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26-林行止:為中為台問英九,財神瘟神趙公明
林行止:為中為台問英九,財神瘟神趙公明
19:44 26/3/2014
信報
《信報》林行止專欄:
一、以「黑色島國青年陣線」為首的台灣大專學生社運團體,假「太陽花學運」之名,於三月十八日發起「非暴力(和平)佔領立法院」,到今天已八天,期間他們還曾衝進行政院,但這班受過軍訓的學生,敵不過強力清場的警力,很快便退守立法院;究竟在立法機構被癱瘓後,台灣政府是否還能有效運作,由於事態仍在發展,大家只能靜觀其變、拭目以待。
如何平息這場因學運而起的政治風暴,相信沒人比台灣總統馬英九更清楚;馬氏曾為保釣健者,且在民主政治民選活動中身經百戰、經驗豐富,他當然知道應落什麼藥,毋庸外人特別是島外人士置喙;不過,由於他的民望只有九趴(二○一三年九月民調的數字,「趴」為percent的台灣音譯,與七十年代前本港傳媒譯之為「巴仙」有異地同音之妙);而昨天台灣《蘋果日報》及「台灣無綫衞星電視台」(news.tvbs.com.tw)所做的民調,均顯示大多數人認同馬英九政府應收回《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下稱《服貿》),而不支持不贊成「警方強制驅離佔領行政院學生」的,竟然都在百分之五十六至五十八之間……。在民意如此不利的情形下,一個民選總統如何平息這場風暴,不致使之釀成政治危機,是有關當局「危機處理」手段高下的考驗。顯而易見,饒是馬總統老於學運和政治鬥爭,現在亦會感極之棘手!
《服貿》經濟上對台灣的利弊(肯定利大於弊),這幾天虛實傳媒多有報道,惟筆者以為二十日本報高天佑的《台灣《服貿協議》搞邊科(搞什麼)》說之最早最詳;至於何以大多數台灣人(以上引民調為據)反對此「大陸讓利」即台灣在經濟上佔點便宜的協議,表面原因為立法院召集人張慶忠議員「在一片紛亂打鬥中,用自備小麥克風戲劇性地宣布本案(辯論)已逾三個月限期,依法視為已經審查,送院會存查,散會!」這位多數黨議會領袖專橫魯莽的決定,令議會尚未達成結論便以技術(程序)為由,快刀斬亂麻地造成《服貿》「被通過」的事實。可惜在野黨固然大為不滿,人民亦不同意,終於釀成這場截稿時尚未完未了的政治風暴。
不過,筆者以為審視這場風暴的「內核」更重要。一句話,這是台灣人認為與中共交往多年,至此應更審慎才能守住台灣根本(核心)利益。台灣人所以有此隱憂,可說是觀照了香港近年的政經環境,達成中共不可不防的結論有以致之!
請看看近年香港的發展。
二、十多二十年前(應在回歸初期),筆者在這裏以「雍齒封侯」(《史記.留侯世家》;此典故筆者多次援用,不贅)為喻,希望北京能夠切切實實貫徹對港人的承諾,讓香港真的「五十年不變」、「高度自治」,除了這會保障香港持續發展之外,尚可藉此給台灣「留個好印象」、「做個好榜樣」,進而有助台灣順利「投入祖國懷抱」,達成「兩岸統一」的歷史目的。
在回歸初期,中國對香港的確頗為優容、非常遷就,幾乎可說香港要什麼便給什麼;可是,當中國全面崛起時,「一闊臉就變」,高高在上不可一世(condescension)的劣根性馬上浮現,對香港內政多方干預,最初還猶抱琵琶,近年已不再避嫌,站到台前指點江山;而最讓港人感到不是味兒的是,北京一再挑選不得民心不孚眾望的「心腹」為行政長官,令不滿的民情沸騰,上街抗議政府庸政誤人、矮化香港、赤化香港(這是遲早必行之策,不然何以在二○四七年和祖國無縫融合;但這種變化似乎來得太早了)的示威遊行,幾乎無周無之,令香港成為國際傳媒筆下的「示威之都」;而最令有民主意識和獨立思想的港人憤慨的是,北京還欲憑京意擺布香港的普選……。
