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208-非常人語:天外有天~宋以朗

非常人語:天外有天~宋以朗
2005年12月8日
壹週刊822


撰文:阮佩儀
攝影:劉伯軍

宋以朗是國際傳媒的焦點。

《中國日報》、英國《衛報》、《紐約時報》、俄羅斯《Interfax News Agency》……都怕了他。

五十六歲的他,搞了個「東南西北」網站,把各地新聞,翻譯成英文。同一段新聞,各地傳媒如何演繹,在他的站一覽無遺。

廣東省太石村要求重選村長,英國《衛報》記者Benjamin Joffe Walt說協助他入村采訪的人被打到頸骨折斷。《南方日報》、《燕南論壇》在百里州醫院找到被打傷的呂邦列,證實他沒大礙,頸骨也不曾折斷。正因為有了“東南西北”,《衛報》記者從此要返家鄉。

宋以朗是探射燈,偵測世界各地的新聞報導。

「我不下評論,全放上網讓你看,對對錯錯,由你判斷。」

BBC訪問他,雅虎論壇、中華網論……都在談論他。


偵測,是他一生的事業。

他是統計學博士,是全球第二大統計公司KMR的顧問,產品在哪個國家刊登哪本雜誌最具宣傳效力,他負責偵測。

他父親宋淇,又名林以亮,是世界七大《紅樓夢》翻譯家之一。曾任邵氏制片,拍過梁醒波主演的《南北和》。

母親鄺文美,曾在美國新聞處工作,以方馨一名,翻譯世界巨著。

他父母是張愛玲小說的版權持有人,父親離世,張愛玲後人趁他母親病重,游說她改遺囑,以求奪回版權。

在美生活了三十多年的他,特別回來守衛家園。

將資料呈上是宋以朗的強項,但他沒鮮明立場。搞網站如是,做人都如是。

他的家,有張愛玲晚年的證件相和她親自撰寫的信件。我們舉機拍攝,他說:「遺物有幾個假髮,晚年的她,頭發濃密,你大概明白是什麼一回事。

「許鞍華把張愛玲的《傾城之戀》搬上大銀幕,張愛玲對許鞍華的評價,這裏寫了。

「許鞍華跟我姐姐,在聖保祿女校唸小一時是隔離位同學。

「你大概明白,真相揭露了,會傷害很多人。五十年後,當事人死了才揭露,又是另一回事。」

能不能拍照?他始終沒說。

他是喇沙舊生,我們提議到喇沙拍照,他也沒說「好」或「不好」,依樣給你一堆資料。

「血癌是白血球過多,我相反,小時候常手腫、發燒,不能上學(白血球過少的人容易受感染)。小四留班,小學五年班,也忘了是什么科目,總之捧了蛋,俾人鬧得好辛苦。」

給誰罵?

「我父母大概不會罵我。」

「小學五年班,喇沙在界限街那堵牆塌了下來,壓死了我的好同學……」

密集的提問,令他很疲累。像他身體不好,問他有沒有運動,他把問題看成是另一次大型調查,答案足夠你出一本自傳。

宋以朗七八年在美國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Stony Brook博士畢業,一直從事不大需要跟人溝通的工作。

第一份工,是程式員,一做三年。

「三人公司,一日工作十八小時。」

第二份在Arbitron做調查,統計全美電視廣播收視率,做了七年。

第三份工是姨媽介紹他去美國政府做法庭傳譯,聯邦調查局偷錄了黑幫走私、販毒、勒索、收數、開妓院的錄音帶,他負責聽,再翻譯成英文。

「我負責廣東話、上海話和普通話,一九八六做到一九九三。」

後來,他朋友開調查公司,朋友負責見客,他搜集資料。

「像生病食乜藥,在哪雜誌賣廣告最有效,我做程式,分析數據。」

九九年,朋友轉到全球第二大媒体調查公司KMR,他當技術顧問至今。

「沒複雜人事關係,多好。」

宋以朗小時候,見盡人性的複雜。

「尤敏是我契家姐,大我十幾歲。她跟她父親為錢打官司,很不開心,我父親是她的精神支柱。

「明星來我家,都說怎樣俾男人騙財。你大概明白,女人年輕,吸引男人的是美貌。老了,吸引男人的只付餘錢財。」


只當獨行俠

長大了,他喜歡對電腦多過對人。二十四小時在家,一個人上網,一個人看電視,一個人吃飯,一個人打機。

最近看洪金寶的《殺破狼》,是一個人到新世紀廣場看中午場。

「約人等餐懵,有什麼好。」

○三年,母親病重,他回來陪伴,發現自己對香港極不熟悉,誰是曾蔭權、陳方安生、梁國雄、鄭經翰,他沒概念。於是將報紙翻譯成英文,讓英語人看,把網站定名為「東南西北」。

