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13-蘋果--【專題籽】尋找歷史的木匠
【專題籽】尋找歷史的木匠
21:15 13/5/2015
Louis(左)跟何爸爸天天回舖,二人均穿白T恤,闊身褲用皮帶緊緊束起,孖公仔一樣,街坊喊他們兩兄弟,樂得何伯笑呵呵。
【專題籽:舖仔小店】
尋找香港一
香港一,由香港第一的小店,歷經行業風光史,走入恬靜、沒落,再變成香港唯一。
話說一八八○年代,油麻地填海,由上海街填出新填地街。一九○六年丙午風災過後傷亡慘重,政府於一九一五年趕建成九龍半島首個避風塘──油麻地避風塘。從此船上用品的手作小店如麻纜、槳櫓造錨、篷帆等家庭式手作工業開遍整條新填地街。當時有間木工小店專製「律囉」,高峯時工作至晚上十一時,星期日都不休息。可是隨着油麻地碼頭的消失,填海越填越遠,老店經營至今,過路者個個望着門口招牌問:「乜嘢係律囉?」走過百年,律囉製作由第一變唯一。
Louis:「木造任何產品我都覺得有人氣和原始風味,現在的人連船槳都用纖維槳,但我們堅持用木。」
四代相傳 香港唯一「律囉」店
「如果你喺香港搵到第二間,我請你飲茶!」圓碌碌的黑框眼鏡,天然直豎的箭豬頭,白色T恤鬆鬆的褲子用皮帶束實,這番話,油麻地泗祥號第四代傳人何國標(Louis),跟個個記者都講過。也確實,無人喝過這杯茶。律囉(block)即是在船上,用來把巨型貨物吊起的本製滑輪。
隨着香港船運業轉型,大家棄用木船轉用貨櫃船,律囉需求減少。有人轉用鐵製的律囉。但鐵囉在海上易生銹,滾輪易被卡住,不少人還是喜歡訂做傳統的木律囉,壽命最少十年,保養得宜還可用上二十年。手工製作一個才數百元的律囉,要求精準細緻的計算,孔洞之間的軸、木殼抓住鐵支一定要準確。一分半分的偏差,除了造出來成品不好看外,會影響木殼裏銅餅運轉的順暢度,弄得不好,運作時卡着纜繩、鬆脫甚至爆開來,貨物整個掉下,就會好危險,性命攸關。
店裏只得電風扇,沒冷氣,「裝咗咪吹木糠囉!唔裝得㗎!」黃昏西斜,好熱喎?「係呀!好熱㗎!西斜你來影相咪靚囉!」雖然店子歷經幾度搬遷,但內裏風格跟生活模式大同小異。在沒有電鋸電鑽等工具輔助、每一個工序都只能人手製作的日子,做一個律囉好花時間。一九六○年代何爸爸訂製了些車床鑽床,一九七○年搬舖又買新的,可見需求之大。現仍在運作的那部鑽床,還印着一九七七年出廠字樣,幾十年來從未罷過工。
轉型做陸上用具:警棍槳櫓拍賣槌
惟八十年代末船運業走下坡,木船變成貨櫃船,手工船上用品需求相對減少,「以前聽我老爸說,只是新填地街,像我們這類律囉店有十多家,現在執剩我們一間。」家陣填海填到出南昌,對面果欄依然繁盛,新填地街變了內陸,泗祥號都順應天意,轉型多做陸上木製品。電錶板、拍賣槌、纜尖等。做得最多是用來固定冷氣喉的木圈。Louis手上那個圓規本身都年過半百,沾上墨水在小塊木頭上利落的畫個圈,放上鎅床,一氣呵成裁出剛能套住喉管的圓, Louis嘆道:「日日重複地鎅,好悶!」堆在大門口的律囉旁,除了木製槳櫓外,還有大中小木鎚仔,大木槌供船上使用,還有木質較柔韌、剛中帶柔揼白鐵用的木槌,以及拍賣場上的成交槌,槌仔堆中混有一支黑麻麻舊式木警棍,這東西家陣好敏感喎?他揚揚手說:「十幾年前貪玩做的啦,又有看更來買,就由它掛着。」
現在律囉定單一直減少,有時候一個月才有一單生意。
律囉圓滾滾的外形仍得用人手一點點刨好,多一分、少一分都可能影響內裏鐵輪運轉的順暢度。
重新上油的招牌,是一九四十年嫲嫲找人訂製。
