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4-星期日文學‧馬家輝:信命、信運,一手爛牌仍要打好
星期日文學‧馬家輝:信命、信運,一手爛牌仍要打好
2020年6月14日星期日
馬家輝成長於灣仔,與此地因緣匪淺,老灣仔的龍蛇混雜、刀光劍影,成為他後來創作香港三部曲——《龍頭鳳尾》、《鴛鴦六七四》和尚待完成的第三部作品的靈感泉源。(李紹昌攝)
圖3之1 - 馬家輝成長於灣仔,與此地因緣匪淺,老灣仔的龍蛇混雜、刀光劍影 . . . . . . (李紹昌攝)
【明報專訊】簽書題字是「物質性的記憶」,偶爾把書本捧起,翻看扉頁上寫有「每恨江湖成契闊 長留篇什繼風詩」,你會記得「江湖路遠」、「見字如見人」——是題字,也是一幅由書中角色帶來的書法家謝無量的對聯,亦是剛出版新書裏第一部的篇名——要說的是自嘲為「資深新晉作家」馬家輝,繼二○一六年出版驚豔小說處女作《龍頭鳳尾》後,上月底推出承接上部縱橫黑幫江湖的又一力作《鴛鴦六七四》,近年曾於公開講座說過五十九歲要準備開槍自殺的他,不無感到時間之壓迫,揚言要趕快寫好第三部曲。
這天我們相約在灣仔一家酒吧,與新書主角哨牙炳、阿冰擦身於相隔七十年的時空,甫坐下便說到「所有器官幾乎無一個完整」的他,手執剛拿到的三封醫生轉介信,坦言「自己五十七歲仲未死已經係賺咗」,跟題字一樣,都係咁「大吉利市」。
由關乎自身的一則笑話開始,馬家輝勾連起《鴛鴦六七四》的核心主題——命運,「我講畀朋友知都覺得好笑,打開相簿見到我阿爺張相以為係我張相,我話,×我影過咁嘅相咩,點解梳個花旗裝頭呀?原來係我阿爺嚟嘅」,跟阿爺長相形似的他自言非常相信基因與命,是個很迷信的人,「所以我阿爺五十五歲死、阿嫲五十六歲死,而且都係心臟病,我覺得我五十七歲仲未死係賺咗」。十數年前,馬家輝心臟出現毛病,醫生建議開刀做手術,他卻偏不願意:「唔服氣囉,我一方面相信命一方面相信運,但係我唔服氣,難道我哋真係有個script、只係演出個script咩?」在命與運的劇本間,他想問的是,有什麼是可以「走盞到」、人可以「做到」的?台灣作家詹宏志在書中導讀寫道:「這是一個關乎『身不由己』的故事。」馬家輝在命運面前,似乎並不服氣,一再強調:「雖然我們可能是『身不由己』,但難道我們都是『心不由己』嗎?」沒做手術,四十多歲的他開始做運動、食偏方,大概還能控制着身體,只是人很容易感到疲累和「無電」,所以說現在題字、寫字給朋友,「總覺得有種時間緊迫感」。
浪子回頭 復作浪子
第二部曲一開筆便是四年,承接第一部曲寫三四十年代,《鴛鴦六七四》集中於五六十年代,第三部曲《雙天至尊》(暫名)則計劃書寫七十至九十年代的香港。耗時四年,馬家輝說「其實是個意外」,某次他跟杜琪峯導演聊天,聽着聊着聊得高興時,杜sir邀他合作寫一部七十年代廉政公署成立後的警黑風雲故事。花了半年時間開展工作,但他始終放不下哨牙炳,一個寫第一部曲時便想集中書寫的人物,故把項目擱下,重新提起該順序寫的、環繞哨牙炳和阿冰的鴛鴦故事。他如此解說:「我係個好放肆嘅人嚟㗎,即係我好難聽人哋講嘢跟住去做。」他笑說「呢樣嘢of course我老婆最明白」,然後徐徐舉例說了個關於語言學家趙元任與太太楊步偉廝守五十載的故事,恩愛秘訣在於:「忘性好」,或借用張愛玲引《論語》的話:「哀矜勿喜」——馬家輝續笑道,娶到個忘性忍性兼具的太太,實在是自己福氣。
