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31-風中的海棠——程靈素
風中的海棠——程靈素
20130831
金庸的作品中,《飛狐外傳》算不得出色,但是在這部不長的小說中,金庸卻塑造了一個與他筆下其他人物迥異的形象——程靈素,讓這本小說在很多人心中留下了相當重的分量。
程靈素是金書中被很受人鐘愛的女子之一,又因為在愛情上沒有圓滿而讓人遺憾,分外憐惜。在我並不知道程靈素的故事的時候,我便知道這個女子被很多人喜歡著,甚至隱隱好奇為什麼她能夠得到一致的好評:要知道即便是黃蓉之類的人物也多是有褒有貶的。所有人對程靈素的感情卻都幾乎相同,感動,憐惜,疼愛,遺憾,悵然若失。其實,當程靈素為了救胡斐而死的時候,胡斐對程靈素懷著的感情大概也會是這樣。胡斐愛程靈素嗎?我其實想說,一直到最後,我還是不覺得胡斐愛程靈素。憐惜是有的,心動也是有的,可是胡斐的一顆心全部系在袁紫衣的身上,看不到程靈素。所以,程靈素或許是小說中的女主角,但是卻不是胡斐心中的女主角。
有人說胡斐最終發現自己是愛著程靈素的,在《飛狐外傳》中確實也提到一句十年後胡斐為了程靈素留了絡腮胡子(她曾經將他易容成那個樣子),但是我卻覺得這多少是因為我們在推測這件事的時候感情過於傾程靈素了。在程靈素為了胡斐死去之後,胡斐確實也想過假如程靈素不用這種法子救他,而是續他九年性命,兩個人歡歡喜喜在一起九年,但是,不管是胡斐還是死去的程靈素都知道,他的心中始終有一個放不下的袁紫衣。到了小說的最後一章,胡斐仍是希望袁紫衣看他一眼,或是希望能與袁紫衣一同死去,他仍是希望袁紫衣愛她。除非胡斐愛著兩個人,否則,胡斐眼中從來容不下旁人,哪怕是程靈素。程靈素在他的心中永遠是“二妹”。
坦白的說,在看《飛狐外傳》的時候,我一是看到了程靈素的種種好處,二是時時在想為什麼胡斐不愛程靈素。我猜想應該有人因為程靈素的關系而厭惡袁紫衣。其實,我想說的是,袁紫衣也不過是一個身不由己的可憐人。如果沒有袁紫衣,胡斐是否就愛著程靈素呢?我依然不能肯定的做回答,緣分與愛情最怕用邏輯推理的。
程靈素絕對是金庸小說甚至大部分小說所描寫的女子中的異類。這單單是說她的相貌。在金庸筆下少有不是花容月貌的女子,即便是惡人,也是因為遭遇了變故或是年老了才變醜,之前也一定是美人。這其實是符合中國傳統小說的套路的。武俠小說講述的都是英雄的故事,英雄身邊當然要配美人。所以,小說中寫美人並不奇怪,也不能說是俗套。也因為這一點使得程靈素在小說中顯得特別:她是十分重要的人物,陪在胡斐身邊的時間最多,與胡斐的感情糾葛也很深。這樣一個重要的人物長的並不美。不美,而且相貌平常:一雙眼睛明亮之極,眼珠黑得像漆,這麼一擡頭,登時精光四射。那時候的胡斐十分驚訝於這樣一雙明亮的眼睛,卻“見她除了一雙眼睛外,容貌卻是平平,肌膚枯黃,臉有菜色,似乎終年吃不飽飯似的,頭髮也是又黃又稀,雙肩如削,身材瘦小,顯是窮村貧女,自幼便少了滋養。她相貌似乎已有十六七歲,身形卻如是個十四五歲的幼女。”。在胡斐的眼中,程靈素除了一雙眼睛吸引人,之外便是一個村姑的形象,比起袁紫衣,實在差了很多,甚至也不如馬春花。金庸先生在寫她的時候也毫不客氣的用了“相貌平平”“肌膚枯黃”“面有菜色”這樣的詞匯,這些詞匯用在一個女子的身上是很奇怪的,即使在黃蓉扮作小叫花的時候也未曾出現過這樣的描寫。可見,程靈素真是不漂亮。而她自己也知道自己是個醜丫頭。
