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月, 2014的文章

20140131-何靜瑩--Play, Passion, Purpose

何靜瑩-Play, Passion, Purpose 信報專欄《故事人生》 8:58 31/1/2014 工作最能帶給我的震撼,莫過於能遇上奇人異士,甚至有機會並肩作戰。但我深知跟「神級人馬」合作可以是雙面刃:要是他們願意有傾有講、「入錢落我們袋」,做後輩的簡直是三生有幸;但他們一旦耍出藝術家脾氣,没耐性跟外行人解釋,那將會是一場世紀災難! 去年中,我開始與奧斯卡導演 Ruby Yang 合作拍攝紀錄片,捕捉 L plus H 如何透過音樂劇進行品格教育,建立一群青少年的生命。說實話,我當時心情相當複雜。能跟隨 Best of the Breed 邊做邊學無疑令人振奮、獲益良多,但暗地裏我不無焦慮:國際大導演會怎樣看待我這個「妹妹仔監製」?雖說我們已相識數載,但都在友善的氣氛下交往,如今是一起工作,人在壓力下往往會原形畢露……到時我承受得來嗎?我們的團隊和工作性質橫跨多個界別,講求協商、透明開放的群體文化,這位藝術家能否平衡多方面的判斷,懂得妥協的藝術? 我要在本欄逐一揭開大導演的真面目── 這些獨家資料絕非一般報章雜誌所能報道得到。導演,坐穩未? 首先,Ruby 很喜歡「整蠱」我,着我看一些紀錄片,但當我很聽話地拋低手頭上的東西跑去「做功課」後,往往會帶着迷惘的心情問她:「這齣紀錄片到底有什麼好?節奏慢、拍攝差、沒情節……」 Ruby 就會噘起半邊嘴脣,得意洋洋地說:「這齣片其實拍得不好。」 「那你不早說?我多次想中途離場……為何要我看不夠好的東西?」 「因為這齣紀錄片在一些影展嶄露頭角,於本土也很受歡迎。片子有何不足,你都要知道。」 我心裏明白她希望提高我對紀錄片的敏感度和審美眼光,注意製作人常犯的通病。 Ruby 是一個十分願意解釋思想和感受的人,透明度高,願意讓人家看得到她(read her),具備一種有自信、肯與人 connect 的態度。她又主動和我在工作上充分溝通,協商各種須要平衡的地方,我受寵若驚之餘,也放下第一個心頭大石。 我們開展的首個任務,是一起寫一份籌募資金的建議書。 當時我們面對一個很大的挑戰:紀錄片在香港還未算普及,我們能在哪裏覓到知音人,認同我們的願景,給予資金製作一齣勵志和富教育意義的紀錄片?慶幸我們遇上另一位奇葩── 利希慎基金會總裁何宗慈 Cecilia。她有多年的金融及商界背...

20100810-練乙錚:泛民雙翼初飛,彼此道德批判不宜

練乙錚:泛民雙翼初飛,彼此道德批判不宜 20100810 一年來泛民主派兩大政治實踐的結果,在上周公布的七月中大、港大民調顯示出來了。所謂兩大政治實踐,一為公、社兩黨共推五區公投,獲五十萬票關鍵支持,二是民主黨牽頭爭取改良區議會議席方案,順利過關;前者旨在徹底反對功能組別,後者圖以漸進方式「廢功」。筆者不說二者曲直,認為都值得支持;此不是和稀泥(非筆者性格),而是因為民主派二極分裂,飽含把泛民光譜拉開、擴大版圖的契機,一方面能爭取中間群眾、直逼建制反動派腹地,另一方面可開發激進公民特別是八、九十後輩的能量,替泛民不斷提供新血。 忍痛分裂是天機 筆者前說:在此階段,泛民沒有不分裂的本錢;今又為民主派編了兩句歌仔:攬住團結一齊死,忍痛分裂是天機。為何如此,十分明顯:港人本性溫和,但回歸十多年來民主改革寸步難移,早令激進意識萌芽;上次建制反動派推出假政改方案敷衍了事,此意識便在部分群眾心中開花了;及至八、九十後蒲頭,激進票簡直就是成熟得掉在地上的果子待人去撿。 泛民群眾既然分化,此時鬧團結,事事中間落墨,才是真正和稀泥,有礙力量增長。故泛民政黨理性做法便是借勢分裂、分頭發展、雙翼齊飛;把餅造大了,決鬥之日再來一個大聯合。這是理論,源於並不怎麼艱深的新古典政治經濟學(見筆者月前幾篇文章);理論是否正確,上述兩大民調提供了初步說法。 中大民調有三組基調數據,據之可了解現階段政治新形勢,筆者逐一點出。 頭一組有關泛民溫和翼:民主黨支持度由上次的百分之十二升至今次的百分之十五點八,穩坐第一大黨,進展可觀。但如果因此接受一些即興觀點,認為溫和派成為泛民主流了,則未免過於片面。 第二組數據有關泛民激進翼:在五區公投之後的新形勢下,激進翼由公、社兩黨合成,前者容稱「理性激進」,後者或謂「亢奮激進」,雖非完全貼切,但符一般印象。(首倡五區公投者,難道無高度理性精算?義無反顧參贊五區公投的,如何不是十足浪漫亢奮?)公、社兩黨總支持度由上次的百分之十一升至今次的百分之十三點四,亦絕對不弱!一般輿論只關注兩黨個別數據,忽略二者總和,無疑走眼。 兩黨之間,社民連的確是輸家;可以假定,它失掉的一點一個百分點支持度,都給公民黨接收了;而公民黨就算撇除這股過繼支持者數目,也有二點四個百分點的淨增幅,即從百分之六增至百分之八點四,幅度是百分之四十,比民主黨還要高。...

20100623-練乙錚:事功殆因團結誤,道術敢為天下裂

練乙錚:事功殆因團結誤,道術敢為天下裂 20100623 筆者上周提出一個觀點,認為泛民主派成功分成兩翼,靈活性大增,三黨在政治光譜上的相對位置拉開,合理化了,能推出不同的民主政治綱領、政策和策略,供應「政治市場」上泛民一端的民眾內部政治需求,故此形勢大好,不是小好。 傳統智慧認為「泛民沒有分裂的本錢」,但這個看法只在最基本的層次正確,在策略性的、具體運作的層次,卻大有問題。別的不說,從前泛民群眾投票要配票,效果不好,何秀蘭一度「出馬」失利,便是例證,皆因各民主黨派提供的「政治產品」太雷同,派內各黨、各參政者之間的異化不夠故也;換句話說,當時的民主派太團結。 和和氣氣地團結,給泛民群眾的感覺良好,但實效一直不彰;去團結而趨異化,反可逆境求勝。從五區公投到最近的政改一役上看,此結論更為清楚。民主派分成兩翼之後,港人意識裏很快普遍確立了一重要論述,那就是「當權派不讓步,香港社會無可避免激進化」;這個論述已經、並會在今後產生強大作用。 民主黨向中間移動 然而,要確立這個論述,單是社民連激進化,還不夠說服力;到後來,連一個根植中上階層的公民黨也激進化了,社會大眾才看清政治形勢,統治階級才感到事態嚴重,知所應變。民主黨方面,也正正因為公社兩黨激進化,它才可向中間挪移而不再擔心在「友好競爭」之中失去部分群眾;它一旦向中間移動,便取得與中央談判的回旋空間,逼得當權派讓步。 民主派演化出兩翼,主要是通過五區公投完成的,社民連功不可沒,其他兩黨亦各自作出恰到好處的的反應;期間,雙方齟齬不絕,當會令泛民群眾擔心甚或失望、反感,但筆者認為,客觀而言,那不過是「產品異化」過程中的必然現象,不能避免,因為群眾不一定能接受理性異化而須動之以情,故民主派之間的罵戰縱使難聽,也並非絕對壞事。上述異化過程不靠共識,卻天衣無縫,因為有「政治上的無形之手」在運作。 政治競爭的內涵非常豐富,但其結果是否一定最好?就實現香港真正民主雙普選而言,以當權派接受「區議會改良方案」為標誌的六二三階段性結局,長遠是有利還是有害?這是關鍵問題,筆者有如下看法。當權派一方有兩股勢力,一是是北京的政治力量,一是本地資產階級,兩者大處不盡相同卻有互相利用的餘地,其他當權派陣營中人,都依附在這兩股勢力底下,有些是一身事二主,包括特區政府一些高官及部分傳統左派在內。 筆者分析過,當權派之中,最...

20130501-「人類世」會留下什麼?

「人類世」會留下什麼? 20130501 【文/蘇‧鮑勒(Sue Bowler);譯者/蔡承志】 杜拜這類的都市可以找到稀有元素,這就表示,在遙遠的未來說不定那些城市就是礦場。 漫步倫敦南岸,西敏寺的不朽石造建築、國家劇院的厚實水泥建物,還有遠方金絲雀碼頭(Canary Wharf)的摩天大樓建築,就像彰顯人類成就的永恆證言。在上個世紀,人類已經讓地球表面改頭換面。 人類活動對地球持續產生持久影響,界定出地質學上一個嶄新的時代:「人類世」(Anthropocene)。和其他地質時代一樣,人類世的證據也會留在層層岩石當中。倘若人類突然滅亡,在很久很久之後,外星地質學家前來檢視我們這顆行星時,究竟還能看出我們的哪些遺物?是城鎮都市的殘跡,還是地球大氣、海洋和生物圈難以捉摸的變化?答案有可能讓各位驚訝。英國萊斯特大學的詹‧札拉希維奇博士(Jan Zalasiewicz)說:「這些特徵不見得全都會出現在未來的地質紀錄當中。」 很難想像沒有人類的地球會是什麼樣子,我們有可能離開地球移民其他行星和衛星,也有可能直接滅絕。地球史上已經五度出現大滅絕事件。舉例來說,假使當初殺光恐龍的小行星撞擊事件在今天發生,那麼這場浩劫翻攪起來的煙塵就會長期遮蔽陽光,時間久得可以造成全球作物歉收。 那麼,到時會發生什麼事情?我們現有的道路、都市等基礎設施看來確實相當牢靠,卻也都需要維護。把人從地球拿開,再快轉五百年,倫敦就會銷蝕盡淨:環繞泰晤士河的堤岸,幾百年內就會崩塌,如此一來河水會湧入下水道,淹沒地下鐵網絡,侵蝕上面的建築物地基。若再把海平面上升和雨水侵蝕作用也考慮在內,那麼現代建築全都比埃及吉薩(Giza)的金字塔還脆弱。幾萬年內,我們的政府大樓和金光閃閃的金融區,都會傾圮成片片瓦礫。 不過人類不只是建造都市而已。我們還燃燒化學燃料、開發核能並製造種種物資,改變了海洋和大氣的化學狀況。人類形塑地貌,搬動的土石是河川沉積總量的三倍有餘;馴化動物、栽培植物,伐除森林改為農地,使人類成為世界頂端的掠食者,還限縮了陸地和海洋的生物多樣性。但這些改變有哪種可以記錄在岩石裡面? 岩石帶 地質學家在田野實地觀察岩石,由於較晚近的沉積岩都形成於較老岩層的上方,於是他們利用這點來推估岩石的相對年齡。辨識較晚近和較老岩層(通常要借助化石)可以得到局部區域的地層順序,...

20140131-林燕妮--好與蠢的混合體

好與蠢的混合體 10:50 31/1/2014 「耶穌說要寬恕別人 我寬恕 朋友說做人要有風度 我又為風度而忍氣 結果似乎不討好 從來只有人罵我 沒有我罵人 從來只有我多謝別人 沒有人多謝我 我公正地讚賞別人 別人卻不放過機會踐踏我 想來這輩子做好人 做得完全不成功 後來終於明白了 原來別人眼中的好人做不成 只做成了別人眼中的蠢人 那當然啦 為什麼不欺負蠢人? 為什麼要多謝蠢人? 如今學乖了 張大眼睛看清楚了 對壞人 忠恕之道不可行 好,也要因人而施的!」 那是自己小詩結集《林燕妮眼》中的一篇。朋友在聖誕節WhatsApp給我的聖誕物語,附言問我,還記得這說進他心裡的一段話嗎?記得,怎會記不起。 直至今日,自己常常處這種處境之內,好人壞人、聰明人與愚笨人,誰不曾遇過,誰不曾扮演過。 正如開宗明義的一句:耶穌說要寬恕別人。直至今日,我寬恕,唯有寬恕別人對你不好,才會令自己感覺世界其實還有很多更好的人、更好的事。 也如結尾所言:好,也要因人而施的。對我好的人,我要對他更好,於是雙好相遇,自是好上加好。 在這紛爭不斷的社會,尋找身邊好人好事,總比自尋煩惱來得舒服。直至今日,相信自己仍是好人與蠢人的混合體。 林燕妮 http://eunicelam112.blogspot.hk

20140131-蔡子強--團圓竟那麼奢侈,如果你還堅持一顆良心

團圓竟那麼奢侈,如果你還堅持一顆良心 8:55 31/1/2014 【明報專訊】年三十晚,本來與《明報》編輯說好休息一天,但看到這則新聞後,心裏不禁黯然,最後還是決定提筆,縱然寫了也無助於大局,但不寫卻對不住自己的良心,且,我也不想這些人因為喜氣洋洋的新年節日氣氛,而遭人遺忘。 當最溫和、理性的異見者都難逃鐵窗 年三十晚,本是闔家團圓,開開心心吃團年飯的日子,但偏偏在大陸就有這樣的一群,在歲末這幾天被陸續定罪,從此得與家人天各一方,鐵窗相隔。他們的罪名,不是殺人放火,不是打家劫舍,不是姦淫擄掠,而只不過是──對自由和公義的渴望。 ‧他,是一個法學博士,但卻沒有選擇乖乖、安穩的棲身於象牙塔,也沒有選擇為有錢人打些賺錢的官司,而是選擇無償的為基層冤民伸張正義; ‧他,是一個溫和、謙卑的維權者,沒有想過搞革命或武力抗爭,即使在維權過程中屢遭野蠻、粗暴的打壓,卻始終仍能心平氣和地呼籲大家尊重法律,政府「依法辦理」; ‧他,曾被中央電視台和司法部全國普法辦選為「2003年度十大法治人物」,被《南方人物周刊》選為2006年「年度十大青年領袖」; ‧他,就是周日被當局以「聚眾擾亂公共場所秩序罪」判囚4年,內地「新公民運動」的發起者,一位再溫和不過的維權律師——許志永。 法院的判決書指摘許志永:「無視法律對公民正當行使權力的規範,利用群眾關心的社會熱點話題,多次組織策劃在政府機關附近及商業繁華地區等公共場所,聚集多人及拉橫額,現場參與者抵抗治安執法,情節嚴重。」許的罪名,原來就是就社會熱門話題組織群眾,拉拉橫額,做些本來就是你、我這些最溫和的人,每天都可能會做的事。 許志永鼓吹些什麼?是些罪大惡極、大逆不道、反黨反國家的主張嗎?且看看許在法庭上的最後陳述:「推動教育平權,隨遷子女就地高考,呼籲官員財產公示,宣導大家堂堂正正做公民,在這荒誕的後極權社會,成了我的三大罪狀。」換轉是香港,我相信這些主張,哪怕是香港最保皇的建制派政黨,都不會有任何異議。 當團圓竟成了一種奢侈 縱然如許自己所說:「在一個遍地屈膝的臣民社會,總要有人率先站起來,總要有人為社會進步面對風險承受代價。」但他的遭遇還是讓人感到黯然,尤其是大家知道,在他關押期間,他的太太崔箏在醫院為他產下一女,作為一位父親,至今仍未能看到自己新生女兒一面,女兒來到這個世界睜開眼時也...

20140131-【七筆思議】一言棠:馬年行好運!

