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11-何韻詩:【七筆思議】詩與胡說:同中存異,有何不可?
何韻詩:【七筆思議】詩與胡說:同中存異,有何不可?
20141111
■儘管發現想法上的差異,是否也能找出互相尊重的氣量,從這些分歧中找回初衷,那些讓大家團結起來的共同點?
英國作家George Orwell除了譜出如預言書的《1984》外,還有另一本警世著作《Animal Farm》,當中參透了人在權力迷惑下的劣根性。聰明卻奸詐的豬群,掌管了權力的位置後,巧妙地利用勞動佔據其他動物的時間,用食物分配去控制牠們的動力,好讓大家每天工作過後,再也沒精力再去質問任何事情,儘管被定下的規條越見荒謬傾斜。當發現過問與質疑會帶來被排擠或被斷糧的後果,動物們便因為害怕,漸漸接受逆來順受與被管理。
這劇本,怎麼跟早前電車司機於報上申訴,必須靠超時工作補水2500元才能養活一家,跟香港人每天工作十多小時,結果只剩下生存沒了生活,有點異曲同工之感?
這是管治者的策略
說穿了,這是所有管治者的策略。他們盡可能讓被管理的人的思維變得單一,最好你們都放棄思考,這樣便好辦事。透過一切渠道,如不鼓勵發展自我潛能的教育、沒營養的大眾娛樂、被過份吹捧的物質主義與消費模式等等,讓人們把一天二十四小時的注意力都投放於自身以外,關心着跟自己完全不相關的八卦與享樂,好讓到了要推動體系上的變更,人民一時三刻跟不上,也就直接放棄跟上,反正你們幫我們決定便好,反正能吃飽穿暖便好。
這個模式無可否認成功麻木了幾代人,尤其我的那輩七十後,剛好能趕上香港盛世的尾班車,收入穩定上了樓,求學時期沒經歷過任何社會衝突,故此到現在還是能一副事不關己的姿態。但,繁華到了一個極致,終究會顯露出當中的虛浮與薄弱。這一代的年輕人,正因找不到在這個框架下能棲身的位置,被迫跳出畫面以外,無意中看穿荒誕,從而啟動了這場意識的覺醒。
但,畢竟多年來的教育讓大家太習慣被管理,以致到了現在遇上能自己作主的契機,一時間也未能把思維完全轉變過來。昨天文化監暴舉行的論壇,幾位市民發言時不約而同發問了類似的問題:「誰可以告訴我們下一步該怎麼做?」有一些更質問,為甚麼「大會」到現在都沒有更好的指引?這些提問讓我鬱悶。我不懂的是,既然這個運動從來強調「沒有大會」,為何到了大家想不透的時候,又慣性地回到期待被帶領的狀態?既然讓這個運動變得強大的,正是個人的自發,為甚麼不能採取主動,從自己的空間去想想,我能做些甚麼?
■他們所以會變得不一樣,只是因為他們把想法化為行動,比別人多走了一步。
切忌讓腦筋停下來
大家就是慣性地小看個人的力量。要記得,大眾所認知的任何組織,一開始都是從個人構思,二人組合,再到後來多人團結而產生的力量。你們熟悉的公眾臉孔,在還沒成名前,也跟大家一樣,不過是個平凡的市民。他們所以會變得不一樣,只是因為他們把想法化為行動,比別人多走了一步。既然他們可以,為甚麼你不可以?在這個互聯網時代,人人都是自己的平台,沒有渠道已經不是藉口。與其花時間抱怨誰不幫你發聲,不如想想自己能做些甚麼?真的那麼有想法,就儘管發揮,靠自己創造出自己的聲音。
進入長期抗爭中,提升自我心理質素最是重要。切忌讓腦筋停下來,多跟比自己更有學識或意見不同的人討論,刺激思維;多看書,多看電影,多看有益處的文字,滋養細胞;多走動多轉換環境,避免讓自己陷入一個單一的模式中。You are what you eat,飲食影響情緒,避免重口味的食物,多吃水果堅果蔬菜,讓腦筋和身體維持一個清澈的狀態。最後,也是最重要的,釋放自己對於這場運動的想像力:佔領是重要,但不要被模式局限了,想一想,除了佔領之外,還能有甚麼?
■多走動多轉換環境,避免讓自己陷入一個單一的模式中。讓腦筋和身體維持一個清澈的狀態。
■大眾所認知的組織,一開始都是從個人構思,二人組合,再到後來多人團結而產生的力量。
從分歧中找回初衷
最近各區出現不少爭拗和互相指摘,大概是每個運動必然會產生的問題。借用吳靄儀昨天於論壇的一句:「同是異的開始,異是同的開始。」既然這群人當初走在一起是基於一個共同信念,互相扶持走過了四十多天,一起抵抗了政府與暴力,到今天儘管發現想法上的差異,是否也能找出互相尊重的氣量,從這些分歧中找回初衷,那些讓大家團結起來的共同點?
多元與多變正是強大這場運動的原材料,別讓我們走到現在,才敗在互相猜疑下。相信自己的判斷,相信同路人的真誠,尊重彼此差異,這場抗爭才有長期走下去的可能。
【詩與胡說】
撰文:何韻詩
野生菇一粒,活在娛樂圈邊境的自由人。
從音樂起步,卻意外地透過創作與生活,看到生命的可能性。
「希望」與「公義」就是自己的信仰。
何韻詩
20141111
■儘管發現想法上的差異,是否也能找出互相尊重的氣量,從這些分歧中找回初衷,那些讓大家團結起來的共同點?
