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01-《BBC知識》國際中文版-音樂心理學
音樂心理學
21:45 2013/12/31
本文刊載於2011年10月1日出刊的《BBC知識》國際中文版,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http://pansci.tw/archives/7713
這感覺你一定有過。當收音機傳來艾瑞莎. 弗蘭克林(ArethaFranklin)的經典歌聲,或是舒舒服服坐著聆聽莫札特鋼琴協奏曲時,突然間整個心情都變了─原本消沉、散漫、煩亂的心,變得振奮、投入而平靜了。
音樂這種改變心情的力量令人讚嘆, 而現在正是需求最大的時候。iTune自從二○○一年上市以來,已賣出超過五十億首歌曲;而MySpace音樂網站的創站者也說,它們二○○八年九月上線後,短短幾天內,線上收聽就突破十億首。
為了滿足人們對音樂的渴望,這類網站正運用前所未有的複雜方式,幫我們找出那些自己可能都不知道自己會喜歡的音樂。它們大多藉由詳細檢視我們已有的檔案或線上收聽習慣,找出其中模式。音樂社群網站Last.fm會分析每個月收到的八億筆要求、以及使用者添加的標籤,據此推薦新的藝術家。該網站所用的「回報」(scrobbling)技術常常會帶來驚喜。「我們發現AC/DC的歌迷很可能也喜歡貝多芬,」Last.fm共同創辦人理察.瓊斯(Richard Jones)說。
但澳洲搖滾樂團的作品和月光奏鳴曲會有什麼關係呢?有沒有可能從這些喜歡和不喜歡的清單找出蛛絲馬跡,看出究竟為何有些音樂能振奮我們、有些卻令我們興趣缺缺?
時代的基石
數世紀以來, 作曲家都是憑著經驗法則,運用具有情緒感染力的特定音調組合,創作出令人難忘的音樂。不過,這些音調組合何以對我們的心(mind)有這麼大的影響力?最近科學家才開始揭開其中奧祕。根據考古發現,距今至少五萬年前尼安德塔人(Neanderthal)就開始演奏樂器,為何科學家過了這麼久才開始研究這種愉悅感的來源?
「心理學家總是想盡辦法要證明他們研究的嚴謹,而探討音樂的情感面,卻是『意象』的問題。」音樂這門新科學的先鋒之一、服務於日本大阪關西大學的諾曼.庫克(Norman Cook)說,「情感就是這樣難以掌握的題目。」
庫克表示,另一個問題是,學術界長久以來早有定見:我們對音樂的反應是學來的,而非音樂刺激大腦所致。然而這門心理學新分支的創見之一就是:音樂觸動了人類大腦非常基本的層面。
和弦蘊含情緒
音樂影響情感最為人所知的實例之一,就是大和弦和小和弦的差別,而庫克與同事林武文(日文,音Takefumi Hayashi)就合作進行過相關研究。打從文藝復興時期,作曲家就知道組成大和弦的音符聽起來愉悅開朗,而小和弦則感覺憂傷。例如海灘男孩(Beach Boys)的〈這不是很好嗎?〉(Wouldn’t It Be Nice?)裡全是大和弦,而披頭四(The Beatles)那充滿惆悵的〈昨日〉(Yesterday)就大量使用小和弦。
實驗顯示,就連三歲幼兒也會將大調音樂連結到快樂的臉,將小調音樂連結到憂傷的臉。庫克表示,分析人類對音符的反應,可看出這和大腦在日常生活中解讀特定聲音的方式有關聯。他指出,只要改變中性(情緒)和弦裡的某些音符,使音調下降或上揚,就能變成爽朗的大和弦或憂傷的小和弦。在動物的溝通中,這種音調變化也有表達情緒的效果:音高上升用來表達軟弱或戰敗,而音高下降則是社會優勢的象徵。人類說話也有這樣的現象,庫克說:「音調上揚用來代表疑問、禮貌或尊敬,音調下降代表位居優勢。」