近年港人頻頻上街宣洩不滿,有財有勢已不必再靠香港賺取外滙的北京當然滿不在乎,官方喉舌或北京代言人不是老說「不認同我們管治手法的可以移民」嗎?港人的憤懣和抗議,當政者無動於衷,港人無可奈何;然而,台灣人心裏明白,知道利害所在,排拒與中國關係太密切的台灣人,肯定愈來愈多。不必諱言,近年台灣人從內地賺了不少錢,內地市場亦為台灣人提供了許多就業機會,可是,香港無緣當什邡侯(雍齒的爵位),台灣百姓看在眼裏,擔心最寶貴的自由會褪色,甚且被扭曲、被褫奪,對可能導致這種後果的法令法案協議,起而反對,是很自然的反應。
中國給予台灣種種特惠,其實正是封建時代「邊陲政策」的延續,而這種具「中(帝)國特色」的政策,肯定令土生土長的台灣人一想便心中發毛!不久前(二○一三年一月三十日)筆者在這裏介紹浸大人文學教授羅貴祥那篇《中國少數民族的認識論│「邊緣」的視角》,直截了當指出中國承諾給港人「自治」所以會變成空言,是因為中國視香港為「少數民族自治區」。換句話說,中國以歷代皇朝「收拾」少數民族自治區的策略對付香港,其對香港的諸種承諾,便有翼而飛。
視香港為「少數民族自治區」或以管治「自治區」的「治術」管治「香港特別行政區」,策略的模式不外是讓內地人民移居香港(也許當政者以為是最「王道」的方法),這種封建王朝慣用的邊區殖民手法,「於今尤烈」,那在「漢化」新疆(和西藏)上最為明顯;在解放初期,新疆漢族人佔總人口不足百分之五,近年此比例已增至百分之六十左右,二十三日《主場新聞》轉載台灣國立大學兼任教師陳嘉銘的網上文章《服貿協議最危險的條款是什麼?》,指出「向少數民族自治區」移民,足以「瓦解掉(原)住民自決心的正當性」,因為原來新疆(和西藏)的原住民,「已經投(按,指投票)不過人數更多的漢人……」。香港現在似已落入此窠臼,據本報去年十月十日「獨眼香江」有關特稿所附統計,一九九七年後內地人移居香港情況的「各移民途徑的累積人數」,顯示自一九九七年至二○○三年底,僅憑單程證來港內地人便達七十六萬多名;加上投資移民、優才計劃移民及輸入內地人才計劃移民等,總數很快達百萬;長此下去,在「五十年不變」屆期前某段日子,內地移民人數肯定可與香港原住民在多方面特別是在投票箱前分庭抗禮!移民之外,北京老是說「外部勢力」介入香港事務,亦與古時候「邊疆少數民族自治區」時有邊患,因此朝廷對「外部勢力」特別敏感過分關注有關。
三、內地開放市場,行中央(國營企業)主導的所謂市場經濟有年;加上人數龐大的中共黨員無處不在、無公司不與,那意味在《服貿》框架下湧入台灣經商的內地商人,不能不按照中央的台灣政策辦事。問題便出在這裏,北京政府從胡錦濤時代開始採納「以經圍政」的方法(詳細分析見三月二十四日陳景祥在《信網》的特稿),以收經濟為政治服務的效益,實際做法是以經濟誘因利誘商人支持其政治政策之餘,在必要時可只問國家長遠政治利益而不計利潤,如此便能輕易排擠政治不同調(所謂政治不正確)的商人,達成壟斷市場迫使人人不得不北望神州希旨承風的目的。這對獨立經營的台灣商人,尤其是沒有利益可與之交換的小商人特別不利,彰彰明甚。
土生土長非常熱愛自由(他們曾為此與國民黨長期鬥爭並付出沉重代價)的台灣人,深切了解經濟上對大陸開放,即使程度及不上大陸對台灣的開放,亦會提心吊膽,擔心有朝一日會因眼前的經濟甜頭而嘗長期政治苦果!這是台灣學生和民眾和平佔領「始作俑」立法院的底因。
馬英九總統學有專精且有豐富的行政和政治實踐,對上述令台灣人心存憂懼的原因,沒理由不瞭然於胸;他和他的團隊所以如此匆匆地造成《服貿》「被通過」的既成事實,不由得不讓人想起「陰謀論者」,向來認為國民黨(尤其是黨國大老如連戰),有「寧與中共不與家奴(民進黨)」的情意結!
