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07-葉國豪:文摘 「過度旅遊」的危機——日本京都的經驗

葉國豪:文摘 「過度旅遊」的危機——日本京都的經驗
2019/3/7


日前國務院印發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引發社會普遍關注與討論。大灣區發展可被視為是自2003年6月CEPA(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簽署以來,中港經濟整合的進一步實踐。具體可見的就是透過大型跨境基建,包括甫建成的廣深港高鐵及港珠澳大橋,增進兩地人員、貨物、資金、服務與資訊等的流動,產生無法逆轉的深遠影響。然而其中關於跨境「旅遊」的議題,卻較少為人關注。

據統計,去年有超過6500萬旅客人次訪港,按年有高達11.4%的增長。然而在「量」的背後,社會普遍關心「質」的問題,包括78%旅客來自內地,當中更以即日來回的旅客為主。因此儘管多年來旅遊業界強調要拓寬旅客來源、發展深度旅遊,吸引更多過夜旅客以達到更高經濟效益,其成果卻似乎有限。相反,已有部分學者與傳媒憂心香港已面臨「過度旅遊」(overtourism)危機。

根據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UNWTO)定義,「過度旅遊」指的是「旅遊對目的地居民生活素質,以及遊客旅遊經驗所產生的負面影響」。過去幾年,「過度旅遊」已漸漸成為一個全球性的議題,甚至被認為是另一種形式的污染(pollution by tourism),例如亞太旅遊協會(PATA)以及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於2018年在韓國所召開的會議中均強調限制旅客(the need for tourist limits)和分流(redistribution in over-visited destinations)的重要。在此我們可借鏡日本京都的經驗,以應對跨境經濟整合大潮之下「過度旅遊」所可能帶來的衝擊。


時間、空間分流  善用大數據

京都是知名古都,其豐富的文化、歷史與宗教遺產,使其亦成為日本重要的旅遊城市,與東京、大阪等工商業城市同列。事實上由於簽證措施的放寬、日圓的相對貶值,以及中國旅客的大量增長等因素,日本近年已成為全世界旅遊增長最迅速的國家之一。擁有約148萬人口的京都市,2017年吸引了超過5360萬遊客人次,其中約1557萬為過夜旅客,近六成來自亞洲,而中國更是主要旅客來源地。龐大旅客為京都帶來實質的經濟效應,卻同樣引發了「過度旅遊」的憂慮,甚至讓日本國人產生「離棄京都」的傾向。這表現在熱門景點的人潮、對當地民眾生活的滋擾、環境衛生的污染、交通運輸工具的擁擠、酒店客房價格的上升,甚至對舞妓的騷擾等。京都負責會展與旅遊部門的官員承認,旅客的增加已對市民日常生活產生影響;「太多遊客與過於擁擠」已成為京都旅遊最讓人詬病的問題。而日本觀光廳更在去年10月首次針對「過度旅遊」調查,以確保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

面對「過度旅遊」困境,據相關報道,京都市政府主要採取以下應對方式(註)。首先是在時間上分流,讓部分熱門景點的營業時間提早或延長,以分散尖峰時段旅客人潮;其次是在空間上分流,開發具潛力而較不為人認識的新景點,以減輕熱門景點的人潮;第三,發展旅遊淡季的市場,以紓緩旺季壓力;最後,善用大數據等新科技,提供熱門景點的人潮與交通資訊,方便遊客與車輛迴避擁擠路線。


強調和諧共存  關注旅遊承載力 

上述京都受「過度旅遊」影響的情况,與香港有頗多相似之處。然而不同於香港因此加深中港衝突的政治與社會影響,京都並不將市民與旅客放在衝突與對立的兩端,相對地政府做了許多努力,強調和諧共存以減少旅客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舉例而言,日本國家旅遊局(JNTO)提供了多達15種語言界面給外國遊客了解相關資訊;京都市政府提供關於「京都禮節」的相關手冊,提醒旅客諸如使用廁所、室內外吸煙、小費打賞、排隊、室內脫鞋,以及溫泉浴池等使用的知識。而這些資訊確實在改變旅客行為上產生正面效應。筆者早前至京都旅遊,見旅客多而不亂,地鐵等交通運輸系統即使在上下班時段,也安靜有序而不感擁擠,巴士服務更是勝過香港,可以有效紓緩地鐵的運輸需求,不但至少有日英中韓等指標,其全面電子化的報站、等車提醒更是準確而細緻,充分體現出日式服務「Omotenashi」的有禮與用心精神。相對於本港巴士,特別是小巴服務,普遍被境外旅客視為複雜的交通工具,尚須自行下載手機應用程式以了解班次時間,實在有不少改善空間。

京都更關注旅遊承載力(carrying capacity)對城市的影響,包括基礎設施、生態環境、社會影響及心理特質等,必要時會減少甚至取消相關祭典與活動的安排,以在旅遊發展與市民生活之間取得更好平衡。相較於此,特區政府與旅遊業界對社會影響評估的長期輕忽,實在讓人失望,其亦僅嘗試做空間上的分流,不是分流至主題公園就是至其他地區,甚至自以為可以毫無限制地接受跨境旅客到來。由於總量太大,加之在部分政黨與傳媒操作下,令人遺憾地使內地旅客成為避之唯恐不及的不受歡迎對象。事實上,中國內地與澳門早已針對景區與城市的旅遊承載力做出相關規定,香港卻仍停留在各說各話或盲目地擴張旅客接待能力,終究會產生不可持續的旅遊生態,以及無法避免的政治與社會對抗。


應避免囿於短期、特定界別利益考量

因此,政府應該要加強景區與當地居民的溝通協調(例如東涌、西九龍與土瓜灣),透過地區民調與訪談來了解市民態度與需求;甚至仿效日本部分城市,重新考慮施行入境稅與住宿稅等措施,一方面減少即日來回的旅客數量,另一方面藉稅收來改善基礎設施;鼓勵深度遊與旅客來源多元化(京都即吸引了不少來自墨西哥與西班牙的旅客)。更重要的是,不論大灣區是不是香港最後的發展機會,又或者質疑「背靠祖國」是不切實際,我們應該要避免囿於短期與特定界別的利益考量,而犧牲了長遠與整體的香港社會利益。

註:Mochizuki, Mami. "Tourist sites tackle 'overtourism'," NHK World-Japan, 11 October 2018.


葉國豪
作者是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院客席講師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110508-劉若英:易副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