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13-詹宏志:【片刻凝視】秋蟹歷險記(一)
詹宏志:【片刻凝視】秋蟹歷險記(一)
2019年01月13日
在上了初中的某一刻,我突然決定,我再也不要吃魚了。至今我其實並不完全明白這樣的決定是怎麼發生的……。
出生於海邊漁村的父親,每餐飯是無魚不歡的,而父親所謂的魚指的大多是海魚,河鮮湖鮮都不算數(就連台灣人最愛的虱目魚,我們家也不吃的),所以母親也總是想盡辦法讓每餐飯都有一點海魚料理在桌上。雖然此時我們已經搬到全台灣唯一不靠海的縣分南投縣,在這裡,山珍易覓,海鮮難得;再加上限於經濟拮据情況,能買得起的魚並不是什麼高貴魚種。即使如此,乾煎的肉魚、小赤、白帶魚或者四破魚,這些物美價廉的豐沛近海魚種仍然經常出現在我們家的餐桌上。我本來也都是愛吃的,直到有一天,少年的我下了決心告訴自己,我再也不要吃魚了,我根本是不愛吃魚的……。
叛逆反抗的青春少年心思難以捉摸,也許否定一切大人的威權(包括父母、老師、訓導主任)是建立自我的重要途徑(雖然我也疑心有一個我已不記得的衝突事件做為導火線)。當母親指著桌上的乾煎赤說:「你正在轉大人,要多吃一點。」我就突然找到了自我,否定了大人,堅定地說:「我不吃魚!」母親感到詫異:「你昨天還吃的呀!」我用力搖頭:「我不吃魚,我根本不愛吃魚。」母親沒有再說話,家中食指浩繁,如何變出食物餵飽眾人,是她頭痛的問題;但出現一個偏食搗亂的倔強小孩,她是沒有力氣管他了。
肉身肌理鮮甜無比
就這樣,我拒絕吃魚十幾年,連帶大部分的海鮮也不吃了。我並不拒絕在什錦麵裡有一隻帶殼的蝦子或兩顆開口的蛤蜊,也技巧地把我最喜歡的花枝、小卷排除在黑名單外;但成長期間,我總是對外宣稱:「我,不吃海鮮。」而我自己,也完全相信自己所聲稱的。
這樣奇怪的心理狀態一直伴隨我走到高中、大學,畢業又就業,一直持續到1982年,這時我已經工作多年,成為一個力爭上游的新聞工作者,而且已經被我所屬報社派到紐約長駐。不多時,楓紅乍起,秋天來臨,朋友說在紐約海邊釣螃蟹是多麼容易的事呀,一根釣線一隻雞腿就足以釣起整簍螃蟹,他說:「不然,周末我找大家來家裡吃螃蟹。」我本來想跟他說:「我不吃海鮮。」但覺得太掃興,就把話吞了回去,心想:「到時候就吃一點周邊的東西吧?」
到了周末,朋友果然在家開了個「螃蟹派對」,邀了五六位朋友一起來,但螃蟹並不是釣來的,而是唐人街魚攤買來的,朋友振振有詞說:「你看,這麼大一簍子,恐怕有三十幾隻,個頭都這麼大,也才19塊9毛。」整簍螃蟹分次下了滾水鍋,桌上舖了報紙,紅通通的螃蟹就整堆倒在報紙上,撒滿整張餐桌,朋友說:「快來吃,這邊有啤酒,自己拿。」
原來「螃蟹派對」真的只有螃蟹,大家手抓螃蟹不顧儀態就大嚼起來,這時候我再要說「我不吃海鮮」,恐怕就是不識相了。我心中忐忑不安,十幾年遠離海鮮,連怎麼吃都不會了;朋友看出我的笨拙與徬徨,拿了鎚子和蟹箝給我,一面示意我敲開蟹殼,取蟹肉與蟹黃來吃。我跟著大眾裂解螃蟹,挖取殼中內容,放入口中,出我意料之外,這些面容醜惡的鐵甲怪物,肉身肌理卻是鮮甜無比,也一無我所擔心的腥臊之氣,不知不覺竟然也吃了好幾隻,手上沾滿螃蟹味道,一整天都洗不掉。