「世界上的國家,分南、北。南是發展中國家,北是已發展國家。我由西方來到東方,所以叫東南西北。」

怎決定哪些翻譯,哪些不?

「如果我認為英文已經足夠,就不理它。像布殊訪問中國,大把人講。《紐約時報》的報導形式,你猜到。《人民日報》,更加無謂翻譯。」

他把「博客」載北京某報記者如何偷入教堂見布殊反應譯成英文。

「很多人說中國人沒幽默感,但那文章結尾,是寫中國小孩跟布殊握手后興奮大叫:『他那個手,毛絨絨的。』我覺得有趣,便翻譯。」

七十八歲老伯在各大報章刊登廣告,問何時有普選,他也翻譯。

「看《紐約時報》大概不會知道有這種事。」

章子怡拍《藝伎回憶錄》被批評賣國,中國女孩在汕頭公園打架,他也譯成英語。

「章子怡不過拍戲,要不要推到民族層面?這事,大概不會在英語世界發生。

「常說科技令傳媒的報導更完善,但中國女孩在公園打交,全是用手電拍的圖片,沒文字跟進,你又願不願意看?」

美國大網Meta filter也轉載這翻譯,他的網站從此在外地傳媒廣泛流轉。

廣東省太石村選村長,宋以朗認為是民主雛形,把相關新聞由七月翻譯到現在。《衛報》記者作了跟其他傳媒不一樣的報導,他的網站成了警世指標。

「我特別在乎傳媒人看,等他們別亂來。

「像中國海軍艦隊來香港,《紐約時報》說成是大陸恐嚇香港民主,那文章還在美國國會年報刊登。」

他把美國艦隊來港的新聞放上網。

「你咁都講得出?我讓你看,你們艦隊來,算不算恐嚇中國?」

但他不要當記者。

「記者有篇幅限制,受報館立場掣肘。像警司冼錦華召妓,《南華早報》只說法庭上的話。《蘋果日報》詳細描述他的召妓過程。《壹週刊》懷疑他吃偉哥。我不敘述,不解釋,沒篇幅、立場限制,把相關報導全譯成英文放上網,由你下評論。」

他的網站,也不收費。

「一收費,別人便懷疑你為錢而寫,不公平、公正。」

他住加多利山,物業是父母的。母親病重,有私家看護照顧。他有個跟了他五十六年、今年七十九歲的管家和一個菲律賓工人。

他沒結婚,沒孩子,在美國KMR公司當顧問,每月有薪金。他在紐約Union Square,又有物業。

「我不愁衣食,老了可返美國拿退休金,搞網站,做開心事多好。」

他父母出身好,卻有不開心人生,提醒了他,難得開心。


助你出井底

他爺爺在法國Sorbonne留學,唸戲劇,當過天文台長。那時天文台長是青海第四大官,他因為懂七國語言,會和德國人溝通,被欽點當官。他父親宋淇在燕京大學唸比較文學,母親鄺文美在上海聖約翰大學唸文學。二人婚後,在上海有多幢物業,鄰居都是名人,像傅雷、蕭芳芳。

