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月, 2019的文章

20190131-郭家麒:醫院迫爆,勢成常態

郭家麒:醫院迫爆,勢成常態 2019年1月31日星期四 踏入冬季流感高峰期,公立醫院急症室及內科病房一如以往繼續迫爆,猶如「戰地醫院」。前線醫護人員壓力爆煲,但高層卻找來明星拍片打氣或送魚蛋燒賣「協助」醫護人員,迴避公營醫療系統的核心問題。 須推展基層醫療  訂增加病牀目標 每當提及醫療系統問題,政府必定以「人手短缺」作擋箭牌。事實上,人手短缺源於公營醫院工作環境惡劣、病牀嚴重不足,導致醫護人手不停流失。在2017/18年度,公立醫院全職醫生整體流失率約5.9%,2017年共有314名醫生離職。即使醫管局向前線發放10%特別酬金,若不解決制度及工作量問題,相信對挽留前線人手及吸引海外醫生的幫助不大。要解決目前僵局,政府必須馬上推展基層醫療,訂立增加病牀數目的目標,以及盡快展開第二個10年醫院發展計劃。 基層醫療姍姍來遲,近年政府終如夢初醒,計劃於各區設立「地區康健中心」。全港第一所的康健中心將坐落葵青,並預計於今年第三季啟用,但中心所提供的服務主要針對高血壓、糖尿病等長期疾病的護理。筆者認為康健中心或許能減輕醫療系統壓力,但成效有限。若政府有意全面發展基層醫療,應訂立社區綜合健康策略,當中包括於全港各區新設一個以眼科、牙科、精神科及家庭醫療為主的社區綜合健康大樓,提供不同的基層預防服務,以達至公眾減少對公立醫院的依賴。 人命重要還是建「大白象」重要? 另一方面,近年政府積極推動大白象基建,更計劃耗資千億發展東大嶼都會,但對改善醫療則表現消極。去年政府邀請醫管局籌備第二個10年醫院發展計劃,包括重建瑪嘉烈醫院和屯門醫院等,但需近20年時間才可額外提供超過9000張病牀。回顧第一個10年計劃,由2016年至今,當中超過2000多張新增病牀集中在啟德醫院,但醫院最快要到2024年才完工。公立醫院病房爆滿時有所聞,政府還要市民等多二三十年。對政府來說,究竟是人命重要還是建「大白象」重要? 筆者認為,醫療資源攸關市民性命,政府應當機立斷,承諾在3至5年內,將公共醫療開支提升至佔政府的經常開支20%以上,並盡快開展第一及第二期10年醫院發展計劃的各個項目。否則,在未來數十年,病牀數目不足、人手大量流失等只會變成常態。 郭家麒 作者是立法會議員

20190129-王家豪、羅金義:北極爭雄——美俄中的地緣政治角力

王家豪、羅金義:北極爭雄——美俄中的地緣政治角力 2019年1月29日 俄羅斯國防部早前宣布從今年開始,外國軍艦駛經北方航道時須事先獲俄方許可,美國海軍卻在周前表示將派軍艦駛近北冰洋執行「自由航行行動」,並會重啟阿拉斯加在冷戰時代的補給站和開拓白令海峽地區的戰略港口。其實去年8月美國海軍成立專注北大西洋海域的第二艦隊,已引發俄國防長紹伊古批評是在北極的軍事擴張,10月北約又在北極舉行冷戰以還最大規模的「2018三叉戟」(Trident Juncture 18)聯合軍演,加上中國也在那裏蠢蠢欲動,彷彿「新冷戰」在北極山雨欲來。究竟北極的地緣政治張力如何反映大國角力新態勢? 據美國地質調查局估計,北極蘊藏全球30%未開發天然氣和13%未開發石油。全球氣候變化加速冰層融化,為開發北極資源帶來有利條件,長遠有助紓緩能源短缺危機,使不少國家積極參與開發,學者預計北極資源在15年後或能左右全球能源局勢。 北極航道開通是另一亮點——它泛指俄羅斯沿岸的北海航道(Northern Sea Route)和加拿大沿岸的西北航道,途經北冰洋,連接大西洋與太平洋;因北海航道航程較蘇伊士運河短,有望降低運輸成本。以日本橫濱到荷蘭鹿特丹之航為例,經東北航道的航程只需7350海里,而經蘇伊士運河則為11,250海里。目前北海航道每年航期只有3至4個月,同時受極地氣候、破冰成本和有限度搜救能力等因素掣肘;但全球暖化將延長北極通航時間,哥本哈根商學院的研究估計北海航道在2040年後有望具備高經濟效益。 治理北極地區事務的主要組織包括北極理事會和「北極五國」,前者於1991年由加拿大、丹麥、芬蘭、冰島、挪威、瑞典、俄羅斯和美國8個北極國組成跨政府組織,此外還有13個觀察員國,當中中國於2013年在爭議聲中加入。它致力於推動地區內的環境保育和可持續發展,但不包括安全和貿易等敏感議題。面對北極理事會的局限,加拿大、丹麥、挪威、俄羅斯和美國5個北極沿岸國家另組「北極五國」,以臨時性質討論重大地區議題,曾分別在丹麥(2008年)、加拿大(2010年)和挪威(2015年)召開會議。 俄羅斯——主導者 俄國是北極地區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擁有340萬平方公里,那裏佔俄國本地生產總值20%和22%出口,及約九成天然氣產出。由於經濟依賴能源出口,莫斯科視蘊藏豐富天然資源的北極為長遠經濟發展目...

20190131-蘋人誌:他是KOL元祖~胡慧沖

蘋人誌:他是KOL元祖~胡慧沖 2019年01月31日 撰文:余家強 攝影:羅錦波 認識胡慧沖始於1995年,我做《壹週刊》生活組,他打電話來自薦是占士邦專家,適逢《Goldeneye》上畫,我便上了他沙田新翠邨的家,收藏品頗多,但也頗凌亂,用現在眼光看當然不及網上齊備啦,但別忘記當年上網未普及,總算大開眼界可以做稿,他擺出占士邦甫士拍照。 一見如故,胡慧沖忽然問我意見——瞓身介紹泰國有冇得諗?不單寫旅遊書,誓要粉墨登場真人show咁話。當我知道他正職是亞視《今日睇真D》編審時,不禁暗笑:「自己做這行,還發明星夢?」其實我沒意識到,他也沒意識到,並非明星夢,只因當年未發明KOL(Key Opinion Leader)名詞,誤打誤撞,胡慧沖做了香港初代KOL,在大家不知internet為何物已經起跑。 是否贏在起跑線呢?有人說「飲頭啖湯」,又有人說「行先死先」,他大概介乎兩者之間,自嘲2002年《Die Another Day》上畫時遷居曼谷置諸死地而後生,至今永不言倦《Never Say Never Again》,開口不離占士邦電影、不離泰國。毋忘初心,或者,正是一眾跟紅頂白KOL以至一眾香港人,所未達的成功秘訣。 引刀成一快 23年前初次見面,胡慧沖自我介紹英文名Roger,與007扮演者羅渣摩亞同名,又剛改了個泰文名「沈齋」,筆者當時——今日也問同一問題:「不甘於原本身份嗎?」 他說:「我在亞視做編審,主要工作是資料搜集,有時山長水遠,做埋駁腳出埋鏡,結果都被cut走個樣,我真係咁樣衰咩? 「我生得黑黑實實,在香港俾人笑似泰仔,在泰國反而第一次旅行就被當自己人。亞視還在廣播道,我星期五拉埋篋返工,一收工趕去啟德機場,不用告假也可玩三日兩夜,尋回自我。我問過師傅,我前世在南亞國家做酒保,所以今世都來這裏飲飲食食。 「職業本能,令我見咩都拍下來,雖然未有數碼,菲林貴,我寫稿快,託賴找到地盤發表,次次總賺得番水腳,《蘋果日報》給我起了『泰國通』外號。」 要如此全情投入嗎? 「好多人寫旅遊書,甚麼國家都隨寫隨有,於是你知道流流哋;我就要求自己寫甚麼都要親身經歷過。我一早開始學泰文,出鏡可以做埋生招牌,而且都係嗰句,我不想被睇死。 「2000年,我升到高級編審,人工三萬幾,我天性怕適應新環境,諗住做一生一世。點知一組...

20180209-風傳媒:為何日本越來越多老人選擇「一個人在家死掉」?她道出背後豁達生命觀,台灣也該跟上…

風傳媒:為何日本越來越多老人選擇「一個人在家死掉」?她道出背後豁達生命觀,台灣也該跟上… 2018-02-09 所有家人在老爸媽死時才一起團聚在家裡,有什麼意義?近年,「一個人死去」在日本社會越來越常見...(示意圖/擷取自Youtube) 因應高齡化社會、新生兒減少,日本社會學家上野千鶴子說,台灣和日本人口變化類似,應關注「一個人的臨終」議題,走在人生的下坡路時,做好臨終規劃,才能走得安心。 上野千鶴子是現任東京大學人文社會學系研究所教授。她2007年在日本出版「一個人的老後」大受歡迎,2015年又推出「一個人的臨終」,並在2017年底發行中文版。她近日在第26屆台北國際書展舉行新書分享會。 上野千鶴子表示,「人生到了最後,都是一個人。」近年日本人口結構發生明顯變化,老年人口增加,而新生兒卻減少。台灣和日本這方面非常像,每對夫妻生育的數量只有1至2名小孩;等年老之後,就算有小孩,小孩也住在很遠的地方,愈來愈多老人會獨居,必須面對「一個人的臨終」。 日本獨居人口也逐漸增加,上野千鶴子說,根據統計,日本獨居者約有27%、一對老夫妻同住者約31%,合計超過5成,這些人都會凋零,必須及早做好準備,有尊嚴、安詳走完最後一段路。 日本近年來有「孤獨死」相關討論,年長者沒有人際往來,孤單地死在家中,好一陣子才被發現。但上野千鶴子認為,孤獨死應該是指那些之前就孤獨活著的人,和「在家一個人臨終」不同,獨居老人在家一個人臨終,是理所當然的事,獨居也未必是一件不好的事。 上野千鶴子也認為,分散各地的家人、親戚在獨居長者臨終前才齊聚一堂,是一件很奇妙的事。她說:「大家差不多可以放棄這種見最後一面的堅持了。」相反地,應該是平常就要誠摯道謝、道愛、道別,不要到死前瞬間才要道別。 要做到「一個人的臨終」,可能遇到幾項挑戰,包含「對獨居者的歧視」、「認為死亡應該發生在醫院」、「老人應該去住安養院」、「一個人在家臨終要花很多錢」、「害怕孤獨死」、「萬一有失智症怎麼辦」。 上野千鶴子說,日本近年來社會氛圍已轉變,可以很自然地談論死亡,不再認為是一件不吉利的事情,也不再認為「獨居就不幸」。 根據調查顯示,年長者本來在家裡住得好好的,但因為老伴過世,就要跟小孩同住,「不幸感覺反而增加」,會擔心影響年老生活的規劃或造成子女負擔。 現在的社會氛圍也傾向「醫...

20190124-廖寶兒:美

廖寶兒:美 24.01.2019 不知由何時開始,每個孩子都有一部智能電話,又不知由何時開始,孩子們的智能電話內都安裝了美顏相機。 以前帶五、六年級學生出外參觀,由於正值青春期的小朋友都不喜歡拍照,所以每次要拍團體照或活動花絮的照片時,總會看見孩子們一下子雞飛狗走的場面,又或者會奇奇怪怪地用手遮掩着面孔,面對他們這些不合作的行為,我會解讀為害羞。 但近年情況有點不同,這些半大不小的小朋友變成只會閃躲學校的「專業相機」,他們愛用自己的智能手機自拍,問其原因,他們會指學校的相機太不「專業」:一、學校的相機沒有美顏效果;二、自拍時他自己可拍出最美的角度;三、他們自己連續自拍十張後,可慢慢選出最好的一張,再自行修圖和加上其他可愛的裝飾圖案,這樣比較「專業」。的確,在他們手機中,他們每一個都是粉雕玉琢的可人兒──尖尖的臉孔,大得有點嚇人的眼珠,還有不知從哪冒出來的七色氣泡和星星。但是,整張相片只有無數人頭,完全看不見背景啊!試問旁人怎可從那幾張大頭照中猜度到這是什麼參觀或活動呢?所以對我來說這張相根本意義不大。 其實,年紀稍大的女士愛用美顏相機是可以理解的,隨着歲月流逝,我們面色沒有以前紅潤,臉型沒有以前緊緻,眼中的神采也變得暗淡了,所以,我們要借助科技令自己看來不太失色。但是,剛踏入青春期的孩子,他們原有的模樣不是比修飾後的更好嗎?為什麼要把自己變得如斯面目模糊呢?這令我想起早前有非法美容醫生在酒店為二十來歲的女孩子打肉毒桿菌針、美白針等新聞,究竟我們是如何把這些「美」的認知和信息傳遞給孩子的? 小時候,我看見的明星或歌星都是各有特色的,有胖胖的但口才了得的星級司儀;有黑黝黝但玉樹臨風的鑽石級影星;有性情耿正但氣質儒雅的白馬王子⋯⋯我的世界觀裏,每一個美或帥的人都是形象鮮明的,他們都會在其工作崗位上發光發熱,擁有自己的成就,擁有自己的一片天空,或者我們的孩子要到長大後才會明白到美是多面的,美並非只憑一副皮囊,美不一定跟白和瘦有關,美更不是用美顏相機得來的。 廖寶兒

20190129-CUP:社畜寄生獸

CUP:社畜寄生獸 2019年1月29日 BY MOYASHI 日廢青異聞錄 1 月 22 日,一名 OL 上班途中,於東京都東急中目黑站於月台墮軌,被駛進的列車輾過,送院後傷重不治。這原本只是一宗普通的意外,雖然用「普通」來形容這宗事故是頗滅絕人性,但跳軌自殺的確是東京的日常。一般情況下,這類新聞都只會報道時間地點人物、列車受阻多久、又何時恢復通車。但這一宗 OL 死亡事件比較特別,原因是醫院於死者身上檢出流感病毒,還有目擊者指出,死者墜落月台前步履不穩。流感症狀,嚴重竟會導致人命傷亡。 生病了本應該休息,何況流感嚴重起來可致命,傳染力亦高,為人為己也應該請假休息、甚至入院隔離。於是,看畢這宗新聞,我們不能不問一個問題:那名染上流感的 OL 為甚麼還要上班?合理思考下,患流感發高燒,即使回到公司也無法工作,就算工作也不可能有效率。到頭來,工作做不好,感冒還變嚴重了。 對,身不由己呀。日本職場以請假為大罪,老一輩的上班族更以一生從未請假而自豪。就算感冒發燒斷手,但只要支持到辦公室的座位就是上班族的勝利。1995 年,奧姆真理教在東京地下鐵散播沙林毒氣,導致多人傷亡。然而,當時有上班族竟在吸入毒氣後,自行離開現場回到公司,在早會之際終不支倒下才被送院治理。 雙盤吸蟲寄生於蝸牛體內,令其觸角不自然膨脹及跳動起來,並控制其大腦,成為「殭屍」蝸牛。 圖片來源:HEKAKOSKINEN via Getty Images 筆者想起有一種棲息於歐洲與北美的寄生蟲,叫雙盤吸蟲(Leucochloridium Paradoxum)。雙盤吸蟲透過鳥類糞便傳染,入侵蝸牛體內後感染其眼部,顯現出奪目的顏色與斑紋。最後會控制蝸牛的大腦,爬到樹上顯眼的地方,等待被鳥類捕食,然後進入下一個循環。被寄生的蝸牛變成如殭屍一樣,做出不合理的行為,將自己推上死亡的絕境。 跨物種對比下,被寄生的蝸牛與將生命奉獻給工作的上班族竟然出奇地相似。兩者都受外部因素的驅使,做出不合理的行為,危害自己生命。蝸牛是因為寄生蟲的繁殖機制,身體成為傳播的工具;上班族是因為社會與群體的規範,用生活與生命去換取不屬於自己的經濟產出。因病引致步履不穩而掉下月台實屬冰山一角,上班族文化帶來的還有過勞死與過勞自殺等問題。 想延伸討論的人或者會聯想到階級意識形態和異化的傳統批判,但念頭一轉,我們...

