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19-什麼人訪問什麼人:有線媽媽林夫人
什麼人訪問什麼人:有線媽媽林夫人
2017年3月19日
(圖﹕馮凱鍵)
【明報專訊】去年10月中一個晚上,有線新聞部運作如常,海洋公園傳來消息,38歲的大熊貓佳佳病逝。負責這宗新聞的記者打了一通電話,不到一分鐘,佳佳生前片段便迅速送到剪片師手上。如此利落的流程,有賴整理資料片段後勤人員的功架。這名記者說:「10年前我已到海洋公園拍攝大熊貓,你問我,我也認不出哪隻是安安、哪隻是佳佳,廿四小時新聞沒可能停下來考究,要快而準,不能有錯,是靠長年累月精心記錄逐格畫面的成果。
」
今日新聞資料庫井井有條,資料充足,全賴一位幕後功臣。有線新聞部上上下下都知道「林夫人」,她在開台不久已加盟,服務了17年,至4年前退休。其上司趙應春形容,林夫人是「新聞部寶貴的資產」。
這位「畸寶之寶」(有線人愛用「畸寶」暱稱自己公司,取其英語Cable諧音)有如記者心中的定海神針。當新聞人扯高嗓子粗口橫飛,她像一名小學校長,正氣而嚴肅。當新聞人狂躁冗奮,她像母親般溫婉,把情緒過盛的新聞部冷靜下來。林夫人不止像母親般安撫大家,她那「靠得住」的資料室,令記者在外衝鋒陷陣而無後顧之憂,因為記者們知道,辛苦拍攝的寶貴片段,她會珍而重之保存,某天記者急call,她就能從千萬格影像裏,將一段10年前某領導人的一個揮手身影,以九秒九召喚出來。當別人小看新聞資料庫這個「後援」職位,林夫人用百分之二百的熱誠去經營:「我退休之後,才知道好多記者唔捨得我,哈哈,可能我知道怎樣去『湊記者』。」對,她不是以「打份工」心態去上班,她把記者照顧得像孩子一樣無微不至。
筆者曾於有線新聞部做記者,也是林夫人湊大過的「女兒」,那時後輩多喚她為「林太」。今次再相遇,林太打扮仍像當年,一派辦公室儷人的造型:領口有珠片的絲質恤衫,深色外套配西褲,平底皮鞋,齊肩髮型,化了淡妝,緩慢的語調裏夾雜着殖民地風英語。她愛用「Patten」形容前港督彭定康,「Kai-Tak」來稱呼舊機場。這些英文字,是電視新聞界的日常術語,看到她,像看到新聞採訪的good old days。
慢係會死 快而不準亦無用
記者多是衝動派,豪邁爽快急性子;林太剛相反,滋油淡定,如同淑女般高貴優雅,做事有條不紊。為了這個訪問,她帶來一疊電腦打印筆記,把她入行到退休的大事年表詳列出來。訪問後,她不斷以短訊送上資料,邀約她訪問也毋須花唇舌。「是不是因為有線這樣的命運,你想做人情味故事的angle?」林太,世事都被你看透了。
林太笑說自己有「職業病」,「湊記者湊得多」,知道記者想要什麼。她管理的資料室,是新聞人的重要後援,隨着時代進步,資料室節奏愈來愈快。她回憶道,那些年從亞視過檔有線,時為1996年,當時亞視一天只有幾次詳盡新聞,24小時新聞台是新鮮事。去到有線的資料室,發現速度就是一切。「我當時著套裝高跟鞋,嘗試去拿錄影帶,我只行了兩步,另一個年輕同事已行了五步,他像『跳遠』般搶先拿到帶子。當時我知道,廿四小時新聞,慢,係會死㗎!」林太說。
但林太不久發現,當時資料室的問題是「快而不準」,有時找高官某段講話,捲了10餅帶也找不到。「資料室的同事好屈委跟我說,林太,我們常常被記者罵,批評我們太慢,找不到資料。」林太沒怪責記者,反而從用家角度切想:「早年我們在亞視,資源有限,最初管理未完善,被記者訕笑,有句話是『資料室,失資料』吖嘛」,自己的專業被取笑,林太還豁達哈哈大笑。
