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16-明報:言責達人鍾劍華,我不可以沉默,我仍有盼望
明報:言責達人鍾劍華,我不可以沉默,我仍有盼望
2018年9月16日
言責達人鍾劍華(李紹昌攝)
【明報專訊】「寧抗煩擾,不做鵪鶉。」理大學者鍾劍華收到前特首梁振英的誹謗控告後,決定要與對方爭持到底。
即使他的朋友都說,誹謗官司是一件煩擾他四至六年、燒他銀紙、輸他身家的事,他也不肯向對方道歉和撤回文章。
他說,自己是一個有所堅持的人,何况這不是他一個人的事,「如果一個政治人物是有財有勢,用這種方法來針對像我這種學者或評論人,或針對「立場新聞」等傳媒,是很壞的政治作風,很不可取,如果讓他得逞,影響和損害的不止我一人」。
是沉默參與者 也是言責者
八月中,鍾劍華因為「立場新聞」轉載他的評論文章,而兩次收到梁振英的律師信,及後,對方入稟高等法院,控告鍾劍華和「立場新聞」誹謗。鍾劍華因為五年前一宗新聞而寫這篇文章:五年前,梁振英以特首身分出席天水圍論壇,場外有挺梁者毆打反梁示威者,兩日後,《明報》頭版訪問一名挺梁號召人曾樹和,並大字標題曾樹和說的「最想流血衝突」。當時,政府沒有回應這篇報道,五年後,政府仍無任何回應,有所堅持的鍾劍華,便年年八月都在facebook舊事重提這宗新聞。「我從十幾歲懂事,到現在五十幾歲,我未見過政府好像近年這樣,似乎對一些江湖勢力如此縱容和走得較近,所以我真是很介意。」年年都寫,只是今年寫長了,文章給網媒轉載了,便「惹了官非」。
他形容自己是遊行示威的沉默參與者,六四晚會和七一遊行,他如果人在香港,就一個人參加。他不是在社運現場衝鋒陷陣的人,他的角色是寫文章,盡自己知識分子的言責。四年前的雨傘運動,即使他頻頻前往佔領區,也僅是把自己定位為傘運的觀察者。不過,當時學生的一句話,令他感受極深:他的學生因為參與傘運而兩星期沒有回校上課,第三星期,他看見一個學生回到課室,卻非常沮喪地坐在課室角落,他在課堂小休時,問學生發生什麼事,原來學生在旺角佔領區的馬路睡了很多晚,回課室前的兩三日,看見有人清場打示威者,「我只是想爭取民主,想社會未來好一點,你們大人打我」。
令鍾劍華深受衝擊的,還有另一學生的另一句話,他和學生閒談,說起自己在一九八○年代讀大學時,沒有人會講港獨,那時,他是民主回歸派,學生立時說:「哦!原來你就是那些所謂的民主回歸派,就是你有份出賣我們的未來。」
社會從講「法治」變講「紅線」
他看着學生,心裏難過,更令他憶起自己年輕時所信任的一些東西,現在已被有權有勢的人推翻了。曾經,他對中國有盼望,以為中國與香港的民主化是必然的,因此希望香港在回歸後逐步發展民主制度,現實卻是回歸後的種種政治變化,令他非常失望。「我們期望的東西不但沒有達到,還看見社會在這十幾廿年不斷倒退,愈來愈過分,那你就算不堅持我們爭取的,你要保衛我們已有的東西,也應該出聲。」從前,他在報刊寫了幾十年文章,集中討論政策以求政策改善;近四五年,他多寫政治評論,希望爭取較合理的民主制度,「很多政策上的不公平,也是因為政治制度的不民主」。他眼見香港社會從講「法治」變為講「紅線」,充斥着各種歪理,以及他認為非常離譜的現象,便覺得自己一定要把眼所見、心所信的寫出來,「我不可以沉默」。
六四分水嶺
