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21-黃哲斌:新聞怎麼辦?從「包薯條的報紙」談起
黃哲斌:新聞怎麼辦?從「包薯條的報紙」談起
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1/article/940
2014/01/21
一,電視記者即將失業?新聞只剩圓仔、黃色小鴨、吳憶樺?台灣媒體素質,再度引發網路論戰。
二,《蘋果日報》宣布,網站即時新聞與上下游、新頭殼、苦勞網、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環境資訊中心等五家獨立媒體合作,自主提供新聞標題及導言,全文導回原有網站。
三,繼《民報》之後,另一家網路原生媒體《風傳媒》上線,該站匯聚一批傳統媒體優秀新聞人,主打政治新聞與調查報導,雖引發幕後資金疑慮,仍頗受期待。
如何解讀,這三則關於新聞媒體的新聞?
先從一則小故事說起:
英國作家格雷安.葛林在早年自傳《小說家的人生》裡,寫了一段往事,他年輕時,曾在《諾丁罕報Nottingham Journal》擔任夜班編輯,當時編輯部的娛樂,就是每晚合資賭足球,贏者要請大家吃薯條。
葛林在書中描述,他手氣好,常贏了錢,到當地Fish and chips小店買炸薯條,他注意到,店老闆只用《諾丁罕報》包薯條,從不用另一份報紙《諾丁罕衛報Nottingham Guardian》,「因為衛報是很受尊崇的報紙」。
這個小故事,告訴我們第一件事,「新聞這一行,販賣的不只是資訊,也是信任與尊敬」。前者有形也有價,可以從發行量、廣告量、收視率、點閱率來量化;後者無形也無價,很難量化,因為看不見也摸不到,重要性常被廣告主或媒體老闆低估,或刻意忽視,但它千真萬確存在讀者心中。
尤其,在經營困難的媒體環境下,「爭取讀者的長期信任與尊敬」,往往敵不過「爭取明天的收視率或廣告量」。
葛林的故事還沒完,《小說家的人生》出版於1971年,書中並未提及,較受尊敬的《諾丁罕衛報》與較不受尊敬的《諾丁罕報》,早已於1953年合併為《衛報新聞》。1973年,在當地的工廠倒閉潮中,這家合併後的報紙宣告停刊。
所以,這故事告訴我們另一件事,「媒體的興衰存亡,不只關乎內容品質、同儕競爭,也深受外部因素影響,包括經濟景氣、社會環境、科技進展」。
西方報業的勃興,與城市及中產階級、商業社會崛起,原本就息息相關。這也提醒我們,「新聞媒體」發展之初,多麼接近個人產業,或中小企業。現代報紙奠基者之一《泰晤士報》,創辦人是一名小印刷商,辦報本意是促銷他的新型印刷術,歷經三十年經營,1815年的發行量不過五千份,約略是現今Facebook個人好友的上限。
跳到1902年,梁啟超在日本創辦半月刊《新民叢報》,一人包辦編輯、主筆,自承每天要寫五千字,換作今日,或可喻為一名「勤奮的政治部落客」。
梁啟超之後一百年,媒體產業迅速發展,廣播電台普及、FM調頻擠下AM調幅、電視面世、錄影機、雷射影碟、衛星碟型天線、有線電視系統逐一登場。每一次科技突破,都與社會環境耦合,產生新的傳播形式,對舊有媒體產生衝擊,最後相互調適,彼此重新定位。
