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13-綠色生活:農夫×金盞花,種出本地農業新苗

綠色生活:農夫×金盞花,種出本地農業新苗
2016年3月13日 星期日


金盞花(圖﹕李佩雯)

金盞花又稱金盞菊,屬菊科植物,花期時,綻放金黃或橘紅色的美麗花朵,看起來喜氣洋洋。(圖﹕李佩雯)

Kaya早前創辦「本木序」品牌,以合理價格,向本地有機農場採購各種農作物,製成天然護理品。網址:www.thepreface.hk(圖﹕李佩雯)

「本木序」推出的洗髮水、潤唇膏、淋浴露、潤膚油等等以本地有機農場的農作物製作,無化學起泡劑、香精、色素、防腐劑,在香港以人手製作。如圖中(中)的金盞花油,金盞花來自本地農場,有助紓緩濕疹引起的紅腫及痕癢,50毫升$158。(圖﹕李佩雯)

金盞花曬乾,將花萼和切細的蘋果同煮45分鐘,隔渣後再煮,加入冰糖和檸檬汁後熄火,混入花瓣即成。金盞花果醬味道清甜,帶有淡雅的花香。(圖﹕李佩雯)

在田園景色中,呷一口清香的金盞菊花茶,很享受! (圖﹕李佩雯)

工作坊參加者將會自製金盞花油,將預先乾燥的金盞花入樽, 再注入冷壓葵花籽油,回家放在日照充足的地方,一個月後將花隔除,加入薰衣草精油便成。(圖﹕李佩雯)

(圖﹕李佩雯)

【明報專訊】錦田、天水圍、上水多個農場,近日長滿金黃、橘紅色的美麗花朵,平日本地農夫多種瓜果蔬菜,種花未必有人買,花易凋謝,花期有限,他們都不會種。
這片金黃花田難得出現,是本地農業的另類實踐,源於一位女孩(Kaya),為了自家製的天然護理產品,與「綠色錦上路」的農夫合作種金盞花,後以農夫認為合理的價格回購。
這些花,也作為本地農夫的經濟作物,這種以本地作物、本地製作的產品,或許能為本地農業帶來另一種可能?


商科女生 盼復興本地農業

認識Kaya(郭綺琦),是三年前的事,當年樣子仍帶點稚氣的她,是中大工商管理系應屆畢業生,商科之人,沒有到大公司找工作,卻和朋友走到大埔的偏僻農田種蘆薈,日曬雨淋,研究用蘆薈製作護理品。
Kaya自小熱愛大自然,未流行「環保」一詞,已懂關心地球,也對農夫種出來的食物十分珍惜。有次看畢一套紀錄片,驚覺原來平日使用的個人護理品對環境有害,而且化學成分成本價廉,售價卻不便宜,於是忽發奇想,自製安全又環保的天然護膚品,她曾盼望藉此幫助復興香港農業,「因為香港農地常因發展而被收購,農地愈來愈少,而農業對人類、對生態好重要,希望能感染更多人,覺得農業重要,一同守護香港僅有的農地」。讀書學習而來的知識,她坦言,「不應只用來賺錢享受,卻對大自然的苦况視若無睹。希望環保和商業可以並存」。
及後,她學習有機耕種、香薰治療和製作天然護理品,三年後的今天,已創立自己的品牌「本木序」,和多名農夫合作,邀請農夫栽種各類有機作物,然後以農夫認為合理的價格回購,製作天然護理產品,為種植蔬菜瓜果為主的農夫,增加收入。


紓緩皮膚炎 本地作物製成護膚品

畢業後,她和朋友經營有機店,在有機店工作的日子,啟發了她以本地農作物製造天然護理品,「當時店中出售本地有機菜,但很多人嫌價格比街市的常規菜高,賣相也不美,不願購買。香港人口裏說支持復耕,守衛土地,卻沒有很多人買有機菜。購買護膚品卻毫不吝嗇,特別是有皮膚敏感、濕疹的人,因為他們很受困擾。我很生氣農夫辛苦種植的食物不受重視,靈機一觸,想到把農夫的作物製成紓緩皮膚炎的用品,既能滿足患者需要,也能支持農業」。這就是Kaya邀請本地農夫種植有機作物製天然護理品的開始,然後用到的農作物愈來愈多。
能否復興香港農業仍言之尚早,但當年帶點異想天開的想法,或許是一個起步點。


