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29-楊懷康:史上五大金融危機

楊懷康:史上五大金融危機
2014年05月29日--1264--壹週刊
無定向風

插圖:詹震寰

《經濟學人》新近檢討了史上五大金融危機,總結經驗,指出幾百年來,金融系統一再陷入危機,究其根本,是一旦整個系統出了亂子,為免釀成恐慌,政府別無選擇要出手打救。既無後顧之憂,金融機構由是有恃無恐,不斷膨脹,炮製一場又一場的危機。


第一個危機

《經濟學人》描繪的第一場危機在 1792年爆發。事緣美國革命先驅、時任財長的韓美頓( Alexander Hamilton 1757-1804)要成立中央銀行( First Bank of the United State),更藉此刺激對國債的需求,以減低國家的借貸成本。他為這間新央企設計了個特別的招股辦法:認購股權,四分一用現金,四分三用國債。
這一招殺食。人們憧憬新國企的前景,搶購國債以認購新股。有個叫 William Duer的炒家覷準時機,發行票據( IOU)籌集資金購買國債。開業之初,中央銀行大肆放貸,但資金迅即枯竭。欠缺新資金入市, Duer獨力難撐,兩個星期間國債價格急瀉四分一,威脅國家的舉債能力。到了這個地步,政府被迫出手。
先救火再干預
如何出手?韓美頓開創「量寬」之先河,用公帑買債、給銀行提供資金。與此同時,國會通過法例禁止買賣國債期貨。《經濟學人》說私人投資者由是另起爐灶, 1792年四月在華爾街創立紐約證券交易所。
這兩招也就成為日後應付金融危機的板斧:先是開水喉救火,繼而立例禁制這、禁制那。然而市場往往另闢蹊徑,像創辦紐約證券交易所那樣,化解干預措施。故此這兩道板斧並無根治危機之效。


垃圾債券之祖

第二場危機在 1825年爆發,原爆點從美國走過大西洋到英國。那時曼徹斯特、威爾斯等地工業蓬勃,收入大增;資金欠出路,從歐洲的俄羅斯、普魯士以至拉丁美洲新興國家哥倫比亞、智利、秘魯、墨西哥等莫不跑到倫敦舉債。
可是資訊不靈——從英國來回拉丁美洲一趟需時六個月——授不法之徒以機。有些發債的國家連名字亦屬子虛烏有,遑論其他,可以說是垃圾債券的老祖。不巧西班牙在 1823年陷入財困,有破產之虞,其國債價格大瀉;壞消息化作市場病毒四方散播,秘魯的國債首當其衝,其他債券亦不能幸免。

銀行家無須上身

結果?買了債券的銀行岌岌可危。到了 1826年,威爾斯、英格蘭有一成的銀行倒閉。事已至此,英倫銀行一招應對:放水救火。隨後,國會檢討緣由,認為英國的銀行皆為合夥人制,資本有限。於是通過法例,效法蘇格蘭,以股份制取代合夥人。少了對集資的掣肘,自此銀行擴張無已,到了 2009年爆煲前夕,皇家蘇格蘭銀行為全球規模最大的銀行。
除了有助擴張資本,在股份制下即使虧蝕破產,銀行家亦無須上身,他們會因而謹慎放貸抑或拼命多做生意以增加自己的收入,也就無須多說了。


十九世紀的科網股

在 1857年爆發的第三場危機,大有一個半世紀後科網股泡沫的氣味。當時美國經濟蓬勃,貿易嚴重入超,誰來提供資金彌補貿赤?那時中國未是「世界工廠」,沒有這個本事。英國是美國股票、債券的大買家,前景秀麗但業績欠奉的鐵路股尤受追捧。
那時投資基金尚未面世,除了存錢到銀行,本業是買單貼現的 discount house是投資的主要途徑。既非銀行,他們的資金儲備較銀行為薄弱,而他們都看好美國的鐵路股。 1857年鐵路股下滑,觸發骨牌效應,美國有不少證券行、銀行被牽連,華爾街出現擠提。
危機跨過大西洋傳到英國,英倫銀行不拿 discount house作銀行看待,沒有施以援手,任得 Overend& Gurney這間大 discount house倒閉,整個金融系統陷入危機。經此一役,英國的金融系統半個世紀沒有出過事;殺一果有儆百之效?


