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29-李怡:「等埋首副」摧毀精英管治的搖籃

李怡:「等埋首副」摧毀精英管治的搖籃
22:12 29/7/2015


劉江華接任民政事務局局長後第一天上班,被記者問及在分配資源時會否偏袒任何政黨,他說會按政府既定的程序及機制辦事。這是香港特首高官近年在被質疑有政治偏袒時的例牌答案。
事實上,在特首梁振英公開談話中,早已敵我分明地說要踢走反對派了,在這情況下,很難有人相信曾是民建聯悍將的劉江華,會在民政事務的資源分配上,不偏袒建制派。因此,程序和機制,實際上都需要人去運作,而甚麼人去做,就決定了程序和機制產生的結果。


培養管治精英的搖籃

過去香港的成功因素,除了自由和法治之外,最受稱道的就是文官制度,也就是精英管理。九七前,香港許多成功商人雖不熱心民主政治,但都認同自由、法治和精英管理是香港得以持續繁榮的不可缺要素。文官制度來自英國傳統。孫中山建立民國後,在1923年到香港大學演講,說他當年從家鄉來香港求學,看到香港的良好管治,因而想到對「良好事物皆可模仿,而最要之先者,厥為改變政府……由此可知我之革命思想完全得之香港也」。
香港文官制度的優點,一是決策過程完善,二是辦事效率快捷準確,三是行事都有法例或指引作依據,個人隨意性減至最低,四是文官只重行政,不涉政治,而高官所作之政治決定,也會保持一貫性和說理性,五是處事依據法例,批出任何工程與合約,完全從效益出發,沒有意識形態、民族主義或地域主義的框框束縛,六是有高薪、清廉、服務市民的傳統。
文官制度重程序、機制,但架構是由精英組成的。而香港大學就是製造和培養管治精英的搖籃。大部份港府AO都出身港大。儘管近年在大學排名榜上有時落在科大或中大之後,但百年港大的歷史承擔,仍是香港最重要的學術品牌。港大校友和學生也一直承擔着這種歷史使命感。港大的校政自主與合理管理,對獨立精神和自由思想的提倡,也是維護這百年學府的基石。港大這種傳統,也擴散至其後建起的各大專院校,而獨立、自由、守法、講效率等精神,更擴散到工商界及全社會。不過份地說,香港百多年的良好管治,香港的繁榮穩定,自由與創新,能夠生生不息,跟港大的存在是分不開的。
因此,以「等埋首副」這樣荒誕的理由拖延港大副校長的任命,關涉的絕不僅僅是陳文敏一個人的事,甚至也不僅僅是香港大學的事,而是全香港人要不要守護百年良好管治傳統的大事。


摧毀於一個可笑藉口

自梁振英上台以來,不斷以政治干預新聞自由,以人事任命去改變各諮詢架構和大學校委會的中立和專業運作。不要說港大校委會按機制辦事,這機制早被安插了梁粉,包括據稱會接任校委會主席的李國章。不要說沒有政治干預,早就有左報狠批對陳文敏的任命,梁振英及校委會的梁粉不過是奉中共港共之命炮製一個拖延理由,但毫無想像力炮製出來的「等埋首副」理由也太荒謬可笑了。更恐怖的是,這些人心中只有中共港共的強權,完全不把日常主持校政的校長放在眼內,肆意踐踏校政自主。
但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從來都是政治蠢人的所為。「等埋首副」風暴,不但引起港大同學和廣大校友的反對,而且連偏向建制的人士也加入抗議群體。原先抗議者的要求,只是盡快完成對副校長的任命,現在因應時勢提出了更多要求,包括要改變特首當校監的慣例或者規定他的校監只限於禮儀性質;包括要求校委會的組成,須有學生、教職員、校友的參與,而不能任由特首任命;更具體是要求在校委會排除李國章。港大同學,其他大專院校學生,越來越多人參與的港大校友和社會人士,包括許多親建制人士,會掀起新抗議浪潮,目的是要守護百年港大的基業,守護校政自主和非政治的行政,因為這也正是香港文官制度的重要依循。守護港大就是守護香港,因為港大這個香港精英政治的搖籃,正被摧毀於一個可笑的、被人人看穿的藉口中。


李怡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110508-劉若英:易副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