過了幾天,又有另一位朋友邀吃生蠔,我平日說的那句:「我,不吃海鮮。」來到嘴角又吞了下去,我又跟著去了「生蠔吧」(Oyster Bar);一杯香檳,一打生蠔,加酸豆、檸檬和塔巴斯科辣醬,我竟然也吃得津津有味。再過也許一個月,一位前輩作家請吃飯,選在小意大利區的意式餐館,點了「龍蝦麵」,一面說:「試試看,紐約最好的龍蝦麵就在這裡了。」所以,還來不及說「我不吃海鮮」,我又試了龍蝦。最後,挑戰我心中最後的禁地,我在一家法國館子主菜選了奶油煎魚,這是少年到成人的第一次,煎得焦脆噴香的鱸魚端上桌,我鼓足勇氣吃了一口,天哪,這太好吃了,我內心暗想:「這些年來我究竟在幹嘛?」
停止憂慮轉愛海鮮
就這樣,從60年代到80年代我內心暗黑的禁忌,在紐約不到半年,全部打破了;而且我也開始「停止憂慮,轉愛海鮮」,如今,我也不能想像桌上沒有鮮魚的生活了。
一切都是從那桌堆積如山的螃蟹開始的,現在回想起來,那螃蟹應該是大西洋盛產的「藍蟹」(blue crab);後來我又在美國東岸吃過幾回,華人家裡煮螃蟹通常只在滾水中加薑片、青蔥,或者一點老酒去腥,但在美國餐廳裡常常用了大量辛香料,或者是所謂的「開瓊綜合香料」(Cajun spices)去調味,變成了「香辣蟹」風味的路數。隔年秋天我準備回台灣,先到舊金山,來到漁人碼頭,看到遊客在吃「黃金蟹」(Dungeness crab),我也興沖沖買了一隻壓力鍋裡撈出來的大蟹,抱著蟹坐在碼頭吃將起來。來美國才一年,就「海鮮」這件事,我已經是變成另一個人了。
賓客們也心事重重
然後又過了一年,也是接近年底的時分,我第一次「獲准」入境香港(那是港英時代,我申請香港簽證,即使有大咖金庸先生擔任我的保證人,港府仍然審了快兩年才給我簽證,我都已經忘了本來要去香港做什麼了);我想機會難得,決定專心去旅行。我和我太太王宣一兩人在香港待了兩星期,到處去吃去看,大巴小巴地鐵渡輪都坐了。當時正是《中英聯合聲明》公布之際,我的香港朋友全都憂心忡忡,無心說笑。信報老闆林行止先生很客氣要請初次到港的我吃飯,他說:「來我家裡吃大閘蟹吧。」
那應該是大閘蟹季節的尾聲了,大閘蟹聞名遐邇,但我這個土包子從未嘗過;這也不奇怪,當時兩岸嚴禁接觸,陽澄湖大閘蟹尚有「匪籍」,在台灣是看不到也吃不到的。當晚赴宴,賓客皆是文化界名人,胡菊人和李怡都在座;林行止先生本身是美食家,當晚宴席其實是極其精緻的。但我不曾試過大閘蟹,吃得頗為狼狽,完全不知該吃哪些部位。而賓客們也心事重重,話題幾乎都環繞著《中英聯合聲明》以及香港的何去何從,也提到香港人的「大出走潮」。林太太指著維多利亞港的點點燈火說:「我每天晚上,都覺得城中滅去了好幾盞燈。」我順著她的手指望過去,看到的卻是全世界最璀璨的「百萬石夜景」……。
回想起來,那天晚上的大閘蟹體型碩大、個頭飽滿,顯然是上等貨色,可惜我新手上路,其他客人又憂心國事,那些極品螃蟹很可能是被我們辜負了……。(待續)
