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09-懵懂少年的生命課堂 — 專訪紀錄片《伴生》導演黃肇邦
懵懂少年的生命課堂 — 專訪紀錄片《伴生》導演黃肇邦
2016/12/9 — 19:41
立場報道
關於生與死,《伴生》導演黃肇邦,想起兩件事。
第一件在他兒時居住的葵涌邨上演。這屋邨出了名是老人邨。那年黃肇邦還在念小學,有次在樓下空地踢波,大腳一抽,皮球劃過天際,飛入三樓某單位。他記得單位主人是個獨居婆婆,於是跑上樓,拍門。裡面好像有點聲音氣息,卻沒人應門。「點解咁嘅?」小黃肇邦並不明白。
幾天後,街角傳來警號,白車駛至樓下。原來那單位的婆婆已死去多時,只因獨居,無人發現。
第二件事發生在黃肇邦廿來歲的時候。他的爺爺嫲嫲先後患上重病,接連離世。兩老彌留那段日子,家人圍著病床,忙於照料,黃肇邦因為年輕,不懂世情,只得躲在長輩後面,默默觀察。「面對生離死別,我們這些年紀的人,通常唔識講嘢。」對於生死,他不得不承認:
「我是很懵懂,很無知的。」
既懵懂又無知的他,偏偏用兩年時間拍了《伴生》,一齣走過病患與死亡的紀錄片。
黃肇邦
困局與窗口
《伴生》說了三個家庭的故事:松哥一家、沛叔阿金和女兒、慕嚴與兒子。鏡頭穿過院舍、病房與靈堂,探索生死課題,呈現照顧者與長者之間的複雜關係。
電影早前在「香港亞洲電影節」上映五場,場場爆滿。漆黑的影院裡,不時傳來開紙巾袋的聲音。映後分享環節上,觀眾踴躍舉手發言,內容卻大多與電影無關。大家哽咽說著的,盡是自己的感受 — 譬如獨力照顧長者的痛苦、被迫告別摯愛的傷疤。
「香港真的有很多人面對這樣的困局,只是大家平日找不到窗口抒發。」
黃肇邦腦海裡第一次浮現這想法,正是祖父母相繼離世的日子。站在一角的他,望著父母和親友每日在病床前勞碌奔波,突然發現,原來要面對病痛死亡的,不單是床上的長者,還有床邊的家庭。
如果每張病床前都有一個家庭的故事,若將目光擴大至整間病房、整間醫院、整個社會……老去、患病、死亡,其實每天都在拉扯無數平民的日常心情。下班時間,與你擦身而過的陌生人,匆匆忙忙,可能就在探病的路上。
「就算探完病,返工返學,你又會知道有個人在醫院,那種心情、那種壓力,是否一定要到對方離開了,才解決到呢?」少年黃肇邦愈想愈多。「但這樣,是不是很殘忍,很矛盾?」
這些觀察,這些疑問,在黃肇邦腦海悄悄積累,拍攝老人家紀錄片的念頭,由此萌生。
直至 2014 年,他碰巧認識了東華三院一位社工,對方得知其想法,便介紹黃肇邦做義工,探訪獨居長者,從閒談裡尋找靈感。那幾個月,在老人院舍、醫院、社區,他邂逅了無數長者,當中有三個的故事,他特別好奇。
像慕嚴,一個智障的婆婆,說話童真滿溢,又畫得一手好畫,很討人喜歡。
又像松哥,一個手掌厚大的男人,初次見面便滔滔不絕地說他怎樣愛老婆。步入晚年,他仍堅持每天都要吻太太一下。