因為林太知道問題出在哪裏。「同事被罵,是因為編目做得不夠仔細。」所謂「編目」,即是對影像做文字紀錄,儲存入檔後,就是靠文字從檔案庫裏把相關影像找出來,類似今日在Google找資料用的「關鍵字」,需要統一易用。一般工作流程是這樣的:記者出外拍攝,首輪剪接完畢出街後,帶子就會流到資料室。這時,資料室職員就要把關,把有用的東西存起來,沒用的洗掉。「我跟同事講,記者搵命搏拍回來的靚shot,靠我們用文字記錄,否則影得幾好也沒用,找不到,就是廢的。」
與影像裏的曾蔭權「有過一段感情」
問題是,哪些是「有用」的畫面?這要憑經驗。林太說,從高官的說話(即soundbite)到他們的外貌特徵和小動作,例如肥彭食蛋撻,葉劉淑儀的掃巴頭,曾蔭權打煲呔,也要保存下來,待官員升遷時使用。近日曾蔭權被定罪,林太想起在有線經常儲存他的錄像,竟也有點感慨:「我記得,他上任前穿唐裝吹口哨,和很多公開發言的影像,當時多意氣風發呀!但後來卻這樣……我也忍不住為他落淚……可能大家都是天主教徒,始終在新聞裏,我們有過一段感情。」已為人祖母的林太,說完這番話,少女氣地笑自己「好傻」。
1997回歸,政權移交當日,資料室的亂象令林太難忘。從6月30日到7月1日,攝影師馬不停蹄拍攝,記下了一幕一幕歷史時刻:彭定康冒雨告別港督府;深夜解放軍經落馬洲入境;午夜灣仔會展舉行政權交接儀式,「幾百餅錄影帶像小山堆在地上,我終於見識到廿四小時電視的偉大!」這裏每秒都是歷史,若沒人整理,可能永遠消失。她和同事辛勞幾個月,把幾百小時影像逐餅查看,撮要成幾十小時有編目可搜尋的資料。
林太加盟有線後,要求下屬加強對畫面的敏感度:「以前立法會議員周梁淑怡常轉換髮型,我看到她最近又剪了髮,便要求同事協助美術部更新製圖,否則別人髮型已不同,你在新聞還播舊照,好肉酸啫。」工作量大增,同事開始抱怨,「有同事開口說:林太,你來了之後我們工夫多了」、「林太,你這樣做很浪費錄影帶」。
林太軟硬兼施,循循善誘。每到傍晚6時許便和同事停下工作,一起研習各電視台的新聞報道。「我教他們欣賞怎樣為之好的資料片,好像明明是夏天,片段裏有人仍穿棉襖?這樣便不太好,後來他們編目時便知道把『四季衣裳』也要記下。」
「保存歷史 要有一種使命感」
林太認為資料室是新聞製作重要一環:「我會跟同事講,你不是一部機器,見到什麼便抄下,是有感情的,是參與新聞製作的人。我們不是一間普通的圖書館,不止是找東西的工具,而是向公眾負責,透過保存舊有歷史來服務社會,要有一種使命感。」漸漸,資料室氣氛改變了,記者罵聲少了,對資料室同事禮貌了。一個出名嚴厲的新聞主管進入資料室前,會像學生般向林太鞠躬敬禮,喚她一聲「林夫人」,同事們嘖嘖稱奇,漸漸對林太心悅誠服。
最難得是,林太能夠做到「先記者之憂而憂」。幾個有線資深記者向筆者說,在林太管理下,資料保存妥當,而且會從記者角度設想。每天早上,有線新聞部有一個工作會議,讓各部組了解當日新聞重點。一個資深新聞人說:「林太每次開完會聽了匯報,定必搜集所需資料,文字和片段一併送上,支援充足。」林太解釋:「我們要做一個主動出擊的資料室,記者未出聲,你已預先送去,記者才可以專心採訪。」
