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26-假言:《黑格爾新釋》書評:讀黑格爾如同「打大佬」
假言:《黑格爾新釋》書評:讀黑格爾如同「打大佬」
2015/9/26 — 14:48
立場新聞
如果要數西方哲學史中極重要同時最難懂的哲學家,毫無疑問,非黑格爾莫屬。他的學說出名什麼?「不知所云」、「故弄玄虛」、「荒謬無稽」、「封閉保守」。聽起來都不是好話。
大哲學家羅素對黑格爾哲學的評價更是充滿諷刺幽默:「黑格爾的哲學奇怪到令人不會預期他能令心智健全的人接受它,但他卻做到了,他表述那麼晦澀,令人誤以為它必定很深刻。」有趣的是,羅素也曾為黑格爾的忠實追隨者,後來才變陣成為分析哲學的奠基者,並視當初自己追隨的大師為典範──不過是反面教材的典範。
有趣的轉折總引起人的好奇心。我懷著想多點瞭解黑格爾的心情拿起劉創馥教授的新書《黑格爾新釋》,企圖窺探一二。到讀畢後,我卻如釋重負。
如果閱讀如打機,也有難度等級之分,黑格爾的原著無疑是最難的第十等,這本書則至少有七等級。起初,我以為這本書只是概論程度,普通讀者亦能進入其中。但它完全超出我的預期,無論寫法還是內容,明顯沒預備給沒有哲學基礎的人閱讀。即使哲學系本科生,也可能需要花費不少功夫,才能讀得通這本書。
別誤會,我不是在這裡倒作者米,只是提醒有興趣讀此書的人,事前要做好心理準備。畢竟黑格爾的表達方式本身就生人勿近,這本書也需要讀者的努力,與「腦力」。
這本書基本上有兩大特點。
第一是作者把黑格爾的哲學重新詮釋成更為開放與合理。作者的進路大致有兩項,一是將黑格爾的哲學理解成動態的「思辯」過程,一種不斷挑戰與批判各種傳統形上學預設的後設反思的運動,譬如把「理性」理解為不守固定立場的反省能力,以此超越康德對「理性」的限制;二是將黑格爾的哲學理解為整體主義,譬如批評單個的命題形式無法把握真理,藉此消解黑格爾著作經常為人詬病的矛盾命題。
第二是作者在每章介紹黑格爾哲學之前,會先講解黑格爾批評或要超越的哲學家學說,譬如亞里士多德和康德的範疇論、笛卡兒的「我思故我在」的基礎主義觀。從哲學史的脈絡下理解黑格爾的工作。
第二特點做得特別精彩,言簡意深,充分顯示作者的哲學史功力。相反,第一特點卻令我困惑,雖然這種新釋無疑令黑格爾哲學變得更為合理,但同時卻使它變得略嫌瑣碎與無趣。是故,顯得尷尬,我認為最有趣精彩的部分是在介紹非黑格爾的哲學,卻非本書最重要的新釋部分。不過,我的感覺可能源於主流詮釋長年累月的影響,畢竟主流詮釋的黑格爾哲學,是宣稱人類的歷史、哲學已到終結、企圖吞噬一切的龐大體系!但在作者的新詮釋下黑格爾哲學則變得「虛心」很多,變成要不斷後設反思、顧及歷史文化條件、講求不斷吸收最新哲學理論營養的方法論。相對起來,主流詮釋自然有趣太多──雖然錯誤的機會也自然大太多了。
近年哲學界確實有復興黑格爾學說的跡象,作者的新釋也吸收了這場運動的精粹,更引入分析哲學元素,令黑格爾學說變得更為靈活與易懂。若然你對哲學以及笛卡兒、康德等大哲學家的學說有基本認識,又想初步瞭解黑格爾的哲學,這本書值得一讀。作者劉創馥教授專研黑格爾與康德,也具備分析哲學家的知識與卓越的分析能力,這本書也許能令你開啟另一種視野看待黑格爾。
閱讀黑格爾哲學的過程,就是不斷想起網上流行之圖:「Wtf did I just read?」。如果讀者想藉著這本書「打大佬」,窺探這位哲學家的思想,我的攻略心得是:讀者可以先從第二章開始讀起,第一章適合讀畢整本書後回頭讀;不然你很可能止步於第一章。