20180330-BBC:中美貿易戰會否將中國推向「失落的二十年」?

BBC:中美貿易戰會否將中國推向「失落的二十年」? 2018年 3月 30日 陳岩 BBC中文記者 特朗普宣佈,將對價值5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徵,僅7個小時後,中國針鋒相對公布反制措施,一場貿易戰拉開序幕。WTO總幹事警告,全球經濟增長可能因此迅速下滑。 對於中國而言,「貿易戰」還比較新鮮,對美國而言,則駕輕就熟。過去百年間,美國曾對多國發動過貿易戰,頻度最高的對象就是日本。上世紀80年,這個中國的近鄰與美國的貿易爭端達到高潮。 當前中國與當年的日本,境遇驚人地相似,然而日本在貿易戰後進入「失落的二十年」,經濟增長停滯不前,崛起的勢頭徹底瓦解。這使今日的中國不禁擔憂,是否會重蹈日本的覆轍? 「1980年代日本工業產能開始逐步超過美國,使美國人感到害怕。相似的是,目前中國強勁的製造業競爭力,被看作是導致美國工作機會減少的主因。」香港科技大學商學院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黎麟祥教授認為,美國在面臨被超越之時,無法接受超大貿易逆差。 上世紀80年代初,美國與日本間貿易逆差達370億美元,佔據美國對外貿易逆差的主要部分。這造成美國中西部和東北部等傳統工業中心失業率走高,甚至翻倍,最終形成「鐵鏽地帶」。 「當前美中之間逆差則達3750億美元。即使算上通脹因素,佔比也高於當年的美日。」 黎麟祥指出另一個相似點——很多中國企業屬於國有,獲得了政府的各種幫助;當年的很多日本企業也在各自財團內部的銀行獲得便宜的信貸。美國認為這些對企業的補貼造成不公平競爭。 特朗普稱將對價值6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徵關稅。但目前具體清單還未公布。 「所以美國認為必須要對此採取行動。」受這些因素影響,從1975年開始,美國共針對日本發起了15次「301調查」,甚至一度被稱為「80年代的珍珠港事件」。 時隔40年後,相似的原因,促使美國再次舉起貿易戰的「大棒」,用的武器依然是「301調查」。 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會計學院高級講師李兆波稱,除了巨額逆差,80年代日本和當前中國的經濟規模都排在世界第二,兩次貿易戰則都可以看作貿易逆差一方的報復。 站在美國的角度,中國與日本的貿易角色何其相似。反觀內部,中國和當年的日本也面臨相似的挑戰——人口增長趨緩,處於老齡化社會前夕;多年房地產價格高居不下,泡沫開始出現等等。 當年是打擊盟友,當前則是打擊對手 ...

20140511-街知巷聞:古井翻開,宋代九龍城

街知巷聞:古井翻開,宋代九龍城 2014年05月11日 【明報專訊】沙中線土瓜灣站工地掘出六口宋代古井,遺址範圍之大,轟動香港考古和歷史界;有人甚至說,這或會改寫香港歷史。 所謂香港歷史,我們總脫離不了「一八四一年開埠」這個故事開端,而在成為殖民地以前,香港,傳說是個漁村。 可是,這顯然是被極度簡化的香港古代史,歷史學家其實早就發現,遠在英軍登陸之前,香港是來往東南亞的必經海灣,推斷是個重要港口。 雖然不是空白一片,但香港古代歷史裏的確有很多留白的地方。 同樣坐落在九龍城一帶,同樣關於宋代,我們其實也有宋王臺、侯王廟,南宋小皇帝落難九龍的故事也家傳戶曉,若與古井連繫起來,究竟在訴說一個怎樣的香港宋代歷史? 香港史學會會長鄧家宙博士說,若古井真是北宋古蹟,那麼後來南宋皇帝落難時,他所駕臨的九龍,肯定「唔止係個漁村咁簡單」。這裏,該是一個有規模的商埠,附近有衙門,村落的人有學識、有財富。 「海上絲路必經香港」 「在魏晉南北朝後,已經有船要經香港去東南亞。」古代,除了北方有一條絲綢之路通往西域,南方其實也有一條「海上絲綢之路」,文獻上有很多當時的航海資料,提及很多途經的地點,包括屯門,只是當時並未有「海上絲綢之路」的說法,也沒有什麼文物可以證明。這條路線,東至日本等地,經上海、福建等,再到廣州,然後向西南方向駛至越南、泰國等地。「屯門,是作為進入廣州前的第一個『哨站』,所以外來船舶都要在屯門檢查核實。你看地圖就知道,屯門的地形,凹了入去,打風落雨可避,所以用來屯兵,是個軍鎮」。 廣州,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商貿繁盛的地方,商品來往「南洋」,都會途經此地。在唐宋的官史當中,可以看到廣州是「巿舶司」的重地。巿舶司,是個官方貿易機構,「類似海關,負責海上貿易的事。宋代,政府設有九個巿舶司口岸,把它們連成一線的話,就知道海上絲路必經香港」。 鄧博士說,香港其實並不止有作為廣州關卡的一個角色,「西貢大廟的宋朝石刻,已證明香港曾經有官富場、有鹽官」。官富場,即是官方生產鹽的地方,「第一個有紀錄的鹽場,在大嶼山」。香港歷史學家蕭國健教授在《香港古代史》中也提及,北宋末年,官富鹽場就在現在的九龍灣西北一帶,並有防止居民販賣私鹽的摧鋒軍守衛。「鹽官辦公的地方,推斷在九龍灣一帶。」鄧家宙說,所謂的九龍灣,並不止是現在淘大花園那兒,「是九龍山下的整個海灣...

20190129-鄺穎萱:【小企鵝】過年

鄺穎萱:【小企鵝】過年 2019年01月29日 作品《年》是由孩子的角度重新創造年獸的起源,並為過年賦予一套新說法。 【小企鵝】 還有一星期就是農曆新年,過年對華人來說是一年裏的重要節日,但究竟甚麼是年呢?記得小時候聽過年獸的傳說,年獸是頭怪物,每到除夕便到村裏傷害人畜,村民紛紛上山避年,某一年除夕前,村裏來了位討飯的老伯,得到婆婆招待,婆婆勸他一起上山避年,老伯為答謝婆婆說留下幫助她對付年獸,他在門外貼上紅紙,室內燭光通明,再發出「噼嚦啪嘞」的巨響,結果嚇走了年獸。自此,華人過年都貼紅紙,放炮仗,成為了過年習俗的源起。但我從小到大一直在想,年獸在除夕出來覓食,平常日子裏牠在做甚麼呢,牠又會有甚麼習慣,還有,牠真的只會在過年時候出現嗎? 對於年獸的前世今生,補上這空白一頁的,是來自一本童書,作者熊亮是內地最受國際關注的繪本創作人,題材多以中國人傳統習俗為主,作品《年》是由孩子的角度重新創造年獸的起源,並為過年賦予一套新說法。這頭住在高山的可怕怪物,每到年底就來作惡,但最出人意表的是牠是由孤獨積聚而起的一頭猛獸,因為寂寞,內心空虛,孤獨的情緒就會在年終時轉為怒氣,當怒氣爆發大家就遭殃了。故事來到這裏,開始變得有趣,大概你已經猜到年獸根本就不是住在深山野嶺,而是隱藏在每個人的內心深處。既然孤獨這怪物一直躲在我們心裏,為何到歲末才生事呢?因為這時候大夥兒都聚首一堂,見到人家享受天倫硂朋友之樂,由孤獨變成妒忌,再由妒忌衍生憤怒,說穿了不就是負面情緒作祟。 既然是童書,當然有拆解應對方法,要震懾這怪獸的絕招,其實易如反掌,簡單如ABC,大家只要打通電話給你的家人、朋友、伴侶,閒話家常,年獸自然無法成形,甚至自動消失。成年人讀者會覺得幼稚,但這是給孩子看的童書,自然要用他們容易理解的一套說法。打通電話其實只是手段,背後的意思是不要把自己困在孤獨及憤怒情緒當中。人生呢,眨眼就是一年,高興要過、苦臉日子還是要過,把自己困着,辛苦了自己,甜酸苦辣冷暖自知,放下身段走出去,又是一番新景象!如果因為地域限制或種種原因未能同親朋聚首一堂,今時今日已經不是甚麼大不了啦,人人都懂免費視像通話,你的笑臉話語實時送上,才不用找藉口說孤單寂寞!一通電話打破隔膜,一年到頭,好好利用節日來一通電話跟人家破冰問好,天南地北,正是閒聊好時機呢! 年獸既傷人,又傷自己!這類聯繫看似平...

20190130-眾新聞:孟晚舟法庭露面,美兩黨撐起訴華為,民主黨領袖籲特朗普「不要後退」

眾新聞:孟晚舟法庭露面,美兩黨撐起訴華為,民主黨領袖籲特朗普「不要後退」 撰文: 眾新聞記者 | 發佈日期: 30.01.19 https://www.hkcnews.com/article/18260/%E5%AD%9F%E6%99%9A%E8%88%9F-%E7%BE%8E%E5%9C%8B%E5%9C%8B%E6%9C%83-18260/%E5%AD%9F%E6%99%9A%E8%88%9F%E6%B3%95%E5%BA%AD%E9%9C%B2%E9%9D%A2-%E7%BE%8E%E5%85%A9%E9%BB%A8%E6%92%90%E8%B5%B7%E8%A8%B4%E8%8F%AF%E7%82%BA-%E6%B0%91%E4%B8%BB%E9%BB%A8%E9%A0%98%E8%A2%96%E7%B1%B2%E7%89%B9%E6%9C%97%E6%99%AE%E3%80%8C%E4%B8%8D%E8%A6%81%E5%BE%8C%E9%80%80%E3%80%8D

20190130-袁天佑・殷琦:無力的時代

袁天佑・殷琦:無力的時代 30.01.19 眾新聞 世代之間,除了「之爭」外,到底有沒有坦白溝通的平台與機會?近年社會漸見新舊一代的分歧,在社會如是、在教會內外也如是。袁天佑,循道衞理聯合教會事奉 38 年,雖已退休,但在建制教會中也有些名氣;殷琦,卻是「鬧教會」「鬧」到出書的年輕平信徒。二人今天,嘗試就不同議題談天、說地,盼望在社會、教會裡,二代之間,能尋找到那相遇的地平線。 致袁牧: 2019年剛開始,迎接我們身處的社會與政府,卻讓我感到可笑又無力。首先是流感肆虐、醫療系統受嚴峻考驗、醫生護士均因政府的無能而處壓力爆煲邊緣;但,更可笑的是,政府不僅沒有施以援手,更落井下石地請來名人打氣,充份顯示這政府的冷血與無知、與缺乏面對問題的真正勇氣——香港的未來,竟然由一批如斯智障(對不起我實在不得不用此字眼)的高官掌控,實讓人義憤填胸、難以自己——作為(仍是)年輕人,我實在覺得香港一片黑暗、望不見丁點希望之光。 袁牧你在你新書《無力的時代、有力的信仰》序文中提到: 「無力的時代」,這的確是不少港人,特別是年青人,對我們所處的香港一種感覺。沒有甚麼時候是好或是壞的,也沒有甚麼無力或有力的時代,好或有力,是自己的態度。 我不認同,我覺得「無力的時代」是「客觀的事實」、而非「主觀的想法」——至少你難道不覺得,現時應該是一個「很壞的時代」嗎?的確我可以「很有力」地面對這個「很壞的時代」,但至少我們不是應該要深切了解得到,「現在」已經是「何等的壞」嗎?——這種了解是重要的,因為了解、因為痛心疾首,大家才有意識要作出改變!若果總覺得「沒有甚麼時候是好或是壞」,不是更淡化了現時香港政府的各種罪行與污名嗎? 袁牧,請你真切的告訴我你的想法——這個時代對你而言,是一個「怎樣的時代」? 琦: 當然我會同意,這是個「很壞」的時代。但不同政治立場的人會有不同的看法。非建制的多會認為現在是「最壞」的時代;但建制人士會認為有強國作為後盾,這正是「最好」的時刻,現在的問題,只是那些好搞事的非建制人士造成,他們惟恐天下不亂而已。 回歸二十年,香港被一班只為個人政治利益的人去管治,使香港變得越來越不像樣了。我很同意網上一篇文章 〈香港,折墮得只剩下明星打氣〉 所寫的:「法治、廉潔、社會道德、教育⋯⋯所有文明的價值都受盡衝擊。」僭建律政司長把持司法大權,不尋...

20190130-呂秉權:鐵漢王全璋

呂秉權:鐵漢王全璋 2019年1月30日 被羈押超過3年半、709案「最後」一名維權律師王全璋,日前被天津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以「顛覆國家政權罪」秘密判監4年半,剝奪政治權利5年。相對同案其他律師的下場而言(取保候審、認罪免罰、緩刑等),王全璋算是判得重了,顯示其「不認罪、不妥協」,不推翻證供以換取減刑,堅信面對不公義的制度時,就得「不斷地和他們碰撞和抗爭」的鐵漢精神。 由於王全璋「零妥協」,令他成為同案中最音信全無的人,妻子一度不知其生死,不知其正常還是被摧殘,不知他是否仍看似一個人,因為多次傳出王全璋被折磨的消息,而且審訊是閉門,宣判也是閉門,家屬不得旁聽,甚至連宣判通知事前也沒有發給家屬。 當局對王全璋的秘密審訊、宣判,妻子千日未見其一眼,連判決書也沒流出,未必關乎案件的敏感,原因有可能是王在被押後的精神和健康狀况見不得人;而更大的理由可能是當局不想王在庭上的自辯和發言流出,哪怕是一字一句的慷慨、正義和良心陳辭,亦會令當權者無地自容。 作為人權律師,忠於法律,為民請命,為弱者發聲,不避敏感不避難,以法律方式為他人維權——本身就是其職責所在。國家應該珍惜這些法律的維護者和忠信者,應感激他們為國家解決各種糾紛的貢獻和能力。 有中國政法大學的學者曾對筆者說,應該讓老百姓走法律的渠道,用法律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如果連法治都走不通,那麼群眾只會用激烈的方法來抗爭,社會因此而會更動盪,政府往往會得不償失。 歷史會記住這暗黑一筆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上台後搞「依法治國」,又自封「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主任」,但以709事件將維權律師幾乎一網打盡,內地維權事業已成死水。筆者以前的內地律師朋友坐牢的坐牢、除牌的除牌、轉業的轉業、收口的收口,無不對國家前景憂心忡忡。 對於王全璋的獄中待遇,筆者亦不感樂觀,因為當局對政治犯一直希望用各種方法讓其屈服,有不從者出來已成廢人,或患上精神分裂。 不正常的國家,將正常人和大好家庭折騰如此,歷史會好好記住這「依法治國」的暗黑一筆。 呂秉權 浸會大學新聞系高級講師

20190130-陶傑:一切看來面善眼熟

陶傑:一切看來面善眼熟 2019年1月30日 中國歷代帝皇對民間知識份子聚集清議,一向戒心疑重。自從秦始皇焚書坑儒開風氣之先,僅有唐宋兩代,一個皇帝姓李,另一個皇帝姓趙,基因開放清明,令中國的仕人有鬆一口氣的空間。唐宋文學在中國文化中,詩詞歌賦,方得別領風騷。 明朝公認是三百年的黑暗期和停滯期。明朝的中國文化輸出,只有瓷器、傢俬、絲綢等三大類。文化停滯,皆因明朝政府下令:毀天下書院。 明代嘉靖、萬曆、天啟三朝,都發生過毀書院、禁講學的風波。 中國的書院起源甚早,宋代理學發展盛極一時。江南地區到書院林立,講學盛行。朝中難做官,因為朱元璋和明成祖兩代對讀書人興文字獄,手段苛刻,知識份子心灰意冷,唯有幽居山林,私下設壇講學。 這一點,由於明代沒有網絡和天眼,也沒有面部辨識,躲避入山間,知識份子總可享有一點言論自由。 王陽明的理學因書院而發揚。他認為人要「致良知」。各地慕名來聽講的人每場數百,甚而上千。 但後來書院產生的輿論,影響社會風氣與政治。萬曆年間,宰輔張居正本來也是知識份子,當政時卻感覺到書院講學離經叛道,講者不時表達對時政形勢的憂慮。 萬曆年間,張居正要建立宰輔權威,必須確立他自己一人的話語權。後來的東林黨,本亦書院中人,後來形成朝廷顧問集團,權力鬥爭失敗被逐。張居正借天子之命,禁止書院講學,許多人想不到讀書人做了宰輔,還倒過來抵制書院。 萬曆之後,大宦官魏忠賢上位,擊敗了朝中的東林黨,更認為民間書院是東林黨人餘孽藏身所在,下令各地凡有書院處,盡需拆毀,房屋田地逐一申報。書院匯聚了知識份子獨立思考和議政的勢力,逐步孕育了思想自由,包括對孔孟之道的質疑和挑戰。 相對之下,同期歐洲卻產生了文藝復興。知識份子如達文西和莎士比亞紛紛冒起,造成了西方現代文明的萌芽。 明朝的中國,雖然絲綢瓷器出口歐洲,經貿增長龐大,但人文思想,卻備受打壓,令明代的中國在同期的世界無法確立文化的話語權。鑑古知今,一切看來都覺面善眼熟。 陶傑

