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812-蔡子強:中國對日本戰敗有多大貢獻?
蔡子強:中國對日本戰敗有多大貢獻?
20050812
【明報專訊】作者為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
適逢二次大戰及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很多人都談到中國對盟軍戰勝日本的貢獻。
國內不少媒體都強調一組數字,日軍在中國戰場的損失佔日軍二戰總損失70%,「消耗」了455萬餘人,牽制日本陸軍的主力,大大減輕盟軍在太平洋戰區的負擔。隨意找個例子,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出版的《第二次世界大戰》,除列出這組數字外,更如此總結﹕「中國拖住了日本陸軍主力,做就日本用於南洋作戰的兵力大為減少,減輕了盟國在太平洋的壓力。」一時間中國似乎是戰勝日本的大功臣。
如果我們對照日本自己的統計,會發現70%和455萬這組數字「水分」出奇的高,但這裏姑且撇開這點不談,改從一個比較宏觀的戰略視野看問題。
日本戰敗時,本土仍有200萬陸軍,紀律和配備良好,不是被實戰長期蹂躪下的殘兵敗將。我想指出,陸軍從來不是日本戰敗的關鍵。
日本戰時海軍隨軍記者伊藤正德,戰後撰寫了《連合艦隊全沒》一書。究竟日本為何戰敗﹖在這位日本人眼中,這主要在於兩國戰時建造和補充艦隻能力上的差別﹕(請看附表)
稍為熟悉軍事史的人都知道,由一戰到二戰,海戰的主角已由戰列艦改為航空母艦,日本重達7萬噸的超級巨艦大和及武藏,在整場戰爭中恍如廢物,從未立過任何戰功,同級戰艦的第三艘信濃,更在戰爭後期被改建成空母。太平洋戰爭如珍珠港、珊瑚海、中途島、馬利安納等海戰,主角一直是空母,直至最後的雷伊泰灣海戰,日本的戰列艦才稍稍進場。
美日海戰實力懸殊 才是關鍵
如果空母是太平洋戰爭的主角,從上表可見,美日戰時造艦能力的差距是如何懸殊。日本差不多注定沒有反勝機會。隨戰爭拖延下去,日軍的劣勢只會越發明顯。事實上,以戰爭後期決定性的馬利安納海戰為例,當時日軍投入的兵力只有美軍約三分一。正如日本「聯合艦隊」開戰時的司令山本五十六所說,他能夠保證聯合艦隊在開戰後的首年雄霸海上,但一年後卻不敢說。他一直反對開戰,對美日工業實力的巨大差距十分悲觀,認為這也是戰爭勝負之關鍵。
日本聯合艦隊是否完全沒有勝機﹖又或扭轉乾坤的時刻﹖最近美國有一本十分有趣和出名的書《What If? The World's Foremost Military Historians Imagine What Might Have Been》。正如書名所述,它由一群最負盛名的軍事歷史學家聯合撰寫,他們想像在很多歷史尤其是戰爭中的關鍵時刻,一個細微的決定,又或一個偶然因素(如天氣),可以如何改變往後的歷史進程。其中一位美國日本軍事史權威Theodore F. Cook便寫了一篇關於太平洋戰爭的,他揀出來的就是戰爭第一年的中途島海戰。如果你問筆者,我也只有看到與前文同一個答案。篇幅關係,只能建議讀者自行翻閱。
只有攫取了制海權,才能攻克被孤立的島嶼與及守軍。
自從1944年7月起,隨太平洋馬利安納群島(包括關島及塞班島等)被美軍攻克,並建立大型空軍基地,日本本土便被直接置於美軍重型轟炸機轟炸半徑內,即使是轟炸廣島及長崎的原子彈,那些B-29飛機也是從這裏的提尼恩島起飛。這些島嶼和機場的重要性,從7月東條英機內閣因此而引咎總辭,可見一斑。
台灣著名軍事評論家、三軍大學榮譽講座教授鈕先鐘,在其所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回顧與反思》一書中「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無條件投降之分析」一文中,有以下有趣的分析。