不,我並不打算討論傳播科技史,關於這主題,可參閱《誰控制了總開關》一書,淺顯易讀,具啓發性。
重點是,過去一世紀,新聞媒體益形巨大化、專業化、集團化,分工細密,科層分明,一家報社動輒上千人,印刷機與攝影棚投資以億計價,一方面吸引高素質工作者投身,提供穩定收入,產製大量內容,並透過訂戶或收視戶形塑輿論,吸納商業利益,發揮社會影響力;但另一方面,媒體巨型化也豎起高聳門檻,資金的門檻,專業科層的門檻,言論民主的門檻,《泰晤士報》與《新民叢報》的時代一去不返。
上段若譯為白話文,傳統新聞媒體的發展,固然提供專業守門人發揮空間,卻也造成資訊與言論通路的寡占,更因媒體規模越來越巨大,失去靈活彈性,且建立一道透明的進入障礙,除了黨外雜誌、地下電臺等特殊時空的另類媒體,唯有掌握龐大資金與資源,才能掌握主流發言空間。
以台灣四大報業為例,中時與聯合是威權時代的特許產物,後起的自由與蘋果都是富商巨賈辦報。近幾年,中時集團號稱以204億元轉賣旺旺、壹傳媒險遭五大財團以175億元「團購」、壹電視以14億元拋售給年代集團,不斷說明一件事:傳統媒體尤其報紙與電視,因為進入門檻過高,已是特殊族群的囊中物,「媒體鉅子」成為一種新的身分階級,一般平民很難擁有自主發聲權。
這是印刷術發明後,人類思想與資訊傳播的逆向進展,新聞通路掌握在越來越少人的手中,而非越來越開放,越來越平等。套用科技作家Clay Shirky的話,美國三大電視網時代,「只要製作比平均水準好一點點的節目,打敗其他兩家電視台,就能坐擁高收視率,以及源源不絕的廣告收入。」
然而,歷史經常以奇妙迂迴的路徑,匍匐前進或自我修補。
近二十年,台灣媒體歷經有線電視開放、港媒登台、網路崛起三波衝擊,交互作用下,因廣告營收不斷下降,收視市場不斷萎縮,又因傳統媒體需要龐大的營運資金,專業倫理最終屈服於地心引力一般的赤裸人性,左手兜售業配新聞、創造吃銅吃鐵的業外收入,右手瑣碎化,無聊化,娛樂化,庸俗化,只求瓜分所剩無幾的觀眾眼球。
回到格雷安.葛林的例子,主流媒體「爭取明天的收視率或廣告量」,經常打敗「爭取讀者的長期信任與尊敬」。在此過程中,新聞媒體自我拆解,自我毀壞,原本以信任為中心的行業,卻失去了多數信任。
如此環境結構下,讓媒體老闆、編經主管眼中只剩「財務報表」與「經營績效」,甚至讓旗下媒體淪為集團利益的圍事打手,許多人失望離開,留下的人痛苦無奈,看不見妥協的底線,甚至懷疑記者一途已屆末路。
我的看法較不悲觀,在可見的未來,新聞這一行不會消失,至少還沒那麼快。
=========這是喝水上廁所的分隔線==========
好,我回來了。
這篇文章已經太長,為了避免無可收拾,且下半場有許多文章連結,所以,容我直接跳轉結論:
網際網路一方面破壞了傳統媒體的遊戲規則,讓主流媒體的經營更加困難,只好吃老本或賣祖產,整體新聞品質日益低下,讀者與觀眾難以忍受;另方面,網路也打破新聞機構的技術門檻及資金門檻,讓個人資訊傳播重新可能,並迫使媒體經營者轉移到一個不熟悉的戰場上,打一場不熟悉的戰爭。
當前我們觀看新聞的種種憤怒、不耐、焦慮,所有想罵髒話的衝動,正因我們處於一個「水泥未乾」的媒體時代,我們正在見證舊典範逐漸崩解,新典範跌撞重生。
或許你會問:那,未來的媒體與記者,應該如何模樣?