「蕭芳芳和我姐姐差不多年紀,她去New Jersey的Seton Hall留學,也找我姐姐。

「傅雷是著名翻譯家,家里沒鋼琴,他的兒子傳聰(一九五五蕭邦鋼琴大賽第三名),每日就在我家練琴。」

知識分子被說是成分不好,宋以朗出世四星期,一家人要逃難到香港。

父母在美國新聞處工作,因而認識鄒文懷。

「他們做美國之音,也負責《今日世界》的翻譯工作。」

他父親後來去了電影懋業有限公司做總經理。六四年六月二十日,十一屆亞洲影展於台灣舉行,回程時發生爆炸,老板陸運濤身亡,他父親過檔邵氏。

「因為打仗,父親的肺一直醫不好,要在左邊身開孔,讓血和膿流出,一生人,單是紗布也用了幾萬呎。

「制片要管編劇,電影票房,很大壓力。當年他找張愛玲寫劇本,張就住在我房,整天不出來。

「編劇度不出什麼就煲煙,父親壓力大得要吃三粒安眠藥才可入睡。」

他的肺功能也因此愈來愈差。七○到八○年初,他轉到中大,幫李卓敏做行政助理,成立翻譯中心。

「出版Renditions。我七五年回港度假,父親把加多利山出租,一家搬到中大宿舍。」

他父親以林以亮一名,評論《紅樓夢》新英譯,文章在《明報月刊》也有刊登,跟周汝昌、趙岡等人被評為世界七大《紅樓夢》翻譯專家。他母親也以方馨一名,把世界名著,像The  Legend of Sleepy Hollow翻譯成中文。

二人晚年都很痛苦,他父親肺功能弱得一入夜便呼吸不了。他加多利山的家,鄰居是鄔維庸。

「他住我對面,後來在五樓多買一單位。八幾到九幾年,母親一見父親不妥,便拍他門,他免費診症,至九五年我父親離世。」

他母親今年八十六歲,手術後中風,又患了柏金遜。對宋以朗的呼喚,仍然有反應,但已經行不得,身體離不開睡床,朋友見了,都傷心痛哭。她從此不見人,不忍朋友看見衰弱的自己。

「但更多人行得,走得,也沒認識世界。

「你以為你看《華盛頓日報》、《紐約時報》,就認識了全世界?南北拗的,通通關於財富,你相信單一報導真的做到公平公正?」

他要你知道天外有天。


宋以朗一直是女校男生,初來香港,他和姐姐一同唸聖保祿。一家搬到九龍,父母帶唸小五的他和姐姐考瑪利諾,修女說他姐姐又靚又精靈,即收,並讓她跳班;他沒表情,像傻子,十問九唔應,拒收。他才可唸喇沙。

在喇沙唸到中五上學期,因六七暴動,他去了澳洲Holy Cross College 唸第十一、十二班,離開填鴨式教育,他即時變成尖子,考十科,十科拿A,當年澳洲報章也有報導(左是他父親,右是學校修士)。

他(中,左是姐姐,右是表姐)初來香港時,家有平治,住北角雲景道三、四千呎單位。一九五九年,美國之音在加多利山,為方便上班,父母才從香港搬到九龍。

星光大道的明星,很多都是他父母或姐姐的朋友,像張徹、鄒文懷、蕭芳芳、許鞍華,唯一跟他有關係的,是曾江。「我十一、二歲,他沒戲拍,來我家叫我陪他玩潛烏龜。」

他父親從電懋轉投邵氏,當時幾份報紙也有報導。《南北和》是他父親製片、編劇,寫的是自身經歷,說一個上海佬來香港,受本地人歧視,南北兩家人,仔女歡喜,但父親不和。梁醒波飾演南方父親,劉恩甲飾演北方父親。

他媽媽以方馨一名翻譯的美國小說。他父親被評是世界七大《紅樓夢》翻譯家之一。

這是楊凡替他姐姐宋以琳拍的照片。

這箱子都是張愛玲的遺物,他沒說什麼可拍,什麼不可拍。他把這張美國綠卡拿在手,又說曾見報,我們便拍下來。

他父親曾是李卓敏的行政助理,幫他在中大成立翻譯中心。這條幅是李卓敏給他們的。

他的家族,不乏名人,姐夫的父親,是水彩畫家曾景文,希爾頓酒店的壁畫,是他的作品。這是他畫給荷李活電影《Fifty Five Day sin Peking》的。

五十六歲的他,見到父母的身體都不佳,沒啥怕,最怕病。問他要不要找個伴照顧他?打不打算結婚?他說:「搵咁搞。」


撰文:阮佩儀
攝影:劉伯軍

非常人語
壹週刊822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110508-劉若英:易副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