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18-BBC:中美貿易戰「休兵」細數兩國百年恩怨往來
BBC:中美貿易戰「休兵」細數兩國百年恩怨往來
2019年 10月 18日
最近,美國和中國之間的兩件大事,堪稱牽動億萬人的心。
一是風聲頗緊的貿易戰,近來傳出「休兵」 的信號。10月1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中國副總理劉鶴到華盛頓談判,兩國取得「第一階段」的協議,儘管白紙黑字的書面協議仍然需要幾個星期才能敲定,而且雙方的口頭承諾究竟能不能落實到紙上,也仍然是個未知數。
二是美國眾議院10月15日一致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引發中國政府的強烈不滿。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稱,美國一些人在民主問題上「極端虛偽」,「用心險惡」,其目的是為了「破壞香港繁榮穩定、牽制中國發展」。
美國政府在貿易問題上的緩和與美國國會在香港政策上的強硬,或許會給人一種錯覺,以為美國沒有明確統一的態度應對中國的崛起。
中美之間過去一年多的貿易戰,真的只是關乎兩國的貿易問題,而無關其他嗎?
爭霸戰?
2019年中共建政70週年大慶之前,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佈了《新時代的中國與世界》白皮書,被外界視為中國外交政策的風向標。
《白皮書》高度讚揚中共建政70年成就的同時,還用相當的篇幅在字裏行間有話說給美國聽。
白皮書中,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達國家,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美關係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之一」。
不過中國還是警告美國:拋棄冷戰思維,適應別國發展強大、不要發生嚴重戰略誤判,合作才是唯一正確選擇。「中國無意挑戰美國,也不想取代美國。」
針對外界批評中國在「一帶一路」國家搞「債務陷阱」,中國在白皮書中辯解說: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地為廣大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技術、人員、智力等方面援助。
另外,白皮書表示中國不「輸入」外國模式,也不「輸出」中國模式,並承諾永不稱霸、永不擴張、永不謀求勢力範圍。
「不稱霸」
「不稱霸」這個口號,對中國大陸的民眾來說,倒並不是近年來中國經濟躍居世界第二之後才聽到的政治主張。
早在1972年,中國文化大革命中期,經濟幾乎陷入崩潰的邊緣,中國高喊: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如果說當年領導人毛澤東的「不稱霸」,更多出於對中國閉關鎖國政策所造成的國際孤立狀態的擔心,是為提升國家禦敵能力所出台的政策,那麼如今的「不稱霸」,則是為了消除「中國威脅論」在國際間所造成的負面影響。
白皮書中有關中國如今的經濟能力、科技能力、創新開發能力、軍事實力、國際間的影響力等等方面的解釋,都是要安撫國際社會:共產黨領導的中國已經越來越強大,不過沒有什麼好擔心的。
中美初心
2019年,恰逢中美建交40週年。在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頻繁的互訪和熱情洋溢的講話襯托下,中美建交40年的紀念活動顯得相當冷清。
中美貿易戰的陰影和香港抗議引發的你來我往唇槍舌劍中,兩國之間常常出現緊張的氣氛。
實際上,中美建交40年,也正是中國經濟迅速發展,實現「超英趕美」目標的40年。不過,美國與中國的關係卻並非始自1979年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
中國進入美國人的視野,最早可以上溯到19世紀。1776年宣佈獨立的美國,經過幾十年的擴展,到19世紀中葉成為世界舞台上崛起的新大國。
1844年,美國與清政府簽訂的《中美望廈條約》被認為是中美關係正式開始的標誌。這一條約,使美國與當時的世界霸主英國一樣獲得了同等的在中國通商、外交等方面的權利。
1858年,美國又與清政府簽訂《中美天津條約》,確保「清朝有何惠政、恩典、利益施及他國及其商民,美國官民一體均沾。對傳教習教之人,地方官當一體保護,他人毋得騷擾」。
1868年,雙方簽署了《中美天津條約續增條約》。這一條約被認為是晚期時期外國與清政府簽署的第一份相對平等的條約,也為雙方民間往來奠定了基礎。
1979年1月,中國領導人鄧小平訪問美國。中美建交40年,也是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40年,實現超英趕美的40年。
根據條約,兩國人民可以自由往來居留,美國准許清廷派學生赴美留學,美國中國人可互設學堂,中國勞工可以移民定居美國。
1872年,第一批中國幼童乘船前往美國留學。而現在中國不少著名高校,都是建立在美國傳教士當年在中國創辦的教會大學基礎之上。
清朝著名外交家伍廷芳曾經表示,在所有國家中,中國最信任美國。
然而,中美之間的那段友好關係並沒有持續多久。由於美國國內對華工的激烈排斥,美國在1880年修改了《蒲安臣條約》中的移民條款,又在1882年通過了《排華法案》。該法案是美國歷史上唯一針對某一族裔的移民排斥法案,直到1943年二戰期間才被廢除。該法案連同其他歧視性法案禁止華人在美國擁有房產、禁止華人與白人通婚、禁止華人妻子兒女移民美國、禁止華人在政府任職、選舉等等。