20190125-眾新聞:【中譯全文】索羅斯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發言:習近平是自由社會最危險敵人

眾新聞:【中譯全文】索羅斯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發言:習近平是自由社會最危險敵人 撰文: 眾新聞記者 | 發佈日期: 25.01.19 | 最後更新: | 2019-01-26 09:03:13 索羅斯演說英文全文 【相關新聞】索羅斯:習近平是自由社會最危險敵人 促美打擊華為中興 我想今天晚上向世界發出警告,一個前所未見的危機,正威脅着自由世界的生存。 去年我在這裏用了很多時間分析資訊科技壟斷的邪惡角色,我那時是這樣說的: 獨裁國家和數據豐厚的資訊科技巨擘聯盟出現,這帶來處於初始階段的企業監控系統,與已在發展中的國家監控結合。這可能帶來極權主義管控網絡,就連喬治奧威爾也無法想像。 今天晚上,我想要大家注意,由機器學習及人工智能控制的工具,對自由社會帶來的致命危險,可能落入極權政權手裏。我把重點放在中國,習近平要使一黨制的國家,具有至高無上的統治權威。 去年之後,很多事情陸續發生,我知道很多在中國出現的極權主義管控情狀。 索羅斯直指習近平是「自由社會最危險的敵人」。美聯社資料照片 個人的資訊急速增長,將在一個中央化的資料庫集中,成立「社會信用系統」。根據這些數據,人們將被演算評估,判斷他們會否對一黨制國家構成威脅。之後就據此對付人民。 社會信用系統還未開始全面運作,但很清楚,它將變會成什麼樣子。它會把個人的命運,變成一黨制國家利益的從屬,這種做法是歷史上前所未有。 我覺得社會信用系統令人震慄和厭惡。很不幸,一些中國人卻感到這特別具吸引力,認為它提供了目前沒有的資訊和服務,可以用來保護安份守已的老百姓、對抗國家的敵人。 中國不是世上唯一的獨裁政權,但毫無疑問在機器學習及人工智能方面,是最富有、最強大、技術最先進的國家。這使得習近平成為相信自由社會概念的人的最危險敵人。不過,習近平不是唯一的一個,獨裁政權在全球擴散,如果成功的話,就會變成極權主義。 作為自由社會基金創辦人,我一生都與為了目的不擇手段的極權和極端意識形態鬥爭。我堅信人民對自由的渴望不會永遠受到壓制。不過,我得承認,自由社會此刻面臨深重危機。尤其感到不安的是,由人工智能發展出來的控制工具,給獨裁政權在面對自由社會有着先天優勢。對獨裁政權而言,控制手段提供有用的工具,對自由社會來說則是致命威脅。 我用「自由社會」來描述法治盛行、反對一人統治,國家角色用以保護...

20190125-DCFS編輯部:《真寵》打破宮廷劇傳統,魚眼鏡頭捕捉現代感場景、服裝

DCFS編輯部:《真寵》打破宮廷劇傳統,魚眼鏡頭捕捉現代感場景、服裝 2019/01/25 https://dcfilmschool.com/article/%E3%80%8A%E7%9C%9F%E5%AF%B5%E3%80%8B%E6%89%93%E7%A0%B4%E5%AE%AE%E5%BB%B7%E5%8A%87%E5%82%B3%E7%B5%B1%EF%BC%8C%E9%AD%9A%E7%9C%BC%E9%8F%A1%E9%A0%AD%E6%8D%95%E6%8D%89%E7%8F%BE%E4%BB%A3%E6%84%9F%E5%A0%B4%E6%99%AF%E3%80%81%E6%9C%8D%E8%A3%9D

20190128-素黑:影響一生的一句話

素黑:影響一生的一句話 11:55 28/1/2019 好友R分享了一個難忘的學習經歷。年輕時他有機會在香港大學上過羽毛球教練培訓課。自稱當年不過是「鄉下仔」,能在高等學府裡上課固然戰戰兢兢,卻有幸遇上令他敬重的老師。說:「老師下課時竟然對著全體學生說『多謝大家』,令我非常震撼,對我影響深遠到現在還餘震猶存。」 對學生說多謝,透露了為師者高尚的修為。當然能感受到被尊重,看得懂老師的謙虛的學生也是難得有慧根,心夠單純。 我也有過像R的經歷。小時候,上課從來都是從上而下的受教,老師高高在上,學生是被評價、打分,決定升降和榮辱的小東西。我不是反叛的學生,但對於抽離親密感的老師,總是沒有多大好感。中學時難得遇過一兩個好老師,我一直記掛到現在,只是她們都是帶著老師的威嚴上課和關心學生。直到走進大學的第一個學期,我有幸修了關子尹老師的哲學課,生平第一次從一位老師口中聽到震懾的、影響我至深遠的一句課後語:「多謝大家。」往後六年我修到研究院,關老師的每個課最後都是這句話。 這句簡單的多謝,令我終身受惠,它教曉我做人:要謙虛地感謝,你我沒有高低,彼此都是同修。 因為感染了這份為師的謙卑,我到現在還是不願被稱為老師,謝絕任何被拜師的儀式。每次課前我都會先感謝工作人員和同學,課後一定合十鞠躬向同學說:「多謝大家!」我相信這句話的背後,原是最值得學習的修養。 素黑

20190125-素黑:轉化焦慮症

素黑:轉化焦慮症 2019-01-25 她被異性靠近時便會緊張,焦慮不安。搞清楚這是跟過去經歷無關後,我助她看到緊張的背後原是害怕,沒有安全感。仔細引導下,她終於看到問題了,原來是害怕別人瞧不起她,嫌棄她。我說:「其實是你先瞧不起自己。」她承認,然後大數自己有多不好:外表不美、肥胖、情商低…… 教了她調情商的方法後,提她一直忽略了的外表是需要調好的。她有沒尾巴的三角形眉毛,卻從沒想過需要修眉。我問為何不?她啞口無言。這就是問題。明知不悅自己的外觀,卻沒想過可以積極地修美,好像修眉不應該是療癒的內容,屬於美容一樣。抱著這種保守想法的人,難怪會自卑,打不開自己。 我還建議她把土氣的黑色大眼鏡框換個時尚青春的桃紅色小橢圓形,利用眼線擴大扁長的眼形,加點眼影,塗唇彩,頭髮再修一下,她便會馬上漂亮和吸引多了,本來就是24歲的美好年華,哪有醜樣的道理!要知道沒化妝的明星其實跟她沒兩樣。 外表能決定自信。眼睛美了,敢正視別人,也敢被人看了。那看別人時緊張怎麼辦?教她轉化令她緊張的人和性別。她喜歡兔子,喜歡暖黃的光。我說:「光沒有性別,把周邊的人看成是會發暖黃光的兔兔,想像跟滿車廂的兔兔在一起多幸福。」她明白了,依著試一個月,她的焦慮症肯定能有大大的改善。 治療的關鍵不在除去問題,而是轉化問題,重新跟世界和諧地連結上。 素黑

20190121-素黑:陰濕是負能量元兇

素黑:陰濕是負能量元兇 2019-01-21 前陣子天天潮濕,在視頻跟深圳一位客人看個案。她來找我是處理人群恐懼症、無法和異性靠近接觸的焦慮症。網絡接通後,第一眼便看到最少兩個貌似跟症狀不相干,但不得不優先處理的問題。 首先,她的頭髮是濕的,明顯是剛洗完頭。其次家很小,陰暗不通風,看來潮濕。我直接問她是否不習慣吹頭,她說是。問她家裡有沒有抽濕機,她說沒有。她在填提案表格時說過有婦科病,經常下腹壓著痛。怪不得。我提醒她必須每次洗完頭後馬上吹乾,看到她頭頂有空調,便告訴她可以開空調來抽濕 。原來她兩樣都不懂。 濕是邪氣或負能量的元兇。我見過不少客人,細問他們的家都是很潮濕的,也沒有用抽濕機,洗完頭都不愛吹頭,都有子宮或經期相關的毛病,而且情緒負面、有抑鬱和焦慮症狀。保持乾爽令心情也會開朗是常識,陰濕的地方能養出陰濕的性格,再不處理會惡化,人會愈來愈負面,心會長出霉菌。 她無法和異性靠近,男生就算坐在身旁也會令她多想,緊張到心跳和臉紅,甚麼都做不來,結果被辭掉了多份工作。在地鐵車廂裡有人咳嗽,她也會緊張起來無法正視任何人,想躲開。 她曾經見過心理治療師,對方只叫她緊張時把心裡擔心的或負面的想法讀出來並錄音,然後不斷回聽。這是甚麼療法?她說心理師沒有解釋為何要這樣做,幸好她也沒有照著做,不然只會在不斷的重複中更肯定和加劇負能量。 素黑

20190118-素黑:要謙遜但不失自我

素黑:要謙遜但不失自我 2019-01-18 近日接受一家媒體的採訪時被問到,現在很多人都在強調「活出自我」,這屬於愛自己的表現嗎?但是其實很多人還是活在別人的眼光和評價裡,關於這一點又該如何調整呢? 在回應所謂「活出自我」前,我們應該先要懂得「我」是甚麼,才看如何「活出來」。那就是說,要先認識自己更重要。 要認識自己,需要看清楚自己的表與裡,知道自己的優點,並找出自己的慾望和死穴,這是認識自己的重要流程。當你能看清楚自己,願意接受和改善自己的話,這才算是愛自己的表現,或者所謂「活出自我」。這個「自我」是在認知而非無知的情況下才有意義,而在欠缺自我覺知和認識前,這個「自我」,很容易淪為自私、自大、任性、幼稚和無知,不過是自編自導自演的鬧劇或笑話,丟臉啊。 認清自己的過程並不排他,我們同時需要虛心和清醒地注意別人的眼光和評價,因為這可幫助看到更全面的自己,同時是一種個人修為,訓練胸襟和忍耐。譬如,當別人中傷你時,你的表現能顯示你真正的修養水準;當別人奉承你時,你的反應能反映你的虛榮或謙虛;當你非常介意別人的負面評價而陷入自卑或怒火時,你當看到自己的軟弱和無能,知道還未修練好自己,需要更努力去調校負面情緒,修養心胸。 調校心性和情緒是我們一生的學習,為的是在肯定與否定自己之間作出智慧的平衡,成為一個謙遜但不失自我的人。 素黑

20190128-素黑:善良的人要學習保護自己

素黑:善良的人要學習保護自己 2019-01-14 善良的她眼含淚光地跟我說:「我不明白為何有人會心存毒念中傷別人,費盡心神去攻擊你,不肯放手,大概要看到你折墮或死掉的那天才肯心息。是怎樣的人才會做這種惡行?為何要費神費力去傷害一個沒有還擊也沒惡言相向過,甚至原是朋友的人呢?他們真的快樂嗎?我很難過,要更加努力地學習替自己療傷,令自己好起來。」 她被惡人中傷和欺負,傷了心,不時因此躲著哭,鬱結的情緒也令身體變差,影響了經期。 我說,很多人去傷害別人是因為受害者情結,自己做不到、得不到、不甘心甚至因為錯誤判斷、錯投期望而失望,惱羞成怒後便情緒反彈,是非不分,反過來抨擊是你傷害他,你才是罪人,需要補償他。不過是面子問題,一旦要靠攻擊別人來平衡自己的話便已種下魔性,難以自拔,會變本加厲。你越是被動、示弱、跟他說道理,他越是興奮,助長心魔,對你越放肆,以虐待你為目標,滿足自己原始的嗜血獸性。 善良的人為何總是被利用、依賴、攻擊或中傷?是他們做錯了甚麼嗎?可能是,但最簡單和真理是:世上壞人本來就很多,壞人需要靠欺負善良的人才能平衡心理。 善良的人要做的,不只是學習在受傷後療傷,同時更要學習保護自己避免再受害的自衛術,終止對方持續和失控的欺凌行為。我們不用以牙還牙,跟他們做相同的惡行來報復,但需要阻止對方繼續攻擊自己,要讓他們知道「我是會反抗」的。 素黑

20190111-素黑:日後終歸也要還

素黑:日後終歸也要還 2019-01-11 她很年輕便在夜總會工作,十九歲後靠一個男人養,便不再工作了。對方已婚,買了房子給她,最近看上另一女子,她提出分手。她男的女的都戀過,依賴男人的經濟和關懷,依賴女人的溫暖和專一。 她一直患有抑鬱,小時候家裡沒有人喜歡她,十四歲時被父親半夜摸過胸和下體,在夜總會後台看我的書,睡不著也有了支持。現在二十多歲,靠積蓄生活,身體有點病,想養好身體後再靠男人賺快錢,當小三也好,儲一筆錢後學她一個同行姐妹一樣去英國讀兩年商科,回來後可靠自己。 她說內心很孤獨,怕留戀被供養的安逸。三年前住過精神醫院,躺在床上流淚,吃了兩星期藥不流淚了,但心也麻木了。後來去禪修,放下了對爸媽和朋友的怨恨。她來找我做治療,說現在覺得孤單,怕別人對自己好,容易依附他。不想有家庭,害怕責任,拒抗生孩子。可更大的道德掙扎是,禪修後她明白不能傷害別人的家庭,可要靠男人賺快錢的話又難免要當小三,自問不是不能吃苦的人,可又怕難堅持。 一個健全的(女)人最基本的責任是甚麼?是養活自己。靠肉體換來的一切都不長久,會早衰、被拋棄,最終還是返回原點。靠自己養活自己才有終極的安全感,靠偷步不勞而獲,日後終歸也要還,這是不用信佛或禪修也該懂的真理。人到中年,到了還債時候,你要交出的卻是原以為已擁有的幸福,到時的人生,豈不更悲慘? 素黑

20190107-素黑:有種人寧願坐以待斃

素黑:有種人寧願坐以待斃 2019-01-07 她來找我做個案,表面是為處理怕工作時做錯事等問題,但我揭開了她一個隱藏的死穴:很想離婚但又不願離的矛盾。 她當年明知男友不忠還是嫁給他。婚後很快他又有外遇,她想分開,他不肯,關係變差,住在一起形同宿友沒交流,甚至不一起睡,他還對她動粗,令她骨折過。 問她對丈夫可有留戀,她說沒有。問她還不決心離婚的理由是甚麼,她說沒有。問她離婚是否有難度,她說沒有。問她丈夫對她好嗎?她堅決地說不好。問她是否怕孤獨所以不離婚,她說不是。問她是否不捨得跟他的性生活,她說不,彼此已很久沒有性,偶爾有也是她主動的。問她是否想要孩子,她說很想,但不想和他生。問她為何還要這麼委屈地承受丈夫有外遇,跟她沒交流、沒性愛、沒愛情的婚姻關係,她無法回答。最後她說:「噢我想起了,因為下月已計劃了和他家人一起去旅行,我一直不想去,但現在突然說不去好像不很好。」 原來不願離婚是因為要去旅行,夠牽強!她的死穴不只是軟弱或優柔寡斷,而是更嚴重的「等死」。 她又哭又笑地說「也是的。」明知所有問題,年紀不小想生孩子,卻還是不願了斷關係,及早找個理想的結婚對象,無疑是自掘墳墓。只好敲痛她閉塞的頭,喚醒她行動的決心,救回行屍走肉的生命。 有種絕症叫寧願「坐以待斃」,明知死路還是選擇熬下去,想改變但又不想起動。悲劇,就是這樣自製而成的。 素黑 本地及國內著名心性治療師作家,著有《麻木樹療傷茶館》等。

