感之都」,而是因為李小龍的功夫片熱潮尚在延續,當年還沒有痴線到想要蜘蛛俠直接學功夫,便想到讓蜘蛛俠來香港打懂功夫的嘍囉,順便讓觀眾享受一下香港觀光的感受。 電影「蜘蛛俠:龍之挑戰」劇照。 聽起來好像有點膠,但你想想那是 70 年代末,當年的影視沒那麼發達,可不能上順便就看到香港的照片和影片,來香港旅遊也不是現在那麼便宜。能夠在電影中感受一下香港風情對那時候的美國觀眾在那時代可說是一大賣點,你不妨在 YouTube 可以看到關於這電影的評論,這電影對於很多當年的觀眾來說可是美好的集體回憶。 如果你抱著蜘蛛俠只是配角,香港才是主角的心態去看,蜘蛛俠只是代觀眾去香港觀光,打壞人只是公幹理由。這電影就有趣多了,這也是製作者的用意吧。 特別是這電影非常用心的把 70 年代末的香港記錄下來,你會在裡面看到遊客愛看的東西,從海鮮舫、道教儀式、乘電車,坐七十年代的渡輪,拜祭黃大仙廟,旁邊還要是未重建之前的黃大仙徒置區,裡面還有廣東話以及「精裝追女仔」裡的司徒銘議員。最後還會蜘蛛俠還會爬上康樂大廈,在啟德機場離開。 蜘蛛俠移動也不用蜘蛛絲而是坐舢板,最後為了讓皇家警察出一次場,蜘蛛俠還跑了去報警。是因...

20191230-CUP:因救援而「與國家為敵」的藥劑師

CUP:因救援而「與國家為敵」的藥劑師 2019年12月30日 BY TAN HA LAM 一名敍利亞男孩正準備接受藥物注射。 圖片來源:路透社 醫護人員拯救生命,是出於天職及人道立場,非在於政治立場。但敍利亞政府卻認定拯救反對者的醫護人員,就是國家的敵人,並施以酷刑及監禁。當地衝突持續接近 9 年,因提供醫療服務而入罪已成為常態。在「紐約時報」的專訪中,每位醫護人員均冒着極大風險,在對抗總統巴沙爾(Bashar al-Assad)的地區提供醫療服務;其中一位匿名藥劑師直指偷運藥物,比走私槍械更危險。 在 2011 年 2 月敍利亞示威活動開始後不久,政府已對示威者使用致命武力,醫護人員只能暗地為抗爭者提供協助。大馬士革一名藥劑師的藥房位於抗議活動首次爆發的郊區,他則派發基本急救用品予抗爭者。 他說:「人們嘗試自發組織在房子中建立戰地醫院,並自行管理。有些醫生參與,我認識當中很多人,很多是我的朋友,但有不少被捕。」抗爭者要躲避情報機構,暗中照顧受傷者,請來醫護人員在私人住宅或安全屋中進行醫治,因為警察及情報人員會在公立醫院拘捕傷者。 偷運醫療用品 藥劑師開始組織醫護人員網絡,從朋友、親戚及組織處收集藥物及醫療用品,並將其發放出去。2012 年抗議活動遍及全國,並升級為武裝起義,政府則封鎖反對派控制的地區,阻截食品及醫療物資。這位藥劑師說:「政權截斷對他們的任何援助,聲稱這些人包括兒童、婦女或男子都是反對黨及民兵成員,全無差別。」 作為一名為公立醫院提供藥物的藥劑師,他持有衛生部門證件,可以不受阻礙地駕車駛過政府檢查站。藥劑師一直尋求方法,繼續為被圍困地區醫院提供藥物及醫療用品,像付錢予政府國民衛隊,以在政府界線外運送藥物及醫療物資,並將物資運送到抗爭者挖掘的隧道附近。 政權對醫護的憎恨 在曾任眼科醫生的總統巴沙爾領導下,敍利亞政府正大肆逮捕對民眾起義表示同情的醫護人員。他說:「如果他們在你車上找到武器,比找到輸血包及麻醉藥等要寬容得多。(在當地)從事醫學工作是一件非常艱鉅的事情,因為政權對我們的憎恨,比對人民、革命者的仇恨更大。」 政府的不信任或源於醫療專業人員受過教育,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藥劑師說:「他們討厭受過良好教育的人,因為我們正進行一些妨礙他們的行動,他們努力使所有人以相同的方式思考巴沙爾需要甚麼及想要甚麼,...

20191229-【飲食男女】話別鳳城

【飲食男女】話別鳳城 2019年12月29日 譚國景多年來不以老闆自居,寧願與員工打成一片,他常說:人在高處,反而寂寞。 禮堂一對金龍鳳,冷眼看人間喜樂。 2019年12月31日,太子鳳城酒家將會結業。 乳豬生腸、炸子雞、桂魚卷、魚雲羹、玉簪田雞腿、百花釀蟹箝……內裏一道道帶順德風味的酒家菜式亦會成為歷史。 鳳城酒家,由順德名廚馮滿所創,譚氏兄弟傳承,北角太子花開兩朵,以鳳城真味,俘虜無數老饕。 何善衡鄧肇堅芳艷芬利孝和蔡瀾唯靈周潤發……都是常客。 如今,古雅字畫,腥紅地毯,連帶幾許風流往事,都如煙雲散。 能記下的,要一一記住。 馮滿(中)是粵菜宗師,師承順德大良名廚區財,技藝精湛。 年輕時的譚國景在鳳城學習燒乳豬。 來太子鳳城酒家吃的不光是珍饈百味,還有一點溫暖的親情味。老闆譚國景天天坐鎮,跟熟客握手問好。 樓面經理以真誠待人,噓寒問暖,不似外間流水作業式的酒樓。 食物老舊,早茶的炸粉果灌湯餃叉燒酥,午市的乳豬生腸,晚飯的蝦多士炒鮮奶炸子雞,全部都工夫紮實,抵食夾大件,質素和份量都對得起客人。 每談及此,今年已經八十有二的譚國景,總是謙虛表示,一切都是師傅馮滿教導有方。 他一直恭敬對待,一生人除了短暫抵日本工作,就只在鳳城打工,不離不棄,只因馮滿是他人生的一位良師。 鳳城酒家始創人馮滿,是順德名廚,未淪陷前,受老闆邀請來港,在跑馬地山光道一號經營山光飯店,出入者都是達官貴人。 1953年,山光飯店結業。翌年,馮滿和負責樓面的龍力橋在銅鑼灣伊榮街開設鳳城酒家。 譚國景的堂兄譚國俠一直跟隨馮滿,負責鳳城的點心製作,譚國景十多歲就隨他入行,拜馮滿為師。 當時譚國俠已是師傅,師兄弟就喚譚國景作師叔,這外號一直叫到今天。 起初入職,譚國景負責洗碗、劏雞,做盡廚房各樣工作。 他勤力,人家未上班他就回來;砧板要清潔一次,他必洗夠兩次。 譚國景結婚時的照片。他常說工作多年,長期未離開鳳城,是盡了責,卻忽略了太太。 從前馮滿做到會筵席,會自備部份碗碟,且印有鳳城字樣。 今年八十有二的譚國景,決定退下來,留點時間陪伴家人。 鳳城廚房多年來都是兄弟班,一班師兄弟關係良好。 古道熱腸 視師傅為榜樣 「所以我師傅從未鬧過我,一直好有心教我。」譚國景記憶中的馮滿,是文質彬彬的君子...