門戶開放
從1899年到1900年,美國提出了有關中國的「門戶開放」政策,確保在中國通商的包括美國在內的強國:英國、德國、法國、意大利、日本、俄羅斯「利益均沾、機會平等」的同時,「保持中國的領土與行政完整。」
此後40多年,「門戶開放」一直是美國對華政策的最核心部分。
也正是基於這一政策,1937年日本發動「盧溝橋事變」開始侵華戰爭後,美國才一改以往支持日本的態度,轉而支持中國。
美國第28屆總統托馬斯•伍德羅•威爾遜,曾開啟了近代「中美特殊關係」。
1913年,曾經擔任過普林斯頓大學校長的托馬斯•伍德羅•威爾遜博士(Thomas Woodrow Wilson),成為美國第28屆總統。
在他看來,中國「在強有力的西方人手中」會是一個可塑性(plastic)很強的國家;美國作為崛起的太平洋大國,應該助推基督教的平等博愛原則和民主思想在中國扎根結果。威爾遜相信美國在中國的最大利益是保持美國對中國獨一無二的道義影響,並以此為中國提供一個民主的樣板,實現輸出民主的國家理想。
門戶開放政策
1913年5月2日,美國承認以袁世凱為臨時大總統的中華民國臨時政府。1921年召開的華盛頓會議簽署有關中國的《九國公約》,再次確定通過「門戶開放政策」。
「門戶開放」政策的歷史作用,中美兩國一直有不同的解讀。
2018年10月,中美貿易戰開始後,美國副總統彭斯曾經有這樣一番講話,引起中國方面的反駁。
彭斯說:「當中國在百年恥辱中遭受屈辱和剝削時,美國拒絶加入而是提倡門戶開放政策,讓我們能夠與中國更自由地通商,同時維護了他們的主權。」
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為中美1979年建交打下基礎,也是其後中國融入世界經濟體系的開始。
而在中國方面看來,美國作為「列強之一」所提出的「門戶開放」政策,目的只不過是為了維護美國在中國的利益,而並非「正義之師」的高尚行為。
台灣問題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中國陷入內戰。有歷史學家認為,內戰中的國、共對立背後,也是美國和蘇聯兩大政治陣營開始角力的表現。
1949年,中共建立政權,國民黨政府敗退台灣。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中國捲入了持續3年的「抗美援朝」戰爭。
其後約20年,美國對中國採取了政治上孤立和打擊、戰略上包圍、經濟上封鎖的全面遏制政策。到1960年代末期,中國與蘇聯「老大哥」關係的破裂,也造成了中國對美國態度的改變。
1971年美國國務卿基辛格秘密訪華,美中和解的最直接結果是1971年10月25日,聯合國大會通過了《2758號決議》,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在就這一決議舉行投票之前,中華民國代表宣佈退出聯合國。
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結束了兩個國家多年不相往來歷史,也改變了國際間的政治格局:中共站到了美國陣營聯手對抗蘇聯。
1979年中美兩國政府建立正式外交關係的同時,美國國會通過《台灣關係法》。對台軍售,成為其後每一屆美國政府無法繞開的坎。
跳過 Youtube 帖子 3 用戶名 BBC News 中文
誰主沉浮
中國從1970年代末期開始的經濟改革開放,得到美國的全力支持。1979年中國領導人鄧小平訪問美國,轟動世界。
1990年代末期,兩國雖然經歷了美國轟炸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的關係低潮期,但1999年年底中美仍然就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達成協議。
2000年5月17日美國參議院和眾議院分別通過了給予中國永久性正常貿易關係地位法案,給予中國「貿易最惠國」待遇,助推中國於2001年成為世界貿易組織的成員國。
然而,時過境遷,中美之間當年的密切合作如今有演變成全面對抗的趨勢。在很多國際觀察人士看來,中美之間的貿易戰,不過是兩國爭奪世界霸主地位衝突的開始。
100多年前,中美關係始自貿易通商,而如今兩國貿易通商成為影響全世界的大問題。
最近美國《大西洋》雜誌(The Atlantic)刊登了《華盛頓郵報》前北京分社社長潘文(John Pomfret)的文章:「美國沒有預想到的中國」。他寫道:很長時間以來,(美國)決策者們都忽視了這樣一種可能,那就是中國可能改變美國,而不是美國改變中國。
2019年 10月 18日
最近,美國和中國之間的兩件大事,堪稱牽動億萬人的心。
一是風聲頗緊的貿易戰,近來傳出「休兵」 的信號。10月1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中國副總理劉鶴到華盛頓談判,兩國取得「第一階段」的協議,儘管白紙黑字的書面協議仍然需要幾個星期才能敲定,而且雙方的口頭承諾究竟能不能落實到紙上,也仍然是個未知數。
二是美國眾議院10月15日一致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引發中國政府的強烈不滿。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稱,美國一些人在民主問題上「極端虛偽」,「用心險惡」,其目的是為了「破壞香港繁榮穩定、牽制中國發展」。
美國政府在貿易問題上的緩和與美國國會在香港政策上的強硬,或許會給人一種錯覺,以為美國沒有明確統一的態度應對中國的崛起。
中美之間過去一年多的貿易戰,真的只是關乎兩國的貿易問題,而無關其他嗎?
