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26-盧峯:中國經濟將逐步「陰乾」!
盧峯:中國經濟將逐步「陰乾」!
23:40 26/10/2015
中國政府兩個多月來第二次「減息降準」,放鬆銀根,希望重振不斷轉弱的經濟。據內地傳媒報道,中國總理李克強在內部講話中強調,中國政府採取的是有針對性的貨幣政策,可以保住經濟有一定增長速度,不會失速。他還強調,中國政府在財政政策上仍有相當餘地可以採取刺激措施。也就是說,假若進一步放寬貨幣政策仍不奏效,仍未能促使中國經濟持續增長,中國政府大有可能再次增加政府開支,以赤字預算及基建投資再次刺激經濟。
「減息降準」被視為中國式「量寬」,目標是把大量資金送進金融、銀行系統,推低借貸成本,藉以鼓勵企業投資及私人借貸,減輕債務利息負擔,從而搞活經濟。問題是中國已陷入經濟學者所指的Secular Stagnation(長期停滯)中,通縮及經濟放緩壓力太大,這種漸進式的「量寬」或「減息降準」不可能發揮甚麼重要作用,經濟下行的趨勢難以改善。
Secular Stagnation這兩年來成了熱門話題,前美國財長薩默斯(Larry Summers)就一再指出,美國經濟因為勞動力及生產力增長下降,令經濟總需求停滯不前及收縮,這正是美國在金融海嘯後經濟始終無法健康增長的根本原因。即使聯儲局保持零息或超低息政策,美國經濟也難以有力反彈,若過早加息更會令經濟復蘇「死火」,此所以薩默斯一直強力反對聯儲局收緊銀根。他及其他學者又認為,日本過去20多年的停滯、萎縮,關鍵也在於Secular Stagnation這種經濟長期趨勢轉變(勞動人口減少、生產力增長放緩)而不僅是政策失誤。
人口紅利幾乎耗盡
回看中國的情況,過去三十年中國勞動人口增長及生產力增長處於高水平,這既得力於五、六十年代的人口急速增長,也得益於制度改革特別是打破「大鍋飯」帶來的生產力及效率暴升。可是,人口紅利及改革開放紅利到今天已幾乎耗盡,中國勞動人口固然開始進入負增長的階段,農村也再沒有多少剩餘廉價勞動力流進城市,而經濟改革則因為政治體制的僵化及民間社會受壓而停滯不前,事倍功半。前幾個月發生的股市崩盤及暴力救市正是深層改革寸步難行的明證。在人口紅利耗盡,改革停滯經濟效率不前的情況下,中國正步日本後塵陷身於長期停滯(Secular Stagnation),難以自拔。
有人說,中國上季經濟仍有6.9%增長,增速遠勝發達國家,不用太擔心。這樣的說法其實有點掩耳盜鈴。一方面,中國的經濟數據水份甚多,特別在經濟不景時為了穩住信心更需要cook the books(做數)來營造一切無恙的假象。事實上今次公佈第三季GDP數據後不同經濟分析員(包括內地及西方)都認為數據跟實體經濟及經驗相距甚遠,質疑6.9%過份高估。
更重要的是,Secular Stagnation不是急風暴雨式的崩潰,而是陰乾式的萎縮。日本九十年代初進入停滯,當時大部份人包括日本政府官員相信這不過是泡沫經濟爆破的後遺症,經濟弱勢快就會過去。而當時日本經濟雖不像七、八十年代般生氣勃勃,但基本上維持溫和增長,社會的景氣也不算太差。直到九十年代末從政府到學界才猛然發覺日本即使把利率降至零再加上政府多年赤字預算也未能重拾昔日的光輝,並從「失落的十年」變成「失落的四分一世紀」。
減息降準刺激失效
中國當前的情況跟九十年代日本的情況很相近:經濟不太壞,政府官員仍然信心滿滿,自覺一切受控,並相信可以透過微調政策如逐步減息降準令經濟回復動力。實情卻是,原本唾手可得的人口、改革紅利已用盡,新的增長點,進一步提升經濟效率及體質的改革舉步維艱,使用「唧牙膏式」的量寬規模及作用有限,根本不足以令經濟釜底抽薪,反而因為招式已老及在市場預期之內而逐步失去效用及刺激。可以預期,今次中國政府「減息降準」的刺激作用只會曇花一現,而未來每一次再用的效果只會更差。
習近平在英國訪問時一再強調,中國經濟不會硬着陸。他這樣說大概是希望穩住國內外投資者的信心,避免經濟形勢惡化。可惜,中國經濟最大的隱患其實不是硬着陸,而是染上「日本病」,而是Secular Stagnation及「陰乾」。這個困局可不是「減息降準」能解決的!