由此看來,我們建立世間萬物以及各人關聯性的方式裡,或許有些數百萬年前就已存在的最基本特性,而大調或小調音樂正是利用了這些特性。所有音樂的作用機轉是否都類似?音樂觸發大腦特定活動的研究告訴我們,答案或許是肯定的。
加拿大魁北克省麥基爾大學的羅伯特.察托爾(RobertZatorre)和他同事做了一些研究,讓志願者聆聽不同類型音樂,並以醫學儀器監看他們的腦部活動。「最驚人的發現是,愉悅的音樂活化了非常古老的腦內迴路,」察托爾說,「那是人類和大鼠以及演化樹上其他遠親都具備的部分,通常與生物性酬賞有關,例如食物和性。」
在實驗中,讓受過音樂訓練的志願者聆聽以「動人心弦」聞名的音樂,例如賽繆爾‧巴伯(Samuel Barber)的〈弦樂慢板〉(Adagio for Strings)和拉赫曼尼諾夫(Rachmaninoff)的〈第三號鋼琴協奏曲〉(Piano Concerto No.3),研究者以音樂對志願者呼吸與心跳的影響來衡量它動心的程度,並使用PET(正子斷層造影)掃描監看他們的腦部活動。
儘管音樂深奧難解,證據卻顯示:動心的程度,與連結到情緒與激動之類基本腦功能的腦區有關,而這些反應通常是受食物或性之類的事觸發的。不過反應模式很複雜;志願者聽音樂時,有些腦區血流增加,有些血流減少。「我們神經系統最『原始』的部分,以及最高度發展、負責學習的大腦皮質之間,存在著有趣的不明互動,而音樂就以某種方式仰賴著它,」察托爾說,「解開這個謎並不容易,但肯定會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有趣。」
節奏令人舞動
莎士比亞的台詞曾形容音樂是「愛情糧食」(food oflove),當時他或許沒料到自己說得這麼準。英國牛津大學的陳博士(Joyce Chen)正在研究另一個廣為人知的音樂特性,那就是:節奏為什麼令人難以抗拒。她是在研究行動不便的病人時,對這個主題產生興趣的。
陳博士說:「如果演奏像行進樂隊那樣節奏感強烈的音樂給病人聽,他們的步行能力就能獲得改善。」
為了找出「聽音樂」這種簡單的行為為什麼對失能患者可能有幫助,陳博士和蒙特婁大腦、音樂與聲學研究國際實驗室(International Laboratory for Brain, Music andSound Research)的同事,給健康但未受過音樂訓練的志願者聆聽節奏,同時掃描他們的腦部。
他們在二○○八年發表研究結果,它帶來了新的啟發。一如預期,節奏觸發了腦中聽覺區的活動。但陳博士和她的同事還有更有趣的發現:聽節奏
這個簡單的動作,觸發了腦內與「實際動作」有關的運動區活動。
「這意味著,大腦的聽覺與運動系統或許存在著天生的連結。」陳博士說,「光是聆聽就以某種方式觸發了運動神經活動。或許這就是我們常會邊聽音樂邊用腳打拍子、搖晃或跳舞的原因之一。」
陳博士相信,這項音樂與運動間深層連結的發現,或許有助於釐清為何聽音樂會為失能患者帶來好處,或許還能造福其他類損傷的病人。「聽覺運動整合對說話也很重要。證據顯示,口吃的人聽覺運動迴路可能有問題。」
大有可為的新領域
對於在這個科學新領域努力的研究者而言,這些初步發現代表未來大有可為。麥基爾大學的察托爾,正在和同事研究是否有些人比別人更有音樂頭腦。「我們看到某些微妙的大腦特徵能告訴我們,某個人有多擅長辨認細微的旋律變化這類事情。」察托爾解釋說,「訓練或許能加強這種能力,就像有些人天生比較容易練出強壯肌肉,而重量訓練能加強效果。」
有朝一日,音樂科學能讓電腦為我們量身打造吸引我們的音樂嗎?「我想答案或許是肯定的,」關西大學的庫克表示,「我不認為近期內電腦就能對百大排行榜有多少影響力,但我們可以走著瞧。」
http://pansci.tw/archives/7713