爭霸戰?
2019年中共建政70週年大慶之前,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佈了《新時代的中國與世界》白皮書,被外界視為中國外交政策的風向標。
《白皮書》高度讚揚中共建政70年成就的同時,還用相當的篇幅在字裏行間有話說給美國聽。
白皮書中,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達國家,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美關係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之一」。
不過中國還是警告美國:拋棄冷戰思維,適應別國發展強大、不要發生嚴重戰略誤判,合作才是唯一正確選擇。「中國無意挑戰美國,也不想取代美國。」
針對外界批評中國在「一帶一路」國家搞「債務陷阱」,中國在白皮書中辯解說: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地為廣大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技術、人員、智力等方面援助。
另外,白皮書表示中國不「輸入」外國模式,也不「輸出」中國模式,並承諾永不稱霸、永不擴張、永不謀求勢力範圍。
「不稱霸」
「不稱霸」這個口號,對中國大陸的民眾來說,倒並不是近年來中國經濟躍居世界第二之後才聽到的政治主張。
早在1972年,中國文化大革命中期,經濟幾乎陷入崩潰的邊緣,中國高喊: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如果說當年領導人毛澤東的「不稱霸」,更多出於對中國閉關鎖國政策所造成的國際孤立狀態的擔心,是為提升國家禦敵能力所出台的政策,那麼如今的「不稱霸」,則是為了消除「中國威脅論」在國際間所造成的負面影響。
白皮書中有關中國如今的經濟能力、科技能力、創新開發能力、軍事實力、國際間的影響力等等方面的解釋,都是要安撫國際社會:共產黨領導的中國已經越來越強大,不過沒有什麼好擔心的。
中美初心
2019年,恰逢中美建交40週年。在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頻繁的互訪和熱情洋溢的講話襯托下,中美建交40年的紀念活動顯得相當冷清。
中美貿易戰的陰影和香港抗議引發的你來我往唇槍舌劍中,兩國之間常常出現緊張的氣氛。
實際上,中美建交40年,也正是中國經濟迅速發展,實現「超英趕美」目標的40年。不過,美國與中國的關係卻並非始自1979年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
中國進入美國人的視野,最早可以上溯到19世紀。1776年宣佈獨立的美國,經過幾十年的擴展,到19世紀中葉成為世界舞台上崛起的新大國。
1844年,美國與清政府簽訂的《中美望廈條約》被認為是中美關係正式開始的標誌。這一條約,使美國與當時的世界霸主英國一樣獲得了同等的在中國通商、外交等方面的權利。
1858年,美國又與清政府簽訂《中美天津條約》,確保「清朝有何惠政、恩典、利益施及他國及其商民,美國官民一體均沾。對傳教習教之人,地方官當一體保護,他人毋得騷擾」。
1868年,雙方簽署了《中美天津條約續增條約》。這一條約被認為是晚期時期外國與清政府簽署的第一份相對平等的條約,也為雙方民間往來奠定了基礎。
1979年1月,中國領導人鄧小平訪問美國。中美建交40年,也是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40年,實現超英趕美的40年。
根據條約,兩國人民可以自由往來居留,美國准許清廷派學生赴美留學,美國中國人可互設學堂,中國勞工可以移民定居美國。
1872年,第一批中國幼童乘船前往美國留學。而現在中國不少著名高校,都是建立在美國傳教士當年在中國創辦的教會大學基礎之上。
清朝著名外交家伍廷芳曾經表示,在所有國家中,中國最信任美國。
然而,中美之間的那段友好關係並沒有持續多久。由於美國國內對華工的激烈排斥,美國在1880年修改了《蒲安臣條約》中的移民條款,又在1882年通過了《排華法案》。該法案是美國歷史上唯一針對某一族裔的移民排斥法案,直到1943年二戰期間才被廢除。該法案連同其他歧視性法案禁止華人在美國擁有房產、禁止華人與白人通婚、禁止華人妻子兒女移民美國、禁止華人在政府任職、選舉等等。
門戶開放
