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24-BBC:名字是否會決定你的命運?
BBC:名字是否會決定你的命運?
傑西卡·布朗(Jessica Brown)
2016年 11月 24日
當雷蒙德·查治(意為「法官」)和羅薩·查治(Raymond and Rosa Judge)夫妻的兒子伊戈爾(Igor)呱呱墜地時,他將來要從事什麼職業就已經很清楚了。要知道,即便羅薩在結婚前的本姓「麥卡利夫(Micallef)」實際上也是源自阿拉伯語的「法官」一詞。
不出所料,伊戈爾畢業後進入了法律界,並最終成為英國首席大法官:一位法官中的「法官」。要是「法官」大法官先生多年來已經對於他的名字所引發的笑話感到厭煩的話,想想前馬尼拉大主教卡迪那爾·辛恩(Cardinal Sin)(意為「罪惡」),他的感受或許能好一些。
我們的名字會不會決定自己的命運?以上故事可能只是些許巧合,但是新近研究已經證實,我們的名字的確會影響到我們的在校表現、職業發展前景、以至我們受歡迎的程度。我們的姓氏甚至會揭示出我們會有哪種體格和性格。
有人解釋說,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在於我們會在潛意識中與自己的名字拉近距離。人們把這種現象稱為「隱藏式自我主義(implicit egotism)」,它足以解釋為什麼有那麼多牙醫姓「Dennis」。
我們為孩子起的名字將會影響他們一生的命運(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
與此同時,我們的姓名還會影響別人對我們的看法。2013年,英國專欄作家凱蒂·霍普金斯(Katie Hopkins)承認,她會把兒童姓氏和名字所代表的社會經濟背景聯繫起來。她說,她喜歡那些有著「維多利亞時代古典名字」,或者有拉丁語或希臘語淵源名字的兒童,並希望他們成為她自己孩子的玩伴。
儘管她的說法引起了人們的廣泛抗議,但是有大量研究證實,有這種習慣的人其實遠遠不止公開承認的少數人士。
美國西北大學政策研究學院院長大衛·菲戈裏奧(David Figlio)曾經開展過幾項針對姓名影響的研究。
他首先調查了藍領階層或非洲裔美國人慣用的名字。例如,窮人喜歡用有「isha」(例如Lakisha)後綴的名字,含單引號的名字(例如Du'Quan)也是如此。
然後,他比較了分別取藍領名字和中產階級名字的同胞兄弟姐妹,發現取藍領名字的兒童在學校裏的表現比取中產階級名字的兄弟姐妹要差。「這不僅僅是由於藍領家庭會給兒童取藍領名字,」菲戈裏奧說,同時還與社會對不同名字所具有的階層內涵存在的期望差異有關。
針對牛津大學學生所做的一項研究證實,這種效應已經超出了學校的範圍。格里高利·克拉克(Gregory Clark)把該校2008-2013年1.4萬名學生的名字與社會人群進行了對比。他發現,牛津大學學生裏叫「Eleanor」的比例是社會平均比例的三倍,其他高比例名字還包括Peter、 Simon、Anna 和Katherine。而Shane、Shannon、Paige和Jade的比例則較低。Jade的比例甚至不到社會平均比例的30分之一。
我們傾向於給孩子取好讀的名字(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
除階層外,你的名字是否簡單易讀也會對你的人生際遇產生影響。
有研究在調查了49位成人(大部分為亞裔美國人)的就學經歷後發現,讀錯學生名字的教師會被學生戴上「廣泛種族攻擊」的帽子。很多人都曾在學校因為其名字而遭遇包括被教師讀錯名字在內的「廣泛種族攻擊」,從而導致孤立感和焦慮等一系列情緒問題。
菲戈裏奧稱,名字對人的影響在畢業後會依然持續。「名字效應在學校裏很常見,即便教師與學生頻繁互動仍然如此。人們會根據名字評價一個人,這種習慣很難消失。」
兩位研究者發現,這種偏見在成年人中也屢見不鮮。他們把兩類不同的簡歷分別寄給了波士頓和芝加哥的報社,並在報紙求職專欄發佈;其中一類簡歷上的姓名是典型的白人名字 – 例如艾米麗·威爾士(Emily Walsh)和格雷格·貝克(Greg Baker) ;另一類簡歷上的姓名則有明顯的非洲裔特色,例如拉吉莎·華盛頓(Lakisha Washington)或賈馬爾·瓊斯(Jamal Jones)。
他們記錄了對各個求職廣告的回復,然後發現「艾米麗」和「格雷格」收到的面試邀約數量是「拉吉莎」和「賈馬爾」的兩倍。
The Bouba/Kiki effect 「Bouba/Kiki」效應
除了上述隱藏式種族歧視和階層偏見外,你名字的讀音也會帶來問題:僅僅因為發音不同,「Molly」和「Katie」就會給人帶來不同的感受。這是為何?