20180615-明報:林燕妮談生死——從二十多歲的作品談起

明報:林燕妮談生死——從二十多歲的作品談起 2018年6月5日 評台編按:香港著名作家林燕妮辭世,享年七十五。筆耕半世紀,晚近每天在《明報》發表專欄。評台編輯選出三則林燕妮在《明報》的專欄文章,豁達而充滿智慧,寄語人生,正是作家本色。 「我死了。 出於自己的選擇我走向地獄。 生前我不要別人為我選擇我的道路,死後也是一樣。 也許我是屬於造物之主而不自知,但是我從來不覺得自己接近上帝。在苦難的時候,我會想起上帝,但是死亡不是苦難,而是一個把痛苦留給別人的最好機會。」 是自己在二十多歲時寫的《地獄篇》,這些年過後,感覺沒有變,甚至懷疑原來自己早已「死去」。今日的我,似乎是另一個自己。死在過去,活在今天,沒有特別分別,還不是一樣的生與活。 再讀下去。 「我們走着走着(我們是指文中的帶路人),都是我熟悉的街道,我還看見我的家……我又看見那些人,那些事。我跑呀跑呀的,終於出了一道城門,門外我又看見我熟悉的街道和我的家,又是那些只有後腦的人。帶我去一個遠離這些人的地方,我寧可永遠孤獨。」 二十多歲時,追求的是避世,渴求的是孤獨,直至今天,似乎沒有大改變,別人以為我愛繁華熱鬧,真實的自己並非如是。 文章末處,我寫下:「地獄是一件隨身攜帶的東西,你不可以進來,也不可以出去。」「帶路的人變成我唯一的朋友。你不要走,以後都伴着我好嗎?帶路的人哈哈一笑,把面罩除去,原來他就是我自己。」 這些我年輕時對「地獄」的想法,今天會是如何,就讓它存在我思想之內吧。 原文載於《明報》時代版(2018年4月27日),原題:我的地獄篇 在〈我的地獄篇〉裏說過,地獄是自己一件隨身攜帶的東西後,今日我有〈我的天堂篇〉。那是帶着地獄去找自己的天堂。 地獄非常擠迫,問過在那兒工作的地獄官員,他們的回答叫我驚訝,原來大家以為的十八層地獄,已經擴展至三十八層,仍有鬼滿之患,那怎麼辦,他們說現在考慮向天堂買地,解決燃眉之急。這是我需要往天堂看看環境的原因。 沒有帶路人,一切有點陌生,白皚皚一片,真有騰雲駕霧的感覺,幾乎連自己覺得輕飄飄的,有些似曾認識的人在身邊擦過,但他們似乎已認不出我。沒關係,我相信我還是喜歡獨來獨往。 遠遠看見一個人站在雲端,向我這邊招手,但身邊沒有其他人,那自然是向我招手吧。我不知道他是誰,但奇怪地我雙腿往着他走去。他伸開雙手在...

20190128-劉細良:融入大灣區的香港公共醫療

劉細良:融入大灣區的香港公共醫療 2019年01月28日 一連兩周的醫護抗議行動是因為流感高𥧌期爆煲,病房超負荷去到120%甚至130%。家父入伊院急症室,在急症觀察病房等候期間,本人親身感受到「人間地獄」。由於中間通道加了床,無法走近病床探望。醫護人員也是受害者,因超負荷工作,家人及病人與醫護關係緊張。在急症病房內,我自己一直在問,工作近30年,每年準時交稅,政府坐擁萬億財政儲備,舊年一年財政盈餘1,600億,但為何公共醫療質素卻不斷倒退,回到70年代走廊帆布床的時候?1963年落成的伊利沙伯醫院曾是亞洲規模最先進的綜合醫院,大家今日只要去伊利沙伯睇睇張病床,不少仍然用緊手攪的老爺款式,比香港地區醫院還落後。 人口增 病床減 究竟是醫管局管理不善?定係特區政府資源分配出嚴重問題?根據醫學界功能組別議員陳沛然的分析,2000年醫管局醫院的病床數目是29,432張,而到了2017年,病床數目竟然是28,335張!在這18年,香港人口增長了11%,即73萬,而病床數目反而減少了1,097張。我自己翻查數據,做一次公共醫院病床人口比例的「十年挑戰」,同樣十年前是每千人3.9張,而家倒退至3.8張。而人口增長主要來自單程證移民,由十年前每年三萬三增加至每年四萬六千九,其中65歲以上組別增幅驚人,由2007年442人增至2017年1,138人。 香港九七至今再冇大型綜合醫院落成,有的只是地區醫院,香港醫生培訓重要基地港大醫學院,近年重點去咗搞香港大學深圳醫院,呢間就係2012年開始服務大灣區嘅大型綜合醫院,最終規模會達3,000張病床,不務正業,問你死未?香港納稅人已經做咗冤大頭,但仲未夠衰,深圳一直拖欠由港大墊支的款項,最近先還咗一億,呢一筆由2012至2016年港大墊支的6億「舊債」,院長盧寵茂表示會擬定時間表,但具體細節仍要與港大磋商,換句話講係繼續拖。港大錢即係香港納稅人錢,點解政府唔出面追?點解可以一面在深圳搞醫院服務大灣區,一面香港就人手不足、病床不足? 689任內最大醫療政績工程是引入瑞典頂尖卡羅琳醫學院嚟香港開分店,搵劉鳴煒科水並安插自己個仔入去,但據創科局楊偉雄透露,呢個project目標是促成香港、瑞典及深圳三方合作,進行尖端醫療技術創新研究,而前財政司司長梁錦松一樣北上深圳投資大型醫療集團營運的綜合醫院,即係話香港短缺的醫生人...

20190121-劉細良:林鄭迎難而上難聽過粗口

劉細良:林鄭迎難而上難聽過粗口 2019年01月21日 林鄭月娥於中環灣仔繞道通車儀式致辭時,指繞道建議早於1987年提出,幾經填海爭議、群眾運動、清拆天星和皇后碼頭等波折。她指今日香港又面對大型基建和土地發展帶來的種種問題,應該繼續「迎難而上」全力讓香港能向前發展。 「迎難而上」這四字真言真係難聽過粗口,林鄭月娥身處的政治環境,資源之充沛,環顧全世界都冇人比得上。在公共財政資源方面,香港人擁有的財政儲備過萬億,單單去年財政盈餘1,600億,今年環境冇咁好,但至少一定超過600億,以人均而言,堪稱全世界最有錢政府,超過新加坡。歐洲及日本各地政府面對人口老化,高福利難以維持,政府靠債務度日,一旦削減福利、加稅或延後退休年齡,定必引起街頭抗爭以至暴力衝突。 在權力方面,美國因總統與國會之爭,公共財政撥款停止,政府人員冇糧出。法國因加汽油稅觸發黃背心之亂。香港特首掌握之權力,在制度上完全不受民意及政黨制約,更不受政務官僚牽制,絕對可以閉門造車。背後仲有一個黨國系統支援,壓制反對派、操控傳媒,同時又進行統戰,掃除政治障礙。以老人綜援事件為例,建制派面臨選票流失之餘,仲要比林鄭當沙包打,打完就整色整水搞個下台方案,但建制派已經內傷,只有面懵懵扮冇嘢,因為後面有黨委睇場。試問林鄭為官,何難之有? 她之所以突出處境困難,原因有二:首先是期望管理,令中央更肯定她「志不求易、事不避難」之心。這等如跑數的銷售人員,永遠都同上線講「個市唔係咁好,好難開到單」。舉輕若重、諉過於人,乃永遠正確的打工智慧,亦是林鄭向習總書記政治「詐嬌」集氣手法。其次是她心有不甘,認為自己好打得為香港打拚,點解刁民唔領情,因為「反對派搞屎棍」。她視保育、群眾運動、司法覆核乃搞事,與她處處為難,所以才有「迎難而上」之說。一個特首獨裁體制,立法會奴才化、黨委控制輿論,如果做到決策高效及市民感恩,民望高企,咁就perfect嘞!但現實上正如黨所揭示的真理:「人世間的事業又怎會一帆風順呢?」又獨裁又要人歌頌,即係寸得嚟又要有型,大家又受落,有冇呢?有,呢種人只存在於反對運動、革命運動中,要為理想主義而活。 決策無民意基礎必引「三反」 香港管治真正難,非關保育、群眾運動或司法覆核,而是決策者本身無民意基礎,任何重大決策,一無與民共議過程,二無經民意授權,根本是由上而下北京指派的政治任務,這樣...

20170217-CUP:扮咩離地?

CUP:扮咩離地? 2017年2月17日 BY 唐明 邱吉爾競選連任的時候曾遭倫敦東區群眾圍攻,比出一個不文手勢。 如果要用一個詞來分析今天的香港,「離地」是一個不錯的樣本。 離地其實有很多種,第一是天才類別。天才的大腦跟我們常人的迴路不一樣,在一條數軸裡能看到無窮的康托,踩著掉鏈子的單車還找到節奏的圖靈,很難想像這種人不離地,他們好像總是不諳人情,無視現實,對凡人在意的事情沒有興趣,但他們是不世出的珍稀品種。事實上,天才很有可能對人間洞若觀火,不要被他們傻傻的外表騙了。 第二當然就是君王類別(包括所有沒有王冠的君王),也是人人默認的。即使今天地球是平的,連英國人的等級堡壘也不再固若金湯,但君王也跟天才一樣,離地屬於正當。與天才不同的是,君王只是生活圈子離地,並不代表他們本身與眾不同,特立獨行,恰恰相反,今天的君王往往想要表現出普通人的一面。英國傳媒經常取笑威廉王子的穿著品味,說來也奇怪,為甚麼他完全沒有受到老爸的薰陶?可能有人會想:未來的國王竟跟我穿一樣醜的鞋子,他一定壞不到哪裡去! 第三種是需要自抬身價的人。今天中國大陸經常用「接地氣」來形容文藝作品或娛樂明星,非常貼切。文藝界,包括普遍的知識份子,具有在象牙塔裡孤芳自賞的傾向,有點像林黛玉;明星則靠鎂光燈和曝光率呼吸,加上萬千寵愛,也像密封在粉紅色的泡泡繭裡,這兩種人是最有離地危機的種類,但是也不用太在乎他們,因為他們的影響力其實很有限,不必拿他們當真。從六七十年代開始,大明星帶頭作秀,呼籲全人類手牽手,讓世界充滿愛的「主旋律」至今沒有變過——但是,看看現實吧。 所謂「地」的標準,其實也不像過去的農田、礦井、碼頭、工廠等那樣「貼地」,而是泛指尋常生活,人間煙火:所有朝九晚五,擠地鐵、趕巴士,揹著按揭或者學貸,供書教學,照顧老病父母,要看老闆臉色的人,無論是一年收入 20 萬還是 200 萬,本質上都屬於勞苦大眾,不僅是農民和藍領工人,連白領、中產都老老實實趴在地上,此所以今天的「離地」將格外討人厭,因為這個「地表」擴大了。 如果可以的話,人人都想離一離地。關鍵是心底裡要知道生活是怎麼一回事,如果懂得人情世故,有基本的常識和判斷力,知道幾時要收斂,幾時要謙卑,偶爾裝腔作勢,自抬身價是可以包容的,畢竟虛榮是人性。 簡單來說,人可以離地,但不能沒人性,尤其當你的工作是跟人打交道,...

20181115-健吾:香港人你見到這樣你為什麼不生氣

健吾:香港人你見到這樣你為什麼不生氣 2018/11/15 日經中文網東京眼(243) 香港人跟韓國人很不同。韓國人由小到大都被教育「愛國」是應份而且要身體力行的。他們的藝人就算在外國有很大的成就,他們都需要在適時于大眾媒體説自己很懷念韓國。如以《江南style》走紅全世界的 PSY,也曾在傳媒的訪問中説自己在走紅之後,經常想念韓國,最愛吃的食物還是泡菜云云。   但反觀香港,很多時候問香港的歌手他們愛吃什麼,他們都不諱言説「日本食物」很好。很多大明星都在慶功的時候去香港的老牌日本料理店友和日本料理。棟篤笑之神黃子華説他有一次在表演後慶功,荷包不深,劉青雲幫他買單了,這故事就成為了黃氏的棟篤笑的傳奇故事之一。另一個友和的故事,是歌手張學友原來去這家店光顧太多次,有一個面,叫「學友面」,就是他在這家店愛吃的面了。 喜歡日本不是什麼壞事,反正愛到日本旅行購物嘗鮮的香港人,都是崇優的香港人,這一點我絕對理解的。彭斯在他最近發表的檄文中,引用最會批判中國人的作家魯迅的話:「中國人對於異族,歷來只有兩樣稱呼:一樣是禽獸,一樣是聖上。從沒有稱他朋友,説他也同我們一樣的。」此文語出魯迅《隨感錄四十八》,最初發表于1919年2月15日《新青年》第六卷第二號。魯迅原意是批判當時中國的維新運動,彭斯用於批評中國人排外。香港人在飲食上,也許都很難排外了。原因是什麼?大概大家都知道,那個國家的食物是安全,可靠,而且好吃的。但身為一個愛國的中國人,我相信在自己的國家看到茶餐廳用別的國家的食物做招徠,還要門其若市,我相信他們應該很生氣很生氣才是。 健吾

20181125-明報:睹港人以蟲作餌,為拍「呃like」照,港孩「食蟲虻」當蜜蜂

明報:睹港人以蟲作餌,為拍「呃like」照,港孩「食蟲虻」當蜜蜂 2018年11月25日 【明報專訊】在港土生土長,又曾居英4年,黃遂心比較之下,港人明顯與大自然較割裂,雖然本港有很多不同雀鳥與昆蟲,但港人往往「直行直過」,即使閒時去郊遊,亦不見得尊重大自然;她見過有人在南生圍拋死魚,引翠鳥俯衝啄食,又有人以蟲作餌,務求拍到一張「呃like」靚相。 指港人與大自然disconnect 對比港英兩地與大自然的關係,黃遂心簡單形容,「英國人與大自然connect(連線),香港人與大自然disconnect(斷線)」,她在英國居住的康沃爾郡(Cornwall),與香港同是沿海城市,但當地居民常自發清潔海灘,又自發「走塑」,她接觸的英國小學生能清楚辨認多款物種。「香港很多小學生蜜蜂和烏蠅都分不清」,她在港拍攝食蟲虻(robber fly)時,就有小學生指着大叫「蜜蜂」,實際上那是蒼蠅類,認為這全因教育不足。 香港畢竟是出名的「石屎森林」,建築物密集,不似英國有較大空間,城市規劃亦要求設綠化帶。她卻不憧憬外國物種或到外國旅行,很多雀鳥會路經香港,香港已有很多物種,只是經常被忽略,「有時一出門口,已有一些有趣物種,但人們往往直行直過,所以沒看見」,例如翠鳥會不時飛到各大小公園,酢漿灰蝶常在鬧市穿梭,有時她拍攝期間,突然就有隻跳蛛跑到她鏡頭前。 見有人拋死魚誘鳥啄食 近年不少港人愛郊遊亦愛拍攝,但她覺得有種風氣是行山為「打卡」。她見過有人將一條蟲釘在樹枝上,引誘雀鳥啄食,務求雀鳥可在這布景下出現,然後按下快門,就拍到一張稱心如意的作品;她亦在南生圍見過有人拋出一條條死魚,引誘空中的翠鳥,務求拍到翠鳥俯衝啄食一刻。她形容這舉動既不尊重物種,亦不道德,因拍生態照片的大原則理應是盡量減少滋擾雀鳥,「他們覺得影相比動物本身更重要,這是病態」。 放諸英國,她笑言若有人誘拍,絕對會被圍剿;若參賽用上誘拍照片,攝影師會名譽盡毁,「基本上以後沒得做了,雜誌、報紙都會避免刊出其拍攝照片」,因大家覺得該人不尊重大自然、不尊重物種。 明報