【七筆思議】一言棠:馬年行好運! 8:39 31/1/2014 ■馬年伊始,一言棠祝大家新春行大運。 今日正月年初一,一言棠祝香港人,新春馬年行大運! 春風得意馬蹄疾,萬事暢順皆稱心,大小商戶同興旺,一本萬利賺萬金!宅男得求如意妻,盛女被拜石榴裙,學子成績列前茅,功課必達第一等,左鄰右里家和睦,一年到晚無紛爭,身健力強體安康,病患百疾難入侵。拜年要講意頭話,此例自古已開行,開講禮多人不怪,新年聚首求開心! 時來運轉人人望,所以港人愛拜神,拜得神多神庇佑?廟祝講你咪信真,無非想你添香油,香油唔夠就頭痕,再講港人乜都拜,話之關公觀世音,最緊要佢夠靈驗,唔怕你許願「鞾鞉」,所以爭上頭炷香,為了取悅神明心,爭先恐後打崩頭,務求一香插穩陣,誰知廟祝隨手拔,唔夠一秒俾人掹。如此鏡頭成慣例,每年必定上新聞,有時加個夏蕙姨,鬼火咁靚去拜神,新正頭三更半夜,大姐你唔好嚇人! 冷眼看世態炎涼 世事邊有咁着數,有求必應非常「紊」!如果畀你做神明,包你眼瞓兼頭暈,事關善信品流雜,無論紳士與流氓,蠱惑仔定係差人,都係求同一樣嘢,試問善惡怎平衡?求籤更加信唔過,因為靠人解籤文,解籤都係搵兩餐,單靠把口周圍「坤」,年年都話中下籤,好彩香港仲未冧,咁耐係得一句準,就係政府有小人,究竟小人係邊個?一眾高官誰接近?林鄭一哥或茂波,定係錦樑有景轟?其實好難下判斷,因為眾官多無能。 讀者可能就會問:點解CY會冇份?莫非阿棠無間道,其實暗中投梁粉?梁粉其實唔易做,阿棠那有此天份?冷眼看世態炎涼,政道從來險而狠,一朝得志意風發,轉眼頓作對頭人,助選熱情甜如蜜,當選之後似離婚,班子醜聞鬧不絕,烏合之眾難結盟,古語常言讀書高,惟有萬官皆下品。話說回頭再解籤,政官當中誰小人?其實見微可知著,誰作虛偽誰為真,當官總求眾和睦,理想要求仁得仁,縱然樹倒猢猻散,不應洞內獨藏身,有鑊卸責下屬背,如此上司正西人!講咁耐仲未開估?其實諗都唔使諗,話明自己係西人,個名梗係用英文。 馬年香港繼續旺,滿街滿地自由行,市民搭遲一班車,高官嚟講好應份,歪理如珠連環出,市民聽見發竧𣉢。香港長久難安居,但又冇錢怎移民?惟有承傳上一輩,發揮獅子山精神,肯捱肯搏敢樂觀,抵讚之餘抵得諗,大家切莫心意冷,黑暗盡頭光明近!做人求心安理得,亦應做個好公民,守法敢言求正義,先配香港citizen(市民)。 歐錦棠

20140131-歲次甲午五味雜陳,以史為鑑強國興邦

歲次甲午五味雜陳,以史為鑑強國興邦 8:38 31/1/2014 【明報專訊】今日是農曆甲午年大年初一,謹祝讀者諸君新年進步、工作愉快、福安康泰。恭喜發財。 甲午年對中國人來說,是一個十分特別的年頭。120年前(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腐敗無能的滿清慘敗,中華民族蒙受重大屈辱,勵精圖治的日本打勝仗,大和民族享受勝利的榮光,至今,屈辱與榮光,仍然主導這兩個民族的感情、意識和行為。120年之後今時今日的甲午年,日本借釣魚島主權爭議,對中國步步進逼,日本安倍晉三政府挾美自重,首相安倍統率一政府官員,言行上對中國的挑釁愈來愈露骨,大有不惜挑起戰爭之勢。現在由中共執政的中國政府,埋首經濟建設,看不到主動發起對日戰爭的苗頭,不過,中共當局有責任、也有必要做好一切準備,若日本妄圖重溫120年前的榮光,則中共要帶領中華民族,盡一切可能和最大努力使日本不能再得逞,一併洗雪百年恥辱。 120年前中國慘敗 敗在清廷貪污腐敗 歷史是一面鏡子,史家早就論斷甲午戰爭中國之敗是敗給了中國自己。當時即使滿清國力大降,但是相對於日本,基於體積懸殊,中國仍有明顯優勢;例如就軍力而言,甲午之戰幾被殲滅的北洋艦隊,實際上船艦數目多過日本的聯合艦隊,其中北洋艦隊的「鎮遠」號和「定遠」號,論噸位列屬當時全球最大戰艦之一;戰爭爆發之前,西方列強從表面實力研判,大多認為中國會戰勝,但是結果使他們大跌眼鏡。歸根究柢,中國之慘敗,是敗於滿清政府的腐敗無能。 三軍未動,糧草先行。戰爭需要大量軍費,只是當時前線吃緊,後方緊吃,慈禧太后把原應用於軍隊的開支,挪用作修建頤和園,為自己的六十大壽鋪張浪費;購買軍備,層層扣收回佣,真正對戰之時,竟然出現炮彈並無炸藥,或是僅有泥沙、煤灰等荒謬事實,使得日艦雖然中彈,受損輕微;如此這般,清軍焉能不敗。 今時今日,中國與日本比較,就體積而言,中國如120年前一樣領先日本,連長期落後的經濟總量也已超越日本,而且持續揚長而去了;至於軍隊建設,無論海陸空三軍以至各個兵種,中國在數量上都超過日本,與當年清、日情基本雷同。歷史驚人雷同之處使人忐忑不安者,是中共治下的中國貪污腐敗之嚴重,與晚清何其相似。 中共建政65年,於軍事、軍隊建設,立足於自主研發,自成體系,毫無疑問取得顯著成就,不過,即使在1979年的整體較廉潔氛圍,當時的「懲越戰」雖然宣告勝利,但是其...

20140131-吳念真--我很高興兒子抱著我痛哭

很高興兒子抱著我痛哭 8:29 31/1/2014 我其實很訝異,這一代五、六年級的父母還會和孩子關係疏離。因為我這一代人的父親,大多受日本教育,不會跟孩子溝通。我一輩子跟爸爸講的話不超過兩百句。因為他不知道要跟我們講什麼,我們怕他怕得要死,什麼也不敢跟他講。我爸過世之後,為拼湊他的人生要問好多人,他是平面的,那麼親近的人距離卻那麼遠。所以,我那時就跟太太說,我們要當兒子的朋友,像兄弟一樣沒大沒小,這樣他就不會怕你。也許這樣會比較好溝通,不會出問題。 那時我說,若是有一天兒子失戀了會跑回來抱著我們哭,那我們就成功了。果真,他國二、國三第一次失戀,晚上兩、三點跑來我房間抱著我痛哭,一方面覺得很心疼,一方面也很高興真的做到了。 我一直以為這一輩的父子關係應該都是這樣的。 我的好朋友們,小野、柯一正、簡志忠(圓神出版社社長)都跟他們的孩子很好。直到有一天,我去一所很大的中學演講,有一千五百位國中生、五百位高中生。我講父親、講很多自己的歷程、兒子的笑話、窘老師……大家都聽得很開心。 後來有一個學生舉手說要問一個問題,他說:「我不曉得要跟爸媽講什麼話,我不敢。例如:我今天不舒服,說不想去上課,我爸就拿棍子打我。」他一講大家都笑了。我說,另外寫 email 回答你,結果忘記自己拿著麥克風,就把帳號說出來,結果兩個星期收到四百多封email,害我的電腦中毒。 這些孩子信中都在講父母親。「我數學不好,被爸爸罵得很慘,但我國文很好啊,他為何不稱讚我的國文?」或者,「爸媽很勢利,不准我跟我的朋友在一起。」 天啊!他們的父母親應該小我二十歲,但為什麼都還不能跟孩子溝通?沒辦法當孩子的朋友?我嚇一跳,這些孩子們對我沒戒心,相信我這樣一位陌生阿公。但是為什麼他們不能、不敢跟父母講同樣的事情呢?這讓我非常疑惑。 講出來你也許不相信,我和兒子真的從來沒有衝突過。他是個很聽話的小孩,我沒有罵過他。平常我們都叫他「葛格」,我最兇的時候是直接喊他名字:「吳定謙」(吳導聲音很平和,完全沒有怒氣)。 他叛逆期跟媽媽講話比較兇。我最多在旁邊跟他說﹕「吳定謙,對我老婆客氣一點!你有聽過我跟阿嬤這樣大聲講話嗎?」 和兒子之間少有衝突 唯一一次很嚴肅跟他談是他小學一、二年級時。他那時成績很好,老師特別安排一個成績比較不好的坐在他旁邊。那位老師很好,有一天他打電話來說,兒子做了一件讓他非常驚訝的事,...

20140130-KtoyhK:無痛改變<東邪西毒>Ashes of Time

圖片
KtoyhK:無痛改變<東邪西毒>Ashes of Time 20140130 看這一套居然令我想起很多九十年代的電影,更想起這套的姐妹作<東成西就>,任何王氏招牌電影,我想就是以這電影為根基,他自己為港產片開拓了新視點。我第一次看王氏電影是看<二零四六>,此後都是往後去看回王氏作品。但<東邪西毒>特別在於,是碎片化處理故事和少有的剪接鏡頭去說出故事,如果不是我去看完<東邪西毒>更不知自己未能明白電影語言的魔幻,正如<東邪西毒>內裏的宗旨說出我們未能忘記過去,但要不斷完善自己,就是要明白起過去,是否只是一點一滴?要多謝什麼?明白什麼? 很奇怪此電影故事是金庸框架下的劇情發展,我看了頭十五分鐘,直覺上我感覺了他玩大了,王導演的再創造能力通過不斷的配塔加注了故事情節。因為只是簡單的故事,複雜起,此電影視點。王氏用起對談方式,用一角帶一角,分鏡接分鏡,最初用一幕一角,再跳到另一幕,正如曾聽說大部份演員,其實拍王氏電影時,根本不清楚做什麼,所以此電影是王氏招牌,奏出電影的王氏風格。 我想了又想,暫時來說這電影的對白,是王氏電影中的重要之道,道出了導演個人風格怎通過角色的不斷交替,只用少量對白加載了觀眾接受的能耐。而對白中引出的是塵世間的離合轉變,活現我們是一員,不只是有過去,就是構成自己。更是多謝,出現在世途上的人,因為這些人令你作出改變。電影中有一幕是在最前出現和在最後重映,說出了用張國榮的這個角色淡淡道出,人生無痛改變,是假亦是必然有,更有的是,你選擇用什麼方式去安置自己的記憶。 KtoyhK

20140129-娜姐靚抽

娜姐靚抽 7:25 29/1/2014 ■李娜澳網封后,新華網昨日發表評論文章說「國家隊的培養不可或缺」。路透社 訛稱代表人民的日報曾經警告她,「任性要有底線」,她就身體力行,告訴大家,底線在哪是她娜姐自己定,不是那些多謝國家多謝黨的人說了算。 剛在澳網封后的李娜,回武漢老家度歲。湖北領導熱烈歡迎兼奉上80萬人民幣獎金,娜姐卻全程表情僵硬,一點笑容也沒有。黑面其實已算給臉,日前記者問娜姐,若春晚總導演馮小剛親自打電話給她,邀她上春晚,她會怎樣,娜姐就霸氣地說:「我關機。」過年應該陪家人。領導又怎樣?央視又怎樣?春晚又怎樣?就是不以為然,怎樣? 這個國家就是不缺厚顏的。新華網昨日還發評論文章說:「李娜職業生涯的早期,國家隊的培養不可或缺。體校、國家隊給了李娜網球啟蒙,並為她的職業生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學習網球動輒每年數十萬元的開支,如果沒有當年國家的『贊助』,李娜走不到今天,國家是李娜的贊助商」。 可能是吧。但李娜十多年前不顧國家隊反對,堅持與隊友姜山相戀,現在姜山是他的丈夫;當年李娜向國家隊要求個人教練,遭拒絕,08奧運後脫離國家隊「單飛」,退出國家隊時她說:「你們這些領導和教練讓我出成績,不就是要升官發財、分房子嗎?」一路走來,屢創佳績,名成利就,今日澳洲名將史杜莎更認為,李娜有望問鼎世界一姐。 娜語錄絕對應該輯錄成書。那次記者問她,奪冠比賽會否感到來自國家的壓力,她說:「我為甚麼要背負一個國家?我只是一個網球運動員,一個打網球的,我盡全力在場上比賽。這是我的工作。」法網出局記者叫她「能否對中國球迷說點甚麼?」她就是不賣賬:「我需要對他們說甚麼嗎?我覺得很奇怪,只是輸了一場比賽而已。三叩九拜嗎?向他們道歉嗎?」 京奧四強賽她喝斥同胞"Shut up!"中國球迷不懂觀賽禮儀,她向球證投訴“Can you tell the Chinese, don't teach me how to play tennis?” 同樣不上春晚的崔健有首歌《快讓我在雪地上撒點野》,歌詞這樣唱:「因為我的病就是沒有感覺」。李娜野,不單因為她寸,更因為她有人的知覺。 陳沛敏

20140129-趙式芝:給父親的信

蘋果樹下:給父親的信 7:57 29/1/2014 親愛的爸爸, 我認為現在是時候,需要和您作一次坦誠的內心交流。 您是我認識的男士之中,最勤勞、精明和才華洋溢的,風度翩翩又充滿能量,因為您的自信、睿智和魅力,讓您無論出現在什麼場合都能夠成為亮點。作為父親,您得到了我最大的敬和愛,相信我的兩位弟弟也一樣。 近日您發表的言論,受到外界一些批評。我明白您做的一切,出發點都是為了我好,感謝您一直以來對我的疼愛,我也體諒您的苦心,至於其他人是否明白和理解我們,真的不重要,我不在乎,相信您也一樣。 我應該為您的舉動負上一些責任。或許是我給了您一些錯誤的訊息,讓您誤以為我的感情,還存在着一些其他選擇空間。曾經我不止和一個男孩戀愛過,有過短暫、快樂的時光,但新鮮感過後,他們並沒有帶給我心靈上的滿足,反而讓我感到沮喪和想逃離,只想重獲自由,至於為什麼會是這樣,我也解釋不清楚。對於那些曾經被我傷害過的人,我只能說抱歉。 遇到楊如芯後,一切便截然不同。但她是一位女性。楊如芯能給我安心和舒適,與她在一起,我們彼此都徹底放鬆,做真實的自己。我知道很難讓您明白,女人和女人之間怎麼會有浪漫和愛情?請恕女兒不能好好地說明。一切就這樣自然而然發生了,經過多年相處,我們仍然彼此相愛。 您不懂我和楊如芯一起有多幸福,這讓我感到遺憾。我們父女之間有着各自不同的愛情觀,彼此並不需要得到對方的認同或者批准,這是我個人的想法。因為您也有着您自己精采的感情生活。 無論如何,楊如芯對我來說是很重要的人,我們一起嘗過不同程度的甜酸苦辣,她給我溫暖,讓我快樂地活着,成為一個更好的人。如果您還是不明白,我也無能為力。 如果因為我的表達不當,讓您錯誤地理解為,香港沒有條件足夠好的男性,才導致我成為一名女同性戀者的話,在此我向您道歉。世界上確實有許多好男人,只是他們並不適合我。 爸爸,女兒性取向的問題,並不是您的錯誤或責任,請不要怪罪自己,別人也不應該怪罪您。我不會勉強您和Sean成為朋友,但同時我也不希望她因為我的緣故,而承受一些不必要的非議,只願您待她如一個有尊嚴的普通人。 祝您幸福。 女兒芝芝上 趙式芝

20140128-毛孟靜:我對香港電台的忐忑

毛孟靜:我對香港電台的忐忑 7:55 28/1/2014 照計,之前《南華早報》換個政協做總編,應該會比眼前《明報》類同一幕來得更震撼更大單。但當中最大的分別是,《南早》的編採人員沒出來抗議,但《明報》一大群記者以至「舊生會」,就傾巢而出訴諸公眾。也就得許多的聲援。回看香港電台,也一樣。還不久前,《城市論壇》出了空凳事故、《頭條新聞》的製作構思要作「思想交代」;若非港台中人大聲說出來,你我都真是不說不知。但最終,知了又如何?整整一幕港台風波,不了了之。有政府官僚叫鄧忍光者,眼下是香港電台這個總編輯!官話事。 港台公營廣播?係。公營,即公帑營運,用公家的錢辦事。但港台並非在做真正的公共廣播,因為那除了不必擔心廣告壓力,更首要剔除政治干預。港台至今係個政府部門。有政府部門會似甩繩馬騮,不聽政府話?嘿嘿。 誠然,早在張敏儀時代,已聽大姐說「我們走鋼線」;李怡與我甚至受邀拍過一套叫《風風雨雨》的以六四為主題的港台劇集。曾出入港台凡二十年,我愛港台,一路見證其「公信力第一」的名號得來有道理。但,往後的日子呢? 眾所周知,中共控權,一抓軍隊,一抓意識形態。傳媒這第四權,自當拍記大腿就去文攻或「商」鬥──即係買起。由五十萬人上街反二十三條,爆出打壓「一報一刊兩支咪」至今,北京要整頓港台的疑惑,從未停過。 港台要搬家,要起新大樓買新器材一筆,起碼由九九年講起。董建華之要「慢慢來」收拾港台,訴諸於口。曾蔭權圖將港台封舖落閘一舉,亦還歷歷在目。如是十多年過去了,今終竟在梁振英治下,推出六十億減七億之港台現代化大計,二月中要過立法會撥款。梁氏金句「成熟一項推出一項」霎現腦袋。 整頓港台是項政策,終「成熟」了?可以將之政府新聞處電視化、電台化了,不日成為香港最大的官方洗腦機器,勁過中央台?當然,未來的事,沒有誰說得準,不會有人為了怕生肺癌先割了肺。問題是,這一代的港台編採人員,信得過,但十年後呢。不日回看,這一代的香港人是否太天真太傻,沒看到24/7之意識形態改造之揭幕? 香港電台不應割掉,但要以公帑五十多億將之推倒重來(尤其新址就在申領免費電視牌一役鎩羽而歸的港視廠房側,令人遐想),擔心會成為大白象──不,大白象指大而無當,是大「黑」象,日子有功,逐點滲透,黑麻麻,「新」的香港電台果然就成了香港人日出日落的電子教科書。 在立法會,我有一票。香港電台……RTHK…...

