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20-孔誥烽:【華府看天下】中大、理大之戰烈火中誕生的香港民族
孔誥烽:【華府看天下】中大、理大之戰烈火中誕生的香港民族
2019-11-20
警察大舉進攻大學校園,遇到頑強抵抗。錄音時,理工大學仍有學生圍困校園,令人擔心。但一百多個勇武派主力已經成功通過游繩逃脫並被電單車接走,過程之驚險,成為國際新聞。
這次中文大學與理大之戰,激烈之程度,是一年前難以想像會發生在香港的。這場運動,有了國歌規格的《願榮光歸香港》之後,又有了在未來將會被傳頌和紀念的戰役。理工大學被警察圍困了一天後,香港有十萬計市民冒著槍林彈雨湧去尖沙咀與紅磡一帶嘗試反包圍警察,組織人鏈運送物資進大學校園。 畫面所見當中有不少是全無裝備的OL和師奶,令人驚訝運動激進化至今,社會支持仍廣。
無數香港人在這幾個月,共同經歷了這場運動的起跌,一同過了不知多少個憂心難眠的晚上。這些情感,也遍及在海外的香港僑民。實際上,香港現在經歷的,就是一個通過共同的悲憤,以痛苦、希望、記憶完成的國族形成過程。
幾年前香港本土主義剛興起時,很多大中華老人都在問︰「甚麼是香港人?」、「你能清楚界定香港人嗎?」他們認為不能清楚界定甚麼是香港人,那談何本土?這種問題,其實很無聊。任何本土身份、民族身份,其實就是一個社群認同的情感紐帶,也不停演化發展,難以像教科書地清楚界定。你若要科學客觀的界定,那麼中國人的身份,便更混亂矛盾更難以理解。這我在《甚麼是中國人?》的舊文,已曾詳細述及。
有人說,一群人,你覺得自己是一個民族,便是一個民族了。這個民族感,在住民群體中出現,當然不是隨意的;很多時候通過這個群體的共同經驗,和一起經歷的喜怒哀樂熏焙出來。這就如在一個班級、一個學校、一個大學舍堂,一群人偶然地走在一起,共同生活、共同成長、共同參加各種體育競技,這群人便可能會結成凝聚力持續一輩子的共同體。民族身份,其實就是在一個地理單位內住民的共同體意識。
這個共同體身份的建構,當然也包括很多刻意的營造,例如代表群體的旗幟、歌曲,和這個群體的前代人的歷史。但這些刻意營造,都是以有機自發的群體情感紐帶作為基礎。沒有這個基礎,你多努力刻意營造,都難建構到共同體意識。而各種共同經驗中最能催化強大共同體意識的,便是共同的苦難與共同克服的挑戰。
這個對民族身份的理解,其實便是已故民族主義理論大師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的觀念。這個觀念,早年被政治學者吳叡人介紹到台灣,近年再由港大《學苑》的《香港民族論》專題介紹到香港。這個觀念將我們從「民族是自古以來從種族血緣決定好,我們都是中國人」的謊言裡解放出來,令我們認識到,有別於中國的台灣和香港的民族認同,不單可能還十分自然。
上一輩香港住民的共同經歷,包括了不少在中國生活的記憶、8964的共同創傷等。這些經歷與由此而來的情感紐帶,與中國知識分子的共同體身份糾纏在一起。1997年後,香港新一代經歷的SARS、反高鐵、反國教、雨傘革命,到今天的「反送中」,卻是一個完全獨立於中國的共同經驗,與中國大陸毫無交集。香港的民族身份,便這樣誕生了,並在每一次抗戰中強化。
當「光復香港,時代革命」的口號從2016年的偏鋒口號變成今天人人都叫,當2016年的魚蛋衝突演變成今日的中大和理大之戰,我們見證到的,便是在烈火中誕生的香港民族。
孔誥烽
2019-11-20
警察大舉進攻大學校園,遇到頑強抵抗。錄音時,理工大學仍有學生圍困校園,令人擔心。但一百多個勇武派主力已經成功通過游繩逃脫並被電單車接走,過程之驚險,成為國際新聞。
這次中文大學與理大之戰,激烈之程度,是一年前難以想像會發生在香港的。這場運動,有了國歌規格的《願榮光歸香港》之後,又有了在未來將會被傳頌和紀念的戰役。理工大學被警察圍困了一天後,香港有十萬計市民冒著槍林彈雨湧去尖沙咀與紅磡一帶嘗試反包圍警察,組織人鏈運送物資進大學校園。 畫面所見當中有不少是全無裝備的OL和師奶,令人驚訝運動激進化至今,社會支持仍廣。
無數香港人在這幾個月,共同經歷了這場運動的起跌,一同過了不知多少個憂心難眠的晚上。這些情感,也遍及在海外的香港僑民。實際上,香港現在經歷的,就是一個通過共同的悲憤,以痛苦、希望、記憶完成的國族形成過程。
幾年前香港本土主義剛興起時,很多大中華老人都在問︰「甚麼是香港人?」、「你能清楚界定香港人嗎?」他們認為不能清楚界定甚麼是香港人,那談何本土?這種問題,其實很無聊。任何本土身份、民族身份,其實就是一個社群認同的情感紐帶,也不停演化發展,難以像教科書地清楚界定。你若要科學客觀的界定,那麼中國人的身份,便更混亂矛盾更難以理解。這我在《甚麼是中國人?》的舊文,已曾詳細述及。
有人說,一群人,你覺得自己是一個民族,便是一個民族了。這個民族感,在住民群體中出現,當然不是隨意的;很多時候通過這個群體的共同經驗,和一起經歷的喜怒哀樂熏焙出來。這就如在一個班級、一個學校、一個大學舍堂,一群人偶然地走在一起,共同生活、共同成長、共同參加各種體育競技,這群人便可能會結成凝聚力持續一輩子的共同體。民族身份,其實就是在一個地理單位內住民的共同體意識。
這個共同體身份的建構,當然也包括很多刻意的營造,例如代表群體的旗幟、歌曲,和這個群體的前代人的歷史。但這些刻意營造,都是以有機自發的群體情感紐帶作為基礎。沒有這個基礎,你多努力刻意營造,都難建構到共同體意識。而各種共同經驗中最能催化強大共同體意識的,便是共同的苦難與共同克服的挑戰。
這個對民族身份的理解,其實便是已故民族主義理論大師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的觀念。這個觀念,早年被政治學者吳叡人介紹到台灣,近年再由港大《學苑》的《香港民族論》專題介紹到香港。這個觀念將我們從「民族是自古以來從種族血緣決定好,我們都是中國人」的謊言裡解放出來,令我們認識到,有別於中國的台灣和香港的民族認同,不單可能還十分自然。
上一輩香港住民的共同經歷,包括了不少在中國生活的記憶、8964的共同創傷等。這些經歷與由此而來的情感紐帶,與中國知識分子的共同體身份糾纏在一起。1997年後,香港新一代經歷的SARS、反高鐵、反國教、雨傘革命,到今天的「反送中」,卻是一個完全獨立於中國的共同經驗,與中國大陸毫無交集。香港的民族身份,便這樣誕生了,並在每一次抗戰中強化。
當「光復香港,時代革命」的口號從2016年的偏鋒口號變成今天人人都叫,當2016年的魚蛋衝突演變成今日的中大和理大之戰,我們見證到的,便是在烈火中誕生的香港民族。
孔誥烽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