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19-CUP:如何克服「體育堂的陰影」?

CUP:如何克服「體育堂的陰影」?
2019年9月19日
BY ANN WONG


全班只有自己做不到,獨自在角落拼命練習。這種於體育堂留下的陰影,令不少成人抗拒運動。

圖片來源:Kirill KukhmarTASS via Getty Images

多項研究證實,久坐有損身體健康。然而,有些人始終抗拒運動,只因過去上體育堂時留下陰影,讓他們從此對體育「敬而遠之」。這種恐懼其實絕非無藥可治,早前英國「衛報」訪問多名私人教練及心理學家,教讀者正視問題並提供解決良方。

Sarah Overall 兒時長得矮小,怕會撞到鐵棒而不會跳高。「我記得全班都在盯著我看。」玩投球(Netball)令她痛苦,並自覺被體育老師忽視。如今她當上私人教練,發現「幾乎所有找上門」的客人,也有類似的心理創傷。「我認為沒有任何人,尤其是女性,會說『我讀書時運動很好』。」其他教練對此亦有同感。

Hannah Lewin 說很多客人的不自信,往往源於少年時代。「我每天都看到,因早期曾被羞辱、或被迫做些天生不擅長的事而遭看輕,所形成的負面體驗。」Joslyn Thompson-Rule 則指出:「學童不像嬰幼兒會爬了跌、跌了爬。他們會感到尷尬和羞恥,而放棄嘗試較事後失敗容易。不幸的是,這變成一種自我實現的預言,令他們無法成功。」

愛丁堡大學心理學教授 Wendy Johnson 解釋:「孩子會接受各種各樣的事物,無論是否真有人給他們貼上標籤,也會與同儕比較並作出結論。當孩子常因不夠靈活而被嘲笑,或分組時往往最後才被選上,標籤便與身份緊扣起來。」她強調:「時間長了是可以扭轉這類印象,但對一些孩子來說,這些身份卻可能持續一輩子。」

Johnson 相信,成人只要坐言起行,鼓起勇氣踏出第一步,就能改變是否「運動型」的身份標籤。「隨手拿起一期 Runner’s World,都有很多人從 4、50 歲才跑步,後來投入其中並參加馬拉松。我不是說要去贏,但他們會看到益處不只來自運動,亦來自加入體育會,後者的重點在於『成為一分子』多於『成為優勝者』。」

事實上,成人一旦提升了自信,多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來運動。Lewin 相信:「可能是他們在工作或人際關係上取得成就。」Overall 補充:「你現在做的是為自己而做。你沒有來自隊友的壓力,亦沒有人對你作判斷。別拿自己跟任何人比較。一旦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而你又感到自在,你會為自己可以做到的事而驚訝。」

多名教練均提醒,選擇自己愛做的運動,別盲從他人。Thompson-Rule 解釋:「健身房可以是令人生畏的地方,令你像兒時般自覺不夠好、不夠健康、不夠強壯。」Lewin 亦說:「若你一直勉強自己做些其實並不熱衷的運動,有可能會成為另一種壓力來源。你將會放棄並再認定『我並非運動型』。事實並非如此,你只是沒找到適合你的運動。」

更何況,「運動型」之類的身份標籤,Johnson 認為並不一定有助於思考自我。「所謂『運動型』不只關於運動和健康,卻也包括時裝、價值觀、生活方式、運動能力和性別認同。增強身心健康的體格鍛煉有很多體育以外的形式,園藝、木工和家務也是運動。若為健康而作鍛煉,不必具有運動特質。想出任何能驅使你活動身體的事就好。」


BY ANN WONG
CUP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110508-劉若英:易副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