大學時代,鍾劍華對中國有盼望,有浪漫的幻想。他生於六十年代,是殖民時期土生土長的香港人,不過,他小時候對自己的第一個身分認知是「中國人」。「香港人」的概念,始於六七暴動後,港英政府開始宣揚以香港為家。這之前,他已從小學課本認識孫中山、秋瑾、毛澤東等故事,對中國歷史產生了強烈的好奇。當時,他住在彩虹邨,每天乘校巴到九龍塘上學,校巴先經過土瓜灣,經過珠江戲院,那是一間左派戲院,專門播放革命劇,門外貼了很多大幅的歌頌新中國的標語,還有毛澤東的詩詞。他找來毛澤東的詩詞集來看、來背,當時十二三歲,他非常崇拜毛澤東,覺得這個人是新中國的掌舵人,文筆又好。
或許是因為家人天天開收音機和買報紙?從小到大,他都非常留意時政,讀高中時,中國是華國鋒掌政,同學就給他取花名叫「華主席」。他也常常參與社區中心的活動,因為喜歡接觸人,喜歡面向社會,大學選了社工系。他在一九八○年入讀中大,當時,整個社會都在關心香港前途問題,社會聲音較傾向延續英國的治權,而中大學生的主流聲音則是「民主回歸」。「我們是基於對殖民地制度的否定,對國家民族的一些認同,當時中國改革開放也給了我們信心,覺得中國社會會走向更好。
同時,香港也在邁向民主化,有了區議會選舉和首批由間接選舉產生的立法會議員。當時,他們覺得中國和香港的民主化是必然的,是歷史趨勢,他們支持民主回歸,只求保證社會不變、把民主發展的過程安排好。「我生於斯長於斯,我的盼望就是九七後的香港變得更好。」
他的父母來自澳門,沒有親戚在內地,但因為對中國的強烈好奇,每年暑假都與同學一起到大陸旅行一個月,每人揹着一個大背包,跑遍大江南北。一次,他們從廣州坐火車到昆明,因買不到卧鋪而買座位,上車後卻發現座位給人坐了,一行人只好坐在廁所外、椅子下,但三十多小時的車程,他們卻不以為苦,因為火車上的內地人都對他們很好奇,看着他們聊天。又有一次,他們來到山西的大同市,火車站內有很多人在睡覺,他們要跨過很多人才能走出車站,到站外的茶檔吃早餐,早餐的香氣引來很多衣衫破爛的人看着他們吃早餐,一個同學的碗裏有一隻剝殼雞蛋,正要吃掉,就有一個人伸手取走了蛋。當時的中國,雖然窮,但充滿盼望。鍾劍華相信中國在改革開放實踐了農業、工業、國防、科技四個現代化後,就會迎來第五個現代化:政治現代化。
六四事件擊碎浪漫想像
當年,鍾劍華住在大學宿舍,每晚播放電視新聞時,一群宿生都會圍在電視機前收看。當宿生看見戴卓爾夫人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前的梯級上跌倒,立時興奮得跳上桌、跳上椅激烈鼓掌,他也非常激動地鼓掌。中國確定收回香港,然後,是六四事件。他認為,這是他們一代人在中國情懷上的感性挫敗。「那次真是好傷,日日看着電視,看着學生絕食,看着他們跑進人民大會堂,看着他們見李鵬,看着軍隊入城,直至六月四日凌晨……直至今日,我仍相信這是我們一代人對中國發展從抱有浪漫想像,到想像幻滅的分水嶺。八九六四告訴我們,他們不會變好,仍可以很原始很野蠻,但現實是香港仍要回歸,就唯有希望基本法可以落實。但現在回歸二十年,你看見的情况是不斷食言,這二十幾年就好像說明了我們當時的幻滅不是沒有理由。」
不絕望 要常存盼望
回歸後的種種政治變化,令他非常失落。「我在大學支持民主回歸,到現在,我的兒子也大學畢業了,仍只是在推翻從前曾經承諾的東西,我覺得很失望,也愈來愈不耐煩。」眼見社會充斥着歪理,也愈來愈多離譜的現象,他便愈寫愈多政治評論,既因為自覺不可沉默,同時也要大家保持盼望。「我看見身邊很多人真是放棄,真是變得沉默,有些人變得絕望,我就更加覺得不應該絕望。我的口頭禪是緊守崗位,常存盼望,我不可以太沉默,當有人收聲,有人放棄,我不可以放棄,要將這種聲音繼續流傳下去。就算別人無盼望,我也要表現得我有。」
