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07-【寰宇韜略】中共海軍現代化,衝擊西太平洋安全(下)

【寰宇韜略】中共海軍現代化,衝擊西太平洋安全(下)
20191107


◎賴名倫(譯)

(接上文)

 國會關注美國海軍因應策略

 CRS報告中的第3部分,則是就國會與美國海軍,如何因應中共海軍現代化進程的策略之相關議題進行探討,以確認美軍是否獲得必要的經費與資源做出相應努力與調整,這些議題分述如下。

 首先,國會高度關注美國海軍的未來規模,是否足以制衡中共海軍現代化所升高的威脅,以及同時是否仍有餘力可執行其他任務,例如協助盟國抵抗潛在的俄羅斯軍事威脅,以及應付複雜的中東局勢,以維持美國區域利益。

 第二,國會也要求美國海軍就其「分散式架構」(DMO)計畫進程提供更完整的分析依據報告,如果此一計畫確實能提高美國海軍對抗中共的A2AD能力,那麼新架構所呈現出的規模與裝備籌獲進度將如何進行。

 第三,在面對中共新型的反艦彈道飛彈(ASBM)、射程日益延伸的反艦巡弋飛彈(ASCM),與其他A2AD武器(例如自走式智慧水雷),以及中共艦在機作戰半徑提升等威脅下,美國海軍將需要哪些技術與武器的開發?或國會是否應該修改武器籌獲政策評估標準?以協助美軍持續籌獲先進武器裝備。這些議題一方面固然反映出國會對中共軍事崛起的憂心,但值得稱道之處,在於國會也將簡化武器籌獲進程、評估準則與提高經費等作法列入選項,顯見美國政界對於嚇阻中共軍事威脅,有極為清楚的立場與作為。


 美海軍新戰略與發展新技術構想

 報告第3部分,同時也整理美國海軍對於國會關注議題的整體回應。包括詳細列舉新一代造艦計畫與整體兵力規模結構的整體評估,並在附錄中列舉主戰艦艇如福特級航艦、維吉尼亞級SSBN、DDG-51與DDG-1000驅逐艦計畫,以及新一代巡防艦FFG(X)技術指標,乃至於包括新一代無人水面載具USV等籌獲進程,以說明海軍的武器籌獲符合「分散式架構」(DMO)計畫進程構想。

 在DMO計畫的構想基礎上,另一個焦點則是武器裝備的性能優勢議題,美國海軍也努力消除觀察家對於主戰武器優勢衰退的擔憂。報告中承認,儘管現階段發展「反魚雷魚雷」(Anti-Torpedo Torpedo,ATT),一種發展用於對抗魚雷與自走智慧水雷的技術,發展並不順利,美國海軍也規劃在現有艦艇上,移除這類裝備所占據空間,但並不代表海軍將中止這類技術發展。

 針對共軍反艦彈道飛彈,報告雖未在此文中提到美軍反制作為,但其利用附錄簡單闡述美軍可能的反制選項。其特別點明進行一次「成功的反艦彈道飛彈攻擊」需要先行偵測、識別與定位目標艦艇,將數據傳至反艦彈道飛彈發射單位、發射飛彈後,讓飛彈進行追蹤與最終攻擊。美軍的反制作為,則是「切斷」其殺傷鏈,包括直接利用新一代防空系統「硬殺」、阻止飛彈攻擊,以及利用掩蓋艦隊蹤跡、混淆目標,阻止敵軍取得有效目標資訊,最後則先一步對敵指管通資與發射系統進行打擊。

 此外,美國海軍部此前也曾制定並向國會提交「巡弋飛彈戰略」(Cruise Missile Strategy,CMS),CMS的內容,包括美軍持續發展包括改良型戰斧巡弋飛彈、新型遠程反艦飛彈(LRASM)等新一代武器的開發。海軍的攻擊性裝備將由更廣泛的現役與未來武器組成,這些主戰武器系統屬性將兼具速度、射程、殺傷力、生存能力,以及通用性等「多用途」功能。同時,這些武器將進一步整合原有的CMS,並發展出新的「攻勢性飛彈戰略」(Offensive Missile Strategy,OMS)。


 「攻勢性飛彈戰略」將整合新裝備

 攻勢性飛彈戰略(OMS)將採取新的系統性評估方式,以提高美軍對新形態威脅的應對能力。其內容涵蓋對現有與發展中武器的性能評估,以及假想敵武器威脅與性能情報更新,同時,並配合年度預算與研發資金制度,以實現對於新一代飛彈系統能力的最佳組合選項。

 CRS報告中,所列舉的OMS內容涵蓋3大支柱:首先是對既有武器系統的妥善率和能力評估;其次是武器裝備的升級與性能提升計畫,例如改良艦射型與潛射型戰斧巡弋飛彈,以及換裝新型的「聯合多用途彈頭系統」(Joint Multiple Effects Warhead System,JMEWS)以提升攻陸目標打擊能力,類似的改良計畫,也涵蓋將SM-6/Blcok 1B標準防空飛彈的對艦打擊能力改良計畫,使得傳統特定用途的攻陸/防空/反艦飛彈,將具備聯合多用途彈性。最後,海軍也持續籌獲新一代武裝,如超高速彈頭與持續研發飛彈,以確保美國海軍的技術優勢。


 無人機發展引領新技術革命

 除各種飛彈以外,長期以來,維繫美國海軍地位威信的航艦艦載機作戰能力與生存性,也受到關注。由於中共在ASBM與其他A2AD能力上的發展與提升,將可能對艦隊的生存能力帶來巨大風險,或迫使航艦在遠離中共軍力投射打擊範圍外運作,從而削弱艦載機作戰能力與經費投資效益。因此,如何延伸航艦的有效打擊半徑,與提升生存性同屬重要議題。

 MQ-25魟魚式無人機計畫的發展,似乎為未來提升航艦艦載機打擊範圍,提供一個可供借鏡的選項。MQ-25魟魚式是一款發展用以為艦載機提供遠程空中加油的無人飛行載具(UAV),該機同時在性能指標上,也被賦予了負責偵察、情報蒐集與監視等多功能任務。儘管這項計畫今年才剛正式起步,然而分析指出,MQ-25的發展將可為後續發展艦載攻擊型UAV的構想,提供深具價值的研發經驗與技術累積。在相關附錄與其他報告中,也有觀察家認為,未來MQ-25與F-35C艦載型聯合打擊戰機,將可能形成新一代的美國海軍匿蹤航空打擊武力,藉由無人機多功能彈性搭配運用,將可在削減經費成本的同時,提升美國海軍艦載機的打擊能力與範圍。

 因此,新一代的UAV開發計畫,或許將可成為美國海軍航艦在「分散式架構」(DMO)計畫下,最重要的存在意義,並使美國海軍持續獲得足以抗衡與嚇阻中共軍力的技術優勢。(完)


◎賴名倫(譯)
寰宇韜略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110508-劉若英:易副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