我沒有具體答案,只能提供幾個方向:
一,真實性與查證,仍是新聞這一行的核心價值
英國《鏡報》集團的區域數位出版總監David Higgerson,去年十月在部落格撰文寫道,身為網路媒體人,經常有人問他,未來記者需要哪些重要技能,「經營社群媒體?資料分析?影像拍攝?或是製作Podcast?」即使《鏡報》是發行百萬份的八卦小報,他的答案是,「精確,好奇心,以及分享的慾望」。
他進一步說明,新聞記者的未來,必須快速思考,快速查證,快速掌握證據,並善用科技工具紀錄報導,他舉了幾個例子,包括《衛報》記者Andrew Sparrow採訪2010年英國大選的自發實驗,Sparrow利用部落格,從早上七點到午夜,隨時更新採訪內容,包括新聞、分析與連結,每天多達一萬四千字。
Higgerson 形容,若說新聞是歷史的初稿,Sparrow的部落格就是新聞的初稿,此外,他稱新世代的作業模式為「iPhone記者」,幾乎以智慧型手機完成所有新聞。但核心價值,與過去一樣,必須植基於「精確」。
除了David Higgerson的觀點,網路訊息的真偽混雜,使得「查證」比過去更重要,以最近的國際新聞而言,埃及下雪的人面獅身雪景、加州海岸巨大烏賊擱淺、北韓張成澤遭金正恩「犬決」,都遭質疑是網路假新聞,但已被大量媒體,包括台灣媒體轉載。
因此,另一個充滿科幻寓意的例子,梅鐸的新聞集團剛斥資兩千五百萬美元,買下一家愛爾蘭公司Storyful,這家公司定位為「社群媒體時代的通訊社」,宣稱能以搜尋、比對技術,發掘並驗證Twitter、YouTube、Facebook等社交網路上最受注目的內容,提供ABC News、路透、彭博及紐約時報等媒體追蹤參考。
即使是網路時代,核實與追查,速度及觀點,仍是新聞媒體的關鍵,無論主流媒體、獨立媒體,或個人媒體。
二,大型媒體的衰微,中小型及個人媒體崛起
所有指標都暗示,七、八百人甚或千人以上的大型新聞機構,將會越來越辛苦,只有極少數領先者能夠存活。除因收視人口不斷分殊化、新聞網站營收成長追不上傳統媒體衰退速度、數位媒體的每日黏度已超過電視及報紙,還包括P&G等企業集團積極經營社群媒體,直接面對消費者,並大幅削減廣告預算,甚至喊出目標「零預算」。
(順帶一提,台灣去年前三季的報紙廣告量,除了持續下滑8%,且建築業單一產業的佔比高達四成,這是驚人且不健康的比例,意即房市榮枯可左右報業命脈。)
因此,我們正目擊大型媒體機構的式微,尤其在台灣,綜合型報紙或電視轉型的網路媒體,營收壓力最大、競爭最激烈,反之,規模十人到上百人的網路媒體會是主流。
此外,目前電視新聞台相互抄襲、差異最小化的內容策略,將隨著收視人口分母越來越小,而逐漸失靈,未來必須具備雜誌的分眾性格,及社群媒體的差異特性,才能在網路世界穩定存活,近兩年台灣經營較成功的《上下游新聞市集》、《泛科學》可作參照。
三,資訊傳播扁平化,主動閱聽人崛起
由於大媒體生存不易,未來健康的商業媒體,將不再具有以往的人海優勢,勢必加強與外部資訊來源的合作,包括獨立記者、公民記者、專業作者,或是非主流網站,《蘋果》網站、《風傳媒》,與幾家雜誌都可見此一趨勢。
未來幾年,主流、非主流、獨立媒體等標籤將逐漸模糊,中大型媒體與小型媒體、個人媒體的合作將更頻繁。
在網路瀏覽行為上,媒體組織品牌與個人品牌益加平行並存,換言之,讀者可能討厭某一報紙,但會忠誠閱讀該報特定記者的文章,無論是在新聞網站上,或是追蹤記者的個人臉書或Twitter。或者,讀者可能不喜歡《蘋果日報》的社會及影劇新聞,但會積極分享該報的論壇文章或「人間異語」。
網路媒體及社群分享,使這種「品牌分裂」的瀏覽模式成為可能,每個讀者心中,會各有一套類似「信用評等機制」,去評價不同媒體與記者,並從中組織出一張隱形的「我的最愛」名單。
再往下發展,「主動閱聽人」將是一股新興力量,他們不滿於主流媒體的罐頭新聞,主動搜尋聚合能滿足自己的資訊,例如這篇被大量轉貼的「一個人。對抗全台灣的惡質媒體」,或是這篇「我們是否還需要主流媒體?」在此同時,「專業的業餘者」及「業餘的專業者」都將益形普遍,不只公民記者,具傳播影響力的「公民編輯」已陸續出現。