20100129-王永平:傳媒風雨意中事,維護自由靠自己

王永平:傳媒風雨意中事,維護自由靠自己 7:54 29/1/2014 信報 最近兩宗涉及傳媒的新聞,惹來香港新聞自由被打壓的疑慮。有關《明報》老闆決定調走總編輯換上馬來西亞人一事,《明報》員工及專欄作者紛紛抗議之餘,立法會在部分建制派議員支持下通過議案,表達對事件的關注,並「呼籲新聞工作者緊守崗位,捍衛編輯採訪獨立自主的原則,維護發揮第四權的功能」。 第四權是指行政、立法、司法三權以外,透過傳媒報道及評論去監察政府的權力。雖然香港《基本法》沒有第四權的條文。但第27條列明香港居民享有言論、新聞、出版的自由。不過,《基本法》沒有關乎「編輯採訪獨立自主」的條文。 另一宗新聞是《am730》的老闆施永青公開表示被有中資背景的客戶抽起廣告。雖然有關客戶沒有解釋原因,但基於報章與他們一向關係良好,而客戶來自不同行業,施老闆懷疑此舉有商業以外的政治考慮。不過他堅持《am730》繼續走不聽命任何政治勢力、不隸屬反政府陣營的獨立路線。 兩個傳媒老闆,兩種表現。一個老闆作出更換總編輯的決定後,沒有跡象改變主意,期間更有《明報》加拿大版抽走天窗專欄的動作。另一個老闆明志求獨立,不搞對抗。我留意在他之前的文章,施老闆不認同編輯獨立自主,或老闆無權干預報章編採立場、方針的原則。 我一向認為,新聞自由與編輯自主是兩件性質不同的事。有評論引述《明報》創辦人查良鏞於1999年在杭州與新聞工作者的談話,說他的辦報原則是「記者、編輯必須聽命於總編輯,而總編輯必須聽命於機構老闆。他們如果不聽命,老闆即刻可以下令解僱。」觀乎已調離職位的劉進圖及暫代總編輯職位的張健波的「護主」表現,他們不正是貫徹《明報》的查氏精神嗎?(這句話絕無諷刺之意,只是實話實說而已。) 查良鏞在1959年創辦《明報》。他可能聽過著名《紐約客》(The New Yorker)記者Liebling在1960年的名言:「新聞自由只是保障擁有報章的人」(Freedom of the press is guaranteed only to those who own it)。從媒體老闆角度看,新聞自由就是確保他擁有的媒體可以有採訪、報道及評論的自由。如何處理從採訪中獲得的資訊,如何報道有關新聞,以及如何評論事件,特別是涉及政府官員或社會上有地位、有權勢或有財富的人物,由總編輯負責。不過,有權聘用或解僱總編輯的...

20140129-李怡:抓住爭取真普選問題的癥結

蘋論:抓住爭取真普選問題的癥結 7:51 29/1/2014 自去年1月,戴耀廷提出以佔領中環行動爭取真普選以來,已整一年了。從開始時的「一鼓作氣」,到今天似呈「再而衰」之勢,雖未必會「三而竭」,但支持度有向下趨勢。佔中催生了真普聯和泛民幾乎全體響應,卻因冒出公民提名並獲60%支持而引起真普聯中泛民主派和進步民主派的分裂。加上在綜援問題上泛民的角色,導致元旦遊行人數大減,佔中公投亦只有六萬人投票。這期間,當然有中共勢力加特區政府竭力打壓的因素,但通常是中共越打壓市民的支持度越高,然而從有關佔中文章的點擊率和留言的網民反應來看卻並非如此。 希望有心推動民主的佔中派、民主派和真普聯不要諉過於客觀因素,不要對未來爭取真普選心存僥倖,而去認真面對現實,尋找問題的癥結。 佔中的目標是爭取真民主,但真民主的定義不是只用「普及而平等」,或由市民商討再由國際專家去判斷就可以喚起市民熱情的。市民所需要的是更加具體和清晰的對應物。反國教和反電視發牌黑箱作業能喚起12萬市民聚集政總,是因為對應物具體而清晰。現在你說真普選,中共和特府可不承認他們設想的普選是假的,你說國際專家,人們也會想到國際專家也有可能會錯估(或故意錯估)情況。因此,我們需要的是依據常識和具體問題去提出爭取真普選的障礙。 根據常識,真普選的意義就是市民按自由意願去選擇特定時間的執政者,任何把普選變成讓行使政治權利的市民當橡皮圖章,這種設計都是假普選。 中共和在香港的代行者,為普選行政長官設立一個履行中共意旨的橡皮圖章,就是提名委員會。李飛訪港時表明,提名委員會「可參照」現行選舉委員會組成,是「八九不離十」。梁愛詩說,人大常委會決定提委會「可參照」現有選委會的組成辦法,意思不是「可做可不做」,而是「應該參照」。又說喬曉陽說的提委會以「機構提名」,雖然《基本法》並無這詞,但列明由提委會「按民主程序提名」,其實已體現了「機構意志」。而提委會選取特首候選人的標準,就是中央強調的特首要「愛國愛港」。 換句話說,按黨意組成的提委會,須像過去選委會似的體現中央的「愛國愛港」實際上是「愛黨」的意旨。前年選特首時,中央原要眾選委選唐英年,誰料中央臨時變卦,看梁振英在民意中騙到領先地位,於是提前推行港共治港,下令改投梁,以至挾390提名參選的唐英年到正式投票時只獲285票,這一國際大笑話也就使選委會成為中共橡皮圖章之名坐...

20140129-陶傑--知識入門

知識入門 7:48 29/1/2014 四周的喧囂,都教你應該如何做一個「中國人」。 做中國人,當然無所謂,只要能帶來盈利。中國是十四億人口的龐大市場,雖然大陸的中國人如果能賺到錢,財產會向美國加拿大轉移,子女送去英國讀書,自己尋求最終更改國籍,但是只要此時此刻,你在大陸做生意,大陸市場喜歡聽美國的基辛格來重慶支持薄熙來,唱完紅歌之後,說「我也是重慶人」,連基辛格也可以因做一次「中國人」簽一兩項合同,賺一兩千萬美金,這樣口頭的中國人,如果你也拒絕做,當然是天下第一笨蛋。 但是做中國人,一定要趨吉避凶,不可以對中國毫無了解,要有完善的中國知識。 何謂中國知識?首先中國各朝代,堯舜禹、夏商周,直到明清民國,要唸得齊全,其中秦始皇、漢高祖、朱元璋這三個皇帝,因對中國人基因的鑄造有直接的貢獻,最好也能了解。 然後是明清兩代。清朝要知道得詳細一點,尤其道光之後,因為今日中國的仇怨和狂躁,與這段前因有直接的關係。鴉片戰爭和火燒圓明園,要兼讀西方的論點,所以做一個中國人,不能不會英文。 然後是民國要事、中共黨史。尤其中共黨史,錯綜複雜人物繁多,其中有大量謊言,但不要緊,要將這個時期的事情與世界歷史並讀,對於中國今日的種種行為,就有了解。 然後是中國當代的文藝。要至少讀幾本他們早年的紅色經典小說,像「紅岩」和「林海雪原」,看大型「史詩劇」東方紅,這才明白,人性的弱點何在,為何一代的中國知識份子,會如痴如醉的跟着一個教主盲跑。 了解中國,不像聽莫札特,不是一件很Pleasant的事,像看到一九五八年的大飢荒與其後的「文革」,但想一想,讀醫科,也要經歷過屍體解剖,一切視乎科學的態度。 有了完備的中國知識之後,你願不願做中國人,反而其次了,最重要是重新找到一個超然的定位。這個定位是什麼?這可就人各有命,難以強求了。 陶傑

20140128-卉芸:專欄與我

卉芸:專欄與我 21:34 2014/1/28 十年前,我是明報記者,跑新聞外,愛把採訪花絮往「編輯室手記」投稿。同事笑我傻,這是額外工作沒稿費。時任老總張健波曾告訴我,手記寫得好,後獲推薦加入「七齣好戲」,和其他六個明報工作的女子輪流寫這專欄。 這小格寫了七年半,多寫生活趣聞。在這裡介紹小店,老闆以失傳手藝,替扁鼻顧客在眼鏡加裝「鼻托」,一年後仍有海外讀者查問。寫中醫保健,讀者電郵炸爆信箱。常覺得,副刊應該讓讀者輕鬆,故少談政治,多寫軼事。 後來離開明報,專欄繼續寫,除了入醫院脫稿一次,即使在四川採訪地震也準時交稿。其他專欄作家發現我稿費比人低,好言勸我申請加稿費,我沒上心,錢是其次,這裡最可貴有自由,只要稿子內容合理,寫什麼沒人干預。 這欄最忠實讀者,是我那對長居加拿大七旬父母。他們每周追看加拿大明報轉載這欄,還剪下貼在簿子,至今儲了幾百篇。想不到,兩周前父母來電:「阿女,你個格一向逢星期二出,點解無?」我打了一個冷顫,後來知道專欄沒刊出。第一個反應是,我寫了什麼?不過提及父母對明報情懷。我滿腦疑惑,但沒人向我解釋。 和明報合作多年,一直「講個信字」,沒簽合約,稿子在加拿大登,沒額外授權,沒額外收費。但我們多了讀者,加拿大明報也在專欄下方用兩個半版登滿當地的中醫和兒童興趣班廣告,也是一種雙贏。 原來,幾天內專欄抽了十多篇,提及明報一概不見了。馬傑偉一篇〈羅宋湯〉,談及因明報事件心情不佳,煮番碗湯,也消失了。我感到絕望,不知抽稿潮何時了,念及這格多年來自由風格,思前想後,上周在這裡戰戰兢兢開了天窗。下了這決定後幾天睡不好,我肯定自己不是一時衝動。情非得已,希望讀者見諒。後來得知加拿大明報轉載四個天窗,才感釋然,感謝大家對這片自由園地的愛惜。

20140128-區家麟:嚇人CV

區家麟:嚇人CV 21:34 2014/1/28 工作關係,收過不少人的履歷,其中最深刻的一份,長五十七頁。幸好臨崖勒馬,沒有按鍵打印出來,否則下世要輪迴做一棵樹。 他是一位專業人士,薄有名氣,履歷如日記,又似他的生命史,記載了他每次升職調職、每個主事的項目、每個獎項榮譽、每個國際專業組織的職位。履歷也清楚寫明他每年周遊全球數遍,參加過的國際學術會議考察團;佔最多篇幅,是他發表過的學術論文,論文題目用小號字體,密密麻麻排滿了廿多頁紙。 年紀愈大,經歷自然多,獎項總會拿過,一年到晚的國際茶餐廳旅遊學術會議,不須一一列出,升上神枱掌握資源勞役下屬得來的榮耀,又何須太自豪。這履歷,事無大小一五一十細表,看不到成就,只見到心虛;看不到重點,只見到生命的重複,沒完沒了的自我膨脹。體諒地想,是他秘書錯手把應徵大學校長的履歷寄到我郵箱了。 和這位專業人士談了好一陣子,對不起,他語言無味,生活圈子狹窄。他說過什麼,我已忘記;最刻骨銘心,只有他的履歷。 CV故事,還有很多。 看過一輯紀錄片,家長手拿七張舞蹈證書,喜上眉梢。她為女兒報名參加舞蹈學校,一次過學七種舞,一天七個比賽,連奪七張證書,一次過滿足七個願望。她女兒大概只有四、五歲,為小學入學面試的履歷冊,有厚厚的兩本。這些,都是常態了。 天之驕子大學生,校園第一個聖誕假,很多人忙著做實習。問他們,何必這麼早實習?大學之道,悠長假期應用來嬉戲旅行讀書拍拖,漫長大學生活,實習機會多的是啊。 原來,很多大學生,特別是有志投身商界的同學,都有這樣的盤算:有了第一次聖誕實習,CV裡有工作經驗,一年級暑期找實習就容易了;如此類推,實習經驗愈多,第二、三年暑假繼續實習,較有機會進入大公司;到最後一次實習,就有望進入薪金高兼前途無可限量的頂級大企業;實習後轉全職,願望達成,聽說就一生平順了。 世界難撈,我知道。慶幸自己生於一個不太重視CV的行業及一個不太重視CV的年代,更慶幸自己成長的年代,機會多寡並非取決於你是否選擇了一個正確的父親。 未入小學,幼稚園小朋友要贏在起跑線上;未入職場,大學實習都要贏在起跑線上。童年枉過、大學枉過,累嗎? (本文重組增潤自晴報專欄《風起幡動》)

20140128-林超英:社會富裕,人不快樂

林超英:社會富裕,人不快樂 21:33 2014/1/28 過去一年,我注意到街上的顏色鮮艷的跑車突然間多了不少,然後最近連續幾個星期,報章有多宗新聞報導,涉及貴價跑車放肆狂飆,超速失控發生意外,除了撞毀自己的車,更禍及無辜,還有甚者,個別跑車司機事後竟然一走了之。 作為旁觀者,我相信事件反映駕駛跑車的「有錢人」很不快樂,要以感官的刺激去製告一些短暫的快感,填補心靈的空虛。他們以貴價跑車炫耀財富和「證明」自己的存在,狂飆則是為了吸引人家的目光,試圖消去孤獨的感覺。雖然他們不顧他人安危的行為令人髮指,但是他們「窮得祇剩下錢」的處境卻又頗為可憐。 不是所有富人都駕駛跑車,不過猜想他們之中有不少人處於類似的狀態,天天圍着銀碼數字團團轉,活得渾渾噩噩,失去了人生的根,沒有方向,沒有內容,除了金錢,任何人和事都不賦予價值,結果有錢而沒有朋友,有錢而不知所為何事,日子一久,心靈貧乏,孤獨空虛,這樣怎可能快樂? 香港真的是一個非常有錢的地方。 2012年的本地生產總值(GDP)達2,633億美元(註1),在世界銀行有紀錄的190個國家/地區之中,排名第37位,比起葡萄牙、愛爾蘭、紐西蘭、越南等我們較熟悉的國家還要高,是一個城市勝過無數國家! 至於人均GDP,2012年的數字是36,676美元(註2),全球排名第25位,數字接近德法國兩國的九成,跟英國和紐西蘭相差更少,而且高於意大利、西班牙、南韓等不少香港人羡慕或崇拜的國家,簡單地說,香港人的平均富裕程度屬於世界先進水平。 根據 Credit Suisse 2011年發表的報告(註3),全球超級富豪(資產超過500億美元)有84,700人,香港人有1,030人,佔全球約1.2%。 日本的經濟早於香港起飛,積累了多年的財富,超級富豪有3,400人,日本人口近1億3千萬,是香港的18倍左右,按比例推算,香港富豪數目「理應」在200個以下,但是實際數目超過一千,香港的富豪多得不成比例,實在有點嚇人。 橫看豎看,香港都是一個非常富裕的地方,但是香港卻是一個很不開心的城市。 香港人不開心,大家心中有數,不用我證明,不過也不妨參考一些國際的研究結果。2013年蓋洛普 Gallup 發表的報告(註4、5)指出,全球155個國家/地區中,香港人的快樂指數 Well-being Index 名列第81位...

20140128-程翔:宋彬彬道歉了,中共呢?

程翔:宋彬彬道歉了,中共呢? 21:33 2014/1/28 【明報專訊】文革期間紅衛兵的標誌性人物宋彬彬沉寂了45年後,終於勇敢地站出來向曾經被她所領導的紅衛兵活生生打死的北京師大女附中校長卞仲耘及其他老師道歉。儘管公眾對她的道歉尚未能完全釋懷(更遭到卞仲耘的丈夫、93歲的王晶垚先生的拒絕),但畢竟她還是道歉悔罪了,所以還是值得肯定,因為: 第一,她以自己的經歷,以本人是加害者的身分,證實了文革的種種荒謬和殘暴都是不容否認、不容抵賴的鐵一般的事實,有力地反擊了目前國內「毛左」冒起,不斷否認歷史事實(否認反右、否認大饑荒、否認文革)的歪風。 第二,她的悔罪道歉,提醒了人們不能忘記中共的歷史錯誤。習近平上台後,在2013年4月22日發出《關於當前意識形態領域情的通報》(即所謂「九號文件」)規定了所謂「七不講」,其中就包括了「黨的歷史錯誤」,不准人們討論。宋彬彬的道歉,使人們重新聚焦到中共的「歷史錯誤」來。這就無形中打破了習近平所設的思想禁區。 沒有反思 也難以接近真相 她說:一個國家走向怎樣的未來,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她如何面對自己的過去。如果忘記了過去的悲劇,忘記了過去的錯誤,悲劇還可能重演,錯誤還可能再犯。沒有真相就沒有反思。同樣,沒有反思也難以接近真相。我希望所有在文革中做過錯事、傷害過老師同學的人,都能直面自己、反思文革、求得原諒、達成和解,我相信這是大家的願望。 她這個見解,顯然比習近平企圖掩蓋中共歷史錯誤的做法要正面得多。 第三,她在反思後的醒悟,足以證明國人爭取普世價值的重要性。 她說:我們欠缺基本的憲法常識和法律意識,不知道公民享有被憲法保護的權利,人身自由不可侵犯。對人權、生命的集體漠視,釀成了卞校長遇難的悲劇。 她痛定思痛後的體會,完全印證了為什麼文革結束後中國人民會鍥而不捨地追求以憲政、民主、自由、人權、法治等等理念為標誌的核心價值。 宋彬彬這個反思,起碼比中聯辦宣傳文體部長郝鐵川先生把中共的歷史錯誤比喻為「母親錯打孩子」(見《明報》2011年2月22日報道)要顯得更真實、更有人性、更符合正常人的心態。 該輪到中共了 國內很多網友都指出,像文革這麼嚴重的災難,不能只有個人的道歉悔罪,還應該由中共出面正式向人民道歉。所以大家都在問:宋彬彬道歉了,該輪到中共了。 在1966至76年的10年間,中...