21:45 2013/12/31
本文刊載於2011年10月1日出刊的《BBC知識》國際中文版,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http://pansci.tw/archives/7713
這感覺你一定有過。當收音機傳來艾瑞莎. 弗蘭克林(ArethaFranklin)的經典歌聲,或是舒舒服服坐著聆聽莫札特鋼琴協奏曲時,突然間整個心情都變了─原本消沉、散漫、煩亂的心,變得振奮、投入而平靜了。
音樂這種改變心情的力量令人讚嘆, 而現在正是需求最大的時候。iTune自從二○○一年上市以來,已賣出超過五十億首歌曲;而MySpace音樂網站的創站者也說,它們二○○八年九月上線後,短短幾天內,線上收聽就突破十億首。
為了滿足人們對音樂的渴望,這類網站正運用前所未有的複雜方式,幫我們找出那些自己可能都不知道自己會喜歡的音樂。它們大多藉由詳細檢視我們已有的檔案或線上收聽習慣,找出其中模式。音樂社群網站Last.fm會分析每個月收到的八億筆要求、以及使用者添加的標籤,據此推薦新的藝術家。該網站所用的「回報」(scrobbling)技術常常會帶來驚喜。「我們發現AC/DC的歌迷很可能也喜歡貝多芬,」Last.fm共同創辦人理察.瓊斯(Richard Jones)說。
但澳洲搖滾樂團的作品和月光奏鳴曲會有什麼關係呢?有沒有可能從這些喜歡和不喜歡的清單找出蛛絲馬跡,看出究竟為何有些音樂能振奮我們、有些卻令我們興趣缺缺?
時代的基石
數世紀以來, 作曲家都是憑著經驗法則,運用具有情緒感染力的特定音調組合,創作出令人難忘的音樂。不過,這些音調組合何以對我們的心(mind)有這麼大的影響力?最近科學家才開始揭開其中奧祕。根據考古發現,距今至少五萬年前尼安德塔人(Neanderthal)就開始演奏樂器,為何科學家過了這麼久才開始研究這種愉悅感的來源?
「心理學家總是想盡辦法要證明他們研究的嚴謹,而探討音樂的情感面,卻是『意象』的問題。」音樂這門新科學的先鋒之一、服務於日本大阪關西大學的諾曼.庫克(Norman Cook)說,「情感就是這樣難以掌握的題目。」
庫克表示,另一個問題是,學術界長久以來早有定見:我們對音樂的反應是學來的,而非音樂刺激大腦所致。然而這門心理學新分支的創見之一就是:音樂觸動了人類大腦非常基本的層面。
和弦蘊含情緒
音樂影響情感最為人所知的實例之一,就是大和弦和小和弦的差別,而庫克與同事林武文(日文,音Takefumi Hayashi)就合作進行過相關研究。打從文藝復興時期,作曲家就知道組成大和弦的音符聽起來愉悅開朗,而小和弦則感覺憂傷。例如海灘男孩(Beach Boys)的〈這不是很好嗎?〉(Wouldn’t It Be Nice?)裡全是大和弦,而披頭四(The Beatles)那充滿惆悵的〈昨日〉(Yesterday)就大量使用小和弦。
實驗顯示,就連三歲幼兒也會將大調音樂連結到快樂的臉,將小調音樂連結到憂傷的臉。庫克表示,分析人類對音符的反應,可看出這和大腦在日常生活中解讀特定聲音的方式有關聯。他指出,只要改變中性(情緒)和弦裡的某些音符,使音調下降或上揚,就能變成爽朗的大和弦或憂傷的小和弦。在動物的溝通中,這種音調變化也有表達情緒的效果:音高上升用來表達軟弱或戰敗,而音高下降則是社會優勢的象徵。人類說話也有這樣的現象,庫克說:「音調上揚用來代表疑問、禮貌或尊敬,音調下降代表位居優勢。」
由此看來,我們建立世間萬物以及各人關聯性的方式裡,或許有些數百萬年前就已存在的最基本特性,而大調或小調音樂正是利用了這些特性。所有音樂的作用機轉是否都類似?音樂觸發大腦特定活動的研究告訴我們,答案或許是肯定的。