20191229-鄺穎萱:【小企鵝】暴風雨的夜晚

鄺穎萱:【小企鵝】暴風雨的夜晚 2019年12月29日 小山羊為了躲避暴風雨,闖入了一間陰暗的山間小屋,不久,小屋來了一個同樣避難的夥伴,在陰暗的室內伸手不見五指,雖然看不到彼此,也聞不到對方的氣味,但同時困在房間裏頭,兩人無所不談…… 說着說着,大家的話題轉到最愛的食物,小山羊和對方不約而同說:「最美味可口……」小山羊說的是青草,而對方說的則是羊肉,可是,遠處轟隆轟隆的雷雨聲,卻把彼此對話都掩沒了,這一刻,雙方都不知道對方的身份。小山羊更與室友成了朋友,並相約隔天要一起去野餐,到時候確認彼此身份的暗號就是「暴風雨的夜晚」。 狼羊友情的啟示 到了相約的當天,小山羊很驚訝的發現對方居然是一隻野狼,而狼也才發覺昨晚和自己十分投緣的,竟然是一隻羊……但是羊和狼既已成了朋友,即使大家原本是獵物與掠食者的關係,野狼堅持壓抑自己體內的狼性,克制住想吃鮮嫩羊肉的慾望,他們終究超越了「族群」,建立了信任與友誼。兩人暗中來往一段時間,這段「秘密友情」最終曝光,食物鏈裏你死我活的天敵關係,違反了族群禁忌的羊與狼,背負了同儕指摘,也陷入是否要出賣友情的掙扎……究竟何去何從呢? 正邪不兩立、種族、階級仇恨的故事你我都讀了不少,耳熟能詳的大道理,當落到日本作家木村裕一手上時,《暴風雨的夜晚》卻展現出顛覆性面貌,打破傳統。狼與羊在暴風雨的晚上相遇,在完全不知對方身份的情況下,展開一場心靈對話,之後,更成為相知相惜的好朋友。正因為是在黑暗中相遇,漆黑令彼此以為對方是跟自己是相同的動物,「世俗成見」、「角色扮演」在這一刻完全起不了作用。他們用聊天弭平心中的無助,也陪伴彼此度過對雷聲的恐懼。經歷了共患難的暴風雨晚上,彼此都相信無論處境多麼艱難,也要讓友情延續下去。《暴風雨的夜晚》雖是個動物故事,卻讓讀者不自覺地問,究竟該順隨天性本能還是理性選擇?究竟按社會角色行事,還是按良知而行呢?如果動物都擁有分辨是非對錯的能力,那麼,人呢? 警民角力的慨嘆 我想起近這六個月來,警民之間不斷出現的暴力場面,市民被指為垃圾、曱甴,對於那些毫無根據的流言:「出來抗爭的就是曱甴!」「黑記幫忙擋子彈!」「學生應該到垃圾桶裏找隔夜麵包充飢!」這些惡言其實有甚麼需要?脫下制服,大家也只是普通市民,又有甚麼分別?警察是執法者,市民是抗爭者,雖然大家扮演的角色是對立,但都應該本着良知而行,而不...

20191230-素黑:2019快走到底了

素黑:2019快走到底了 22:40 30/12/2019 2019快走到底了,你有甚麼話要跟自己說嗎? 不少讀者在我的面書和微博上回應這個話題,有些說「你終於戰勝自己,不再活在回憶裡」,有人說「這一年你辛苦了希望2020年找到自己的另一半」,也有「抱抱自己,鼓勵自己,好好和自己相處,不要再責怪自己了」,還有「這一年你很棒,接下來也要繼續加油哦」。 欣慰大多都是正面和向前看的留言,雖然目前全世界都在混亂中,日子不好過。 人的自然結構都是求生、想活好,即使是想自殺的人,身體的細胞都在隱隱向你發出信息:我其實是想活好一點而已,不是真的想去死。 每年年底大家都慣性焦慮,看一年快要完結,還有一大堆未做好的事,未圓的心願,未達標的承諾,好丟臉。生怕再度令自己失望,年復年的重複著沒改變的人生。 能隨緣一點還是隨緣一點吧,每年定下的目標和祈願,都是想活得更好的意向,讓自己有動力走下去。終點能走到哪裡是受著自主和他力的影響,還有社會時勢的變數,難以自決。你要反省的是:自己已盡力了嗎?有偷懶嗎?問心無愧嗎?有沒有愧對過誰,埋沒良心? 每天都是今天的終結,其實每天只做好一件事便夠:好好照顧和愛自己,原諒自己,身邊人活得不好不是你的錯,你活得不好也不是誰的錯。自己穩定、正氣、善良、上進的話,身邊的人也會好,不好也是命,上天總有非你能當下看透的旨意,自己更要先走穩走正當。 素黑

20191223-素黑:沒必要封死關係

素黑:沒必要封死關係 2019-12-23 曾經替幾位女朋友和客人處理過被封死的婚姻關係。她們都是陷進不堪的婚姻,丈夫有外遇,她們不願意離開,口裡說對丈夫的感情沒變過,不甘心敗給另一個女人,賠上自己的青春。不只一個女子向我伸出無名指上的婚戒,斬釘截鐵地說:「從我戴上它那刻開始,我便發誓信守承諾,不會把它除下來。」 我問:「那假如關係已變質,他虐待你,不回家,徹底不再愛你了,你還單方面信守那個已死的承諾,不是虐待自己嗎?」 她無言,只是固執和死守信用的硬性子讓她一時變笨,她守護的其實只是正義和公平,說白了就是為一口氣,無視感情關係裡愛才是最重要,沒有了愛,還堅守甚麼仁義道德都是廢話。你要求討回甚麼也無法討回愛。再說下去,你死執的不過是面子,接受不了嫁錯了,因不忿而發爛,你對他的感情早已因愛成恨,捫心自問,你也早已不愛他。 這幾位死執婚姻的義士下場如何?幾年後兩位已離婚,一位嫁給了一個和前夫的共同朋友,手裡換上另一枚婚戒。另一位過著愉快單身生活,親口跟我說以前多愚笨,為了那個不愛自己的男人幾乎毀了自己,幸好決心離場了,現在跟一個同事曖昧著,準備發展第二段感情。至於最後一位,始終打死不肯簽紙離婚,老公無賴,繼續和三四五奶鬼混,當她無到。她口口聲聲說是為了孩子,可天天把怨恨往孩子身上潑,子宮瘤長到十厘米了。 要不要封死關係,你說呢? 素黑

20191218-素黑:真正愛你是這樣的

素黑:真正愛你是這樣的 2019-12-18 她來找我求救,不知道應不應信任一段新感情。可她目前還有未完的關係。她自辯說目前那位已在分手階段,只差搬出去,新的那位對她是任何一個前任男友無法比擬的體貼,很難抗拒。 我是要求具體和事實的諮詢師,追問他做過甚麼。原來就是開車接送,每天電話,送上她正需要的東西,口裡說多年未能定下來只有她能令他有結婚的衝動等等。 出入接送,體貼問暖,送小禮物逗你開心,這些只是做戀人的最低入場費,以前的男友做不到是他們無能或無愛,不能說明做到了便是完美伴侶。她承認他對她的好,其實只是稍有點錢愛炫耀的小恩小惠,只是她太想有人陪伴,分擔自己的壓力,明知對方情史爛,還是一頭栽進去。 想看清楚一個男人是否真的愛你,把你當作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要看你在困難時他是否為你分憂解困,你在落難時他是否還在你身邊,重視你重視的人和事,尊重你的自由和空間,成全你合理的夢想和追求,關心你和你家人的健康,優先體恤你是否疲累,而非只想跟你睡。聽他說甚麼不如看他做甚麼,時間是見證,心動非真愛。 重視你的愛人,不會帶你去見他的哥們晒威風,卻會低調地做你的良師益友,走進你的心,帶你走向更大的天空,踏踏實實地陪你走好每一步,不會當你是擺設為自己添顏面,想結婚不是年紀到要為向父母交代,也不會說「你令我有結婚衝動」的低端蜜語,因為他也不過是在欺騙他自己。 素黑

20191229-周日話題:經濟、抗爭與左翼思維

周日話題:經濟、抗爭與左翼思維 2019年12月29日星期日 【明報專訊】過去半年香港的反送中運動得到了廣泛的國際認同,在一個正在形成的「後全球世界體系」中,香港也佔了一個可圈可點的位置。但如果我們可以在當中沉澱一下,不難發現,在政治系譜中,這運動是被視為右傾的,主因是這場運動最重要的價值是自由(liberty),而不是平等(equality)。加上在示威中常見美國和英國國旗,好像在讚揚西方大國曾展開過的國際惡行,也令很多論者批評香港還沒有去殖。無可否認,在這場運動中,本土的左翼聲音是微弱的;另一方面,國際左派對香港這場運動的態度也比較曖昧,發聲不多。 左翼思想有兩個最基本的元素:一是批評經濟上的階級矛盾,二是政治上進行革命。兩者之間基本是因果關係,經濟是因、政治是果。簡單來說,傳統的馬克思論述通過批評社會不公和剝削而提出政治抗爭的必須。國際左翼對香港失語,很大原因是不能認同香港人對英美自由主義的擁抱以及對資本主義的接受,但也被當中的群衆政治抗爭所吸引和感動。今天香港人想像的「左膠大愛」其實跟傳統的左翼武力抗爭思維有很大落差。 民主抗爭 不能無視貧富懸殊 國際左翼沒法把香港放進傳統的馬克思論述,這可能只代表了該論述需要自我進化,不是香港示威的責任。但我們也不能否認香港社會存在着嚴重的經濟問題,如果這是一場民主抗爭,我們就不能無視香港的極端貧富懸殊。哪怕有天真能在煲底相見,經濟問題也不會自然地消滅。 複雜的是,一方面,我們要拒絕北京政府將香港的政治問題解析成為經濟問題——最近我們特首要成立的獨立檢討委員會,背後目的很明顯就是要建立一套經濟論述,去蓋過運動背後更本質的政治問題,希望用經濟方法去解決當下的政治管治危機。但另一方面,我們不能因為對政府的非難,就無視確實存在於社會的經濟不公義。香港過去的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確實產生了很多社會問題,罄竹難書,當中有過百年的地產霸權,也有自由行政策下旅遊業和相關零售業的畸形發展,以及九七後紅色資本的大舉進入所產生的自我審查,和新自由主義經濟的弱肉強食,引致個人在極端社會競爭下所承受的巨大壓力…… 中港政府以經濟壓下政治的手段,確實令運動難以直接把經濟問題帶出來。但有趣的是,當政權不願意用政治方法解決政治問題,而令運動進入膠着狀態時,很多香港人開始想像用經濟方法繼續抗爭,促成了這一個月來發展迅速的「黃色經濟...