——這樣的女子其實更加真實。在這個世界上,不管用什麼樣的評判標準,總是美的少,相貌平平的多。我向來覺得相貌這種事情不可以不在意,也不可以過分在意。很多東西是可以補充相貌的不足的。這一點程靈素就是一個明例。
盡管相貌平平,這個女子身上卻有更多其他的東西,耀眼的很。像她的一雙黑漆漆的眼睛,像她的身份,像她的下毒、解毒功夫和她的善良,當然,更有她對胡斐的愛和她的聰明。之所以將她的聰明智慧與她對胡斐的愛並列起來強調是因為“聰明”是這個女子給我的第一印象,而我,也覺得程靈素在愛上胡斐之後悲傷多於快樂也與她的聰明有很大的關系,並想由此展開一些我自己所想的內容。
程靈素的出場是以一個“村姑”的身份,至少看在胡斐的眼中就是一個村姑,其貌不揚,有些土氣和傻氣,默默地收拾一些藍色的花。胡斐為人善良,更因為自己自幼父母雙亡知道孤苦一人生活的艱難,對這村女很是憐惜,於是不肯讓馬蹄傷了她的花,甚至為她挑糞澆花。——也正是這些舉動打動了程靈素吧,她才肯幫助胡斐二人。若沒有她的指點,胡斐二人已經在藥王谷喪命,小說也就只能到此為止。但是大英雄總會有大英雄的機緣,因為胸襟坦蕩而獲得意想不到的收獲。胡斐也是如此。等到胡斐毫無芥蒂的吃了程靈素做的飯菜,程靈素一定已經對這個年輕男子心生好感。等到他心急的將她護在身後(盡管他的魯莽奇跡上幫了倒忙),等到她看到他認真的收著她所贈的藍花,她的心中只是覺得一陣陣的甜蜜,在那個時候,程靈素已經是愛著胡斐的了。其實並不奇怪,胡斐這樣一個男子,怎麼讓人不愛呢?
正是因為這個程靈素才不問不管不顧的隨著胡斐為苗人鳳解眼毒;正是以為這個她才違背著自己的心意成為了他的“二妹”;正是因為這個盡管心中不願,她還是跟隨著他到了北京;正是因為這個她才用自己的生命去救他。
只是因為愛,全是因為愛。所有的答案不過是簡單的一個字。
只是程靈素愛的太苦了。假如是一個木訥的女子,愛起來並不至於太辛苦,至少她不會覺察到對方的心因為另外一個女子而悸動,也不至於隨時的算計著要對對方好。當一個人深愛著另外一個人的時候,所有思考的出發點都會是另外一個人,而不是自己,哪怕是為著對方歡喜自己要受盡委屈。在這了一點上,程靈素體現的最是典型。所以程靈素最苦,也最讓人憐惜。
當程靈素尚未與胡斐一起前去為苗人鳳治眼疾的時候,程靈素看了胡斐的包裹,看到了裏面那只袁紫衣所贈的玉鳳,便已經知道眼前的這個男子心中裝著另外一個女子。她那時候只是微微一笑,開了一句無傷大雅的玩笑,便徑自睡去。小說中沒有明確寫,但是我卻能想象程靈素當時的心情。你得知你所愛的一個人愛著別人的時候心中感受如何?那當然是一種空落落的疼痛。程靈素不是不疼痛,只是她太聰明,也太倔強,並不願意將這疼痛示人。這個女子從小說的第十一章開始已經註定了情路艱難。若能不愛,她一定早早的躲開。可是,真的躲得開麼?