20140128-《讀書好》第七十七期,打開書櫃預告

《讀書好》第七十七期,打開書櫃預告 陶傑.讀書.做人 21:33 2014/1/28 劉:其實亦會否跟中國知識分子缺乏多元的文化中心有關?他們都想做官,這些多年來都在讀同一本書。 陶:那當然,其實為甚麼文人不去當商人。金庸數口精,又寫小說,又當報館皇帝管理一班文化人,他身兼商人、文人、皇帝三重性格。所以我說應該鼓吹文化人更加文化分裂。就算外國也崇尚Steve Jobs吧,Steve Jobs讀哈佛,可是知識分子,所以說這幾種身份之間本應沒有衝突。但為甚麼中國人就要求文人一定要清高?死的時候要拿頸擋刀?為甚麼不可以說醫生風骨?律師風骨?CEO風骨?測量師風骨?為甚麼要將知識分子compartmentalize和specifically地圈成一個小眾社群?根本全民都是知識分子! 從前農、工、商算文盲,但現在不是吧?香港可有九所大學。但現在討論普選時,大學的校長和教授們在哪?昔日丁文光讀地質學,黃萬里讀水利學,但他們反對建三峽,他們願意承擔為民請命的角色。香港呢?CEO就進銀行、去蘭桂坊,說I hate politics。結果我跪下了我便沒風骨?這是甚麼道理?甚麼邏輯?這根本是最大的欺淩。 所以說到底,為甚麼我要犧性自己?但這正正是共產黨最想做的結局:分化。只是被推出來受死的人,他們有運行嗎?沒有。共產黨隨後便可逐個擊破。 然後這不又回到香港的原罪:考試、當公務員、考專業資格、泊個大碼頭,都為顧全自己。中國人是自私的,self-interested。所以《禮運大同篇》,也是孫中山當時所說的「天下為公」概念,甚至是毛澤東青年時代的共產,都正正針對中國人「極度自私」的小農心態,只望見自己眼前兩畝地,其他的就「哪管他人瓦上霜」。這樣不成為一個state;這種民族做不成citizen。所以,要瓦解你們,太容易。 讀書愈不實用愈好 劉:其實這也不是政治發展的問題,是整個香港社會的根本問題,這根本不是知識型社會。 陶:從來都沒有知識型社會。說回讀書,讀書並不真的有效。看書其實愈不實用愈好。詩詞、宗教、古代人物傳記、藝術,愈不實用,愈應該看。這樣人才會有inspirations,有創意。再到了相當年紀,你自然會打通。十五、六歲讀莎士比亞的Othello或King Lear,當然不會有真實感受,因為那是悲劇。 劉: 但在西方,學生真的要讀希臘悲劇。 陶...

20140127-皮亞:賀歲片,是高興還是掃興?

皮亞:賀歲片,是高興還是掃興? 20140127 好了,2014年香港有新景象:賀歲片不再是黃百鳴一部,曾志偉一部,《我愛HK》終於斷尾,向電視劇《愛.回家》認輸。今年四部賀歲片,有四個不同題材,值得高興,但仔細一看,四部戲都…… 農曆新年,首要的節目,當然是拜年、行花市,不過隨着香港市面活動人口瘋狂膨脹,搭地鐵點止要等多一班車,連辦年貨也要排滿一條街,行花市自然要幾迫有幾迫。提早買票,新年假期鑽進電影院,也是明智。「賀歲片」在公眾心目中還有多少美好形象,大家心照,過去幾年,賀歲檔都是黃百鳴一部,曾志偉一部,天下就是這麼大了,情况猶如扭開電視,無綫電視大把節目睇,但除了無綫,就只有無綫。喜歡看電影的還好,還有一個選擇叫「西片」,只看電視的,唯一出路是加裝收費電視,看看球賽或紀錄片。 賀歲片的原意,是在新一年令觀眾開心高興,但過去幾年不是百鳴哥就是志偉哥的情况,反過來令人感到掃興的機會絕對不是沒有。今年2014年,好像有點新意思,百鳴哥與志偉哥合而為一,合演《六福喜事》,真要說聲恭喜恭喜,喜歡他們的,大可以安心以一張票價捧足兩個場,想另有選擇的,也就要細看一下,還有什麼精彩電影了。  《賭城風雲》翻炒《賭神》? 2013年頭,劉偉強監製,王晶導演,周潤發主演的《大上海》,結果令人意料。影片拍攝嚴謹,劇本完整,姿態正經,一點胡鬧感覺也沒有,問題是很多人對王晶電影有負面印象,偶有一部身世清白,也難洗掉過去積聚多年的烏黑,所以有不少看過的人,都不相信這部片,但也無阻這部片的成績——或許手法沒有太大新意,但《大上海》是好看的,有質素的。同班人馬(少了編劇文雋)今年繼續翻叮昔日拿手小菜,是為《賭城風雲》。《大上海》翻叮《上海灘》的梟雄故事,《賭城風雲》自然是《賭神》的變奏。 《賭神》的格局是師父加徒弟,周潤發加劉德華,《賭城風雲》格局不變,劉德華的變成謝霆鋒。《賭城風雲》也不盡是翻炒《賭神》,翻炒的只是觀眾對《賭神》的眷戀,謝霆鋒的角色,不是劉德華當年演的蠱惑仔,他演打仔。《賭城風雲》除了賭,還有不少動作打鬥場面,這個任務就落在謝霆鋒身上。或許靠神化的賭術,和不斷扭橋,對同一班製作人來說,已經扭無可扭,加入大量動作是慣常的出路,場景還包括了世界兩大賭城拉斯維加斯和澳門。當然大家仍會期待周潤發在關鍵時刻的「捽牌」,究竟會捽出什麼,這一點,肯定比所有動...

20140126-果欄﹕向北望?百感交集的香港觀眾

果欄﹕向北望?百感交集的香港觀眾 文:阿果 19:39 26/1/2014 【明報專訊】這個星期,「香港」「觀眾」的眼神和心情,注定一同開叉。 得由上星期日的「本地樂壇盛事」說起。這場「盛事」,名叫《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由TVB悉心炮製,今年的賣點,不是「天王巨星」、「非凡歌藝」,而是(再一次的)「一人一票」、「全民公投」,結果林峰和容祖兒獲選為「眾望所歸」的最佳男女歌手。這邊廂頒獎禮標榜「全民」,放大「盛事」,那邊廂「全民」卻決不賣帳——有人恥笑林峰失準,痛斥台上眾人「不是歌手」;亦有人(再次)鄭重提醒廣大市民,這場「香港式公投」,絕非普選(又或「精選」),說到底它不過是一場徹頭徹尾的篩選遊戲。 面對(又)一場本地音樂大爛騷,有人堅持努力批判,吐血埋怨香港樂壇歌不勁、曲不金,令有心人痛心疾首;也有人選擇轉移視線,亮電腦,北望神州,尋找五光十色的流行光影——例如是近期由內地紅到香港的《我是歌手》。 G.E.M.成名港人矛盾 《我是歌手》,中國湖南衛視精心炮製的音樂真人騷,第一季節目叫好叫座,曾經引來兩岸歌迷熱烈迴響(亦即互相指罵)。新一季節目載譽重來,照舊由七位來自兩岸三地的知名歌手同場較量,再由五百名現場評審投票決定名次。這場大玩「中國式普選」的音樂騷,近日在中港兩地同時成為熱話,箇中原因只有一個:香港歌手鄧紫棋(G.E.M.)的演出。小妮子不單參賽,更加一戰成名,聲名大噪,一夜之間成了全國樂迷的新寵(微博粉絲數量以幾何倍數增長),有內地樂評人則感嘆,原來香港還有如此「唱得又睇得」的歌手;與此同時,香港人亦為之驕傲,有專欄作家甚至公開感謝G.E.M.:「讓我們看見香港樂壇的新希望」。 當然,不是人人都為G.E.M.的演出而喝彩。有許多人說,她只賣技巧,不講感情,是嗌歌而非唱歌,是歌唱機械人而非歌手。「G.E.M.唱得好嗎?」這道問題,沒有明確答案,我不想深究。過去幾天,一邊重溫G.E.M.由寂寂無聞(有許多香港觀眾說,從不知G.E.M.唱得這樣好),變為全國焦點的過程,一邊查看內地網民和香港百姓的即時迴響,老實說,我的心情有點矛盾。這一刻,反而想講講身為「香港」「觀眾」的這種心情。 高呼港文化不死又怕行得太埋 事實上,論近期在內地走紅的香港歌手,G.E.M.不是唯一一個。就在G.E.M.身處長沙比賽的同時,大眾女神謝安...

20140126-周日話題﹕加勒比海的一塊紅布

周日話題﹕加勒比海的一塊紅布 文 :長平 9:28 26/1/2014 【明報專訊】總部設在華盛頓的國際調查記者同盟(ICIJ)發布了一個重磅新聞:包括習近平親屬在內的中國權貴在海外設立了大量離岸公司,並通過這些公司轉移和隱藏了巨額財產。就在發布的當天,因為呼籲官員財產公開而被拘捕的許志永在北京受審。這令習近平「蒼蠅老虎一起打」、「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等反腐誓言顯得虛偽而造作。 讓中共感到震驚的大概還有這則新聞的產生方式:ICIJ將世界各地的調查記者聯合起來,與多國媒體進行合作,對世界上最強大的專制國家最核心的秘密進行調查。來自歐洲、北美、亞洲和其他地區的來自46個國家及地區的86名記者參與了這場對離岸金融秘密的調查報道。他們花費半年時間,查閱250萬件文件和數千個名字。連日來,美國、英國、德國、加拿大等國的媒體都對調查結果進行報告。儘管該組織此前也以這種方式揭露過西方政客的醜聞,但是像這樣大的規模尚屬史無前例,在中共肆意打壓和收買境外媒體的當下意義重大。 4000貪官捲走500億美元 以離岸公司轉移財產的故事,中國讀者並不陌生。早在十年前,商務部研究員梅新育領銜的團隊主持過《中國與離岸金融中心跨境資本流動問題研究》的課題報告。報告顯示,2004年第一季度,加勒比海的英屬維爾京群島在中國外資來源中位列第2,開曼群島、薩摩亞分別位列第7位和第9位。媒體根據該報告總結出,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通過離岸公司,中國大約有4000名腐敗犯罪分子逃到國外,帶走500多億美元的資金,這些資金大多是通過離岸公司向外轉移。 事情的蹺蹊在於,時隔6年之後的2010年,商務部新聞辦通知各媒體,否認「4000貪官捲走500億美元」。梅新育也出面闢謠,專門撰寫了文章交給媒體發表。文中如此駁斥謠言:「只要冷靜思索一下,便可知道此說荒謬。500億美元按早期匯率計算約合4000億元人民幣,一個外逃貪官就要捲走1億元,可能嗎?成克杰以全國人大副委員長之尊,其犯罪所得尚且是4000萬元,不考慮留在國內帶不出去的非法財產,平均每個外逃貪官就要捲走2.5個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的全部犯罪所得?難道中國建國不足55年時僅外逃官員中就有4000人級別遠遠高於全國人大副委員長?」 認為一個貪官不可能捲走1億元,而且貪污金額與官員級別掛,梅新育研究員這種反駁幾近幼稚。當時,官階低於成克杰...

20140126-moviechic,moviestyle﹕賀歲片,是高興還是掃興?

moviechic,moviestyle﹕賀歲片,是高興還是掃興? 文:皮亞 9:23 26/1/2014 【明報專訊】好了,2014年香港有新景象:賀歲片不再是黃百鳴一部,曾志偉一部,《我愛HK》終於斷尾,向電視劇《愛.回家》認輸。今年四部賀歲片,有四個不同題材,值得高興,但仔細一看,四部戲都…… 農曆新年,首要的節目,當然是拜年、行花市,不過隨香港市面活動人口瘋狂膨脹,搭地鐵點止要等多一班車,連辦年貨也要排滿一條街,行花市自然要幾迫有幾迫。提早買票,新年假期鑽進電影院,也是明智。「賀歲片」在公眾心目中還有多少美好形象,大家心照,過去幾年,賀歲檔都是黃百鳴一部,曾志偉一部,天下就是這麼大了,情猶如扭開電視,無綫電視大把節目睇,但除了無綫,就只有無綫。喜歡看電影的還好,還有一個選擇叫「西片」,只看電視的,唯一出路是加裝收費電視,看看球賽或紀錄片。 賀歲片的原意,是在新一年令觀眾開心高興,但過去幾年不是百鳴哥就是志偉哥的情,反過來令人感到掃興的機會絕對不是沒有。今年2014年,好像有點新意思,百鳴哥與志偉哥合而為一,合演《六福喜事》,真要說聲恭喜恭喜,喜歡他們的,大可以安心以一張票價捧足兩個場,想另有選擇的,也就要細看一下,還有什麼精彩電影了。 《賭城風雲》翻炒《賭神》? 2013年頭,劉偉強監製,王晶導演,周潤發主演的《大上海》,結果令人意料。影片拍攝嚴謹,劇本完整,姿態正經,一點胡鬧感覺也沒有,問題是很多人對王晶電影有負面印象,偶有一部身世清白,也難洗掉過去積聚多年的烏黑,所以有不少看過的人,都不相信這部片,但也無阻這部片的成績——或許手法沒有太大新意,但《大上海》是好看的,有質素的。同班人馬(少了編劇文雋)今年繼續翻叮昔日拿手小菜,是為《賭城風雲》。《大上海》翻叮《上海灘》的梟雄故事,《賭城風雲》自然是《賭神》的變奏。 《賭神》的格局是師父加徒弟,周潤發加劉德華,《賭城風雲》格局不變,劉德華的變成謝霆鋒。《賭城風雲》也不盡是翻炒《賭神》,翻炒的只是觀眾對《賭神》的眷戀,謝霆鋒的角色,不是劉德華當年演的蠱惑仔,他演打仔。《賭城風雲》除了賭,還有不少動作打鬥場面,這個任務就落在謝霆鋒身上。或許靠神化的賭術,和不斷扭橋,對同一班製作人來說,已經扭無可扭,加入大量動作是慣常的出路,場景還包括了世界兩大賭城拉斯維加斯和澳門。當然大家仍會期待...

20140126-什麼人訪問什麼人﹕香港本土:從何而來?要往哪處去?

什麼人訪問什麼人﹕香港本土:從何而來?要往哪處去? 文:庫斯克 9:18 26/1/2014 【明報專訊】這幾年「本土」、「城邦」、「港中矛盾」、「族群身分」、「左翼vs本土」「包容」等討論之激烈程度,是幾年前難以想像的。最初這討論是在網上和社運圈子出現的,後來討論蔓延到主流媒體、政壇,成了社會議題。「香港本土」這個議題,討論很激烈,但參考資料不算多,如果要定一個閱讀清單,也許不易(我知,一定要有《城邦論》嘛)。 「香港是個城邦」這個說法源自陳雲的《香港城邦論》,香港作為城邦,含意是香港有其獨特的歷史、文化、政治地位,有其獨特性和歷史傳承。城邦論一出,彷彿為當時剛萌芽的本土思潮打了一支強心針,大家發現原來香港本土思潮可以有論述基礎的。雖然陳雲的見解不是人人都讚同,但不得不否認,「城邦」的說法打入了很多人的心坎中。 《城邦舊事:十二本書看香港本土史》(下稱《城》)作者徐承恩自稱是第三代香港人、中華帝國邊緣的海洋族群的後代。他上一本著作《精英惡鬥:香港官商霸權興衰史》,以權力網絡分析的研究方法,道出了香港統治階層的變化,書出版於梁氏奪權成功之時,其後的統治階層網絡換班的情,與書中的分析不謀而合。 庫:為什麼會寫《城》? 徐:寫完《精英惡鬥》之後,發覺很多寫香港歷史的書都不是從香港本位出發,有的是從中國角度出發,有的是從西方角度出發,那些比較值得看的,都是英文書。我想寫一本大家都容易看的香港本位出發的香港史書,我念碩士的時候上過呂大樂的課,覺得他的上課模式可以用來寫書,就是每課選取一本有代表性的書來講某個課題,於是我選了十二本有代表的書籍,分十二個章節來講由開埠至今的香港史。 庫:你寫《城》的時候,想帶出什麼信息? 徐:其實香港人這個族群有其淵源和獨特的發展歷程,與中國大陸有明顯不同的命運歷程。 香港社會=海洋族群+難民遺民 庫:這個不同的命運歷程,是個歷史的偶然?英國人要求的不是香港的話,就沒有了? 徐:其實不是。在開埠之前,其實香港已經存在一個「海洋族群」,英國人在鴉片戰爭之前已經跟這個海洋族群合作走私,香港本來是個走私基地,要求割讓香港是有其實際考慮的因素。 庫:海洋族群這個概念有趣。這個族群就是香港本土意識的原型? 徐:應該這樣說,如果不是英治,香港以至廣東也只是中華帝國的邊緣,在文化和政治上沒有任何角色。香...