不錯,B-29「超級空中堡壘」可以以中國四川成都為前進基地,但從那裏起飛只能飛到日本九州南端,而不能到達日本的心臟和主要工業區,而且得為了省下空間裝燃料而攜彈量大幅減少(例如未必可載得起沉重的原子彈),可說是完全不符效益,所以只曾出擊過9次,投彈800噸。因此能從近距離諸如馬利安納群島等建立空軍基地,顯得至為重要。
海上封鎖 經濟癱瘓
至此,美軍可說準備就緒。1945年3月9日,美軍對日本進行了有名的「東京大轟炸」,實施了所謂「杜黑戰略」(Douhet Strategy),即以制空權令對手屈服,這是有史以來最慘烈的一次轟炸,在燃燒彈的殺傷下,日本8.4萬人死亡,25平方公里(高達東京全城面積四分一)被夷為廢墟。這樣的轟炸後來一直持續,最終導至日本90萬人死亡、2200萬人無家可歸、287平方公里地區被摧,這樣的一個滅性效果。
使用燃燒彈時,大約330架次的B-29,即能做成相當一顆原子彈的破壞效果,而在1945年8月,美軍B-29每周出擊的架次為此數的4倍,所以用不用原子彈實際上沒有太大的關係。原子彈的作用是被人高估了。
面對歷史 應實事求是
另一方面,日本所需的原料有75%來自海外,隨海戰失利,美軍逐步逼近日本本土並進行海上封鎖,對日本經濟造成災難。自1945年3月起,無一滴石油能輸入日本,令其經濟在同年7月(即投降前夕)完全癱瘓。
隨1945年6月日本的「大門」沖繩島淪陷,很快會改建成美軍基地,以上兩種情只會雪上加霜。
所以我的結論十分簡單,跟納粹德國完全不同,到逼於無奈無條件投降時,日本仍保有一支相當龐大、完整和精銳的陸軍。日本是敗於美軍的滅性大轟炸及海上封鎖,美軍能這樣雙管齊下,前提都是日本海戰失利,而恰巧在這一點上,中國可說完全作不到任何貢獻。因此,無論中國戰場上拖死了多少數目的日本陸軍,對日本最終的戰敗都毫不決定性。
所以,在日本人眼中,日本是敗給美國,而絕非中國,恐怕是更接近現實的看法。
最近,在反對日本篡改歷史教科書的浪潮中,我們都表現得義憤填胸,但除非中國人自己有一天也實事求是,而非以浮誇的態度來面對自己的歷史,否則我實在看不到我們有什麼道德高地去批評日本人。
20050812
【明報專訊】作者為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
適逢二次大戰及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很多人都談到中國對盟軍戰勝日本的貢獻。
國內不少媒體都強調一組數字,日軍在中國戰場的損失佔日軍二戰總損失70%,「消耗」了455萬餘人,牽制日本陸軍的主力,大大減輕盟軍在太平洋戰區的負擔。隨意找個例子,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出版的《第二次世界大戰》,除列出這組數字外,更如此總結﹕「中國拖住了日本陸軍主力,做就日本用於南洋作戰的兵力大為減少,減輕了盟國在太平洋的壓力。」一時間中國似乎是戰勝日本的大功臣。
如果我們對照日本自己的統計,會發現70%和455萬這組數字「水分」出奇的高,但這裏姑且撇開這點不談,改從一個比較宏觀的戰略視野看問題。
日本戰敗時,本土仍有200萬陸軍,紀律和配備良好,不是被實戰長期蹂躪下的殘兵敗將。我想指出,陸軍從來不是日本戰敗的關鍵。
日本戰時海軍隨軍記者伊藤正德,戰後撰寫了《連合艦隊全沒》一書。究竟日本為何戰敗﹖在這位日本人眼中,這主要在於兩國戰時建造和補充艦隻能力上的差別﹕(請看附表)
稍為熟悉軍事史的人都知道,由一戰到二戰,海戰的主角已由戰列艦改為航空母艦,日本重達7萬噸的超級巨艦大和及武藏,在整場戰爭中恍如廢物,從未立過任何戰功,同級戰艦的第三艘信濃,更在戰爭後期被改建成空母。太平洋戰爭如珍珠港、珊瑚海、中途島、馬利安納等海戰,主角一直是空母,直至最後的雷伊泰灣海戰,日本的戰列艦才稍稍進場。
美日海戰實力懸殊 才是關鍵