四,多元生態圈能否建立,是健康指標
當然,我絕非科技樂觀論者,不認為科技進展會自動解決媒體問題,就像我一向反對「數位匯流才是王道」的論調,反對高舉類似口號為跨媒體集團搖旗吶喊。容我作一個粗魯比喻,「狗屎與牛屎匯流在一起,最終還是一坨屎」。
未來,一個多元新聞生態圈能否成形,才是媒體這一行的健康指標。我相信,TMZ、Nownews者流,還會繼續存活;政治立場偏頗的報紙,也可能留在報架上;還有一些主流媒體,會努力轉型,並盡量守住最後戰線。
但是,會有其他網路原生媒體誕生,會有更多個人報導者出現,也有各種跨媒體聚合實驗,它們都只是概念原型,都還在摸索試溫,就像《蘋果》網站的合作嘗試,將不斷面對質疑、《風傳媒》也必須持續接受檢驗,但畢竟,「必須有人先發明輪子,才可能發明汽車」,至少它們都試著跨出一步。
未來,「更加開放、而非更加封閉」,「更加自由平等、而非壓迫箝制」,「具備內部民主精神、而非老闆利益主導」,「既容納主流、也包容邊緣聲音」,「更強調互利共生、而非內向自私」,將是台灣媒體能否健康轉型的指標,也是記者這一行能否延續的關鍵。
作為一名報紙時代的寫字人,親眼目睹紙本媒體的衰老,不免感傷,不免五味雜陳,就像電影《白日夢冒險王》對於《Life》雜誌的懷舊致敬;但又不得不承認,媒體的載體形式可能消亡,但如同《Life》揭櫫的標語,「放眼千里,發掘斗室之內或高牆之外的隱藏事物,冒險犯難,親臨現場,去目擊,去驚異,去感受」,才是新聞這一行的永恆精神,無論過去,或是網路時代。
最後,讓我引用導演馬丁.史柯西斯最近寫給女兒的公開信,作為本文結語(終於,謝天謝地),當提到電影產業的巨變,他寫了如下提醒,幾乎完全能挪用在新聞媒體身上:
未來,我們認知的電影可能越來越不一樣,包括多個屏幕、更小的戲院、線上化…這些空間和環境的變化,都是我無法預測的。
然而,為何我仍認為未來如此光明呢?因為電影發明之初,是一種用很少預算就能製作的藝術形式。不過,當我長大,這件事再也不可能了,低成本電影對於這個產業而言,已經變成一個例外。但是,現在又完全相反了,你可以用負擔得起的相機,拍攝出美麗的影像、錄製聲音,你在家就可以剪輯、色彩修正,這一切的一切,都是以前的幻想,如今已經成真。
但當我們將一切注意力,放在如何利用機器拍攝電影或關注科技進步時,必須謹記一件事:
「拍電影的不是工具,而是你本身。」
【後記】
若你看完這篇五千字的網路文章,請容我致敬。受限於篇幅及個人能力,有些觀點無法深入,有些論證被迫犧牲,但我推薦四本書,都出版於近一年內,絕對能補充本文的粗陋不足:
《誰控制了總開關》╱吳修銘╱行人文化
《大媒體的金權遊戲》╱朗諾.貝提格、琴.琳.霍爾╱漫遊者文化
《媒體生病了》╱吳浩銘、林采昀╱巨流圖書
《資料好神,敍說故事千百樣:資料新聞學開講》╱林麗雲編╱優質新聞發展協會
黃哲斌
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1/article/940
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1/article/940
2014/01/21
一,電視記者即將失業?新聞只剩圓仔、黃色小鴨、吳憶樺?台灣媒體素質,再度引發網路論戰。
二,《蘋果日報》宣布,網站即時新聞與上下游、新頭殼、苦勞網、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環境資訊中心等五家獨立媒體合作,自主提供新聞標題及導言,全文導回原有網站。
三,繼《民報》之後,另一家網路原生媒體《風傳媒》上線,該站匯聚一批傳統媒體優秀新聞人,主打政治新聞與調查報導,雖引發幕後資金疑慮,仍頗受期待。
如何解讀,這三則關於新聞媒體的新聞?
