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27-未來城市:打破保育迷思,清拆九龍城中村
未來城市:打破保育迷思,清拆九龍城中村
2019年10月27日星期日
香港史學會總監鄧家宙認為,牛池灣村名義上是古村,建築上並不是,因為城中村在城市發展過程中不斷經歷萎縮、拆卸和改建,現存建築絕大部分都不是歷史遺物。(潘曉彤攝)
【明報專訊】相傳從宋朝開始,已有人散落於九龍不同地方聚居,這些後來被歸納稱為「十三鄉」的村落,見證着九龍從英國人在地圖上描述「此一帶皆係山岡不毛之地」一點一點從沿海地域開始發展。
當周圍漸漸築起現代式唐樓別墅,啟德後來也落成了,在推土機的爪牙向它們伸及之前,這些村落一直保持原有鄉村模式。到一九五○年代大規模興建公屋、工廠,村地陸陸續續被收回,村落難逃被殺命運。自一九八○年代被發展商開始收購的衙前圍村,最後兩戶已在二○一六年遷出,只保留「慶有餘」石匾、天后廟、中央公共空間,以及三數建築物。
這次施政報告提及將「收回位於市區並適合作高密度房屋發展」的牛池灣村、茶果嶺村和竹園聯合村寮屋區,更是「十三鄉」的最後村落。
城市要發展,拆村收地是不是必然?保留這些城中村又有什麼價值?
新界劃成「新九龍」
這天與香港史學會總監鄧家宙同遊牛池灣村。牛池灣村的格局像「T」形,兩旁有矮樓,矮樓的地舖是擺賣各式乾貨的商販,組成附近居民喜愛的街市。我們約在位於「T」字底端的村口牌坊下等,遇上買菜的人,路面非常擠迫,便走進一間茶餐廳吃早餐。茶餐廳間隔方正,鄧家宙說那是標準村屋七百呎尺寸,而且村中其他房子基本上都統一按照現時新界興建「丁屋」的尺寸標準。為什麼在九龍會出現這種情况?他從這些十三鄉村落位處「新九龍」範圍的背景說起。
界限街以北曾屬新界
鄧家宙先向我分析英國在割讓香港島之後的部署,指出取得九龍半島的必要,「如果滿清政府在維多利亞沿海用堆大炮對住香港島,香港島就很危險,有船駛進,航程中若遇中國炮彈威脅,出入便沒有保障,而且如果中英之間有爭執,港口就用不到,打斷了香港作為貿易鏈的經濟作用」。於是英國便在地圖上從昂船洲最北一點畫一條水平線,畫出九龍與新界分界,作為防衛,「如果滿清政府衝過來,還有一段距離(才到港島)。一八六○年九龍這大片的荒野是緩衝區,作為當時香港島貿易的配套」。但當一八九八年再簽訂新界租約後,界限街這條界線實際上的作用就不大了,而且顯得非常突兀,「從九龍這邊跨過去便是新界,但看上去兩邊沒有分別,界限街以南和以北又應該有互動,所以不如將線向北推,一直推到山邊,用座山做分界」。所以位於界限街以北、山以南的這個範圍,行政上便從過往的新界變成了九龍地段,稱為「新九龍」,其上的村民亦因此失去原有的「新界原居民權益」。但由於可以建丁屋的丁權在一九七○年代才正式訂立,當年政府又沒有拆村收地,村民生活上沒實質改變,所以沒遭到反對。
名義上的古村