很多人想知道,有線新聞部是如何運作的?究竟是怎樣的團隊精神,製作出它的新聞內容?林太的話或許露了玄機。她說,每次早上開會後,她會摸索當日的新聞走向,如同一場鬥智鬥力的遊戲,「有主管喜歡為新聞故事『度橋』,開會完我就知道,今天新聞題材這樣『玩』」。說到這裏,林太語調變得調皮,習慣穿套裝高跟鞋的她恍如變身棒球手,為勝出這場遊戲,要和記者搶先抵壘:「能夠同記者鬥快,真是很過癮!當你快一步送錄影帶給記者,他們開心到痺!」
要服務記者,資料室主管就要熟悉新聞話題。訪問中,林太不斷強調「我有看報紙呀」,意思是她對新聞走勢有掌握。「某一個官員出了緋聞,我就猜到他的官位可能有異動,會先找資料。」她自豪地說:「我有一個news nose。」她上任後,留意到有線新聞部有兩個重點節目,中國組的《神州穿梭》和財經組的《樓盤傳真》,於是安排了兩個資料搜集員專責服務這兩個節目:「我是看新聞走勢,決定做什麼配合。新聞趨勢經常變,有時是財經,有時是中國。這種彈性和外面圖書館是最大不同。」
赴英讀圖書館碩士 到CNN學數碼化
管理新聞資料室是非常專門的行業,在國際上稱為「Special Libraries」(專門圖書館)。林太除了實戰經驗充足,也從學術上得到啟發。她多年前修讀了英國威爾斯大學圖書館碩士課程,論文導師David Stoker曾效力BBC資料室。Stoker以電郵回覆筆者指出,20年前認識林太,仍記得她的論文題目是比較香港亞視和新加坡電視台的資料室。Stoker讚揚林太夠專業又有熱誠,是個好學生。
林太亦經常去海外國際傳媒交流管理資料室經驗。2001年有線開始數碼化,需要成立數碼資料庫,數碼化過程需要把「錄影帶」變成「電腦檔案」,並與新聞部工作流程連線,為此,林太曾到美國CNN考察。有線新聞執行董事趙應春向筆者透露:「當時林夫人曾經表示擔心年紀大應付不了數碼化。我鼓勵、支持和信任她,結果林夫人克服種種困難,成為數碼資料庫的先鋒。林太的確是有線的寶貴資產。」
時至今日,有線新聞已從數碼化進化到高清製作,但同時,普羅市民也可以透過互聯網,隨時隨地找到資料片段。不過,林太仍相信新聞資料的專業價值。她說,處理新聞片源要準確,錯了後果嚴重。她記得,一次某公司出現工潮,新聞播出後發現混淆了兩家讀音接近的公司,其後收到律師信,「廿四小時新聞好難唔錯,但我們希望將錯誤減至最小」。另外一次,某年情人節採訪了幾對當日結婚的新人,新人穿婚紗開開心心的片段成為了資料片,「幾年後,受訪者致電來要求不要再用。我們猜到他們可能離婚了,我們會記下『永不使用』,以後不播放」。
雖然已離開了有線好幾年,但訪問期間,對於有線記者做過的優秀報道,林太仍念念不忘。談到多年前中國組記者在內地採訪群眾事件,冒着被抓風險在樹叢裏直播了一小時,她對記者的專業精神讚不絕口,還說當時為了保存這段珍貴影像,她飛奔去把該段新聞儲存下來。一名資深記者說:「林太經常留意我們的報道,只要做到好的採訪,她會好高興和我們一齊開心,由衷讚賞前線同事的努力。林太又會好着緊好主動協助大家保留工作成果,是一位和記者同呼吸共命運的同事。」
珍惜記者成果 「同呼吸共命運」
在有線17年,林太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和其他部組協調,面對過不少挑戰,同事之間也不是沒摩擦,林太會用她的方法化解。談到早年還用錄影帶,偶爾兩個記者會同時搶一餅資料帶,她會用媽媽語氣安撫:「乖,借畀林太用一用,我遲啲親手還畀你。」新聞部有不少粗線條中年男士,林太相處也有心得:「我會同佢哋飲吓茶,過時過節送啲月餅畀佢食,等佢有家的感覺。」林太說,退休後在街上偶遇採訪車,攝影師也會尊稱她為「林夫人」。林太莫名其妙,說自己的工作甚少接觸攝影師:「我問佢,你點識我?佢話,林太吖嘛,有線邊個唔識,出晒名啦!」