不過馬家輝要寫的,當然不是如此這般鴛鴦故事。成長於屠狗賣狗肉家庭的女主角阿冰,偶然間從汕頭走到澳門,再由澳門逃到香港,性格剛烈堅韌的她自有一套解讀命運的法門,首到文武廟求籤問姻緣,得來一句長年銘記、如信仰般信奉的籤文:「鴛鴦飛入鳳凰窩,莫聽旁人說事破,自是良緣天配汝,不調和處也調和」,即使哨牙炳由性愛成癮的浪子回首變君子,修心養性,然後又再竄回肉慾橫流的世界、蕩漾於狹邪情色,阿冰依然能夠理解這個黑幫丈夫,「當然小說人物跟我們的時代不同,每個人都是時代的局限」,發展下去,慢慢就寫來「無論男女都可能有的情意結」──用胡蘭成的說話就是「自古江山如美人,雖然敬重聖賢,卻是愛悅蕩子」,馬家輝解說道,人總是敬重君子但愛慕浪子,愛自尋煩惱,「其實呢個係Woody Allen情意結」——我們總是喜歡最終會傷害、摧殘我們的,隱隱有種自我毁滅的傾向。
但阿冰絕非就是一往情深的女子,她亦有對人動心的時候。馬家輝小時候家裏進出不少風塵女子、媽媽桑舞小姐、被男人欺騙或不得已從娼的家庭主婦,姊妹閨密們在麻雀枱上搓動着隱密心事,多年來浸染在女性面對生活與情慾時裸裎的坎坷與屈辱,以及女性的暴烈情慾,聽着想着,使他窺探到一種女性生存的智慧與堅強,從中洞悉到人性的複雜與曖昧、光明與黑暗之糾纏;正如周作人調侃自己心中藏有兩隻鬼,「一個紳士鬼,一個流氓鬼」,這種兩面拉鋸非他獨有,不過馬家輝更想強調的,是這種君子與浪子、光明與黑暗的糾纏不止男性有,我們通常假定女性純潔,但尤其當「女人活在弱勢的社會性別結構下,更需要運用智慧,更需要靈活的策略」,在小說裏,那曖昧複雜便體現在如阿冰如仙蒂如阿娟身上。而女人動心、書中對阿冰意亂情迷的描繪則有別於男人,是一種恍若蠕蟲慢慢纏於胸腔,上下攪動挑撥心房,可親又可愛的樣子,不過如馬家輝所說,「無論男對女動心、女對男動心,你始終要選擇㗎嘛」,書中有個一語道破的句子,是這樣寫的:「生命最困難的決定並非選擇而是捨棄,最難過的也並非選擇而是捨棄,可是也唯有捨棄才對得起最初的選擇。」然後馬家輝邊捧着盛載Guinness的酒杯邊說,「我一路飲住杯Guinness,一路諗我飲Asahi都唔錯喎,嗰個先係最折騰,甚至致命嘅,你想再去飲其他嘢,甚至你唔放棄,再整多支Gin,撈埋一齊,你會醉你會嘔你會胃痛」,而新書要處理的,也是這種選擇與放棄、人內在的複雜性。
命裏無時 境隨心轉
選擇與捨棄背後,有個驅動和促成結果的力量在裏頭,也是命運——所謂七分能力三分天注定,馬家輝說:「所有華人尤其係上咗年紀嘅華人,譬如我咁,好多時都會覺得有命有運。」俗語所講「落地喊三聲,好醜命生成」,但他依然不服氣,反問道:「難道我哋真係只係命運嘅子民,或者奴隸?」在命運面前,有哪個部分,是我們「做到」的?「我選擇嘅係一回事,做到嘅係另一回事」,甚至有時「做到」往往只是錯覺或假象,「但至少我去選,我去滿足我自己選擇的快樂」,他舉了個例子,譬如說十二星座星象圖案,試想像抬頭眼看滿天繁星,「我鍾意叫呢個做泥鯭座、呢個黃花魚座,畫出嚟㗎喎你都可以」,意謂我們可以選擇自己所信。而即使無法掌控命運的戲碼,但我們不可轉換心態去面對嗎——書中最顯然是,當哨牙炳準備退出江湖金盆洗手,在大排筵席的「沐龍大典」中,竟然連續拿到三把「鴛鴦六七四」的爛牌,但他決定用老法子處變不驚,「發生了壞事情,不見得必然有壞結局」,在哨牙炳幼時便離家出走的母親曾多次囑咐他:「無論發生什麼壞事,你都要想辦法把事情變好」──拿到爛牌,當然要把它打好,畢竟「在逆境裏發笑是一種連老天也要佩服的本領」,亦是在亂世中的聰明做法。