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28-CUP:辭職改當公司外判工?日本企業顛覆二戰以來職場文化
CUP:辭職改當公司外判工?日本企業顛覆二戰以來職場文化
2019年10月28日
BY 史諾比
圖片來源:路透社
自二戰以來就以嚴格工作紀律自豪的日本企業,在終生雇用制逐漸崩壞的今天,正往鐘擺的另一個極端走,不只開放在家遠距工作,甚至默許員工在正職之外兼差。其中大力推動這項改革的,是以血壓與體重計產品聞名的品牌 Tanita(タニタ)。
Tanita 新制度的模式是,先讓員工自行離職,再以自由工作者身份跟公司簽約。雖然繼續為公司工作,同時也能在外面就業。現在有 26 人以這種形態工作,約佔總公司員工一成多。
提出這項制度的是企業第三代、現任社長谷田千里。他在 2008 年接班時就經歷金融海嘯,深刻體悟到就算公司經營得再好,也會因為大環境衝擊而無法留住人才。因此經營的關鍵不只是任用優秀人才,更在於防止人才流失。
谷田認為,留住優秀人才的條件,除了要保障足夠的收入以外,還能從事 Tanita 以外的工作,並在工作時間上享有自由。這等於是把上對下的雇用關係,轉變成平行的工作組織。
對員工來說,從領薪水轉變成接項目的自由工作者,最大的變化就是職場階級關係。過去是由上司來決定工作內容與項目,離職後,員工直接聽取委託方意見,自己呈報所需工作時數跟相關費用。
以一位研發工程師為例,他離職變外判員工的第一年,追加的工作時數約為 150 小時。今年他自行減少工作量,在工作之餘能保有私人的時間,正是他所渴望的工作形態。
事實上,員工負責的基本事項與離職前不變,報酬以員工離職前的薪水或獎金為支付基準。額外產生的新工作則屬「追加工作」,每次報酬再與公司協商決定。
除此之外,公司還會負擔保險費用,以同等級的一般保險,來取代在職期間的社會保障。不過 Tanita 所負擔的費用上限,也以在職期間給付的金額為準。其他例如退休金、醫療保險等,則由工作者自行負擔。
Tanita 也提供稅務諮詢服務,例如若能將交通費、進修學費、應酬費用列為支出,就能視為所得稅扣除額。若是接下追加工作,還能獲得額外的報酬。根據第一批自願轉型的 7 位獨立工作者表示,將報酬扣掉保險等支出後,最後的實質收入,要比獨立前多出約一成到七成。
對企業來說,最理想的戰將員工,不只要熟悉公司成員,建立起工作上的默契,還要有足夠工作能力才行。但是員工的狀況各式各樣,例如必須繼承家業,或需要分配時間在照護上等等。獨立工作者可說是解決相關問題,又能留住人才的機制。
只是,這種經營形態可說是史無前例,幾乎沒有公司曾讓多位員工以自由工作者身份跟公司簽約。因此保障勞工的觀點來看,也並非毫無疑慮,不禁讓獨立工作者憂心,「一旦公司業績惡化,不就成了率先裁員的對象?」
谷田對此重申,「這並非削減人力的政策」。除了雇傭合約一簽就是三年,在每年更新的情況下,即使隔年不再續約,還有兩年的履約期限。但他也不得不承認,「若是被惡用,也許會成為黑心企業的前例。」為了確保機制不失初衷,能夠正確運作,恐將少不了第三者的外部機構來審視把關。
CUP
2019年10月28日
BY 史諾比
圖片來源:路透社
自二戰以來就以嚴格工作紀律自豪的日本企業,在終生雇用制逐漸崩壞的今天,正往鐘擺的另一個極端走,不只開放在家遠距工作,甚至默許員工在正職之外兼差。其中大力推動這項改革的,是以血壓與體重計產品聞名的品牌 Tanita(タニタ)。
Tanita 新制度的模式是,先讓員工自行離職,再以自由工作者身份跟公司簽約。雖然繼續為公司工作,同時也能在外面就業。現在有 26 人以這種形態工作,約佔總公司員工一成多。
提出這項制度的是企業第三代、現任社長谷田千里。他在 2008 年接班時就經歷金融海嘯,深刻體悟到就算公司經營得再好,也會因為大環境衝擊而無法留住人才。因此經營的關鍵不只是任用優秀人才,更在於防止人才流失。
谷田認為,留住優秀人才的條件,除了要保障足夠的收入以外,還能從事 Tanita 以外的工作,並在工作時間上享有自由。這等於是把上對下的雇用關係,轉變成平行的工作組織。
對員工來說,從領薪水轉變成接項目的自由工作者,最大的變化就是職場階級關係。過去是由上司來決定工作內容與項目,離職後,員工直接聽取委託方意見,自己呈報所需工作時數跟相關費用。
以一位研發工程師為例,他離職變外判員工的第一年,追加的工作時數約為 150 小時。今年他自行減少工作量,在工作之餘能保有私人的時間,正是他所渴望的工作形態。
事實上,員工負責的基本事項與離職前不變,報酬以員工離職前的薪水或獎金為支付基準。額外產生的新工作則屬「追加工作」,每次報酬再與公司協商決定。
除此之外,公司還會負擔保險費用,以同等級的一般保險,來取代在職期間的社會保障。不過 Tanita 所負擔的費用上限,也以在職期間給付的金額為準。其他例如退休金、醫療保險等,則由工作者自行負擔。
Tanita 也提供稅務諮詢服務,例如若能將交通費、進修學費、應酬費用列為支出,就能視為所得稅扣除額。若是接下追加工作,還能獲得額外的報酬。根據第一批自願轉型的 7 位獨立工作者表示,將報酬扣掉保險等支出後,最後的實質收入,要比獨立前多出約一成到七成。
對企業來說,最理想的戰將員工,不只要熟悉公司成員,建立起工作上的默契,還要有足夠工作能力才行。但是員工的狀況各式各樣,例如必須繼承家業,或需要分配時間在照護上等等。獨立工作者可說是解決相關問題,又能留住人才的機制。
只是,這種經營形態可說是史無前例,幾乎沒有公司曾讓多位員工以自由工作者身份跟公司簽約。因此保障勞工的觀點來看,也並非毫無疑慮,不禁讓獨立工作者憂心,「一旦公司業績惡化,不就成了率先裁員的對象?」
谷田對此重申,「這並非削減人力的政策」。除了雇傭合約一簽就是三年,在每年更新的情況下,即使隔年不再續約,還有兩年的履約期限。但他也不得不承認,「若是被惡用,也許會成為黑心企業的前例。」為了確保機制不失初衷,能夠正確運作,恐將少不了第三者的外部機構來審視把關。
CUP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