撰文:詹宏志
PChome創辦人、台灣作家
2019年01月13日
在上了初中的某一刻,我突然決定,我再也不要吃魚了。至今我其實並不完全明白這樣的決定是怎麼發生的……。
出生於海邊漁村的父親,每餐飯是無魚不歡的,而父親所謂的魚指的大多是海魚,河鮮湖鮮都不算數(就連台灣人最愛的虱目魚,我們家也不吃的),所以母親也總是想盡辦法讓每餐飯都有一點海魚料理在桌上。雖然此時我們已經搬到全台灣唯一不靠海的縣分南投縣,在這裡,山珍易覓,海鮮難得;再加上限於經濟拮据情況,能買得起的魚並不是什麼高貴魚種。即使如此,乾煎的肉魚、小赤、白帶魚或者四破魚,這些物美價廉的豐沛近海魚種仍然經常出現在我們家的餐桌上。我本來也都是愛吃的,直到有一天,少年的我下了決心告訴自己,我再也不要吃魚了,我根本是不愛吃魚的……。
叛逆反抗的青春少年心思難以捉摸,也許否定一切大人的威權(包括父母、老師、訓導主任)是建立自我的重要途徑(雖然我也疑心有一個我已不記得的衝突事件做為導火線)。當母親指著桌上的乾煎赤說:「你正在轉大人,要多吃一點。」我就突然找到了自我,否定了大人,堅定地說:「我不吃魚!」母親感到詫異:「你昨天還吃的呀!」我用力搖頭:「我不吃魚,我根本不愛吃魚。」母親沒有再說話,家中食指浩繁,如何變出食物餵飽眾人,是她頭痛的問題;但出現一個偏食搗亂的倔強小孩,她是沒有力氣管他了。
肉身肌理鮮甜無比
就這樣,我拒絕吃魚十幾年,連帶大部分的海鮮也不吃了。我並不拒絕在什錦麵裡有一隻帶殼的蝦子或兩顆開口的蛤蜊,也技巧地把我最喜歡的花枝、小卷排除在黑名單外;但成長期間,我總是對外宣稱:「我,不吃海鮮。」而我自己,也完全相信自己所聲稱的。
這樣奇怪的心理狀態一直伴隨我走到高中、大學,畢業又就業,一直持續到1982年,這時我已經工作多年,成為一個力爭上游的新聞工作者,而且已經被我所屬報社派到紐約長駐。不多時,楓紅乍起,秋天來臨,朋友說在紐約海邊釣螃蟹是多麼容易的事呀,一根釣線一隻雞腿就足以釣起整簍螃蟹,他說:「不然,周末我找大家來家裡吃螃蟹。」我本來想跟他說:「我不吃海鮮。」但覺得太掃興,就把話吞了回去,心想:「到時候就吃一點周邊的東西吧?」
到了周末,朋友果然在家開了個「螃蟹派對」,邀了五六位朋友一起來,但螃蟹並不是釣來的,而是唐人街魚攤買來的,朋友振振有詞說:「你看,這麼大一簍子,恐怕有三十幾隻,個頭都這麼大,也才19塊9毛。」整簍螃蟹分次下了滾水鍋,桌上舖了報紙,紅通通的螃蟹就整堆倒在報紙上,撒滿整張餐桌,朋友說:「快來吃,這邊有啤酒,自己拿。」
原來「螃蟹派對」真的只有螃蟹,大家手抓螃蟹不顧儀態就大嚼起來,這時候我再要說「我不吃海鮮」,恐怕就是不識相了。我心中忐忑不安,十幾年遠離海鮮,連怎麼吃都不會了;朋友看出我的笨拙與徬徨,拿了鎚子和蟹箝給我,一面示意我敲開蟹殼,取蟹肉與蟹黃來吃。我跟著大眾裂解螃蟹,挖取殼中內容,放入口中,出我意料之外,這些面容醜惡的鐵甲怪物,肉身肌理卻是鮮甜無比,也一無我所擔心的腥臊之氣,不知不覺竟然也吃了好幾隻,手上沾滿螃蟹味道,一整天都洗不掉。