訪問當天,我們在中文大學談了幾小時,離開時是中午,校園籠罩在細雨鬱霧裏,林太忍不住說:「唉,今日的天氣好像現在有線的前路……」這個「有線媽媽」在臉書暱稱有線為「娘家」,但林太另一娘家「亞視」去年已停播,她還未及消化:「我個心傷了一次,想不到……」我和攝記沒說什麼,也不知道可以說什麼,畢竟從事新聞的人,這年頭也習慣一次又一次傷心。我們一起步往停車場,路上細雨紛飛,筆者和攝記懶得打傘,林太卻撐起她的傘,短短一段路不斷護着我們的肩膊,深怕我們被沾濕。我想,林太就是這樣,無論外面如何風雨飄搖,她也會盡力做一點點,讓記者們走在這段未明的路上,仍然感到有所依靠。
■問﹕譚蕙芸,有線電視前記者。那些年負責古靈精怪新聞題材,靠林太的團隊搜刮資料片段江湖救急,有時做新聞壓力大,會走到資料室找林太閒聊,「她那媽媽式的安慰,很治癒」。
■答﹕林鄭燕娥(對,和某特首候選人極似,林太笑稱自己是「林鄭0.0」),未加入新聞界前曾任職私人機構圖書館員;至1982年加入《南華早報》才首度認識新聞資料為何物,並愛上了成為終身志業;1991加盟亞視負責整個新聞及公共事務資料管理;1996年出任「有線電視新聞台」圖書館經理,至2013年退休。早年修讀英國威爾斯大學圖書館碩士課程,曾到BBC 、CNN和中央台資料室交流。退休後領洗成為天主教徒,亦曾為香港電台(電台及電視部)及澳廣視編撰資料室顧問報告。在亞視時代開始有「林夫人」綽號。
文﹕譚蕙芸
圖﹕馮凱鍵
美術﹕Kenji
編輯﹕馮少榮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2017年3月19日
(圖﹕馮凱鍵)
【明報專訊】去年10月中一個晚上,有線新聞部運作如常,海洋公園傳來消息,38歲的大熊貓佳佳病逝。負責這宗新聞的記者打了一通電話,不到一分鐘,佳佳生前片段便迅速送到剪片師手上。如此利落的流程,有賴整理資料片段後勤人員的功架。這名記者說:「10年前我已到海洋公園拍攝大熊貓,你問我,我也認不出哪隻是安安、哪隻是佳佳,廿四小時新聞沒可能停下來考究,要快而準,不能有錯,是靠長年累月精心記錄逐格畫面的成果。
」
今日新聞資料庫井井有條,資料充足,全賴一位幕後功臣。有線新聞部上上下下都知道「林夫人」,她在開台不久已加盟,服務了17年,至4年前退休。其上司趙應春形容,林夫人是「新聞部寶貴的資產」。
這位「畸寶之寶」(有線人愛用「畸寶」暱稱自己公司,取其英語Cable諧音)有如記者心中的定海神針。當新聞人扯高嗓子粗口橫飛,她像一名小學校長,正氣而嚴肅。當新聞人狂躁冗奮,她像母親般溫婉,把情緒過盛的新聞部冷靜下來。林夫人不止像母親般安撫大家,她那「靠得住」的資料室,令記者在外衝鋒陷陣而無後顧之憂,因為記者們知道,辛苦拍攝的寶貴片段,她會珍而重之保存,某天記者急call,她就能從千萬格影像裏,將一段10年前某領導人的一個揮手身影,以九秒九召喚出來。當別人小看新聞資料庫這個「後援」職位,林夫人用百分之二百的熱誠去經營:「我退休之後,才知道好多記者唔捨得我,哈哈,可能我知道怎樣去『湊記者』。」對,她不是以「打份工」心態去上班,她把記者照顧得像孩子一樣無微不至。