如果空母是太平洋戰爭的主角,從上表可見,美日戰時造艦能力的差距是如何懸殊。日本差不多注定沒有反勝機會。隨戰爭拖延下去,日軍的劣勢只會越發明顯。事實上,以戰爭後期決定性的馬利安納海戰為例,當時日軍投入的兵力只有美軍約三分一。正如日本「聯合艦隊」開戰時的司令山本五十六所說,他能夠保證聯合艦隊在開戰後的首年雄霸海上,但一年後卻不敢說。他一直反對開戰,對美日工業實力的巨大差距十分悲觀,認為這也是戰爭勝負之關鍵。
日本聯合艦隊是否完全沒有勝機﹖又或扭轉乾坤的時刻﹖最近美國有一本十分有趣和出名的書《What If? The World's Foremost Military Historians Imagine What Might Have Been》。正如書名所述,它由一群最負盛名的軍事歷史學家聯合撰寫,他們想像在很多歷史尤其是戰爭中的關鍵時刻,一個細微的決定,又或一個偶然因素(如天氣),可以如何改變往後的歷史進程。其中一位美國日本軍事史權威Theodore F. Cook便寫了一篇關於太平洋戰爭的,他揀出來的就是戰爭第一年的中途島海戰。如果你問筆者,我也只有看到與前文同一個答案。篇幅關係,只能建議讀者自行翻閱。
只有攫取了制海權,才能攻克被孤立的島嶼與及守軍。
自從1944年7月起,隨太平洋馬利安納群島(包括關島及塞班島等)被美軍攻克,並建立大型空軍基地,日本本土便被直接置於美軍重型轟炸機轟炸半徑內,即使是轟炸廣島及長崎的原子彈,那些B-29飛機也是從這裏的提尼恩島起飛。這些島嶼和機場的重要性,從7月東條英機內閣因此而引咎總辭,可見一斑。
台灣著名軍事評論家、三軍大學榮譽講座教授鈕先鐘,在其所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回顧與反思》一書中「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無條件投降之分析」一文中,有以下有趣的分析。
不錯,B-29「超級空中堡壘」可以以中國四川成都為前進基地,但從那裏起飛只能飛到日本九州南端,而不能到達日本的心臟和主要工業區,而且得為了省下空間裝燃料而攜彈量大幅減少(例如未必可載得起沉重的原子彈),可說是完全不符效益,所以只曾出擊過9次,投彈800噸。因此能從近距離諸如馬利安納群島等建立空軍基地,顯得至為重要。
海上封鎖 經濟癱瘓
至此,美軍可說準備就緒。1945年3月9日,美軍對日本進行了有名的「東京大轟炸」,實施了所謂「杜黑戰略」(Douhet Strategy),即以制空權令對手屈服,這是有史以來最慘烈的一次轟炸,在燃燒彈的殺傷下,日本8.4萬人死亡,25平方公里(高達東京全城面積四分一)被夷為廢墟。這樣的轟炸後來一直持續,最終導至日本90萬人死亡、2200萬人無家可歸、287平方公里地區被摧,這樣的一個滅性效果。
使用燃燒彈時,大約330架次的B-29,即能做成相當一顆原子彈的破壞效果,而在1945年8月,美軍B-29每周出擊的架次為此數的4倍,所以用不用原子彈實際上沒有太大的關係。原子彈的作用是被人高估了。
面對歷史 應實事求是
另一方面,日本所需的原料有75%來自海外,隨海戰失利,美軍逐步逼近日本本土並進行海上封鎖,對日本經濟造成災難。自1945年3月起,無一滴石油能輸入日本,令其經濟在同年7月(即投降前夕)完全癱瘓。
隨1945年6月日本的「大門」沖繩島淪陷,很快會改建成美軍基地,以上兩種情只會雪上加霜。
所以我的結論十分簡單,跟納粹德國完全不同,到逼於無奈無條件投降時,日本仍保有一支相當龐大、完整和精銳的陸軍。日本是敗於美軍的滅性大轟炸及海上封鎖,美軍能這樣雙管齊下,前提都是日本海戰失利,而恰巧在這一點上,中國可說完全作不到任何貢獻。因此,無論中國戰場上拖死了多少數目的日本陸軍,對日本最終的戰敗都毫不決定性。
所以,在日本人眼中,日本是敗給美國,而絕非中國,恐怕是更接近現實的看法。
最近,在反對日本篡改歷史教科書的浪潮中,我們都表現得義憤填胸,但除非中國人自己有一天也實事求是,而非以浮誇的態度來面對自己的歷史,否則我實在看不到我們有什麼道德高地去批評日本人。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