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18-周永新:不想暴力蔓延——民意最大公約數
周永新:不想暴力蔓延——民意最大公約數
2019/10/18
【明報文章】10月4日,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會同行政會議制定《禁蒙面法》,並於翌日生效。一如所料,禁蒙面法並未能達到遏止暴力的目的,且引來示威者更激烈的衝擊:堵塞道路、擲燃燒彈、焚燒雜物、針對性的破壞公物和個別商店、銀行、食肆,特別是港鐵車站的設施。這些往日無法想像的暴力行為,今天成為城中常態。
暴力行為成為城中常態
另外一邊,為了對抗示威者,警務人員使用的武力,也令市民瞠目結舌:迎頭擊打示威者、發射數千枚催淚彈、制服示威者後仍續毆打、無區分的搜捕、實彈對付示威者。警察高層雖辯稱警員使用的武力合理和合法,但市民總覺得,現在警察對付示威者使用的武力,已超越他們的本分,與對他們的期望有落差。
筆者這樣描述激進示威者和警務人員在衝突中的行為,或許被嘲諷為「騎牆」——不分是非黑白,看似中立,實際上是沒有自己的立場,連「和理非」也不如。我明白暴力已成為今天城中常態,但我如其他市民一樣,心中總有一個不解的疑問:就是無論特首怎樣譴責示威者的暴力,或警察高層怎樣在記者會上為警員濫用武力解說,效果為什麼總是一樣——暴力不但沒有止息,且衝突更趨激烈,而暴力對抗的場面也不斷升級?若然今天所見的暴力蔓延和加深下去,市民真的擔心香港會如特首所說走向玉石俱焚。
市民絕對不想看見暴力蔓延
筆者可以肯定的說:市民絕對不想看見暴力蔓延下去,更不想看見暴力變本加厲的升級。筆者在這欄曾重複的說:市民不會支持暴力,也不會縱容暴力。雖然特首和問責官員不時提醒市民,就是他們諒解示威者的暴力行為,也算是間接默許他們所做的,與縱容暴力沒有分別;不過,市民表示明白示威者為什麼使用暴力,他們就是暴力行為的幫兇嗎?市民看見示威者的暴力行為,雖然不認同,但也表示諒解,難道他們就是縱容暴力嗎?特首應該明白,市民不會支持暴力,也不會縱容暴力,但要求他們是非不分的譴責暴力,對不起,我相信很多市民都做不到。
市民最大願望是暴力迅速減少
市民現在最大的願望,是暴力行為能夠迅速減少,甚至消失。市民所以有這個願望,第一,是他們不想看見生命受到傷害。生命是寶貴的,無論是示威者的性命,或執行任務警員的性命,市民都不想看見有人因衝突而受到傷害,更不想看見有人因此死亡。不過,現在出現的暴力若然持續下去,最終總有人喪失生命。
第二,市民所以不想暴力持續,因他們的生活已受到嚴重影響。當初,示威者在港鐵個別車站阻礙行車流程,乘客覺得這只是一兩天的事,造成的不便也算輕微。但7月21日「元朗白衣人事件」和8月31日「太子站濫捕事件」後,港鐵成為示威者攻擊的對象——初則個別車站遭破壞,繼而多個車站被損毁和縱火。到10月5日,更出現港鐵全線停駛。到了這個情景,反修例風波不再是無關痛癢的小事——當大型商場周六周日要關門、連鎖超市隨時拉閘不營業時,反修例風波已成為市民切膚之痛,不再會有市民認為「你有你衝突、我有我生活」。
第三,市民看到暴力升級,難免對香港的前景感到憂心。雖然失業率暫時維持在3%左右的水平,但消費數字急速下滑、遊客減少,意味自己的飯碗可能不保,有隨時被炒的危險;尤其中下層僱員,多是手停口停,一旦沒有收入,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可能陷入困境。在2003年的「沙士」和2008年的金融海嘯出現時,失業率曾一度上升至8%,50萬市民領取綜援。因此,市民絕對不想現今的暴力場面持續,自己飯碗可能不保呀!