假言
作者簡介:關於我,只希望別人對我的文字有興趣。
2015/9/26 — 14:48
立場新聞
如果要數西方哲學史中極重要同時最難懂的哲學家,毫無疑問,非黑格爾莫屬。他的學說出名什麼?「不知所云」、「故弄玄虛」、「荒謬無稽」、「封閉保守」。聽起來都不是好話。
大哲學家羅素對黑格爾哲學的評價更是充滿諷刺幽默:「黑格爾的哲學奇怪到令人不會預期他能令心智健全的人接受它,但他卻做到了,他表述那麼晦澀,令人誤以為它必定很深刻。」有趣的是,羅素也曾為黑格爾的忠實追隨者,後來才變陣成為分析哲學的奠基者,並視當初自己追隨的大師為典範──不過是反面教材的典範。
有趣的轉折總引起人的好奇心。我懷著想多點瞭解黑格爾的心情拿起劉創馥教授的新書《黑格爾新釋》,企圖窺探一二。到讀畢後,我卻如釋重負。
如果閱讀如打機,也有難度等級之分,黑格爾的原著無疑是最難的第十等,這本書則至少有七等級。起初,我以為這本書只是概論程度,普通讀者亦能進入其中。但它完全超出我的預期,無論寫法還是內容,明顯沒預備給沒有哲學基礎的人閱讀。即使哲學系本科生,也可能需要花費不少功夫,才能讀得通這本書。
別誤會,我不是在這裡倒作者米,只是提醒有興趣讀此書的人,事前要做好心理準備。畢竟黑格爾的表達方式本身就生人勿近,這本書也需要讀者的努力,與「腦力」。
這本書基本上有兩大特點。
第一是作者把黑格爾的哲學重新詮釋成更為開放與合理。作者的進路大致有兩項,一是將黑格爾的哲學理解成動態的「思辯」過程,一種不斷挑戰與批判各種傳統形上學預設的後設反思的運動,譬如把「理性」理解為不守固定立場的反省能力,以此超越康德對「理性」的限制;二是將黑格爾的哲學理解為整體主義,譬如批評單個的命題形式無法把握真理,藉此消解黑格爾著作經常為人詬病的矛盾命題。
第二是作者在每章介紹黑格爾哲學之前,會先講解黑格爾批評或要超越的哲學家學說,譬如亞里士多德和康德的範疇論、笛卡兒的「我思故我在」的基礎主義觀。從哲學史的脈絡下理解黑格爾的工作。
第二特點做得特別精彩,言簡意深,充分顯示作者的哲學史功力。相反,第一特點卻令我困惑,雖然這種新釋無疑令黑格爾哲學變得更為合理,但同時卻使它變得略嫌瑣碎與無趣。是故,顯得尷尬,我認為最有趣精彩的部分是在介紹非黑格爾的哲學,卻非本書最重要的新釋部分。不過,我的感覺可能源於主流詮釋長年累月的影響,畢竟主流詮釋的黑格爾哲學,是宣稱人類的歷史、哲學已到終結、企圖吞噬一切的龐大體系!但在作者的新詮釋下黑格爾哲學則變得「虛心」很多,變成要不斷後設反思、顧及歷史文化條件、講求不斷吸收最新哲學理論營養的方法論。相對起來,主流詮釋自然有趣太多──雖然錯誤的機會也自然大太多了。
近年哲學界確實有復興黑格爾學說的跡象,作者的新釋也吸收了這場運動的精粹,更引入分析哲學元素,令黑格爾學說變得更為靈活與易懂。若然你對哲學以及笛卡兒、康德等大哲學家的學說有基本認識,又想初步瞭解黑格爾的哲學,這本書值得一讀。作者劉創馥教授專研黑格爾與康德,也具備分析哲學家的知識與卓越的分析能力,這本書也許能令你開啟另一種視野看待黑格爾。
閱讀黑格爾哲學的過程,就是不斷想起網上流行之圖:「Wtf did I just read?」。如果讀者想藉著這本書「打大佬」,窺探這位哲學家的思想,我的攻略心得是:讀者可以先從第二章開始讀起,第一章適合讀畢整本書後回頭讀;不然你很可能止步於第一章。
假言
作者簡介:關於我,只希望別人對我的文字有興趣。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