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22-未來城市:重組真相 反擊政府/警察謊言
未來城市:重組真相 反擊政府/警察謊言
2019年12月22日星期日
調查加沙地帶的城市Rafah在2014年受轟炸的情况,將手機拍攝的照片及影片結合3D模型,靠煙雲形狀及地標等資料,分析一日之內該區如何受千計軍事襲擊。(forensic-architecture.org提供)
圖9之1 - 調查加沙地帶的城市Rafah在2014年受轟炸的情况,將手機 . . . . . . (forensic-architecture.org提供)
【明報專訊】半年之間,許多事件在公眾心中仍是懸案,事情發生的前因後果沒有攤在陽光之下,政府、警方的說法從未釋疑。
當以調查國際爭議事件聞名的組織Forensic Architecture(下稱FA)成員來港,很多人期待他們能為8.31太子站、周梓樂案、新屋嶺拘留情况「查出真相」。
究竟FA做的工作是什麼?又是否適用於香港?
FA總監Eyal Weizman在中大演講時就展示如何切中要害地反擊警察的論述、國家級的謊言,亦稍作示範,將machine learning(機器學習)等方法用在香港催淚彈的場景,「每個社會運動的策略之一,是要建立自行查證的方式」,以手握的科技及各種技巧,「將生產真相的工具握在自己手中」。
Forensic Architecture是倫敦大學金匠學院的一個研究機構,由空間及視覺文化教授Eyal Weizman領軍,主力調查全球有關國家或組織涉及暴力、侵犯人權、破壞環境的事件,名字起源於他們會以建築、城市環境展示證據,包括利用3D模型、虛擬真實等技術,分析圖片、影片、音檔、證言來重組事情發生經過;也會與人權組織「國際特赦」、媒體如《紐約時報》等合作展開調查,成果亦會作為呈堂證據或展覽作品,FA更在2018年入圍殿堂級藝術獎Turner Prize。Eyal上周三(12月18日)與FA副總監Christina Varvia在香港出席中大「建構公共真相」(The Architecture of Public Truth)研討會,分享他們的調查案例:
CASE 1:教電腦數催淚彈
2018年11月25日,美方在美墨邊境發射催淚彈阻止移民過境,事發時不少照片顯示,催淚彈由美國公司The Safariland Group製造,也就是香港警察主要防暴武器供應商之一,這個廠商所製的催淚彈賣出多少、用在全球多少個地方,都是從沒公開的秘密。FA想辦法去數該公司出品「Triple Chaser」的催淚罐,但他們發現現存相關圖片太少,於是靠一段完整拍攝罐身的片段及催淚罐說明書,製作出數碼模型,再模擬它放在色彩撩亂的圖片及真實環境照片中,為電腦標示出哪部分是催淚罐,教電腦去辨認。
這本來是FA受邀參與博物館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舉辦的雙年展作品,他們後來揭發身兼博物館董事會副主席及The Safariland Group CEO的Warren B. Kanders,原來更是以色列國防部隊鎮壓加沙示威者的子彈製造商幕後老闆,在FA及多名藝術家退出雙年展後,Kanders終宣布辭去博物館職務。
FA將他們發展出的方法以開源(open source)方式放在網上以供參考,Eyal在研討會上以香港示威現場作背景稍作示範,教電腦辨識催淚罐上的標示,包括不同角度、標示部分劃去等圖像,另外亦可結合辨認發射聲音、相關圖像如警察舉黑旗等分析,有助數算在一個特定時間、地點施放了多少催淚彈。
CASE 2:重組監獄虐待現場
國際特赦2016年4月與FA合作,同往伊斯坦堡與曾被拘留在敘利亞監獄Saydnaya Prison的5人見面,透過他們的記憶製作監獄的3D電腦模型。敘利亞政府被指從2011年起在監獄及拘留設施殺害虐待多人,國際特赦以此協助向敘利亞政府爭取拘留所有獨立監察,以及呼籲美俄聲援監察工作。Christina說在訪問拘留者的過程中,因建立模型的人會一面跟拘留者溝通,一面調整模型,亦會引發拘留者想起更多細節,他們所記得的可能比想像中多,不過記憶亦有不可靠的地方,需靠幾人互相引證,如有一人形容監獄內是一條圓形走廊,而其他人則描繪出長形通道。
CASE 3:質疑「我乜都唔知」證供
2000至2007年間,德國有10人被新納粹組織NSU殺害,其中一名土耳其移民之子Halit Yozgat 2006年在自家經營的網吧被槍殺,而事發時官方情報人員Andreas Temme正好在網吧用電腦,但他作證時指沒聽到槍聲、沒聞到火藥味、沒見到屍體,而法庭亦接納其證供。事後Temme到現場重組案情的片段流出,他在片中重走活動路線,FA以此作憑據,在別處砌出1:1的網吧環境模型、找出同款手槍錄下槍聲等,將案件重演,發現Temme其中一個動作的視野很大機會看到伏在桌後地上的死者,負責案件的律師團隊認為足以指控Temme作假證供,調查令人懷疑Temme是否收到情報仍阻止兇案發生不力,甚至涉及包庇,重新引起對德國安全部門監察極右組織能力的質疑。
找關鍵點切入 有力戳破官方論述
Christina在英國建築學院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教授如何以FA的方法展開研究,學生中有來自香港的Carson Leung。當大眾急切解開種種疑團,尤其是可疑死亡個案,希望FA可幫忙調查令事情水落石出時,Carson則認為FA的工作關鍵在於如何選取調查題目,建立有力的論述,提出新角度刺中深層制度問題,「他們強調要以研究製造一個spark(火花),由此揭露更大的問題來製造影響」。
從哪一點切入,重要而巧妙,他
CASE 4:電光火石之間開槍?