另一個對馬家輝來說更重要的,是即使情况再壞,意義不能自己賦予嗎?也就是我們並非「心不由己」的意思。他信手拈來一個例子:明成祖攻入南京時,明初大儒方孝孺不齒他所為,不願為政權背書,當時他卜了個凶卦,大致是像涉水會溺死,是大凶卻「無咎」,即是說這殺身之禍不是你的錯、不可怪罪於你,結果方孝孺選擇繼續直言不諱,雖被誅十族,但「簡單來說是『求仁得仁』」。他再舉另一例子,他那年代時興的鐵板神數、紫微斗數「背後其實有一套很父權的價值觀,什麼『妻財子祿』等」,但不是人人渴求妻財子祿,然而「驛馬星動」也不是必然解作勞碌苦命,可能是你本性享受走動、喜歡探索世界,所以說在命盤算數前,更在乎的是心和如何去詮釋命運,馬家輝再認真說道:「做人最難係擺定啊。」擺定人與人、人與事情之間的距離和關係,「關係一擺唔定呢,係最麻煩」。擺定命運跟自己的距離和關係,是馬家輝在書寫《鴛鴦六七四》時,認真又努力地想把它表達、挖掘出來的。
這些關乎因果命運的思想滲透小說,問他,這跟你小學中學都念佛教學校有關嗎?他說現在五十多歲了,仍不時夢見小學的佛教禮堂、那尊龐大的釋迦牟尼佛像,還有小學部與中學部之間那條綿長走廊,「有時熄咗燈好×暗好×暗,我細個好驚啦,×好×驚鬼」。中小學生涯共讀了十一年,很多恩怨情仇都在這黝黯長廊裏發生,「尤其佛經、佛學課程是必修,我想那些因果啊、因緣啊、緣分啊,一定會喺個心」。談到因果,馬家輝小時就因父母偶然的決定——不送他到名校念書,譜下了往後不一樣的道路。人在偶然、剎那間、一秒鐘的決定,不經覺地影響他人一生,這是他特別着迷的事。小說裏也有許多千絲萬縷、人與人偶然間相互影響的關係──父親懦弱影響哨牙炳往後做人處事、在赤柱歐民拘留營裏情人出軌使力克發起雄心做堅硬的人、警官力克又暗暗導致另一堂口大佬高雷明之死,更不用說後來陸南才的秘密與哨牙炳的結局、花王二與鬼手添上代引起的恩恩怨怨……
曖昧之間 才有無限
然而是否因為賭博也講偶然運氣,兩部小說(甚至三部)的名字亦出自賭桌上的牌九?自小流連於魚龍混雜的灣仔,馬家輝說這是那個年代男人的感情記憶,「推牌九係好男人、好雄性,個個要戙起隻腳、瞇起隻眼」,他說尤其每逢過年常看見長輩們推牌九,心底或許被當時氣氛感染,種下了這「感情記憶」。牌九賭博中,「有命有運的部分,但也有些微調部分」,有技巧的部分,說到這裏,他突然憶起十三四歲某個新年,一個長輩在賭牌九時,摸完牌後竟然擺錯,輸清袋,也把面子輸掉了,「覺得深深不忿、無面、被人笑」,竟氣冲冲地推開賭桌上的骨牌,拂袖而去,後來更借酒澆愁,這一幕深深印刻在腦海,使少年的他滿腹疑問:「點解唔可以用幽默面對、泰然處之,或者用一個大方態度去面對?」而這個長輩,就是他的父親。少年心中的糾結,使他決心長大後不可如此面對事情,這個偶然的影響,也許亦是「打好副爛牌」的原初心結。
馬家輝在灣仔波地(修頓球場)長大,最遺憾一件事是「冇人問我要唔要加入黑社會」,他一直志願是加入黑社會,「但原來馬家輝係連黑社會都睇唔起嘅」──這個老笑話延續至今,他自言有「黑幫情意結」,未能加入幫會,但成長時期也有不少前輩是黑社會中人,累積聽來許多神秘故事,令他心生景仰,既然無法加入,也就提筆在紙上揮灑吧。新書延續江湖故事,灣仔堂口龍頭老大陸南才在日佔後期被美國炸彈轟死,二把手哨牙炳成為第二部曲的主角。同樣糅合香港歷史故事與虛構情節,《鴛鴦六七四》由日佔到日軍敗降,中華人民共和國初立到韓戰爆發,從國民黨人湧進調景嶺山頭,寫到時任總理周恩來對香港「長期打算,充分利用」的時代背景,至一九六○年代水荒、中文大學成立、股災等等,直到一九六六年天星碼頭加價、蘇守忠絕食抗議、六七暴動等等……連串歷史事件和香港地景,與高潮迭起的小說情節交織。