還有沛叔,一個經常愁眉不展的伯伯。導演問他為何不開心,他說著說著,竟掉下男兒淚。「他說他很擔心老婆,但是……他老婆好地地坐在他隔離。」黃肇邦覺得好笑,又好奇。「原來他是那種很深情,卻不懂表達的男人。都做了八十年人,對住老婆咁多年,都唔識得表達愛。」
「這兩個男人(松哥和沛叔)都幾得意。一個好識得愛,每日都要 kiss;一個好驚個老婆,但又好愛佢。」
他決定要記錄這三個老人家的生活。
慕嚴婆婆(圖片來源:《伴生》)
生命的意義
最初黃肇邦也未想好紀錄片的主題。他所做的,是緊隨主角生活,將每一瑣碎片段,通通記下。
旁人看來當然奇怪。有醫護人員便問他:「公公婆婆每次複診都係咁㗎啦,做咩每次都跟?無分別㗎喎。」每天在醫院、院舍進進出出,甚至有人誤會,他在拍《歡樂滿東華》。
黃肇邦也經常跟幾位老人家主角說,這紀錄片不一定拍得成。「因為你不能夠屈一些故仔給他們嘛。所以一路拍,都是當認識朋友咁拍。」但作為紀錄片導演,他深信,每個人都有其故事。
正式開始拍攝一個月後,松哥心愛的太太阿梅因急病突然離世。黃肇邦既手足無措,同時又發現紀錄片其中一個主題,無可避免,是「死亡」。
阿梅的喪禮上,松哥在棺木旁抽泣:「第二世一定會搵你,阿梅。我同你講過三世姻緣,知嘛?你在屋企等我,知嘛?」晶瑩淚珠盡是愛與不捨。辦好妻子後事才一個月,壯健開朗的松哥又因重病被送進醫院。不到半年,原本健碩的他日漸枯瘦,奄奄一息。
「感覺很似曾相識。像我爺爺嫲嫲,又是忽然患病,又是這樣的過程。見到松哥的家人,又想起自己家人以前那種頻撲、那種徬徨。」導演有感而發。
為松哥奔波的,有他的大兒子 Paul。他對鏡頭感嘆:「人們常說希望父母長命百歲,但這應該是數十年前的人的話。以前的人六十歲做大壽、七十歲已經古來稀,但我爸媽已經八十多歲。現在醫學很發達,人愈來愈長命……這可能不是一件好事。」
一個老人家走到晚年,重病纏身,活著還有沒有意義?拍攝期間,黃肇邦不停反思。有段日子他周圍問人,你想活到多少歲?出奇地,沒多少答「長命百歲」。人人都說,在失去自理能力前離開,已經足夠。
有《伴生》 觀眾甚至說,「呢套戲令我覺得,人不需要咁長命。」
黃肇邦倒想起做義工期間認識的一個 104 歲的婆婆,孤苦伶仃,監護人只有一位牧師。廿多年來她行動不便,每天就在牀上呼叫:『我想走,想返天國。』導演旁觀著婆婆的痛苦,難免想問:「係咪真係無價值,無意義呢?」
後來牧師女兒結婚,黃肇邦帶婆婆出席婚禮。「婚禮上,人人見到一個一百零幾歲的老人家祝福一對新人,都好驚訝。」同一時間,婆婆也笑得開懷,從沒如此開心過。
旁邊的黃肇邦像想通了什麼:「其實有些價值是存在的,只是我們太計算,未發掘到。」像 104 歲的婆婆,活著固然要與痛苦糾纏,但誰能料到,她的存在原來可以為人帶來祝福?人與人之間的感情牽絆,不一定是理性頭腦可以計算、解釋。
誰說人老了,生命就沒有意義?
松哥與太太阿梅(圖片來源:《伴生》)
照顧的苦痛
松哥最後離開了世界。黃肇邦本打算以此作為紀錄片的結尾,但後來又想,假如電影以死亡開始(松哥妻子的喪禮),卻又以死亡作結,那究竟能否為觀眾帶來新的視野、新的想法呢?
