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23-陳曉蕾:【綠是彩色】記者也是行動者

陳曉蕾:【綠是彩色】記者也是行動者
21:55 23/5/2015


二○一一年台灣有2117人因車禍死亡,當中約一成是行人,車禍原因第一是醉酒駕駛,第二是未有依規定禮讓。報館記者於是出訪車禍死亡率極低的荷蘭、新加坡、日本,並且採訪台灣車禍罹難者家屬、專家學者,最後提出三個具體建議:教育、工程、執法。而在同一天,報館二十三份地區報紙一起報道當區的交通黑點,交通部馬上回應,一些運輸公司亦主動再培訓司機。
二○一二年台灣車禍死亡人數1959,二○一三年1838人,醉駕死亡人數創十二年新低,其間立法院修法提高司機醉駕和肇逃的刑罰。
這是台灣聯合報「願景工程」其中一個看到成果的專題「公路正義」。參與「願景」的記者,選題目標是能夠產生正向改變,以文字照片影音網路動畫等多媒體報道,成效評量包括:是否達到原定的改變?社會正面回響?能否持續追蹤報道?循環產生新議題?
台灣聯合報udn.com總經理李彥甫指出「願景工程」三大好處:「對社會帶來好改變,盡傳媒責任,對內部員工帶來改造,有成就感;而集團最大得益,是商譽。」他很坦白,「願景」沒有聘用額外人手,出差辦活動等一年四五個項目開支僅僅二千萬台幣(約五百萬港元),把這筆錢拿去打任何廣告都得不到這樣的品牌效果。
這些好處,都與銷售和收入無關。「我從數字上看不出關係,報紙讀者數字在跌,紙媒再努力也沒用。」他也強調「願景」不會收取費用,縱使與政府或機構的目標一致:「我們有些報道是有收入的,可是『願景』反過來會出錢,例如報道的社會企業,報館幫忙宣傳辦活動。」有企業看中「願景」的形象希望贊助,但集團拒絕。「不是我們清高不要錢,我們只是不在這一塊賺錢。」他解釋聯合報集團還有教育、網購等生意,不用太擔心報館賠本。
正向報道,社會叫好,記者有動力,老闆有臉子,但不可能所有新聞都是「好人好事」吧?「報館還是有其他記者負責『爆料』,監察政府也是本份。一間報社有不同的記者才多元化。」李彥甫補充。也許就像「願景工程」一方面落力策劃「為青年尋路」,「讓青年開路」等令青年人充權的專題項目,但報章也曾以全版篇幅批評社運學生陳為延「沒禮貌」?
誠然,對記者來說,報館期待報道有影響力,總好過把資源徵求讀者爆料;報道目標是帶來社會改變,也遠勝增加刊物銷售或者廣告收入。採訪中心副主任梁玉芳就顯得幹勁十足,我很少遇到對工作這樣有期望的記者。
梁玉芳說「願景工程」踏入第四年,希望發展成「願景合作社」,結合民間團體辦活動和媒體的宣傳能力。「比如說,我們正關切的城市農園、學校營養午餐、食農教育,台灣有好多團體已做出許多成果。我們就會思考作為有報紙/網路/電視/行動載具平台的媒體,可以做甚麼讓議題往前推一步?」她同意這是一些傳統記者不會去碰的「外務」,但這些「外務」是與報道一脈相合。
她相信記者是時候站出來,拉着其他單位一起爭取共同的理念和主張:「我們不再是傳統定義中的『純』記者,而是想讓台灣更好的行動者。」


Profile:陳曉蕾
資深記者,著作包括《剩食》、《有米》、《死在香港》等,相信垃圾都是放錯位置的資源。

陳曉蕾
電郵 :leilachan@hotmail.com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110508-劉若英:易副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