等到她幫苗人鳳醫好了眼睛,騙胡斐包裹中的玉鳳丟了,看到胡斐一副心急如焚的樣子,已經知道他愛這個贈玉鳳的姑娘愛的極深;那時候她便已經忍不住紅了眼眶。胡斐答應她滿足她的一個願望,她提出要玉鳳,胡斐面露為難;那時候她一定知道,自己這是陷入了怎樣的一場孽緣中。她輕輕的對他說:“世上有許多事情,口中雖然答應了,卻是無法辦到的呢。”,這句話讓胡斐心中悵然。其實,悵然的又豈獨胡斐一個人。那時候的程靈素看到自己愛的人對著另外一個女子情深至此,心中滋味不是三言兩語能夠形容的。當他終於給她講了袁紫衣的故事,她怯生生問袁紫衣長相如此,胡斐說很美,她稱自己是醜丫頭,講起來童年時候的往事,那時候胡斐才知道她哭了。——這是程靈素第一次在胡斐面前哭,之前也只是紅了眼睛。
胡斐只當是她在相貌之事上看不開,又哪裏之後依著程靈素的才學、智慧,在乎的又豈是這些?她不過是因為他,因為他愛著的女子是個美麗的人,因為他不愛她。那時候胡斐看著瘦削的她心中憐惜,卻並不曾想到愛,而是提出與她結拜。
直到聽到這話,程靈素才知道胡斐心中自己占不了半點位置,她的臉頰霎時蒼白,甚至在與胡斐說話的時候帶著略微的諷刺之意,她的行為舉止微露癲狂。——這是程靈素在整部小說中唯一一次與胡斐講話語氣不佳,也是整部小說中程靈素唯一一次表現的不那麼理智,其他時候,不管情勢多麼危急,她都始終不亂,神態自若。如此可知胡斐此舉傷她究竟有多深。她愛的人要認她做妹妹,這句話的殺傷力太大,簡直等於告訴她他一輩子不會愛他。
親愛的人告訴你他不愛你,只當你做親人,你心中作何感想?
一個人不輩子都不會愛你,你是否還愛他?
程靈素是愛的,不然不會為了救胡斐而死。那時候胡斐身重劇毒,世上並無解藥,最好的結果也不過是續命九年。程靈素卻想到了一個最笨也是最有效的法子,為他吸毒。這是小說中程靈素第四次哭。第二次哭是在到了京城的時候,她知道胡斐來京城是為了找袁紫衣,心中悲切,“進城門時胡斐向程靈素望了一眼,隱隱約約間似乎看到一滴淚珠落在地上的塵土之中,只是她將頭偏著,沒能見到她的容色。”,落下淚來。第三次哭是三人共坐在紅燭之下,她點破胡斐愛著袁紫衣之事,自己卻落了淚。
這第四次哭卻是真正的大哭:“程靈素淚水如珍珠斷線般順著面頰流下,撲簌簌的滴在胡斐衣上,緩緩點了點頭。”她此時已經下定決心要為他吸毒,只是對他的表白還是說了一半。到這裏她才肯說她確實愛著胡斐。只是,到了此時,什麼都已經晚了。
她說:“我師父說中了這三種劇毒,無藥可治,因為他只道世上沒有一個醫生,肯不要自己的性命來救活病人。大哥,他不知我……我會待你這樣……”
——確實沒有一個醫生用自己的姓名救活病人,卻有千千萬萬的人用自己的姓名救活愛人。程靈素最終用自己的姓名換了胡斐的性命。她要他活,並將一切籌劃妥當。她怕他以為愧疚而死,告訴他殺父仇人的真實身份;她在生命的最後時刻用七心海棠所制的蠟燭設局,毒死了慕容景嶽和薛鵲,毒瞎了萬無嗔的眼睛,算是為自己的師傅清理了門戶。——這是她平生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殺人。
看到這裏的時候已經是小說的最後一章,恨無常。恨無常,說的是可恨世事無常,說的也可以是遺憾無邊無際。
胡斐因為中毒在那廟中動也不能動的躺了一夜。在無邊無盡的黑暗中,他想到了很多事,想到了程靈素當時並不起眼的一言一行一顰一笑,終於清清楚楚的明白了程靈素待自己的一片真心。直到此時他才終於知道這個女子愛自己愛到了什麼程度。他終於肯對著程靈素露出“深情無限”的表情,只是,那時候的程靈素再也看不到此情此景了。她再也不知道這個男子為了她流露出深情無限的表情,這一次只為她。她也再不會知道這時候的胡斐又想起來王鐵匠唱的那首山歌:
“小妹子對情郎——恩情深,
你莫負了妹子——一段情,
你見了她面時——要待她好,
你不見她面時——天天要十七八遍掛在心!”
