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16-王潔瑩:老牆老屋老城,台南老屋改造及歷史城區振興

王潔瑩:老牆老屋老城,台南老屋改造及歷史城區振興
2019年1月16日


如果你去過台南,那麼你一定知道「藍晒圖」。今日在地圖上見到的「藍晒圖文創園區」坐落在毗鄰高級百貨商場的西門路一段。其實最原始的「藍晒圖」建成於2004年,位於海安路,由設計師劉國滄主理。但後來由於建築物要拆除,「藍晒圖」另覓新家。當時「藍晒圖」的拆卸引來民間一陣嘆息,嚷嚷道「這是台南人的共同回憶」。但諷刺的是,「藍晒圖」明明就只有10年歷史。而今天深受遊客歡迎的由老屋改造的咖啡館、餐廳、民宿等等,所謂的「老」,其實也十分弔詭。那些空置了幾十年的老屋被改造也只不過是近10年的事。

香港浸會大學傳播學博士,長期在香港和台灣兩地研究社會與文化變遷,現居美國芝加哥。

「藍晒圖」原本是位於台南市中心海安路上的一道街景藝術。海安路就是上星期文章提到和「中國城」連接的街道。從1990年代開始,海安路經歷了長達20年的改造工程,先後4任市長接手。在之前各種紛擾的政治醜聞下,許添財於市長任期內促成海安路路面通車。雖說2000年代以來的海安路算是回復「正常」,但是多年來的改造工程已經造成不可逆轉的後果:民房被拆除或削去大半,也有無奈的住戶領取拆遷補償金之後選擇搬遷另覓新居,留下道路兩側多處斷垣殘壁。不忍眼見街道的破敗,藝術家陸續帶來了「藍晒圖」和其他藝術創作。


牆的記憶

例如「藍晒圖」就是正好利用了街道兩旁的「頹垣敗瓦」。這個街道藝術品原名為「牆的記憶」,設計師將設計用的藍晒(Blue Print)圖則刻劃在屋立面的牆壁上:將老牆漆成寶藍色,彷彿一幅巨大的印刷紙,然後在上面用白色的線條延伸出透視的立體室內素描,用平面手法來表現空間立體感。當時同樣活躍在海安路初期改造的是藝術家杜昭賢,她租借了一些老房子,將其變為藝術小店舖,吸引了不少好奇的民眾參觀。有見及此,原本只打算綠化街道的台南市都市發展局感受到街道藝術的潛力,便向內政部申請城鄉風貌改造經費,促成「藝術造街計劃」,這可以說是台南老屋改造浪潮的前奏。

在及後的幾年時間,海安路搖身一變,成為今天結合了古都歷史和現代都市藝術的巨大試驗場。正如上星期文章的尾段提到,海安路成為了千禧一代的青春見證者。


清代老屋變身小酒館

說起改造老屋,不得不提一名台南的在地青年——林文濱。筆者在台南生活期間就時常到他主理的小酒館,一個小隱隱於市的老屋,坐落在圍繞海安路的蜿蜒巷弄裏。林老闆同筆者介紹,兩層樓高的老屋是清代留下來的,他刻意保留了清代的青磚牆身和閣樓的橫樑木。這個酒館已經是林老闆主理改造的第四個老屋了。2005年是林老闆改屋旅程的開端,他第一個的老屋改造計劃——Kinks酒館,和海安路沾不上任何關係,也不是什麼文創計劃,純粹是出自林老闆的個人需要。沒有來自團體或政府的資金,林老闆一手一腳完成改造和裝潢。畢竟,2005年的海安路百廢待興,而在當時的台南,「老屋改造」這個詞語還未出世。

根據台南市「府城歷史街區計劃」的描述:「自1995年左右,台南市的主要發展重心逐漸東移,本區域又為台南市發展最早之地區,遂使得市中心的發展逐漸蕭條。直至2005左右,海安路通車及周邊環境改善的議題使得政府、地方人士及組織開始重視台南的歷史老屋、歷史街道紋理及歷史街區生活。」這裏說的逐漸蕭條的「市中心/府城」指的是中西區和北面的部分地帶。1990年代中期代以來,位於台南市西面的「中國城」因為海安路的改造工程而迅速衰落,追求休閒娛樂的人們都集中在城市東邊的台南車站新光三越百貨等區域。隨着海安路的重新開通,市政府和民間都在摸索如何有效地活化浮浮沉沉了20年的海安路。