寫文章要承擔代價
他所緊守的崗位是一個公共知識分子對社會的言責,於是繼續寫文章,部分被媒體轉載,再被更多人閱讀和轉載。他漸漸看見自己的文章對社會有影響力,寫多了,就多了人支持他,同時也多了人攻擊他,他一直惹來「五毛式人物」在他的文章留下惡意留言、寫信向理大校方投訴他、寄粗口信到他辦公室。他表示,做每一件事也有代價,寫文章也要承擔代價,所以八月因為寫評論文章而收律師信、被控告誹謗,他不感意外,但同時強調,梁振英既然是政治人物,就要接受傳媒和評論者的監察。
盡了言責,惹了官非,幸好親人朋友全部支持他,他笑言「落鑊方知朋友多」,平日疏於社交,總是一個人吃早餐、午餐,一個人去旅行,但事件曝光後,他收到大量打氣短訊,不少是久未聯絡的朋友,叫他不要妥協、要撐到底,一些他不認識的律師傳來信息說願意幫忙,他在開學日教了三堂課,每堂課後,都有學生主動說要捐錢給他打官司,支持他的取態。採訪的前一晚,他與一群舊同學聚會,其中一個朋友非常親建制,卻說一定捐錢支持他。
繼續做觀察者角色
臨近退休,他說自己不會退下來,仍會做一些與自己興趣、能力相符的工作來推動香港民主,也因此,他必然會繼續寫文章。「我是一個在過去幾十年,由香港開始前途談判直至今時今日的觀察者,我的腦海裏尚有很多記憶、很多資料,可以幫人去搞清楚一些問題,我可以扮演這些角色,社會也需要這些人。」
他清楚知道不會在未來五至十年看見香港民主有所發展,但仍盼望在十五、二十年後,會有發展。「人如果連盼望也沒有就好弊,人生其中一個動力是有盼望。我仍有盼望。」
文//趙曉彤
圖//李紹昌、受訪者提供
編輯//王翠麗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2018年9月16日
言責達人鍾劍華(李紹昌攝)
【明報專訊】「寧抗煩擾,不做鵪鶉。」理大學者鍾劍華收到前特首梁振英的誹謗控告後,決定要與對方爭持到底。
即使他的朋友都說,誹謗官司是一件煩擾他四至六年、燒他銀紙、輸他身家的事,他也不肯向對方道歉和撤回文章。
他說,自己是一個有所堅持的人,何况這不是他一個人的事,「如果一個政治人物是有財有勢,用這種方法來針對像我這種學者或評論人,或針對「立場新聞」等傳媒,是很壞的政治作風,很不可取,如果讓他得逞,影響和損害的不止我一人」。
是沉默參與者 也是言責者
八月中,鍾劍華因為「立場新聞」轉載他的評論文章,而兩次收到梁振英的律師信,及後,對方入稟高等法院,控告鍾劍華和「立場新聞」誹謗。鍾劍華因為五年前一宗新聞而寫這篇文章:五年前,梁振英以特首身分出席天水圍論壇,場外有挺梁者毆打反梁示威者,兩日後,《明報》頭版訪問一名挺梁號召人曾樹和,並大字標題曾樹和說的「最想流血衝突」。當時,政府沒有回應這篇報道,五年後,政府仍無任何回應,有所堅持的鍾劍華,便年年八月都在facebook舊事重提這宗新聞。「我從十幾歲懂事,到現在五十幾歲,我未見過政府好像近年這樣,似乎對一些江湖勢力如此縱容和走得較近,所以我真是很介意。」年年都寫,只是今年寫長了,文章給網媒轉載了,便「惹了官非」。