先從一則小故事說起:
英國作家格雷安.葛林在早年自傳《小說家的人生》裡,寫了一段往事,他年輕時,曾在《諾丁罕報Nottingham Journal》擔任夜班編輯,當時編輯部的娛樂,就是每晚合資賭足球,贏者要請大家吃薯條。
葛林在書中描述,他手氣好,常贏了錢,到當地Fish and chips小店買炸薯條,他注意到,店老闆只用《諾丁罕報》包薯條,從不用另一份報紙《諾丁罕衛報Nottingham Guardian》,「因為衛報是很受尊崇的報紙」。
這個小故事,告訴我們第一件事,「新聞這一行,販賣的不只是資訊,也是信任與尊敬」。前者有形也有價,可以從發行量、廣告量、收視率、點閱率來量化;後者無形也無價,很難量化,因為看不見也摸不到,重要性常被廣告主或媒體老闆低估,或刻意忽視,但它千真萬確存在讀者心中。
尤其,在經營困難的媒體環境下,「爭取讀者的長期信任與尊敬」,往往敵不過「爭取明天的收視率或廣告量」。
葛林的故事還沒完,《小說家的人生》出版於1971年,書中並未提及,較受尊敬的《諾丁罕衛報》與較不受尊敬的《諾丁罕報》,早已於1953年合併為《衛報新聞》。1973年,在當地的工廠倒閉潮中,這家合併後的報紙宣告停刊。
所以,這故事告訴我們另一件事,「媒體的興衰存亡,不只關乎內容品質、同儕競爭,也深受外部因素影響,包括經濟景氣、社會環境、科技進展」。
西方報業的勃興,與城市及中產階級、商業社會崛起,原本就息息相關。這也提醒我們,「新聞媒體」發展之初,多麼接近個人產業,或中小企業。現代報紙奠基者之一《泰晤士報》,創辦人是一名小印刷商,辦報本意是促銷他的新型印刷術,歷經三十年經營,1815年的發行量不過五千份,約略是現今Facebook個人好友的上限。
跳到1902年,梁啟超在日本創辦半月刊《新民叢報》,一人包辦編輯、主筆,自承每天要寫五千字,換作今日,或可喻為一名「勤奮的政治部落客」。
梁啟超之後一百年,媒體產業迅速發展,廣播電台普及、FM調頻擠下AM調幅、電視面世、錄影機、雷射影碟、衛星碟型天線、有線電視系統逐一登場。每一次科技突破,都與社會環境耦合,產生新的傳播形式,對舊有媒體產生衝擊,最後相互調適,彼此重新定位。
不,我並不打算討論傳播科技史,關於這主題,可參閱《誰控制了總開關》一書,淺顯易讀,具啓發性。
重點是,過去一世紀,新聞媒體益形巨大化、專業化、集團化,分工細密,科層分明,一家報社動輒上千人,印刷機與攝影棚投資以億計價,一方面吸引高素質工作者投身,提供穩定收入,產製大量內容,並透過訂戶或收視戶形塑輿論,吸納商業利益,發揮社會影響力;但另一方面,媒體巨型化也豎起高聳門檻,資金的門檻,專業科層的門檻,言論民主的門檻,《泰晤士報》與《新民叢報》的時代一去不返。
