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30-呂秉權:777 還欠乜?

呂秉權:777 還欠乜?
2017年3月30日(星期四)
http://wp.me/p8iPwg-hcz


以777票當選新一屆行政長官的林鄭月娥,按照慣例,4月上旬將會到北京接受中央任命。到時,總理李克強會簽署並頒發《國務院任命令》,而國家主席習近平亦會接見林鄭月娥,對其發表「重要講話」及期望,預料有關講話將會透露重要信息。

林鄭當選後,從中央有關部門的公布,已經可以看到北京對港今後5年的政策,起了一些轉變。

中聯辦負責人在新華社的通稿,在祝賀林鄭月娥當選之餘,還希望她「聚力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促進社會穩定和諧」。驟眼看來,這些說法好像舊調重彈、無甚特別。但如認真考究,它正正缺了一些東西。

對內地政策的解讀,除了要看它「說什麼」之外,有時更重要是看它「沒說什麼」。


「消失的政策」

5年前梁振英當選時,同一篇通稿,字眼是「集中精力發展經濟,切實有效改善民生,循序漸進推進民主,包容共濟促進和諧」(任命時,當時總理溫家寶基本重複了有關字眼)。

但新華社對林鄭的通稿,正好缺了「推進民主」一項,可能預視了中央對港政策的調整,香港民主不會有任何發展空間(前輩何亦文較早前在商台節目《串》道出這點)。

可能大家會認為,梁振英當選時有政改任務,所以才有「推進民主」一說;既然政改已經觸礁,所以大可對林鄭刪去這些字眼。不過,多年來「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推進民主,促進和諧」這4點,幾乎是中央對港工作要求的必然之說,是一個「全包宴」,希望香港得到全面的發展,就算是2015年6月政改方案遭否決後,中央有關講法仍然多次應用,甚至寫入國策。


有關例子包括: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2016年7月1日在慶祝中共成立95周年大會上提及港澳政策時,重申「支持香港、澳門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推進民主、促進和諧」。

2016年3月通過的《十三五規劃綱要(2016-2020)》的港澳篇章有如此論述:「支持港澳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推進民主、促進和諧。」

此外,2012年11月,習近平仍任中央港澳工作協調小組組長和十八大報告起草組組長,十八大報告的港澳部分有這樣的內文:「集中精力發展經濟、切實有效改善民生、循序漸進推進民主、包容共濟促進和諧。」

由此可見,「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推進民主,促進和諧」本身就是中央對港發展的整體要求,清楚寫明在橫跨至2020年的「十三五規劃」之中,並不是權宜之計。

不過,林鄭月娥當選後,中央對其工作要求或給予其工作的空間卻缺少了「推進民主」這一項。可以預料,這名女特首只能在經濟和民生大展拳腳,「推進香港民主」成為了「消失的政策」。

筆者相信,經常考第一的林鄭月娥深深明白到遊戲規則和範圍,她將會大力在經濟、民生、房屋、教育、醫療、福利、改善政府管治等方面「落重藥」,希望能夠在合理時間之內,盡快推出立竿見影的政策,改善社會氣氛,挽回失去了的民望。

同一時間,如中央能對她提供大力支援、給她幾個政策讓利,例如讓她成功爭取駐港解放軍交出市區貴重地皮(以偏遠地皮交換)、中資機構送出土地興建公營房屋、東江水減價、中央將深圳邊境用地撥歸香港使用等,這將比送熊貓、搞CEPA(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更能爭取人心。當然,中央在考慮這些政策時,亦肯定會顧及到內地省市和民眾的反應——為何香港「不聽話」仍要給她獎賞?

與此同時,乘着香港回歸20周年的契機,如果特區政府的慶祝活動能夠多些創意,將全港市面搞得像嘉年華一樣,例如找到資金贊助連續一星期包場,戲院可以讓市民免費看電影,博物館、運動場免費開放讓市民參觀或使用,天星小輪、電車指定時間任坐,全民贈送內存數百元的回歸20周年紀念八達通等等(商台主持人黃永建議),到時,香港的撕裂氣氛可以暫且緩和,「愛字頭」活動和團體派錢盲撐的情況可以稍稍沖淡,林鄭月娥亦能較好地開展工作。

可是在政改和推進民主的問題上,林鄭月娥可能會畫地為牢,不敢越過雷池半步。

為港解死結 港人才會對林鄭改觀
無論如何,假如這名女特首在經濟和民生工作上有了起色,收復了民望,政治問題始終要政治解決。能夠超越8.31框架來重啟政改,這才是真正考第一和為全港市民做實事的表現,這才沒有浪費中央對你的「高度信任」。

沒有中央「推進民主」的祝福,但仍能突破困局,為香港根本地解開政治死結,到時香港人才會對你真正改觀。


文:呂秉權
作者是浸會大學新聞系高級講師
原文載於《明報》觀點版(2017年3月29日)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110508-劉若英:易副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