四出查冊 追蹤祖業根源
Louis也是個歷史愛好者。二千年因為認識了個研究香港民間歷史的朋友,惹起他對本地歷史的興趣。八卦想知道自己舖頭開業歷史,問爸爸又記憶模糊,索性跑到政府檔案署查歷史檔案及商業名冊,竟在一九二○年的商業名冊中,發現爺爺何長的名字,後面還括着「東主」一詞,睇到Louis今日講起仍雙眼放光,「真的好興奮!直情震驚!我們知道爺爺從退休還鄉的師傅手上繼承律囉店,一九二○年已是第二代,那算起來店子不是有過百年歷史了!」再問爸爸店子幾次搬遷的地址、找舊地圖印證。店子曾搬到新填地街206號營業,當年是向東華三院租的舖位,他一股儍勁跑去東華三院文物館,找出大叠一九二○年的租單,「整個地舖月租三十五元一個月,想像不到呀!」爸爸還記得日戰時期,店子開在新填地街206號,鄰近油麻地戲院。何爸爸憶述:「外面隨街屍體,好淒涼呀!我們掛名做律囉,其實百業蕭條哪有工做,大家坐店裏等食,有伙記說誤食過人肉叉燒包……」外面常傳來隆隆聲,就是投炸彈。當年盟軍目標是佐敦道油庫和廣東道水師塘,但世事哪有這麼如意?炸彈掉到油麻地戲院側,卻沒引爆,街坊都撿回一命。
對比起上海街,新填地街的歷史,是濃濃的市井味。由手上木頭開始,由自家祖業往街外追尋,發現每一片木、一片瓦,一條街道、一個轉角,都隱藏了人文故事。Louis從此追尋成癮,閒來東查查西摷摷,而爸爸就愛躲在店裏,讀他一九五七年買的英文字典,靜下來的木匠店變了學術研究室。而製作律囉時分毫不差的算計,融到血裏,在對歷史研究的興趣裏透出來。有一次一位著名的本土歷史學者,在一本記錄九龍區歷史書中有點資料出錯,Louis從小在九龍長大,太熟悉這裏的變化,便告訴對方資料有誤請查證及更改,但對方毫不理會,他覺得歷史豈可求其,「人家付錢買你的書看你的文章,就要好好核對資料。」還好有另一位本地歷史的研究者, Louis大膽指出書裏錯處,他查證後真的在書本印刷第二版時改正,還在書中鳴謝Louis提點,讓他受寵若驚。
轉型做陸上用品後,舞醒獅的點睛眼也是泗祥號的出品。
一九五七年起,何伯閒來就看英文字典,以為工作需要學英文,他說學來看水電費單。
七十年代開始使用的車床,至今仍性能良好,只此一部。
最緊要保住招牌 未諗過賣舖
一九二○年,油麻地只得兩間律囉店,其中一間是泗祥號。到戰後,律囉店如雨後春筍,遍佈新填地街。到今天,泗祥號變成「香港唯一」的律囉店。獨霸專業,無敵是否會寂寞?「好處是沒競爭對手。另一方面就是別人覺得這行沒出息,沒人願入行跟你爭。所以我都覺得好無奈。」舊區重建,地舖有價有市,兩條街後馮滿記的舖位,都賣了三千萬;夏天又來了,你的舖頭又西斜好熱喎!有沒有賣舖念頭?「未有這想法,都打算做到退休再算,總之保住招牌好重要。」是啊,抬頭望店裏,十五年前才翻新過漆得閃閃發亮的招牌,那是一九四○年嫲嫲找人製作的金漆木招牌,兩次來訪,Louis千叮萬囑都要拍到它:「最光榮是沒拖街數,華麗的結業,多謝街坊百年來的支持囉!」
一九四八年由果欄北望新填地街、右邊第三間可見泗祥號舊址。圖片由高添強提供
中環畢打街以西德輔道海旁,吊着船的就是律囉。
近年製作拍賣用的槌仔及貪玩之作警棍。
揼白鐵的槌仔也出於他們之手,不過揼白鐵的小店都買少見少了。
水手用的纜尖,用來拆解打結的纜繩。
泗祥號
油麻地新填地街196號
記者:陳慧敏
攝影:徐振國、黃子偉
編輯:謝慧珊
美術:孔文彬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