上段若譯為白話文,傳統新聞媒體的發展,固然提供專業守門人發揮空間,卻也造成資訊與言論通路的寡占,更因媒體規模越來越巨大,失去靈活彈性,且建立一道透明的進入障礙,除了黨外雜誌、地下電臺等特殊時空的另類媒體,唯有掌握龐大資金與資源,才能掌握主流發言空間。
以台灣四大報業為例,中時與聯合是威權時代的特許產物,後起的自由與蘋果都是富商巨賈辦報。近幾年,中時集團號稱以204億元轉賣旺旺、壹傳媒險遭五大財團以175億元「團購」、壹電視以14億元拋售給年代集團,不斷說明一件事:傳統媒體尤其報紙與電視,因為進入門檻過高,已是特殊族群的囊中物,「媒體鉅子」成為一種新的身分階級,一般平民很難擁有自主發聲權。
這是印刷術發明後,人類思想與資訊傳播的逆向進展,新聞通路掌握在越來越少人的手中,而非越來越開放,越來越平等。套用科技作家Clay Shirky的話,美國三大電視網時代,「只要製作比平均水準好一點點的節目,打敗其他兩家電視台,就能坐擁高收視率,以及源源不絕的廣告收入。」
然而,歷史經常以奇妙迂迴的路徑,匍匐前進或自我修補。
近二十年,台灣媒體歷經有線電視開放、港媒登台、網路崛起三波衝擊,交互作用下,因廣告營收不斷下降,收視市場不斷萎縮,又因傳統媒體需要龐大的營運資金,專業倫理最終屈服於地心引力一般的赤裸人性,左手兜售業配新聞、創造吃銅吃鐵的業外收入,右手瑣碎化,無聊化,娛樂化,庸俗化,只求瓜分所剩無幾的觀眾眼球。
回到格雷安.葛林的例子,主流媒體「爭取明天的收視率或廣告量」,經常打敗「爭取讀者的長期信任與尊敬」。在此過程中,新聞媒體自我拆解,自我毀壞,原本以信任為中心的行業,卻失去了多數信任。
如此環境結構下,讓媒體老闆、編經主管眼中只剩「財務報表」與「經營績效」,甚至讓旗下媒體淪為集團利益的圍事打手,許多人失望離開,留下的人痛苦無奈,看不見妥協的底線,甚至懷疑記者一途已屆末路。
我的看法較不悲觀,在可見的未來,新聞這一行不會消失,至少還沒那麼快。
=========這是喝水上廁所的分隔線==========
好,我回來了。
這篇文章已經太長,為了避免無可收拾,且下半場有許多文章連結,所以,容我直接跳轉結論:
網際網路一方面破壞了傳統媒體的遊戲規則,讓主流媒體的經營更加困難,只好吃老本或賣祖產,整體新聞品質日益低下,讀者與觀眾難以忍受;另方面,網路也打破新聞機構的技術門檻及資金門檻,讓個人資訊傳播重新可能,並迫使媒體經營者轉移到一個不熟悉的戰場上,打一場不熟悉的戰爭。
當前我們觀看新聞的種種憤怒、不耐、焦慮,所有想罵髒話的衝動,正因我們處於一個「水泥未乾」的媒體時代,我們正在見證舊典範逐漸崩解,新典範跌撞重生。
或許你會問:那,未來的媒體與記者,應該如何模樣?