20191229-周日話題:寫在《香港的新認同政治》之後

周日話題:寫在《香港的新認同政治》之後 2019年12月29日星期日 【明報專訊】今年夏天,當街頭抗爭打得最激烈時,我除了偶爾上街湊個人頭外,大部分時間躲在蝸居完成拖了不少日子的書稿。街頭催淚煙四起,汽油彈火頭處處,我一邊寫一邊質疑自己這本書的價值,誰要看呢?如果不是跟出版社簽了合約,以及大學的催逼,這本書可能會胎死腹中,或者是一本永遠寫不完的書,就像香港的故事。 全書我最滿意的是書名——《香港的新認同政治:在中國的陰影下追求本土》(Hong Kong's New Identity Politics: Longing for the Local in the Shadow of China)。 像我這樣一個並不知名的學者,英美學術出版社通常期望是一本題目吸引、理論架構前後一貫的專著,只有名氣相當的學者才能出版文集。我很努力令出版社覺得我全書勉強也算完整,但事實上每一章都是一個特定主題,七八篇論文湊合而成,之間不是沒關係,但並不緊密,因此,全書比較像我十年來的思考筆記。我只好阿Q式自我安慰,在劇變中的香港思考,不可能完整一貫。 社會文化身分 蛻變成普遍意志 我初踏入文化及學術界,香港開始討論身分認同、本土意識,起源的故事沒有什麼爭議,都說是六七暴動之後、七十年代的電影電視流行文化,但當爭論到「香港」現在是什麼時,卻有許多不同答案。奇怪的是,這些答案的共同點便是大家都擔心、預期九七之後會消失,這也是當年懷舊熱潮的背景。現在回頭看,當時所有給出的答案,幾乎是說出來的一刻便馬上過時了,因為香港是未來式,一個未可知的未來。而且,它與當下及過去之間是斷裂及跳躍的,如今在重重斷裂及跳躍中,許多人認為香港已死,但香港作為一種認同宣稱不單沒有死,反而是高唱入雲,所有憤怒、渴求、希望,都透過這個宣稱表達出來,街頭上的「香港人,加油」及「光復香港」即為明證。全書我最後以「權力意志」來作結,正是我的基本論點,昔日的社會文化身分,已蛻變成像哲學家盧梭說的普遍意志。 我在書中有一些篇章談香港本土派的緣起及論述分析,以及2017至18年做的雨傘運動後本土派青年的民族誌研究,與今年夏天以來的運動最直接相關,因為,他們所創造的語言、情感,例如「勇武」、「光復」、「焦土/攬炒」,以至行動方式(網絡連結及動員、散落社區等)與想像參考(有受訪者早已自比恐怖主義組織),...

20191229-真話達人羅家聰,金融分析,將核突嘢真實寫出來

真話達人羅家聰,金融分析,將核突嘢真實寫出來 2019年12月29日星期日 真話達人羅家聰(李紹昌攝) 【明報專訊】發電郵給羅家聰,想約他做訪問。客套的說話寫了幾句,他明顯唔buy,只乾脆回覆:「When and where?」 我也廢話少說,約他翌日11點見面;他說好,就傾半小時。「吓?」我心裏暗忖,要熱身要訪問要拍照,半小時是什麼邏輯,遂在電郵裏求情:「我條稿要寫3000字喎。個半鐘?」但他一句話就能激嬲人:「Unless it's paid, I won't spend that long.」 這就是羅家聰,交通銀行前首席經濟及策略師,不過剛剛「被離職」,目前待業。 「寸嘴」的感覺似曾相識,數數手指認識他原來剛剛10年。當年我做財經記者時,有段日子負責跟進其專欄,常常遭他無情搶白。 但羅家聰很紅,他是票房保證,雜誌每次找他做封面都會大賣。 其實不少財經分析師都很「寸」,讓記者很受氣,羅家聰也不例外;可唯一不同的是,他寸,但他講真話。 真話向來有巿場(反智社會除外),在如此亂世,真話更加重要,它令人覺得雙腳着地。 ‥一‥ 分析員的言論自由 危在旦夕 跟羅家聰多年不見,除了心廣體胖外,他也沒啥改變。這天他穿著街坊裝來到中環,一件白色汗衣,外面加件風褸,手裏一個破舊環保袋載着他的iPad。當年認識他是在金融海嘯之後,是個街知巷聞的大淡友,看法很「熊」、名氣更「紅」,於財經界有個諢號叫做「末日博士」。 世事難料,從來只會在財經版讀到他的分析,想不到有一天他自身的故事會出現在國際報章,還要是頭條。10月時,羅家聰於工作14年的交通銀行「被離職」,本月初他接受英國《金融時報》訪問,始爆出離職真相,「交銀認為由香港人代表中資銀行發言並不適合」。他直言,中資銀行開始改變在港行之多年的策略,正逐步清除聘用港人甚至本地青年。 他作為銀行分析員,可以「分析」的空間愈來愈細,有些關於經濟的「真話」不能講。白色恐怖瀰漫金融界,受影響的不止分析範疇,簡單如處理人民幣買賣,也須政治正確。羅家聰說:「好多銀行即使看淡人民幣,你也不能大手沽,一定要買入,你沽就被人照肺。你愛國你就要買入,非中資的也要畀面買。就算外資也不敢對抗,他們未必好聽話,但都不敢打對台。」 羅家聰說,他是一個解究經濟事件的人:「To explain...

20191229-吳靄儀:滅絕人性的暴行

吳靄儀:滅絕人性的暴行 2019年12月29日 行使公權力者對已受他控制而無反抗能力的人蓄意施以殘忍虐待,是滅絕人性的暴行,為文明社會所不能容忍,為法律及國際公約所禁止。《香港人權法案》第3條之下,免受酷刑對待是non-derogable──在任何情況(包括緊急狀況、戰爭)之下也不可減免──的權力。酷刑公約Convention Against Torture禁止酷刑,並將立法禁止酷刑的責任,加諸所有締約國。香港已訂立《刑事罪行(酷刑)條例》嚴懲酷刑,一經定罪,最高刑罰是終身監禁──比暴動罪更重。 拘留於新屋嶺拘留所遭警員暴力對待的一名被捕示威者,形容警員迫他面朝下卧於桌上,四肢在桌腳綁住,然後被輪流性強暴,是酷刑公約定義下,令人髮指的酷刑。但即使在鏡頭前,警察在制服示威者之後,仍將他的頭臉撞擊於地、撞脫牙齒、血流滿地,猶自力壓其後頸,已是酷刑。制服任何人之後,警員必須立刻停止使用武力,若繼續使用武力,則拗折人手臂、用警棍毆打人身體,都是暴行,每一下都是非法襲擊,都涉嫌施加酷刑。 在入境條例之下,自各地暴政暴亂逃來的酷刑聲請者受到香港法律保護,政府有義務審核他的酷刑聲請,法庭最後把關,聲請成立者政府不得將他遣返原地。諷刺的是,今日香港公民被公然施以酷刑,卻至今沒有警員受到制裁甚至受到調查。酷刑公約之下,政府有責任採取一切行動──包括立法及主動調查──以遏止酷刑。政府對大量證據視而不見,拒絕主動調查,姑息縱容甚至嘉許,與同犯、主使犯罪無異! 同為滅絕人性的暴行,是阻止急救及醫護人員對傷者施救。傷者已無反抗能力,警員明知他受傷而故意延長他的痛苦和恐懼,甚至罔顧增加他的生命危險,是漠視法紀,蔑視人道;即使兩國交戰,對待戰俘,也以救援為先,特區政府對待自己公民,竟比對敵國戰俘也不如! 在示威中受傷者不敢求援,急救隊為保護傷者私隱不敢尋求資助,寧願捱餓也自費施援;警方公然拘捕醫護人員,令他們無法履行專業天職。酷刑、甚至「被消失」的恐怖威脅,驅使示威者不得不冒一切危險搶救被捕者──眾目睽睽,天眼昭昭,我們還缺乏證據麼! 缺乏的是有效的行動令這些真正的「暴徒」受到制裁,數月來的探索,我深知困難重重,但2020年,無論困難多大,都當以此為目標,盡一切力量去做,願民間各方人士及組織同心協力,決不罷休! 吳靄儀 mcwriter@appledaily....