賣得貴?天然材料成本高

早前有報道指她月賺十多萬,Kaya澄清,「這未扣除成本,我沒有賺十多萬一個月」。$142一支迷迭香洗髮水(450毫升)、$295一支有機金盞花潤膚油(100毫升),有人覺得不便宜,Kaya解釋,「成分天然的護理品,用的是植物油、香薰油,以化學成分為原料的護理品,多用礦物油、香精,加入防腐劑延長保質期,天然材料比人工合成品,成本高數十倍。本地的原料也較外國進口的貴四至五倍,但我們的價格也比其他天然護膚品便宜,因為節省了賣廣告和租昂貴店舖的費用」。


金盞花綻開 製果醬花茶花油

秋天播種的金盞花,一至四月是綻放之時。據悉在古代西方,金盞花已是藥用植物和染料,花瓣可食用,也可製作成化妝品。藥用植物圖像數據庫資料顯示,金盞花的性味功能,根微苦,平;全草:苦、寒;花:淡,平。根有助活血散瘀、行氣止痛,全草清熱解素,活血調經,花有助清熱瀉火。


抗敏養膚工作坊爆滿

Kaya和農夫二月初辦的金盞花抗敏養膚工作坊場場爆滿,現在加開數場。採訪那天,前往錦田的「我地農莊」,田間種滿各式蔬果,畫面綠油油,走到田的另一處,換了繽紛景象,黃的、橙的金盞花正在盛放。我和參加者在花叢中採花,為花兒去萼風乾,炮製金盞花油、喝金盞花茶、製金盞花果醬,過了眼前是花花世界的一天。同樣是花,打卡拍照以外,和農夫談天,品嘗他們的農作品,了解本地有機農場,感覺更實在。


用自己方式銷售 綠色錦上路 組賣菜平台

農夫曾說,菜要直銷給消費者才能生存。可是香港農墟數量不多,屯門農墟下周六也告別,以送菜上門的銷售形式有一定成本,要生存,農夫要想辦法。去年十月,幾位農夫組織起來,成立「綠色錦上路」,互相照應和幫助,建立賣菜平台,安排貨車送菜上門,集體直銷、購種子、培苗,甚至在古洞租田種香蕉和木瓜,也辦野豬粟米節、錦上路take菜、製作有機蘿蔔糕等項目,製造更多的可能性,開拓客源。
我地農莊、菜園農業先鋒田、平記自耕農場、自然農耕、Johnny's Organic Farm和農家扎記等多個「綠色錦上路」農場,近月田中開得燦爛的金盞花,就是Kaya和農夫合作栽種 。


新方向:用有機作物做產品

農夫們十分支持Kaya,認為可令更多農產品成為經濟作物。農夫家鴻說,「這是另一個發展方向,因為香港很少人用有機作物做產品,希望將來有更多企業支持本地農業,以本地生產形式,用本地農作物製作產品」。


金盞花抗敏養膚工作坊

參加者在本地有機農場,採摘金盞花,在菜田摘車厘茄、沙律菜,炮製新鮮田園沙律,品嘗金盞花蜜糖茶和果醬,最後自製金盞花潤膚油帶回家。
*每名參加者帶走一支50毫升金盞花油、1毫升薰衣草精油及70毫升金盞花果醬
日期:4月9日、16日、23日
(Johnny's Organic Farm/元朗黃泥墩村)
4月17日、24日
(我地農莊/元朗錦田大窩村)
時間:下午2:00至5:00
費用︰成人$450/位,小童$400/位
報名:www.thepreface.hk(點選「工作坊」)


綠色錦上路

強調「協助農夫令他們團結自助。不是領導農夫,不是同情農夫,是助人自助」。合作的農場包括「陸君農場」、「Johnny's Organic Farm」、「菜園農業先鋒田」、「我地農莊」、「農家扎記」、「平記自耕農場」等等多個來自新界的農場。他們規劃物流路線,將有機菜送上門,辦自家農墟、野豬粟米節、錦上路take菜等。
網址:greenkamsheungroad.org

「菜園農業先鋒田」農夫馮汝竹,自小務農,熱愛種植,二○○九年參與菜園村護村運動,現於錦田元崗村耕作,本木序使用的金盞花、到手香、艾草、薄荷等,由馮汝竹提供。
「我地農莊」的農夫黃零,一向點子多多,辦「粟米助養計劃」、「木瓜期貨」、「果醬班」、「豆腐班」等,現向「本木序」提供金盞花。
本來從事IT行業的家鴻,因為一次的耕作體驗,思考了一晚,便轉做全職農夫,成立「平記自耕農場」,現向「本木序」提供金盞花。


周日錦田農墟

「綠色錦上路」每周日在我地農莊辦的小型農墟,集合多個錦田農場的有機作物。
時間:早上10:00至下午3:00
地址: 元朗錦上路大窩村
文、圖﹕李佩雯
編輯﹕蔡曉彤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110508-劉若英:易副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