銀行多過米鋪

二十世紀初葉,世界的經濟重心已從英國轉到美國,其銀行業蓬勃;一如七、八十年代的香港,端的是銀行多過米鋪,每四千人就有一間。競爭劇烈,融資充裕,締造 1907年爆發的第四個金融危機。
為了追求高回報,美國有些銀行由是參與炒賣股票。當中 Augutus Heinze及 Charles Morse更試圖操控 United Copper的股價。 1907年經濟放緩, United Copper股價下跌。這兩間銀行挪用存戶資金去托高股價,當時全美第三大信託公司 Knickerbocker為其拖累,存戶擠提。

業界自救無靈
牽連所及,銀行及信託公司莫不擁現金以自保。銀行同業借貸停頓,利率飆升至 125%,情況一如雷曼兄弟倒閉觸發的危機那樣。業界試圖自救,財閥 John Pierpont Morgan找來紐約所有的銀行家在自己的圖書館共商應變之道。

他們籌集了兩千五百萬美元作緊急基金。可是危機已向全國擴散,狂瀾難挽。從 1907到 1908年,美國的經濟下跌了 11%,直至 1909年經濟方恢復增長。國會組成貨幣政策委員會檢討其事,商議四年,在 1913年成立聯邦儲備局,亦即是新的中央銀行,以此為銀行後盾。


聯儲局闖大禍

聯儲局非但沒有防止新的危機,更直接觸發了 1929年的第五個危機。當時美國的科技突飛猛進,像收音機、鋁、飛機等新興企業湧現,儘管好些公司都未賺錢,投資者卻大有憧憬,股價飆升。與此同時,物價下降。聯儲局在減息以刺激經濟與加息以抑制炒風之間掙扎。

在 1928年,聯儲局決定加息。製造業為其打擊,生產急降。與此同時,倫敦股市大瀉。華爾街為其拖累,在十月二十八、二十九這兩天,道指急瀉 25%,到十一月十三日指數已從高峰下滑 45%。一如 1907年的危機那樣,銀行陷入困境。單是一九三○年便有 1,350間銀行倒閉。

倒閉潮不斷蔓延,中西部的銀行為求自保,向紐約的結算銀行提取存款。結算銀行轉而向聯儲局求救。聯儲局卻像對雷曼見死不救那樣,拒絕施援;欠缺資金,全國銀行放假一個星期。那個星期總共有兩千間銀行倒閉。失業率從 3.2%飆升至 25%。二十五年後道指才重新回到大蕭條前的水平。

到此關頭,政府方開水喉,給銀行系統注入十億美元,銀碼相當於整個系統的三分一資本;然後一如既往,干預升級,通過 Glass-Steagall Act將銀行的一般借貸業務,跟上市、收購、合併等企業融資活動分隔;再又成立存款保險。這些措施是否有效?○八年爆發的金融海嘯,肆虐六年而餘波未了。全世界的執權者卻一招應變:干預全面升級。

要主事人上身

然而不從銀行/金融機構主事人的切身利
益出發,不管多嚴密的監管到頭來亦屬徒然。金融機構過度規模膨脹,治本之道又莫非回到英國的合夥人舊制,要金融機構的主事人為業績上身?
補白 共存共榮


從 BBC聽回來的。印度的報紙,除了貌似報導的「假稿」( advertorial),為了增加收入,更有 brand-equity:投資客戶的生意,以廣告費入股,以收共存共榮之效云云。
即使在網絡時代,印度報業依舊蓬勃,與客戶共存共榮果為出路?

楊懷康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110508-劉若英:易副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