盧峯
23:40 26/10/2015
中國政府兩個多月來第二次「減息降準」,放鬆銀根,希望重振不斷轉弱的經濟。據內地傳媒報道,中國總理李克強在內部講話中強調,中國政府採取的是有針對性的貨幣政策,可以保住經濟有一定增長速度,不會失速。他還強調,中國政府在財政政策上仍有相當餘地可以採取刺激措施。也就是說,假若進一步放寬貨幣政策仍不奏效,仍未能促使中國經濟持續增長,中國政府大有可能再次增加政府開支,以赤字預算及基建投資再次刺激經濟。
「減息降準」被視為中國式「量寬」,目標是把大量資金送進金融、銀行系統,推低借貸成本,藉以鼓勵企業投資及私人借貸,減輕債務利息負擔,從而搞活經濟。問題是中國已陷入經濟學者所指的Secular Stagnation(長期停滯)中,通縮及經濟放緩壓力太大,這種漸進式的「量寬」或「減息降準」不可能發揮甚麼重要作用,經濟下行的趨勢難以改善。
Secular Stagnation這兩年來成了熱門話題,前美國財長薩默斯(Larry Summers)就一再指出,美國經濟因為勞動力及生產力增長下降,令經濟總需求停滯不前及收縮,這正是美國在金融海嘯後經濟始終無法健康增長的根本原因。即使聯儲局保持零息或超低息政策,美國經濟也難以有力反彈,若過早加息更會令經濟復蘇「死火」,此所以薩默斯一直強力反對聯儲局收緊銀根。他及其他學者又認為,日本過去20多年的停滯、萎縮,關鍵也在於Secular Stagnation這種經濟長期趨勢轉變(勞動人口減少、生產力增長放緩)而不僅是政策失誤。
人口紅利幾乎耗盡
回看中國的情況,過去三十年中國勞動人口增長及生產力增長處於高水平,這既得力於五、六十年代的人口急速增長,也得益於制度改革特別是打破「大鍋飯」帶來的生產力及效率暴升。可是,人口紅利及改革開放紅利到今天已幾乎耗盡,中國勞動人口固然開始進入負增長的階段,農村也再沒有多少剩餘廉價勞動力流進城市,而經濟改革則因為政治體制的僵化及民間社會受壓而停滯不前,事倍功半。前幾個月發生的股市崩盤及暴力救市正是深層改革寸步難行的明證。在人口紅利耗盡,改革停滯經濟效率不前的情況下,中國正步日本後塵陷身於長期停滯(Secular Stagnation),難以自拔。
有人說,中國上季經濟仍有6.9%增長,增速遠勝發達國家,不用太擔心。這樣的說法其實有點掩耳盜鈴。一方面,中國的經濟數據水份甚多,特別在經濟不景時為了穩住信心更需要cook the books(做數)來營造一切無恙的假象。事實上今次公佈第三季GDP數據後不同經濟分析員(包括內地及西方)都認為數據跟實體經濟及經驗相距甚遠,質疑6.9%過份高估。
更重要的是,Secular Stagnation不是急風暴雨式的崩潰,而是陰乾式的萎縮。日本九十年代初進入停滯,當時大部份人包括日本政府官員相信這不過是泡沫經濟爆破的後遺症,經濟弱勢快就會過去。而當時日本經濟雖不像七、八十年代般生氣勃勃,但基本上維持溫和增長,社會的景氣也不算太差。直到九十年代末從政府到學界才猛然發覺日本即使把利率降至零再加上政府多年赤字預算也未能重拾昔日的光輝,並從「失落的十年」變成「失落的四分一世紀」。
減息降準刺激失效
中國當前的情況跟九十年代日本的情況很相近:經濟不太壞,政府官員仍然信心滿滿,自覺一切受控,並相信可以透過微調政策如逐步減息降準令經濟回復動力。實情卻是,原本唾手可得的人口、改革紅利已用盡,新的增長點,進一步提升經濟效率及體質的改革舉步維艱,使用「唧牙膏式」的量寬規模及作用有限,根本不足以令經濟釜底抽薪,反而因為招式已老及在市場預期之內而逐步失去效用及刺激。可以預期,今次中國政府「減息降準」的刺激作用只會曇花一現,而未來每一次再用的效果只會更差。
習近平在英國訪問時一再強調,中國經濟不會硬着陸。他這樣說大概是希望穩住國內外投資者的信心,避免經濟形勢惡化。可惜,中國經濟最大的隱患其實不是硬着陸,而是染上「日本病」,而是Secular Stagnation及「陰乾」。這個困局可不是「減息降準」能解決的!
盧峯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