「丁屋理論上不能賣,只能傳給兒子,但當你在新九龍,就跟一般的房屋沒分別。」因為沒有丁權,村民後代不能再加建房屋,加上居住這幾條村的人陸續都把房子租賣出去,村中許多都不是原居民。早餐過後,我們在村中逛一圈,發現一些相連的房子一整排都一式一樣,而且正好整齊緊貼大馬路而建。一直以來,物業擁有人多數自行重建修繕房屋,但鄧家宙按近似的外形推斷,樓房為後來統一建造,相信是建造彩虹邨及築路時,因影響居民而劃一重建的建築,「重建的確實原因要翻查資料確認,但這裏必定經歷過市區更新,郁過就肯定」。這也令建築的保育價值大大降低,「名義上是古村,建築上不是,在城市發展過程中基本上已不斷萎縮、拆卸和改建,現在能夠看到絕大部分的都不是歷史遺物」。他認為拆村是令我們情感上失去了古村,但其實不是古村,「所以這次拆與不拆,我個人意見是影響不大」。
寮屋 見證村落繁盛
村內除了石屋,也發現一些寮屋。「有地契、有錢可以起石屎樓居住,但你走來香港時無錢,可能在地契以外的政府土地自己搭寮屋、鐵皮屋、木屋,臨時頂住,門口會有紅色編號,證明地政署來看過,為了安置給住戶登記,給你住,但有權收返。理論上要交租,應該好少錢。」鄧家宙指現存這三條村都有寮屋,即使看似石屎屋,只要門前發現紅色「密碼」(圖a),就能知道只是經過加固的寮屋。他指寮屋大部分是一九五○年代移民潮產物,它們的出現說明村落的繁盛,「圍住這些村起,因為有人住附近起碼有生活的照應,有病都可以執藥,可以買菜」。寮屋只能讓直系親屬繼承,沒人承繼就見一間收一間,「要發展其實可以強制收,道理上佔用官地不用賠償,但不可以不理人,治安問題。竹園聯合鄉就是這樣,曾經形成外交問題,他們覺得是英國人欺壓華人,就向中國政府抗議,中國政府就打電報去英國『轟炸』,英國又發電報回港平息事件。後來政府拆村時,將寮屋居民安置到公屋變成了慣常做法」。
鄉公所 村民聯誼之地
村內有負責處理村中如衛生、噪音事務的村公所,也見鄉公所會址,聯繫各村村民。門外見張貼今年年頭舉辦的聯誼活動通告,亦有「東九龍居民委員會」橫額。「『東九龍居民委員』是十三鄉在一九五七年之後group在一起,前身是『九龍十三鄉聯合支援竹園村民會』,為了對抗政府收地,以竹園為中心點,十三鄉聯合一起。」
三山國王廟 連結不同村落
穿過坪石邨,我們走到三山國王廟。鄧家宙指興建機場之前,這裏非常接近海邊。走進廟內,發現一些記載不同年代捐款修繕廟宇善長名字的石碑(圖b),一九四六年的重修紀念碑上,竟發現遠自竹園的村民林發與黎球,也有九龍城西鄉園的村民捐款,「約莫位置在現今的富豪酒店,村民會為重修別村的廟捐錢,因為這是十三鄉的地方。可以看見他們的聯繫很密切」。
收村最大影響:或瓦解十三鄉聯繫
因為曾經歷市區更新,牛池灣村中現存建築物保育價值不高,但鄧家宙提出另一可能被忽略的影響,「竹園聯合鄉只有十來戶,其實根本不成鄉。但這邊這個鄉公所、十三鄉的組織仍然存在,當然沒以前咁輝煌,問題是,當這條村被收回,它的角色是怎樣呢?」他指出收村除了為歷史村落名字畫上句號,空間上變成現代公屋或其他建築物,更重要是村落的組織和聯繫都會隨失去空間上的聯繫而瓦解,「社區的互動就肯定沒了,社區散了,整個組織也跟隨散了。這就是牛池灣最大影響」。
竹園聯合村 大範圍縮小