其中問到三角碼頭,一個在小說裏不同堂口在爭奪、在現實中卻早已消失的碼頭。曾經的歷史記憶、消失空間、在英殖警官身旁搶來奪去卻不果的地盤,小說中為何有此設定?另一堂口老大高明雷想混出一片天地,卻選來這消失的空間,最後更致使他被背叛殞命。馬家輝直說蒐集資料、構思和寫作的過程漫長,當中必然有些自己沒有意識到的理由,而在存在與消失之間,馬家輝想說的,是香港曖昧的空間已然消失,他珍而重之的曖昧,也是這兩部小說中所寫、令他愈來愈懷緬的他眼中曖昧的香港。「第一,以前我唔需要將立場固定於一點;第二,無論係一點、兩點、三點,我做乜要同你講啫」,他強調無論取態如何,不用逼着人交代,這也符合孟子所講:「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在寫小說這幾年,馬家輝刻意抽離於社會現實狀况,一是珍惜時間和體力,一是珍惜情緒,因為跟得太貼,情緒牽動太多,「到咗一個年紀,冇咗一啲情緒就冇咗,recover唔到啊」。最後他嚴肅地說,這個失卻了的曖昧香港,令他非常難受:「係我慎重地想要離開香港嘅理由,我五十七歲啦,從來都唔會想離開香港,但由上年開始,我認真地思考。」然而在一杯Guinness後,他再點了杯Asahi,最後兩杯都乾掉了,大概是難以選擇,難以捨棄。
文//林凱敏
圖//李紹昌、網上圖片
編輯//關曉陽
電郵// literature@mingpao.com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2020年6月14日星期日
馬家輝成長於灣仔,與此地因緣匪淺,老灣仔的龍蛇混雜、刀光劍影,成為他後來創作香港三部曲——《龍頭鳳尾》、《鴛鴦六七四》和尚待完成的第三部作品的靈感泉源。(李紹昌攝)
圖3之1 - 馬家輝成長於灣仔,與此地因緣匪淺,老灣仔的龍蛇混雜、刀光劍影 . . . . . . (李紹昌攝)
【明報專訊】簽書題字是「物質性的記憶」,偶爾把書本捧起,翻看扉頁上寫有「每恨江湖成契闊 長留篇什繼風詩」,你會記得「江湖路遠」、「見字如見人」——是題字,也是一幅由書中角色帶來的書法家謝無量的對聯,亦是剛出版新書裏第一部的篇名——要說的是自嘲為「資深新晉作家」馬家輝,繼二○一六年出版驚豔小說處女作《龍頭鳳尾》後,上月底推出承接上部縱橫黑幫江湖的又一力作《鴛鴦六七四》,近年曾於公開講座說過五十九歲要準備開槍自殺的他,不無感到時間之壓迫,揚言要趕快寫好第三部曲。
這天我們相約在灣仔一家酒吧,與新書主角哨牙炳、阿冰擦身於相隔七十年的時空,甫坐下便說到「所有器官幾乎無一個完整」的他,手執剛拿到的三封醫生轉介信,坦言「自己五十七歲仲未死已經係賺咗」,跟題字一樣,都係咁「大吉利市」。
