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30-亞然:告一段落的對照記
亞然:告一段落的對照記
明報2014年03月30日
【明報專訊】剛過去的三月八號,除了是婦女節,也發生了一件值得記入文學史的一件事。就是深圳《晶報》逢周六見報的「對照記@1963」專欄刊出最後一期。來自中港台三地的三名文人,胡洪俠、馬家輝、楊照於2011年伊始,各自就一個相同的詞語題目,寫下迥然不同的文章。這專欄持續了三年多的時間,文章亦早已結集成三本書籍,據聞第四本也即將問世,對於深圳以外的讀者而言,這絕對是一個喜訊。
這三年多的專欄,其實是一場實驗,是三名作家親身上演的一場實驗。每一個星期的題目,都是將三地的文化、歷史比對。進入廿一世紀以後,三地的來往愈見頻繁,頻繁的背後,是三地發展的趨同(主要是城市硬體上),或者我們都不願意去承認這現象,但這卻是不爭的事實。然而,三地的文化卻仍然是各有特色各自精彩,從這三名1963年出生的作家文中,你可以發現中港台的不同。而在這三地交往頻仍的時代,我們更需要了解各地的文化特色,同時保持自身的獨特文化。
「童年美食」反映三地生活
從他們過去所寫的題目,不論是「男廁」或「監獄」,抑或是「禁書」或「選舉」,你都可以從中看到他們這一代人,在他們各自所屬各自成長的地方中成長,建立他們的思維,開闊他們的眼界。當中最特別的,我相信是他們童年的分別。三人的對照,很多時都集中於討論他們那些年還是小童時的經驗,其中一個主題更是直截了當的寫「童年美食」(記於《忽然,懂了》一書)。而我最最深刻的,是胡洪俠那篇文章的題目:「我的童年沒有美食」。他寫的是當年中國的環境,根本就沒有「美食」這概念,只有「飽不飽」的概念。
我想這就是在一種特定的時刻、特定的環境所存在的一種特定的概念。這也令我想到早前曾聽過楊照講有關達爾文《進化論》的講座,我記得有人大概問了為何達爾文當時沒有將進化論推到最終極、那所謂的起源是怎樣創造,而我卻很深印象的記得楊照老師的回答,他說:「因為在那時代,達爾文所身處的環境仍然是神權的世代,根本就不能輕易想像基督以外的事物。」很多我們現在視之為必然的價值、概念,曾幾何時是不存在的。
毛澤東——禁談、崇拜、冷感
另一個有趣的題目,是「毛澤東」一詞(記於《所謂中年所謂青春》一書)。台灣在1987年以前的戒嚴,共產黨、毛澤東、馬克思等等都是完全禁掉,所以對於楊照而言,「毛澤東」就是他永遠在台灣讀不到的一個禁區,也是這個禁區令到楊照曾經燃起到美國「研究共產黨的興起」的念頭。在彼岸的中國,「毛澤東」是偉大的領袖偉大的導師,毛澤東1976年逝世,兩年後,胡洪俠十五歲,寫了一篇憶念毛主席的散文,當中一句「九月九日,我們世世代代永遠難忘的日子來到了」道出了毛主席在中國人心中的地位。
那麼在一河之隔的香港呢?馬家輝對毛澤東的印象,始於四歲的時候,因為,那時是火紅年代的「反英抗暴」,街上貼滿了毛主席的海報,那時候的香港:「四歲的孩子不會懂得其具體細節,但深刻記得那緊張氣氛,大人們說話的語氣都變了,都焦灼,都急促。」這場運動也許是上一代香港人唯一一次,感到政治是可以如此接近生活。因為香港人的普遍現象,就是「政治冷感」。馬家輝在之前一個題目:「蔣介石」(同刊於《所謂中年所謂青春》)中如此準確的描寫香港人:「出生和成長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殖民地香港,政治冷感,政治恐懼,因冷感而恐懼,因恐懼而冷感。」
三年時間三個地方的三名作家,寫下的百多篇文章,讀書所讀到的,不單是三地的對照,更是讀者與作者年代的對照。可以想象,在未來的時間必有人會研究兩岸三地的發展,而這三年間的「對照記@1963」文章,三名作家娓娓道來的童年歲月,就是最佳的歷史證據。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開始有時,結束有時。這個專欄的告一段落,是一個可惜。但也因此,我們都更期待,在將來這三名1963年的好兄弟,會有更有趣的合作,以不同的方式,繼續對照。