20180518-蔡子強:《幸福路上》對民主的迷惘和失落

蔡子強:《幸福路上》對民主的迷惘和失落 2018年5月18日 「那個當初的我現在好嗎?」這是台灣動畫電影《幸福路上》同名主題曲的第一句。也是無論台灣或香港,很多當初曾懷有一顆赤子之心的人,長大後不時心裏的糾結。 「史詩式」的視野和野心 《幸福路上》的故事講述女主角小琪的成長經歷,6歲那年舉家搬到新北市幸福路,為了滿足父母期望,她力爭上游。但生活卻是最好的老師,慢慢小琪有了自己想法,祖輩認為吃飽睡夠就是幸福,但小琪對幸福的見解與父母再也不一樣。於是她毅然揀了自己要走的路:進大學但卻不揀醫科、畢業後找了一份不太搵錢的工作、到美國開展新一頁、在異鄉結婚……但可惜現實種種卻不似預期,她也逐漸走到人生樽頸。後來因外婆去世,她重返老家,回首前塵,尤其是童年種種,慢慢想起自己走過的路,午夜夢迴撫心自問:「長大了,我有成為當初理想中的大人嗎?」 老實說,本來抱着看高畑勳《歲月的童話》那類動畫的心情和預期進場看《幸福路上》,緬懷一下種種成長印記。不料最後看到的,除了《歲月的童話》式的成長路上小情小趣之外,還有過去三四十年台灣大事如「921大地震」,經濟變遷諸如躋身世界工廠、股市讓人一夜暴富等。更難得的是它更沒有迴避並涵蓋了種種政治劇變,諸如蔣介石去世、在校內說台語會被罰、白色恐怖時期、翻看禁書被警察抓、在獄中遭嚴刑拷打、波瀾壯闊的學運與抗爭、陳水扁和馬英九的政治輪替等,連阿扁的女兒陳幸妤也穿插故事中。雖每一幕都是蜻蜓點水,但這已是過去動畫所未見,野心宏大。 記述了台灣幾十年來政治、經濟、社會種種變化後,片中所問,其實不止是女主角自己有沒有變得更幸福,而是台灣亦有沒有變成一個更幸福的社會? 台灣本土票房慘遭滑鐵盧之謎 有人形容這部動畫有着「史詩式」的視野、野心和宏圖。起初台灣不少人看好,且在知識分子圈和文化界有相當口碑,網上也不乏人力挺和「給讚」。但結果票房卻出人意料,頗為慘淡,只有區區1290萬台幣,遠低於6000萬台幣的成本。為何本片會叫好不叫座呢?這也成了當地一大疑問和話題。 撇開「政治乃票房毒藥」這類一般說法,我從當地網絡影評和討論中看到一個有趣觀點:這樣一部帶濃厚政治色彩的動畫,在「台灣集體情緒混亂且焦慮」的時刻上映,注定叫好不叫座。 這裏我作個補充:如果這部片在2000年陳水扁變天首次帶來政黨輪替時上映,敘事也到此為止,那麼那就是...

20180625-劉仲敬點評金庸:進步青年中的投機小粉紅,香港只是他的避難所

劉仲敬點評金庸:進步青年中的投機小粉紅,香港只是他的避難所 2018/06/25 金庸灰溜溜地逃回香港,承認自己的投機技術委實不夠高明,雞肉沒有吃到,米已經蝕光了。這樣一來,國民黨和共產黨都把他拉黑了。他除了香港以外,再也沒有地方可去。 文:劉仲敬 金庸跟大多數背叛祖國的吳越人一樣,樂於為中國帝國主義者慷慨奉獻別人的鮮血和自己的墨水,但如果不知趣的領導非要索取他自己的鮮血不可,他也會變成民主派。民主派的意思,就是拒絕承擔帝國負擔的帝國主義者。學生時代的金庸,階級地位相當於今天的小粉紅(小粉藍)。他們領取便當的代價之一,就是要日常發帖(印傳單), 為中華民族的主要基石歷史發明學搬磚。金庸積極參加了七三一部隊在吳越展開細菌戰的口述歷史和血淚控訴,為聯合國軍在滿洲搞細菌戰的發明做好了實驗準備。兩個劇本的唯一差別,就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由李約瑟換成了池田大作 。編劇如果能夠想到,吳越不是滿洲國的轄區,日軍在吳越的防疫部隊,編號應該是四位數,效果本來會更好,但是畢竟一分價格一分貨,如果便當發明家都有這樣的水準,黨史研究室的高級匪諜還能靠什麼混飯吃呢?便當族雖然卑微,卻普遍以為自己屬於統治階級,出錢的義務理應留給巴蜀土豪,流血的義務理應交給巴蜀農民。金庸中學畢業後,為了繼續領取黨國並不豐厚的津貼,放棄了他本來能夠考取的普通大學,選擇了國民黨培養幹部的(重慶)中央政治學校(國立政治大學的前身)。年輕人總是經驗不足,即使自幼立志投機的年輕人也不例外。蔣介石不負責任地提出「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的口號,還要中央政治學院的候補幹部發揮模範帶頭作用,無異於撕毀了國民黨和小粉藍的不成文契約。「你不參軍,他們並不勉強。只是另請高就,滾出學校。」(彭華、趙敬立: 《揮戈魯陽:金庸傳》)年輕的金庸心中,頓時燃起了熱愛民主的熊熊烈焰。他突然想起民主主義者不應該向蔣校長(這是蔣介石兼任的眾多組長之一)的畫像致敬,就在收拾行李以前罵了訓導主任一頓,為退學事件贏得了有利於自己的解釋體系。「後來學校就把我開除了,說『你污辱校長』。」(《時代週報》)國民黨消極抗戰、積極獨裁的反動政策,就是這樣喪失進步青年擁護的! 民主青年的歸宿,無非就是進步媒體。金庸失去報效黨國的機會以後,一度企圖自己辦報,以翻譯美國報章雜誌為主要內容,很快就無人問津了,但他因此積累了新聞翻譯的經驗。他接下...

20190123-區家麟:扭曲如蛆蟲,自甘為幫兇

區家麟:扭曲如蛆蟲,自甘為幫兇 2019/1/23 - 14:16 有關順豐的「物流審查」事件,與香港學者關詩珮之學術書籍遭三聯書店出版社審查後中斷合作事件,還有些話要說。 前陣子,偶遇一位新聞系畢業生,閒談間提到有同輩畢業後,新聞理想壯志未酬,跑了去做一些有關網上營銷與物流的工作,遂感嘆時不與我……(見《明報》專欄:唔讀書,做運輸?) 重要的事說三遍:運輸很重要,物流很重要。從遠一點談起。 當有一天,香港的電訊商都同華為合作發展 5G 網絡(這事情正在發生),技術倚賴會否令本地網絡供應商屈從「大局」,後門大開讓網絡審查暗渡陳倉?甚或利用網絡為「國家安全」搜集情報?這並非危言聳聽,5G 基建等同一國之超級資訊管道,乃未來世界「國之重器」,歐美澳紐多國禁止或正考慮華為投標 5G 網絡,當然事出有因,憂慮養巨獸為患。黨國的棋子以無辜商業機構的身分,裝扮成純良的羔羊,終於被全世界看穿,大概只有香港還有人扮天真去相信。事實上,中國的《國家情報法》第七條說:「任何組織和公民都應該依法支持、協助和配合國家情報工作……」一個有黨委的商業組織為國家搜集情報,大條道理,因為「依法」。再看香港,新聞傳媒被收編,中聯辦操控書店與書籍物流公司,市場佔有率達七至八成。試想像,有一天老大哥以一早部署好的商業影響力發功,窒息網絡自由,要傳媒老闆「依法」聽命,嚴控書籍發行銷售時,資訊流通大概要回到基本步,其中一項,正是物流運輸。 人手實物運送,正是突破封鎖的原始手段。物流很重要。 不希望這天到臨,但我們正穩步走進這個羅網,靠近深淵。 請不要以為人微言輕,事小而不為。當權力的傲慢已滲透到生活的每一個層面,也代表着,生活的每一處細節,都可以是抵抗。 哈維爾在《無權者的力量》中反覆論說的,正是平凡人如我們,未必有勇氣站到最前,但大部分人有能力鼓起小勇氣,於平凡生活中不順從、不妥協、不隨大流漂浮,每一個日常崗位,都是堅持的陣地。 例如,順豐審查事件,在在警惕大家,貪方便、貪價錢較便宜,就會養大一頭怪獸。要把危險撲滅於萌芽階段,不要養虎為患,小小市民,趁還有選擇,考慮多幫襯本土的網上大店小店、用本土的物流公司,不要盡是進貢大集團,為自己留一條後路。 香港的獨立書店與出版社,也正在密密謀後路,當一國兩制繼續被扭曲,中港完美融合,內地審查制度移植香港,只是時間問題...

20190120-通識導賞:引入天敵治野豬? 不如從豬角度出發

通識導賞:引入天敵治野豬? 不如從豬角度出發 2019年1月20日 野豬不熟悉市區,易被車輛嚇倒,市民若驚呼尖叫更有可能刺激牠們,其實對人對豬都很危險。(資料圖片) 圖5之1 - 野豬不熟悉市區,易被車輛嚇倒,市民若驚呼尖叫更有可能刺激牠們 . . . . . . (資料圖片) 【明報專訊】鄉議局主席劉業強在立法會上提出「引入野豬天敵」的主意,漁護署回應野豬天敵可能是獅子老虎等猛獸,風險太高故不考慮,是為近日充滿娛樂性的一則新聞。 其實「引入天敵」在生態學上屬於生物防治(biological control)的一種方法,劉議員的建議不止得啖笑,我們與專家一起從「天敵」出發,為野豬想想在市區橫衝直撞之後有什麼出路。 什麼是天敵? 「天敵」似是奇幻小說出現的字眼,參考二○○六年十二月立法會會議的新聞公報,時任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廖秀冬答問時指出,「在香港現時的自然生態環境中,野豬並沒有天敵控制牠們的數目」,看天敵在公報中的英文翻譯natural predator,就沒那麼抽象,亦即捕食者。所以劉業強也不是無端白事異想天開,而是根據一個邏輯:「市區多了野豬出沒→應減少野豬數目→香港沒天敵控制野豬數目→不如考慮引入天敵」來發言。 猛獸疾病 皆為野豬天敵 漁護署回應野豬天敵是如獅子、老虎般的兇猛動物,以及疾病,不會考慮引入。中大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朱利民解釋,所謂「引入天敵」是「利用自然關係去控制我們認為有害的生物」,在生物防治的三大類方法中,「天敵」可指不同關係: 一、捕食者 就如以老虎治野豬的想法,引入捕食者減少獵物的數量,這種做法有不少是用於影響農作物的昆蟲,「如用瓢蟲來食蚜蟲及介殼蟲,又或以胡蜂、姬蜂甚至螳螂去食蝴蝶或飛蛾的幼蟲,即我們稱的毛蟲」。知名的失敗例子是澳洲引入甘蔗蟾蜍來治甘蔗甲蟲,「但大部分甘蔗甲蟲在植物高處的葉部,而幼蟲就在根部,甘蔗蟾蜍兩者都去不到,結果蟾蜍捉不到甲蟲又繁殖得多,影響當地生態平衡」。 朱教授指出,專一性是引入天敵需考慮的要素之一,而有脊椎動物一般而言食譜較廣,不那麼揀飲擇食,我們可以想像,引入老虎不只捉野豬吃,人也很危險。他以香港也引進過用作滅蚊的食蚊魚為例,食蚊魚不僅吃水中的蚊幼蟲孑孓,蜻蜓幼蟲、蝌蚪都是牠們的食物,「一些地方已禁止或不鼓勵在天然生境用食蚊魚控制蚊的數量」,二○一七年...

20160122-尼米茲艦隊指揮部:美國海軍電子攻擊機系列專文Ⅴ

尼米茲艦隊指揮部:美國海軍電子攻擊機系列專文Ⅴ 2019年1月22日星期二 美國海軍艦載電戰機─徘徊者的天下(上)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E5%B0%BC%E7%B1%B3%E8%8C%B2%E8%89%A6%E9%9A%8A%E6%8C%87%E6%8F%AE%E9%83%A8/%E7%BE%8E%E5%9C%8B%E6%B5%B7%E8%BB%8D%E9%9B%BB%E5%AD%90%E6%94%BB%E6%93%8A%E6%A9%9F%E7%B3%BB%E5%88%97%E5%B0%88%E6%96%87%E2%85%A4/566788450454356/

20190122-香港文匯報:大白兔60歲,甜過幾代人

香港文匯報:大白兔60歲,甜過幾代人 2019-01-22 ■「大白兔」奶糖60周年展近日於上海舉行。中新社 絕版糖紙亮相 見證一段歷史 對不少內地的「70後」、「80後」而言,香甜濃郁的「大白兔」奶糖是不可或缺的童年回憶。誕生於1959年的「大白兔」,今年將迎來60歲「生日」。過往的「貪吃小童」可在上海踏上「懷舊之旅」。60年前的絕版糖紙更是難得亮相「大白兔」奶糖60周年展。■香港文匯報記者 章蘿蘭 上海報道 在60周年展上,各種「甜蜜回憶」紛至沓來。「大白兔」誕生於1959年,是上海產業工人向國慶十周年的獻禮。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大白兔」是憑票限購的「奢侈品」;在很多家庭,只有過新年時,孩子們才能任性地從果盤裡抓上一把,令醇醇奶香在舌尖匯聚。正是因為物質匱乏,當年的孩子們吃過奶糖,常常捨不得丟棄糖紙,無意間成為「糖紙收藏家」。 「米老鼠」變「大白兔」 如今,那些絕版的老糖紙與當年「大白兔」一樣緊俏。糖紙收藏人曾優良收集「大白兔」糖紙已經有50年了,200多種糖紙,足足放滿了6本收藏本;從其前身「米老鼠」奶糖,一直到如今的「大白兔」棒棒糖、泡泡糖等,幾乎一網打盡。在該展上,曾優良傾盡所藏,並赴現場與觀眾分享收集糖紙的甜蜜故事。 據曾優良說,「大白兔」奶糖最早由上海愛民糖果廠生產。愛民廠前身A.B.C糖果廠以生產「米老鼠」糖果而聞名。公私合營組成的愛民廠商標為「三喜牌」,生產「米老鼠糖」、「三喜奶糖」、「大紅兔」等各種糖果。「大白兔」就是在「米老鼠」、「三喜」奶糖的基礎上改進配方、提高質量而發展起來的。因「米老鼠」奶糖不能用於出口,該廠於1959年將其更名為「大白兔」奶糖。 創奶糖味潤唇膏 曾優良說:「1972年中美建交時,周恩來總理將『大白兔』奶糖作為國禮,贈送給美國代表團每一個成員。從此『大白兔』聲名大噪,遠銷歐亞美各國。小小的一顆糖擔當起了和平使者的重任。」 值得一提的是,該展還真實還原了「大白兔」糖紙的演變過程;並由大白兔造型演變立體氣膜戶外裝置,從尾巴到耳朵,各個細節都栩栩如生。 近年,國貨浪潮回歸。買國貨、用國貨、晒國貨,成為越來越多人的日常。而「大白兔」也在積極探索年輕化路線。例如,其2015年與法國時尚輕奢品牌「Agnes b.」跨界合作推出限量版糖果禮盒、2016年和「中國國家博物館」合作推出國...