他形容自己是遊行示威的沉默參與者,六四晚會和七一遊行,他如果人在香港,就一個人參加。他不是在社運現場衝鋒陷陣的人,他的角色是寫文章,盡自己知識分子的言責。四年前的雨傘運動,即使他頻頻前往佔領區,也僅是把自己定位為傘運的觀察者。不過,當時學生的一句話,令他感受極深:他的學生因為參與傘運而兩星期沒有回校上課,第三星期,他看見一個學生回到課室,卻非常沮喪地坐在課室角落,他在課堂小休時,問學生發生什麼事,原來學生在旺角佔領區的馬路睡了很多晚,回課室前的兩三日,看見有人清場打示威者,「我只是想爭取民主,想社會未來好一點,你們大人打我」。
令鍾劍華深受衝擊的,還有另一學生的另一句話,他和學生閒談,說起自己在一九八○年代讀大學時,沒有人會講港獨,那時,他是民主回歸派,學生立時說:「哦!原來你就是那些所謂的民主回歸派,就是你有份出賣我們的未來。」
社會從講「法治」變講「紅線」
他看着學生,心裏難過,更令他憶起自己年輕時所信任的一些東西,現在已被有權有勢的人推翻了。曾經,他對中國有盼望,以為中國與香港的民主化是必然的,因此希望香港在回歸後逐步發展民主制度,現實卻是回歸後的種種政治變化,令他非常失望。「我們期望的東西不但沒有達到,還看見社會在這十幾廿年不斷倒退,愈來愈過分,那你就算不堅持我們爭取的,你要保衛我們已有的東西,也應該出聲。」從前,他在報刊寫了幾十年文章,集中討論政策以求政策改善;近四五年,他多寫政治評論,希望爭取較合理的民主制度,「很多政策上的不公平,也是因為政治制度的不民主」。他眼見香港社會從講「法治」變為講「紅線」,充斥着各種歪理,以及他認為非常離譜的現象,便覺得自己一定要把眼所見、心所信的寫出來,「我不可以沉默」。
六四分水嶺
大學時代,鍾劍華對中國有盼望,有浪漫的幻想。他生於六十年代,是殖民時期土生土長的香港人,不過,他小時候對自己的第一個身分認知是「中國人」。「香港人」的概念,始於六七暴動後,港英政府開始宣揚以香港為家。這之前,他已從小學課本認識孫中山、秋瑾、毛澤東等故事,對中國歷史產生了強烈的好奇。當時,他住在彩虹邨,每天乘校巴到九龍塘上學,校巴先經過土瓜灣,經過珠江戲院,那是一間左派戲院,專門播放革命劇,門外貼了很多大幅的歌頌新中國的標語,還有毛澤東的詩詞。他找來毛澤東的詩詞集來看、來背,當時十二三歲,他非常崇拜毛澤東,覺得這個人是新中國的掌舵人,文筆又好。
或許是因為家人天天開收音機和買報紙?從小到大,他都非常留意時政,讀高中時,中國是華國鋒掌政,同學就給他取花名叫「華主席」。他也常常參與社區中心的活動,因為喜歡接觸人,喜歡面向社會,大學選了社工系。他在一九八○年入讀中大,當時,整個社會都在關心香港前途問題,社會聲音較傾向延續英國的治權,而中大學生的主流聲音則是「民主回歸」。「我們是基於對殖民地制度的否定,對國家民族的一些認同,當時中國改革開放也給了我們信心,覺得中國社會會走向更好。
同時,香港也在邁向民主化,有了區議會選舉和首批由間接選舉產生的立法會議員。當時,他們覺得中國和香港的民主化是必然的,是歷史趨勢,他們支持民主回歸,只求保證社會不變、把民主發展的過程安排好。「我生於斯長於斯,我的盼望就是九七後的香港變得更好。」
他的父母來自澳門,沒有親戚在內地,但因為對中國的強烈好奇,每年暑假都與同學一起到大陸旅行一個月,每人揹着一個大背包,跑遍大江南北。一次,他們從廣州坐火車到昆明,因買不到卧鋪而買座位,上車後卻發現座位給人坐了,一行人只好坐在廁所外、椅子下,但三十多小時的車程,他們卻不以為苦,因為火車上的內地人都對他們很好奇,看着他們聊天。又有一次,他們來到山西的大同市,火車站內有很多人在睡覺,他們要跨過很多人才能走出車站,到站外的茶檔吃早餐,早餐的香氣引來很多衣衫破爛的人看着他們吃早餐,一個同學的碗裏有一隻剝殼雞蛋,正要吃掉,就有一個人伸手取走了蛋。當時的中國,雖然窮,但充滿盼望。鍾劍華相信中國在改革開放實踐了農業、工業、國防、科技四個現代化後,就會迎來第五個現代化:政治現代化。