到了現今這個地步,反修例風波造成的困擾成為市民的共同憂慮——打工仔上班下班要早作交通安排、學生要留意學校有什麼告誡他們不應做的事、主婦購物要留意商店超市會否關門,整個社會陷入前所未有的混亂之中。面對這些暴力造成的困擾,市民會問:政府做了些什麼?特首做了些什麼?市民看見的,是特首一次又一次的錯過解決問題的機會:當示威者只有撤回《逃犯條例》修訂的單一訴求時,特首不答應;到「7.21白衣人事件」,輿論差不多一致的要求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特首卻稱要考量多方面的因素而拒絕;當數以百計年輕示威者被捕,為了顧念他們的前途,有意見認為政府應作特殊處理時,特首和負責官員只懂「依法辦事、一視同仁」。就是特首這樣一次又一次的錯過化解紛爭的機會,令市民期望和解的願望落空。
面對暴力升級,特首和官員的回應,初則譴責,繼而是嚴厲的譴責,最近兩個月,政府的統一口徑是「止暴制亂」。但市民發現的,是無論政府如何譴責,示威者的暴力沒有停止,警察應付衝突使用的武力,今天也隨時可以致命。10月4日,禁蒙面法頒布,5日起實施,引來的是特首形容為「黑暗的一夜」,也是自修例以來最破壞性和暴力的一夜。
不想暴力持續是市民最大願望
不想暴力持續,應是今天市民最大的願望。誰想自己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脅?誰不想好好過着平靜的日子?不過,政府為了止息暴力而使用的手法有效嗎?就是特首重複的強調「止暴制亂」是當前最迫切要做的事,但暴力有減少嗎?特首呼籲市民與暴力割席,但為了表達訴求而參與示威的市民,絕大多數不會與暴力有關係,怎樣割席?他們看見激進示威者的暴力行為,只會感到痛心,何來縱容?
筆者重申:不想看見暴力蔓延和加深下去,應是市民今天的普遍願望,是民意的最大公約數,也是政府走出困局最有力的民意支持。事實證明,制定禁蒙面法並沒有止息暴力,若然進一步宵禁或戒嚴,看來只會將香港推向毁滅的深淵。怎樣做才可扭轉乾坤?怎樣才能把市民不想暴力蔓延的最大公約數化為解決目前困局的動力?特首呀!依靠武力鎮壓只會增加仇恨和對抗,唯有順應民意、切實的回應訴求,政府和市民的關係才可復和。特首呀!這可能是你走出困局的最後機會,市民渴望復和的願望,才是你背後最大的力量!
作者是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榮休教授
■稿例
1.論壇版為公開園地,歡迎投稿。論壇版文章以2300字為限。讀者來函請電郵至forum@mingpao.com,傳真﹕2898 3783。
2.本報編輯基於篇幅所限,保留文章刪節權,惟以力求保持文章主要論點及立場為原則﹔如不欲文章被刪節,請註明。
3.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可用筆名發表),請勿一稿兩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除附回郵資者外,本報將不予退稿。
4. 投稿者注意:當文章被刊登後,本報即擁有該文章的本地獨家中文出版權,本報權利並包括轉載被刊登的投稿文章於本地及海外媒體(包括電子媒體,如互聯網站等)。此外,本報有權將該文章的複印許可使用權授予有關的複印授權公司及組織。本報上述權利絕不影響投稿者的版權及其權利利益。
[周永新]
2019/10/18
【明報文章】10月4日,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會同行政會議制定《禁蒙面法》,並於翌日生效。一如所料,禁蒙面法並未能達到遏止暴力的目的,且引來示威者更激烈的衝擊:堵塞道路、擲燃燒彈、焚燒雜物、針對性的破壞公物和個別商店、銀行、食肆,特別是港鐵車站的設施。這些往日無法想像的暴力行為,今天成為城中常態。
暴力行為成為城中常態
另外一邊,為了對抗示威者,警務人員使用的武力,也令市民瞠目結舌:迎頭擊打示威者、發射數千枚催淚彈、制服示威者後仍續毆打、無區分的搜捕、實彈對付示威者。警察高層雖辯稱警員使用的武力合理和合法,但市民總覺得,現在警察對付示威者使用的武力,已超越他們的本分,與對他們的期望有落差。
筆者這樣描述激進示威者和警務人員在衝突中的行為,或許被嘲諷為「騎牆」——不分是非黑白,看似中立,實際上是沒有自己的立場,連「和理非」也不如。我明白暴力已成為今天城中常態,但我如其他市民一樣,心中總有一個不解的疑問:就是無論特首怎樣譴責示威者的暴力,或警察高層怎樣在記者會上為警員濫用武力解說,效果為什麼總是一樣——暴力不但沒有止息,且衝突更趨激烈,而暴力對抗的場面也不斷升級?若然今天所見的暴力蔓延和加深下去,市民真的擔心香港會如特首所說走向玉石俱焚。
市民絕對不想看見暴力蔓延
筆者可以肯定的說:市民絕對不想看見暴力蔓延下去,更不想看見暴力變本加厲的升級。筆者在這欄曾重複的說:市民不會支持暴力,也不會縱容暴力。雖然特首和問責官員不時提醒市民,就是他們諒解示威者的暴力行為,也算是間接默許他們所做的,與縱容暴力沒有分別;不過,市民表示明白示威者為什麼使用暴力,他們就是暴力行為的幫兇嗎?市民看見示威者的暴力行為,雖然不認同,但也表示諒解,難道他們就是縱容暴力嗎?特首應該明白,市民不會支持暴力,也不會縱容暴力,但要求他們是非不分的譴責暴力,對不起,我相信很多市民都做不到。