20191230-眾新聞:王怡牧師〈我的聲明:信仰上的抗命〉全文

眾新聞:王怡牧師〈我的聲明:信仰上的抗命〉全文 撰文: 眾新聞記者 | 發佈日期: 30.12.19 | 最後更新: | 2019-12-30 20:47:56 請支持《眾新聞》,成為訂戶 教會網頁上,王怡牧師的〈我的聲明:信仰上的抗命〉。 在中國深具影響力的秋雨聖約教會牧師王怡,去年12月被拘捕,至今1年多。四川省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今日在網站公告,指王怡因「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非法經營罪」,被判處有期徒刑9年。 王怡牧師去年被捕,在被羈押48小時之後,由教會發布他之前寫下的〈我的聲明:信仰上的抗命〉。本文於去年9月21日完成初稿,10月4日修訂。 〈我的聲明:信仰上的抗命〉全文: 根據聖經的教導和福音的使命,我尊重上帝在中國設立的掌權者。因為廢王、立王,都在於上帝。為此,我順服上帝對中國歷史和制度的安排。 作為基督教會的一位牧師,我從聖經出發,對社會、政治、法律諸領域,何為公義的秩序和良善的治理,皆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同時,我對中共政權迫害教會、剝奪人類的信仰和良心自由的罪惡,充滿厭惡和痛恨。但是,一切社會和政治制度的改變,都不是我蒙召的使命,也不是福音被賜給上帝百姓的目的。 因為,一切現實的醜陋、政治的不義和法律的專斷,都顯明了耶穌基督的十字架,才是每個中國人所必須的、唯一的拯救。也顯明了真正的盼望和完美的人類社會,並不存在於地上的任何制度和文化的改變中,而單單在於人的罪惡如何被基督白白赦免,得著永生的盼望。 作為一位牧師,我對福音的篤信和對眾人的教導,及對一切罪惡的責備,都出於基督在福音裡的命令,出於那位榮耀君王的無法測度的愛。每個人的生命都如此短暫,而上帝如此迫切地命令教會,去帶領和呼召任何願意悔改的人向他悔改。基督如此迫切的、樂意赦免一切從罪惡中回轉的人。這是教會在中國的一切工作的目的,就是向世界見證基督,向中國見證天國,向屬地的短暫生活見證屬天的永恆生活。這也是我本人所蒙的牧職呼召。 為此,我接受和尊重中共政權是上帝所允許的暫時的統治者,如同主的僕人約翰.加爾文所說,邪惡的統治者是上帝對邪惡的人民的懲罰,目的是催逼上帝的百姓向他悔改。為此,我樂意在身體上服從他們的執法行為,如同服從主的管教和訓練。 我同時相信,中共政權對教會的逼迫是極其邪惡的犯罪行為。作為基督教會的牧師,我必須對這樣的罪惡發出嚴厲和公開的...

20191230-孔誥烽:英國工黨大敗,左翼何時夢醒

孔誥烽:英國工黨大敗,左翼何時夢醒 2019年12月30 這個月舉行的英國大選,選前多個民調均顯示約翰遜(Boris Johnson)領導的保守黨將輕易勝出。但很多左派媒體和網站,卻恍如活在平行時空,選前都在幻想工黨領袖高賓(又譯郝爾彬,Jeremy Corbyn)憑其激進左翼綱領贏得大選後,如何將重點工業國有化、立法推行工人參與管理所有大企業、向富人加重稅重建福利國家等,建造社會主義新英國。 大選結果出爐,保守黨真的大勝。更震撼的是,英倫中部和北部多個傳統工黨票倉,包括由1935年起便一直由工黨控制從未間斷的選區,都轉投保守黨。這次選舉,無疑是工黨在戰後輸得最慘的一次。 工黨無視脫歐民意的一國社會主義幻想 這次大選,本來就是一次對脫歐的再公投。不少左派一直不肯接受2016年英國多數民意撐脫歐的結果,更無法理解為何很多支持工黨的傳統工人階級社區都支持脫歐。左派一直說,脫歐是假議題,是權貴階級通過自由市場化剝奪工人階級的福利後,將工人的苦况歸咎於歐盟開放邊境政策與新移民的極右排外煙幕。他們相信,只要工黨告知工人階級他們的真正利益在於重建社會主義,讓工黨劫富濟貧,普羅大眾便會不再熱中脫歐。 如是者,高賓帶領的工黨在這次大選並無將脫歐這個「假議題」放在重點,而是宣傳他們執政後將如何建造社會主義新英國。對於選民最關心的脫歐,他們的政綱只是說會在執政後通過多一次公投讓選民決定是否脫歐。工黨無視很多工黨傳統選民都支持脫歐的意向,在一個本來便相等於脫歐再公投的大選以「我們贏了便會再舉行公投」為政綱,等於說如果他們成功執政,脫歐議題將會繼續無限循環,無限拖延。若他們能在挺脫歐的多數民意下憑這種閃閃縮縮的政綱贏大選,才沒天理。 2016年脫歐公投前後,本來便有不少左翼知識分子指出歐盟與全球化本來就是通過讓企業自由流動尋找廉價勞動力讓傳統工人階級失去工作與收入的陽謀。在歐洲內部實行開放邊境,效果上乃是讓低工資地區勞動力大舉流到高工資地區,讓那些地區不能將工序外移的行業,如服務業得以壓低工資增加利潤。歐盟更在政策上強迫會員國實行平衡預算與緊縮政策。歐盟基本上已成戴卓爾自由市場教條的強大載體,為跨國大公司服務。 左翼反歐派認為,英國要實行有意義的社會改革,脫歐乃是必要前提。但工黨的極左領導層最後被「脫歐是右翼排外的民粹操弄」的愚蠢政治正確教條綑綁,致令工黨...

20191230-好習慣:感情關係説明書

好習慣:感情關係説明書 20:32 30/12/2019 如果人與人之間的感情,能夠附送一本說明書,清楚言明甚麼事該做、甚麼是地雷、做多少才足夠、做甚麼便能獲得額外分數,大概就能省卻絕大部分人的痛苦了吧。嗯,FF夠了,每段關係都獨一無二,即使同一個你配搭不同的對手,也會擦出不一樣的火花,所以只有當事人才有資格和歷練撰寫所謂的説明書。每次的trial & error,都會讓人了解對方和關係多一點點,漸漸日積月累出操作關係的實用指引,讓自己日後跟着行事。要成功撰寫一本用得著的關係說明書,首先你需要…… 如何令對方變成你心裡的那條蟲 友人的女友是個究極港女公主,雖然朋友間中會呻一兩句女朋友麻煩難搞,但相愛八年之久,朋友中他倆的關係最穩定,亦感覺上最有把握繼續長跑下去。問他為何不會嫌煩分手,得到一個有趣的回應,「她這種女孩子其實有個好處,雖然她的脾氣不小,但最起碼她有甚麼要求和不滿都會說清楚,我不用左猜右猜,令我們更能夠坦誠相處。」 有種人總愛收收埋埋,喜怒不形於色,什麼也不喜歡多說。作為另一半的其實很難做,需要極多的體諒、包容及耐性,才能將洋蔥逐層剝開至最深處,過程中還要不斷被刺眼的汁液濺中,眼淚鼻涕直流,巴不得一手扔走洋蔥轉身就走。 我沒有吹捧各位化身麻煩公主的意思,想帶出的是,想對方了解你,首要條件是你要給他留下線索,更好的當然是明確的指引,對方才能慢慢變成你心裡的那條蟲。同樣地,你若希望能夠做個稱職的另一半,就不要將坊間聽到看到的所謂技巧,照板煮碗應用在自己的那位身上,反而該因應著你得到的指示去調整關係經營的方法。情趣之事,可以保留神秘感,但日常的相處,就要好好坦誠相對,兩個人夾手夾腳處理,才能花更少的時間爭執,用更多的時間相愛。 你不是跟虛構人物談戀愛 再而就是要接受,對方不是你想像出來的角色,而是個活生生的人,跟你的幻想必定會有出入。要學習去接受假使對方原來不像你預期,仍懷着一顆謙卑的心,來面對不安的天氣。別去賴皮說對方變了,跟開始時認識的模樣不同,人豈止一個面向,只是隨着時間流逝慢慢展現自己更多的面貌。若真的接受不到就要問問自己,你是只喜歡某一個面向的他,只喜歡你想像中的他,還是真真正正喜歡對方本人。 關係的操作,沒有秘技,也不存在一本通書讀到老,在別人身上行得通的方法,不等於在自己的關係上用得着。嗯,人生真的很...