我沒有具體答案,只能提供幾個方向:
一,真實性與查證,仍是新聞這一行的核心價值
英國《鏡報》集團的區域數位出版總監David Higgerson,去年十月在部落格撰文寫道,身為網路媒體人,經常有人問他,未來記者需要哪些重要技能,「經營社群媒體?資料分析?影像拍攝?或是製作Podcast?」即使《鏡報》是發行百萬份的八卦小報,他的答案是,「精確,好奇心,以及分享的慾望」。
他進一步說明,新聞記者的未來,必須快速思考,快速查證,快速掌握證據,並善用科技工具紀錄報導,他舉了幾個例子,包括《衛報》記者Andrew Sparrow採訪2010年英國大選的自發實驗,Sparrow利用部落格,從早上七點到午夜,隨時更新採訪內容,包括新聞、分析與連結,每天多達一萬四千字。
Higgerson 形容,若說新聞是歷史的初稿,Sparrow的部落格就是新聞的初稿,此外,他稱新世代的作業模式為「iPhone記者」,幾乎以智慧型手機完成所有新聞。但核心價值,與過去一樣,必須植基於「精確」。
除了David Higgerson的觀點,網路訊息的真偽混雜,使得「查證」比過去更重要,以最近的國際新聞而言,埃及下雪的人面獅身雪景、加州海岸巨大烏賊擱淺、北韓張成澤遭金正恩「犬決」,都遭質疑是網路假新聞,但已被大量媒體,包括台灣媒體轉載。
因此,另一個充滿科幻寓意的例子,梅鐸的新聞集團剛斥資兩千五百萬美元,買下一家愛爾蘭公司Storyful,這家公司定位為「社群媒體時代的通訊社」,宣稱能以搜尋、比對技術,發掘並驗證Twitter、YouTube、Facebook等社交網路上最受注目的內容,提供ABC News、路透、彭博及紐約時報等媒體追蹤參考。
即使是網路時代,核實與追查,速度及觀點,仍是新聞媒體的關鍵,無論主流媒體、獨立媒體,或個人媒體。
二,大型媒體的衰微,中小型及個人媒體崛起
所有指標都暗示,七、八百人甚或千人以上的大型新聞機構,將會越來越辛苦,只有極少數領先者能夠存活。除因收視人口不斷分殊化、新聞網站營收成長追不上傳統媒體衰退速度、數位媒體的每日黏度已超過電視及報紙,還包括P&G等企業集團積極經營社群媒體,直接面對消費者,並大幅削減廣告預算,甚至喊出目標「零預算」。
(順帶一提,台灣去年前三季的報紙廣告量,除了持續下滑8%,且建築業單一產業的佔比高達四成,這是驚人且不健康的比例,意即房市榮枯可左右報業命脈。)
因此,我們正目擊大型媒體機構的式微,尤其在台灣,綜合型報紙或電視轉型的網路媒體,營收壓力最大、競爭最激烈,反之,規模十人到上百人的網路媒體會是主流。
此外,目前電視新聞台相互抄襲、差異最小化的內容策略,將隨著收視人口分母越來越小,而逐漸失靈,未來必須具備雜誌的分眾性格,及社群媒體的差異特性,才能在網路世界穩定存活,近兩年台灣經營較成功的《上下游新聞市集》、《泛科學》可作參照。
三,資訊傳播扁平化,主動閱聽人崛起
由於大媒體生存不易,未來健康的商業媒體,將不再具有以往的人海優勢,勢必加強與外部資訊來源的合作,包括獨立記者、公民記者、專業作者,或是非主流網站,《蘋果》網站、《風傳媒》,與幾家雜誌都可見此一趨勢。
未來幾年,主流、非主流、獨立媒體等標籤將逐漸模糊,中大型媒體與小型媒體、個人媒體的合作將更頻繁。
在網路瀏覽行為上,媒體組織品牌與個人品牌益加平行並存,換言之,讀者可能討厭某一報紙,但會忠誠閱讀該報特定記者的文章,無論是在新聞網站上,或是追蹤記者的個人臉書或Twitter。或者,讀者可能不喜歡《蘋果日報》的社會及影劇新聞,但會積極分享該報的論壇文章或「人間異語」。