現在要看馬英九總統如何解開這個心結。
*相傳能使奉祀者致富的財神趙公明(玄壇),晉代前在天帝殿前專司冥間職事為勾取人命的瘟神;元明的《搜神記》始稱趙為財神。
19:44 26/3/2014
信報
《信報》林行止專欄:
一、以「黑色島國青年陣線」為首的台灣大專學生社運團體,假「太陽花學運」之名,於三月十八日發起「非暴力(和平)佔領立法院」,到今天已八天,期間他們還曾衝進行政院,但這班受過軍訓的學生,敵不過強力清場的警力,很快便退守立法院;究竟在立法機構被癱瘓後,台灣政府是否還能有效運作,由於事態仍在發展,大家只能靜觀其變、拭目以待。
如何平息這場因學運而起的政治風暴,相信沒人比台灣總統馬英九更清楚;馬氏曾為保釣健者,且在民主政治民選活動中身經百戰、經驗豐富,他當然知道應落什麼藥,毋庸外人特別是島外人士置喙;不過,由於他的民望只有九趴(二○一三年九月民調的數字,「趴」為percent的台灣音譯,與七十年代前本港傳媒譯之為「巴仙」有異地同音之妙);而昨天台灣《蘋果日報》及「台灣無綫衞星電視台」(news.tvbs.com.tw)所做的民調,均顯示大多數人認同馬英九政府應收回《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下稱《服貿》),而不支持不贊成「警方強制驅離佔領行政院學生」的,竟然都在百分之五十六至五十八之間……。在民意如此不利的情形下,一個民選總統如何平息這場風暴,不致使之釀成政治危機,是有關當局「危機處理」手段高下的考驗。顯而易見,饒是馬總統老於學運和政治鬥爭,現在亦會感極之棘手!
《服貿》經濟上對台灣的利弊(肯定利大於弊),這幾天虛實傳媒多有報道,惟筆者以為二十日本報高天佑的《台灣《服貿協議》搞邊科(搞什麼)》說之最早最詳;至於何以大多數台灣人(以上引民調為據)反對此「大陸讓利」即台灣在經濟上佔點便宜的協議,表面原因為立法院召集人張慶忠議員「在一片紛亂打鬥中,用自備小麥克風戲劇性地宣布本案(辯論)已逾三個月限期,依法視為已經審查,送院會存查,散會!」這位多數黨議會領袖專橫魯莽的決定,令議會尚未達成結論便以技術(程序)為由,快刀斬亂麻地造成《服貿》「被通過」的事實。可惜在野黨固然大為不滿,人民亦不同意,終於釀成這場截稿時尚未完未了的政治風暴。
不過,筆者以為審視這場風暴的「內核」更重要。一句話,這是台灣人認為與中共交往多年,至此應更審慎才能守住台灣根本(核心)利益。台灣人所以有此隱憂,可說是觀照了香港近年的政經環境,達成中共不可不防的結論有以致之!
請看看近年香港的發展。
二、十多二十年前(應在回歸初期),筆者在這裏以「雍齒封侯」(《史記.留侯世家》;此典故筆者多次援用,不贅)為喻,希望北京能夠切切實實貫徹對港人的承諾,讓香港真的「五十年不變」、「高度自治」,除了這會保障香港持續發展之外,尚可藉此給台灣「留個好印象」、「做個好榜樣」,進而有助台灣順利「投入祖國懷抱」,達成「兩岸統一」的歷史目的。
在回歸初期,中國對香港的確頗為優容、非常遷就,幾乎可說香港要什麼便給什麼;可是,當中國全面崛起時,「一闊臉就變」,高高在上不可一世(condescension)的劣根性馬上浮現,對香港內政多方干預,最初還猶抱琵琶,近年已不再避嫌,站到台前指點江山;而最讓港人感到不是味兒的是,北京一再挑選不得民心不孚眾望的「心腹」為行政長官,令不滿的民情沸騰,上街抗議政府庸政誤人、矮化香港、赤化香港(這是遲早必行之策,不然何以在二○四七年和祖國無縫融合;但這種變化似乎來得太早了)的示威遊行,幾乎無周無之,令香港成為國際傳媒筆下的「示威之都」;而最令有民主意識和獨立思想的港人憤慨的是,北京還欲憑京意擺布香港的普選……。