20191230-鄧明儀:向海豚爸媽學習

鄧明儀:向海豚爸媽學習 20:31 30/12/2019 好友為子女的小一入學東奔西跑、孟母三遷,甚至要全家總動員全心投身入學簡介會及申請過程,彷彿過程中若有任何閃失,就會陷孩子於萬劫不復之地。現代不論是「虎媽」、「狼爸」、「象媽」還是「水母媽」都認為,能夠為孩子成功開路,並放在設計好的軌道上,就能走上人生康莊大道,卻從沒有想過,父母最該培養孩子的,不是甚麼技能與知識,而是其「適應力」。 有沒有見過企鵝是怎樣教企鵝仔適應力?由BB破蛋而出開始,企鵝會毫無保留地餵哺孩子,並教導小企鵝求生本能,直到小企鵝兩個月大,在父母要同時出海覓食時,就必須離開父母的懷抱,學習獨立自立、解決困難。有些小企鵝想撒嬌返回溫暖的懷抱,父母一律舉起雙腳,狠心地拒諸腳外,將小企鵝訓練成可以事事靠自己的皇帝紳士後,就會告別一手養大的孩兒。 除了企鵝,海豚對子女的愛,亦超乎人類想像。哈佛大學醫學博士Shimi Kang撰寫的「2015國際圖書大獎家為教育類一等獎」《The Dolphin Way》提出,海豚在海洋生存表現出的創意、批判思考、溝通力與協作力,她統稱為的CQ (Creative Quotient),很值得人類參考。作為「海豚父母」,需要跟孩子建立親密的關係,而非靠催促、逼迫、賄賂或洗腦等手段,並溫和地引導孩子自我激勵,以培養孩子解決力與適應力。 想學做既不嚴厲也不縱容的海豚父母,在權威又平衡中教出聰明、快樂及善於溝通的孩子?Dr. Kang在書中提出四個錦囊:1) 先讓自己平靜下來、2) 讓孩子知道父母理解他們、3) 確定孩子的目 標、4) 信任孩子會取得成功;還有三項不容缺失的內容:1) 相信孩子通過玩耍會愈玩愈聰明、2)讓孩子明白競爭並非為了取得第一、3) 給孩子足夠的休息以加強問題處理的能力。 說到底,「海豚育兒法」不過是一種態度,重要的是,如何以節制的愛,陪伴孩子肩並肩成長。 鄧明儀

20191209-CUP:過去半年,有甚麼國家變天了?

CUP:過去半年,有甚麼國家變天了? 2019年12月9日 BY BILLY TONG 【孕期】媽媽陀B時健康啲,BB冇咁易患上過敏症!Sponsored 親和至親 蘇丹民眾在示威中高舉國旗。 圖片來源:路透社 6 月 9 日,香港一百萬人上街,掀開反送中運動的序幕,至今半年已過,香港彷如隔世。墨爾本大學榮休教授彼得.麥菲(Peter McPhee)指出,我們正處於動盪世代,在一些代議民主國家,經濟全球化帶來惡果,新自由主義令貧富不均;當人們對西方民主國家失去信心的時候,在一些威權國家,政府則愈見獨裁專橫,對人民壓迫甚深,而過去半年,玻利維亞、伊拉克、黎巴嫩等地都爆發大型示威,當中一些國家成功變天。 蘇丹 蘇丹這次民主運動非常慘烈,自去年年底爆發反政府示威,抗議獨裁管治超過 30 年的前蘇丹總統巴希爾(Omar al-Bashir)。4 月,巴希爾因軍事政變下台。可是,當示威者要求軍隊和平過渡到文人政府的時候,6 月 3 日發生了喀土穆大屠殺,超過 100 人遭射殺。然而,炮火並沒有嚇退示威者,經過一浪接一浪的示威,在非盟介入後,軍政府和示威者終於在 7 月初達成協定,軍方先成立過渡政府維持 21 個月,再移交權力予文人政府 18 個月,然後舉行大選。政府同時保證會成立獨立委員會,調查喀土穆大屠殺在內的血腥事件。 黎巴嫩 黎巴嫩今年經濟不景,貨幣貶值,青年失業率高達 37%,人民生活困苦,加上政府因為宗派主義腐敗無能,總統長期是馬龍教派基督徒,議會議長則為什葉派穆斯林,總理就是遜尼派穆斯林。10 月 14 日,黎巴嫩爆發大規模的山火,政府卻無力救火,要向希臘和約旦等國救助,市民對政府不滿警察有水炮車,消防卻沒有水救火。到 10 月 17 日,政府宣佈徵收新稅,包括 WhatsApp 稅、煙草稅、汽油稅, 其中使用 WhatsApp 的用戶每月要交 6 美元的費用。政府的徵稅決定激發全國人民震怒,史無前例地有一百萬人上街抗爭。在 29 日,總理哈里里(Saad Hariri)與內閣正式向總統請辭,以平息民怨。現時,黎巴嫩各黨派正協商下任總理人選,但示威者並未罷休,因為他們要革新整個宗派政治制度和精英政治文化,而不是單單換總理。 玻利維亞 今年 10 月 20 日,玻利維亞進行大選,執政近 14 年的總統莫拉萊斯(Evo Morale...

20191229-羅家聰:慎防調整將至,大行有苦自知

羅家聰:慎防調整將至,大行有苦自知 2019年12月29日 一名經人 在年尾例升的傳說下,美股日日破頂,連帶各地包括中港股市也造好。畢竟年尾,市場總有升市共識,但目前肯定短線過龍,慎防一過年後即見回調。道指此橫行市始於2017年秋,由當時起的對數通道頂於29,0xx點,以本月升勢外射,年尾剛達通道頂。 至於恒指,去年初歷史高位起的下降軌和近四個月上升通道頂皆在28,400點前,而按近四個月的八週頂距循環預測,頂部亦剛在年底前後,再夾上三兩棍就剛到位了。滬綜指於年底的對應下降軌頂部於齊頭3,100點。留意近兩年來,好幾次當VVIX與VIX背馳──即前者升後者跌了一輪後,最終同皆爆上,即risk-off。現在兩者正在背馳。 貨幣方面,歐幣變動不大,澳、紐元則似股市般料年底前後見阻力;澳元通道頂於0.6970,而紐元則於0.6740前達2014年中起的下降軌。連銀價都爆升,可見炒近尾。新年伊始通常資金有新部署,宜先觀望起碼一、兩周看看芬佬有何主題、共識才行動。 本月下旬以來,美、港三個月期拆息差稍為由逾50點折讓收窄至47點,較最差時63點好,但比年初逾100點溢價仍有厘半之別。由頭到尾相當於減息六次(每次¼厘),由溢價轉折讓更是始於6月13日反修例遊行之初,說無錢走無異於瞪大眼睛講大話。 有些「被裝修」的銀行擺明絕對服從黨的吩咐,可謂無怨無悔,他日說不定重重有賞。不過最近有些素來不屬於黨的大行也被裝修,但其一些行徑由昔日的跟外圍加、減息,到最近的凍結戶口,外人看來該行應有話事的灰色地帶,但卻似做了些不情願的決定,而最終他日未必有賞。若是政府施壓而日後無政治補償,身為國際大行便既輸裝修費,更輸國際形象。假使當初將施壓源頭公開便起碼贏一邊;至於另一邊,外資就是外資,從黨的角度你本不是根正苗紅,遲早還是要將龍頭地位拱手相讓,即這邊遲早輸硬。 怎知道呢?畢竟過來人嘛! 羅家聰 facebook.com/kachung.law.988 lawkachung@gmail.com

20191222-未來城市:重組真相 反擊政府/警察謊言

未來城市:重組真相 反擊政府/警察謊言 2019年12月22日星期日 調查加沙地帶的城市Rafah在2014年受轟炸的情况,將手機拍攝的照片及影片結合3D模型,靠煙雲形狀及地標等資料,分析一日之內該區如何受千計軍事襲擊。(forensic-architecture.org提供) 圖9之1 - 調查加沙地帶的城市Rafah在2014年受轟炸的情况,將手機 . . . . . . (forensic-architecture.org提供) 【明報專訊】半年之間,許多事件在公眾心中仍是懸案,事情發生的前因後果沒有攤在陽光之下,政府、警方的說法從未釋疑。 當以調查國際爭議事件聞名的組織Forensic Architecture(下稱FA)成員來港,很多人期待他們能為8.31太子站、周梓樂案、新屋嶺拘留情况「查出真相」。 究竟FA做的工作是什麼?又是否適用於香港? FA總監Eyal Weizman在中大演講時就展示如何切中要害地反擊警察的論述、國家級的謊言,亦稍作示範,將machine learning(機器學習)等方法用在香港催淚彈的場景,「每個社會運動的策略之一,是要建立自行查證的方式」,以手握的科技及各種技巧,「將生產真相的工具握在自己手中」。 Forensic Architecture是倫敦大學金匠學院的一個研究機構,由空間及視覺文化教授Eyal Weizman領軍,主力調查全球有關國家或組織涉及暴力、侵犯人權、破壞環境的事件,名字起源於他們會以建築、城市環境展示證據,包括利用3D模型、虛擬真實等技術,分析圖片、影片、音檔、證言來重組事情發生經過;也會與人權組織「國際特赦」、媒體如《紐約時報》等合作展開調查,成果亦會作為呈堂證據或展覽作品,FA更在2018年入圍殿堂級藝術獎Turner Prize。Eyal上周三(12月18日)與FA副總監Christina Varvia在香港出席中大「建構公共真相」(The Architecture of Public Truth)研討會,分享他們的調查案例: CASE 1:教電腦數催淚彈 2018年11月25日,美方在美墨邊境發射催淚彈阻止移民過境,事發時不少照片顯示,催淚彈由美國公司The Safariland Group製造,也就是香港警察主要防暴武器供應商之一,這個廠商所製的催淚...

