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228-曾國平:時事評論的世代之爭

曾國平:時事評論的世代之爭
7:24 28/2/2014
信報


前輩雷鼎鳴教授在友報兩度提及筆者早前的「左右之爭與不膠之論」一文,免費為本欄賣廣告,不勝感激。文中的讚美之辭不敢當,要提的是雷教授借題發揮得甚是精彩,讀者不要錯過。縱使我們對政經大事間或有不同的見解,但君子和而不同,雷教授一向關照我們三個後輩──沒有他的幫助,《經濟3.0》根本不能成事。不說不知,我們三人之中,只有我跟雷教授素未謀面,純屬「網友」;今次暑假定要找機會搞個飯局,見識一下雷教授的吹水功力。

我跟雷教授的文章分別談過「膠論」,試圖解釋香港政經評論的水平之後,本以為話題告一段落,誰知上周又有新組織「獨立評論人協會」成立;雖然不是什麼頭條新聞,但從中想出一些新觀點,不得不把題目「翻炒」一次,再分析時事評論這個獨特的市場。


協會成員與網民之別

經過《明報》換總編和李慧玲被炒等傳媒大事,一群本已有意組織起來的時事評論員和傳媒工作者,認為傳媒受壓非同小可,團結一致以維護新聞自由刻不容緩,協會於是成立;有關成員沒有政黨背景,協會亦不會作有關政治的評論,暫時只準備舉辦課程和講座,以教育大眾。

讀完報道,再看看協會記者招待會的照片,最深的印象是協會成員的年齡偏高:除了數位評論界的後起之秀,主要成員都是香港市民熟悉的評論員,平均年齡沒有50也有45歲,銀髮族的比例不低。讀者不要誤會我有年齡歧視,我只想指出,協會成員多為德高望重之輩:寫作經驗豐富,在傳統的媒介如報章、電台、電視等經常發表言論,曝光率和知名度都高,不少更以寫評論為重要的收入來源。

跟協會成員成強烈對比的是,網上的時事評論員:不少身份不明,以甚有創意的網名示人,文章(或視象)多出現在社交網絡、網上報章、大小討論區,一般只有活躍網上世界的網民認識。我相信,絕大部分的網上評論員都不靠寫評論為生,月旦時事純粹是業餘活動。雖然沒有數據在手,但網上評論員的平均年齡應該要比傳統評論員低得多,以所謂的八十、九十後為主。

傳統評論員與網上評論員的另一分別,是門檻的高低:想要成為協會的主要成員,當然要有一定的江湖地位,在報章的評論版上亮相,甚至穩佔一個評論專欄,如非本身有一定知名度或專業資格,便要靠多寫多投稿,以文筆出眾、觀點獨特得到編輯的垂青。


門檻不均下的評論競爭

講真,我們三人若非有「教授」銜頭,加上雷教授的推薦,《信報》哪裏會讓無名無姓的「三條友」天天寫專欄?傳媒不是勢利眼,而是面對極大的資訊問題:要找人寫評論,除了熟口熟面的老牌評論員有往績可考,聘請新寫手就惟有靠推薦、學歷、社會地位等不一定可靠的「訊號」。

相反,網上評論員的門檻低得多。雖然大型網上報章有一定的品質監控,亦聽聞過有小圈子的現象(如有相熟朋友,刊登機會較高),並非無稿不登,但文章成功在某網站刊登的機會率,平均一定比成功投稿予報章要高;網上電台亦非來者不拒,總不能咿咿哦哦或dead air半分鐘,但成為網台主持平均一定比加入傳統電台要容易。

即使你的文章沒有網站肯刊登,網台又不肯讓你發表偉論,你也大可自立門戶,利用社交網絡(如Facebook)或視象網站(如YouTube)把你的大作傳播開去,直至找到一群同道人為止。當然,受歡迎的網上評論員亦可能得到傳統媒介的垂青,「升格」後寫報章上電台,接觸到更多的市民。

傳統評論員和網上評論員競爭,會有什麼結果?北京或香港政府或能影響傳統媒體,收窄「獨立評論人」的言論空間;但卻難以打壓網上評論,這對評論市場又何影響?兩種評論員在教育(或誤導)大眾上的效果可有分別?問題多多,明天繼續!


作者為維珍尼亞理工大學經濟系助理教授
www.facebook.com/economics3.0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110508-劉若英:易副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