眾所周知,不同字母和單詞的讀音會給人要麼尖銳,要麼圓潤的感覺。「bouba」的感覺比較圓潤,「kiki」則較為尖銳。
加拿大卡爾加裏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我們的名字也會產生相似的效應。在一次實驗中,他們向一群受試者提問,讀到不同名字時,他們的腦海中會浮現出尖銳,還是圓潤的圖像。實驗結果同樣符合「Bouba/Kiki」效應。
某些名字的讀音給人以柔美、友好和活潑的印象(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
研究證實,含有「b」、「u」兩個音節的名字聽起來較為圓潤,而含有「k」和「i」兩個音節的名字則更為尖銳。發音圓潤的名字有Leo、Molly、Nathan 和Samantha等,而發音尖銳的名字則包括Tia、Kira和Katie等。
研究者還發現,受試者會把發音圓潤的名字和女性特質聯繫起來,發音尖銳的名字則象徵著男性特質,這樣就在名字和性別概念之間建立了聯繫,這一點甚至延伸到了性格印象。人們認為,擁有「圓潤」名字的人更加能適應環境、更加隨和、開放、友好、風趣和內斂,而擁有「尖銳」名字的人則更具衝擊性、更易怒、性格更為果斷、暴躁、刻薄。
研究者還發現,人們對某人的看法傾向於趨同化。在32位受試者中,有24人承認他們在實驗中受到他人的影響 – 這是實驗的另一大發現。
一脈相承
最後,讓我們探討一下你的姓氏的由來。研究者最近研究了Y染色體上(只能由父親傳給兒子)基因標記和姓氏的關係,並且把在西班牙、英國和愛爾蘭的研究結果進行比對。
他們發現,在西班牙和英國,姓氏相同、並且源自同一祖先的人相似度越高,他們的姓氏就越罕見。
在英國,5,000人以上的姓氏群體幾乎完全沒有同一祖先。但在愛爾蘭,研究者發現即便非常常見的愛爾蘭姓氏人群也會擁有同樣的Y染色體。他們得出結論: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在於愛爾蘭的人口少於英國和西班牙,人口分佈和歷史也大為不同。
某些兒童可能由於姓氏的原因導致性情頑劣(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
我們的姓氏也會揭示我們從祖先繼承的體格類型,這些姓氏可能是源自祖先當時所從事的職業。
研究者向200多名姓Tailor(意為「裁縫」)或Smith(源自「鐵匠」)的男女詢問了他們的年齡、身高體重、以及從事體力或耐力型運動的能力。研究者還持續記錄了英國、澳大利亞和德國田徑組織田徑運動會長達一年多的男子選手排名數據。
他們發現,和Smith們比起來,Tailor們身材較矮、體重較輕、強壯程度也不如前者。Smith們自認為更適合做體力工作和參與運動,在體力型運動項目中取勝的比例更高。而Tailor們則更適合要求較輕體重的耐力性項目。
無論我們的父母給我們取什麼名字,最重要的在於我們如何看待它。菲戈裏奧的研究表明,與取正常男性名字的男孩相比,取女性名字的男孩會遇到更多問題,當課堂裏有一個女孩也叫同樣的名字時,這個問題就會更加嚴重。
我們的名字會從我們年幼起就開始影響我們的生活,這足以引起人們的重視。但是同時,意識到這一點的人也越來越多。例如,「我的名字,我的身份」活動的目的就在於提起人們對於個性化姓名的重視。
讓你我聊以自慰的是,即便那些出類拔萃的大人物也會受到名字的困擾。美國總統巴拉克·奧巴馬就曾經拿他的中名「侯賽因」開玩笑:「給我起中名的人當初肯定沒想到我有朝一日會去競選總統」。
BBC Future
傑西卡·布朗(Jessica Brown)
2016年 11月 24日
當雷蒙德·查治(意為「法官」)和羅薩·查治(Raymond and Rosa Judge)夫妻的兒子伊戈爾(Igor)呱呱墜地時,他將來要從事什麼職業就已經很清楚了。要知道,即便羅薩在結婚前的本姓「麥卡利夫(Micallef)」實際上也是源自阿拉伯語的「法官」一詞。