20191222-街知巷聞:塘坊村 有他在,種果活村

街知巷聞:塘坊村,有他在,種果活村 21:44 22/12/2019 萬先生的古屋保存完整,上有精細壁畫。(潘曉彤攝) 【明報專訊】在粉嶺火車站旁乘52K小巴,終點站下車後左轉,便能依次探索過往數周帶領大家走了一遍的鳳凰湖村、週田村、木湖瓦窰村和木湖村。當你一往無前地向左拐,展開這段早已計劃好的旅程,這樣就會錯過了馬路對面的塘坊村。路邊明明白白站着指示牌,指示入村的去路。那裏有一個喜歡吃水果的萬先生,終日鑽研如何利用手上的果核種出滿園的水果。他的嗜好填滿了許多無聊的時日,也是塘坊村至今充滿生氣的關鍵。 被阻隔的大自然 彭玉文喜歡樟樹,入村仰見不遠處的兩棵大樟樹,歡喜不已。嘗試走近,卻被人造圍板緊密攔住。探看旁邊一間小石屋,窗內無人,似乎荒廢日久。沒有人告訴我們大自然變得不可接近的因由,但循着邊境解禁的發展軌迹,也不難推測。想起自然文學經典《沙郡年紀》,Aldo Leopold如何書寫人類對其他物種存在或消失的無感——「最後一頭野牛告別威斯康辛時,幾乎沒有人感到悲傷。同樣,當最後一株羅盤葵追隨那頭野牛前往夢幻之鄉——那綠意盎然的大草原時,也幾乎不會有誰為之哀泣。」一天樟樹統統被砍下,蓋起高樓的空地會不會使後來的人懂得感傷?樹的故事,幸而有在村裏長大的萬先生記住了。他說,村內幾棵已被地產商「鋸咗」,準備在這一帶興建貨倉,現在圍住了的是怕砍下時意外影響旁邊村屋而被政府煞停暫緩。他帶我們走上大宅後方山坡上看另一棵更壯碩的樟樹,張開雙臂比劃,「我細個時已經咁大棵喇,兩三百年以上。日子耐可能摧殘咗,以前好似個麒麟頭咁㗎!」彭玉文箭步躍前,瞬間不見蹤影,遠處傳來雀躍回音,「我成個人伸埋手咁闊,有我咁闊啊!」萬先生語氣平靜但難掩驕傲,「兩個人可能攬得過,未必,可能仲爭少少!」 誰記得平原河整頓前的模樣? 仍然住在村內的居民不多,剛才我們經過的破落小屋姓黃一家原來已經移民。要不是遇上萬先生,就沒有人告訴我們平原河整頓之前的模樣。以往這一帶多種植稻米,每遇雨天就會水浸,「以前如果有人耕田,田地清晒都好,一無人耕,草和垃圾咪塞住。河道唔通呢就浸晒」。修整過後,這二十多年來的風雨不再難捱,去年山竹來襲,村裏尚算安然無恙。 萬里住過的古屋 我們站在屋外聊,沈思指着兩個從前是窗眼小洞讚歎大屋保存得如何完整,萬先生說從前本是鐵枝趟門,現已改裝,不過雞鳥彩...

20191222-通識導賞:焦土作為一種策略:戰後港英的討論

通識導賞:焦土作為一種策略:戰後港英的討論 2019年12月22日星期日 1942年,馬來亞的英軍實行焦土策略,焚燒大量橡膠及破壞器械,阻止日軍推進。英軍最終潰敗,馬來亞被日軍佔領。 圖5之1 - 1942年,馬來亞的英軍實行焦土策略,焚燒大量橡膠及破壞器械 . . . . . . 【明報專訊】半年過去,經歷盛夏到嚴冬,無論認同與否,焦土攬炒與光復香港成為了廣為人知的口號。 為了達成這個目的,抗爭者發動了各式各樣的不合作運動、推動歐美立法制裁香港。 但到底什麼是焦土? 焦土作為一種策略其實有很長的歷史。 在翻閱英國的歷史檔案,我恰巧見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英國與香港曾經簡略討論香港會否採用焦土政策(Scorched Earth Policy)。 借當時殖民地內部的討論,或許讓我們深思焦土這種想法與此時此刻的香港。 歷史上的焦土 隨便打開一本軍事歷史的書本,不難找到與焦土有關的故事。從拿破崙戰爭的俄軍到中日戰爭的國軍,處於弱勢的一方通過堅壁清野、拖延敵軍,破壞在地一切有用的資源,免於落在敵人手上,並希望利用時間、空間去換取戰略的可能性,從而贏取整場戰爭。不過,優勢的一方同樣會考慮使用這種策略。二十世紀初,面對如水一般、神出鬼沒的波耳游擊隊,擁有火力絕對優勢的英軍卻束手無策。為了切斷游擊隊補給從而達成止暴制亂,英軍不惜破壞當地經濟,焚毁大量村莊農場、強迫數以萬計的平民進入集中營。簡而言之,這種主張為了最終勝利,不惜與敵人攬炒的策略在歷史上其實並不是新鮮事。 二戰後殖民地陷管治危機 不過,為什麼焦土政策曾經進入港英政府的討論議程?我們必須考慮英國自身的情况以及當時整個世界政治局勢。由於二次大戰造成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損失,昔日的日不落帝國不復當年勇。戰後殖民地獨立運動、共產主義思潮讓英國帝國陷入不同的管治危機。例如1948年殖民政府宣布馬來亞聯邦進入緊急狀態,並開始強迫華人搬入被後人稱為「新村」的集中營,以焦土戰對付戰時盟友陳平領導的馬共游擊隊。另一方面,沒有美國這個反對殖民主義的新興強權支持,英軍相信單靠自身力量未必能擊敗敵人、守衛殖民地。雖然戰後香港沒有馬來亞那樣激烈的戰爭,但面對1949年後中共的威脅,倫敦認為缺少美國的核保護傘,香港斷無防守的可能。因此,倫敦在五十年代中曾經與華盛頓討論美軍協防香港的可能性。由此可見,...

20191222-無定向學堂:從反修例看8現象,心理學和你解,人性唔止係咁

無定向學堂:從反修例看8現象,心理學和你解,人性唔止係咁 2019年12月22日星期日 【明報專訊】回看持續逾半年的反修例運動,有好多現象都顯得匪夷所思。 例如為何政府拖足三個月才宣布撤回?為何警察屢遭質疑使用過度武力? 為何人們傾向相信屍體發現案是「被自殺」?為何在動盪的社會氣氛下仍然有一班人可以完全置身事外……八十後香港大學心理學系哲學博士Dr. Lo則說,這場運動的現象絕不令人驚訝,十居其九都可以套用經典心理學理論解釋,都是因為人性使然,「只是在這些如此極端的情况下,人性會被放大」。 但他提醒並不能夠以一句「人性係咁」就合理化錯誤事情,「我不贊成平庸之惡,我們都知道世界上好多穿制服的人都會虐囚,雖然人性就是這樣,但是即使你可能好容易受權力影響,也不代表你一定要這樣做」。 現象1:政府拖足三個月才撤回 理論1:沉沒成本(sunk cost)效應 ˙ 人類會因為之前所付出的成本而選擇繼續投資,例如等一架遲遲未到站的巴士,就是違背理性決策的常見例子。 ˙ 時間拖得愈久,沉沒成本效應的力度便可能愈強。「我不能撤回,否則我過去的堅持不就白費了?」可能便是林鄭月娥的心聲。 理論2:團體迷思(groupthink) ˙ 一個高度親密的群體,往往會因務求盡快達成共識而省去詳細討論相反論據的過程,令決策失誤。越南戰爭、水門事件都被心理學家認為是團體迷思造成禍害的典型例子。 ˙ 這些團體通常比較封閉,並不需要直接向外人交代決定,而且團體中有極強勢的獨裁領袖。 ˙ 行政會議正正符合上述兩個特點,因此林鄭月娥和行會就是否應撤回修訂的決定上,可能受到團體迷思影響。 現象2:市民相信「被自殺」 理論:可得性捷徑(availability heuristics) ˙ 簡單根據對事件已有的信息,特別受顯著和容易入腦的資訊影響,來確定事件發生的可能性,而不是尋找其他客觀證據,理論可用於解釋為何人們會特別害怕投資和坐飛機。 ˙ 最近的自殺及屍體發現新聞令人產生負面情緒,這些新聞非常顯著及讓人印象深刻。加上香港市民對政府和警察極不信任,讓大腦系統傾向認定它們是與反修例運動有關。 現象3:警察之暴 理論1:米爾格倫實驗:權力服從研究 (Stanley Milgram's Obedience Experiment)...

