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29-黎則奮:體制內提名,體制外投票
黎則奮:體制內提名,體制外投票
19:58 29/10/2015
■泛民曾派出何俊仁(右)參選上屆特首,被指陪跑。資料圖片
政改方案否決後,二○一七年特首的選舉辦法會沿用小圈子的選舉委員會產生。過去兩個月來,特首跑馬仔遊戲已經靜悄悄拉開戰幔。梁振英固然心存大慾,力求連任,近期連串事件,由廉署終於決定起訴曾蔭權到梁振英橫逆民意加強對八大院校的操控,其實都是689的選舉工程;而其潛在有資格和能力問鼎特首寶座的對手如梁錦松、陳德霖、曾俊華、林鄭月娥和葉劉淑儀,動態亦轉趨積極,爭相在傳媒曝光,明爭暗鬥,路人皆見。
相對之下,明知只有陪跑份兒、在雨傘運動失敗後一籌莫展的泛民完全沒有對策,即使當前的區議會選舉,亦是一盤散沙,空有協調之名,實質各自為政,甚至互相傾軋。
過去三屆特首小圈子選舉,泛民先後派出李永達、梁家傑和何俊仁三人參選,即使被批評為合理化小圈子選舉,但至少在論述上,溫和派仍然可以用揭破小圈子選舉之荒謬性作為參加小圈子選舉之論據。然而,在雨傘運動後,支持民主普選的廣大民眾經已覺醒,再唱這個調調兒恐怕很難自圓其說。如此一來,相信部份泛民連參加選委會選舉的興趣和理由也沒有。
民間特首組閣抗衡
其實,聲言民主抗爭的人在任何情況下都有責任提出鬥爭辦法,而任何辦法只要有利於推進民主和提高群眾政治意識,都不應放棄,更不要害怕趟渾水。
眾所周知,在正常的選舉情況下,只要泛民願意參與,一千二百個選委當中,理論上泛民應可約佔二百名。如果二百個泛民選委再提名一個候選人參加小圈子選舉,甚或支持一位中央欽點或屬意的建制候選人,當然沒有意義,只會重蹈覆轍,為他人作嫁衣裳。但倘若二百個泛民選委利用選委會的名義提名一位泛民候選人,連同建制派提名的候選人,交由公眾用電子公投選出,卻同時表明不會在選舉委員會內投票,情況便可以完全不同,政治意義亦截然有別。
誰都知道電子公投產生的民間特首不會獲中央承認和任命,也違反所謂《基本法》和人大常委會決定的規定,於法無據。但只要港人廣泛參與,當作一個政治運動推行,任何人都不能否認數以十萬甚或百萬港人投票選出的民間特首,政治認受性一定會在極其量只有一千票選出的特首之上。只要造出聲勢,有廣大群眾支持,由電子公投產生的民間特首便可順理成章組成影子內閣,與小圈子選舉產生的特首對着幹,真正落實不合作主義運動。
這個鬥爭策略最巧妙的地方是利用了體制內的權威為體制外的民主運動背書造勢。由於提名的選委根本就是建制的一部份,主流傳媒不能全面杯葛不予報道,一旦成形,更肯定會成為國際注目的新聞,不若當年回歸後純由民間推選的司徒華,完全不能成為政治焦點。
最關鍵之處,這是個讓全港七百萬市民參與的民主政治運動,人人都有決定性的一票,決定香港未來的前途。最重要的是,這個策略大有機會將雨傘運動結束後渙散的民心重新聚集起來,形成政治能量,讓民主運動東山再起,鳳凰於浴火重生。
搞政治需要政治想像力,有想像力就有希望,而民主運動一定要為群眾帶來希望,否則永遠也不可能成功。
黎則奮
時事評論員
19:58 29/10/2015
■泛民曾派出何俊仁(右)參選上屆特首,被指陪跑。資料圖片
政改方案否決後,二○一七年特首的選舉辦法會沿用小圈子的選舉委員會產生。過去兩個月來,特首跑馬仔遊戲已經靜悄悄拉開戰幔。梁振英固然心存大慾,力求連任,近期連串事件,由廉署終於決定起訴曾蔭權到梁振英橫逆民意加強對八大院校的操控,其實都是689的選舉工程;而其潛在有資格和能力問鼎特首寶座的對手如梁錦松、陳德霖、曾俊華、林鄭月娥和葉劉淑儀,動態亦轉趨積極,爭相在傳媒曝光,明爭暗鬥,路人皆見。
相對之下,明知只有陪跑份兒、在雨傘運動失敗後一籌莫展的泛民完全沒有對策,即使當前的區議會選舉,亦是一盤散沙,空有協調之名,實質各自為政,甚至互相傾軋。
過去三屆特首小圈子選舉,泛民先後派出李永達、梁家傑和何俊仁三人參選,即使被批評為合理化小圈子選舉,但至少在論述上,溫和派仍然可以用揭破小圈子選舉之荒謬性作為參加小圈子選舉之論據。然而,在雨傘運動後,支持民主普選的廣大民眾經已覺醒,再唱這個調調兒恐怕很難自圓其說。如此一來,相信部份泛民連參加選委會選舉的興趣和理由也沒有。
民間特首組閣抗衡
其實,聲言民主抗爭的人在任何情況下都有責任提出鬥爭辦法,而任何辦法只要有利於推進民主和提高群眾政治意識,都不應放棄,更不要害怕趟渾水。
眾所周知,在正常的選舉情況下,只要泛民願意參與,一千二百個選委當中,理論上泛民應可約佔二百名。如果二百個泛民選委再提名一個候選人參加小圈子選舉,甚或支持一位中央欽點或屬意的建制候選人,當然沒有意義,只會重蹈覆轍,為他人作嫁衣裳。但倘若二百個泛民選委利用選委會的名義提名一位泛民候選人,連同建制派提名的候選人,交由公眾用電子公投選出,卻同時表明不會在選舉委員會內投票,情況便可以完全不同,政治意義亦截然有別。
誰都知道電子公投產生的民間特首不會獲中央承認和任命,也違反所謂《基本法》和人大常委會決定的規定,於法無據。但只要港人廣泛參與,當作一個政治運動推行,任何人都不能否認數以十萬甚或百萬港人投票選出的民間特首,政治認受性一定會在極其量只有一千票選出的特首之上。只要造出聲勢,有廣大群眾支持,由電子公投產生的民間特首便可順理成章組成影子內閣,與小圈子選舉產生的特首對着幹,真正落實不合作主義運動。
這個鬥爭策略最巧妙的地方是利用了體制內的權威為體制外的民主運動背書造勢。由於提名的選委根本就是建制的一部份,主流傳媒不能全面杯葛不予報道,一旦成形,更肯定會成為國際注目的新聞,不若當年回歸後純由民間推選的司徒華,完全不能成為政治焦點。
最關鍵之處,這是個讓全港七百萬市民參與的民主政治運動,人人都有決定性的一票,決定香港未來的前途。最重要的是,這個策略大有機會將雨傘運動結束後渙散的民心重新聚集起來,形成政治能量,讓民主運動東山再起,鳳凰於浴火重生。
搞政治需要政治想像力,有想像力就有希望,而民主運動一定要為群眾帶來希望,否則永遠也不可能成功。
黎則奮
時事評論員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