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24-蘋果:【文化籽】曾赴尼泊爾義教,女記者組團賑災

蘋果:【文化籽】曾赴尼泊爾義教,女記者組團賑災
21:54 24/5/2015


九十後鄧子盈,希望我們能夠一起,感受尼泊爾生命的呼聲。

【文化籽:Lunchtime Reading】
尼泊爾接連發生強烈地震,災民顛沛流離、家園盡毀。各界施援,但異鄉的心難以走近,外人也難以修補災民心靈。眼前這位九十後女記者,曾於當地義教,雖無血濃於水,但從書中反思災民的期望,於是一力發起賑災團,六月出發重踏尼國,打算「深入民心」救援,陪災民走過傷感雨季。

香港人過去面對捐款被中飽私囊、賑災無用,善心漸漸變得麻木,看着每天在街上兜售善心的人面,大家都學懂了不屑一顧。但九十後的鄧子盈,與尼泊爾非親非故,卻提醒了我們即使陌生的國度受災,也不應麻木。今次地震後,她也自發賑災,「地震後第三日,我憤慨得立即在面書開page『One Village Focus Funds』,打算組團前往救援。」
起初反應不佳,只當朋友間湊錢,後來竟然有建築師響應,而且主動協助尋找資源,近日終於成團,六月時一行六人,有建築師、工程師,前往尼國,「我們目標是派發足夠過冬的食物予一百個家庭,建五十至百個天幕,雨季快到,希望災民先撐過去。」
非親非故,仍然關心,是因為前年暑假,還在演藝讀編劇的她,與朋友到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以東二十公里的村莊Duwakot義教。Duwakot地區雖然不在震央,但在大地震後至少三百間房屋全毀,缺水甚至缺糧。短暫邂逅,令她愛上尼泊爾,結下緣份,「全校由幼稚園到小三,有五十個學生,我在當地教全科。」在小孩天真無邪的臉上,她看到千瘡百孔,「社會其實好多問題,有人捐錢重建學校,款項卻不知所終,本應有援助的學生,連一支鉛筆也沒有。」


看果陀看到期望

「我是自行找當地NGO當義工的,去之前覺得義工好有用,但親自去過,才察覺到尼泊爾,不是單純教幾堂書可以幫助,例如產業單一,好多家庭冇收入;農業社會,階級觀念重。我試過跟一位少年村民傾得投契,但他就是不肯進入我住的地方,後來才知道,是因為階級。」
有很多人向尼泊爾提供援助,但真正了解當地災區環境的人並不多。為何堅持呢?鄧子盈捧起荒誕劇大師貝克特五十年代的劇本代表作《等待果陀》,從中反省,不應絕望,「《等待果陀》講的是兩個百無聊賴的人在等待「果陀」的故事,全劇兩幕,沒說明為何等待,也沒說明誰是果陀,故事中,果陀最終沒有出現。」但書中使者屢次替果陀傳話,她相信生命的呼聲縱使細微,但有消息,就有期望。
她說無論如何,也希望在六月重到舊地,目擊一切。面書專頁上,見她細心發佈訊息,一條是加德滿都東北方山上小村,上百間房屋完全毀壞的消息,還有她待過的學校,也因突發第二次地震,牆再塌下。眼前的她,顯得焦急,「大家都很努力,還記得在加德滿都的路上,好多小孩敲車窗要錢,可能你在中國見慣了,但這些小孩,卻正正代表了城市求助的努力。」任何事件,都可以轉瞬即逝,無關血緣、民族,但當你嘗試打開自己,去關心世上的每個苦難,人心中的果陀,難道不會出現嗎?


現時很多災民只有簡陋帳幕可棲身,鄧子盈與賑災團的建築師希望可協助他們建房子度過雨季。圖片來源:One Village Focus Funds

鄧子盈曾於尼泊爾義教,自此關注當地的發展與苦難。

已故美國作家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曾把這本貝克特寫的《等待果陀》帶到薩拉熱窩,給戰火中的居民振奮人心。


記者:童 傑
攝影:許先煜
編輯:黃子卓
美術:楊永昌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110508-劉若英:易副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