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09-陶傑:昨天的事
陶傑:昨天的事
2014年01月09日
坐看雲起時
前編劇家吳昊逝世,香港有見識的人都很惋惜。吳昊先生七十年代活躍於無綫電視台,任職編劇。逢星期二播出的「奇趣錄」,吳昊都擔任資料室搜集。後來變成對一切以往的東西都發生濃厚的興趣,還成為本港掌故專家。
我跟吳昊不是太熟,只見過幾次面,他是一位君子,學問見識都藏在肚裡,並不口若懸河,以沉默居多。大概文化人天生只兩種:一種滔滔不絕,喜歡講話;另一種則善於鑑貌辨色,聽人家說,自己默默觀察。以香港兩位武俠小說家為例:梁羽生喜歡講話,金庸不愛作聲。吳昊與他的好友劉天賜,劉君也愛做「意見領袖」,一桌友好,有此君在,必定傾倒眾生。吳昊是不作聲的那個。這也符合陰陽之道:有愛說話的,也必須有善於聆聽的,否則這個世界天天會打仗。
今天對香港的過去,願意了解的人愈來愈少。互聯網和 iPad太容易 Delete。二十一世紀,最能代表人類思想活動的一個字,就應該是 Delete。只要一按手指,什麼都洗擦掉,一切可以由頭再來。記憶 Delete了,腦袋一片空白。昨天的血淚史 Delete掉,就可以任人重新洗腦,把新東西裝進去。今日世界是沒有記憶的一代。我在專欄講到從前的電影「桂河橋」,報刊編輯做事太過認真,不信從前有這部電影,到網上一「搜索」,不知是不是查了大陸的百度網,按照大陸翻譯,改成「桂河大橋」。印出來,我沒有說話,反正許多讀者都不知道多了一個「大」字,表示閣下八十年代還住在大陸——那時大陸人剛接觸西方文化,開始看地下翻版帶,「桂河大橋」就是影癡的收藏。香港的譯名永遠是「桂河橋」。
不只香港,西方國家的下一代也失憶——批評這一邊,最緊要說西方那邊也一樣,心理才平衡,對嗎?近年和英國的朋友說以前的掌故,講起七十年代末英國的電影和電視,那時獨立電視台 ITV有一齣諷刺外國人學英語、口音和文化怪異的劇集叫做「小心語言」( Mind Your Language)。那時收視率極高,瘋魔全國。主角巴利伊雲士是一個白面書生,主演一個叫布朗的英文教師,在倫敦出任英語補習學校的臨時教師。
「 Mind Your Language」是最早的「地球村」處境劇場:布朗的班上有意大利人、印度人、巴基斯坦人,還有希臘人。作者非常聰明,不但以他們的口音寫雙關語,鬧笑話,而且講各個國家不同的心理行為。那時戲裡的課室有一個來自中國的女生,穿毛裝上課,跟一個日本老學生同桌,兩人三句不合就吵了起來。女生一開口就用結結巴巴的英語唸「毛語錄」,警告布朗先生:我們的解放軍早晚要解放倫敦這個萬惡的資本主義社會。觀眾看了,自然一陣大笑。這個女演員是個星加坡女子叫做 Su Li。最近在「戇豆先生」一齣戲裡, Su Li最後一場演企圖行刺英女皇的一個女恐怖分子。幾十年過去,亞洲演員在英國的地位,沒有什麼改善。
倫敦查寧十字路有一家舊書店,專門賣從前龐馬電影公司的恐怖片。龐馬英文叫「 Hammer」,只拍吸血殭屍電影,只有兩個基本演員彼得古城和基司杜化李。龐馬拍的都是 C級製作,月圓之夜,古堡裡的主人,殭屍吸血,那時電影在香港很受歡迎。基司杜化李青面獠牙,一度傳說鬧鬼的東城上映,更加有氣氛。
彼得古城住在英格蘭東南,一個叫 Faversham的小鎮,離多佛不遠。小時去英國讀書,在根德郡有一次路過 Faversham,在酒吧小坐,與酒吧的少東說起這裡的名人,「彼得古城常常到這裡來。」他看看牆上的鐘:「你是他的影迷?很好。再坐半小時,他就到了,他很健談。」
那天我趕着上路,沒有多留。彼得古城逝世,始終交臂失諸一面。如果今天遇上,更有趣味。因為今日我的記憶多了,話匣子一打開也口沒遮攔。
跟英國人談起往事,也很投契。上四十歲的英國婦女,都記得麥里斯德。一九六九年音樂劇「苦海孤雛」在香港總統戲院上映,導演卡勞烈,戰前已經活躍影壇。麥里斯德很受日本人歡迎,紅了幾年銷聲匿跡。今天日本電視台還很懷念。將電影「兩小無猜」的金童玉女請出來,做了一個 Reunion特輯。但當年牡丹綠葉,陪襯麥里斯德的那位小演員積懷德,幾年前患了喉癌逝世。他一口倫敦貧民窟的英語,講出十九世紀末的滄桑,今日不作第二人想。
今天英國電視流行的話題,是右翼作家克拉遜的「 Top Gear」。講三個儍瓜,世界各地試車,也鬧出許多笑話。舞台的演員一代接一代,自嘲的幽默,本色如一,這就是一個國家的文化。在遠東,禮義廉恥都掉光了,幸好英國還有令人有歸屬感。