「我們都知道(生老病死)是這樣。入戲院九十分鐘,是否就是要證實所想是對的 — 係呀,真係好慘,好悲涼……要這樣嗎?」
在教人絕望的「死亡」以外,《伴生》有另一更重要的命題,在於「照顧」。
不懂表達愛的沛叔,一家有太太阿金,還有獨生女兒陳小姐。黃肇邦起初接觸這一家三口,以為他們關係緊密,充滿了愛,但細談才發現,家庭關係既是牽絆,有時亦如束縛。「我不知道他們咁大壓力,不知道他們女兒咁繃緊。」
陳小姐在片中提到,自己因獨力照顧父母而飽受壓力,生活莫不圍繞兩老而轉,情緒莫不被他們牽扯,失去私人的空間,連簡單看齣電影,也是奢侈。「我覺得我好像是為了他們而生活,好多自己想做的事都做不到……」
黃肇邦一邊拍一邊想:「其實他們一家好有愛吖,點解會咁呢?原來相處得太緊密,也未必是一件好事。」
問題是香港土地問題嚴重。一個個家庭擠在狹小空間裡,儼如困獸鬥。加上人口老化,出生率下降,陳小姐這樣的經歷在城裡不停上演,肩膀很重的照顧者就在你我身邊。
「我相信香港有好多照顧長者、爸媽的人,只不過他們無渠道、空間跟人分享。希望《伴生》令他們有個窗口,覺得身邊的人放工可能都係要照顧爸媽,會有一種同行者的感受。」
的確,很多照顧者要求的,不是肩上重擔忽然消失;大家可能只需要有同樣經歷的人,能明白自己,並肩而行。
「《伴生》說的東西好簡單,都是老生常談,但正正是老生常談,更想大家重新正視一次。」這是導演的小小心願。
沛叔一家三口(圖片來源:《伴生》)
少年的成長
《伴生》拍了兩年,期間黃肇邦進出醫院、院舍幾百次,這個曾經對生命、對死亡懵懂無知的男生,應該學懂許多了吧?
「唔係呀,這些事我還在消化當中。好多嘢都唔識。」他說自己依然無知。
黃肇邦喜歡看書,關於生命,關於成長。但這兩年的經歷讓他察見,人生有太多的事情,就算你讀過萬卷書,單靠知識是無法應對。「拍紀錄片經常令我有這想法。」
例如要拍攝松哥一家如何面對生死,黃肇邦當時只是個廿幾歲的小伙子,「成件事我一直是最細個,連松哥個孫都大過我。」松哥臨終前在隔離病房彌留,黃肇邦站在床邊,根本不知道該拍什麼。「在這氣氛之下,都是適量地拍。」其餘時間,就在旁邊默默感受、聆聽、觀察,一如當日那懵懂少年。
但他也發現,自己比送別祖父母時已有長進。「當年很懵懂,不懂怎溝通。這次跟一個認識的伯伯,會在耳邊跟他說話,開始知道怎去應對。」他更記得松哥臨終前的教誨:「阿邦,你要好好完成你的工作。」
「那刻會覺得,不要辜負老人家的犧牲和付出。」
(圖片來源:《伴生》)
兩年過去,對於生死,黃肇邦自問懵懂依然。但至少,他學了兩件事。
第一是勇氣。「當一個認識的人在病床上,你可以只是望著佢,就當探咗,令個心安樂啲,我有嚟㗎。還是,你有勇氣行前一步,摸吓佢,同佢傾吓計?」這是黃肇邦的親身體驗。「縱使你好膽小,縱使你不懂開口,但是否都可以嘗試呢?」
「有開口就是有開口,無就無。」與其追悔莫及,何不及鼓起勇氣,及時去愛?