20190123-龍應台:台灣未解嚴 《純粹大武山》

龍應台:台灣未解嚴 《純粹大武山》 22:46 23/1/2019 我曾經是德國的「外籍配偶」。養育孩子是全天候、無休假、無工資的勞動工作,所以我也曾是德國的「外勞」。 和其他的孩子一樣,我的孩子四歲就加入了社區的足球隊,開始踢球。我這個慣性思維認為「保護就是愛」的亞洲母親最大的震撼就是:即使下雨,四歲的孩子照樣在泥濘草地上跑步;即使下雪,四歲的孩子照樣在冰冷雨雪中踢球。 寒風刺骨,就迎著風走出去。霜雪割面,就昂頭闊步跑一圈。跌倒、滑倒、膝蓋破,怎樣?爬起來往前衝啊。 他們滿身泥濘、一瘸一拐走進溫暖的家門,我總是滿心感恩:大自然不是只有陽光酥軟,潤雨如絲。只有接觸大自然嚴苛、冷酷、傲悍的一面,人的體魄才得以強健,人的心靈才得以真正地自由奔放。 墜落在高山之上、深谷之中的年輕女子吳季芸,冰霜僵凍的遺體終於下山了。她的精神,深深震動我:是多麼強大的對心靈自由的追求,使得她一年有一百多天往山的巔峰走去?是多麼宏大的氣魄,支持著一個女子獨自背著背包走進山林最艱難、最孤獨的深處? 穿比基尼又怎樣?她就是脫光了衣服,讓你看見山的巔峰、雲的內裡,又怎樣?巔峰上的她只是用她的方式凸顯了你自己身體的慵惰、視野的短淺、心靈的桎梏罷了。 在華人世界裡,台灣人以政治的解嚴自豪,但是非常不自覺:我們的視野和心靈距離解嚴很遠。 台灣三分之二的土地是山,超過3,000公尺的高山有268座;台灣有88個島嶼,本島的海岸線長1,141公里。所以台灣人很自豪地說,我們有世界級的多元山岳,我們有世界級的美麗海洋。 大部分台灣人不知道的是:因為政治的戒嚴,高山有山禁,海洋有海禁,而政治解嚴了之後,山和海,並沒有跟著政治開放做貨真價實的解嚴。 幾十年來,制定政策的政府害怕災難引來責難,所以禁區劃得越大越容易管理,即使限制人民的行動自由可能違反憲法。而慣性思維侷限於「保護就是愛」的社會大眾,不認為封山禁水有什麼不好,「反正我不會去」,「冒險犯難」是「少數人」的「自私」偏好,不值得支持。 惰性政府和慣性大眾雙重夾殺之下,台灣的山,台灣的海,其實完全不是民主開放社會的大山大海。針對登山、針對近水的種種限制,多如牛毛,層層卡關,迫使愛山愛海的人民鋌而「違法」。也因為禁制思維主導,保護、保險、救援的系統無法完整建立。 台灣有山岳,沒有山岳文化。台灣有海洋,沒有海洋文...

20190123-紐約時報:一位華裔母親的祕密

紐約時報:一位華裔母親的祕密 HELEN ZIA 2019年1月23日 https://cn.nytimes.com/opinion/20190123/immigrants-china-revolution/zh-hant/?fbclid=IwAR1qqhGo4U8qKdaR0MSd2wn8xrvJnF8xu1fNBCndrmdGxWIPzaHvOuqgCVc 1950年,作者的母親(左一)在曼哈頓唐人街宰也街和披露街的古玩店工作。 1950年代在紐澤西一個小鎮長大時,作為鎮上少數幾個亞裔孩子之一,我經常聽到「滾回你老家去」這樣的話,這讓我對那個從未去過的、叫做中國的地方很好奇。但是每當問起母親在中國度過的青春歲月,我總是得到同樣的敷衍回答:「那是戰爭年代,都是不快樂的回憶。」 時間長了,我也不再問了。直到她70多歲時,有一天,我們在她的小公寓裡吃晚飯,我又重提了童年的舊話。「可惜你不想給我講講中國的外公外婆,」我嘟囔了一句,並沒指望得到回應。 但這次,媽媽放下筷子說:「好吧,你想知道嗎?我來講給你聽。」 溫和的母親開始講述她的故事,我聽得出了神,她的聲音如此清晰有力,以至於我坐在那裡,不敢出聲,生怕我的任何聲音會打斷像一本故事書一樣在我面前展開的敘述: 訂閱「簡報」和「每日精選」新聞電郵 1935年的一天,當時只有6歲的母親爬到她父親背上,準備從他們住的泥地小屋出發,去大約200裡地外的蘇州。她只知道家裡人叫她「小妹」,她當時非常高興,因為爸爸在這次特別的旅行中選了她,而不是她的哪個兄弟。 她第一次坐上了火車,在火車上,她坐在父親的腿上,著迷地看著車窗外掠過的稻田和農舍。到蘇州後,街上穿著漂亮衣服的男男女女,以及推銷香煙、蚊香和老鼠藥的鮮艷海報上燙著頭髮的女人,都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們坐著一個老頭拉的木車,穿過迷宮般的小巷,來到一家小店。小妹站在門口看著街上來來往往的小販,父親則與店主們低聲說著什麼。一會兒,爸爸叫她過來。店主們讓她張開嘴,讓他們看看,還對她戳戳捅捅,最後其中一位把她帶走。她轉過身去找父親,看到他正要走出店門。 「爸爸!爸爸!」她喊道。他沒有回頭。陌生人把她推進一個小貨房,鎖上了門。裡面漆黑一團讓她害怕,起初她只是小聲哭泣,後來鼓起了勇氣大聲呼喊父親,直到嗓子變啞發不出聲。再後來,她在哭泣中睡著了。 ...

20190122-陶傑:守住台灣

陶傑:守住台灣 2019年1月22日 一架美軍飛機於沖繩嘉手納空軍基地起飛。 圖片來源:Koichi Kamoshida/Getty Images 美國陷入新冷戰,國際重新關注西太平洋台灣的戰略安全問題。 台灣取得的民主成就也令舉世讚頌,但此一民主自由制度,在華人社會實驗成就了蓬勃,卻是台海對岸的中國極為仇視的目標。 今日的台灣局勢與冷戰時的西柏林相似。當年西柏林被東德包圍,距離西德一百多公里。若中國軍事攻佔台灣,許多人質疑:美國為何要冒世界大戰之險出兵相救? 有如當日蘇聯威脅攻佔西柏林,也有人質疑與其冒第三次世界大戰風險,西方不如放棄西柏林。 今日的美國公佈「台灣旅行法」,也明確表示對台灣安全的關切,目的是固守台灣這西方民主自由在遠東的道德據點,向中國表示,決不再退一步。 但中國會不會因解決國內經濟危機,轉移視線,效法 1948 年的蘇聯,封鎖西柏林的空運? 當年大陸的徐蚌會戰,國府失敗,5 億中國人口行將陷入共產黨統治。曾指揮過歐洲戰場的馬歇爾將軍出任國務卿,決定放棄大陸,袖手旁觀。 上海旋即發生搶米和金圓券風暴。史太林封鎖西柏林是測試美國在遠東扶持國民黨的同時,是否有能力守護西柏林,因為共產主義在戰後取得了壓倒性的優勢。。 當年美國只有軍事顧問魏德邁同情國府。魏德邁認為美國海軍應進駐青島,支援固守平津三角地帶的國民黨軍隊,牽制共軍主力南下,同時部署福州至昆明,以長江為界,阻嚇共軍佔領南京。 因為四川很難顧守,即使中華民國只剩半壁江山,四川必成下一個必爭之地。 當年美國仍擁有原子彈優勢,對蘇聯的小動作不必畏懼。然而,在日本原爆之後,連美國政府也深感原子彈力量的巨大,不敢貿然再用。但西柏林卻是非要守住不可。結果西柏林守住了,整個中國大陸卻失陷了。 今日美國眼中的台灣,處境類似,但更危險。當年西柏林還有數萬盟軍駐守,今日的台灣一個美軍也沒有。這就是美國要由沖繩一個退役的美軍警告:軍事守顧台灣,其實一直美國沒有放鬆過。在沖繩的美軍基地就是防守台灣的。 這個時候露出這句話,圖窮匕現,實有重大的歷史意義。 陶傑

20190117-約翰百德:規劃需要願景而非倒模

約翰百德:規劃需要願景而非倒模 17.01.2019 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剛剛公布了終極報告及建議。獨立機構本土研究社以其他替代意念、分析和結論踴躍回應(見文末連結)。事情本該如此。專責小組的報告並不是土地供應的最後答案,現時需要做的正是社區討論。在香港,關於市區發展和規劃的討論,素來都缺少了引入哲學或道德的元素。例如是由反對者和獨立評論人就跨境高鐵路線定線和總站地點(現時建於西九龍)所提供替代方案所引入的那種討論。 在城市規劃而言,我城受着以往經多次測試檢驗的實用方針限制。政府通常都對新發展採取倒模的方法。你對建議方案早不陌生:未來發展將近似(「倒模」自)荃灣、沙田或將軍澳。建議將會是單一大型新市鎮,以大型商場為中心,由其兼任社區的心臟。商場附近會是港鐵站,毗連巴士站,再以巴士和小巴連接周圍多幢巨型住宅大樓的道路。為保公平,也需照顧私家車的需要,結果地面的露天空間主要由交通和停車場獨佔,而且因為交通噪音和空氣污染而令環境每況愈下。這是一種拙劣的規劃,亟需被挑戰和根本性的改革。 不久以前,建築和社區生活是為社會建立更美好未來的規劃中心。值得留意的,是今年適逢包浩斯建築流派開去100周年。包浩斯是德國的革新現代主義設計和建築派別。 現代主義建築與採用強化鋼和水泥等新物料同時出現,讓打造建築物時得到更大的設計彈性,提升工程強度。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政治與社會組織備受新的社會理論、心理學、文學、藝術和政治運動挑戰。城市也有了新的設想。在十九世紀擴展的城市發現內城區變得擠迫,規管寬鬆,很多房屋建於嘈吵工作間和有害的工廠之間。集體運輸以通勤式的電車、火車和巴士形式出現,提供比由馬匹推動交通更快捷、效率更高的選擇。大量生產、價廉的汽車是最終(至今仍是最新)出現的創新科技,讓人們擁有流動彈性,可以前往更遠的地方。 東京原美術館於2018年舉辦的李傑展覽,圖為展覽其中一部分的室內情況,透過窗戶可看到花園。(圖片由作者提供) 集體運輸和私家車,讓人們可以輕鬆進出建於內城外圍的新屋苑、聚居區和發展項目,甚至是更偏遠的市郊地區。被認為環境健康安全的「花園」住宅發展環境,吸引了富裕的中產和高中產人士。逃離城市,搬到市郊生活是世界各地大城市常見的現象,在亞洲地區也有出現。上海、雅加達、泗水、西貢、新德里、廣州、馬尼拉、東京和香港全都有市郊地區低密度住宅房屋增長的經驗...

20190118-安裕:此一時與彼一時

安裕:此一時與彼一時 2019年01月18日 東西南北 柬埔寨首相洪森很快就要訪問中國,按照已經公佈的日程,洪森將於本月20日至23日到訪。雖說這次訪問是由總理李克強邀請,但北京的接待規格頗高,中共中央政治局四名常委,習近平、李克強、栗戰書、汪洋將分別與洪森會面,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稱「此訪將進一步鞏固中柬傳統友好,推動兩國全面戰略合作深入發展」。有來有往,洪森去年說,柬埔寨全力投入一帶一路建設。事實上,柬埔寨3號公路、6號公路、1577號公路修建工程,就是中國援助項目;中資投建的暹粒新國際機場亦已動工,第一期總投資8.8億美元。從規模到資金,這些工程於柬埔寨的發展來說,全都不是等閒之事。 政權更迭見證中美俄三角轉變 對於洪森,中年或以上的中國民眾定必百感交集。這個熟悉的名字,不僅是2019年的今天,早在40年前的1979年,已是經常見諸中國傳媒的柬埔寨政治人物,與施漢諾、波爾布特、喬森潘一道,全都是熟人。不過,40年前的洪森不是北京的「老朋友」,而是「越南傀儡」。1979年1月7日,越軍攻陷柬埔寨首都金邊,推翻北京支持的赤柬波爾布特政權,成立柬埔寨人民共和國,韓桑林任革命委員會主席,副主席兼外長就是洪森。當時包括中美在內的一些國家,要把剛被越南捧上台的韓桑林政權打下來,用的是圍魏救趙這一招:政治上中國聯同美歐等國施壓,在聯合國提出決議,要求越南從柬埔寨撤軍;軍事上數十萬解放軍強攻越南,既是對付邊界上的越軍,亦是以大軍臨城的壓力,要逼出駐紮柬埔寨的越軍王牌部隊,讓赤柬殘餘喘一口氣。 這當中的全球和地區戰略,可從1979年2月14日中共中央下達的通知看到:越南黎笋集團「在蘇聯社會帝國主義的慫恿和支持下,背信棄義,把昨日信誓旦旦地稱為同志加兄弟的中國當作敵國」,「把昨日並肩作戰的盟友柬埔寨當作鯨吞的對象」。以70年代北京的說法,那時的大氣候是「小霸」越南後面有「大霸」蘇聯撐腰。中國當年的盟友是美國,1979年2月17日,解放軍在廣西和雲南兩線發動進攻,18日,美國國務院表示勸告中國、越南、蘇聯保持冷靜。同一天,蘇聯發表聲明,稱「蘇聯將履行蘇越友好條約所承擔的義務」,譴責中國並要求撤軍。睽諸今昔,中美俄三角位置對換,對歷史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 柬埔寨幾次政權更迭,中國民間知之甚詳,即使是鎖國下的文化大革命年代,原因是目睹訪華柬埔寨最高領導人的...

20190111-安裕:美國是改變了

安裕:美國是改變了 2019年01月11日 東西南北 早於1972年首訪中國的孔傑榮(Jerome Cohen)上月對《美國之音》指,中國大倒退之後,更多美國上一代中國通表達了與他們在70、80年代截然不同的今天中國觀感。44名國際學者聯署呼籲台灣人民團結支持蔡英文,名單有普林斯頓大學榮休教授林培瑞(Perry Link),以及1964年到訪中國、寫過廣受注意的《八億人:真實中國 / 800,000,000: The Real China》和《毛澤東傳 / Mao: A Biography》的哈佛大學譚若思(Ross Terrill)。可以說,美國主流的中國問題專家,包括曾被視為親華的學者,現在基本站在北京的對立面。這封公開信凸顯的另一重點,是這些學者和專家對台灣的立場,被閱讀為視台灣是一個政治實體。 毫無疑問,從政府到民間,美國對台灣取態確是改變了。這一大變,不僅是特朗普當選後與蔡英文通電話,而是生於奧巴馬年代的「重返亞洲」。不過,奧巴馬沒有明顯觸及的台灣因素,到了特朗普執政就浮現出來。過去一年,美國國會通過並由特朗普簽署的法案,涉及美台關係的就有《台灣旅行法》、《2019年國防授權法》、《亞洲再保證倡議法》。前者是鼓勵美台高官互訪,後兩者是敏感的防衞事宜,包括評估台灣國防能力和推動對台定期軍售。這三個法案,在各種程度上都與華盛頓與北京的三個公報,即1972年《上海公報》、1979年《中美建交公報》和1982年《八一七公報》正面衝突。中美三個公報都強調「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八一七公報》的另一重點,是限制美國向台灣售武的數量和性能,逐步減少至最終解決。 把台灣和東南亞局勢視為一體 美國對台灣的態度,從尼克遜年代的《上海公報》,到去年特朗普簽署三個涉及台灣法案,46年的變化巨大。中美於1972年2月28日簽署《上海公報》,2月22日,周恩來與尼克遜在人民大會堂長談,美國提出台灣問題五點原則,對話檔案1999年第一次解密,當時被列為「最高機密 / 敏感 / 只供目視」。但是,仍然可以看到,尼克遜當面向周恩來說「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一部份」,以及「美國盡其所能阻止日本影響力進入台灣」。在日本這部份,第一次解密時有大半段內容遮黑;第二次解密,遮黑部份公開,原來尼克遜說「不鼓勵日本支持台灣獨立運動」。 尼克遜提出台灣問題五原則,包括不鼓勵日...