(陶傑)
2014年01月09日
坐看雲起時
前編劇家吳昊逝世,香港有見識的人都很惋惜。吳昊先生七十年代活躍於無綫電視台,任職編劇。逢星期二播出的「奇趣錄」,吳昊都擔任資料室搜集。後來變成對一切以往的東西都發生濃厚的興趣,還成為本港掌故專家。
我跟吳昊不是太熟,只見過幾次面,他是一位君子,學問見識都藏在肚裡,並不口若懸河,以沉默居多。大概文化人天生只兩種:一種滔滔不絕,喜歡講話;另一種則善於鑑貌辨色,聽人家說,自己默默觀察。以香港兩位武俠小說家為例:梁羽生喜歡講話,金庸不愛作聲。吳昊與他的好友劉天賜,劉君也愛做「意見領袖」,一桌友好,有此君在,必定傾倒眾生。吳昊是不作聲的那個。這也符合陰陽之道:有愛說話的,也必須有善於聆聽的,否則這個世界天天會打仗。
今天對香港的過去,願意了解的人愈來愈少。互聯網和 iPad太容易 Delete。二十一世紀,最能代表人類思想活動的一個字,就應該是 Delete。只要一按手指,什麼都洗擦掉,一切可以由頭再來。記憶 Delete了,腦袋一片空白。昨天的血淚史 Delete掉,就可以任人重新洗腦,把新東西裝進去。今日世界是沒有記憶的一代。我在專欄講到從前的電影「桂河橋」,報刊編輯做事太過認真,不信從前有這部電影,到網上一「搜索」,不知是不是查了大陸的百度網,按照大陸翻譯,改成「桂河大橋」。印出來,我沒有說話,反正許多讀者都不知道多了一個「大」字,表示閣下八十年代還住在大陸——那時大陸人剛接觸西方文化,開始看地下翻版帶,「桂河大橋」就是影癡的收藏。香港的譯名永遠是「桂河橋」。
不只香港,西方國家的下一代也失憶——批評這一邊,最緊要說西方那邊也一樣,心理才平衡,對嗎?近年和英國的朋友說以前的掌故,講起七十年代末英國的電影和電視,那時獨立電視台 ITV有一齣諷刺外國人學英語、口音和文化怪異的劇集叫做「小心語言」( Mind Your Language)。那時收視率極高,瘋魔全國。主角巴利伊雲士是一個白面書生,主演一個叫布朗的英文教師,在倫敦出任英語補習學校的臨時教師。
「 Mind Your Language」是最早的「地球村」處境劇場:布朗的班上有意大利人、印度人、巴基斯坦人,還有希臘人。作者非常聰明,不但以他們的口音寫雙關語,鬧笑話,而且講各個國家不同的心理行為。那時戲裡的課室有一個來自中國的女生,穿毛裝上課,跟一個日本老學生同桌,兩人三句不合就吵了起來。女生一開口就用結結巴巴的英語唸「毛語錄」,警告布朗先生:我們的解放軍早晚要解放倫敦這個萬惡的資本主義社會。觀眾看了,自然一陣大笑。這個女演員是個星加坡女子叫做 Su Li。最近在「戇豆先生」一齣戲裡, Su Li最後一場演企圖行刺英女皇的一個女恐怖分子。幾十年過去,亞洲演員在英國的地位,沒有什麼改善。
倫敦查寧十字路有一家舊書店,專門賣從前龐馬電影公司的恐怖片。龐馬英文叫「 Hammer」,只拍吸血殭屍電影,只有兩個基本演員彼得古城和基司杜化李。龐馬拍的都是 C級製作,月圓之夜,古堡裡的主人,殭屍吸血,那時電影在香港很受歡迎。基司杜化李青面獠牙,一度傳說鬧鬼的東城上映,更加有氣氛。
彼得古城住在英格蘭東南,一個叫 Faversham的小鎮,離多佛不遠。小時去英國讀書,在根德郡有一次路過 Faversham,在酒吧小坐,與酒吧的少東說起這裡的名人,「彼得古城常常到這裡來。」他看看牆上的鐘:「你是他的影迷?很好。再坐半小時,他就到了,他很健談。」
那天我趕着上路,沒有多留。彼得古城逝世,始終交臂失諸一面。如果今天遇上,更有趣味。因為今日我的記憶多了,話匣子一打開也口沒遮攔。
跟英國人談起往事,也很投契。上四十歲的英國婦女,都記得麥里斯德。一九六九年音樂劇「苦海孤雛」在香港總統戲院上映,導演卡勞烈,戰前已經活躍影壇。麥里斯德很受日本人歡迎,紅了幾年銷聲匿跡。今天日本電視台還很懷念。將電影「兩小無猜」的金童玉女請出來,做了一個 Reunion特輯。但當年牡丹綠葉,陪襯麥里斯德的那位小演員積懷德,幾年前患了喉癌逝世。他一口倫敦貧民窟的英語,講出十九世紀末的滄桑,今日不作第二人想。
今天英國電視流行的話題,是右翼作家克拉遜的「 Top Gear」。講三個儍瓜,世界各地試車,也鬧出許多笑話。舞台的演員一代接一代,自嘲的幽默,本色如一,這就是一個國家的文化。在遠東,禮義廉恥都掉光了,幸好英國還有令人有歸屬感。
(陶傑)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