——想起這首山歌的時候想到的並不是袁紫衣而已經是程靈素;只是她再也不會知道。她再也不知道胡斐因為她的死明白了為什麼陳家洛在祭拜一個姑娘的時候哭得那麼傷心,她不會知道此時的胡斐將她是作為一生之中最親愛的人。(——原來,當你想到最親愛的人永遠不能再見面時,不由得你不哭,不由得你不哭得這麼傷心。)
這些都是很感人很感人的,若是程靈素還活著,知道胡斐這些,一定會很開心。只是,她已經死了,再也不會知道了。你道有另外一個世界麼?我是不相信的。人死之後或是灰飛煙滅,或是喝了孟婆湯轉世,今生所有一定要忘記,不然,痛苦太多。
只是胡斐對程靈素有愛的證據僅僅這些,等到胡斐遇到了袁紫衣,卻又是另外一副模樣。他依然為袁紫衣癡迷心動,看到她的時候思如潮湧,聽到她的自白的時候心情激動,哪怕他知道她是一個出家人,他還是願意與她天長地久,永相廝守。——在這裏,胡斐在兩個女子身上表現出了完全矛盾的感情。你說哪一個是愛哪一個不是愛呢?如果大英雄確實只愛一個人(至少對我來說,我只能接受大英雄只愛一個人,而且,小說中也否定掉了“兩只玉鳳都歸了胡斐”的說法),那麼,如果不是金庸先生在情節上的處理有矛盾,就是胡斐愛著的最終還是袁紫衣。唯有她能夠在不言不語的情況下就讓他悸動至此,唯有她能夠讓他癡癡凝望她離去的背影。
那麼程靈素呢?胡斐在程靈素死之後的表現又算什麼?我只能說,她對他深情至此,他當然不會無動於衷。胡斐愛的終究也不是程靈素。只是,這樣一個善良的、聰慧的、善解人意的女子他為什麼不愛呢?在小說中,處處寫著胡斐愛袁紫衣,愛的毫不掩飾,愛的只願意追隨著她,愛的哪怕只是見她一面也是好的。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下,為了塑造一個重情重義的大俠,自然這個大俠就不會愛上別的女子了。
只是,世人都不知道,對一個人的重情重義往往意味著令更多的人心碎。而這心碎又是世間最難以避免的事。倘若沒有袁紫衣呢?程靈素有百般好,只是太聰明。程靈素的聰明與黃蓉不同,黃蓉聰明在精靈古怪,程靈素則聰明在善解人意並且遇事鎮定自若。從第一次出場到最後死去,沒有一處不顯示著這個女子的聰明。這樣一個心細如塵的女子,胡斐在她面前簡直是透明的,一絲一毫的心機都會被她看穿。她做事,用毒,從來都是先於別人,往往等胡斐覺察到的時候她已經做好了事情的大半。這樣一個女子,聰明的讓人有壓力,也讓人恐懼。在小說中,有這樣一段:
胡斐覺得她全心全意的護著自己,心中好生感激,但想到她要以厲害毒藥去對付苗人鳳,說也奇怪,反而不自禁的凜然感到懼意。他心中又想:“這位靈姑娘聰明才智,勝我十倍,武功也自不弱,但整日和毒物為伍,總是……”他自己也不知“總是……”甚麼,心底只隱隱的覺得不妥。——總是,總是,總是什麼呢?大概是這樣的女子太強,總是覺得難以踏實吧。
這是不是胡斐不愛程靈素的一個原因呢?如果是,這世界上太過堅強、太過獨立、太過聰明的女子難免都要傷心了。我曾經看過亦舒的一篇小說,叫做《同門》,其中的女主人公也是一個堅強、聰明的女子,孤身一人報了大仇。在她復仇成功的那個晚上,一直深愛著她的男子突然心生懼意(本是要與她結婚的),而這個女子也瞬間明白了這個男人所想。我深深記得當時男子的想法:
“他知道是說再見的時候了。
