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27-呂烈丹:考古學的一些基本概念——對近日沙中線考古發掘的關注有感
呂烈丹:考古學的一些基本概念——對近日沙中線考古發掘的關注有感
8:27 27/5/2014
【明報專訊】最近的沙中線考古發現引起了香港媒體和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如果能夠藉此機會,增加社會大眾對考古學的認識,這不僅對於考古學在香港的發展,而且對於增加公眾參與香港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育,都是一件好事。
一說起考古學,或者會令人想起《盜墓奇兵》之類的荷李活電影。其實這些電影展示的是盜墓奪寶者,並不是專業考古學家的行為。起源於西方的現代考古學,至今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有它獨特的研究方法、研究技術和理論。
考古學,顧名思義,就是研究古代人類文化發展變化的學科。每個時代的人類活動都會在地面留下不同的遺蹟,例如房屋、村落、水井、墓葬、陶窯等;還會留下不同種類的遺物,如陶片、石器、青銅器、玉器等;如果土壤的酸性較低,甚至會發現獸骨、貝殼、植物殘餘等與古代人類生活有關的有機物。考古學的任務,就是通過發現、發掘、記錄、分析和研究這些古代的遺蹟、遺物和有機物,去認識不同地方、不同時代的人類如何適應不同的自然環境、如何利用自然資源、如何發展經濟;去了解從古到今人類的社會家庭、政治結構、意識形態,乃至工藝美術等如何演化,技術如何變遷,國家和階級為何、如何產生,文化之間如何交流,古代文明如何出現又如何湮滅,而我們又應當從中汲取什麼教訓等等。因此,考古學既是社會科學,又是人文科學,也牽涉到很多自然科學的內容,是一門真正的多學科專業。
包含上述古代人類留下的遺物、遺蹟等的土壤層,考古學稱為「文化層」。在一般情况下,年代愈古老的文化層,埋在地下的深度愈深;年代相對較晚的文化層,埋藏的深度較淺。考古學家進行發掘必須是由地面向下逐層進行,為了要發現和認識深層的古代文化遺存,需要挖去上層的文化遺存。在這個意義上,發掘古代遺址的過程,可以說是一個「破壞」的過程。因為經過考古發掘之後,即使原地保留某些遺蹟,但地層中原來所包含的大部分遺物和遺蹟都會被記錄、提取,原來的「文化層」也就不再存在。不過,如果是單個的大型墓葬(例如秦始皇兵馬俑坑),沒有多個不同時期的「文化層」,則考古發掘也不需要用「破壞」上層文化層的方法去處理。
因為考古發掘是為考古學研究收集資料,因此考古發掘有一套在世界各地都通用的規範、技術和準則為了保證盡可能地收集、記錄每個文化層中所包含的遺蹟、遺物和有機物(如果有的話)以及相關信息,當考古學者進行發掘的時候,需要對每一個文化層所發現的遺蹟、遺物等做好文字和圖像(包括照片、繪圖等)的精細記錄,發現的古物和遺蹟都要進行編號。在田野發掘工作完成之後,考古學者還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根據上述發掘紀錄,整理、分類、分析和研究所發現的遺蹟和遺物,並據此復原、認識、了解當地古代的人類社會和文化,乃至人類和自然的互動。發掘和研究的結果,最後會寫成專門的報告,供社會大眾和學術界參考、利用。
有助認識香港古代文化變遷
可能大家要問,既然考古發掘往往具有「破壞性」,為什麼要做呢?現代的考古發掘通常有兩種,一種是搶救性的,就像這次的沙中線,因為要進行工程,所以要先通過考古發掘將地下的古代文物古蹟發現、記錄、收集起來,為研究香港宋——元時期乃至近現代的歷史文化提供新資料。如果沒有這樣的搶救發掘,這些文物古蹟及其所包含的歷史信息將永遠消失。另外一種考古發掘是為學術研究而進行的。兩種發掘的目的都是一個:為研究古代人類文化收集資料。特別是在香港這樣歷史文獻資料非常缺乏的地區,通過考古發掘和研究,可以為我們認識香港古代文化的變遷提供重要的資料。
至於經過考古發掘之後的土地如何處理,這是一個文化遺產管理和現代土地規劃、利用的問題。在世界各地,或對當地社會認為重要的考古遺址、遺蹟原地保存,或在經過發掘之後的土地上繼續進行其他工程。不管是哪種處理方法,都有不同的問題要解決,例如公帑的開支、土地的利用等等,需要通過社會大眾的討論、平衡社會各方面的需求而作出決定。