從1899年到1900年,美國提出了有關中國的「門戶開放」政策,確保在中國通商的包括美國在內的強國:英國、德國、法國、意大利、日本、俄羅斯「利益均沾、機會平等」的同時,「保持中國的領土與行政完整。」
此後40多年,「門戶開放」一直是美國對華政策的最核心部分。
也正是基於這一政策,1937年日本發動「盧溝橋事變」開始侵華戰爭後,美國才一改以往支持日本的態度,轉而支持中國。
美國第28屆總統托馬斯•伍德羅•威爾遜,曾開啟了近代「中美特殊關係」。
1913年,曾經擔任過普林斯頓大學校長的托馬斯•伍德羅•威爾遜博士(Thomas Woodrow Wilson),成為美國第28屆總統。
在他看來,中國「在強有力的西方人手中」會是一個可塑性(plastic)很強的國家;美國作為崛起的太平洋大國,應該助推基督教的平等博愛原則和民主思想在中國扎根結果。威爾遜相信美國在中國的最大利益是保持美國對中國獨一無二的道義影響,並以此為中國提供一個民主的樣板,實現輸出民主的國家理想。
門戶開放政策
1913年5月2日,美國承認以袁世凱為臨時大總統的中華民國臨時政府。1921年召開的華盛頓會議簽署有關中國的《九國公約》,再次確定通過「門戶開放政策」。
「門戶開放」政策的歷史作用,中美兩國一直有不同的解讀。
2018年10月,中美貿易戰開始後,美國副總統彭斯曾經有這樣一番講話,引起中國方面的反駁。
彭斯說:「當中國在百年恥辱中遭受屈辱和剝削時,美國拒絶加入而是提倡門戶開放政策,讓我們能夠與中國更自由地通商,同時維護了他們的主權。」
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為中美1979年建交打下基礎,也是其後中國融入世界經濟體系的開始。
而在中國方面看來,美國作為「列強之一」所提出的「門戶開放」政策,目的只不過是為了維護美國在中國的利益,而並非「正義之師」的高尚行為。
台灣問題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中國陷入內戰。有歷史學家認為,內戰中的國、共對立背後,也是美國和蘇聯兩大政治陣營開始角力的表現。
1949年,中共建立政權,國民黨政府敗退台灣。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中國捲入了持續3年的「抗美援朝」戰爭。
其後約20年,美國對中國採取了政治上孤立和打擊、戰略上包圍、經濟上封鎖的全面遏制政策。到1960年代末期,中國與蘇聯「老大哥」關係的破裂,也造成了中國對美國態度的改變。
1971年美國國務卿基辛格秘密訪華,美中和解的最直接結果是1971年10月25日,聯合國大會通過了《2758號決議》,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在就這一決議舉行投票之前,中華民國代表宣佈退出聯合國。
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結束了兩個國家多年不相往來歷史,也改變了國際間的政治格局:中共站到了美國陣營聯手對抗蘇聯。
1979年中美兩國政府建立正式外交關係的同時,美國國會通過《台灣關係法》。對台軍售,成為其後每一屆美國政府無法繞開的坎。
跳過 Youtube 帖子 3 用戶名 BBC News 中文
誰主沉浮
中國從1970年代末期開始的經濟改革開放,得到美國的全力支持。1979年中國領導人鄧小平訪問美國,轟動世界。
1990年代末期,兩國雖然經歷了美國轟炸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的關係低潮期,但1999年年底中美仍然就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達成協議。
2000年5月17日美國參議院和眾議院分別通過了給予中國永久性正常貿易關係地位法案,給予中國「貿易最惠國」待遇,助推中國於2001年成為世界貿易組織的成員國。
然而,時過境遷,中美之間當年的密切合作如今有演變成全面對抗的趨勢。在很多國際觀察人士看來,中美之間的貿易戰,不過是兩國爭奪世界霸主地位衝突的開始。
100多年前,中美關係始自貿易通商,而如今兩國貿易通商成為影響全世界的大問題。
最近美國《大西洋》雜誌(The Atlantic)刊登了《華盛頓郵報》前北京分社社長潘文(John Pomfret)的文章:「美國沒有預想到的中國」。他寫道:很長時間以來,(美國)決策者們都忽視了這樣一種可能,那就是中國可能改變美國,而不是美國改變中國。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