20140126-綠色生活:馬鞍山郊野公園,綠化地帶=可發展的灰色地帶

綠色生活:馬鞍山郊野公園,綠化地帶=可發展的灰色地帶 文 李佩雯 郊野公園系列(一) 8:59 26/1/2014 【明報專訊】郊野公園,這四個字出現於我們生活的不同畫面:一家人周末郊遊、學校秋季大旅行、良朋共聚BBQ…… 在如此密集城市居住,能與這片綠土毗鄰,外籍人士也羨慕,不乏遊人來香港,為的不是購物,而是遠足。 這系列將會遊走多個郊野公園,介紹各公園之最,可能是最動人、最具歷史價值、最有故事的。 今期由馬鞍山郊野公園開始,在最大高山草原,眺望城市和自然景觀相連的天平線,經過盛極一時的鐵礦場遺址,途中還見到將發展的綠化地帶,終摘去鮮花,種出180幢低密度豪宅。 下一代人,會否就此記不起燕尾蝶對花蕊的牽掛? 香港罕有高山草原 香港現時有24個(包括擴建部分)郊野公園,由1970年代起出現在香港的版圖上,經歷了數十年,在城市愈見先進、人滿為患之時,不論你是哪一代人,大自然和郊野公園都給予我們喘息的空間。 「山嶺海灘屬於大多數人」 郊野公園之成立,保護了香港約四成郊野土地,早於1977年,香港政府已劃定了首批郊野公園,翻看舊相片,一家大小愛到郊野公園燒烤,學校必辦郊野公園旅行,迄今,郊野公園成為熱愛遠足的朋友之周末「蒲點」。城市與郊野,近在咫尺,山巒起伏,環抱海灣。時代變,郊野公園的設施亦不斷改善,不僅吸引香港人,連台灣、日韓等外地遊客也專程來港遠足。 郊野公園的成立,愛遠足郊遊的麥理浩港督功不可沒,他在1976年制定《郊野公園條例》,首次為香港郊區劃定郊野公園範圍,希望新市鎮與市區的發展與郊野的保育取得平衡,往後郊野公園計劃全速展開。麥理浩的名句:「山嶺海灘屬於大多數人。」 現今政府有聽過嗎? 綠化地帶建豪宅 郊野公園範圍受到郊野公園法例所保護,避免受破壞和發展,而一些稱為「綠化地帶」的地區,是作為郊野公園和人為發展的緩衝區,仍為「不宜發展的用地」,不過本月初有報道,指出去年9月政府准許地產商於馬鞍山郊野公園旁的127萬平方呎「綠化地帶」大興土木建180幢低密度豪宅,被指事前未有廣泛諮詢,有團體認為「先斬後奏」,城市發展無可厚非,但如何在保育之間取得平衡? 城鄉布景 奇峰異嶺 馬鞍山郊野公園成立於1979,沒有她,東九龍和中九龍會失色不少。漁護署前助理署長王福義心繫郊野公園數十年,在郊野公園成立...

20140126-品味蘋果:李柱銘徒弟,從廉租屋住上山頂治,精英大狀用腦撐民主

品味蘋果:李柱銘徒弟,從廉租屋住上山頂治,精英大狀用腦撐民主 8:42 26/1/2014 ■又再退休的資深大律師陳志海少談政治,心懷柏拉圖理想國度:社會和諧,眾人按能力各司其職。 資深大律師陳志海入行第一年的其中一宗官司,是代表一個賣魚的婦人。七十年代末,一個賣魚婦人的兒子偷渡來港,母親收留兒子,最終被控協助及教唆他人非法入境。 「Court!」法庭所有人站起來。陳志海記憶中,那個年代,粉嶺法庭外還有牛在路邊走過。他雖然初出茅廬,但他想:只有500元,要不要長途跋涉從香港島走到粉嶺做代表律師?最終他接受這宗案子。誰勝誰負不重要,只要有最好的準備,當他在法庭上站起來陳詞之時,是賺定了。因為庭上幾個律師立刻就看出年輕大狀的料子,暗忖這個小子是誰? 案件完結,婦人交來500元律師費。陳志海皺着眉頭說,「她交來的錢,有一陣腥味」。賣魚人的錢,腥中有汗,他皺眉,是因為想起當時的心情。銀紙越腥,越令年輕大狀感受當事人搵錢辛勞。500元對當年一個街邊魚販是十分大的數目,他庭上滔滔15分鐘,就收下人家多少天的血汗錢?最終他心裏過不去,錢也沒收下。 大狀故事開始。今年60歲第二度退休,陳志海在美國銀行大廈30樓以上接受本報訪問。「第一次退休後的四年非常充實,兩年前,有一點技癢,再做大狀」。雖然站在法庭上的感覺依然很好,但壓力大,現在又再選擇退休寫書了。以他的性格,如果要改一個武俠人物式的名字,最好叫任我行。 ■陳志海的著作《古今中外》及《All Kinds of Everything》。 為女友讀法律遠離草根 陳志海澄清自己過去並非一個經常為弱勢社群打官司的大狀。當大律師,有價有巿,一天一天的成功之時,正也一天一天遠離草根。賣魚婦人案件後,陳志海收費價目逐漸上升,再不會有500元定價,也再不會有人向他送上草根能負擔得起的案子。近10多年來,他接手的大案,代表的當事人,非富則貴,包括代表王廷歆與龔如心爭產。在香港大學民調風波委員會聆訊裏,代表港大前校長鄭耀宗,也代表過英皇娛樂與李澤楷前女友梁洛施就合約問題對簿公堂。 今年剛好是他出任資深大律師20年,他甚少接受訪問,有專欄作者說30年前訪問過他。10年前,他捐款500萬元給中大法律學院後,也做了幾次專訪,鼓勵捐獻文化,前此,他也有捐款給香港大學。看他的報章資料,看到一個大狀法庭上滔滔雄辯,隨機應變。...

20140126-蘋果側影:四十年一遇暴動露冰山一角,獅城賤待印度外勞

蘋果側影:四十年一遇暴動露冰山一角,獅城賤待印度外勞 8:39 26/1/2014 ■宿舍單位沒有間隔,九張上下格床緊貼並排而放,空氣瀰漫汗水味。【工人宿舍直擊】 巨型主題公園,整潔的市容,良好的治安,是不少港人對新加坡的印象;但上月,這個看似「一塵不染」的國家,卻爆出40年來首次暴動,逾百印度外勞因為一宗「撞死人」交通意外,觸發大暴動,推翻警車洩憤。事實上,隨着大量基建趕上馬,新加坡的外勞數目已佔當地人口達四分一,觸發社會矛盾。記者早前就在數名外勞協助下,走進當地一個大型的外勞宿舍,直擊獅城鮮為外界所見的另一面。 ■外勞宿舍,私人空間有限,工人都愛坐在走廊唞唞氣。 ■工人衣物掛滿露台,像萬國旗。 ■宿舍保安嚴密,四面圍滿鐵絲網。 保安森嚴宿舍如監獄 「住過不同宿舍,環境一樣差」。印度人Ranish在新加坡工作八年,住在Jurong Penjuru外勞宿舍已經兩年。就像大部份印度外勞一樣,離鄉別井出賣勞力,在新加坡輸入外勞政策下,在地盤工作,為掙萬多元月薪,對長工時、惡劣的居住環境諸多不滿,但反抗無力,「在印度賺不到這樣高的工資,加上到來時借錢付中介費,若被遣返,如何還債?」他語帶無奈地反問。 Ranish所住的宿舍,遠離市中心,座落新加坡Jurong東區。由最近的地鐵站步行前往,約需半小時。米黃色的石屎建築,被貨櫃場及工廠包圍,沿途泥濘路,每有重型車進出,揚起漫天沙塵。六層高的宿舍,共有十多幢,估計住上數千外勞,工人把衣物和橙色工衣掛滿露台,像萬國旗,為一式一樣的建築,增添了些微生氣。 ■位於市中心的小印度區,是印度外勞的社交集中地,並設印度寺廟。 ■自上月在小印度區爆發大衝突,區內街頭巷尾都見巡邏警員。 ■廁所只有兩個廁格,從早到晚都見人龍排隊沖涼和洗衫。 「嚴禁工人帶外人進入宿舍」。這個住滿外勞的小社區,保安異常嚴密,宿舍內外,貼滿的,都是這樣的通告。每個員工進入前必須「拍卡」;每個閘門,又有保安員把守。傍晚5時,一架接一架的旅遊車,魚貫駛進宿舍外的空地,記者把握機會,透過員工掩護,成功混進工人宿舍,得以一窺這個不一樣的真實世界。 宿舍四面圍滿鐵絲網;閉路電視,隨處可見。約400方呎的單位,只有一扇小窗,沒有間隔,九張上下格床緊貼並排而放,相連的廁所只有兩個廁格,旁邊放上四個煮食爐。工人赤着膊到處走,空氣瀰...

20140126-星期日專題:通渠可稱王,床板作畫板,鷹師傅路邊畫出彩虹

星期日專題:通渠可稱王,床板作畫板,鷹師傅路邊畫出彩虹 8:35 26/1/2014 ■縱使途人駐足旁觀,堅叔一於少理,把「畫板」架在垃圾桶上低頭猛畫。朱永倫攝 【本報訊】經過調景嶺、將軍澳地鐵站,總不難見到黃治堅的畫。秀麗的字,寫着「修理坐廁」,配以用粗黑箱頭筆畫的「飛鷹」,無限聯想;還有騰雲駕霧的飛龍,趣味盎然,藝術家白雙全,在他的面書大讚是「好字好畫」,有人甚至說,他的畫似足豐子愷。「天上嘅鷹,自由自在,飛唔到,就畫吧。」原來,渠王半生傳奇,父親是國民黨保安旅參謀長,母親文革被迫害自殺,如今以維修通渠為業,隱身都市,「能畫,就很好」,他說。 記者:呂麗嬋 堅叔現年68歲,是街坊名人,寶號多多。由尋常的通渠佬,到街頭畫家、鷹師傅,不一而足。調景嶺設計學院對出的欄杆,是他的「基地」,路過的學生,見到他在畫,竊竊私語:「呢隻鷹好出名㗎!」就似塗鴉大王曾灶財,他的畫,全都就地取材。畫筆,是褲袋常備的黑色箱頭筆;白色的木板,在垃圾房執拾。準備就緒,蹲在地下,一揮而就,沒幾分鐘,就畫好。 ■堅叔的畫全部就地取材,白色木板在垃圾房執拾,而黑色箱頭筆充畫筆。 想不到街邊有知音 「寫通渠修理廁所,點會有人留意吖?咪諗住畫吓畫吸引人睇,點知好多人打電話嚟,唔係叫我維修,係問我:可唔可以幫佢畫年畫、寫對聯;有啲人成日見我畫鷹,就叫我鷹師傅!」堅叔家住調景嶺公屋,他那修理坐廁的「板畫」,隨街可見,儼如街坊畫廊:「坐廁沖水力不足,拉唔到水,就要換配件,亦可做頂蓋按掣。」配以自畫的插畫和手提電話號碼,成為有趣的城市一景,網友都認為他是街頭藝術家。 他笑言,年近古稀,已無所求,想不到街邊找到知音。「調景嶺近堆填區,天空最多鷹,見到展翅飛翔,自由自在,做唔到,就畫出嚟,當自己識飛。」畫畫自娛,堅叔說,是苦中一點甜。爸爸是黃埔軍校畢業的國民黨江蘇保安第八旅參謀長黃自強,1949年中共建國,一朝天子一朝臣,父親避走台灣,在香港出生的他,與母親及妹妹滯留老鄉,進出不得。「阿媽讀好多書,教我讀書寫字,我同妹妹都有香港出世紙,但大陸審批出境嘅公安話係爛紙,叫我唔好成日諗住去香港。」時局混亂,輾轉留在內地,國民黨家眷的特殊身份,讓黃治堅一家吃盡苦頭。「阿媽係官太,半世人無做過粗活,但馬死落地行,執牛糞當肥料去賣,靠好心鄰居食剩啲粥飯接濟,不過最致命嘅,係之後嘅連串政治運動...

20140126-柳俊江--反智動物:以佛之名

反智動物:以佛之名 8:11 26/1/2014 ■「佛祖在心中,凡事皆修佛」,假和尚還是真羅漢,你又可判別嗎? 蛇年最後一個大計劃,導演一個廣告拍攝,算是職業生涯一大挑戰,過程效果看來都不錯,稍後和大家分享點滴。再完成這篇專欄,差不多可以收爐準備辦年貨了,有點太遲沒有辦法,生活逼人,我等凡夫俗子種種塵世事糾纏在身上,放手一搏亦無可厚非,惟有依良心辦事,對得住自己和家人朋友就好。不過世人總對某些人的要求要高一些,尤其對一些背負宗教信仰道德的人。 過去一星期大家拿佛教開了個大玩笑,網上二次創作了《活佛VIVA(活着VIVA)》、《忘情釋迦舞(忘情森巴舞)》、《唸經36小時(On Call36小時)》、《Lonely Buddha Birthday(Lonely Merry Christmas)》、《Buddha California(Hotel California)》等等,筆者看得眼淚都笑出來,罪過罪過﹗ ■法門寺的景區開發公司,曾因想來港上市而受非議。 為宗教情傷 除了報以掌聲笑聲,盛讚二次創作滿載創意,相信宗教人士看得很不是味兒,為何網友大唱:「吃了豬肉便流淚,吃上了狗肉又離去」(《活佛VIVA》詞)直指僧人操守;又聽人唱:「誰又來頌唱詩歌禱告,凡事唔如意教堂哭訴,還遇見MK想去溝女至聽佈道,教友又老蘭夜蒲」(《Lonely Buddha Birthday》詞)力諷天主基督教徒操行。大眾竟然競相傳閱,看似深有同感,至此我頗為宗教情傷。 同時我又想起前年盛夏一單冷門新聞。二○一二年九月,兩名內地年輕僧侶,身穿袈裟,在金紫荊廣場對開跳海,他們獲救後解釋,因有感內地貪污腐化,於是遁入佛門遠離凡塵,竟發現寺院同樣黑暗作孽,控訴無門,惟有滔海,以死相諫。 近段時期,佛教團體收入神秘,支出不透明,批評者眾。尤是中國模式遁入空門,令著名古寺紛紛因財失義。少林寺上市集資概念炒作多時,盛傳香港中旅集團和登封市組合資公司,挾少林寺之名上市。最後少林方丈釋永信被迫出來澄清,把少林寺上市比喻火燒少林,弘揚佛法的事業將難以堅持,一千五百年的少林歷史必定毀於一旦。表面看來,少林商業糾紛似告一段落,暮鼓晨鐘依舊,其實暗地裏地方政府和財團仍虎視眈眈,去年一度強行接管嵩山少林景區,又被叫停。有僧人企硬,亦有和尚和商人藕斷絲連,將長期拖着少林的後腳,少林已經徒具軀殼...

20140117-蘇賡哲:武士道與創造能力

蘇賡哲:武士道與創造能力 1月17日多倫多明報 8:15 26/1/2014     不久前,改編自日本《忠臣藏》故事的《浪魂47》在加上映。對西方觀眾來說,這部影片具有相當程度的異種文化震撼力。 比起本尼迪的《菊花與刀》,它的娛樂性令受眾對了解日本文化變得有一種「深刻的輕鬆」。網上有人稱讚它為「上乘的斬妖除魔片」,說得很皮相。中國作家周興旺寫過《日本人就是武士道》,他說日本武士「終其一生都要將個人生命置之度外,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在任何時刻、任何情況下,都要為家族、集團和國家拚死命。武士道要靠生命和鮮血來體現,它能夠最大限度地挖掘日本人的主動精神,創造精神和犧牲精神,具有難以估量的物質化能量。」     我覺得最堪尋味的是所謂「創新精神」。周興旺沒有解釋武士道為甚麼會有創造精神,《浪魂47》也沒有。電影告訴觀眾的是日本森嚴的社會階級觀念、武士對主人無條件的忠誠,忠誠到無條件地奉上自已的性命,忠臣其實就是忠奴。     新加坡和日本都是現代化國家,國民過著不相伯仲的好日子。不過,很多人認同,新加坡統治階層的有力控制,對國民創造能力是有所窒礙的。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對創造能力何以反而有利,這是很值得深入研究的課題。事實上即使在軍國主義時期,日本的文學藝術成就,也非任何時期的新加坡可以比擬。到今日為止,得到諾貝爾獎的日本人,數量在亞洲首屈一指。     安倍晉三在參拜靖國神社後,又大讚軍國主義電影《永遠的零》,他漏了《浪魂47》。

20140125-從《我是歌手》到香港歌手

從《我是歌手》到香港歌手 2014-01-25 刺青雜誌 從《我是歌手》到香港歌手 文:張莉莉 8:14 26/1/2014 香港,並不可能推出類似《我是歌手》的歌唱節目。因為,香港並沒有像樣的歌手。 或許,這樣說未免是以偏概全了。當然,香港必然有些唱得之人,但在現今樂壇並稱不上是樂壇,音樂只容得下如大染缸一般的娛樂圈,要統計誰是真正的「歌手」,恐怕是萬中無一了。 中國,又稱山寨大國,也不願把人家的節目全盤翻拍一次,造就了引起全城關注的《我是歌手》,並由觀眾聽審選擇自己認為本場表現最佳的歌手。在香港,要製作一個相當高質素的歌唱比賽顯然是困難的;一來,如上文所述,有實力、唱功的人少之又少;二來,音樂不過是K歌,大家玩玩便好,何必比賽一決雌雄分高下?再者,無論是贏或輸,歌手仍然能留在樂壇打滾。要在娛樂圈創出一番新事業有何難?有一張漂亮的臉蛋就夠了,沒有的話,也可以靠化妝或是身材。唱歌,大抵是看人,而不是歌曲的本身。否則,唱片公司又何須花資金製作極具有故事情節,又有靚景的MV? 早前看過了GEM的競演,網上留言褒貶參半。就我而言,論唱功,她的確無出其右,極有感染力;論感情,可見她投入舞台表演,彷彿說「this is my stage!」,感情就自自然然發揮得淋漓盡致。有主持曾問她,覺得自己的排名如何,她回答一句:「只要有進步就好了。」在香港樂壇,還能存有這份態度的歌手,十個指頭也數得盡吧。當我們看見一些曾多次獲得「最佳男歌手」的男歌手,一邊看手機看歌詞,一邊唱歌,還要多次走音;又如一些奪得什麼「勁爆」的女歌手,也不過是雞仔聲,拍戲仲多過唱歌;坦白說,難道他們還敢說一句「我是歌手」嗎?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街頭busking,他們整個感覺都是敬業樂業,心無旁騖,態度比那些最佳歌手還要好。歌,唱得不好不要緊,沒有技巧也不打緊,算了;問題是,你唱得不好還要挑挑剔剔,以為自己是天下無敵,這是歌手應有的所作所為嗎?香港歌手,或許很怕歌手比賽,大家都唱得不好,連歌手應有條件都沒有。那些歌,給學生課餘時減壓唱唱就好了,或者,熱戀失戀聽聽應景,這就足夠了,歌手的素質不必太高。聽眾的音樂水平不會很高,走音半度大家也未必聽得見。歌手因而得過且過,視聽眾如無物,可謂樂壇悲哀。 做歌手,就有責任給聽眾一份音樂享受,唱不了也至少有尊重音樂的態度。唯我獨尊的嘴臉只會...

