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21-安裕:中國通的中國觀察
安裕:中國通的中國觀察
2018年09月21日
中美貿易戰發展至今天,大概是出乎不少人意料。互相加徵關稅的貨額越來越大、次數越來越密,而且戰火不僅在貿易和投資範疇,已是燒到其他層面。最新的戰況是,《華爾街日報》指美國司法部要求中國兩間傳媒註冊為「外國代理人」。局面至此,若是仍然憧憬貿易戰是特朗普的「中期選舉策略」、過了11月6日投票日就萬事大吉,恐怕是太過樂觀了。因為,就算特朗普過了選舉之後偃旗息鼓鳴金收兵,殺紅了眼的國會共和民主兩黨也不會就此收手。若論證據,看兩黨對中美貿易戰的取態即知梗概。
70年代氛圍助中美建交
明年是中美建立外交關係40周年,1979年建交之時,是美國卡特與中共鄧小平當權的年代。卡特的國家安全顧問布熱津斯基,以抗衡蘇聯為最大職志,一手推動卡特政府與北京建交,聯中抗蘇大計有望。可是,縱然中美建交,就在建交之後僅四個月,卡特簽署國會兩院通過的《台灣關係法》,「本法乃為協助維持西太平洋之和平、安全與穩定,並授權繼續維持美國人民與在台灣人民間之商業、文化及其他關係,以促進美國外交政策」,最後還有一句「並為其他目的」(and for other purposes),並追溯至中美建交同時生效。美利堅合眾國至今雖只200餘年歷史,計算倒是非同小可,《台灣關係法》留下了「其他目的」這條尾巴,卡特則是尼克遜之後唯一沒有在任內訪華的總統,三刀兩面,美國人的謀略確不簡單。
美國當年與中國建交,除了反蘇心切的布熱津斯基,客觀上美國社會70年代初出現的中國熱也起着巨大作用。在這當中,中國通在民間飾演重要的潛移默化推手。哈佛大學費正清教授(John King Fairbank)1972年在《紐約書評》撰文,其中一段是這樣寫的:「為甚麼同一批中國人,50年代是這麼壞,今天是這樣的好?」(How come these same Chinese could be such bad guys in the 1950's and such good guys today?)須知道,70年代的費正清是美國漢學界泰山北斗,有稱是他在哈佛大學指導的博士生超過百人,對美國不止一代中國通影響至大,他寫下這一句中國注腳,可以想像,美國研究中國的中國通,70年代的中國觀會是怎樣。
儘管有人質疑中國通的觀點,但在70年代至90年代初,疑中一系畢竟不多,毛思迪(Steven Mosher)1992年曾寫過一部批判中國通的著作,在研究中國問題學者裏掀起一陣子討論。六四鎮壓後,對北京持質疑態度的有所增加,大體仍是舊日主流取態。然而這種情況近年丕變,美國的中國通對中國態勢的觀察大跌眼鏡,重新調整觀點的大有人在。上月,《外交事務》做過一輯調查,問了一批研究中國問題的學者和專家:「美中國家利益是否不相容(Are U.S. and Chinese national interests incompatible)?」得出的結果,當中「同意」的包括亞洲協會的夏偉(Orville Schell)、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的歐世林(Michael Auslin)。「不同意」的包括哥倫比亞大學黎安友(Andrew Nathan)。「中立」的有哈佛大學榮休教授奈爾(Joseph Nye),他的「軟實力」之說,應是不少人熟悉的。
《外交事務》是嚴肅專業刊物,這次的問題絕非譁眾取寵,各人的回答頗能反映今天美國一眾中國通的觀察。對「中美利益不相容」表示同意的夏偉,早於加大柏克萊分校任教時已是著名中國問題專家,他的說法是「對抗的氛圍在習近平上台後趨於明顯,破壞了最基本的『交往政策』的設想」。黎安友因為支持中國民運,六四之後成了北京的拒絕往來戶,但他對《外交事務》的問題表示不同意。黎安友的看法是,每個國家的安全和繁榮,都可以在不影響別國的安全繁榮而達致,他們的領袖能否找到這一條路「則不能肯定」。至於中立的奈爾的回答極為簡潔,「端看如何打這些牌」。
聯中反蘇是大戰略產物
美國的對華外交政策,在冷戰結束後90年代克林頓時期,泛亞派全面獨領風騷;80年代列根當政時,國務卿海格為首的親中派,大戰國家安全顧問克拉克的泛亞派的戰況成為絕響。雖然如此,當年美國社會對北京持友好態度的不少,畢竟美國社會多元並放,各持看法言之成理,時代背景造就了親中派和泛亞派先後冒起。冷戰年代,美國反蘇放在第一位,聯中反蘇是大戰略下產物;另一方面,個別中國通對廣義上的中國的情意結揮之不去,不能否認確是影響了美國外交部門及社會對中國的取態。
最近幾年,美國一些中國通對中國的態度出現微妙變化,公開為中國講話的有若鳳毛麟角。這種轉變從何而起因何而來,想必人人心裏有一本賬。在戰後國共和談下的重慶以迄如今的漫長歲月,往日的中國通來到歷史的轉捩點,重新觀察中國,再度檢視中美關係,從而找到嶄新視角,在當前大氣候之下,已是不能避免的走向。