過了幾天,又有另一位朋友邀吃生蠔,我平日說的那句:「我,不吃海鮮。」來到嘴角又吞了下去,我又跟著去了「生蠔吧」(Oyster Bar);一杯香檳,一打生蠔,加酸豆、檸檬和塔巴斯科辣醬,我竟然也吃得津津有味。再過也許一個月,一位前輩作家請吃飯,選在小意大利區的意式餐館,點了「龍蝦麵」,一面說:「試試看,紐約最好的龍蝦麵就在這裡了。」所以,還來不及說「我不吃海鮮」,我又試了龍蝦。最後,挑戰我心中最後的禁地,我在一家法國館子主菜選了奶油煎魚,這是少年到成人的第一次,煎得焦脆噴香的鱸魚端上桌,我鼓足勇氣吃了一口,天哪,這太好吃了,我內心暗想:「這些年來我究竟在幹嘛?」
停止憂慮轉愛海鮮
就這樣,從60年代到80年代我內心暗黑的禁忌,在紐約不到半年,全部打破了;而且我也開始「停止憂慮,轉愛海鮮」,如今,我也不能想像桌上沒有鮮魚的生活了。
一切都是從那桌堆積如山的螃蟹開始的,現在回想起來,那螃蟹應該是大西洋盛產的「藍蟹」(blue crab);後來我又在美國東岸吃過幾回,華人家裡煮螃蟹通常只在滾水中加薑片、青蔥,或者一點老酒去腥,但在美國餐廳裡常常用了大量辛香料,或者是所謂的「開瓊綜合香料」(Cajun spices)去調味,變成了「香辣蟹」風味的路數。隔年秋天我準備回台灣,先到舊金山,來到漁人碼頭,看到遊客在吃「黃金蟹」(Dungeness crab),我也興沖沖買了一隻壓力鍋裡撈出來的大蟹,抱著蟹坐在碼頭吃將起來。來美國才一年,就「海鮮」這件事,我已經是變成另一個人了。
賓客們也心事重重
然後又過了一年,也是接近年底的時分,我第一次「獲准」入境香港(那是港英時代,我申請香港簽證,即使有大咖金庸先生擔任我的保證人,港府仍然審了快兩年才給我簽證,我都已經忘了本來要去香港做什麼了);我想機會難得,決定專心去旅行。我和我太太王宣一兩人在香港待了兩星期,到處去吃去看,大巴小巴地鐵渡輪都坐了。當時正是《中英聯合聲明》公布之際,我的香港朋友全都憂心忡忡,無心說笑。信報老闆林行止先生很客氣要請初次到港的我吃飯,他說:「來我家裡吃大閘蟹吧。」
那應該是大閘蟹季節的尾聲了,大閘蟹聞名遐邇,但我這個土包子從未嘗過;這也不奇怪,當時兩岸嚴禁接觸,陽澄湖大閘蟹尚有「匪籍」,在台灣是看不到也吃不到的。當晚赴宴,賓客皆是文化界名人,胡菊人和李怡都在座;林行止先生本身是美食家,當晚宴席其實是極其精緻的。但我不曾試過大閘蟹,吃得頗為狼狽,完全不知該吃哪些部位。而賓客們也心事重重,話題幾乎都環繞著《中英聯合聲明》以及香港的何去何從,也提到香港人的「大出走潮」。林太太指著維多利亞港的點點燈火說:「我每天晚上,都覺得城中滅去了好幾盞燈。」我順著她的手指望過去,看到的卻是全世界最璀璨的「百萬石夜景」……。
回想起來,那天晚上的大閘蟹體型碩大、個頭飽滿,顯然是上等貨色,可惜我新手上路,其他客人又憂心國事,那些極品螃蟹很可能是被我們辜負了……。(待續)
撰文:詹宏志
PChome創辦人、台灣作家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