不出所料,伊戈爾畢業後進入了法律界,並最終成為英國首席大法官:一位法官中的「法官」。要是「法官」大法官先生多年來已經對於他的名字所引發的笑話感到厭煩的話,想想前馬尼拉大主教卡迪那爾·辛恩(Cardinal Sin)(意為「罪惡」),他的感受或許能好一些。
我們的名字會不會決定自己的命運?以上故事可能只是些許巧合,但是新近研究已經證實,我們的名字的確會影響到我們的在校表現、職業發展前景、以至我們受歡迎的程度。我們的姓氏甚至會揭示出我們會有哪種體格和性格。
有人解釋說,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在於我們會在潛意識中與自己的名字拉近距離。人們把這種現象稱為「隱藏式自我主義(implicit egotism)」,它足以解釋為什麼有那麼多牙醫姓「Dennis」。
我們為孩子起的名字將會影響他們一生的命運(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
與此同時,我們的姓名還會影響別人對我們的看法。2013年,英國專欄作家凱蒂·霍普金斯(Katie Hopkins)承認,她會把兒童姓氏和名字所代表的社會經濟背景聯繫起來。她說,她喜歡那些有著「維多利亞時代古典名字」,或者有拉丁語或希臘語淵源名字的兒童,並希望他們成為她自己孩子的玩伴。
儘管她的說法引起了人們的廣泛抗議,但是有大量研究證實,有這種習慣的人其實遠遠不止公開承認的少數人士。
美國西北大學政策研究學院院長大衛·菲戈裏奧(David Figlio)曾經開展過幾項針對姓名影響的研究。
他首先調查了藍領階層或非洲裔美國人慣用的名字。例如,窮人喜歡用有「isha」(例如Lakisha)後綴的名字,含單引號的名字(例如Du'Quan)也是如此。
然後,他比較了分別取藍領名字和中產階級名字的同胞兄弟姐妹,發現取藍領名字的兒童在學校裏的表現比取中產階級名字的兄弟姐妹要差。「這不僅僅是由於藍領家庭會給兒童取藍領名字,」菲戈裏奧說,同時還與社會對不同名字所具有的階層內涵存在的期望差異有關。
針對牛津大學學生所做的一項研究證實,這種效應已經超出了學校的範圍。格里高利·克拉克(Gregory Clark)把該校2008-2013年1.4萬名學生的名字與社會人群進行了對比。他發現,牛津大學學生裏叫「Eleanor」的比例是社會平均比例的三倍,其他高比例名字還包括Peter、 Simon、Anna 和Katherine。而Shane、Shannon、Paige和Jade的比例則較低。Jade的比例甚至不到社會平均比例的30分之一。
我們傾向於給孩子取好讀的名字(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
除階層外,你的名字是否簡單易讀也會對你的人生際遇產生影響。
有研究在調查了49位成人(大部分為亞裔美國人)的就學經歷後發現,讀錯學生名字的教師會被學生戴上「廣泛種族攻擊」的帽子。很多人都曾在學校因為其名字而遭遇包括被教師讀錯名字在內的「廣泛種族攻擊」,從而導致孤立感和焦慮等一系列情緒問題。
菲戈裏奧稱,名字對人的影響在畢業後會依然持續。「名字效應在學校裏很常見,即便教師與學生頻繁互動仍然如此。人們會根據名字評價一個人,這種習慣很難消失。」
兩位研究者發現,這種偏見在成年人中也屢見不鮮。他們把兩類不同的簡歷分別寄給了波士頓和芝加哥的報社,並在報紙求職專欄發佈;其中一類簡歷上的姓名是典型的白人名字 – 例如艾米麗·威爾士(Emily Walsh)和格雷格·貝克(Greg Baker) ;另一類簡歷上的姓名則有明顯的非洲裔特色,例如拉吉莎·華盛頓(Lakisha Washington)或賈馬爾·瓊斯(Jamal Jones)。
他們記錄了對各個求職廣告的回復,然後發現「艾米麗」和「格雷格」收到的面試邀約數量是「拉吉莎」和「賈馬爾」的兩倍。
The Bouba/Kiki effect 「Bouba/Kiki」效應
除了上述隱藏式種族歧視和階層偏見外,你名字的讀音也會帶來問題:僅僅因為發音不同,「Molly」和「Katie」就會給人帶來不同的感受。這是為何?