黃大仙嗇色園正門旁邊有座宋朝祖墳,說明宋朝已有人居住在此,「因為用圍牆圍住,路過不會察覺,以為是黃大仙祠的一部分」。鄧家宙指竹園範圍廣闊,作為九龍到沙田之間的必經之地,莫大商機吸引很多人聚居,成為多條人口豐盛的村落。但一九五七年政府決意收地大建公屋,「好大的範圍,即是今天的竹園邨和黃大仙上下邨。但其中有一塊堅決不肯走,十幾戶,十三鄉附近受影響的就加入這個陣營,一起抵抗政府,其他散落的村民看見這個位未縮,就住到當年竹園村範圍。由好大的地方,縮淨現在咁細嘅位。」論歷史遺蹟,鄧家宙指祖墳必定得以保存,而村中有沒有清朝石屋,則不得而知,「可能在外面加了石屎,業主自己也未必知道」。
茶果嶺村 曾為採石之地
茶果嶺一帶在清朝已有打石活動。鄧家宙指出,根據記載,清政府發牌予牛頭角、茜草灣、茶果嶺、鯉魚門,四山頭的代表,讓他們各自派一個代表組成委員會,自我監督,「這個鄉除了宋朝原居民,清朝也有批人因為打石搬來住」。他指村中有座天后廟,曾是四山頭代表開會議事之地,採石業務以外,也要兼顧民生。廟裏有個身穿官服的陪神,這個被奉上神枱、本是凡人的李準正是四山頭代表之一,紀念他領導有方。鄧家宙指收地不會殃及天后廟,只是收回村中寮屋、石屋、石屎屋。
保育不應由商業主導
這次收村有人反對,鄧家宙則認為,若保育只是「保留」,意義不大。「當屋真的破舊,政府不收,住在裏面的人怎辦呢?」城中村的村屋絕大部分並非二三百年歷史古屋,從樓宇角度而言其實可能也不能支持很久,「重建的話,釋放的空間其實不大,但也看到唔保得幾耐,居民沒能力維修,搞搞下整一個山竹,可能有危險」。他認為即使保留下來,若不加以發展,也見不得是保育。「九龍城兆基創意書院旁邊公園仔的石屋,都話保育了,件事都搞笑,幾間嘢其實得幾十年歷史,反而去保育,但保純粹不拆,整間茶餐廳在裏面。」他認為香港保育思維始終跳不出商業的想法,更理想的做法是在原址進行與其歷史文化相關的保育活動,但問題是成本大,而政府因為不想承擔開支,往往以「自負盈虧」方式交給市場商業處理,倒過來只保育硬件,然後從事商業,由商業主導保育,「馬灣的芳園書室咪搞笑,現在直情荒廢了。曾經有慈善團體營運了兩年,現在無人肯接手,蝕錢蝕到暈,還要請員工去,好似放逐。香港沒有一個宏大的保育思維」。
文、圖//潘曉彤
編輯 // 王翠麗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2019年10月27日星期日
香港史學會總監鄧家宙認為,牛池灣村名義上是古村,建築上並不是,因為城中村在城市發展過程中不斷經歷萎縮、拆卸和改建,現存建築絕大部分都不是歷史遺物。(潘曉彤攝)
【明報專訊】相傳從宋朝開始,已有人散落於九龍不同地方聚居,這些後來被歸納稱為「十三鄉」的村落,見證着九龍從英國人在地圖上描述「此一帶皆係山岡不毛之地」一點一點從沿海地域開始發展。
當周圍漸漸築起現代式唐樓別墅,啟德後來也落成了,在推土機的爪牙向它們伸及之前,這些村落一直保持原有鄉村模式。到一九五○年代大規模興建公屋、工廠,村地陸陸續續被收回,村落難逃被殺命運。自一九八○年代被發展商開始收購的衙前圍村,最後兩戶已在二○一六年遷出,只保留「慶有餘」石匾、天后廟、中央公共空間,以及三數建築物。
這次施政報告提及將「收回位於市區並適合作高密度房屋發展」的牛池灣村、茶果嶺村和竹園聯合村寮屋區,更是「十三鄉」的最後村落。
城市要發展,拆村收地是不是必然?保留這些城中村又有什麼價值?
