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31-陳智傑:旁觀者清?
陳智傑:旁觀者清?
8:24 31/5/2014
【明報專訊】你親眼看過人們當街便溺沒有?你親身接觸過梁振英沒有?你親眼看過公共交通工具發生血案沒有?無論有沒有,這些事兒大抵都成了香港人所感受到的現實:大陸人就是「通街屙屎」;梁振英就是很「奸」,整天玩弄語言偽術;台北的地鐵、大陸的火車站「立立亂」,要小心為妙。
生活在21世紀,我們即使足不出戶,每天也會被千千萬萬的影像「轟炸」,大千世界彷彿主動爬進大家的眼簾。社交網絡瘋傳「大陸人」的各種「不文行徑」,傳媒把台北捷運及內地各個火車站那些血淋淋的照片呈現眼前,各種對梁振英繪聲繪影的道報和評論,使這些畫面成為我們的生活經驗。從前,我們談「眼見為實」;如今,大家說「有圖有真相」—— 傳媒及社交網絡所呈現的「圖」,漸漸廣為人們接受為其眼見的現實。
資訊發達、影像氾濫,到底會使社會有什麼變化?文化評論人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在其名著《旁觀他人的痛苦》中,提出一個矛盾的觀察。一方面,媒體影像(無論是新舊媒體)讓人對社會更有現實感。例如,透過社交網絡的影像和虛擬討論,社會抗爭和公共事務再不是「出面世界」的事,而成了恍如你親身經歷了的生活一般。無論是「看見」香港街道上的「黃金」、「目睹」公共交通工具上乘客驚慌失措,以至「橫屍車站」的情况、以至於網上跟人談論及「互相攻訐」,都會加強人們對社會事件的現實感。當人們習慣把媒體影像當作社會現實,這些影像便成了左右輿情,以至是社會動員的重要因素。
感官天天受刺激以致麻木
不過,當社會的影像氾濫,讓大家目不暇接,讓人們的感官天天受刺激,以致飽和、麻木,則可能反過來減少影像對我們的衝擊力和現實感。數年前「巴士阿叔」罵人片段帶給人們無限刺激,如今互聯網上不少「惡人」片段已變為聊備一格的「八卦趣事」。當大家每天都收到北極熊很可憐、某戰地的小孩很可憐、某島國快因全球暖化下海水上漲而被淹沒,救救地球、某處很危險、危機快來了等資訊影像時,或會動之以情,但亦可能會漸感習慣,甚至開始煩悶(每天「炸」來的資訊也夠多了),繼而不時選擇當個「旁觀者」。
以上兩股趨勢加起來,使社會出現一個弔詭:「激進力量」與「沉默的大多數」同時並存,而且一起「壯大」。人們從媒體影像感受社會現實,加強了對公共事務及社會事件的投入感;但另一方面,媒體——尤其是新媒體,在提供平台讓人們「介入」社會事務之餘,用家也享有「熄機」(終止參與)和「轉台」(改為關注其他議題) 和「旁觀」之便。於是,社會的「激進」聲音和網絡動員多了,但同時「快閃黨」(3分鐘熱度)、「鍵盤戰士」(積極參與討論但未必行出來),及「花生友」(關心社會,習慣了社會衝擊和爭論而選擇當旁觀者)也多了。
究竟人們持續透過媒體「旁觀」社會,最終會有什麼效果?是讓愈來愈多人投入眾人之事,還是使人們習慣當「積極的旁觀者」,以「旁觀」作為「方便地」參與社會事務的方法?這是跟政治生態及社會運動息息相關的課題。
作者是恒生管理學院 新聞及傳播學系助理教授
8:24 31/5/2014
【明報專訊】你親眼看過人們當街便溺沒有?你親身接觸過梁振英沒有?你親眼看過公共交通工具發生血案沒有?無論有沒有,這些事兒大抵都成了香港人所感受到的現實:大陸人就是「通街屙屎」;梁振英就是很「奸」,整天玩弄語言偽術;台北的地鐵、大陸的火車站「立立亂」,要小心為妙。
生活在21世紀,我們即使足不出戶,每天也會被千千萬萬的影像「轟炸」,大千世界彷彿主動爬進大家的眼簾。社交網絡瘋傳「大陸人」的各種「不文行徑」,傳媒把台北捷運及內地各個火車站那些血淋淋的照片呈現眼前,各種對梁振英繪聲繪影的道報和評論,使這些畫面成為我們的生活經驗。從前,我們談「眼見為實」;如今,大家說「有圖有真相」—— 傳媒及社交網絡所呈現的「圖」,漸漸廣為人們接受為其眼見的現實。
資訊發達、影像氾濫,到底會使社會有什麼變化?文化評論人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在其名著《旁觀他人的痛苦》中,提出一個矛盾的觀察。一方面,媒體影像(無論是新舊媒體)讓人對社會更有現實感。例如,透過社交網絡的影像和虛擬討論,社會抗爭和公共事務再不是「出面世界」的事,而成了恍如你親身經歷了的生活一般。無論是「看見」香港街道上的「黃金」、「目睹」公共交通工具上乘客驚慌失措,以至「橫屍車站」的情况、以至於網上跟人談論及「互相攻訐」,都會加強人們對社會事件的現實感。當人們習慣把媒體影像當作社會現實,這些影像便成了左右輿情,以至是社會動員的重要因素。
感官天天受刺激以致麻木
不過,當社會的影像氾濫,讓大家目不暇接,讓人們的感官天天受刺激,以致飽和、麻木,則可能反過來減少影像對我們的衝擊力和現實感。數年前「巴士阿叔」罵人片段帶給人們無限刺激,如今互聯網上不少「惡人」片段已變為聊備一格的「八卦趣事」。當大家每天都收到北極熊很可憐、某戰地的小孩很可憐、某島國快因全球暖化下海水上漲而被淹沒,救救地球、某處很危險、危機快來了等資訊影像時,或會動之以情,但亦可能會漸感習慣,甚至開始煩悶(每天「炸」來的資訊也夠多了),繼而不時選擇當個「旁觀者」。
以上兩股趨勢加起來,使社會出現一個弔詭:「激進力量」與「沉默的大多數」同時並存,而且一起「壯大」。人們從媒體影像感受社會現實,加強了對公共事務及社會事件的投入感;但另一方面,媒體——尤其是新媒體,在提供平台讓人們「介入」社會事務之餘,用家也享有「熄機」(終止參與)和「轉台」(改為關注其他議題) 和「旁觀」之便。於是,社會的「激進」聲音和網絡動員多了,但同時「快閃黨」(3分鐘熱度)、「鍵盤戰士」(積極參與討論但未必行出來),及「花生友」(關心社會,習慣了社會衝擊和爭論而選擇當旁觀者)也多了。
究竟人們持續透過媒體「旁觀」社會,最終會有什麼效果?是讓愈來愈多人投入眾人之事,還是使人們習慣當「積極的旁觀者」,以「旁觀」作為「方便地」參與社會事務的方法?這是跟政治生態及社會運動息息相關的課題。
作者是恒生管理學院 新聞及傳播學系助理教授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