加拿大魁北克省麥基爾大學的羅伯特.察托爾(RobertZatorre)和他同事做了一些研究,讓志願者聆聽不同類型音樂,並以醫學儀器監看他們的腦部活動。「最驚人的發現是,愉悅的音樂活化了非常古老的腦內迴路,」察托爾說,「那是人類和大鼠以及演化樹上其他遠親都具備的部分,通常與生物性酬賞有關,例如食物和性。」
在實驗中,讓受過音樂訓練的志願者聆聽以「動人心弦」聞名的音樂,例如賽繆爾‧巴伯(Samuel Barber)的〈弦樂慢板〉(Adagio for Strings)和拉赫曼尼諾夫(Rachmaninoff)的〈第三號鋼琴協奏曲〉(Piano Concerto No.3),研究者以音樂對志願者呼吸與心跳的影響來衡量它動心的程度,並使用PET(正子斷層造影)掃描監看他們的腦部活動。
儘管音樂深奧難解,證據卻顯示:動心的程度,與連結到情緒與激動之類基本腦功能的腦區有關,而這些反應通常是受食物或性之類的事觸發的。不過反應模式很複雜;志願者聽音樂時,有些腦區血流增加,有些血流減少。「我們神經系統最『原始』的部分,以及最高度發展、負責學習的大腦皮質之間,存在著有趣的不明互動,而音樂就以某種方式仰賴著它,」察托爾說,「解開這個謎並不容易,但肯定會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有趣。」
節奏令人舞動
莎士比亞的台詞曾形容音樂是「愛情糧食」(food oflove),當時他或許沒料到自己說得這麼準。英國牛津大學的陳博士(Joyce Chen)正在研究另一個廣為人知的音樂特性,那就是:節奏為什麼令人難以抗拒。她是在研究行動不便的病人時,對這個主題產生興趣的。
陳博士說:「如果演奏像行進樂隊那樣節奏感強烈的音樂給病人聽,他們的步行能力就能獲得改善。」
為了找出「聽音樂」這種簡單的行為為什麼對失能患者可能有幫助,陳博士和蒙特婁大腦、音樂與聲學研究國際實驗室(International Laboratory for Brain, Music andSound Research)的同事,給健康但未受過音樂訓練的志願者聆聽節奏,同時掃描他們的腦部。
他們在二○○八年發表研究結果,它帶來了新的啟發。一如預期,節奏觸發了腦中聽覺區的活動。但陳博士和她的同事還有更有趣的發現:聽節奏
這個簡單的動作,觸發了腦內與「實際動作」有關的運動區活動。
「這意味著,大腦的聽覺與運動系統或許存在著天生的連結。」陳博士說,「光是聆聽就以某種方式觸發了運動神經活動。或許這就是我們常會邊聽音樂邊用腳打拍子、搖晃或跳舞的原因之一。」
陳博士相信,這項音樂與運動間深層連結的發現,或許有助於釐清為何聽音樂會為失能患者帶來好處,或許還能造福其他類損傷的病人。「聽覺運動整合對說話也很重要。證據顯示,口吃的人聽覺運動迴路可能有問題。」
大有可為的新領域
對於在這個科學新領域努力的研究者而言,這些初步發現代表未來大有可為。麥基爾大學的察托爾,正在和同事研究是否有些人比別人更有音樂頭腦。「我們看到某些微妙的大腦特徵能告訴我們,某個人有多擅長辨認細微的旋律變化這類事情。」察托爾解釋說,「訓練或許能加強這種能力,就像有些人天生比較容易練出強壯肌肉,而重量訓練能加強效果。」
有朝一日,音樂科學能讓電腦為我們量身打造吸引我們的音樂嗎?「我想答案或許是肯定的,」關西大學的庫克表示,「我不認為近期內電腦就能對百大排行榜有多少影響力,但我們可以走著瞧。」
http://pansci.tw/archives/7713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