筆者曾於有線新聞部做記者,也是林夫人湊大過的「女兒」,那時後輩多喚她為「林太」。今次再相遇,林太打扮仍像當年,一派辦公室儷人的造型:領口有珠片的絲質恤衫,深色外套配西褲,平底皮鞋,齊肩髮型,化了淡妝,緩慢的語調裏夾雜着殖民地風英語。她愛用「Patten」形容前港督彭定康,「Kai-Tak」來稱呼舊機場。這些英文字,是電視新聞界的日常術語,看到她,像看到新聞採訪的good old days。
慢係會死 快而不準亦無用
記者多是衝動派,豪邁爽快急性子;林太剛相反,滋油淡定,如同淑女般高貴優雅,做事有條不紊。為了這個訪問,她帶來一疊電腦打印筆記,把她入行到退休的大事年表詳列出來。訪問後,她不斷以短訊送上資料,邀約她訪問也毋須花唇舌。「是不是因為有線這樣的命運,你想做人情味故事的angle?」林太,世事都被你看透了。
林太笑說自己有「職業病」,「湊記者湊得多」,知道記者想要什麼。她管理的資料室,是新聞人的重要後援,隨着時代進步,資料室節奏愈來愈快。她回憶道,那些年從亞視過檔有線,時為1996年,當時亞視一天只有幾次詳盡新聞,24小時新聞台是新鮮事。去到有線的資料室,發現速度就是一切。「我當時著套裝高跟鞋,嘗試去拿錄影帶,我只行了兩步,另一個年輕同事已行了五步,他像『跳遠』般搶先拿到帶子。當時我知道,廿四小時新聞,慢,係會死㗎!」林太說。
但林太不久發現,當時資料室的問題是「快而不準」,有時找高官某段講話,捲了10餅帶也找不到。「資料室的同事好屈委跟我說,林太,我們常常被記者罵,批評我們太慢,找不到資料。」林太沒怪責記者,反而從用家角度切想:「早年我們在亞視,資源有限,最初管理未完善,被記者訕笑,有句話是『資料室,失資料』吖嘛」,自己的專業被取笑,林太還豁達哈哈大笑。
因為林太知道問題出在哪裏。「同事被罵,是因為編目做得不夠仔細。」所謂「編目」,即是對影像做文字紀錄,儲存入檔後,就是靠文字從檔案庫裏把相關影像找出來,類似今日在Google找資料用的「關鍵字」,需要統一易用。一般工作流程是這樣的:記者出外拍攝,首輪剪接完畢出街後,帶子就會流到資料室。這時,資料室職員就要把關,把有用的東西存起來,沒用的洗掉。「我跟同事講,記者搵命搏拍回來的靚shot,靠我們用文字記錄,否則影得幾好也沒用,找不到,就是廢的。」
與影像裏的曾蔭權「有過一段感情」
問題是,哪些是「有用」的畫面?這要憑經驗。林太說,從高官的說話(即soundbite)到他們的外貌特徵和小動作,例如肥彭食蛋撻,葉劉淑儀的掃巴頭,曾蔭權打煲呔,也要保存下來,待官員升遷時使用。近日曾蔭權被定罪,林太想起在有線經常儲存他的錄像,竟也有點感慨:「我記得,他上任前穿唐裝吹口哨,和很多公開發言的影像,當時多意氣風發呀!但後來卻這樣……我也忍不住為他落淚……可能大家都是天主教徒,始終在新聞裏,我們有過一段感情。」已為人祖母的林太,說完這番話,少女氣地笑自己「好傻」。
1997回歸,政權移交當日,資料室的亂象令林太難忘。從6月30日到7月1日,攝影師馬不停蹄拍攝,記下了一幕一幕歷史時刻:彭定康冒雨告別港督府;深夜解放軍經落馬洲入境;午夜灣仔會展舉行政權交接儀式,「幾百餅錄影帶像小山堆在地上,我終於見識到廿四小時電視的偉大!」這裏每秒都是歷史,若沒人整理,可能永遠消失。她和同事辛勞幾個月,把幾百小時影像逐餅查看,撮要成幾十小時有編目可搜尋的資料。