新界劃成「新九龍」
這天與香港史學會總監鄧家宙同遊牛池灣村。牛池灣村的格局像「T」形,兩旁有矮樓,矮樓的地舖是擺賣各式乾貨的商販,組成附近居民喜愛的街市。我們約在位於「T」字底端的村口牌坊下等,遇上買菜的人,路面非常擠迫,便走進一間茶餐廳吃早餐。茶餐廳間隔方正,鄧家宙說那是標準村屋七百呎尺寸,而且村中其他房子基本上都統一按照現時新界興建「丁屋」的尺寸標準。為什麼在九龍會出現這種情况?他從這些十三鄉村落位處「新九龍」範圍的背景說起。
界限街以北曾屬新界
鄧家宙先向我分析英國在割讓香港島之後的部署,指出取得九龍半島的必要,「如果滿清政府在維多利亞沿海用堆大炮對住香港島,香港島就很危險,有船駛進,航程中若遇中國炮彈威脅,出入便沒有保障,而且如果中英之間有爭執,港口就用不到,打斷了香港作為貿易鏈的經濟作用」。於是英國便在地圖上從昂船洲最北一點畫一條水平線,畫出九龍與新界分界,作為防衛,「如果滿清政府衝過來,還有一段距離(才到港島)。一八六○年九龍這大片的荒野是緩衝區,作為當時香港島貿易的配套」。但當一八九八年再簽訂新界租約後,界限街這條界線實際上的作用就不大了,而且顯得非常突兀,「從九龍這邊跨過去便是新界,但看上去兩邊沒有分別,界限街以南和以北又應該有互動,所以不如將線向北推,一直推到山邊,用座山做分界」。所以位於界限街以北、山以南的這個範圍,行政上便從過往的新界變成了九龍地段,稱為「新九龍」,其上的村民亦因此失去原有的「新界原居民權益」。但由於可以建丁屋的丁權在一九七○年代才正式訂立,當年政府又沒有拆村收地,村民生活上沒實質改變,所以沒遭到反對。
名義上的古村
「丁屋理論上不能賣,只能傳給兒子,但當你在新九龍,就跟一般的房屋沒分別。」因為沒有丁權,村民後代不能再加建房屋,加上居住這幾條村的人陸續都把房子租賣出去,村中許多都不是原居民。早餐過後,我們在村中逛一圈,發現一些相連的房子一整排都一式一樣,而且正好整齊緊貼大馬路而建。一直以來,物業擁有人多數自行重建修繕房屋,但鄧家宙按近似的外形推斷,樓房為後來統一建造,相信是建造彩虹邨及築路時,因影響居民而劃一重建的建築,「重建的確實原因要翻查資料確認,但這裏必定經歷過市區更新,郁過就肯定」。這也令建築的保育價值大大降低,「名義上是古村,建築上不是,在城市發展過程中基本上已不斷萎縮、拆卸和改建,現在能夠看到絕大部分的都不是歷史遺物」。他認為拆村是令我們情感上失去了古村,但其實不是古村,「所以這次拆與不拆,我個人意見是影響不大」。
寮屋 見證村落繁盛
村內除了石屋,也發現一些寮屋。「有地契、有錢可以起石屎樓居住,但你走來香港時無錢,可能在地契以外的政府土地自己搭寮屋、鐵皮屋、木屋,臨時頂住,門口會有紅色編號,證明地政署來看過,為了安置給住戶登記,給你住,但有權收返。理論上要交租,應該好少錢。」鄧家宙指現存這三條村都有寮屋,即使看似石屎屋,只要門前發現紅色「密碼」(圖a),就能知道只是經過加固的寮屋。他指寮屋大部分是一九五○年代移民潮產物,它們的出現說明村落的繁盛,「圍住這些村起,因為有人住附近起碼有生活的照應,有病都可以執藥,可以買菜」。寮屋只能讓直系親屬繼承,沒人承繼就見一間收一間,「要發展其實可以強制收,道理上佔用官地不用賠償,但不可以不理人,治安問題。竹園聯合鄉就是這樣,曾經形成外交問題,他們覺得是英國人欺壓華人,就向中國政府抗議,中國政府就打電報去英國『轟炸』,英國又發電報回港平息事件。後來政府拆村時,將寮屋居民安置到公屋變成了慣常做法」。
鄉公所 村民聯誼之地