20191222-料理分子:藥膳麻油雞×清燉豬腳麵線 踢走霉氣 補冬簡單電鍋料理

料理分子:藥膳麻油雞×清燉豬腳麵線,踢走霉氣,補冬簡單電鍋料理 2019年12月22日 【明報專訊】冬季的寒風加上社會的氛圍,讓這個冬天寒意特別濃,大至社會小至家庭紛紛擾擾逾半年,依然沒有化解迹象,很多家庭可能因為這場社會風暴生起裂痕,俗語說「沒有一頓飯解決不了的事情」。 食物的溫暖也是一種精神支柱,一道有感情溫度的料理勝過冷冰冰的大魚大肉;一道簡單的菜由最親密的家人料理,又或一句簡單的問候「肚子餓了嗎?」東方傳統思維要說出口都不容易,每個人都要放下自己的堅持,互相傾聽了解或分享,這些支持沒有比在家吃一頓飯更簡單了,說不出口的支持與愛可以從一道料理中感受到,在外奮鬥遊子回家時何不簡單的給予些溫暖與問候,身為奮鬥的遊子何不接受那以料理代替說不出口的愛,在餐桌上一同分享了解傾聽與支持。 吃豬腳與麵線的意義 傳統習俗裏長輩逢閏年減壽,遇上閏月要給父母添壽,已婚女兒回娘家準備豬腳麵線給父母添壽。嫁出去的女兒如潑出去的水,成為別人家的媳婦孝順公婆是應該,而回家照顧爸媽則是多出來的,閏月亦是多出來的月份,所以應由已婚的女兒在閏月來臨前,提豬腳麵線回家幫父母添壽。如今觀念不同,兒女個個都是寶,愛要及時,與家人常聚不分時節,雙方家人長輩都應互相體諒子女。 台語有個俗諺「衰到踏到豬屎」,豬屎應該只出現在豬圈中,豬才是最容易踩到,人不可能踩到,但運氣差倒楣時什麼事都能發生,因此產生替位想法,如果吃了豬腳那麼踩到豬屎就不這麼特別倒楣的事了,「豬蹄」亦有「豬踢」的諧音,動物的腳蹄也是最有活力的部位,有增強健勇之意,豬腳又稱「蹄旁」與成語「金榜題名」相像。 麵線又稱壽麵,細細長長的麵線,具有長命百歲延年益壽之意,因此在冬天吃補品多會搭配麵線,線象徵對未來的延續,過時過節吃麵線時絕不能用剪刀剪斷麵線,但麵線容易黏糊,所以台灣人過節吃麵線時,常見小孩站到椅上也夾不斷麵的有趣畫面。 麻油雞 台灣冬季必食 麵線在台灣也常搭配麻油雞,賣麻油雞的食店一定會賣麻油麵線,因為兩者的好伙伴就是麻油,吃麻油雞配麵線成為台灣飲食文化中一個不成文的規定。 豬腳與麵線意涵甚多,傳統上台灣人常在親友遇上倒楣事後,官非或牢獄之災一段落、生病將出院時、生日之時、長輩祝壽、應試前、或外遊回家時吃這些料理,現在時代不同,雖然仍有人迷信,但一道吉祥美味的料理應該想吃就吃,以及和目前困...

20191222-廁紙達人葉文琪,回收紙包飲品、辦公室廢紙再造,掀廁紙革命

廁紙達人葉文琪,回收紙包飲品、辦公室廢紙再造,掀廁紙革命 2019年12月22日 廁紙達人葉文琪(彭麗芳攝) 【明報專訊】近期逐漸形成的黃色經濟圈,宣揚着一種思想:每個購物選擇決定你想要的未來。 調整消費態度可以從小事做起,例如我們每天大量使用的廁紙。 縱使市面上有琳瑯滿目的卷裝廁紙可供「選擇」,但原來清一色都是原木漿廁紙,每生產一噸就要斬伐二十四棵大樹。 香港回收商人葉文琪決定掀起廁紙革命,回收本地辦公室廢紙,運到越南紙廠製造再生廁紙,今個月起發售。 再生廁紙只有兩層、無獨立包裝、不是超級柔軟,被寵壞的香港消費者難免皺眉,但我們終於有得揀。 首間紙包飲品盒回收漿廠 香港首間回收紙包飲品盒漿廠喵坊Mil Mill在元朗工業邨,二樓寫字樓隔着玻璃窗可以看到地下工場的全貌,葉文琪問記者要先下去影相嗎?記者說訪問後影相亦可,他笑道:「一陣未必有得影,因為我們回收到的紙包飲品盒唔夠。」果然,約十分鐘後運輸帶上已沒有紙盒。 原先設計工場每日可處理十噸紙盒,但現在每天只回收到一噸紙盒。無理由!香港人每日都丟棄大量紙包飲品盒。葉文琪解釋因為教導公眾需時,要做到乾淨回收才能確保處理費用不會大增和不會損壞機器,因此他們現時只透過「綠在區區」、「不是垃圾站」和七十多間學校回收紙盒。 港人日棄六十噸紙包飲品 工場瀰漫着少許酸餿味,運輸帶自動將回收紙盒從下而上運送到巨型藍色水漿機中,水漿機用水力攪拌打散紙包飲品盒的紙、膠與鋁箔,提取纖維。水漿呈乳白色,因為紙盒採用食品級油墨,溶於水中就會脫色。葉文琪拿起一堆已分隔出來的銀色鋁箔解說:「水漿機其實沒有特別分開鋁和膠,我們只是將纖維分出來。但一個紙包飲品盒中有75%是纖維,所以其實最大量的部分已經抽出來。」 纖維隨後經過過濾系統,重身的雜質會沉底。原來即使是影印紙亦只有八成多纖維含量,其餘都是填充物,即雜質。「理論上第一步打漿處理得愈好,這裏的雜質會愈少的,但我們現在的工藝掌握得不好。」纖維最終會變成啡色原木色濕漿,濕漿之後打算運到南中國製成紙品。 雖然這種傳統水力打漿技術在國際上已發展純熟,國內亦有十幾間回收紙包飲品盒廠房,但在香港仍然是新嘗試,至今得漿率仍然很低。無熟練工人、無足夠原料測試,要摸索出整套機器一氣呵成運作需要一段長時間。他們亦有請來內地工程師做機器和教導技術,但對比內...

20191222-星期日文學‧書寫兒子的艱難——董啟章《命子》的中年感

星期日文學‧書寫兒子的艱難——董啟章《命子》的中年感 2019年12月22日 董啟章近照(黃念欣提供) 【明報專訊】「中年」通常是一個小說家創作力達到高峰的時期,但說到小說家的「中年感」,則稍有不同:在作品中,小說家有意或無意呈現其中年心態,這往往意味着小說家正為其生命和創作走向晚年作好準備。董啟章近幾部長篇小說的「中年感」很強,經過了「精神史三部曲」(《心》、《神》和《愛妻》)的連續創作,董啟章的「中年感」在下列幾方面愈加明顯了:放棄了「自然史三部曲」這類超巨廈式創作宏圖,作品主題和規模都更輕省;更直接處理他身為一個中年小說家的種種心理狀態,「精神史三部曲」很多內容都是描述男主角(董啟章的自我指涉)身體和心理的緩慢衰老過程;他也愈來愈多把自己身為丈夫和父親的現實角色呈現於小說裏,而逐漸把諸如憂鬱文學家、獨裁的作者,或自我質疑的青年導師這類內向的自我形象,撤離於小說世界之外。而《命子》,則是董啟章更直面其「中年」的一次創作:寫一個父親怎樣寫他的兒子。 「兒子」的主題早在「精神史三部曲」中已經出現,卻被董啟章投閒置散,以「缺席」的方式存放於小說世界裏。《心》和《神》的主角皆有兒子,但小說中總是描述他經常不在場;而《愛妻》則直接寫主角夫婦膝下猶虛,又處處暗示「無子」一節乃是跟夫婦情慾關係有關——這恰恰又是小說主題之一。到了《命子》,兒子終於在董啟章的小說中昂然出場,而且出場得相當坦率而不矯飾。第一章「命子:果」是董啟章整個創作生涯中極為罕見的一章,當中以直白的語氣,寫出了他與巴膠(巴士迷)兒子果的日常相處,淡然而有趣的生活小事,還有因果的偏執而造成的種種父子衝突等,讀起來,連一絲小說氣息都沒有,儼然就是董啟章本人對他跟兒子董新果的生活記事。 作家父親寫兒子顧慮多 為什麼要這樣寫果?在《愛妻》中,董啟章全方位地寫他與妻子黃念欣的關係,卻以他擅佈的後設筆法,將這主題套入一個處處指涉又故作虛構的科幻故事之中。但《命子》卻反其道而行,幾乎是原樣直出地把現實中的兒子寫出來,董啟章甚至提到,他是徵得兒子同意才發表的。「命子」一詞來自陶潛,原意是指父命子,但此處則是絕對的顛覆:那甚至不只是董啟章所說的「父親無法命令兒子」,而是更激進的「兒子命令父親」——這當然不是說董啟章的兒子命令父親怎樣寫自己,而是說,相對於董啟章寫妻子的游刃自如,「命子:果」的寫作處處受...