英國作家George Orwell除了譜出如預言書的《1984》外,還有另一本警世著作《Animal Farm》,當中參透了人在權力迷惑下的劣根性。聰明卻奸詐的豬群,掌管了權力的位置後,巧妙地利用勞動佔據其他動物的時間,用食物分配去控制牠們的動力,好讓大家每天工作過後,再也沒精力再去質問任何事情,儘管被定下的規條越見荒謬傾斜。當發現過問與質疑會帶來被排擠或被斷糧的後果,動物們便因為害怕,漸漸接受逆來順受與被管理。
這劇本,怎麼跟早前電車司機於報上申訴,必須靠超時工作補水2500元才能養活一家,跟香港人每天工作十多小時,結果只剩下生存沒了生活,有點異曲同工之感?
這是管治者的策略
說穿了,這是所有管治者的策略。他們盡可能讓被管理的人的思維變得單一,最好你們都放棄思考,這樣便好辦事。透過一切渠道,如不鼓勵發展自我潛能的教育、沒營養的大眾娛樂、被過份吹捧的物質主義與消費模式等等,讓人們把一天二十四小時的注意力都投放於自身以外,關心着跟自己完全不相關的八卦與享樂,好讓到了要推動體系上的變更,人民一時三刻跟不上,也就直接放棄跟上,反正你們幫我們決定便好,反正能吃飽穿暖便好。
這個模式無可否認成功麻木了幾代人,尤其我的那輩七十後,剛好能趕上香港盛世的尾班車,收入穩定上了樓,求學時期沒經歷過任何社會衝突,故此到現在還是能一副事不關己的姿態。但,繁華到了一個極致,終究會顯露出當中的虛浮與薄弱。這一代的年輕人,正因找不到在這個框架下能棲身的位置,被迫跳出畫面以外,無意中看穿荒誕,從而啟動了這場意識的覺醒。
但,畢竟多年來的教育讓大家太習慣被管理,以致到了現在遇上能自己作主的契機,一時間也未能把思維完全轉變過來。昨天文化監暴舉行的論壇,幾位市民發言時不約而同發問了類似的問題:「誰可以告訴我們下一步該怎麼做?」有一些更質問,為甚麼「大會」到現在都沒有更好的指引?這些提問讓我鬱悶。我不懂的是,既然這個運動從來強調「沒有大會」,為何到了大家想不透的時候,又慣性地回到期待被帶領的狀態?既然讓這個運動變得強大的,正是個人的自發,為甚麼不能採取主動,從自己的空間去想想,我能做些甚麼?
■他們所以會變得不一樣,只是因為他們把想法化為行動,比別人多走了一步。
切忌讓腦筋停下來
大家就是慣性地小看個人的力量。要記得,大眾所認知的任何組織,一開始都是從個人構思,二人組合,再到後來多人團結而產生的力量。你們熟悉的公眾臉孔,在還沒成名前,也跟大家一樣,不過是個平凡的市民。他們所以會變得不一樣,只是因為他們把想法化為行動,比別人多走了一步。既然他們可以,為甚麼你不可以?在這個互聯網時代,人人都是自己的平台,沒有渠道已經不是藉口。與其花時間抱怨誰不幫你發聲,不如想想自己能做些甚麼?真的那麼有想法,就儘管發揮,靠自己創造出自己的聲音。
進入長期抗爭中,提升自我心理質素最是重要。切忌讓腦筋停下來,多跟比自己更有學識或意見不同的人討論,刺激思維;多看書,多看電影,多看有益處的文字,滋養細胞;多走動多轉換環境,避免讓自己陷入一個單一的模式中。You are what you eat,飲食影響情緒,避免重口味的食物,多吃水果堅果蔬菜,讓腦筋和身體維持一個清澈的狀態。最後,也是最重要的,釋放自己對於這場運動的想像力:佔領是重要,但不要被模式局限了,想一想,除了佔領之外,還能有甚麼?
■多走動多轉換環境,避免讓自己陷入一個單一的模式中。讓腦筋和身體維持一個清澈的狀態。
■大眾所認知的組織,一開始都是從個人構思,二人組合,再到後來多人團結而產生的力量。
從分歧中找回初衷
最近各區出現不少爭拗和互相指摘,大概是每個運動必然會產生的問題。借用吳靄儀昨天於論壇的一句:「同是異的開始,異是同的開始。」既然這群人當初走在一起是基於一個共同信念,互相扶持走過了四十多天,一起抵抗了政府與暴力,到今天儘管發現想法上的差異,是否也能找出互相尊重的氣量,從這些分歧中找回初衷,那些讓大家團結起來的共同點?
多元與多變正是強大這場運動的原材料,別讓我們走到現在,才敗在互相猜疑下。相信自己的判斷,相信同路人的真誠,尊重彼此差異,這場抗爭才有長期走下去的可能。
【詩與胡說】
撰文:何韻詩
野生菇一粒,活在娛樂圈邊境的自由人。
從音樂起步,卻意外地透過創作與生活,看到生命的可能性。
「希望」與「公義」就是自己的信仰。
何韻詩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