2018年7月在芝加哥,青年Harith Augustus被警察截查時,掙扎間露出腰間手槍後被警射殺,但Augustus擁有槍牌,亦無拔槍。警方隨後發聲明稱使用致命武器是分秒間的決定(a split-second decision),這亦是警方常用為開槍辯解的說辭,FA捉住這個說法切入,將閉路電視畫面逐格拆開分析,細緻到以毫秒為單位,請教神經科學專家分析在場5名警員的動作,5人之中只有一人連開5槍,前4槍是連續的,在Augustus倒地後警員開最後一槍,明顯是在一個決定後再作另一個決定,而另外4人跟開槍警的反應亦不相同,他們只是以車作掩護或垂下持槍的手,警察用武守則就說明以時間換空間都是策略之一。其後監警單位在民間催迫下披露更多閉路電視片段,並表示會重新審視管理守則及流程。
香港學生的嘗試
「真相是一個narrative,看你如何去論述,就是你的真相。」Carson認為當面對政府的一套論述,就「首先要有一個比較強的立場,如某做法是侵犯人權」,來展開研究。為抗衡官員關於催淚彈的言論,他選擇做一項工作,研究催淚彈如何從一戰後被視為不人道的武器,到後來被用在騷亂中,廠商將其標籤為比子彈好的驅散人群武器,至港英殖民地政府引入、今天香港警察沿用的歷史演變,「其實是一種tool of torture(施虐工具)」,抗衡政府說法,再選取方法呈現催淚彈由發射一刻,如何產生化學反應,到如何影響人的神經系統、大廈空氣系統的過程,將這一切完整表達來建構論述。對香港社會運動幾個月來出現的懸案從何入手?FA沒有給出答案,而Eyal在研討會最後就建議,不同界別的人要協作,就如面對香港這個高密度的環境,公共衛生、公共空間專家着手調查時,都要互相配合。
【獨立調查篇】
文//曾曉玲
圖 // forensic-architecture.org、曾曉玲
編輯 // 林曉慧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2019年12月22日星期日
調查加沙地帶的城市Rafah在2014年受轟炸的情况,將手機拍攝的照片及影片結合3D模型,靠煙雲形狀及地標等資料,分析一日之內該區如何受千計軍事襲擊。(forensic-architecture.org提供)
圖9之1 - 調查加沙地帶的城市Rafah在2014年受轟炸的情况,將手機 . . . . . . (forensic-architecture.org提供)
【明報專訊】半年之間,許多事件在公眾心中仍是懸案,事情發生的前因後果沒有攤在陽光之下,政府、警方的說法從未釋疑。
當以調查國際爭議事件聞名的組織Forensic Architecture(下稱FA)成員來港,很多人期待他們能為8.31太子站、周梓樂案、新屋嶺拘留情况「查出真相」。
究竟FA做的工作是什麼?又是否適用於香港?
FA總監Eyal Weizman在中大演講時就展示如何切中要害地反擊警察的論述、國家級的謊言,亦稍作示範,將machine learning(機器學習)等方法用在香港催淚彈的場景,「每個社會運動的策略之一,是要建立自行查證的方式」,以手握的科技及各種技巧,「將生產真相的工具握在自己手中」。
Forensic Architecture是倫敦大學金匠學院的一個研究機構,由空間及視覺文化教授Eyal Weizman領軍,主力調查全球有關國家或組織涉及暴力、侵犯人權、破壞環境的事件,名字起源於他們會以建築、城市環境展示證據,包括利用3D模型、虛擬真實等技術,分析圖片、影片、音檔、證言來重組事情發生經過;也會與人權組織「國際特赦」、媒體如《紐約時報》等合作展開調查,成果亦會作為呈堂證據或展覽作品,FA更在2018年入圍殿堂級藝術獎Turner Prize。Eyal上周三(12月18日)與FA副總監Christina Varvia在香港出席中大「建構公共真相」(The Architecture of Public Truth)研討會,分享他們的調查案例:
CASE 1:教電腦數催淚彈
2018年11月25日,美方在美墨邊境發射催淚彈阻止移民過境,事發時不少照片顯示,催淚彈由美國公司The Safariland Group製造,也就是香港警察主要防暴武器供應商之一,這個廠商所製的催淚彈賣出多少、用在全球多少個地方,都是從沒公開的秘密。FA想辦法去數該公司出品「Triple Chaser」的催淚罐,但他們發現現存相關圖片太少,於是靠一段完整拍攝罐身的片段及催淚罐說明書,製作出數碼模型,再模擬它放在色彩撩亂的圖片及真實環境照片中,為電腦標示出哪部分是催淚罐,教電腦去辨認。