安裕
2018年09月21日
中美貿易戰發展至今天,大概是出乎不少人意料。互相加徵關稅的貨額越來越大、次數越來越密,而且戰火不僅在貿易和投資範疇,已是燒到其他層面。最新的戰況是,《華爾街日報》指美國司法部要求中國兩間傳媒註冊為「外國代理人」。局面至此,若是仍然憧憬貿易戰是特朗普的「中期選舉策略」、過了11月6日投票日就萬事大吉,恐怕是太過樂觀了。因為,就算特朗普過了選舉之後偃旗息鼓鳴金收兵,殺紅了眼的國會共和民主兩黨也不會就此收手。若論證據,看兩黨對中美貿易戰的取態即知梗概。
70年代氛圍助中美建交
明年是中美建立外交關係40周年,1979年建交之時,是美國卡特與中共鄧小平當權的年代。卡特的國家安全顧問布熱津斯基,以抗衡蘇聯為最大職志,一手推動卡特政府與北京建交,聯中抗蘇大計有望。可是,縱然中美建交,就在建交之後僅四個月,卡特簽署國會兩院通過的《台灣關係法》,「本法乃為協助維持西太平洋之和平、安全與穩定,並授權繼續維持美國人民與在台灣人民間之商業、文化及其他關係,以促進美國外交政策」,最後還有一句「並為其他目的」(and for other purposes),並追溯至中美建交同時生效。美利堅合眾國至今雖只200餘年歷史,計算倒是非同小可,《台灣關係法》留下了「其他目的」這條尾巴,卡特則是尼克遜之後唯一沒有在任內訪華的總統,三刀兩面,美國人的謀略確不簡單。
美國當年與中國建交,除了反蘇心切的布熱津斯基,客觀上美國社會70年代初出現的中國熱也起着巨大作用。在這當中,中國通在民間飾演重要的潛移默化推手。哈佛大學費正清教授(John King Fairbank)1972年在《紐約書評》撰文,其中一段是這樣寫的:「為甚麼同一批中國人,50年代是這麼壞,今天是這樣的好?」(How come these same Chinese could be such bad guys in the 1950's and such good guys today?)須知道,70年代的費正清是美國漢學界泰山北斗,有稱是他在哈佛大學指導的博士生超過百人,對美國不止一代中國通影響至大,他寫下這一句中國注腳,可以想像,美國研究中國的中國通,70年代的中國觀會是怎樣。
儘管有人質疑中國通的觀點,但在70年代至90年代初,疑中一系畢竟不多,毛思迪(Steven Mosher)1992年曾寫過一部批判中國通的著作,在研究中國問題學者裏掀起一陣子討論。六四鎮壓後,對北京持質疑態度的有所增加,大體仍是舊日主流取態。然而這種情況近年丕變,美國的中國通對中國態勢的觀察大跌眼鏡,重新調整觀點的大有人在。上月,《外交事務》做過一輯調查,問了一批研究中國問題的學者和專家:「美中國家利益是否不相容(Are U.S. and Chinese national interests incompatible)?」得出的結果,當中「同意」的包括亞洲協會的夏偉(Orville Schell)、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的歐世林(Michael Auslin)。「不同意」的包括哥倫比亞大學黎安友(Andrew Nathan)。「中立」的有哈佛大學榮休教授奈爾(Joseph Nye),他的「軟實力」之說,應是不少人熟悉的。
《外交事務》是嚴肅專業刊物,這次的問題絕非譁眾取寵,各人的回答頗能反映今天美國一眾中國通的觀察。對「中美利益不相容」表示同意的夏偉,早於加大柏克萊分校任教時已是著名中國問題專家,他的說法是「對抗的氛圍在習近平上台後趨於明顯,破壞了最基本的『交往政策』的設想」。黎安友因為支持中國民運,六四之後成了北京的拒絕往來戶,但他對《外交事務》的問題表示不同意。黎安友的看法是,每個國家的安全和繁榮,都可以在不影響別國的安全繁榮而達致,他們的領袖能否找到這一條路「則不能肯定」。至於中立的奈爾的回答極為簡潔,「端看如何打這些牌」。
聯中反蘇是大戰略產物
美國的對華外交政策,在冷戰結束後90年代克林頓時期,泛亞派全面獨領風騷;80年代列根當政時,國務卿海格為首的親中派,大戰國家安全顧問克拉克的泛亞派的戰況成為絕響。雖然如此,當年美國社會對北京持友好態度的不少,畢竟美國社會多元並放,各持看法言之成理,時代背景造就了親中派和泛亞派先後冒起。冷戰年代,美國反蘇放在第一位,聯中反蘇是大戰略下產物;另一方面,個別中國通對廣義上的中國的情意結揮之不去,不能否認確是影響了美國外交部門及社會對中國的取態。
最近幾年,美國一些中國通對中國的態度出現微妙變化,公開為中國講話的有若鳳毛麟角。這種轉變從何而起因何而來,想必人人心裏有一本賬。在戰後國共和談下的重慶以迄如今的漫長歲月,往日的中國通來到歷史的轉捩點,重新觀察中國,再度檢視中美關係,從而找到嶄新視角,在當前大氣候之下,已是不能避免的走向。
安裕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