由關乎自身的一則笑話開始,馬家輝勾連起《鴛鴦六七四》的核心主題——命運,「我講畀朋友知都覺得好笑,打開相簿見到我阿爺張相以為係我張相,我話,×我影過咁嘅相咩,點解梳個花旗裝頭呀?原來係我阿爺嚟嘅」,跟阿爺長相形似的他自言非常相信基因與命,是個很迷信的人,「所以我阿爺五十五歲死、阿嫲五十六歲死,而且都係心臟病,我覺得我五十七歲仲未死係賺咗」。十數年前,馬家輝心臟出現毛病,醫生建議開刀做手術,他卻偏不願意:「唔服氣囉,我一方面相信命一方面相信運,但係我唔服氣,難道我哋真係有個script、只係演出個script咩?」在命與運的劇本間,他想問的是,有什麼是可以「走盞到」、人可以「做到」的?台灣作家詹宏志在書中導讀寫道:「這是一個關乎『身不由己』的故事。」馬家輝在命運面前,似乎並不服氣,一再強調:「雖然我們可能是『身不由己』,但難道我們都是『心不由己』嗎?」沒做手術,四十多歲的他開始做運動、食偏方,大概還能控制着身體,只是人很容易感到疲累和「無電」,所以說現在題字、寫字給朋友,「總覺得有種時間緊迫感」。
浪子回頭 復作浪子
第二部曲一開筆便是四年,承接第一部曲寫三四十年代,《鴛鴦六七四》集中於五六十年代,第三部曲《雙天至尊》(暫名)則計劃書寫七十至九十年代的香港。耗時四年,馬家輝說「其實是個意外」,某次他跟杜琪峯導演聊天,聽着聊着聊得高興時,杜sir邀他合作寫一部七十年代廉政公署成立後的警黑風雲故事。花了半年時間開展工作,但他始終放不下哨牙炳,一個寫第一部曲時便想集中書寫的人物,故把項目擱下,重新提起該順序寫的、環繞哨牙炳和阿冰的鴛鴦故事。他如此解說:「我係個好放肆嘅人嚟㗎,即係我好難聽人哋講嘢跟住去做。」他笑說「呢樣嘢of course我老婆最明白」,然後徐徐舉例說了個關於語言學家趙元任與太太楊步偉廝守五十載的故事,恩愛秘訣在於:「忘性好」,或借用張愛玲引《論語》的話:「哀矜勿喜」——馬家輝續笑道,娶到個忘性忍性兼具的太太,實在是自己福氣。
不過馬家輝要寫的,當然不是如此這般鴛鴦故事。成長於屠狗賣狗肉家庭的女主角阿冰,偶然間從汕頭走到澳門,再由澳門逃到香港,性格剛烈堅韌的她自有一套解讀命運的法門,首到文武廟求籤問姻緣,得來一句長年銘記、如信仰般信奉的籤文:「鴛鴦飛入鳳凰窩,莫聽旁人說事破,自是良緣天配汝,不調和處也調和」,即使哨牙炳由性愛成癮的浪子回首變君子,修心養性,然後又再竄回肉慾橫流的世界、蕩漾於狹邪情色,阿冰依然能夠理解這個黑幫丈夫,「當然小說人物跟我們的時代不同,每個人都是時代的局限」,發展下去,慢慢就寫來「無論男女都可能有的情意結」──用胡蘭成的說話就是「自古江山如美人,雖然敬重聖賢,卻是愛悅蕩子」,馬家輝解說道,人總是敬重君子但愛慕浪子,愛自尋煩惱,「其實呢個係Woody Allen情意結」——我們總是喜歡最終會傷害、摧殘我們的,隱隱有種自我毁滅的傾向。
但阿冰絕非就是一往情深的女子,她亦有對人動心的時候。馬家輝小時候家裏進出不少風塵女子、媽媽桑舞小姐、被男人欺騙或不得已從娼的家庭主婦,姊妹閨密們在麻雀枱上搓動着隱密心事,多年來浸染在女性面對生活與情慾時裸裎的坎坷與屈辱,以及女性的暴烈情慾,聽着想着,使他窺探到一種女性生存的智慧與堅強,從中洞悉到人性的複雜與曖昧、光明與黑暗之糾纏;正如周作人調侃自己心中藏有兩隻鬼,「一個紳士鬼,一個流氓鬼」,這種兩面拉鋸非他獨有,不過馬家輝更想強調的,是這種君子與浪子、光明與黑暗的糾纏不止男性有,我們通常假定女性純潔,但尤其當「女人活在弱勢的社會性別結構下,更需要運用智慧,更需要靈活的策略」,在小說裏,那曖昧複雜便體現在如阿冰如仙蒂如阿娟身上。而女人動心、書中對阿冰意亂情迷的描繪則有別於男人,是一種恍若蠕蟲慢慢纏於胸腔,上下攪動挑撥心房,可親又可愛的樣子,不過如馬家輝所說,「無論男對女動心、女對男動心,你始終要選擇㗎嘛」,書中有個一語道破的句子,是這樣寫的:「生命最困難的決定並非選擇而是捨棄,最難過的也並非選擇而是捨棄,可是也唯有捨棄才對得起最初的選擇。」然後馬家輝邊捧着盛載Guinness的酒杯邊說,「我一路飲住杯Guinness,一路諗我飲Asahi都唔錯喎,嗰個先係最折騰,甚至致命嘅,你想再去飲其他嘢,甚至你唔放棄,再整多支Gin,撈埋一齊,你會醉你會嘔你會胃痛」,而新書要處理的,也是這種選擇與放棄、人內在的複雜性。