市民最大願望是暴力迅速減少
市民現在最大的願望,是暴力行為能夠迅速減少,甚至消失。市民所以有這個願望,第一,是他們不想看見生命受到傷害。生命是寶貴的,無論是示威者的性命,或執行任務警員的性命,市民都不想看見有人因衝突而受到傷害,更不想看見有人因此死亡。不過,現在出現的暴力若然持續下去,最終總有人喪失生命。
第二,市民所以不想暴力持續,因他們的生活已受到嚴重影響。當初,示威者在港鐵個別車站阻礙行車流程,乘客覺得這只是一兩天的事,造成的不便也算輕微。但7月21日「元朗白衣人事件」和8月31日「太子站濫捕事件」後,港鐵成為示威者攻擊的對象——初則個別車站遭破壞,繼而多個車站被損毁和縱火。到10月5日,更出現港鐵全線停駛。到了這個情景,反修例風波不再是無關痛癢的小事——當大型商場周六周日要關門、連鎖超市隨時拉閘不營業時,反修例風波已成為市民切膚之痛,不再會有市民認為「你有你衝突、我有我生活」。
第三,市民看到暴力升級,難免對香港的前景感到憂心。雖然失業率暫時維持在3%左右的水平,但消費數字急速下滑、遊客減少,意味自己的飯碗可能不保,有隨時被炒的危險;尤其中下層僱員,多是手停口停,一旦沒有收入,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可能陷入困境。在2003年的「沙士」和2008年的金融海嘯出現時,失業率曾一度上升至8%,50萬市民領取綜援。因此,市民絕對不想現今的暴力場面持續,自己飯碗可能不保呀!
到了現今這個地步,反修例風波造成的困擾成為市民的共同憂慮——打工仔上班下班要早作交通安排、學生要留意學校有什麼告誡他們不應做的事、主婦購物要留意商店超市會否關門,整個社會陷入前所未有的混亂之中。面對這些暴力造成的困擾,市民會問:政府做了些什麼?特首做了些什麼?市民看見的,是特首一次又一次的錯過解決問題的機會:當示威者只有撤回《逃犯條例》修訂的單一訴求時,特首不答應;到「7.21白衣人事件」,輿論差不多一致的要求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特首卻稱要考量多方面的因素而拒絕;當數以百計年輕示威者被捕,為了顧念他們的前途,有意見認為政府應作特殊處理時,特首和負責官員只懂「依法辦事、一視同仁」。就是特首這樣一次又一次的錯過化解紛爭的機會,令市民期望和解的願望落空。
面對暴力升級,特首和官員的回應,初則譴責,繼而是嚴厲的譴責,最近兩個月,政府的統一口徑是「止暴制亂」。但市民發現的,是無論政府如何譴責,示威者的暴力沒有停止,警察應付衝突使用的武力,今天也隨時可以致命。10月4日,禁蒙面法頒布,5日起實施,引來的是特首形容為「黑暗的一夜」,也是自修例以來最破壞性和暴力的一夜。
不想暴力持續是市民最大願望
不想暴力持續,應是今天市民最大的願望。誰想自己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脅?誰不想好好過着平靜的日子?不過,政府為了止息暴力而使用的手法有效嗎?就是特首重複的強調「止暴制亂」是當前最迫切要做的事,但暴力有減少嗎?特首呼籲市民與暴力割席,但為了表達訴求而參與示威的市民,絕大多數不會與暴力有關係,怎樣割席?他們看見激進示威者的暴力行為,只會感到痛心,何來縱容?
筆者重申:不想看見暴力蔓延和加深下去,應是市民今天的普遍願望,是民意的最大公約數,也是政府走出困局最有力的民意支持。事實證明,制定禁蒙面法並沒有止息暴力,若然進一步宵禁或戒嚴,看來只會將香港推向毁滅的深淵。怎樣做才可扭轉乾坤?怎樣才能把市民不想暴力蔓延的最大公約數化為解決目前困局的動力?特首呀!依靠武力鎮壓只會增加仇恨和對抗,唯有順應民意、切實的回應訴求,政府和市民的關係才可復和。特首呀!這可能是你走出困局的最後機會,市民渴望復和的願望,才是你背後最大的力量!
作者是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榮休教授
■稿例
1.論壇版為公開園地,歡迎投稿。論壇版文章以2300字為限。讀者來函請電郵至forum@mingpao.com,傳真﹕2898 3783。
2.本報編輯基於篇幅所限,保留文章刪節權,惟以力求保持文章主要論點及立場為原則﹔如不欲文章被刪節,請註明。
3.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可用筆名發表),請勿一稿兩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除附回郵資者外,本報將不予退稿。
4. 投稿者注意:當文章被刊登後,本報即擁有該文章的本地獨家中文出版權,本報權利並包括轉載被刊登的投稿文章於本地及海外媒體(包括電子媒體,如互聯網站等)。此外,本報有權將該文章的複印許可使用權授予有關的複印授權公司及組織。本報上述權利絕不影響投稿者的版權及其權利利益。
[周永新]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