與這樣一個女子在一起,終有一日惹惱了她,屆時,她不動聲色就置他於死地,他不知會是站著死還是坐著死。
他不敢再愛她了。”
——胡斐與程靈素之間,雖不至此,卻確確實實讓我想到的就是這個。
程靈素好就好在太聰明,悲哀也正悲哀在太聰明。這樣說來,女子做人太聰明太剔透並不見得是一件好事。聰明的女子憂傷更多。看得太清,又往往參不透,處在醒與不醒、醉與不醉之間,這才是人生的苦處。
我對程靈素是極愛的。我一方面深深欣賞她的聰明,一方面又不願意她太聰明。
這就是人的矛盾之處了。
20130831
金庸的作品中,《飛狐外傳》算不得出色,但是在這部不長的小說中,金庸卻塑造了一個與他筆下其他人物迥異的形象——程靈素,讓這本小說在很多人心中留下了相當重的分量。
程靈素是金書中被很受人鐘愛的女子之一,又因為在愛情上沒有圓滿而讓人遺憾,分外憐惜。在我並不知道程靈素的故事的時候,我便知道這個女子被很多人喜歡著,甚至隱隱好奇為什麼她能夠得到一致的好評:要知道即便是黃蓉之類的人物也多是有褒有貶的。所有人對程靈素的感情卻都幾乎相同,感動,憐惜,疼愛,遺憾,悵然若失。其實,當程靈素為了救胡斐而死的時候,胡斐對程靈素懷著的感情大概也會是這樣。胡斐愛程靈素嗎?我其實想說,一直到最後,我還是不覺得胡斐愛程靈素。憐惜是有的,心動也是有的,可是胡斐的一顆心全部系在袁紫衣的身上,看不到程靈素。所以,程靈素或許是小說中的女主角,但是卻不是胡斐心中的女主角。
有人說胡斐最終發現自己是愛著程靈素的,在《飛狐外傳》中確實也提到一句十年後胡斐為了程靈素留了絡腮胡子(她曾經將他易容成那個樣子),但是我卻覺得這多少是因為我們在推測這件事的時候感情過於傾程靈素了。在程靈素為了胡斐死去之後,胡斐確實也想過假如程靈素不用這種法子救他,而是續他九年性命,兩個人歡歡喜喜在一起九年,但是,不管是胡斐還是死去的程靈素都知道,他的心中始終有一個放不下的袁紫衣。到了小說的最後一章,胡斐仍是希望袁紫衣看他一眼,或是希望能與袁紫衣一同死去,他仍是希望袁紫衣愛她。除非胡斐愛著兩個人,否則,胡斐眼中從來容不下旁人,哪怕是程靈素。程靈素在他的心中永遠是“二妹”。
坦白的說,在看《飛狐外傳》的時候,我一是看到了程靈素的種種好處,二是時時在想為什麼胡斐不愛程靈素。我猜想應該有人因為程靈素的關系而厭惡袁紫衣。其實,我想說的是,袁紫衣也不過是一個身不由己的可憐人。如果沒有袁紫衣,胡斐是否就愛著程靈素呢?我依然不能肯定的做回答,緣分與愛情最怕用邏輯推理的。
程靈素絕對是金庸小說甚至大部分小說所描寫的女子中的異類。這單單是說她的相貌。在金庸筆下少有不是花容月貌的女子,即便是惡人,也是因為遭遇了變故或是年老了才變醜,之前也一定是美人。這其實是符合中國傳統小說的套路的。武俠小說講述的都是英雄的故事,英雄身邊當然要配美人。所以,小說中寫美人並不奇怪,也不能說是俗套。也因為這一點使得程靈素在小說中顯得特別:她是十分重要的人物,陪在胡斐身邊的時間最多,與胡斐的感情糾葛也很深。這樣一個重要的人物長的並不美。不美,而且相貌平常:一雙眼睛明亮之極,眼珠黑得像漆,這麼一擡頭,登時精光四射。那時候的胡斐十分驚訝於這樣一雙明亮的眼睛,卻“見她除了一雙眼睛外,容貌卻是平平,肌膚枯黃,臉有菜色,似乎終年吃不飽飯似的,頭髮也是又黃又稀,雙肩如削,身材瘦小,顯是窮村貧女,自幼便少了滋養。她相貌似乎已有十六七歲,身形卻如是個十四五歲的幼女。”。在胡斐的眼中,程靈素除了一雙眼睛吸引人,之外便是一個村姑的形象,比起袁紫衣,實在差了很多,甚至也不如馬春花。金庸先生在寫她的時候也毫不客氣的用了“相貌平平”“肌膚枯黃”“面有菜色”這樣的詞匯,這些詞匯用在一個女子的身上是很奇怪的,即使在黃蓉扮作小叫花的時候也未曾出現過這樣的描寫。可見,程靈素真是不漂亮。而她自己也知道自己是個醜丫頭。