20140126-畢黛:我要去黃大仙擺年宵,一則90後女生的開檔宣言

畢黛:我要去黃大仙擺年宵,一則90後女生的開檔宣言 8:13 26/1/2014 {明報世紀版編按:新春之前盤點一二,在《活佛Viva》風行網絡世界之前,有個創意團體叫「賣字」,以風格獨特的書法寫歌詞,隨興寫,隨時上載,引來不少人注目。農曆新年將至,年宵市場在這兩天陸續「開檔」。「賣字」成員都是90後女生,早前決定闖入黃大仙年宵市場(摩士3號公園)發揮創意。今天,由成員畢黛撰文,並為文章繪畫插畫,談談她從構思到擺檔前一刻的思考與經歷。先從她陪阿媽去街市談起……} 《香港法例》第149章《公眾假期條例》第四條寫着「(……)政府部門首長如認為為了公眾服務的利益或方便公眾而有需要,可安排任何辦事處在公眾假期辦公和安排該處的工作在公眾假期進行,並要求在其部門服務的人在公眾假期執行他們的職責及職能」。這個世界上,在公眾假期都覺得自己要守護地球的,除了Avenger(《復仇者聯盟》),那種人,叫阿媽。 中國人的過年其實是東方聖誕節。聖誕節,人類一到聖誕節就會荷爾蒙失調,腎上腺素飈升。君不見聖誕節減價時I.T.收銀處是5條戲院散場時女廁人龍的長度,一街都減價,一街都是一張張會行會跑的信用卡。我甚至懷疑有人會在聖誕節時請假不是去旅行,而是走遍每一間ON SALE的舖頭。其實過年都一樣,不過人物角色地方就輕輕換一下。 決定開年宵是一時衝動 如果聖誕節是一個OL在尖沙嘴買鞋,那麼過年,就是阿媽在街市買雞。勝利感相若。「你唔會明。」她們最會說:「你唔會明。」而我的確是不明白的。到底為了幾底蘿蔔糕為什麼要到刨蘿蔔絲刨到手指麻痺,為了新年沒有活雞賣而又要在新年食活雞的迷思,又要去幾百個街市搵隻過到電的雞,冰鮮雞咪好哋哋。「你唔會明。」當我每次都好好奇為什麼阿媽要儲一整年的氣只為過年的時候變一次超級撒亞人,她都會說:「你唔會明。」不明白,但我永遠都覺得比達好型。 儲氣做一件事。例如開一檔年宵。 當我舊年10月尾跟人討論要開一檔年宵的時候,「你明唔明」則成了我的最常用句式。「你明唔明點解我要咁做」,「你明唔明我想做乜」, 你明唔明,我其實覺得無人明。開一檔年宵其實是一個衝動。開一檔年宵喎。做一堆你自己的東西喎,設計一大堆其實好無謂但你又好想要的product,喎。我是一個有精神潔癖的人,我總要為我做的事找理由。當我跟別人說,有些人會說好迫人,有些人說會好賺錢...

20140126-元氣堂:黃錢其濂VS伍經衡,學好英文要有鬥心

元氣堂:黃錢其濂VS伍經衡,學好英文要有鬥心 8:11 26/1/2014 黃錢其濂,港英時代高官,曾當英文老師,也做過補習天后,近年專注寫書教英文;伍經衡,遵理學校創辦人,有25年經驗的英語補習天王。兩人同樣以身為英語導師自豪,就算身處近年英語水平被批評退步失色的香港,仍沒有一點軟骨頭。在這個強調贏在起跑線的時代,兩代補習天王天后卻自言童年時英文都是很差,能走到現今的位置,靠的是現代年輕人最缺乏的耐力和鬥心。從他們的對談中,或許家長和學生們也得到一點啟示。 記者:謝翠玲 攝影:陳偉良(部份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黃錢其濂,1937年生於上海,1949年隨父母移居香港,曾出任港英政府社會福利署署長、衞生福利司和立法局議員。畢業於香港大學英國文學系,曾任英文教師七年之久,後加入政府工作,97後赴澳洲跟女兒生活,2011年回流香港並出任補習導師,著有兩本英語教學實用書,也曾出版英文小說《Rainbow City》及《Flower Mountain》。 ■黃太推介想學好英文的同學可以看《Harry Potter》(哈利波特),書中J.K.羅琳活用現代英文,而且從故事也讓人知道外國人和中國人的生活態度。 伍經衡,較為人熟悉是其英文名字Richard Eng,60後,著名補教名師,大型補習社遵理學校創辦人之一,是首位接受雜誌《亞洲週刊》及CNN訪問的華人補習導師。曾著有多本英語文法參考書。 ■伍經衡推介Dan Brown《The Da Vinci Code》(達文西密碼),說可以先看電影再看書會更易上手。 他們的英文啟蒙老師…… 黃:黃錢其濂 伍:伍經衡 黃:我開步學ABC時已12歲。我那時是「舊移民」,從大陸出來,一個英文字都不認識。我爸爸在復旦大學畢業,後來是哥倫比亞大學Master of Education,中英文頂呱呱,我舅父是美國軍校畢業。我親生母親不懂英文,但她是在湖南大學讀法文的。我識上海話,湖南話,後來到了香港,要學粵語和英文。ABCD was really difficult for me。但爸爸說香港是殖民地,要學好英文。 49年我進拔萃讀書,老師清一色是西人,學生有很多混血兒,那時是一律不可說中文,不然會被罰錢,因為老師會不知你在說甚麼!那時習慣了聽正確的發音,但當其時我並不知道同學和老師說的英文是甚麼意思,但後來聽...

20140126-陳淑莊--蝶夢莊周:白宮管家的啟示

蝶夢莊周:白宮管家的啟示 8:10 26/1/2014 沒有期望總有驚喜,我以為《白宮管家》講述的是黑人管家如何盡忠職守服侍歷任美國總統的故事,卻沒想到導演李丹尼斯(Lee Daniels)聰明地以黑人管家和叛逆兒子的父子情軸線,帶出整個美國民權運動的進程。 說李丹尼斯聰明,因為這個據說是改編自白宮第一代黑人管家Eugene Allen的真人真事,其實加入了很多虛構的情節。例如電影說黑人管家幼時跟隨父母在棉花農場打工,目睹母親被白人地主強姦、父親被殺;又例如電影裏的管家有兩個兒子,一個去了打越戰,另一個是社運先鋒,但根據《時代周刊》的報道,這些都不是事實。當然戲內提及的歷任美國總統,有褒有貶,自然又引起一些專家爭辯。不過反正我抱着娛樂消遣的心態走進戲院,倒覺得這種戲劇情節令故事更加緊湊。 故事的軸心就是一雙父子對爭取民權的不同態度。黑人管家經過父親喪命、母親發瘋後,他離鄉別井在高級酒店當侍應,再被招攬到白宮當管家,對他來說,他覺得自己的生活待遇越來越好。他在白宮三十多年,侍候過七任美國總統,他幾乎不去打聽國策討論或國家機密,但總是有意無意知道這些總統在為全國如火如荼的民權運動惆悵,不過他堅持不理政治的原則,做一個忠心耿耿的白宮管家。 ■《白宮管家》導演李丹尼斯以黑人管家和叛逆兒子的父子線帶出美國民權運動的進程。 美國民權運動的進程 可是他的兒子不同,自幼已經沉默寡言,親朋戚友慶祝父親受聘白宮,唯獨他不滿父親去當白人「家奴」。一家人慶祝他畢業,他卻跟父親搶白道:「你見我的學校有白人學生嗎?」等他長大了,他經常上街抗爭,例如當時社會實施種族隔離,公眾地方分有黑人區和白人區,他跟同伴佔領白人區不走,結果他的抗爭道路上,不斷被白人襲擊、被警察拘捕,但他總是打不還手、罵不還口,堅持非暴力抗爭的原則。 對平權的理念落差令兩父子的隔膜越來越大,終於越走越遠,如同陌路。 我在戲院看得很投入,我幻想很多社運界的朋友都會欣賞男主角的兒子,為了追求心目中的公義寧願以身犯險,卻總是堅守和平方法。我同時又對男管家主角的心態大惑不解,他的成長經歷最應該感受到種族隔離和公義不彰的禍害,他卻竟然對與自己有切身關係的民權運動不聞不問,甚至極之反對兒子參加。我一邊看戲一邊想,到底組織社會運動的人,應該怎樣去感召這些政治冷感的人呢? 但原來,黑人管家雖然沒有拋頭顱灑熱血爭...

20140126-畢明--她令什麼都更有趣

她令什麼都更有趣 8:07 26/1/2014 有些人你實在不知道他們用了什麼替自己調味,可以煮出一個品格美味得那樣驚人的自己;也不知道她們在自己的專業下了什麼工夫,可以提煉出一個精彩得那樣過份的自己。 上帝是偏心的,看梅麗史翠普就知。祂創造她之前那夜一定睡得很香,Mrs. God一定對祂很好(如果上面有這位),心情一定超靚,否則世上怎會有個Meryl Streep?真心相信心情不好那天上帝造的是「鹽蛇」曱甴梁X英。 今年她又獲提名奧斯卡最佳女主角,在《一個葬禮四個失禮》中又再技驚四座:刻薄強悍悲哀孤獨破碎,用一張利嘴打七傷拳,損人傷己爐火純青。為宣傳電影,她剛上了《The Elle Show》清談節目,其中一個環節叫「梅麗史翠普令什麼聽起來都更有趣」。絕對。Ellen請梅姨用性感mode讀出食譜,用分娩mode讀出交通消息,用不耐煩少年mode讀出維基百科硬資訊。結果?節目短片在youtube瞬間瘋傳;結果你想拿避孕套去煮麥皮,交通消息裏差不多聽見BB喊聲,維基資訊中有反眼反叛和嚼着香口膠的不屑。神奇,頂級,超卓!秒間入戲超越方法演技。有些人討厭得未說完一句話,你已在腦中殺死了他,兩次,盡量殘忍;可愛的梅姨,在她還未hi完你已經啜了她五次,盡量肉緊。 約兩年前,她親赴北京國家大劇院作中美文化交流,在馬友友的現場伴奏下唸詩、讀信,看了這表演你會相信自己前世一定做對了什麼事。詩樂相輝相擁,簡雅相和,意在弦外,肺腑莫名地感情用事覺得藝術至善,文字多美,活着真好。她唸王維的《鹿柴》:「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譯了英文的詩在她演繹下有種空靈,在幽幽的大提琴聲中嫋嫋,低迴。然後讀信,一代美國現代舞蹈/編舞家Martha Graham寫給另一位舞蹈家好友Agnes de Mille的信。"Divinely inspired"的她改寫整個現代舞風景時,Pina Bausch還未出生。Martha Graham這信,任何從事藝術或創作的人都該讀,讀得心跳加速:"There is a vitality, a life force, a quickening that is translated through you into action, and because there is only one of you in all ti...

20140126-陶傑--左右不是人

左右不是人 8:06 26/1/2014 做報紙除了新聞要力求客觀,報紙的評論版,從來不必「左右平衡」。香港在英治時代,報攤百花齊放,那時是真正的新聞自由,大家覺得英國很好,所以沒有人反對英女皇。想看共產左報,可以看「文匯」。想看國府的親台報刊,大可選讀「香港時報」。欲知第三股勢力的自由知識份子怎麼說,可以看查先生獨立辦的「明報」──當年的明報,不是「左右平衡」的所謂「中立」,而是有別於文革極左與蔣家戒嚴以外見解的獨立,而獨立,也有鮮明的立場。 一份報紙體現的是辦報人的信仰:澳洲的梅鐸和英國的羅斯柴德勳爵各自有所信仰──如果老闆相信自由市場、反對極權,則報紙反共而維護人權,像英國的「每日電訊報」和英國「太陽報」;如果老闆同情貧苦階層,認為社會福利多派一點,則報紙左傾而對蘇聯有點「知識份子」的憧憬,如英國的「衛報」。 「每日電訊報」的評論版,不必撥出一半篇幅,刊登英國極左派元老彭東尼(Tony Benn)呼籲早日廢除皇室的言論。「衛報」的評論版,也不必刻意出讓另一半篇幅,刊登保守黨右翼政治家鐵比特(Norman Tebbit)要求限制巴基斯坦移民的論點,以示「客觀、公正、平衡」。 因為英國的讀者有水準,他們不是白癡。他們買一份報紙,想知道你到底主張肉食,還是素食,不必你同時說肉食有何營養,而素食又如何有益健康。他們想看主筆和報紙的主政者怎樣由一個角度看一件事,而不是想看你毫無立場,把報紙篇幅搞成一個雜架攤,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然後又以盾來「平衡」矛。 通脹厲害,報紙越來越貴,報紙老闆不可以只信仰銀紙,沒有其他。智商正常的真正知識份子,不會有興趣花七八元看一份想「左右平衡」的報紙。但是有人以為,向共產黨獻出一半篇幅,中國會諒解他們的「包容」和「平衡」。中國不止要你這亮光的一半,漸漸他還要你黑暗的另一半,所以我崇優,我一貫覺得,英國的報紙太好看了。 陶傑

20140125-王迪詩--富豪的家

富豪的家 17:51 2014/1/25 信報 上星期談到我辭掉工作轉做全職作家大約一年之後,為了籌錢交租而兼職教琴。經多個朋友輾轉介紹,一位陌生女士來電請我教她的女兒,並要求我先陪她買一台鋼琴。她看來像個普通師奶,往琴行的路上在街邊小販檔買手袋還要講價。來到琴行卻只問了售貨員一句:「你們全店最貴是哪一台鋼琴?」她連琴音都沒聽過,就買下那台160萬元的三角琴。 這是一件真人真事。我不能透露這個婦人的地址,那就讓我大概形容一下她的居住環境吧。她的家位於高級地段,是一座複式洋房,最近我從報章地產版看到同一條街另一座類似的房子,售價是1.3億元。雖然以我全職作家的收入屬於活在貧窮線下,但我也認識一些有錢人,總算見過一些豪宅,但像她的「豪宅」我這輩子還是第一次見。 我進入婦人的家後,發現自己站在一個長方形近千方呎的盒子裏,我想這大概應該是「客廳」吧,卻放了一張鐵碌架床,旁邊有兩張摺凳和一張木,除此以外沒有任何家具,我第一次體會到什麼叫「家徒四壁」。我不知所措地站在那裏,竭力去把這一切合理化……但到底為什麼要坐摺凳呢?既然可以不假思索就豪花160萬元買三角琴,住過億元的房子,居然坐摺凳?買張梳化真那麼困難嗎?她連電視機也沒有,要看電視就用laptop。 婦人卻似乎很為這特獨的家居布置自豪。她抱著兩歲女兒,一邊指著碌架床說:「我的女兒睡下格床,菲傭睡上格,方便她晚上照顧孩子。」然後她把女兒放在地上,那女娃跌跌撞撞地跑開了。「我喜歡讓孩子自由發展,所以把碌架床放在客廳,讓她一覺醒來就可以到處跑跑,也盡量少放家具,給孩子多點空間。」我看著這客廳心想,確實大把「空間」,簡直就像撒哈拉沙漠一樣呀。 地下這一層有兩個房間,小的那個亂七八糟堆滿雜物,另一個是全屋最大的主人套房,但「主人」卻不睡這裏,而是用這套房放了三角琴,房間的落地玻璃外就是花園。婦人又很自豪地領我參觀二樓,同樣「家徒四壁」,她和丈夫的睡房也在二樓。 那天下課後我跟婦人略略談了孩子的學習情況,然後對她說:「就如我之前在電話中所說,一般而言每月的學費是在每月第一課繳付的。但既然你特別要求於每課完結時繳付該堂學費,it’s fine for me。請問現在可以付今堂的學費嗎?」 「啊,對!差點忘了。你等我一下。」婦人說罷快步走開,我坐在客廳的摺凳上等著。 「這個送給你的。」婦人笑瞇瞇地說...