命裏無時 境隨心轉
選擇與捨棄背後,有個驅動和促成結果的力量在裏頭,也是命運——所謂七分能力三分天注定,馬家輝說:「所有華人尤其係上咗年紀嘅華人,譬如我咁,好多時都會覺得有命有運。」俗語所講「落地喊三聲,好醜命生成」,但他依然不服氣,反問道:「難道我哋真係只係命運嘅子民,或者奴隸?」在命運面前,有哪個部分,是我們「做到」的?「我選擇嘅係一回事,做到嘅係另一回事」,甚至有時「做到」往往只是錯覺或假象,「但至少我去選,我去滿足我自己選擇的快樂」,他舉了個例子,譬如說十二星座星象圖案,試想像抬頭眼看滿天繁星,「我鍾意叫呢個做泥鯭座、呢個黃花魚座,畫出嚟㗎喎你都可以」,意謂我們可以選擇自己所信。而即使無法掌控命運的戲碼,但我們不可轉換心態去面對嗎——書中最顯然是,當哨牙炳準備退出江湖金盆洗手,在大排筵席的「沐龍大典」中,竟然連續拿到三把「鴛鴦六七四」的爛牌,但他決定用老法子處變不驚,「發生了壞事情,不見得必然有壞結局」,在哨牙炳幼時便離家出走的母親曾多次囑咐他:「無論發生什麼壞事,你都要想辦法把事情變好」──拿到爛牌,當然要把它打好,畢竟「在逆境裏發笑是一種連老天也要佩服的本領」,亦是在亂世中的聰明做法。另一個對馬家輝來說更重要的,是即使情况再壞,意義不能自己賦予嗎?也就是我們並非「心不由己」的意思。他信手拈來一個例子:明成祖攻入南京時,明初大儒方孝孺不齒他所為,不願為政權背書,當時他卜了個凶卦,大致是像涉水會溺死,是大凶卻「無咎」,即是說這殺身之禍不是你的錯、不可怪罪於你,結果方孝孺選擇繼續直言不諱,雖被誅十族,但「簡單來說是『求仁得仁』」。他再舉另一例子,他那年代時興的鐵板神數、紫微斗數「背後其實有一套很父權的價值觀,什麼『妻財子祿』等」,但不是人人渴求妻財子祿,然而「驛馬星動」也不是必然解作勞碌苦命,可能是你本性享受走動、喜歡探索世界,所以說在命盤算數前,更在乎的是心和如何去詮釋命運,馬家輝再認真說道:「做人最難係擺定啊。」擺定人與人、人與事情之間的距離和關係,「關係一擺唔定呢,係最麻煩」。擺定命運跟自己的距離和關係,是馬家輝在書寫《鴛鴦六七四》時,認真又努力地想把它表達、挖掘出來的。
這些關乎因果命運的思想滲透小說,問他,這跟你小學中學都念佛教學校有關嗎?他說現在五十多歲了,仍不時夢見小學的佛教禮堂、那尊龐大的釋迦牟尼佛像,還有小學部與中學部之間那條綿長走廊,「有時熄咗燈好×暗好×暗,我細個好驚啦,×好×驚鬼」。中小學生涯共讀了十一年,很多恩怨情仇都在這黝黯長廊裏發生,「尤其佛經、佛學課程是必修,我想那些因果啊、因緣啊、緣分啊,一定會喺個心」。談到因果,馬家輝小時就因父母偶然的決定——不送他到名校念書,譜下了往後不一樣的道路。人在偶然、剎那間、一秒鐘的決定,不經覺地影響他人一生,這是他特別着迷的事。小說裏也有許多千絲萬縷、人與人偶然間相互影響的關係──父親懦弱影響哨牙炳往後做人處事、在赤柱歐民拘留營裏情人出軌使力克發起雄心做堅硬的人、警官力克又暗暗導致另一堂口大佬高雷明之死,更不用說後來陸南才的秘密與哨牙炳的結局、花王二與鬼手添上代引起的恩恩怨怨……