近年港人頻頻上街宣洩不滿,有財有勢已不必再靠香港賺取外滙的北京當然滿不在乎,官方喉舌或北京代言人不是老說「不認同我們管治手法的可以移民」嗎?港人的憤懣和抗議,當政者無動於衷,港人無可奈何;然而,台灣人心裏明白,知道利害所在,排拒與中國關係太密切的台灣人,肯定愈來愈多。不必諱言,近年台灣人從內地賺了不少錢,內地市場亦為台灣人提供了許多就業機會,可是,香港無緣當什邡侯(雍齒的爵位),台灣百姓看在眼裏,擔心最寶貴的自由會褪色,甚且被扭曲、被褫奪,對可能導致這種後果的法令法案協議,起而反對,是很自然的反應。
中國給予台灣種種特惠,其實正是封建時代「邊陲政策」的延續,而這種具「中(帝)國特色」的政策,肯定令土生土長的台灣人一想便心中發毛!不久前(二○一三年一月三十日)筆者在這裏介紹浸大人文學教授羅貴祥那篇《中國少數民族的認識論│「邊緣」的視角》,直截了當指出中國承諾給港人「自治」所以會變成空言,是因為中國視香港為「少數民族自治區」。換句話說,中國以歷代皇朝「收拾」少數民族自治區的策略對付香港,其對香港的諸種承諾,便有翼而飛。
視香港為「少數民族自治區」或以管治「自治區」的「治術」管治「香港特別行政區」,策略的模式不外是讓內地人民移居香港(也許當政者以為是最「王道」的方法),這種封建王朝慣用的邊區殖民手法,「於今尤烈」,那在「漢化」新疆(和西藏)上最為明顯;在解放初期,新疆漢族人佔總人口不足百分之五,近年此比例已增至百分之六十左右,二十三日《主場新聞》轉載台灣國立大學兼任教師陳嘉銘的網上文章《服貿協議最危險的條款是什麼?》,指出「向少數民族自治區」移民,足以「瓦解掉(原)住民自決心的正當性」,因為原來新疆(和西藏)的原住民,「已經投(按,指投票)不過人數更多的漢人……」。香港現在似已落入此窠臼,據本報去年十月十日「獨眼香江」有關特稿所附統計,一九九七年後內地人移居香港情況的「各移民途徑的累積人數」,顯示自一九九七年至二○○三年底,僅憑單程證來港內地人便達七十六萬多名;加上投資移民、優才計劃移民及輸入內地人才計劃移民等,總數很快達百萬;長此下去,在「五十年不變」屆期前某段日子,內地移民人數肯定可與香港原住民在多方面特別是在投票箱前分庭抗禮!移民之外,北京老是說「外部勢力」介入香港事務,亦與古時候「邊疆少數民族自治區」時有邊患,因此朝廷對「外部勢力」特別敏感過分關注有關。
三、內地開放市場,行中央(國營企業)主導的所謂市場經濟有年;加上人數龐大的中共黨員無處不在、無公司不與,那意味在《服貿》框架下湧入台灣經商的內地商人,不能不按照中央的台灣政策辦事。問題便出在這裏,北京政府從胡錦濤時代開始採納「以經圍政」的方法(詳細分析見三月二十四日陳景祥在《信網》的特稿),以收經濟為政治服務的效益,實際做法是以經濟誘因利誘商人支持其政治政策之餘,在必要時可只問國家長遠政治利益而不計利潤,如此便能輕易排擠政治不同調(所謂政治不正確)的商人,達成壟斷市場迫使人人不得不北望神州希旨承風的目的。這對獨立經營的台灣商人,尤其是沒有利益可與之交換的小商人特別不利,彰彰明甚。
土生土長非常熱愛自由(他們曾為此與國民黨長期鬥爭並付出沉重代價)的台灣人,深切了解經濟上對大陸開放,即使程度及不上大陸對台灣的開放,亦會提心吊膽,擔心有朝一日會因眼前的經濟甜頭而嘗長期政治苦果!這是台灣學生和民眾和平佔領「始作俑」立法院的底因。
馬英九總統學有專精且有豐富的行政和政治實踐,對上述令台灣人心存憂懼的原因,沒理由不瞭然於胸;他和他的團隊所以如此匆匆地造成《服貿》「被通過」的既成事實,不由得不讓人想起「陰謀論者」,向來認為國民黨(尤其是黨國大老如連戰),有「寧與中共不與家奴(民進黨)」的情意結!
現在要看馬英九總統如何解開這個心結。
*相傳能使奉祀者致富的財神趙公明(玄壇),晉代前在天帝殿前專司冥間職事為勾取人命的瘟神;元明的《搜神記》始稱趙為財神。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