20140125-我所認識的姚文田

我所認識的姚文田 8:33 25/1/2014 ■晨鐘書局曾出版批評中共領導人的書籍,姚文田在深圳被扣押懷疑與此有關。資料圖片 1月21日,驚悉香港晨鐘書局創辦人、六四屠城後被捕的唯一一位香港學生姚勇戰之父姚文田先生,在深圳已被扣押近三個月,我內心相當沉重,久久不能自已。姚先生曾經親自為我結集出版政論文章,至今已出版《風雨如晦》和《革命倒影》兩冊。我們二人合作將近四年,偶爾相聚閒聊時事,讓我獲益良多。 據我了解,姚先生這次是因為遇人不淑,不幸被中共當局在10月27日於深圳誘捕,並被指為走私化工原料等普通貨品,涉嫌偷稅漏稅,至今尚未被起訴。目前患有心臟病的他正在深圳市內的看守所醫院內接受監視醫護,但據說在拘押期間曾經多次陷入昏迷。他的家人無法跟他見面,但已安排內地律師協助見面和辯護。 即使姚先生的家人或有不同意見,而且真相依然有待澄清,但坊間輿論一般相信,這是中共當局假借走私之名,把中共視為香港出版事業的眼中釘拔出香港,把他扣押在內地,制止姚先生繼續出版拒共反共書籍。作家余杰指出:姚文田先生在被捕前,他們正在商議其新作《中國教父習近平》的出版,恐怕正是他被拘捕的原因,藉此拖延或中斷此書以及其他書籍的出版計劃。果真如此,我對中共只有兩句話:那是沒用的,我們是不會被嚇倒的!立即釋放姚文田先生,讓他返港就醫!近日,余杰更在網上發起聯署抗議運動,呼籲釋放姚文田先生,我當然義不容辭,參與聯署,同時也鼓勵大家參與,盡一切力量營救姚先生。 如果這次事件是政治拘禁,正如余杰所說,事件跟港視牌照、《明報》撤換總編事件一樣,對香港言論、新聞、出版自由將會構成重大傷害。港人不要沉默,不要坐以待斃,拒絕溫水煮蛙,應當團結一致,奮起抗爭到底。 姚文田先生祖籍四川,定居香港,港英時代曾任高級工程師,退休後投入出版事業,但仍不時穿梭中港兩地。他兒子姚勇戰在六四慘案後被捕一事,以及後來海外民運事業的迷亂異象,一直縈繞在姚先生腦中,讓他在退休後把全副精神投入在出版事業上,努力推動百家爭鳴,實現憲政民主。他有一句話,一直讓我相當感動:「現在我出版的書不一定是銷量冠軍,但將來我出版的書一定廣為傳誦!」他就是有這種志氣和高度,所以能夠不困於時勢,反而年逾七旬依然生機勃勃,積極推動出版大量拒共反共、宣揚憲政民主的書籍。 當年獨立中文筆會會長劉曉波更加拍板,委託晨鐘書局出版會員著作,並...

20140125-蕭雪樺:「瀏覽」時代,點到即止

蕭雪樺:「瀏覽」時代,點到即止 8:33 25/1/2014 「專注力殘餘時間 2:27」 誰都知道,人的成就與專注力有關。如果自小就有很強的專注力,讀書、辦事都心不旁鶩,各方面的成就都可以優於常人。這與人的品性、天賦有關,也與環境、時代有關。有研究發現,由於各種誘惑越來越多,現代人的專注力在下降。 專注力以集中注意力的時間來量度,即 attention span。由於定義不同、測量方法有異,人的平均專注力的大小有不同的數據。 有個網站就「人的專注力可以維持多久」提供不同的答案。一說,這隨年齡而異,成年人約為20分鐘,幼兒只有5分鐘;一說,平均是10至12分鐘;一說只有8 秒!8秒?的確有這樣的數據:美國人二零零零年的專注力是12秒,到二零一三年下降到8秒。這指的應該是 focus attention,即受到突然刺激──例如某種鈴聲──時聚精匯神的時間。 此外有持續專注力 sustained attention,這是指集中精神於學習、工作的專注力,所做事情的風險越高,對人的專注力的要求就越高。據《維基百科》,大部分健康的青少年和成人的持續專注力可以一次持續約40分鐘以上;經歇息,可以再集中精神。 進入網絡時代之後,網上訊息洶湧而至,人變得窮於應付,專注力受到前所未有的考驗。美國有一個名為「庶幾平均:網絡使用之觀察研究」(Not Quite the Average: An Empirical Study of Web Use)的統計報告,是對人們網上閱讀專注力的調查,數據來自近六萬個頁面瀏覽 (page views)。它提供了這樣的數據: 不足4秒即翻過去的頁面: 17%; 耗時10多分鐘閱讀的頁面: 4%; 在字數111字以下的頁面,閱讀過的字數佔:49%; 在一般字數字(593字)的頁面,閱讀過的字數佔:28%; 頁面每多 100 個字,多花的瀏覽時間: 4.4秒。 到網上閱讀稱為「瀏覽」,這個詞用得非常準確。不同字典對「瀏覽」的解釋是「大略地看」、「大略看看」、「粗略地看一遍」,英文是 scan, glance over, skim through。以上數據可以說明粗略到什麼程度。「點到即止」,在網絡時代有新的意思。 美國網上雜誌 Slate 上也有一篇題為 You Won’t Finish This Articl...

20140125-健吾:我是香港人

健吾:我是香港人 8:30 25/1/2014 【明報專訊】香港年輕女歌手於大陸歌唱節目大放異彩,香港人好像很快忘了,幾星期前,大家才一起問她「使唔使咁呀」。現在,一起叫她加油了。你看?電視節目,多麼的重要。難怪,如果一男子能選擇,他都決不想香港再出現多一個免費電視台。 一個電視台,要做一個節目,提醒大家原來「香港」有歌手。或許,下次電視台可以照辦煮碗,大搞《我是男人》、《我是女人》、《我是母親》,再找一班男人女人和母親把他們的男性、女性和母性特徵都拿出來,放到面,好等觀眾們在最準確的時點大笑大哭大叫,然後我們就會乖乖的好好再一次「反思」男人、女人和母親的定義和意義是什麼。 還記得新聞系的老師說過,媒體研究其實很大,做的課題可以很多。為什麼大家都在談的節目,抄出來扭出來扮出來的《爸爸去哪兒》、《快樂大本營》和《我是歌手》,為什麼都在長沙。湖南有什麼特別,為什麼可以做出一些影響全國以至全球華人的「想法」的節目?而香港的娛樂工業,在長期沒有競爭,再由短視和沒學識的主事人整天到晚向北靠攏,香港人逐步逐步被矮化和邊緣化,已是不爭的事實。 不是嗎?當一個在上海出生、四歲時才來香港發光發熱的歌手,要回到大陸,在大陸的舞台上做一些矯情庸俗極致的節目轉內銷,才可以令香港的觀眾坐下來,看一些認認真真的流行音樂表演,而不是一些自稱是「全民選出」但卻不告訴所有市民這是一個有篩選年終歌手選舉。你說,究竟可憐的,是什麼人? 還要重演幾次? 每當我談及中港關係或香港娛樂圈狀的時候,都會看到一些網民很奇怪的怒吼,如「健吾這人,究竟對香港的GDP貢獻了幾多」,或是「如果不是大陸什麼什麼,香港人早就死了死了」。我決定把這些文字寫出來,原因只有一個:因為,我比這些只會說「如果不是大陸什麼什麼」的人知道得更多,很多很多。再回望神州,娛樂圈的人有運行嗎?聽聽這個新鮮熱辣的故事吧:皆因國內嚴打古裝劇,港台演員,將要面對很大的打擊。現在每個大陸電視台頂多只可以一年出產一至兩套古裝劇,所有劇集就得依主旋律走,走向時裝。時裝劇講求的實感和親切感。香港和台灣的演員,怎麼扮怎麼演,都會被國內的電視製作人嫌他們「不接地氣」,不能演由鄉郊地區到城市向上爬的純情民工女,更不能演上海大都會內由低至高向上爬的小開角色。老老實實,一眾電視及電視製作的前輩,請你們真的好好的想想,大陸究竟是什麼。香港還...

20140125-戴耀廷:放鬆自己

戴耀廷:放鬆自己 8:28 25/1/2014 最近看到一個介紹武術的電視節目,講到一種武術的技術甚至精神,就是要學懂放鬆自己。當人們一拳打中你的身體時,若你是繃緊身體的話,就會完全承受那一拳的力度,身體自然會感到由此而來的痛楚。但若你能放鬆身體,那一拳卻會好像打在一個枕頭上,軟綿綿地把那一拳的大部分力度化了去,反而不會感到很痛。我受到很大的啟發,不在於武術,而是看到若能懂得放鬆自己,也有用於與不同意見者間的商討,甚至更有用於面對人生的各種挑戰。 當聽見其他人批評甚或攻擊自己的意見時,很多人選擇即時以言語敵擋反駁,但那就會即時陷進了對方觀點的糾纏中。若對方的觀點正擊中自己觀點的弱處,反駁未必有力,那自己即時的反駁,就好像被擊中一拳後繃緊身體而承受盡那拳的力度,必有損傷。 但在聽到這種批評或攻擊自己的意見時,也可以選擇先放鬆自己,不即時反擊,聽清對方的觀點並想一想。如對方觀點是有所據,不妨吸納對方觀點可用之處,修正自己原先的想法,再把自己經修正的想法提出來。這就像在被人擊中一拳時,把身體放鬆,先順拳勢擺動身體,卸去那拳的大部分力度,減低衝擊力,或更可能移至有利的位置,伺機而動。 在人生路上,每一個人都必然會碰上不如意的事,就好像給人在身上打了一拳一樣。若我們因這些打擊而自暴自棄,就像繃緊身體承受盡那拳的力,傷害至深。但在面對人生各種挑戰,如也可以放鬆自己,輕鬆面對,就可把這些不如意事所造成的打擊如被拳頭擊中時放鬆身體把打擊輕輕卸去,或許更能從中汲取教訓,不單不會對自己造成過大的傷害,更可因而重新定位再上路。 當然,說要放鬆自己容易,做起來卻一點也不容易。在嘗試放鬆自己的身體時,我發現放鬆了這塊肌肉,緊張只是轉到另一塊肌肉去。要完全放鬆全身是一點也不易的。要在爭辯中放鬆自己,和在人生中放鬆自己去面對打擊,也都是知易行難。 戴耀廷

20140125-【七筆思議】一言棠:爆粗

【七筆思議】一言棠:爆粗 7:36 25/1/2014 ■唐英年在立法會曾引用「吊吊揈」,有失身份。 今日開筆寫粗口。 粗口是與社會現象和生活狀況相對而產生的次文化,源遠流長,各地不同民族衍生不同粗口,但異曲同工,都是主要為彌補基本言語上表達態度時的不足,尤其對於在激動和憤怒時以增聲勢,作為攻擊、羞辱對方的一種語言工具,亦往往是觸發强烈衝突的導火線;但另一方面,語氣有別,適當地運用粗口在日常用語,卻有助輕鬆氣氛的「反作用」,總之不論正反兩極,講粗口都帶有幫助發洩的使命。 粗口主要內容總離不開性器官和性交動作,中外如是,殊途同歸,學者相信由人類遠祖為敬畏生殖器官而產生宗教崇拜文化的結果。總覽各國粗口,若論精闢多采,抵死啜核,兼氣勢不凡,由五大單字串連或個別發揮的功效各擅勝場,亦為廣東粗口包羅萬象,形、聲、意皆到,敢稱天下之獨秀。 有失尊貴身份 小學生都知,在日常生活中,講粗口是大忌,難登大雅之堂,殊不知當今廟堂朝中,所謂為官者未必敢公然爆粗,但亦不時語帶粗穢,有失尊貴身份,如唐英年曾在立法會就曾引用「吊吊揈」(意即形容男人赤裸而下體隨意擺動);甚至最近議員鍾樹根亦叫王維基得嗰廿億不如「收皮」(意指陽具龜縮,即失卻男子氣概,有咒罵別人於死地含意);另外,公眾人物在大氣電波粗口照出街亦有心或無意地偶爾發生,無意者通常衰講得心急,明顯案例是亞視前高層盛品儒一句「眾所鳩知」,明明形容大家都知曉的事情,換上一個單字,意思就變成「乜都唔知」,這也是廣東粗口的語言力量特質;而所謂有心者,現今網上電台節目主持擺明車馬,以為有型,但其實不夠高明,回應中國人「妾不如偷」的民間哲理,在大氣電波中要講得有理有據,又不讓人覺被責備才是高招,表表者亦敢稱是香港電視史上首次直播爆粗,肯定是70年代中無綫賑災籌款節目中,由梁醒波、李香琴和肥姐合演的《審死官》折子戲。波叔擅長爆肚搞笑,話說寫狀紙執筆忘字,查辭海時念字曰:「滾、搵、笨、腎、聞、麈……」最後一個,竟大聲爆出個「撚」字,還加以注解:「剔手邊做個然字唔係撚咩?」講得理直氣壯。 寫得出的粗口並非公廁牆壁門身獨有,亦非下三濫文章專用,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內裏的梁山好漢其實都是市井粗人,自然粗口橫飛,代表人物為魯智深和李逵,口頭禪分別為「教你咬我鳥」和「兀那廝鳥」,鳥,指陽具,前者意思是叫人你替我口交,語氣謙彬有...

20140125-世界停頓,我們讀書

世界停頓,我們讀書 文︰鄺頴萱 7:34 25/1/2014 馬年將至,《讀書好》將如駿馬,大步迎向前。 除了剛推出的《讀書好 TV》每日為大家在 YouTube 分享好書,新一年首先成立「上書會」Up Book Club,梁文道為書會起了個口號,相當霸氣,叫「世界停頓.我們讀書」。此句該怎樣解讀?我認為代表了一種追求知識一往向前的態度,不理外邊怎樣風雨交加、末世沉淪,即使世界都停頓下來了,我們仍要拿起書本閱讀,這也代表以一份讀書人的沉着,來面對泰山崩塌。既反映了現實沉重的一面,也懷着應對的一種從容。 今天在香港,做出版也好,當個有見地的讀者也好,多少也「被沉重」起來。在資本與權力雙重夾擊下,原本屬言論自由一員的出版業,也無端變了敏感行業。再加上商舖租金狂升、剩得只有大型連鎖集團可以在主要商業購物區佔一席位,在壟斷市場下,讀者在書店內看到的買到的,知否當中又有幾多是經過了「篩選」?而年中在芸芸眾多出版當中,你們又知否自己錯過了甚麼? 與其埋怨,不如坐言起行,動念、動心之外,最重要還是動手。為了這個原因,我們決定成立「上書會」。由陶傑、梁文道、張鐵志、劉細良及鄺頴萱為會員選書,這五人組的閱讀取向、興趣範圍,大家應略知一二,多以人文科學為主,那些想知道炒股投資秘笈、流年運程、減肥美容的,抱歉這個讀書會未必是你杯茶 。 梁文道為書會定了個宗旨:「有態度的選擇、有見地的閱讀」。五人選擇的書,代表我們的態度,每年開出的書單,不會是一張甜酸苦辣、包羅萬有的酒樓點心紙,而是一桌私房菜。交付年費,會定期收到新書,可優先參加文化活動,與作者對談。閱讀是生活的一部分,讀書之餘能將見地分享,是一大樂事。所以這不是以購書優惠折扣作招徠的團購會,而是以見解、態度、理念為先的讀書人社群。 今期我們訪問了陶傑,由讀書、做人,談到了中國知識分子的集體悲劇命運,訪問愈聽下去心情就愈沉重。他也是個有明確態度的讀書人,陶傑認為香港知識階層力量薄弱,源於閱讀態度。專業人士眾多卻不讀書,看書的就只挑實用書,普遍對人文科學欠缺興趣。這種狀態令香港知識階層離散,易被權力操控。 無需參看今年的術數命理推測,也知香港在馬年將不會易過,要用樂觀態度去面對悲觀的現實,就只有那種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的沉着與從容,要處變不驚,就是因為你所擁有知識,有見地、有自信。

20140125-【七筆思議】我來了,是要叫人得過癮:愛國就去搶福袋

【七筆思議】我來了,是要叫人得過癮:愛國就去搶福袋 7:34 25/1/2014 ■本年初,大批遠征東瀛之愛國自由行志士,集體前往東京,搶購日本商店推出之福袋。 二○一四年初,大批遠征東瀛之愛國自由行志士,集體前往東京,於街頭鬧市遍地開花,搶購日本商店推出之福袋。此行動乃愛國反日之最崇高表現,堪比當年珍珠港遇襲後,美帝反攻轟炸東京兵工廠的行動(話說回來,美帝本身也非好東西,故亦毋須過份表揚,如欲知詳情,可參考電影《珍珠港》(Pearl Harbor)後半段。對,是比較悶的那一段)。 惜個別媒體別有用心,對此連番抹黑,指國人搶購福袋,當中更牽涉混入假籌排隊,讓日本平民拿了籌也領不到福袋,譴責此行徑有辱國體。此論點實在扭曲是非,顛倒黑白,誣衊我國民族之崇高愛國情操,實有必要撰文平反。 貪婪企業賺到盡 隨着日寇多次於國際場合連番公開挑釁,廣大愛國民眾早已到了容忍的極限,加上近年愛國反日意識日趨成熟,國人終能體會到,在本土燒毀自家人之日產汽車及搗毀華人開設的壽司店,並不能真正貫徹反日力度。 為讓廣大民眾了解搶福袋之進擊行動之前,必須先闡述所謂福袋的歷史。 日本福袋文化,存在於不同的零售業,其理念源自各大貪婪企業,一年到晚,在自由市場之名的掩飾下,盡情搜括民脂民膏,獲取龐大利潤。故於一年將盡之際,各資本家為了表演貓哭老鼠,就作秀表示要回饋廣大被掠奪之受害人,於是有所謂的福袋。他們把其月下貨品,放進一個密封袋子內,以號稱超值價發售。要是福袋定價為一萬元,貪婪企業就會號稱其貨品真實價值肯定超過一萬元,以供客人排隊認購。因此你只要付出一萬日圓,就有可能得到價值五萬日圓之貨品。 部分媒體藉着我國愛國之士搶購福袋,來突顯中國與日本的民族性差異。因為我們相信日本人對商譽之重視,所以日本店舖推出福袋,即使看不到貨品,我們也會相信它內裏的價值,必然高於其售價。相反,福袋一事,根本無法在國內推行。因為在內地商店購物,別說福袋,即使他們告訴你某產品,也可能並非真的符合其價錢。 ■日本福袋文化,存在於不同的零售業。 ■商家把其月下貨品,放進一個密封袋子內,以號稱超值價發售。 「從來無商不奸」 有人藉此譴責國內之黑心食品,我認為實在毋須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從來無商不奸,只是程度區別而已,黑心食品固然存在,但此批媚外人士,又有否想過,日本商戶之所以能於年尾做這...