第二件事,是要接受人生的不順利。
「我們每日起身,就想每件事都順利,順利食到個好吃的早餐,順利地巴士未開走。我們想付出好少,得到好多。」黃肇邦邊想邊說。「問題是,你會諗,人咁長命,係咪每時每刻都都可以咁順利呢?」
他之所以這樣想,全因拍攝期間碰過不知多少次釘。但套用在生命之上,道理亦相通。《伴生》的三個家庭,正正要面對人生的不順利。
「每日返工收到電話都好 down,明明想睇套戲,忽然間又要趕去醫院、老人院,你一定有好多怨氣,點解明明準備了成個禮拜的節目,又要因為咁而犧牲自己?」
「問題是,有些事你不能不做。你覺得是犧牲,但如果能換個角度,你只是犧牲了一套戲的時間,但換來的,是和最親的人的一段關係。這樣,你開始會安慰到自己之餘,又找到一個向前行的方法。」
面對人生,願我們都找到向前行的方法,和勇氣。
2016/12/9 — 19:41
立場報道
關於生與死,《伴生》導演黃肇邦,想起兩件事。
第一件在他兒時居住的葵涌邨上演。這屋邨出了名是老人邨。那年黃肇邦還在念小學,有次在樓下空地踢波,大腳一抽,皮球劃過天際,飛入三樓某單位。他記得單位主人是個獨居婆婆,於是跑上樓,拍門。裡面好像有點聲音氣息,卻沒人應門。「點解咁嘅?」小黃肇邦並不明白。
幾天後,街角傳來警號,白車駛至樓下。原來那單位的婆婆已死去多時,只因獨居,無人發現。
第二件事發生在黃肇邦廿來歲的時候。他的爺爺嫲嫲先後患上重病,接連離世。兩老彌留那段日子,家人圍著病床,忙於照料,黃肇邦因為年輕,不懂世情,只得躲在長輩後面,默默觀察。「面對生離死別,我們這些年紀的人,通常唔識講嘢。」對於生死,他不得不承認:
「我是很懵懂,很無知的。」
既懵懂又無知的他,偏偏用兩年時間拍了《伴生》,一齣走過病患與死亡的紀錄片。
黃肇邦
困局與窗口
《伴生》說了三個家庭的故事:松哥一家、沛叔阿金和女兒、慕嚴與兒子。鏡頭穿過院舍、病房與靈堂,探索生死課題,呈現照顧者與長者之間的複雜關係。
電影早前在「香港亞洲電影節」上映五場,場場爆滿。漆黑的影院裡,不時傳來開紙巾袋的聲音。映後分享環節上,觀眾踴躍舉手發言,內容卻大多與電影無關。大家哽咽說著的,盡是自己的感受 — 譬如獨力照顧長者的痛苦、被迫告別摯愛的傷疤。
「香港真的有很多人面對這樣的困局,只是大家平日找不到窗口抒發。」
黃肇邦腦海裡第一次浮現這想法,正是祖父母相繼離世的日子。站在一角的他,望著父母和親友每日在病床前勞碌奔波,突然發現,原來要面對病痛死亡的,不單是床上的長者,還有床邊的家庭。
如果每張病床前都有一個家庭的故事,若將目光擴大至整間病房、整間醫院、整個社會……老去、患病、死亡,其實每天都在拉扯無數平民的日常心情。下班時間,與你擦身而過的陌生人,匆匆忙忙,可能就在探病的路上。
「就算探完病,返工返學,你又會知道有個人在醫院,那種心情、那種壓力,是否一定要到對方離開了,才解決到呢?」少年黃肇邦愈想愈多。「但這樣,是不是很殘忍,很矛盾?」
這些觀察,這些疑問,在黃肇邦腦海悄悄積累,拍攝老人家紀錄片的念頭,由此萌生。
直至 2014 年,他碰巧認識了東華三院一位社工,對方得知其想法,便介紹黃肇邦做義工,探訪獨居長者,從閒談裡尋找靈感。那幾個月,在老人院舍、醫院、社區,他邂逅了無數長者,當中有三個的故事,他特別好奇。