從老屋改造到歷史街區振興

因着活化振興海安路的迫切需要,催生了市政府和民間組織對於如何保存和發展台南歷史城區的思考。當時的台南市政府申請了內政部的城鄉風貌改造經費之後,也順道撥了基金嘗試推動「府城歷史文化風貌保存計劃」。首先受惠的是台南市中心的重點歷史景區,例如孔廟。在這裏需要強調的是,今天的「孔廟園區」和「赤崁園區」等旅遊熱點,在2005年以前遠遠未成形。所謂歷史園區就是以歷史建築為中心,配備附近圍繞的特色巷弄和文創街區組成的放射型的觀光區域。從前,參觀孔廟完畢,就只能前往下一個景點。今天,當遊客參觀完孔廟,會留下大半天在附近的巷弄閒逛在地手作店,然後在老屋改造的咖啡廳呷一口甘甜。

就在林文濱一邊在誠品書店打工,一邊完成了他第一個老屋改建工程之後,台南的民間團體也摩拳擦掌,乘着市政府改造海安路和「府城歷史文化風貌保存計劃」的東風,開始大力推動老屋保存和活化。在這個發展過程中,台南市「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其實從1999年開始,該基金會就投身環境和文化保護的公益活動中。2008年,基金會發起了第一屆「老屋欣力運動」。也就是在那一年,基金會找到了19處的台南市區老屋,希望有心人將老屋改造,為其注入新的活力。自此,「老屋改造」開始躍上媒體和公眾討論空間。藝術家和設計師也開始樂於承租被歲月閒置了的老屋。

由此出發,這些年來被認定為老屋的建築物逐漸增多。2012年台南市政府制定了《台南市歷史街區振興自治條例》。在這框架下,政府於2016年3月完成的調查紀錄顯示,僅在台南市府城地區就有特色老屋共計1200個建物單元,包括已被改造使用和閒置的。被列為老屋的基本上要建成於1970年以前,以及具有歷史美學保育價值。因為法規的出台,建立歷史街區和介入老屋保存有了法制化的基礎,而政府也推出「歷史街區暨歷史老屋補助計劃」,暱稱「好舊。好」。從計劃開始到2017年為止,共核定補助提案123件,申請人/團體獲得補助率達71%,政府提供的老屋補助金額上限為新台幣80萬元。除了認定和鼓勵活化老屋,政府更鼓勵的是歷史街區的建設——老屋和所在街區的整體文化保存,包括實質環境空間的硬件部分,以及歷史文化內涵的軟件部分。簡單來說,也許就是香港灣仔藍屋保育運動中高喊的「留屋留人」。


老屋經濟 永遠不老?

從2005至2008的萌芽階段發展到今天,台南市的歷史街區版圖愈發豐富。從一開始的歷史景點園區到今天被大力推廣的歷史街區,台南市在10年間將舊物換新顏,更帶來可觀的旅遊觀光產業收入。2018年世界知名旅遊網站TripAdvisor更將台南列入亞洲十大新興旅遊城市。

當老屋和歷史街區成為一個城市的旅遊觀光熱點,其帶來的經濟效益是不難想像的。無論是改建成餐廳咖啡館、手作小店,還是博物館(附設紀念品),都離不開旅遊消費。有經濟收益就代表有商機,就必然引來投資者,為原本充滿社會關懷的「改造老屋 保護老屋」倡議抹上了投機的色彩。老屋吸引了台灣北部的投資者,甚至香港的移民。老屋的保存和改建,已經從原本一批展現個性和保留文化的藝術家手上,轉移到來自四面八方各行各業的生意人、鑑賞家、尋夢者。

台南老屋在10年前為社區改造和歷史保育提供了一個切入點,並開花結果。近年來,香港人崇尚台灣式的民主自由而移居至此,老屋也成為了這些異鄉人的築夢巢。然而,老屋背後的社區文化、城市文化以至於整個經濟政治又是否如夢幻般美好?老屋經濟是否永遠不老?答案有待揭曉。


(台南系列之二)

(原文刊於2019年1月10明報世紀版)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110508-劉若英:易副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