林太加盟有線後,要求下屬加強對畫面的敏感度:「以前立法會議員周梁淑怡常轉換髮型,我看到她最近又剪了髮,便要求同事協助美術部更新製圖,否則別人髮型已不同,你在新聞還播舊照,好肉酸啫。」工作量大增,同事開始抱怨,「有同事開口說:林太,你來了之後我們工夫多了」、「林太,你這樣做很浪費錄影帶」。
林太軟硬兼施,循循善誘。每到傍晚6時許便和同事停下工作,一起研習各電視台的新聞報道。「我教他們欣賞怎樣為之好的資料片,好像明明是夏天,片段裏有人仍穿棉襖?這樣便不太好,後來他們編目時便知道把『四季衣裳』也要記下。」
「保存歷史 要有一種使命感」
林太認為資料室是新聞製作重要一環:「我會跟同事講,你不是一部機器,見到什麼便抄下,是有感情的,是參與新聞製作的人。我們不是一間普通的圖書館,不止是找東西的工具,而是向公眾負責,透過保存舊有歷史來服務社會,要有一種使命感。」漸漸,資料室氣氛改變了,記者罵聲少了,對資料室同事禮貌了。一個出名嚴厲的新聞主管進入資料室前,會像學生般向林太鞠躬敬禮,喚她一聲「林夫人」,同事們嘖嘖稱奇,漸漸對林太心悅誠服。
最難得是,林太能夠做到「先記者之憂而憂」。幾個有線資深記者向筆者說,在林太管理下,資料保存妥當,而且會從記者角度設想。每天早上,有線新聞部有一個工作會議,讓各部組了解當日新聞重點。一個資深新聞人說:「林太每次開完會聽了匯報,定必搜集所需資料,文字和片段一併送上,支援充足。」林太解釋:「我們要做一個主動出擊的資料室,記者未出聲,你已預先送去,記者才可以專心採訪。」
很多人想知道,有線新聞部是如何運作的?究竟是怎樣的團隊精神,製作出它的新聞內容?林太的話或許露了玄機。她說,每次早上開會後,她會摸索當日的新聞走向,如同一場鬥智鬥力的遊戲,「有主管喜歡為新聞故事『度橋』,開會完我就知道,今天新聞題材這樣『玩』」。說到這裏,林太語調變得調皮,習慣穿套裝高跟鞋的她恍如變身棒球手,為勝出這場遊戲,要和記者搶先抵壘:「能夠同記者鬥快,真是很過癮!當你快一步送錄影帶給記者,他們開心到痺!」
要服務記者,資料室主管就要熟悉新聞話題。訪問中,林太不斷強調「我有看報紙呀」,意思是她對新聞走勢有掌握。「某一個官員出了緋聞,我就猜到他的官位可能有異動,會先找資料。」她自豪地說:「我有一個news nose。」她上任後,留意到有線新聞部有兩個重點節目,中國組的《神州穿梭》和財經組的《樓盤傳真》,於是安排了兩個資料搜集員專責服務這兩個節目:「我是看新聞走勢,決定做什麼配合。新聞趨勢經常變,有時是財經,有時是中國。這種彈性和外面圖書館是最大不同。」
赴英讀圖書館碩士 到CNN學數碼化
管理新聞資料室是非常專門的行業,在國際上稱為「Special Libraries」(專門圖書館)。林太除了實戰經驗充足,也從學術上得到啟發。她多年前修讀了英國威爾斯大學圖書館碩士課程,論文導師David Stoker曾效力BBC資料室。Stoker以電郵回覆筆者指出,20年前認識林太,仍記得她的論文題目是比較香港亞視和新加坡電視台的資料室。Stoker讚揚林太夠專業又有熱誠,是個好學生。
林太亦經常去海外國際傳媒交流管理資料室經驗。2001年有線開始數碼化,需要成立數碼資料庫,數碼化過程需要把「錄影帶」變成「電腦檔案」,並與新聞部工作流程連線,為此,林太曾到美國CNN考察。有線新聞執行董事趙應春向筆者透露:「當時林夫人曾經表示擔心年紀大應付不了數碼化。我鼓勵、支持和信任她,結果林夫人克服種種困難,成為數碼資料庫的先鋒。林太的確是有線的寶貴資產。」