——這樣的女子其實更加真實。在這個世界上,不管用什麼樣的評判標準,總是美的少,相貌平平的多。我向來覺得相貌這種事情不可以不在意,也不可以過分在意。很多東西是可以補充相貌的不足的。這一點程靈素就是一個明例。
盡管相貌平平,這個女子身上卻有更多其他的東西,耀眼的很。像她的一雙黑漆漆的眼睛,像她的身份,像她的下毒、解毒功夫和她的善良,當然,更有她對胡斐的愛和她的聰明。之所以將她的聰明智慧與她對胡斐的愛並列起來強調是因為“聰明”是這個女子給我的第一印象,而我,也覺得程靈素在愛上胡斐之後悲傷多於快樂也與她的聰明有很大的關系,並想由此展開一些我自己所想的內容。
程靈素的出場是以一個“村姑”的身份,至少看在胡斐的眼中就是一個村姑,其貌不揚,有些土氣和傻氣,默默地收拾一些藍色的花。胡斐為人善良,更因為自己自幼父母雙亡知道孤苦一人生活的艱難,對這村女很是憐惜,於是不肯讓馬蹄傷了她的花,甚至為她挑糞澆花。——也正是這些舉動打動了程靈素吧,她才肯幫助胡斐二人。若沒有她的指點,胡斐二人已經在藥王谷喪命,小說也就只能到此為止。但是大英雄總會有大英雄的機緣,因為胸襟坦蕩而獲得意想不到的收獲。胡斐也是如此。等到胡斐毫無芥蒂的吃了程靈素做的飯菜,程靈素一定已經對這個年輕男子心生好感。等到他心急的將她護在身後(盡管他的魯莽奇跡上幫了倒忙),等到她看到他認真的收著她所贈的藍花,她的心中只是覺得一陣陣的甜蜜,在那個時候,程靈素已經是愛著胡斐的了。其實並不奇怪,胡斐這樣一個男子,怎麼讓人不愛呢?
正是因為這個程靈素才不問不管不顧的隨著胡斐為苗人鳳解眼毒;正是以為這個她才違背著自己的心意成為了他的“二妹”;正是因為這個盡管心中不願,她還是跟隨著他到了北京;正是因為這個她才用自己的生命去救他。
只是因為愛,全是因為愛。所有的答案不過是簡單的一個字。
只是程靈素愛的太苦了。假如是一個木訥的女子,愛起來並不至於太辛苦,至少她不會覺察到對方的心因為另外一個女子而悸動,也不至於隨時的算計著要對對方好。當一個人深愛著另外一個人的時候,所有思考的出發點都會是另外一個人,而不是自己,哪怕是為著對方歡喜自己要受盡委屈。在這了一點上,程靈素體現的最是典型。所以程靈素最苦,也最讓人憐惜。
當程靈素尚未與胡斐一起前去為苗人鳳治眼疾的時候,程靈素看了胡斐的包裹,看到了裏面那只袁紫衣所贈的玉鳳,便已經知道眼前的這個男子心中裝著另外一個女子。她那時候只是微微一笑,開了一句無傷大雅的玩笑,便徑自睡去。小說中沒有明確寫,但是我卻能想象程靈素當時的心情。你得知你所愛的一個人愛著別人的時候心中感受如何?那當然是一種空落落的疼痛。程靈素不是不疼痛,只是她太聰明,也太倔強,並不願意將這疼痛示人。這個女子從小說的第十一章開始已經註定了情路艱難。若能不愛,她一定早早的躲開。可是,真的躲得開麼?