像慕嚴,一個智障的婆婆,說話童真滿溢,又畫得一手好畫,很討人喜歡。
又像松哥,一個手掌厚大的男人,初次見面便滔滔不絕地說他怎樣愛老婆。步入晚年,他仍堅持每天都要吻太太一下。
還有沛叔,一個經常愁眉不展的伯伯。導演問他為何不開心,他說著說著,竟掉下男兒淚。「他說他很擔心老婆,但是……他老婆好地地坐在他隔離。」黃肇邦覺得好笑,又好奇。「原來他是那種很深情,卻不懂表達的男人。都做了八十年人,對住老婆咁多年,都唔識得表達愛。」
「這兩個男人(松哥和沛叔)都幾得意。一個好識得愛,每日都要 kiss;一個好驚個老婆,但又好愛佢。」
他決定要記錄這三個老人家的生活。
慕嚴婆婆(圖片來源:《伴生》)
生命的意義
最初黃肇邦也未想好紀錄片的主題。他所做的,是緊隨主角生活,將每一瑣碎片段,通通記下。
旁人看來當然奇怪。有醫護人員便問他:「公公婆婆每次複診都係咁㗎啦,做咩每次都跟?無分別㗎喎。」每天在醫院、院舍進進出出,甚至有人誤會,他在拍《歡樂滿東華》。
黃肇邦也經常跟幾位老人家主角說,這紀錄片不一定拍得成。「因為你不能夠屈一些故仔給他們嘛。所以一路拍,都是當認識朋友咁拍。」但作為紀錄片導演,他深信,每個人都有其故事。
正式開始拍攝一個月後,松哥心愛的太太阿梅因急病突然離世。黃肇邦既手足無措,同時又發現紀錄片其中一個主題,無可避免,是「死亡」。
阿梅的喪禮上,松哥在棺木旁抽泣:「第二世一定會搵你,阿梅。我同你講過三世姻緣,知嘛?你在屋企等我,知嘛?」晶瑩淚珠盡是愛與不捨。辦好妻子後事才一個月,壯健開朗的松哥又因重病被送進醫院。不到半年,原本健碩的他日漸枯瘦,奄奄一息。
「感覺很似曾相識。像我爺爺嫲嫲,又是忽然患病,又是這樣的過程。見到松哥的家人,又想起自己家人以前那種頻撲、那種徬徨。」導演有感而發。
為松哥奔波的,有他的大兒子 Paul。他對鏡頭感嘆:「人們常說希望父母長命百歲,但這應該是數十年前的人的話。以前的人六十歲做大壽、七十歲已經古來稀,但我爸媽已經八十多歲。現在醫學很發達,人愈來愈長命……這可能不是一件好事。」
一個老人家走到晚年,重病纏身,活著還有沒有意義?拍攝期間,黃肇邦不停反思。有段日子他周圍問人,你想活到多少歲?出奇地,沒多少答「長命百歲」。人人都說,在失去自理能力前離開,已經足夠。
有《伴生》 觀眾甚至說,「呢套戲令我覺得,人不需要咁長命。」
黃肇邦倒想起做義工期間認識的一個 104 歲的婆婆,孤苦伶仃,監護人只有一位牧師。廿多年來她行動不便,每天就在牀上呼叫:『我想走,想返天國。』導演旁觀著婆婆的痛苦,難免想問:「係咪真係無價值,無意義呢?」
後來牧師女兒結婚,黃肇邦帶婆婆出席婚禮。「婚禮上,人人見到一個一百零幾歲的老人家祝福一對新人,都好驚訝。」同一時間,婆婆也笑得開懷,從沒如此開心過。
旁邊的黃肇邦像想通了什麼:「其實有些價值是存在的,只是我們太計算,未發掘到。」像 104 歲的婆婆,活著固然要與痛苦糾纏,但誰能料到,她的存在原來可以為人帶來祝福?人與人之間的感情牽絆,不一定是理性頭腦可以計算、解釋。
誰說人老了,生命就沒有意義?
松哥與太太阿梅(圖片來源:《伴生》)
照顧的苦痛
松哥最後離開了世界。黃肇邦本打算以此作為紀錄片的結尾,但後來又想,假如電影以死亡開始(松哥妻子的喪禮),卻又以死亡作結,那究竟能否為觀眾帶來新的視野、新的想法呢?