文×亞然
明報2014年03月30日
【明報專訊】剛過去的三月八號,除了是婦女節,也發生了一件值得記入文學史的一件事。就是深圳《晶報》逢周六見報的「對照記@1963」專欄刊出最後一期。來自中港台三地的三名文人,胡洪俠、馬家輝、楊照於2011年伊始,各自就一個相同的詞語題目,寫下迥然不同的文章。這專欄持續了三年多的時間,文章亦早已結集成三本書籍,據聞第四本也即將問世,對於深圳以外的讀者而言,這絕對是一個喜訊。
這三年多的專欄,其實是一場實驗,是三名作家親身上演的一場實驗。每一個星期的題目,都是將三地的文化、歷史比對。進入廿一世紀以後,三地的來往愈見頻繁,頻繁的背後,是三地發展的趨同(主要是城市硬體上),或者我們都不願意去承認這現象,但這卻是不爭的事實。然而,三地的文化卻仍然是各有特色各自精彩,從這三名1963年出生的作家文中,你可以發現中港台的不同。而在這三地交往頻仍的時代,我們更需要了解各地的文化特色,同時保持自身的獨特文化。
「童年美食」反映三地生活
從他們過去所寫的題目,不論是「男廁」或「監獄」,抑或是「禁書」或「選舉」,你都可以從中看到他們這一代人,在他們各自所屬各自成長的地方中成長,建立他們的思維,開闊他們的眼界。當中最特別的,我相信是他們童年的分別。三人的對照,很多時都集中於討論他們那些年還是小童時的經驗,其中一個主題更是直截了當的寫「童年美食」(記於《忽然,懂了》一書)。而我最最深刻的,是胡洪俠那篇文章的題目:「我的童年沒有美食」。他寫的是當年中國的環境,根本就沒有「美食」這概念,只有「飽不飽」的概念。
我想這就是在一種特定的時刻、特定的環境所存在的一種特定的概念。這也令我想到早前曾聽過楊照講有關達爾文《進化論》的講座,我記得有人大概問了為何達爾文當時沒有將進化論推到最終極、那所謂的起源是怎樣創造,而我卻很深印象的記得楊照老師的回答,他說:「因為在那時代,達爾文所身處的環境仍然是神權的世代,根本就不能輕易想像基督以外的事物。」很多我們現在視之為必然的價值、概念,曾幾何時是不存在的。
毛澤東——禁談、崇拜、冷感
另一個有趣的題目,是「毛澤東」一詞(記於《所謂中年所謂青春》一書)。台灣在1987年以前的戒嚴,共產黨、毛澤東、馬克思等等都是完全禁掉,所以對於楊照而言,「毛澤東」就是他永遠在台灣讀不到的一個禁區,也是這個禁區令到楊照曾經燃起到美國「研究共產黨的興起」的念頭。在彼岸的中國,「毛澤東」是偉大的領袖偉大的導師,毛澤東1976年逝世,兩年後,胡洪俠十五歲,寫了一篇憶念毛主席的散文,當中一句「九月九日,我們世世代代永遠難忘的日子來到了」道出了毛主席在中國人心中的地位。
那麼在一河之隔的香港呢?馬家輝對毛澤東的印象,始於四歲的時候,因為,那時是火紅年代的「反英抗暴」,街上貼滿了毛主席的海報,那時候的香港:「四歲的孩子不會懂得其具體細節,但深刻記得那緊張氣氛,大人們說話的語氣都變了,都焦灼,都急促。」這場運動也許是上一代香港人唯一一次,感到政治是可以如此接近生活。因為香港人的普遍現象,就是「政治冷感」。馬家輝在之前一個題目:「蔣介石」(同刊於《所謂中年所謂青春》)中如此準確的描寫香港人:「出生和成長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殖民地香港,政治冷感,政治恐懼,因冷感而恐懼,因恐懼而冷感。」
三年時間三個地方的三名作家,寫下的百多篇文章,讀書所讀到的,不單是三地的對照,更是讀者與作者年代的對照。可以想象,在未來的時間必有人會研究兩岸三地的發展,而這三年間的「對照記@1963」文章,三名作家娓娓道來的童年歲月,就是最佳的歷史證據。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開始有時,結束有時。這個專欄的告一段落,是一個可惜。但也因此,我們都更期待,在將來這三名1963年的好兄弟,會有更有趣的合作,以不同的方式,繼續對照。
文×亞然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