等到她幫苗人鳳醫好了眼睛,騙胡斐包裹中的玉鳳丟了,看到胡斐一副心急如焚的樣子,已經知道他愛這個贈玉鳳的姑娘愛的極深;那時候她便已經忍不住紅了眼眶。胡斐答應她滿足她的一個願望,她提出要玉鳳,胡斐面露為難;那時候她一定知道,自己這是陷入了怎樣的一場孽緣中。她輕輕的對他說:“世上有許多事情,口中雖然答應了,卻是無法辦到的呢。”,這句話讓胡斐心中悵然。其實,悵然的又豈獨胡斐一個人。那時候的程靈素看到自己愛的人對著另外一個女子情深至此,心中滋味不是三言兩語能夠形容的。當他終於給她講了袁紫衣的故事,她怯生生問袁紫衣長相如此,胡斐說很美,她稱自己是醜丫頭,講起來童年時候的往事,那時候胡斐才知道她哭了。——這是程靈素第一次在胡斐面前哭,之前也只是紅了眼睛。
胡斐只當是她在相貌之事上看不開,又哪裏之後依著程靈素的才學、智慧,在乎的又豈是這些?她不過是因為他,因為他愛著的女子是個美麗的人,因為他不愛她。那時候胡斐看著瘦削的她心中憐惜,卻並不曾想到愛,而是提出與她結拜。
直到聽到這話,程靈素才知道胡斐心中自己占不了半點位置,她的臉頰霎時蒼白,甚至在與胡斐說話的時候帶著略微的諷刺之意,她的行為舉止微露癲狂。——這是程靈素在整部小說中唯一一次與胡斐講話語氣不佳,也是整部小說中程靈素唯一一次表現的不那麼理智,其他時候,不管情勢多麼危急,她都始終不亂,神態自若。如此可知胡斐此舉傷她究竟有多深。她愛的人要認她做妹妹,這句話的殺傷力太大,簡直等於告訴她他一輩子不會愛他。
親愛的人告訴你他不愛你,只當你做親人,你心中作何感想?
一個人不輩子都不會愛你,你是否還愛他?
程靈素是愛的,不然不會為了救胡斐而死。那時候胡斐身重劇毒,世上並無解藥,最好的結果也不過是續命九年。程靈素卻想到了一個最笨也是最有效的法子,為他吸毒。這是小說中程靈素第四次哭。第二次哭是在到了京城的時候,她知道胡斐來京城是為了找袁紫衣,心中悲切,“進城門時胡斐向程靈素望了一眼,隱隱約約間似乎看到一滴淚珠落在地上的塵土之中,只是她將頭偏著,沒能見到她的容色。”,落下淚來。第三次哭是三人共坐在紅燭之下,她點破胡斐愛著袁紫衣之事,自己卻落了淚。
這第四次哭卻是真正的大哭:“程靈素淚水如珍珠斷線般順著面頰流下,撲簌簌的滴在胡斐衣上,緩緩點了點頭。”她此時已經下定決心要為他吸毒,只是對他的表白還是說了一半。到這裏她才肯說她確實愛著胡斐。只是,到了此時,什麼都已經晚了。
她說:“我師父說中了這三種劇毒,無藥可治,因為他只道世上沒有一個醫生,肯不要自己的性命來救活病人。大哥,他不知我……我會待你這樣……”
——確實沒有一個醫生用自己的姓名救活病人,卻有千千萬萬的人用自己的姓名救活愛人。程靈素最終用自己的姓名換了胡斐的性命。她要他活,並將一切籌劃妥當。她怕他以為愧疚而死,告訴他殺父仇人的真實身份;她在生命的最後時刻用七心海棠所制的蠟燭設局,毒死了慕容景嶽和薛鵲,毒瞎了萬無嗔的眼睛,算是為自己的師傅清理了門戶。——這是她平生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殺人。
看到這裏的時候已經是小說的最後一章,恨無常。恨無常,說的是可恨世事無常,說的也可以是遺憾無邊無際。
胡斐因為中毒在那廟中動也不能動的躺了一夜。在無邊無盡的黑暗中,他想到了很多事,想到了程靈素當時並不起眼的一言一行一顰一笑,終於清清楚楚的明白了程靈素待自己的一片真心。直到此時他才終於知道這個女子愛自己愛到了什麼程度。他終於肯對著程靈素露出“深情無限”的表情,只是,那時候的程靈素再也看不到此情此景了。她再也不知道這個男子為了她流露出深情無限的表情,這一次只為她。她也再不會知道這時候的胡斐又想起來王鐵匠唱的那首山歌:
“小妹子對情郎——恩情深,
你莫負了妹子——一段情,
你見了她面時——要待她好,
你不見她面時——天天要十七八遍掛在心!”