「我們都知道(生老病死)是這樣。入戲院九十分鐘,是否就是要證實所想是對的 — 係呀,真係好慘,好悲涼……要這樣嗎?」
在教人絕望的「死亡」以外,《伴生》有另一更重要的命題,在於「照顧」。
不懂表達愛的沛叔,一家有太太阿金,還有獨生女兒陳小姐。黃肇邦起初接觸這一家三口,以為他們關係緊密,充滿了愛,但細談才發現,家庭關係既是牽絆,有時亦如束縛。「我不知道他們咁大壓力,不知道他們女兒咁繃緊。」
陳小姐在片中提到,自己因獨力照顧父母而飽受壓力,生活莫不圍繞兩老而轉,情緒莫不被他們牽扯,失去私人的空間,連簡單看齣電影,也是奢侈。「我覺得我好像是為了他們而生活,好多自己想做的事都做不到……」
黃肇邦一邊拍一邊想:「其實他們一家好有愛吖,點解會咁呢?原來相處得太緊密,也未必是一件好事。」
問題是香港土地問題嚴重。一個個家庭擠在狹小空間裡,儼如困獸鬥。加上人口老化,出生率下降,陳小姐這樣的經歷在城裡不停上演,肩膀很重的照顧者就在你我身邊。
「我相信香港有好多照顧長者、爸媽的人,只不過他們無渠道、空間跟人分享。希望《伴生》令他們有個窗口,覺得身邊的人放工可能都係要照顧爸媽,會有一種同行者的感受。」
的確,很多照顧者要求的,不是肩上重擔忽然消失;大家可能只需要有同樣經歷的人,能明白自己,並肩而行。
「《伴生》說的東西好簡單,都是老生常談,但正正是老生常談,更想大家重新正視一次。」這是導演的小小心願。
沛叔一家三口(圖片來源:《伴生》)
少年的成長
《伴生》拍了兩年,期間黃肇邦進出醫院、院舍幾百次,這個曾經對生命、對死亡懵懂無知的男生,應該學懂許多了吧?
「唔係呀,這些事我還在消化當中。好多嘢都唔識。」他說自己依然無知。
黃肇邦喜歡看書,關於生命,關於成長。但這兩年的經歷讓他察見,人生有太多的事情,就算你讀過萬卷書,單靠知識是無法應對。「拍紀錄片經常令我有這想法。」
例如要拍攝松哥一家如何面對生死,黃肇邦當時只是個廿幾歲的小伙子,「成件事我一直是最細個,連松哥個孫都大過我。」松哥臨終前在隔離病房彌留,黃肇邦站在床邊,根本不知道該拍什麼。「在這氣氛之下,都是適量地拍。」其餘時間,就在旁邊默默感受、聆聽、觀察,一如當日那懵懂少年。
但他也發現,自己比送別祖父母時已有長進。「當年很懵懂,不懂怎溝通。這次跟一個認識的伯伯,會在耳邊跟他說話,開始知道怎去應對。」他更記得松哥臨終前的教誨:「阿邦,你要好好完成你的工作。」
「那刻會覺得,不要辜負老人家的犧牲和付出。」
(圖片來源:《伴生》)
兩年過去,對於生死,黃肇邦自問懵懂依然。但至少,他學了兩件事。
第一是勇氣。「當一個認識的人在病床上,你可以只是望著佢,就當探咗,令個心安樂啲,我有嚟㗎。還是,你有勇氣行前一步,摸吓佢,同佢傾吓計?」這是黃肇邦的親身體驗。「縱使你好膽小,縱使你不懂開口,但是否都可以嘗試呢?」
「有開口就是有開口,無就無。」與其追悔莫及,何不及鼓起勇氣,及時去愛?
第二件事,是要接受人生的不順利。
「我們每日起身,就想每件事都順利,順利食到個好吃的早餐,順利地巴士未開走。我們想付出好少,得到好多。」黃肇邦邊想邊說。「問題是,你會諗,人咁長命,係咪每時每刻都都可以咁順利呢?」
他之所以這樣想,全因拍攝期間碰過不知多少次釘。但套用在生命之上,道理亦相通。《伴生》的三個家庭,正正要面對人生的不順利。
「每日返工收到電話都好 down,明明想睇套戲,忽然間又要趕去醫院、老人院,你一定有好多怨氣,點解明明準備了成個禮拜的節目,又要因為咁而犧牲自己?」
「問題是,有些事你不能不做。你覺得是犧牲,但如果能換個角度,你只是犧牲了一套戲的時間,但換來的,是和最親的人的一段關係。這樣,你開始會安慰到自己之餘,又找到一個向前行的方法。」
面對人生,願我們都找到向前行的方法,和勇氣。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