作者是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教授
8:27 27/5/2014
【明報專訊】最近的沙中線考古發現引起了香港媒體和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如果能夠藉此機會,增加社會大眾對考古學的認識,這不僅對於考古學在香港的發展,而且對於增加公眾參與香港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育,都是一件好事。
一說起考古學,或者會令人想起《盜墓奇兵》之類的荷李活電影。其實這些電影展示的是盜墓奪寶者,並不是專業考古學家的行為。起源於西方的現代考古學,至今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有它獨特的研究方法、研究技術和理論。
考古學,顧名思義,就是研究古代人類文化發展變化的學科。每個時代的人類活動都會在地面留下不同的遺蹟,例如房屋、村落、水井、墓葬、陶窯等;還會留下不同種類的遺物,如陶片、石器、青銅器、玉器等;如果土壤的酸性較低,甚至會發現獸骨、貝殼、植物殘餘等與古代人類生活有關的有機物。考古學的任務,就是通過發現、發掘、記錄、分析和研究這些古代的遺蹟、遺物和有機物,去認識不同地方、不同時代的人類如何適應不同的自然環境、如何利用自然資源、如何發展經濟;去了解從古到今人類的社會家庭、政治結構、意識形態,乃至工藝美術等如何演化,技術如何變遷,國家和階級為何、如何產生,文化之間如何交流,古代文明如何出現又如何湮滅,而我們又應當從中汲取什麼教訓等等。因此,考古學既是社會科學,又是人文科學,也牽涉到很多自然科學的內容,是一門真正的多學科專業。
包含上述古代人類留下的遺物、遺蹟等的土壤層,考古學稱為「文化層」。在一般情况下,年代愈古老的文化層,埋在地下的深度愈深;年代相對較晚的文化層,埋藏的深度較淺。考古學家進行發掘必須是由地面向下逐層進行,為了要發現和認識深層的古代文化遺存,需要挖去上層的文化遺存。在這個意義上,發掘古代遺址的過程,可以說是一個「破壞」的過程。因為經過考古發掘之後,即使原地保留某些遺蹟,但地層中原來所包含的大部分遺物和遺蹟都會被記錄、提取,原來的「文化層」也就不再存在。不過,如果是單個的大型墓葬(例如秦始皇兵馬俑坑),沒有多個不同時期的「文化層」,則考古發掘也不需要用「破壞」上層文化層的方法去處理。
因為考古發掘是為考古學研究收集資料,因此考古發掘有一套在世界各地都通用的規範、技術和準則為了保證盡可能地收集、記錄每個文化層中所包含的遺蹟、遺物和有機物(如果有的話)以及相關信息,當考古學者進行發掘的時候,需要對每一個文化層所發現的遺蹟、遺物等做好文字和圖像(包括照片、繪圖等)的精細記錄,發現的古物和遺蹟都要進行編號。在田野發掘工作完成之後,考古學者還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根據上述發掘紀錄,整理、分類、分析和研究所發現的遺蹟和遺物,並據此復原、認識、了解當地古代的人類社會和文化,乃至人類和自然的互動。發掘和研究的結果,最後會寫成專門的報告,供社會大眾和學術界參考、利用。
有助認識香港古代文化變遷
可能大家要問,既然考古發掘往往具有「破壞性」,為什麼要做呢?現代的考古發掘通常有兩種,一種是搶救性的,就像這次的沙中線,因為要進行工程,所以要先通過考古發掘將地下的古代文物古蹟發現、記錄、收集起來,為研究香港宋——元時期乃至近現代的歷史文化提供新資料。如果沒有這樣的搶救發掘,這些文物古蹟及其所包含的歷史信息將永遠消失。另外一種考古發掘是為學術研究而進行的。兩種發掘的目的都是一個:為研究古代人類文化收集資料。特別是在香港這樣歷史文獻資料非常缺乏的地區,通過考古發掘和研究,可以為我們認識香港古代文化的變遷提供重要的資料。
至於經過考古發掘之後的土地如何處理,這是一個文化遺產管理和現代土地規劃、利用的問題。在世界各地,或對當地社會認為重要的考古遺址、遺蹟原地保存,或在經過發掘之後的土地上繼續進行其他工程。不管是哪種處理方法,都有不同的問題要解決,例如公帑的開支、土地的利用等等,需要通過社會大眾的討論、平衡社會各方面的需求而作出決定。
作者是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教授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