——想起這首山歌的時候想到的並不是袁紫衣而已經是程靈素;只是她再也不會知道。她再也不知道胡斐因為她的死明白了為什麼陳家洛在祭拜一個姑娘的時候哭得那麼傷心,她不會知道此時的胡斐將她是作為一生之中最親愛的人。(——原來,當你想到最親愛的人永遠不能再見面時,不由得你不哭,不由得你不哭得這麼傷心。)
這些都是很感人很感人的,若是程靈素還活著,知道胡斐這些,一定會很開心。只是,她已經死了,再也不會知道了。你道有另外一個世界麼?我是不相信的。人死之後或是灰飛煙滅,或是喝了孟婆湯轉世,今生所有一定要忘記,不然,痛苦太多。
只是胡斐對程靈素有愛的證據僅僅這些,等到胡斐遇到了袁紫衣,卻又是另外一副模樣。他依然為袁紫衣癡迷心動,看到她的時候思如潮湧,聽到她的自白的時候心情激動,哪怕他知道她是一個出家人,他還是願意與她天長地久,永相廝守。——在這裏,胡斐在兩個女子身上表現出了完全矛盾的感情。你說哪一個是愛哪一個不是愛呢?如果大英雄確實只愛一個人(至少對我來說,我只能接受大英雄只愛一個人,而且,小說中也否定掉了“兩只玉鳳都歸了胡斐”的說法),那麼,如果不是金庸先生在情節上的處理有矛盾,就是胡斐愛著的最終還是袁紫衣。唯有她能夠在不言不語的情況下就讓他悸動至此,唯有她能夠讓他癡癡凝望她離去的背影。
那麼程靈素呢?胡斐在程靈素死之後的表現又算什麼?我只能說,她對他深情至此,他當然不會無動於衷。胡斐愛的終究也不是程靈素。只是,這樣一個善良的、聰慧的、善解人意的女子他為什麼不愛呢?在小說中,處處寫著胡斐愛袁紫衣,愛的毫不掩飾,愛的只願意追隨著她,愛的哪怕只是見她一面也是好的。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下,為了塑造一個重情重義的大俠,自然這個大俠就不會愛上別的女子了。
只是,世人都不知道,對一個人的重情重義往往意味著令更多的人心碎。而這心碎又是世間最難以避免的事。倘若沒有袁紫衣呢?程靈素有百般好,只是太聰明。程靈素的聰明與黃蓉不同,黃蓉聰明在精靈古怪,程靈素則聰明在善解人意並且遇事鎮定自若。從第一次出場到最後死去,沒有一處不顯示著這個女子的聰明。這樣一個心細如塵的女子,胡斐在她面前簡直是透明的,一絲一毫的心機都會被她看穿。她做事,用毒,從來都是先於別人,往往等胡斐覺察到的時候她已經做好了事情的大半。這樣一個女子,聰明的讓人有壓力,也讓人恐懼。在小說中,有這樣一段:
胡斐覺得她全心全意的護著自己,心中好生感激,但想到她要以厲害毒藥去對付苗人鳳,說也奇怪,反而不自禁的凜然感到懼意。他心中又想:“這位靈姑娘聰明才智,勝我十倍,武功也自不弱,但整日和毒物為伍,總是……”他自己也不知“總是……”甚麼,心底只隱隱的覺得不妥。——總是,總是,總是什麼呢?大概是這樣的女子太強,總是覺得難以踏實吧。
這是不是胡斐不愛程靈素的一個原因呢?如果是,這世界上太過堅強、太過獨立、太過聰明的女子難免都要傷心了。我曾經看過亦舒的一篇小說,叫做《同門》,其中的女主人公也是一個堅強、聰明的女子,孤身一人報了大仇。在她復仇成功的那個晚上,一直深愛著她的男子突然心生懼意(本是要與她結婚的),而這個女子也瞬間明白了這個男人所想。我深深記得當時男子的想法:
“他知道是說再見的時候了。
與這樣一個女子在一起,終有一日惹惱了她,屆時,她不動聲色就置他於死地,他不知會是站著死還是坐著死。
他不敢再愛她了。”
——胡斐與程靈素之間,雖不至此,卻確確實實讓我想到的就是這個。
程靈素好就好在太聰明,悲哀也正悲哀在太聰明。這樣說來,女子做人太聰明太剔透並不見得是一件好事。聰明的女子憂傷更多。看得太清,又往往參不透,處在醒與不醒、醉與不醉之間,這才是人生的苦處。
我對程靈素是極愛的。我一方面深深欣賞她的聰明,一方面又不願意她太聰明。
這就是人的矛盾之處了。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