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01-《BBC知識》國際中文版-音樂心理學
音樂心理學 21:45 2013/12/31 本文刊載於2011年10月1日出刊的《BBC知識》國際中文版,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http://pansci.tw/archives/7713 這感覺你一定有過。當收音機傳來艾瑞莎. 弗蘭克林(ArethaFranklin)的經典歌聲,或是舒舒服服坐著聆聽莫札特鋼琴協奏曲時,突然間整個心情都變了─原本消沉、散漫、煩亂的心,變得振奮、投入而平靜了。 音樂這種改變心情的力量令人讚嘆, 而現在正是需求最大的時候。iTune自從二○○一年上市以來,已賣出超過五十億首歌曲;而MySpace音樂網站的創站者也說,它們二○○八年九月上線後,短短幾天內,線上收聽就突破十億首。 為了滿足人們對音樂的渴望,這類網站正運用前所未有的複雜方式,幫我們找出那些自己可能都不知道自己會喜歡的音樂。它們大多藉由詳細檢視我們已有的檔案或線上收聽習慣,找出其中模式。音樂社群網站Last.fm會分析每個月收到的八億筆要求、以及使用者添加的標籤,據此推薦新的藝術家。該網站所用的「回報」(scrobbling)技術常常會帶來驚喜。「我們發現AC/DC的歌迷很可能也喜歡貝多芬,」Last.fm共同創辦人理察.瓊斯(Richard Jones)說。 但澳洲搖滾樂團的作品和月光奏鳴曲會有什麼關係呢?有沒有可能從這些喜歡和不喜歡的清單找出蛛絲馬跡,看出究竟為何有些音樂能振奮我們、有些卻令我們興趣缺缺? 時代的基石 數世紀以來, 作曲家都是憑著經驗法則,運用具有情緒感染力的特定音調組合,創作出令人難忘的音樂。不過,這些音調組合何以對我們的心(mind)有這麼大的影響力?最近科學家才開始揭開其中奧祕。根據考古發現,距今至少五萬年前尼安德塔人(Neanderthal)就開始演奏樂器,為何科學家過了這麼久才開始研究這種愉悅感的來源? 「心理學家總是想盡辦法要證明他們研究的嚴謹,而探討音樂的情感面,卻是『意象』的問題。」音樂這門新科學的先鋒之一、服務於日本大阪關西大學的諾曼.庫克(Norman Cook)說,「情感就是這樣難以掌握的題目。」 庫克表示,另一個問題是,學術界長久以來早有定見:我們對音樂的反應是學來的,而非音樂刺激大腦所致。然而這門心理學新分支的創見之一就是:音樂觸動了人類大腦非常基本的層面。 和弦蘊含情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