20140125-容許再生:寒冬動一動,新年持續苗條

容許再生:寒冬動一動,新年持續苗條 7:33 25/1/2014 接近農曆新年的日子,終於可以好好放個假休息一下,大家準備好如何度過這一年一度的假期了嗎? 很多人在這段時間,最害怕的莫過於連續幾天的大吃大喝,體重會急速飆升,美食當前要忍口談何容易,不妨用一些外力來輔助自己燃燒熱量吧。近幾年台灣非常盛行慢跑活動:color run、螢光夜跑等……想參加還得手腳快,因為名額就跟搶天王天后演唱會一樣瞬間爆滿,為何台灣人不管男女老少都愛跑步呢?跑步是最容易入手的的運動,不用花錢上健身房,不用配合任何時間,隨時都可以進行,跑步也是一種全身性的有氧運動,有氧運動也是被公認最好的健身與減肥方法,跑步更是燃燒卡路里最快的運動,當你跑步時,全身肌肉會呈現有節奏的收縮和鬆弛,也可以讓肌肉變得緊實。很多人擔心的蘿蔔腿問題,其實只要確實在跑步前進行伸展操,回家後也可以靠適度的熱敷,搭配瘦身產品按摩,再配合睡前抬腿五到十分鐘舒緩一下,這樣一來不但沒有蘿蔔腿,還可以讓你的身形變得更sexy喔。 ■別忘了為自己挑選一雙輕盈好跑的跑鞋。 ■跑完步,切記別吃pizza等高熱量食物。 挺直腰背小跑 如果你原本沒有跑步的習慣,建議可以每周挑選兩到三天作開始,每次跑20到30分鐘,剛開始時,先讓自己以輕鬆的狀態下跑完,不要硬逼自己一定要跑到多少公里。一開始過度的疲勞,不但會讓你快速喪失跑步動力,還有可能造成運動傷害,到一、兩個月後自己開始熟悉跑步的運動生活後,就可以慢慢增加跑步的時間與天數。跑步時的呼吸與步伐也必須有節奏,建議透過鼻子吸氣、嘴巴吐氣,一吸一吐或兩吸一吐都可以,只要不會覺得喘不過氣或口乾舌燥都是OK的。正確的跑步姿勢為挺直背部,維持抬頭挺胸的狀態跑步,如果稍嫌辛苦的話,可以將重心微微的往前傾,但要維持脊椎是直挺的感覺跑步,跑步時腳尖、膝蓋朝前,每一步都要整個腳掌着地,腳板放鬆,就可以很輕鬆地完成跑步,千萬不可駝背,這會讓重心全部往下掉,跑步時就無法順利牽動全身肌肉運動,還會過度地使用大腿跟腳尖的力量,所以有些人跑完步腳會痛就是這個原因。很多女生會習慣過度擺動手臂,認為可以順便瘦手臂,這是錯誤的認知,當你過度地左右擺動手臂時,會讓身體也跟着大幅度地晃動,跑步時就容易失去平衡,很容易浪費體力,變相把跑步的時間縮短。 最後,跑步前記得一定要暖身,簡單的動態伸展可以讓肌肉...

20140125-綠是彩色:懷澳門的舊

綠是彩色:懷澳門的舊 7:33 25/1/2014 ■路環暫時還保留昔日的生活閒情。 和一個內地記者去澳門,她突然很驚訝地發現,原來在網上一直看到地面一條條波浪紋的廣場,就是眼前的板樟堂:「我來這裏好幾次,都是人山人海,完全看不見地上的花紋!」 不禁想起2002年,我和電影導遊趙良駿合作寫了一本澳門旅遊書。那本書的開版相片,就是夕陽下的石子路,一塊塊小石子在陽光下,像是鍍上了黃金──澳門很小,可是文化很深,很多香港已經容不下的生活質素,由一碗認真的銀絲蛋麵,到純樸的街坊人情,當時仍然在澳門隨手可得。 那時候,海邊的民國大馬路還有不少優雅古舊的豪宅,小小半圓空地叫「半邊橙」,散步累了坐下看海,非常舒服,現在已經填海,焦點全去了觀光塔。還有營地大街的老店,遊客越多,老店卻消失得更快。如果這些都不能打動你:當年氹仔一間海景千呎單位,只是三十多萬元。 張國榮遺作《異度空間》,裏面住的房子有泳池的,就在氹仔。我當時去看他拍戲,好驚訝,那大廈外表看來平平無奇,但坐電梯時才知道全是複式單位,進門就是一座泳池!這樣的房子,也就是幾十萬。 後事如何,大家都知道。偶然再來澳門,每次都被密密麻麻的內地遊客嚇怕,散步?計程車也開不遠!連「移動」都困難的地方,別說生活了。 ■這十年澳門變化極大,主教山的聖母面向林立賭場。 ■路環豐富繽紛的鄉居生活。 路環 悠閒如昔 這次到澳門,特意去曾經很喜歡的路環。在碼頭坐計程車直去,以前從氹仔一過橋就是樹林,現在連橋都沒有了,高樓大廈過了又是高樓大廈,四處都是水泥地盤。「澳門無山啦,把山推落海才能起樓嘛!」司機開玩笑,他之前做賭場,說是受命拿幾千萬元去台灣買樓,最近才回到澳門轉行開計程車。 終於到達路環「市區」。雖然多了幾間新屋、有一些內地遊客、對開的橫琴島建築喧嘩,但走進路環的街仔,依然悠悠閒,公園凳上一粒一粒蠔豉,排隊曬太陽。清朝時的路環,繁榮如小鎮,這附近幾個島嶼都是海盜賊竇,路環北面水較深,碼頭邊全是船廠,然後當舖、雜貨店林立,接連到南面的民居:「計單奴街」像魚骨,兩邊小屋之間是無數的小巷,美女巷、水桶巷、鹹蝦巷……然後大大小小的空地,雞公圍、花草圍、賊仔圍……香港昔日的街名也是這樣生鬼吧,難得澳門人一直沒有刻意美化。清末葡國人制伏海盜後,一手起炮台、一手起教堂,聖方濟各堂擠進路環,還帶來一個小廣場。最後六...

20140125-蘋論:有誰可以保護「香港人優先」?

蘋論:有誰可以保護「香港人優先」? 7:04 25/1/2014 「香港人優先」4名成員,去年12月26日手持「港英旗」闖入駐港解放軍總部,駐軍即時報警及驅趕,有7名成員先後被捕,獲保釋。大陸官方《環球時報》報道,北京日前舉行一個題為「一國兩制和《駐軍法》」的研討會,引述「全國港澳研究會了解的情况」,指「港獨」組織「香港人優先」由2012年3月成立時有300多人,到去年11月已「有2.4萬人」,指其成員闖入駐港軍營是挑戰國家主權。研討會上,曾參與《駐軍法》起草工作的王新建大校,認為本港警方不應讓擅闖軍營者保釋。與會大陸學者說,「衝擊軍營不能歸為言論自由」,又指香港「一國不足,兩制有餘」,不能只講《基本法》,也要多講《憲法》。 《環球時報》報道在大陸微博和論壇不斷轉載,但「香港人優先」表示,組織的真正核心人物只得30多人,說有2.4萬人「發水」了近800倍,而身為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的劉兆佳則表示,沒聽說過「研究會」有做港獨研究,亦不應將facebook群組的「like」數目視為組織人數。這個副會長是不是傀儡或花瓶? 香港大概很少人知道有這個「港獨」組織。「香港人優先」或「我哋係香港人,唔係中國人」這類facebook群組的名字倒是聽過,但是否「港獨」呢?即使是「港獨」也要看只是宣傳「港獨」的理念,還是有發展「港獨」組織和實現「港獨」的力量。王新建大校引述「香港人優先」成員在網上揚言「此仇必千倍奉還」,就指有繼續犯罪意圖,這不是法治國家的觀念。在法治國家,就算是宣稱要「武裝推翻政府」,也會看說這話的人有沒有行動配合,是否有可觀的力量。如果連起碼的武裝都缺乏,就只會把這種話語當作自由言論。 其次,衝擊軍營是否言論自由?如果帶着武器去衝擊,那當然就不是言論而是行動了。沒有帶武器而且還展示旗幟,那就絕對屬於表達自由的範圍。其三,擅闖軍營者應否獲保釋?這應該由香港執法者決定,而不是由駐港軍營決定。按《駐軍法》及《公安條例》,港人擅闖軍營應由香港執法,而香港執法就須確保程序公平。 整件事更重要的是,主張「港獨」是否就是原罪?在英國,主張蘇格蘭獨立;在加國,主張魁北克獨立,都不是罪,可以公開議之,甚至以組織促成之。為甚麼在香港提一下「香港人優先」就被當作「港獨」?而何以提到「港獨」就有罪? 主張「香港人優先」不僅不是原罪,而且是理所當然。世界上任何人移居到任...

20130715-RTHK-鏗鏘集:我媽媽無罪

仔:我也想問為甚麼媽媽沒有犯罪,警察要抓我媽媽? 媽:這個呀,媽媽怎麼說呢? 媽:因為有些事情你還是不太懂。我只能告訴你,媽媽沒有犯罪。   有些事情你大了就會知道,知道嗎?   你長大了就會知道。 媽:多講他不一定能理解。   再說,現實跟他所學到的有衝突,我不敢多講。   講了,會改變他的想法。   所以我還是讓他童年的時候。   能天真一點,也是好事吧。 RTHK-鏗鏘集:我媽媽無罪 2013-7-15

20140427-阮穎嫻:《明報》的精神分裂

阮穎嫻:《明報》的精神分裂 20140127 ■1月20日,李慧玲、陳惜姿、吳志森、卉芸四人在《明報》副刊專欄齊齊開天窗,抗議抽稿事件。資料圖片 近日《明報》幾個專欄作者同日開天窗,抗議明報抽稿,一整版有四個大洞。《明報》淪陷之所以叫人惋惜,是因為不忍見其「公信第一」的金漆招牌黯然失色,多少知識分子的風骨伴隨金漆一併掉落。《明報》記者曾身犯險境調查豆腐渣工程、報道唐梁僭建、湯顯明貪腐等新聞。如今眼見一眾記者長年累月打下的江山即將煙消雲散,不禁令人嘆息。 香港傳媒正在淪陷是不爭事實。大部份傳媒控制權已集中在與中國關係密切的商家手中。香港記者協會2007年的調查顯示,近六成受訪新聞工作者認為業界的自我審查較九七嚴重,三成承認在過去十二個月曾進行自我審查,四成表示同事或上司有自我審查,當中包括淡化中央政府的負面消息、敏感消息及與傳媒老闆利益相關的負面消息。 《明報》的變化也早有端倪。在反高鐵事件上,社評贊成政府方案,但港聞版大幅報道反高鐵運動的波瀾壯闊,又肯定運動對社會的貢獻。李柱銘批評《明報》挺梁倒唐,但《明報》也有揭發梁振英僭建,並多番揭露現屆政府的醜聞紕漏。粉嶺高球會事件,一方面《明報》社評呼籲不應再逼高球會,另方面記者又窮追不捨在頭條揭發高球會違規僭建。這種情況在「星期日明報」及社評尤其明顯,區家麟、何雪瑩稱之為「精神分裂,陰陽怪氣」。 《明報》最大的價值,就是其「公信第一」的匾額:不過於激進,亦不過於保守。它跟民主黨一樣,幾十年的老字號,一路走來,累積了不少支持者。民主黨標榜理性務實,因時制宜,會與建制合作談判,容易吸納溫和派、中立人士、中產及知識分子支持。正因如此,碰到敏感議題,民主黨有能力引導市民支持其中一方,影響力舉足輕重。《明報》亦是一樣。 公眾對《明報》的情意結那麼深,正是因為其中肯公正的知識分子報紙形象。要從《明報》身上榨取最大價值,就不應有張揚的人事調動,也不應殘暴抽稿滅聲,而是對外繼續披着知識分子的外衣,內向記者施壓、微調角度、加強自我審查、減少向偵查記者投放資源,才能保住公眾對《明報》的信任,同時操控民意。給你一匙山埃,誰都不肯吃;但把山埃混進美酒佳餚,日積月累,遲早中毒。如今事件曝光,社會反彈極大,滿城風雨,沒有可能瞞過去。今後不管換不換人,大家都會金睛火眼贒實《明報》。 有人覺得苟延殘喘的《明報》會荼毒人心...

20140124-戴耀廷:半總統制下的林鄭月娥

戴耀廷:半總統制下的林鄭月娥 下午 01:48 2014/1/24 信報 2012年,我寫了一系列倡議特區憲制應引入「半總統制」的文章,以期解決行政與立法機關不協調的憲制問題。我建議的「港式半總統制」,主要是參考法國的制度,並結合香港的實際情況而得出來的。要點包括: 一、行政長官向中央政府提名政務司司長的人選,按憲法慣例能在立法會內取得大多數支持的人,他可以是立法會內大多數政黨的領袖;可以是得到立法會多個政黨聯合支持的人;可以是立法會議員(或不一定要是議員)。 二、政務司司長會向行政長官推薦主要官員的人選,再由行政長官向中央政府提名。主要官員可以有一部分是立法會議員,但不是所有主要官員均來自議員。行政會議繼續由行政長官主持,原由政務司司長領導的政策協調會議(實質是內閣會議),可以改由行政長官主持,這可確保行政長官在行政機關保持重要的領導角色。 三、因政務司司長及主要官員均是得到立法會大多數支持,這安排應可確保政府能夠取得立法會支持。政務司司長及其內閣須向立法會直接問責,若立法會對政務司司長投不信任票,他及其內閣就得辭職,再由行政長官任命另外能夠取得立法會大多數支持的人,出任新的政務司司長。 這個建議可以在現有的制度上,不用修改《基本法》,透過建立憲法慣例就可實行得到。它一方面能加強行政與立法協調的機制,另一方面也注入足夠的制度彈性,讓行政與立法有更多的迴轉空間,以減少行政與立法衝突所造成的僵局。 與我提出的不少建議一樣,這個建議也是少人問津的,當時可說只是引發「零討論」。想不到提出意見後的一年多,這建議卻在沒人察覺下(包括我自己),竟逐漸在現實政治中實現起來,關鍵點就是體現在現任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身上。 其實,由梁振英當選特首後要委任林鄭月娥為政務司司長,正是由於梁振英也知難以得到各界信任,不要說泛民主派,連建制派內也有很多人不信任他的,故此,為了讓新的管治班子能有效施政,梁振英惟有委任高民望、擁有豐富管治經驗和親和力、能與各界維持良好關係的林鄭月娥為政務司司長。這與「港式半總統制」下特首與政務司司長的關係不謀而合。 在特區新管治班子開展工作後不久,梁振英差不多是事事碰壁,惟有更加依賴林鄭月娥。這點北京政府更是看得非常透徹。以梁振英現在的弱勢看,與董建華於2003年後的情況非常相似。北京政府本可以故伎重施(以時任的政務司司...

20131201-大師講堂-杜琪峯《黑社會》

大師講堂-杜琪峯《黑社會》 下午 01:45 2013/12/01 聞天祥(以下簡稱聞):今年金馬奇幻影展的開幕片就是杜導演的《毒戰》,導演當時也來這個場地,跟很多影迷朋友分享拍攝的甘苦。今天很高興又請到導演。首先,黑幫電影在香港影壇是個非常獨特的類型,甚至比好萊塢還有意思,吳宇森從《英雄本色》起自成一家,古惑仔系列也在香港紅極一時,連王家衛也拍過《旺角卡門》、爾冬陞也拍了《旺角黑夜》。但到了杜琪峯導演手上,我們又看到迥然不同的黑幫電影,今天我們看的影片就叫《黑社會》。先請教導演,黑幫電影對您有什麼特別意義?為什麼想拍這部片? 杜琪峯(以下簡稱杜):黑幫電影從香港有電影以來就有了。我的角度是這樣看的,每個年代的人有不同眼光、角度去看歷史,20年後從事電影工作的人,看黑幫的角度可能又不一樣。這要看當時的感受、視點(vision)。97年香港回歸大陸,2007年差不多應該有一個普選,但我拍的時候感覺不會有,所以你看這片名叫”election”。我不是心底反共,但這在當時很清楚。我的角度就在看97後的香港有怎樣的歷史轉變。很多人在歷史會被記下來,經濟、教育、政治各部分,但黑幫不會。很少人把黑幫放進歷史裡,都是兩三個字講完,香港在60年代有 600萬人口,差不多有50萬黑幫,不是黑幫的也跟黑幫混,可能當司機或廚房,當時英國人估計超過50萬。這都是陪著香港長大的一部分,不管好與不好。 當時10年回歸才在想這故事,我的觀點比較灰一點,我不相信2007年會有普選。現在講這個,你們可能覺得是後見之明,但其實我當時就想得很清楚了。很諷刺的,我在研究黑幫時發現,他們幾十年前就已經有選舉,結果黑的有,白的卻沒有(全場笑),很奇怪,我們犯了什麼罪?!拍這片時有老闆說,我們很怕,你一拍還要拍兩集,能不能先拍一集?我說,拍一集都很難了,你到時不給我拍怎麼拍?!所以就一次拍兩集。我以前很少做兩集的電影,投資方也怕你講這什麼東西,得努力轉很多方法才能拍完。大概用了不到一億台幣拍完兩集。 聞:所以一開始就要拍《黑社會2:以和為貴》,不是這集反應很好才拍? 杜:很多人跟景都差不多,當時先拍完第一部,另一部還有一半沒拍完,所以先做一部,但兩部一定得拍完。 聞:當時合拍已經很普遍了,可是這兩集一看就不可能去中國大陸放… 杜:所以先拍一集(笑),在大陸也不是這名字(大陸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