曖昧之間 才有無限
然而是否因為賭博也講偶然運氣,兩部小說(甚至三部)的名字亦出自賭桌上的牌九?自小流連於魚龍混雜的灣仔,馬家輝說這是那個年代男人的感情記憶,「推牌九係好男人、好雄性,個個要戙起隻腳、瞇起隻眼」,他說尤其每逢過年常看見長輩們推牌九,心底或許被當時氣氛感染,種下了這「感情記憶」。牌九賭博中,「有命有運的部分,但也有些微調部分」,有技巧的部分,說到這裏,他突然憶起十三四歲某個新年,一個長輩在賭牌九時,摸完牌後竟然擺錯,輸清袋,也把面子輸掉了,「覺得深深不忿、無面、被人笑」,竟氣冲冲地推開賭桌上的骨牌,拂袖而去,後來更借酒澆愁,這一幕深深印刻在腦海,使少年的他滿腹疑問:「點解唔可以用幽默面對、泰然處之,或者用一個大方態度去面對?」而這個長輩,就是他的父親。少年心中的糾結,使他決心長大後不可如此面對事情,這個偶然的影響,也許亦是「打好副爛牌」的原初心結。
馬家輝在灣仔波地(修頓球場)長大,最遺憾一件事是「冇人問我要唔要加入黑社會」,他一直志願是加入黑社會,「但原來馬家輝係連黑社會都睇唔起嘅」──這個老笑話延續至今,他自言有「黑幫情意結」,未能加入幫會,但成長時期也有不少前輩是黑社會中人,累積聽來許多神秘故事,令他心生景仰,既然無法加入,也就提筆在紙上揮灑吧。新書延續江湖故事,灣仔堂口龍頭老大陸南才在日佔後期被美國炸彈轟死,二把手哨牙炳成為第二部曲的主角。同樣糅合香港歷史故事與虛構情節,《鴛鴦六七四》由日佔到日軍敗降,中華人民共和國初立到韓戰爆發,從國民黨人湧進調景嶺山頭,寫到時任總理周恩來對香港「長期打算,充分利用」的時代背景,至一九六○年代水荒、中文大學成立、股災等等,直到一九六六年天星碼頭加價、蘇守忠絕食抗議、六七暴動等等……連串歷史事件和香港地景,與高潮迭起的小說情節交織。
其中問到三角碼頭,一個在小說裏不同堂口在爭奪、在現實中卻早已消失的碼頭。曾經的歷史記憶、消失空間、在英殖警官身旁搶來奪去卻不果的地盤,小說中為何有此設定?另一堂口老大高明雷想混出一片天地,卻選來這消失的空間,最後更致使他被背叛殞命。馬家輝直說蒐集資料、構思和寫作的過程漫長,當中必然有些自己沒有意識到的理由,而在存在與消失之間,馬家輝想說的,是香港曖昧的空間已然消失,他珍而重之的曖昧,也是這兩部小說中所寫、令他愈來愈懷緬的他眼中曖昧的香港。「第一,以前我唔需要將立場固定於一點;第二,無論係一點、兩點、三點,我做乜要同你講啫」,他強調無論取態如何,不用逼着人交代,這也符合孟子所講:「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在寫小說這幾年,馬家輝刻意抽離於社會現實狀况,一是珍惜時間和體力,一是珍惜情緒,因為跟得太貼,情緒牽動太多,「到咗一個年紀,冇咗一啲情緒就冇咗,recover唔到啊」。最後他嚴肅地說,這個失卻了的曖昧香港,令他非常難受:「係我慎重地想要離開香港嘅理由,我五十七歲啦,從來都唔會想離開香港,但由上年開始,我認真地思考。」然而在一杯Guinness後,他再點了杯Asahi,最後兩杯都乾掉了,大概是難以選擇,難以捨棄。
文//林凱敏
圖//李紹昌、網上圖片
編輯//關曉陽
電郵// literature@mingpao.com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