網路媒體及社群分享,使這種「品牌分裂」的瀏覽模式成為可能,每個讀者心中,會各有一套類似「信用評等機制」,去評價不同媒體與記者,並從中組織出一張隱形的「我的最愛」名單。
再往下發展,「主動閱聽人」將是一股新興力量,他們不滿於主流媒體的罐頭新聞,主動搜尋聚合能滿足自己的資訊,例如這篇被大量轉貼的「一個人。對抗全台灣的惡質媒體」,或是這篇「我們是否還需要主流媒體?」在此同時,「專業的業餘者」及「業餘的專業者」都將益形普遍,不只公民記者,具傳播影響力的「公民編輯」已陸續出現。
四,多元生態圈能否建立,是健康指標
當然,我絕非科技樂觀論者,不認為科技進展會自動解決媒體問題,就像我一向反對「數位匯流才是王道」的論調,反對高舉類似口號為跨媒體集團搖旗吶喊。容我作一個粗魯比喻,「狗屎與牛屎匯流在一起,最終還是一坨屎」。
未來,一個多元新聞生態圈能否成形,才是媒體這一行的健康指標。我相信,TMZ、Nownews者流,還會繼續存活;政治立場偏頗的報紙,也可能留在報架上;還有一些主流媒體,會努力轉型,並盡量守住最後戰線。
但是,會有其他網路原生媒體誕生,會有更多個人報導者出現,也有各種跨媒體聚合實驗,它們都只是概念原型,都還在摸索試溫,就像《蘋果》網站的合作嘗試,將不斷面對質疑、《風傳媒》也必須持續接受檢驗,但畢竟,「必須有人先發明輪子,才可能發明汽車」,至少它們都試著跨出一步。
未來,「更加開放、而非更加封閉」,「更加自由平等、而非壓迫箝制」,「具備內部民主精神、而非老闆利益主導」,「既容納主流、也包容邊緣聲音」,「更強調互利共生、而非內向自私」,將是台灣媒體能否健康轉型的指標,也是記者這一行能否延續的關鍵。
作為一名報紙時代的寫字人,親眼目睹紙本媒體的衰老,不免感傷,不免五味雜陳,就像電影《白日夢冒險王》對於《Life》雜誌的懷舊致敬;但又不得不承認,媒體的載體形式可能消亡,但如同《Life》揭櫫的標語,「放眼千里,發掘斗室之內或高牆之外的隱藏事物,冒險犯難,親臨現場,去目擊,去驚異,去感受」,才是新聞這一行的永恆精神,無論過去,或是網路時代。
最後,讓我引用導演馬丁.史柯西斯最近寫給女兒的公開信,作為本文結語(終於,謝天謝地),當提到電影產業的巨變,他寫了如下提醒,幾乎完全能挪用在新聞媒體身上:
未來,我們認知的電影可能越來越不一樣,包括多個屏幕、更小的戲院、線上化…這些空間和環境的變化,都是我無法預測的。
然而,為何我仍認為未來如此光明呢?因為電影發明之初,是一種用很少預算就能製作的藝術形式。不過,當我長大,這件事再也不可能了,低成本電影對於這個產業而言,已經變成一個例外。但是,現在又完全相反了,你可以用負擔得起的相機,拍攝出美麗的影像、錄製聲音,你在家就可以剪輯、色彩修正,這一切的一切,都是以前的幻想,如今已經成真。
但當我們將一切注意力,放在如何利用機器拍攝電影或關注科技進步時,必須謹記一件事:
「拍電影的不是工具,而是你本身。」
【後記】
若你看完這篇五千字的網路文章,請容我致敬。受限於篇幅及個人能力,有些觀點無法深入,有些論證被迫犧牲,但我推薦四本書,都出版於近一年內,絕對能補充本文的粗陋不足:
《誰控制了總開關》╱吳修銘╱行人文化
《大媒體的金權遊戲》╱朗諾.貝提格、琴.琳.霍爾╱漫遊者文化
《媒體生病了》╱吳浩銘、林采昀╱巨流圖書
《資料好神,敍說故事千百樣:資料新聞學開講》╱林麗雲編╱優質新聞發展協會
黃哲斌
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1/article/940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