20190104-安裕:四十年河東河西

安裕:四十年河東河西 2019年01月04日 東西南北 老布殊一生寫過三部自傳,第一部是1987年的《Looking Forward/展望未來》,雖然只有255頁,讀來卻是最見真實。比起他從權力頂峯退下來之後的《一個改變了的世界》和《祝一切順利》,少了那些總統之言的官式回憶,更多的是貼近歷史個人印記。老布殊功在公職,去世之後,不少人談論他在北京擔任美國聯絡處主任的時光,那是他放着駐英駐法大使不做,要去福特總統聞之愕然的文革年代北京。要知道的是,不過在去北京的三年前,老布殊以美國駐聯合國大使身份,在聯大講台為力保中華民國會籍聲嘶力竭。然而國際政治的現實是,時任美國總統尼克遜早就鐵了心一腳踢開蔣介石,一頭撲進毛澤東懷抱。在中美建交40年的今天,在中美關係惡化的當下,70年代的一段段往事,在歷史的不遠某處凝視着。 老布殊在《展望未來》憶述1971年的聯合國:美國的計劃是「雙重承認」,聯合國接納中華人民共和國,同時保持中華民國會籍。老布殊帶着美國代表團游說各國支持,當時的談話對象是拉丁美洲、非洲和亞洲國家。可是,到了10月25日表決之時,早前說將會投票支持美國的一些國家忽然棄權。到了此時,顯然大勢已去,美國慘敗,中華民國在聯合國的席位隨之而逝。老布殊在書中說,雖然職業外交官不許個人感情影響工作,但在中華民國大使劉鍇退席離開會場的一刻,他還是趕上前去表示遺憾。老布殊在書裏是這樣說的:「在劉大使的角度來說,美國沒有盡其所能支持台灣政府。美國對他的國家的立場出現了變化。」 急於聯中抗蘇而犧牲台灣 老布殊形容劉鍇的心情十分準確,這亦可說是他當時的心情。此處必須一提,《展望未來》是老布殊參加1988年總統大選前出的書,他與尼克遜、基辛格劃清界線,此舉很不簡單:「1971年夏天,基辛格秘密訪問北京,顯示美國政策的變化。之後,在聯合國大會就台灣會籍投票前不久,華盛頓宣佈尼克遜總統將於1972年訪問中國。」他寫道:「這則新聞對白宮和國務院是歷史突破,但對美國在聯合國的操作而言,我們要求中立國家堅決反對北京,自己面對毛政權卻軟化自己的政策。」老布殊的不滿,事隔16年力透紙頁,「更難明白是基辛格對我說,他對台灣議案投票結果『失望』。我也一樣。事實是在紐約說的是一套,在華盛頓做的是另一套,那樣的結果是必然的」(We were saying one thing in New...

20181228-安裕:旅程的終結

安裕:旅程的終結 2018年12月28日 東西南北 西元2018年是傷逝之年。一抔黃土,六尺方棺,帶走一個個人物,留下一段段回憶。英國廣播公司的「今年逝者」(notable deaths)有109人;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列出的有139人。至於以訃聞專頁在報業世界另樹一幟的《紐約時報》,本周三上載網頁的2018年去世人物是435人。儘管英美在大西洋兩岸各自成國,對一些逝者的感念卻是相同:美國佈道家葛培理(Billy Graham)、英國物理學家霍金、美國廚師兼作家波登(Anthony Bourdain)、美國前總統老布殊、聯合國前秘書長安南、美國騷靈歌后富蘭克林(Aretha Franklin),以及12月中旬去世的美國導演馬素爾(Penny Marshall)等,隔洋兩地俱致憶念。 逝者當中,濃得化不開的是一抹當地顏色。英國廣播公司對球星韋健士(Ray Wilkins)致以懷念,背景是1974年和1978年兩屆世界盃英格蘭未能打入決賽周之後,新一代從此挑起大樑,對於這段重生歲月,英倫上下對這位MBE是感激的。這就等於美國傳媒對美式足球三藩巿49人隊接球手克拉克(Dwight Clark)去世的不捨。1982年超級碗決賽,完場前58秒便是他擒球達陣反敗為勝。從此在美式足球字典,catch這字前面若加上the就別具意義,代表克拉克這一記世紀接球。政治世界的意涵更深,英國廣播公司的長長名單上,有前自由民主黨黨魁艾思定(Paddy Ashdown)。馬卓安稱他「對國家負起責任、熱忱投入到最後一刻;於政府,他是對頭人,於人生,他是了不起的朋友」。美國有前眾議員德林斯(Ron Dellums),1986年,參眾兩院通過他提出的反對南非種族隔離法案,送到白宮後遭列根否決,共和民主兩黨分別控制的兩院之後聯成一氣,一舉推翻總統的否決。議事堂內的政黨敵友之間,說通了不外是道理二字。 肉身雖逝 精神永恒 《紐約時報》的逝者名單,有美國色彩濃厚的人物,也有英美文化的共融彰顯,更有世界的逝者。「光纖之父」高錕、武俠小說泰斗金庸、電影大亨鄒文懷、作家李敖,一一俱列其中。《紐約時報》舉列的435人,每人一張黑白照片,下是姓名年歲,底下是只有一行字的身份簡述,再附一篇訃聞,高錕是「光纖諾貝爾得獎者」,金庸是「武術史詩作家」,鄒文懷係「功夫明星造星者」,李敖為「作家及引起爭論...

20181214-安裕:寒風烏雲下的人物

安裕:寒風烏雲下的人物 2018年12月14日 東西南北 《時代》雜誌2018年風雲人物的四個封面一個接一個,沙地阿拉伯卡舒吉、緬甸瓦倫和覺梭吳、菲律賓雷薩、美國報社《首都公報》,黑白封面的沉重,在一年將盡的時刻令人更覺世間無光。卡舒吉,在沙地阿拉伯領事館被殺後連屍首也找不到;瓦倫和覺梭吳,在昂山素姬掌權的緬甸重囚七年;雷薩,被菲律賓杜特爾特政府連串起訴打壓;《首都公報》,子彈橫飛的一天死了五人。《時代》雜誌道出了我們面對這個時代的荒謬:報道真相倒過來身陷囹圄甚至招來殺身之禍。 1927年開始,《時代》每年歲末選出當年風雲人物,第一年是單獨駕機飛越大西洋的林白(Charles Lindbergh)。風雲人物從未中斷,三度獲選的是美國總統小羅斯福(1932、1934、1941);蔣介石與宋美齡則是首次有兩人同登風雲人物(1937)。大時代的風雲人物,一舉手一投足,折射出的是當年的風起雲湧。戰禍臨頭,1938年是希特拉,之後是史太林、邱吉爾、小羅斯福、史太林(第二次)。1943年,美國參謀總長馬歇爾獲選風雲人物。翌年1944年盟軍登陸諾曼第,司令艾森豪威爾獲選。1945年,美國向日本投下兩枚原子彈,總統杜魯門是當年風雲人物。政經範疇之外,風雲人物亦得社會風氣之先,1975年是美國婦女;1982年獲選的是電腦,揭開資訊時代帷幕;1988年是瀕危的地球(The Endangered Earth);2002年是舉報者(The Whistleblowers);2006年是「你」(You);去年是打破沉默者(The Silence Breakers)。 民主體制臨數十年最大危機 過去是《時代》雜誌的新聞工作者選出風雲人物,今年選出的卻是本行同業,這是近百年風雲人物首次有新聞記者當選。《時代》雜誌總編輯費爾森塔爾(Edward Felsenthal)在闡述今年風雲人物的文章〈選擇〉(The Choice)說,全球民主體制面臨數十年來的最大危機,這亦是對自由越加陰險的威脅。《華盛頓郵報》報道風雲人物新聞更有錐心之痛,因為卡舒吉被殺前最後一篇文章就是在該報刊登,「對那些追求及保存真相的人來說,這是嚴峻的一年」(It's been a grim year for those seeking to pursue and preserve the truth)...

20181207-安裕:總統與時勢

安裕:總統與時勢 2018年12月07日 東西南北 國會大堂中央,是蓋上星條旗的老布殊棺木;圓形大堂邊上,佇立着華盛頓與艾森豪威爾等11尊銅像和大理石像。這一天,布殊家族老少在場,當年幾樁震動世界的大事參與者陸續來到。1990年奔波各國組建反伊拉克聯盟的國務卿貝克(James Baker),列根-老布殊兩朝元老,精明幹練,從不站在台前,這天來了。老布殊的國防部長、小布殊的副總統切尼(Dick Cheney)在人群中間,雖然瘦了些,那股剽悍之氣揮之不去。波斯灣戰爭的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鮑威爾(Colin Powell)也到了,1991年聯軍攻打伊拉克,前線是斯瓦茨科普夫指揮,後面是作為總參謀長的鮑威爾統合,兩人都是四星上將。國會大堂內昔日文官武將人進人出,幾個鏡頭,折射出來是1989年到1993年的歷史。 老布殊從白宮退任後,沒有像卡特那樣為了國際政治跑天下,也不像奧巴馬評論國政為民主黨拉票。他們父子倆這對共和黨人,說退就真退,兒子小布殊在任時外界反應平平,不做總統後卻比以前穩重,有次電視台請他評論接任的奧巴馬,他一句都不說。老布殊則是連訪問也免了,8、90歲跳傘,那就是他的新聞。去世之後,華盛頓獨立紀念碑前國旗半降,花旗哀思,美國人民沒有忘記這個只做了四年白宮主人的老總統。自由派傳媒《紐約時報》社評是〈喬治布殊,公務員〉(George H.W. Bush, Public Servant),第一段提到史家將評說老布殊內政外交的得失,第二段是另有意味的「很難看不到他和現任白宮主人特朗普的深刻不同」。 黨政軍特外皆曾任職 老派共和黨人的道德人格,無疑仍是美國不少人的一把尺,儘管布殊家族是否願意讓老父成為另一次論爭的主角仍然成疑,事實是美國這幾天都憶起老總統的美好一面,包括離開白宮前留給克林頓的便箋。老布殊在位時,冷戰在任內結束,事隔多年,到底這是英雄創造時勢、抑或時勢造英雄,瑜瑕之別,功過評說,才是對這位前總統的客觀論定。於資歷而言,老布殊是黨(共和黨全國委員會主席)、政(八年副總統、四年總統)、軍(二戰美國海軍飛行員)、特(中央情報局長)、外交(駐聯合國大使、駐中國聯絡處主任)都做過;出身美國政壇的東岸建制集團,公職終身,近代少有。 1988年大選是老布殊對麻省州長杜卡基斯,兩邊主打皆是內政議題。1989年元月老布殊就職後,外交大事停不了,幾年...

20190122-安裕:「你們怕甚麼?」

安裕:「你們怕甚麼?」 22:55 22/1/2019 安裕札記 趙紫陽逝世十四周年,北京富強胡同趙家故居,不少趙紫陽的舊下屬前來致悼。對於這位八十年代的國務院總理及中共總書記,內地不少民眾至今不忘,畢竟那是改革開放四十年裏比較開放的時期。對香港巿民而言,尤其是親歷八十年代的一群,相信對趙紫陽也不易或忘。吃飯時與朋友說起,老友說,趙紫陽的講話,印象最深刻是中英談判香港前途問題之前,有一場合趙問香港記者「你們怕甚麼?」;另外是一九八九年民運期間,趙對天安門廣場的學生說「我們來了,但太晚了對不起」。 今年是「六四」三十周年,估計未來半年,對當年的記述將會愈來愈多,日後很多機會詳談。至於「你們怕甚麼?」這句,在今天時空底下,大概會令不少巿民勾起昔日種種回憶。趙紫陽這句話,是在一九八二年九月會晤到訪的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在與記者面對面過程中說的。這一句話,今天回看,北京當時應該了解香港社會對收回主權的擔憂,所以才會開口問這話。 八十年代初的香港社會,大部分民眾對中共信心不大,那時不少巿民說的一句話,就是「憑乜要信你?」。這話與之後若干年移民潮大盛時期的「有錢有辦法、冇錢基本法」以及「貧賤不能移……民」,足可錄入香港五十年來的社會「金句」。其後,北京用了九牛二虎之力,把「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十二個字講得滾瓜爛熟街知巷聞,從鄧小平到部級官員,人人如是說了一遍又一遍。當中有人更說,到了一九九七年,到時只是「換一面旗,換一個港督」。之後香港左中右各界到北京的訪問團絡繹於途,中央官員則把這十二字不厭其煩講完又講,訪問團回港後大派定心丸。 這些往事如今重提出來,在歷史面前難免有些欷歔。像我們這一代,親身經歷八十年代中英談判、目睹一九九七年大時代,接下來至今都差不多二十二年了,毋庸諱言,這當中人們知道發生了甚麼事,用朋友的話形容,那是「彈票」。「你們怕甚麼?」這話至今縈繞不去,因為對不少人來說,那是親身的感覺。 安裕

20190117-安裕:白樺與傷痕文學

安裕:白樺與傷痕文學 2019-01-17 安裕札記 白樺先生去世,有關的報道當中,大都提及他的劇作《苦戀》的一段話:「您愛這個國家,可這個國家愛您嗎?」這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中國大陸最為人熟悉的其中一句話。那是文化大革命結束不久,神州大地剛從政治運動裏倖活下來,傷痕文學成為主流的年代。 乍一回首,已是40年前的事。可是,仍然記得那時縱然身在香港,不難感覺深圳河以北的巨大變化。中國人民從苦難裏逃命出來,面對的是前途未明、卻又若隱若現可能是另一個時代的來臨。當時的文學作品,對政治運動展現無比的批判意志,這就是傷痕文學。傷痕文學作品還包括電影,我是在灣仔南洋戲院看了《天雲山傳奇》和《牧馬人》。猶記得看電影之際,漆黑的戲院裏聽到坐在後面觀眾的啜泣聲音。完場,燈光亮起,是一位中年漢子,衣著樸素,眼睛紅紅。 若不是白樺先生去世,「可這個國家愛您嗎」或不會再度湧上心頭。今天回看,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中國,是兩個世代交替的時刻:從人與人互相批鬥的階級鬥爭,轉到走向改革開放的時代。但就在這個轉折的過程,中國社會對於過去的日子沒有就此別過,他們用各種形式,記下了人民的反思和回答。其中,以白樺這一句話最能扣動心弦,直指人民與國家的關係,批判中共對人民的背棄。 在那幾年之間,傷痕文學如雨後春筍拔地而起,人們心靈在筆尖之間湧現而出,勾勒出政治運動裏已然淪喪的人性。今天翻開這些作品和電影,寫作與拍攝技巧未免老氣了一些,個別的思想性稍嫌不足,但當中的反思精神依然震撼;那年代人們的勇氣,隔了四十年重新檢視,仍然不得不讚一句:的確是了不起。 傷痕文學在中國現代文學擁有不可磨滅的地位,在它出現之後的三十幾年,沒有哪幾個年代的文學作品可以如此撼動人們內心深處,對善與惡的刻劃如此深刻。白樺先生去世,再次觸動人心的不僅是七、八十年代的中國、劉心武的《班主任》和古華《芙蓉鎮》這些作品,還有的是鼓勵人民講真話的往昔歲月。 安裕

201190115-安裕:美國停擺

安裕:美國停擺 2019-01-15 安裕札記 特朗普與國會鬥法,聯邦政府停擺日數,已經打破克林頓年代的21天紀錄。共和黨內終於有人按捺不住,發聲說不如先讓政府暫時重開,再談判撥款興建圍牆。這種情況出現的背景,是特朗普的政治考量,不一定就是所有共和黨議員的想法:特朗普的票倉是白人工薪階層,與洛杉磯的共和黨議員,或者紐約芝加哥的共和黨議員的選區人口,極可能是不同的四類人。再拖下去,先不說民主黨受到的壓力,光是共和黨內部就吵翻天。 克林頓年代的那次停擺,源於共和黨控制的國會,與白宮就財政預算案出現極大分歧。停擺之後,最終是共和黨與白宮達成雙方都接受的和稀泥方案,可是選民記着這次停擺,把帳算在時任眾議院議長金里奇頭上。自此之後,兩黨對政府停擺小心翼翼,因為政治效應不一定對自己有利。所以今次停擺事件,共和黨內部不是鐵板一塊,尤其是轉眼明年11月又是選舉,人人都有自己的盤算。 美國總統雖然來自共和黨或民主黨,但執政的政黨卻沒有「鐵的紀律」這回事。議員毋須為總統的政策背書,總統也不必務須簽署國會法案。原因已在前面提過,大家的選民各有不同,你有你的戰場,我有我的選區。至於兩黨的全國委員會,則是籌款組織多於政治組織,每隔四年的總統大選是全國委員會最出風頭的場合,其餘時間沒有重大政治作用。擔任全國委員會主席的政治人物,都知這是閒缺,好處是可以認識大量人物,對以後政途會有作用。不久前去世的前總統老布殊,就曾任共和黨全國委員會主席。 去年11月中期選舉後,民主黨重奪眾議院,當時已有評論指出特朗普未來日子不會好受,尤其是撥款這一環,肯定要看民主黨臉色。如今果然應驗,民主黨在今次停擺沒有亮出特別強硬姿勢,而是讓特朗普把話說光,坐待民間反應。以此看來,到明年底大選前,特朗普還有得受,包括可能出現的彈劾危機。在共和黨這一邊,也可看到特朗普的受支持程度,遠遠比不上以前一些共和黨籍總統;若與列根的大受黨內歡迎相比,更是差了一條街。 安裕