20191222-周日話題:警隊內部的深層次矛盾

周日話題:警隊內部的深層次矛盾 20191222 上小圖:警察隊員佐級協會主席林志偉。下小圖:警務處長鄧炳強 【明報專訊】紀律部隊(Disciplined Services)從屬於香港政府的公務員架構,是受到特別紀律約束的部隊(或部門),警察身為紀律部隊,首要重視紀律,任何下級對上級的不滿,如果利用公開信作公開指摘,法規上(根據警察通例第6章行為及紀律)一定要受到嚴懲。為什麼警察隊員佐級協會(俗稱「散仔會」)主席可以公然鬧政務司長而不用負責?除了有人認為涉及中共滲透警隊等的陰謀論,本文更想探討的是警察現有制度本身就很易引發管治風險。 在ICAC成立前,警隊最高權力不是警務處長,而是總華探長或「四大探長」。原因是當時警隊內部英籍警官(督察級及憲委級)屬少數,他們不懂華語,而香港警隊的骨幹始終以華人為主,於是華籍探長集團可輕易架空英籍上級(鬼頭幫辦),英籍警官要管理前線警員及黑社會,必須借助華人探長作為橋樑,結果,昔日探長與總華探長的職級雖然只相當於今日的警長(沙展)及警署警長(時沙),即是僅僅高警員一至二級(即現香港警隊職級中的尾二及尾三職級),但英籍警官卻完全無法掌控這班華人探長,害怕這班「位低權重」的探長會利用龐大的基層前線人員,去作出難以想像的不合作或報復行動。 員佐級晉升 鴻溝未改善 華人探長隻手遮天的時代已過去近半個世紀,但時至今日,警隊員佐級與督察級之間由於晉升問題,鴻溝仍未改善。 參考警隊網站,雖然督察的入職毋須具有學士學位資歷,但其中一個要求是綜合招聘考試兩張語文試卷(中文運用及英文運用)取得「一級」成績(https://www.police.gov.hk/ppp_tc/15_recruit/er.html)。可以想像入職督察對語言要求很高,因為紀律部隊除了講求下屬嚴格執行上司命令外,最重要是程序上的紀律。要維持程序上的紀律,當中必然涉及大量繁瑣的文字工作,而為文字工作(報告、口供)把關的,則是督察的主要工作。 基本上,讀不到大學的「毅進仔」、甚至中英兩張語文試卷不能取得「一級」成績的大學生等轉而投考警員的,他們根本不會因為當上警員(員佐級)而提升自己的語文水平。 員佐級同督察級雖然同屬警隊,但工作本質完全不同,員佐級在前線執法,督察級負責處理內部文書系統,兩者關係有點像一間跨國集團的總公司(督察)與地區分公司(...

20191227-李怡:聖誕物語

李怡:聖誕物語 20191227 世道人生 聖誕節想起多年前一部改編自真事的電影《Silent Night》,背景是二戰末期德軍潰敗中的一次突然大反攻,被稱為突出部之役,雙方投入百萬兵力,戰況激烈,德軍傷亡十萬,盟軍八萬。故事發生在戰區德方的一個森林深處,德國婦女Elisabeth Vincken和她的12歲兒子Fritz盼望在小鎮工作的丈夫回來過聖誕,但大雪封山,相信回不來了。這時有敲門聲,打開門看是三個從隊伍中走失的美國兵,他們餓壞凍壞還有一個受了傷。他們沒有動槍威嚇這個德國婦女,而是請求她收留一晚。Elisabeth讓他們進屋,並準備晚餐。不久又聽到敲門聲,開門是四名德國士兵,也是走失了想進來避寒。Elisabeth告訴他們有三個美國兵,但要求他們放下槍,說今晚是聖誕夜,誰也不准在這裏動干戈。德軍想了一下,把槍枝放門邊,也進去了。開始時,雙方都懷着敵意緊張防範,但隨後在主人溫馨的話語中,氣氛融和了。餐前Elisabeth含淚禱告:「感謝主的恩典,讓大家能在這場恐怖的戰爭中和平地共聚一室;在這個聖誕之夜我們承諾不分敵我,友好相處,分享這頓並不豐盛的聖誕晚餐;我們祈禱盡早結束這場可怕的戰爭,讓大家都能平安回到自己的家鄉。」士兵們都被Elisabeth的禱告打動,淚流滿面。之後他們在同一屋簷下共度一宿。第二天,彼此友善告別。 戰後,Fritz找到了其中兩個美國兵,但德國兵就沒有找到。 今年在香港,聖誕節沒有和平,沒有普天同慶,只有普天同「㷫」。這個原本每年聖誕節都溫馨熱鬧的城市,一些市民只是呼口號在各區行走,也遭到防暴警的瘋狂對待。在蒙着面、沒有識別認記、也永遠不會被追究責任的情形下,黑警會如何肆無忌憚?《華盛頓郵報》邀請國際警務專家檢視65宗香港警暴個案,指70%武力使用違反警察通例。截至12月中,自反送中以來投訴警察濫暴個案有1,404宗,涉及4,720個投訴人,但至今被停職的個案是零。 自稱是天主教徒還說天堂留了位置給她的林鄭月娥,前兩年聖誕節還和丈夫、兩個兒子現身短片,同市民賀聖誕,今年則孤身一人,現身11秒,賀詞只有37個字。聖誕日又在facebook上說,「自私的暴徒」漫無目的地進行破壞,特區政府必定全力遏止暴力,令所有違法的人面對應得的後果。殺氣騰騰,給祥和的聖誕節帶來肅殺的氣氛。但越來越多市民看得很清楚,「自私的暴徒」絕非示威...

20191227-安裕:向你們說,謝謝

安裕:向你們說,謝謝 20191227 東西南北 一年將盡,鋪天蓋地是對2019年的憶念。這一年留給人們的回憶實在太多,從事件到個人、世界至香港,莫失莫忘,人人都有永遠的一冊記憶。對香港社會來說,毫無疑問是反對《逃犯條例》修訂以及引發的反抗運動,人們會記着香港科技大學學生周梓樂以及其他人的名字。還有的是棍棒、胡椒噴劑、催淚彈、胡椒球、布袋彈、橡膠子彈、水炮以及實彈,這些都在2019年下半年來到香港700萬人的日常生活當中。這一年,永誌不忘。 歷史肯定不會就此淡出人們腦海,它將在任何時候以各種形式回到大家眼前。就像2019年,它是六四鎮壓30周年,也是盟軍登陸諾曼第75周年。歷史召喚記憶,塵封往事出土,面對歷史,才有未來。英女王在今年的聖誕文告談到,憑藉信心和希望走出每一小步,解決分歧及克服矛盾。當中,英女王再一次提及諾曼第登陸,這是她今年至少第二次公開談論D-Day。 今年6月5日,英國南部樸茨茅夫,長空如練,涼風颯颯,1944年大軍集結準備打過英法海峽的盟國,在這個海港邊上再次聚首。這一天,英國美國法國領袖都在,英女王一身桃紅色套裝,左旁是美國總統特朗普,右邊是王儲查理斯。她站起來發言,1分46秒的講辭只有三段,卻聽得人們動容,彷彿回到那個風雨如晦的戰雲密佈年代,像是再歷大不列顛保衞戰力抗納粹空襲那夜,有若重臨邱吉爾號召國人奮戰灘頭決不投降的國會。 永決不忘犧牲英靈 1944年夏初,望不到盡頭的盟軍在英國南岸升火待發之際,昔日的伊利沙伯公主當時年華十八,對於這段歷史,今天已是93歲的她顯然不能忘記。「我的一代,是戰時一代」,英女王不談大軍發兵如何攻下法國一列灘頭,也沒有講到長驅直進直撲德國柏林之舉,無一句說到戰後歐洲二分天下冷戰對峙。英女王是向萬千英靈送上崇高敬意,「家父,喬治六世說,『對我們全體而言,要求的不僅於勇氣與不屈;我們需要精神上的再興,是不可征服的決心』。世界靜待他們捷報之時,是為勇敢男兒帶到戰場之物」。 在最後一段講辭,英女王說,「他們很多人從此沒有回來。失去生命的他們,英雄氣概,勇氣犧牲,永決不忘。帶着謙卑與愉悅,我代表全國──實是整個自由世界──向你們說,謝謝」(Many of them would never return, and the heroism, courage and sacrifice of 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