這本來是FA受邀參與博物館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舉辦的雙年展作品,他們後來揭發身兼博物館董事會副主席及The Safariland Group CEO的Warren B. Kanders,原來更是以色列國防部隊鎮壓加沙示威者的子彈製造商幕後老闆,在FA及多名藝術家退出雙年展後,Kanders終宣布辭去博物館職務。
FA將他們發展出的方法以開源(open source)方式放在網上以供參考,Eyal在研討會上以香港示威現場作背景稍作示範,教電腦辨識催淚罐上的標示,包括不同角度、標示部分劃去等圖像,另外亦可結合辨認發射聲音、相關圖像如警察舉黑旗等分析,有助數算在一個特定時間、地點施放了多少催淚彈。
CASE 2:重組監獄虐待現場
國際特赦2016年4月與FA合作,同往伊斯坦堡與曾被拘留在敘利亞監獄Saydnaya Prison的5人見面,透過他們的記憶製作監獄的3D電腦模型。敘利亞政府被指從2011年起在監獄及拘留設施殺害虐待多人,國際特赦以此協助向敘利亞政府爭取拘留所有獨立監察,以及呼籲美俄聲援監察工作。Christina說在訪問拘留者的過程中,因建立模型的人會一面跟拘留者溝通,一面調整模型,亦會引發拘留者想起更多細節,他們所記得的可能比想像中多,不過記憶亦有不可靠的地方,需靠幾人互相引證,如有一人形容監獄內是一條圓形走廊,而其他人則描繪出長形通道。
CASE 3:質疑「我乜都唔知」證供
2000至2007年間,德國有10人被新納粹組織NSU殺害,其中一名土耳其移民之子Halit Yozgat 2006年在自家經營的網吧被槍殺,而事發時官方情報人員Andreas Temme正好在網吧用電腦,但他作證時指沒聽到槍聲、沒聞到火藥味、沒見到屍體,而法庭亦接納其證供。事後Temme到現場重組案情的片段流出,他在片中重走活動路線,FA以此作憑據,在別處砌出1:1的網吧環境模型、找出同款手槍錄下槍聲等,將案件重演,發現Temme其中一個動作的視野很大機會看到伏在桌後地上的死者,負責案件的律師團隊認為足以指控Temme作假證供,調查令人懷疑Temme是否收到情報仍阻止兇案發生不力,甚至涉及包庇,重新引起對德國安全部門監察極右組織能力的質疑。
找關鍵點切入 有力戳破官方論述
Christina在英國建築學院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教授如何以FA的方法展開研究,學生中有來自香港的Carson Leung。當大眾急切解開種種疑團,尤其是可疑死亡個案,希望FA可幫忙調查令事情水落石出時,Carson則認為FA的工作關鍵在於如何選取調查題目,建立有力的論述,提出新角度刺中深層制度問題,「他們強調要以研究製造一個spark(火花),由此揭露更大的問題來製造影響」。
從哪一點切入,重要而巧妙,他
CASE 4:電光火石之間開槍?
2018年7月在芝加哥,青年Harith Augustus被警察截查時,掙扎間露出腰間手槍後被警射殺,但Augustus擁有槍牌,亦無拔槍。警方隨後發聲明稱使用致命武器是分秒間的決定(a split-second decision),這亦是警方常用為開槍辯解的說辭,FA捉住這個說法切入,將閉路電視畫面逐格拆開分析,細緻到以毫秒為單位,請教神經科學專家分析在場5名警員的動作,5人之中只有一人連開5槍,前4槍是連續的,在Augustus倒地後警員開最後一槍,明顯是在一個決定後再作另一個決定,而另外4人跟開槍警的反應亦不相同,他們只是以車作掩護或垂下持槍的手,警察用武守則就說明以時間換空間都是策略之一。其後監警單位在民間催迫下披露更多閉路電視片段,並表示會重新審視管理守則及流程。
香港學生的嘗試
「真相是一個narrative,看你如何去論述,就是你的真相。」Carson認為當面對政府的一套論述,就「首先要有一個比較強的立場,如某做法是侵犯人權」,來展開研究。為抗衡官員關於催淚彈的言論,他選擇做一項工作,研究催淚彈如何從一戰後被視為不人道的武器,到後來被用在騷亂中,廠商將其標籤為比子彈好的驅散人群武器,至港英殖民地政府引入、今天香港警察沿用的歷史演變,「其實是一種tool of torture(施虐工具)」,抗衡政府說法,再選取方法呈現催淚彈由發射一刻,如何產生化學反應,到如何影響人的神經系統、大廈空氣系統的過程,將這一切完整表達來建構論述。對香港社會運動幾個月來出現的懸案從何入手?FA沒有給出答案,而Eyal在研討會最後就建議,不同界別的人要協作,就如面對香港這個高密度的環境,公共衛生、公共空間專家着手調查時,都要互相配合。
【獨立調查篇】
文//曾曉玲
圖 // forensic-architecture.org、曾曉玲
編輯 // 林曉慧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