村內有負責處理村中如衛生、噪音事務的村公所,也見鄉公所會址,聯繫各村村民。門外見張貼今年年頭舉辦的聯誼活動通告,亦有「東九龍居民委員會」橫額。「『東九龍居民委員』是十三鄉在一九五七年之後group在一起,前身是『九龍十三鄉聯合支援竹園村民會』,為了對抗政府收地,以竹園為中心點,十三鄉聯合一起。」
三山國王廟 連結不同村落
穿過坪石邨,我們走到三山國王廟。鄧家宙指興建機場之前,這裏非常接近海邊。走進廟內,發現一些記載不同年代捐款修繕廟宇善長名字的石碑(圖b),一九四六年的重修紀念碑上,竟發現遠自竹園的村民林發與黎球,也有九龍城西鄉園的村民捐款,「約莫位置在現今的富豪酒店,村民會為重修別村的廟捐錢,因為這是十三鄉的地方。可以看見他們的聯繫很密切」。
收村最大影響:或瓦解十三鄉聯繫
因為曾經歷市區更新,牛池灣村中現存建築物保育價值不高,但鄧家宙提出另一可能被忽略的影響,「竹園聯合鄉只有十來戶,其實根本不成鄉。但這邊這個鄉公所、十三鄉的組織仍然存在,當然沒以前咁輝煌,問題是,當這條村被收回,它的角色是怎樣呢?」他指出收村除了為歷史村落名字畫上句號,空間上變成現代公屋或其他建築物,更重要是村落的組織和聯繫都會隨失去空間上的聯繫而瓦解,「社區的互動就肯定沒了,社區散了,整個組織也跟隨散了。這就是牛池灣最大影響」。
竹園聯合村 大範圍縮小
黃大仙嗇色園正門旁邊有座宋朝祖墳,說明宋朝已有人居住在此,「因為用圍牆圍住,路過不會察覺,以為是黃大仙祠的一部分」。鄧家宙指竹園範圍廣闊,作為九龍到沙田之間的必經之地,莫大商機吸引很多人聚居,成為多條人口豐盛的村落。但一九五七年政府決意收地大建公屋,「好大的範圍,即是今天的竹園邨和黃大仙上下邨。但其中有一塊堅決不肯走,十幾戶,十三鄉附近受影響的就加入這個陣營,一起抵抗政府,其他散落的村民看見這個位未縮,就住到當年竹園村範圍。由好大的地方,縮淨現在咁細嘅位。」論歷史遺蹟,鄧家宙指祖墳必定得以保存,而村中有沒有清朝石屋,則不得而知,「可能在外面加了石屎,業主自己也未必知道」。
茶果嶺村 曾為採石之地
茶果嶺一帶在清朝已有打石活動。鄧家宙指出,根據記載,清政府發牌予牛頭角、茜草灣、茶果嶺、鯉魚門,四山頭的代表,讓他們各自派一個代表組成委員會,自我監督,「這個鄉除了宋朝原居民,清朝也有批人因為打石搬來住」。他指村中有座天后廟,曾是四山頭代表開會議事之地,採石業務以外,也要兼顧民生。廟裏有個身穿官服的陪神,這個被奉上神枱、本是凡人的李準正是四山頭代表之一,紀念他領導有方。鄧家宙指收地不會殃及天后廟,只是收回村中寮屋、石屋、石屎屋。
保育不應由商業主導
這次收村有人反對,鄧家宙則認為,若保育只是「保留」,意義不大。「當屋真的破舊,政府不收,住在裏面的人怎辦呢?」城中村的村屋絕大部分並非二三百年歷史古屋,從樓宇角度而言其實可能也不能支持很久,「重建的話,釋放的空間其實不大,但也看到唔保得幾耐,居民沒能力維修,搞搞下整一個山竹,可能有危險」。他認為即使保留下來,若不加以發展,也見不得是保育。「九龍城兆基創意書院旁邊公園仔的石屋,都話保育了,件事都搞笑,幾間嘢其實得幾十年歷史,反而去保育,但保純粹不拆,整間茶餐廳在裏面。」他認為香港保育思維始終跳不出商業的想法,更理想的做法是在原址進行與其歷史文化相關的保育活動,但問題是成本大,而政府因為不想承擔開支,往往以「自負盈虧」方式交給市場商業處理,倒過來只保育硬件,然後從事商業,由商業主導保育,「馬灣的芳園書室咪搞笑,現在直情荒廢了。曾經有慈善團體營運了兩年,現在無人肯接手,蝕錢蝕到暈,還要請員工去,好似放逐。香港沒有一個宏大的保育思維」。
文、圖//潘曉彤
編輯 // 王翠麗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