眾所周知,不同字母和單詞的讀音會給人要麼尖銳,要麼圓潤的感覺。「bouba」的感覺比較圓潤,「kiki」則較為尖銳。
加拿大卡爾加裏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我們的名字也會產生相似的效應。在一次實驗中,他們向一群受試者提問,讀到不同名字時,他們的腦海中會浮現出尖銳,還是圓潤的圖像。實驗結果同樣符合「Bouba/Kiki」效應。
某些名字的讀音給人以柔美、友好和活潑的印象(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
研究證實,含有「b」、「u」兩個音節的名字聽起來較為圓潤,而含有「k」和「i」兩個音節的名字則更為尖銳。發音圓潤的名字有Leo、Molly、Nathan 和Samantha等,而發音尖銳的名字則包括Tia、Kira和Katie等。
研究者還發現,受試者會把發音圓潤的名字和女性特質聯繫起來,發音尖銳的名字則象徵著男性特質,這樣就在名字和性別概念之間建立了聯繫,這一點甚至延伸到了性格印象。人們認為,擁有「圓潤」名字的人更加能適應環境、更加隨和、開放、友好、風趣和內斂,而擁有「尖銳」名字的人則更具衝擊性、更易怒、性格更為果斷、暴躁、刻薄。
研究者還發現,人們對某人的看法傾向於趨同化。在32位受試者中,有24人承認他們在實驗中受到他人的影響 – 這是實驗的另一大發現。
一脈相承
最後,讓我們探討一下你的姓氏的由來。研究者最近研究了Y染色體上(只能由父親傳給兒子)基因標記和姓氏的關係,並且把在西班牙、英國和愛爾蘭的研究結果進行比對。
他們發現,在西班牙和英國,姓氏相同、並且源自同一祖先的人相似度越高,他們的姓氏就越罕見。
在英國,5,000人以上的姓氏群體幾乎完全沒有同一祖先。但在愛爾蘭,研究者發現即便非常常見的愛爾蘭姓氏人群也會擁有同樣的Y染色體。他們得出結論: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在於愛爾蘭的人口少於英國和西班牙,人口分佈和歷史也大為不同。
某些兒童可能由於姓氏的原因導致性情頑劣(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
我們的姓氏也會揭示我們從祖先繼承的體格類型,這些姓氏可能是源自祖先當時所從事的職業。
研究者向200多名姓Tailor(意為「裁縫」)或Smith(源自「鐵匠」)的男女詢問了他們的年齡、身高體重、以及從事體力或耐力型運動的能力。研究者還持續記錄了英國、澳大利亞和德國田徑組織田徑運動會長達一年多的男子選手排名數據。
他們發現,和Smith們比起來,Tailor們身材較矮、體重較輕、強壯程度也不如前者。Smith們自認為更適合做體力工作和參與運動,在體力型運動項目中取勝的比例更高。而Tailor們則更適合要求較輕體重的耐力性項目。
無論我們的父母給我們取什麼名字,最重要的在於我們如何看待它。菲戈裏奧的研究表明,與取正常男性名字的男孩相比,取女性名字的男孩會遇到更多問題,當課堂裏有一個女孩也叫同樣的名字時,這個問題就會更加嚴重。
我們的名字會從我們年幼起就開始影響我們的生活,這足以引起人們的重視。但是同時,意識到這一點的人也越來越多。例如,「我的名字,我的身份」活動的目的就在於提起人們對於個性化姓名的重視。
讓你我聊以自慰的是,即便那些出類拔萃的大人物也會受到名字的困擾。美國總統巴拉克·奧巴馬就曾經拿他的中名「侯賽因」開玩笑:「給我起中名的人當初肯定沒想到我有朝一日會去競選總統」。
BBC Future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