六四事件擊碎浪漫想像
當年,鍾劍華住在大學宿舍,每晚播放電視新聞時,一群宿生都會圍在電視機前收看。當宿生看見戴卓爾夫人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前的梯級上跌倒,立時興奮得跳上桌、跳上椅激烈鼓掌,他也非常激動地鼓掌。中國確定收回香港,然後,是六四事件。他認為,這是他們一代人在中國情懷上的感性挫敗。「那次真是好傷,日日看着電視,看着學生絕食,看着他們跑進人民大會堂,看着他們見李鵬,看着軍隊入城,直至六月四日凌晨……直至今日,我仍相信這是我們一代人對中國發展從抱有浪漫想像,到想像幻滅的分水嶺。八九六四告訴我們,他們不會變好,仍可以很原始很野蠻,但現實是香港仍要回歸,就唯有希望基本法可以落實。但現在回歸二十年,你看見的情况是不斷食言,這二十幾年就好像說明了我們當時的幻滅不是沒有理由。」
不絕望 要常存盼望
回歸後的種種政治變化,令他非常失落。「我在大學支持民主回歸,到現在,我的兒子也大學畢業了,仍只是在推翻從前曾經承諾的東西,我覺得很失望,也愈來愈不耐煩。」眼見社會充斥着歪理,也愈來愈多離譜的現象,他便愈寫愈多政治評論,既因為自覺不可沉默,同時也要大家保持盼望。「我看見身邊很多人真是放棄,真是變得沉默,有些人變得絕望,我就更加覺得不應該絕望。我的口頭禪是緊守崗位,常存盼望,我不可以太沉默,當有人收聲,有人放棄,我不可以放棄,要將這種聲音繼續流傳下去。就算別人無盼望,我也要表現得我有。」
寫文章要承擔代價
他所緊守的崗位是一個公共知識分子對社會的言責,於是繼續寫文章,部分被媒體轉載,再被更多人閱讀和轉載。他漸漸看見自己的文章對社會有影響力,寫多了,就多了人支持他,同時也多了人攻擊他,他一直惹來「五毛式人物」在他的文章留下惡意留言、寫信向理大校方投訴他、寄粗口信到他辦公室。他表示,做每一件事也有代價,寫文章也要承擔代價,所以八月因為寫評論文章而收律師信、被控告誹謗,他不感意外,但同時強調,梁振英既然是政治人物,就要接受傳媒和評論者的監察。
盡了言責,惹了官非,幸好親人朋友全部支持他,他笑言「落鑊方知朋友多」,平日疏於社交,總是一個人吃早餐、午餐,一個人去旅行,但事件曝光後,他收到大量打氣短訊,不少是久未聯絡的朋友,叫他不要妥協、要撐到底,一些他不認識的律師傳來信息說願意幫忙,他在開學日教了三堂課,每堂課後,都有學生主動說要捐錢給他打官司,支持他的取態。採訪的前一晚,他與一群舊同學聚會,其中一個朋友非常親建制,卻說一定捐錢支持他。
繼續做觀察者角色
臨近退休,他說自己不會退下來,仍會做一些與自己興趣、能力相符的工作來推動香港民主,也因此,他必然會繼續寫文章。「我是一個在過去幾十年,由香港開始前途談判直至今時今日的觀察者,我的腦海裏尚有很多記憶、很多資料,可以幫人去搞清楚一些問題,我可以扮演這些角色,社會也需要這些人。」
他清楚知道不會在未來五至十年看見香港民主有所發展,但仍盼望在十五、二十年後,會有發展。「人如果連盼望也沒有就好弊,人生其中一個動力是有盼望。我仍有盼望。」
文//趙曉彤
圖//李紹昌、受訪者提供
編輯//王翠麗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