20190110-安裕:全國電視講話

安裕:全國電視講話 2019-01-10 安裕札記 美國總統特朗普周二就南部邊界圍牆發表全國電視講話,這是他上任兩年來,第一次在晚上時段面對全國的電視講話。從安排而言,特朗普是把圍牆問題訴諸全國,至於能否收到後效,大概要等一兩天就有分曉。 美國總統發表講話很常有,只要他有話要說,電視新聞頻道便會直播。總統講話的場合很多,在內,可以在白宮新聞室或他的橢圓形辦公室;在外,除了官式活動,也可在他參與的民間活動,像是大學畢業禮等。不過,最高規格是晚間全國電視講話,一般是東岸時間晚上九點,間中也會早一小時,但很少在十時過後或八點之前。 晚間全國電視講話之前,一般先作預告,東岸是晚上九點,中部是八時,西岸是六點,夏威夷則是下午四時,要全國不同時區同一時間看總統講話,就得提早通知。紐約人吃過晚飯等待總統講話,洛杉磯巿民就要想法子看直播,要麼在下班回家路上在車裏聽廣播。搞這麼一大套,就是總統有話要說,目標不是傳媒,而是老百姓。 特朗普上任兩年才有第一次,印象裏,列根比特朗普頻密得多,老布殊也不少。這兩個總統的晚間全國電視講話,較深印象是列根1986年美軍空襲利比亞後,一開口就是「各位同胞,今晚七點,美國海空軍發動攻擊......」。1991年美國與聯軍向伊拉克開戰當晚,老布殊連「各位同胞」也沒說,放下講稿就講「兩個鐘頭之前,美國及聯軍對伊拉克及科威特的軍事目標發動攻擊」。10年之後,老布殊的兒子小布殊,在同一張辦公桌、同一個背景前,發表「九一一」恐襲講話。 特朗普今次講話,旨在召喚民眾支持他的政策,全長九分半鐘。其實,類似呼召支持的晚間全國電視講話早有先例,1969年的尼克遜的越戰講話,比特朗普這次長得多,達32分鐘,文采一流兼起作用,「美國的沉默大多數,我尋求你們的支持」。翌日,支持美國越戰政策的電話和信件湧向白宮。想是特朗普對尼克遜半世紀前的越戰講話心有所感,「橋唔怕舊,至緊要受」,希望重演支持者大增這一幕絕不為奇。 安裕

20190122-鄺穎萱:【小企鵝】巨人的時間

鄺穎萱:【小企鵝】巨人的時間 2019年01月22日 《巨人的時間》闡述的道理──活在當下。 【小企鵝】 「今天甚麼也沒發生,過了一天,還是甚麼也沒有發生……一天天過去了,看似都沒有發生甚麼,但是會一直這樣嗎?」既然甚麼都沒發生,沒有情節,那又怎麼可以成為故事,向大家介紹呢? 今天分享的西班牙繪本,就是這樣「無厘頭」作品,書名叫《巨人的時間》,讀完這書以後,我對時間、人生或多或少有了新的想法。或者你會同我一樣,對時間、記憶和一些生活中被忽略的小事,賦予新的定義,事實上一直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並不是甚麼驚濤駭浪、扣人心弦的大事,反而日常的瑣事才是主角。 「歲月靜好」 每個瞬間都是幸福 此書當中文字非常少,幾乎可以說它是一本無字繪本。作者將短短一句「時間過去了,卻甚麼事也沒發生」分散在四個跨頁,變成: 「時間……」 「……過去了……」 「……卻甚麼事也沒……」 「……發生。」 這一番鋪排,不僅刻劃出巨人每天無所事事、歲月悠長的感受,也呼應着巨人的心聲:「日子就像這些松樹。」「看起來都一模一樣。」「會一直這樣下去嗎?」 「會一直這樣下去嗎?」相信這是許多人在人生路上某個時刻,感到停滯不前,看不到前路,也無法後退時,撫心自問但又沒有答案的一句說話。這個表面上說得很少的故事,實則說出了我們每個人的故事。我們和巨人一樣,多少都經歷過無法成就任何事的時光,對生活感到乏善可陳、渾渾噩噩,自怨自艾,交上霉運,甚至覺得被朋友離棄,事情究竟是這樣嗎? 作者利用巨人的日子,向大家說明一個道理,巨人的日子其實並非全然無事,當他說:「這裏從來都不會發生甚麼事。」其實,很多細碎的事在發生,故事開首巨人的右手撫過一棵佈滿點點青苔的樹幹,留下數道指尖的痕迹,幾隻小螞蟻順勢爬上手背,巨人說:「今天甚麼事都沒發生。」當他繼續說着這句話時,有隻蚊子會飛過,圖畫中的他正盯着蚊子,正成為鯨魚狀白雲點睛,巨人露出驚喜的表情。無聲歲月中的小小插曲,盡顯平淡中的色彩。繪本裏看來安安靜靜的畫面,其實一直悄無聲息地發生細節的變化,關鍵是我們要有一雙發現的眼睛。一本出色的圖畫書,圖畫敍事所佔比重往往要多於文字,因為圖畫增加了全新的敍事角度,此書的文字最後止於「這樣也好」。 「歲月靜好」,多少人不懂得欣賞這四個字,只有經歷生離死別,曾經在動盪不安的歲月中度過...

20190121-黎恩灝:香港天主教的伙伴政治與中國因素

黎恩灝:香港天主教的伙伴政治與中國因素 2019年1月21日 今年初,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楊鳴章病逝,教區頓失領袖,梵蒂岡數日後直接任命前任教區主教湯漢樞機為「宗座署理」,令教區毋須自行選出「教區署理」暫理教區事務。近年中梵談判成為國際議題焦點之一,香港和澳門天主教區基於一國兩制和地緣格局,不免成為中梵的關注點。 香港天主教(下稱教區)在本地的影響力,除了體現在教徒人數、社福和教育機構數目外(註1),也見諸其政治關懷。在16年前的國安條例立法爭議,教區發揮了相當大的影響力:教區主教敢言批判和教區組織的倡議、動員,成為逾50萬人上街、政府最終擱置立法的重要助力。基於天主教會的地方體制以教區主教為最高領導,教區主教離世,不止是教會的內部事務;繼任的主教,亦會影響教會在社會的定位,繼而是當地社會、文化以至政治。 近年建制派和中共領導多番提出香港要維護國家安全,意味當年教區反對的《基本法》第23條立法即將再來。同時,政府將在本周把《國歌條例草案》交到立法會首讀和二讀,這個被坊間視為將表達政治異見刑事化和灌輸愛國主義的立法,直接影響中小學的教育方針,對坐擁251間教育機構的教區來說,自然首當其衝。 香港的「政教合作」結構 但教區對社會、政治議題的關懷是否積極進取,既視乎領導人(即教區主教)的個人風格,亦要視乎制度結構的限制。教區自殖民地時代以來,一直是政府的合作者。教區填補了政府在社會服務和大眾福利的不足,為市民提供衣食所需、教育和醫療等慈善服務,故上一代嘗言天主教是「麵粉教會」。其政治效果,是教區成為官民出現矛盾時的緩衝;教區和殖民地政府亦成為管治伙伴:政府認可教區的社會功能,提供資源補貼給教會。儘管教區內亦有批判性的組織,不時批評政府的社會政策和管治合法性,但以上「政教合作」的結構也沒受到影響。 這個合作結構,在香港主權移交後,似乎更形鞏固。由1200人組成來選舉特首的選舉委員會,當中有60個席位屬於宗教界,由6個主要宗教各擁10席,包括天主教香港教區。按歷史文獻(註2),早在基本法諮詢期,教區早已不同意這樣的安排。雖然教區沒有歸還這「政治特權」給政府,但亦採取「被動配合」,即教區不參與席位提名的過程,而只為候選人驗證其天主教徒的身分,並將相關名單交給政府以隨機方式選出代表。這種包攬宗教組織進入政治制度的操作,無疑是中共統一戰線工作的一環。教區...

20190122-劉進圖:三隧分流,自尋煩惱

劉進圖:三隧分流,自尋煩惱 2019年1月22日 政府提出三隧分流方案,紅隧和東隧加價至40元,西隧減價至50元;如果獲得立法會支持,預計明年1月實施。三隧分流本來是紓解過海塞車的一個可行辦法,可惜政府錯過了最佳時機,如今距離西隧專營權結束只剩下4年多,而區議會和立法會又相繼換屆改選,政治阻力極大,加上種種現實和心理困難,勉強推行只會自尋煩惱。 無法取民意支持的7個原因  三隧分流方案遭到多方質疑,無法取得主流民意支持,原因包括: (1)西隧減價或可令居住港島西和九龍西、慣常使用西隧的市民受惠;但紅隧和東隧加價,卻會損害港島東、九龍東,甚至新界東的市民,每月要多付數百元隧道費。東邊的人口比西邊的多,支持方案的政黨在這些選區會備受攻擊。 (2)過去使用西隧的人就是喜歡它從不塞車,所以收費高達70元也使用;減價至50元後,繁忙時段可能會塞車,使用者難免抱怨,有緊急需要過海的駕駛者再也找不到暢通的隧道。 (3)當紅隧和東隧一起加價至40元,慣常使用這兩條隧道的人其實沒有什麼選擇,要麼繞一個大圈用更貴的西隧,要麼習慣新的收費水平;一旦適應了新收費,這兩條隧道在繁忙時間很快就回復舊觀,駕駛者會埋怨分流沒作用,無端多交費用給庫房,他們不會因非繁忙時間塞車減少而多謝政府。 (4)紅隧、東隧加價來補貼西隧減價,會產生公平問題,為地理原因無法使用西隧的人被迫多付隧道費,去補貼西隧使用者,一定不服氣。既然西隧專營權還有4年便屆滿,何不等到那時大幅降低西隧收費促成分流?那就毋須強迫紅隧、東隧大幅加價。 (5)塞車問題近年愈趨嚴重,根本原因是私家車數目增長太快,超過道路和停車位增幅。要對症下藥必須拿出一整套限制車輛增長的方案,三隧分流是治標不治本。隧道擠塞問題倘若紓緩,只會吸引更多車輛過海,導致三條隧道都塞車。 (6)近年樓價高企,中產階層置業無望,只能買車來實現美好生活夢想;而內地來的富裕新移民更是無車不歡,也不介意牌費貴、油價貴。這些因素導致汽車需求強勁增長,車位售價更貴得嚇人。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要治理交通擠塞,便要使用更強的手段,例如在繁忙時段劃定更多更長的公共車輛專線、向非公共車輛徵收附加費,藉此減輕市民上班上學的塞車之苦。相比之下,隧道分流作用太小,無法扭轉局面。 (7)建制派議員若冒險支持方案,猶如參與一場「有輸冇贏」的賭局...

20190122-阮穎嫻:支持提高退休年齡到65歲

阮穎嫻:支持提高退休年齡到65歲 2019年1月22日 政府準備提高長者綜援領取年齡,引來極大反彈,所有陣營齊心口誅筆伐。 提高長者綜援領取年齡與提高退休年齡有密切關係,是世界大勢所趨。據估計,改動每年只節省約1.7億元,所以改動並非為了省錢,而是將所有政策的界線逐漸在65歲「睇齊」。話說強積金在2000年一開始的設定是65歲後才可領取,已經揭示長遠計,65歲才是政府認為理想的退休年齡。其後,2015年6月1日或之後入職的文職公務員退休年齡,已由60歲上調至65歲,所以不應覺得驚訝。 發達國平均退休年齡超過60歲 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2017年的平均「正常退休年齡」(領取全額養老金的年齡,在這之前退休養老金不足額)男性為64.3歲,女性為63.5歲;平均「有效退休年齡」(完全離開勞動市場不再賺取收入)男性為65.3歲,女性為63.6歲。其中「有效退休年齡」最高的是南韓,男性平均工作至72.9歲,女性至73.1歲。 OECD 36國中,真正60歲就可以攞足退休金的國家,男性有3個,女性有6個。在其中24個國家,男性都要等到65歲才可攞足退休金。 多國討論提高退休年齡,國民當然不順攤,有些引發示威,當中少不了示威大國法國2010年的大型示威,俄羅斯將男性退休年齡由60歲增至65歲(女性由55歲增至63歲)亦引發示威。日揆安倍晉三說最好提高到70歲,他提出「生涯現役」:只要有意願工作,終身不退休。 提高退休年齡是對抗人口老化帶來龐大財政壓力的良方。須知福利國家有龐大退休金制度,無論是隨支隨付或供款式制度,除非是強積金一類自己供自己,否則國營的多有財富再分配,由勞動人口供款給已退休人口。長者每工作多一年,不止多供一年款,還可以少拿一年錢。所以提高退休年齡,增加勞動力,可以大大降低退休制度的壓力。 現在教育投資期較長,在德國讀書至26歲甚至30歲大有人在。壽命長了,但退休年齡不變,工作時間更短。若社會倚靠勞動人口的生產力供養兒童及退休人士,加上人口老化嚴重,壓力更大。 由此可見,要與世界接軌,將退休年齡增加至65歲事在必行,况且香港人是全世界最長壽最打得最捱得的動物,無理由退休年齡低於發達國平均。事實上,筆者身邊很多已「登六」人士,往往是投訴被迫退休而不是被迫繼續工作。適量可以自主的工作,可以令人更健康精靈、人生更有意義,達...

20190122-映畫手民:「做做做做做」是別無選擇的生存本能——專訪《三夫》導演陳果

映畫手民:「做做做做做」是別無選擇的生存本能——專訪《三夫》導演陳果 22:38 22/1/2019 Posted by: 何以 http://www.cinezen.hk/?p=8888&fbclid=IwAR1_JQOOqCw29r-oESz4wepOO6CQe1oqFNu5hvIN5izOo4m7Coke6QRkMlQ 《三夫》中最令陳果期待的角色竟不是小妹,而是戲份不多、過於「正常」的秀明(鄧月平飾):「鄧月平就是我說的『與時俱進』!我等了這些年,就是要等這個角色!」 「與時俱進」,是陳果在訪問中重複得最多的四個字。時隔十七年,《三夫》可不是普通的舊酒新瓶故事,這次陳果決定放下矜持「豁出去」,在劇變的時代來一場橫跨「海陸空」的大亂鬥,疍家女以性慾為航,上溯祖先盧亭故鄉,下往最新建成的港珠澳大橋。對陳果而言,所謂的「與時俱進」究竟是甚麼? 問:何以、譚以諾 陳:陳果 問:三部「妓女電影」的拍攝/創作契機分別是甚麼? 陳:這要從《榴槤飄飄》(2002)說起。我拍《細路祥》(1999)時在砵蘭街、上海街、新填地取景,拍着拍着看到很多女子由馬伕帶着,走來走去,街上同時又有恨多無聊人在「睇嘢」──這情況在當時已經氾濫。我開工前也去看,原來大家在「揾食」。那一帶的茶餐廳都逼爆了,女子在等order,由馬伕帶着去「開工」。這幾條街有很多,說得不好聽,叫「架步」、「砲房」。女子都穿得很妖冶,妝也化得誇張;每次馬伕帶着女子在街上走,其他人就當看香港小姐行catwalk。 我覺得這個「景」很好看,就開始做資料搜集,才發現她們的族群與生態比想像中更驚人。這與中國發展有很大關係。全世界的人都在「向錢看」,對她們那代人來說,突然發現原來可以這樣賺錢;在「笑貧不笑娼」的生態之下,她們不覺得做妓女有問題,大家很自若地在茶餐廳喝茶、等order,很壯觀很勇敢──從事相關行業的香港女子還會遮遮掩掩。所以《榴槤飄飄》基本上反映了當時的生態。 拍完之後,我發現這個族群不止《榴槤飄飄》般簡單。訪問期間,我看到各種各式的形態,覺得可以繼續拍落去,就像「九七三部曲」那樣,可以拍個三部曲!(笑)一年之後拍了《香港有個荷里活》,裡面妓女的角色比較輕。我想表現在一個小廢墟裡,一群「麻甩佬」的精神女神進入了他們的社群,由此產生的漣漪、動盪──情況與香港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