時至今日,有線新聞已從數碼化進化到高清製作,但同時,普羅市民也可以透過互聯網,隨時隨地找到資料片段。不過,林太仍相信新聞資料的專業價值。她說,處理新聞片源要準確,錯了後果嚴重。她記得,一次某公司出現工潮,新聞播出後發現混淆了兩家讀音接近的公司,其後收到律師信,「廿四小時新聞好難唔錯,但我們希望將錯誤減至最小」。另外一次,某年情人節採訪了幾對當日結婚的新人,新人穿婚紗開開心心的片段成為了資料片,「幾年後,受訪者致電來要求不要再用。我們猜到他們可能離婚了,我們會記下『永不使用』,以後不播放」。
雖然已離開了有線好幾年,但訪問期間,對於有線記者做過的優秀報道,林太仍念念不忘。談到多年前中國組記者在內地採訪群眾事件,冒着被抓風險在樹叢裏直播了一小時,她對記者的專業精神讚不絕口,還說當時為了保存這段珍貴影像,她飛奔去把該段新聞儲存下來。一名資深記者說:「林太經常留意我們的報道,只要做到好的採訪,她會好高興和我們一齊開心,由衷讚賞前線同事的努力。林太又會好着緊好主動協助大家保留工作成果,是一位和記者同呼吸共命運的同事。」
珍惜記者成果 「同呼吸共命運」
在有線17年,林太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和其他部組協調,面對過不少挑戰,同事之間也不是沒摩擦,林太會用她的方法化解。談到早年還用錄影帶,偶爾兩個記者會同時搶一餅資料帶,她會用媽媽語氣安撫:「乖,借畀林太用一用,我遲啲親手還畀你。」新聞部有不少粗線條中年男士,林太相處也有心得:「我會同佢哋飲吓茶,過時過節送啲月餅畀佢食,等佢有家的感覺。」林太說,退休後在街上偶遇採訪車,攝影師也會尊稱她為「林夫人」。林太莫名其妙,說自己的工作甚少接觸攝影師:「我問佢,你點識我?佢話,林太吖嘛,有線邊個唔識,出晒名啦!」
訪問當天,我們在中文大學談了幾小時,離開時是中午,校園籠罩在細雨鬱霧裏,林太忍不住說:「唉,今日的天氣好像現在有線的前路……」這個「有線媽媽」在臉書暱稱有線為「娘家」,但林太另一娘家「亞視」去年已停播,她還未及消化:「我個心傷了一次,想不到……」我和攝記沒說什麼,也不知道可以說什麼,畢竟從事新聞的人,這年頭也習慣一次又一次傷心。我們一起步往停車場,路上細雨紛飛,筆者和攝記懶得打傘,林太卻撐起她的傘,短短一段路不斷護着我們的肩膊,深怕我們被沾濕。我想,林太就是這樣,無論外面如何風雨飄搖,她也會盡力做一點點,讓記者們走在這段未明的路上,仍然感到有所依靠。
■問﹕譚蕙芸,有線電視前記者。那些年負責古靈精怪新聞題材,靠林太的團隊搜刮資料片段江湖救急,有時做新聞壓力大,會走到資料室找林太閒聊,「她那媽媽式的安慰,很治癒」。
■答﹕林鄭燕娥(對,和某特首候選人極似,林太笑稱自己是「林鄭0.0」),未加入新聞界前曾任職私人機構圖書館員;至1982年加入《南華早報》才首度認識新聞資料為何物,並愛上了成為終身志業;1991加盟亞視負責整個新聞及公共事務資料管理;1996年出任「有線電視新聞台」圖書館經理,至2013年退休。早年修讀英國威爾斯大學圖書館碩士課程,曾到BBC 、CNN和中央台資料室交流。退休後領洗成為天主教徒,亦曾為香港電台(電台及電視部)及澳廣視編撰資料室顧問報告。在亞視時代開始有「林夫人」綽號。
文﹕譚蕙芸
圖﹕馮凱鍵
美術﹕Kenji
編輯﹕馮少榮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