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26-區惠蓮:不能言語,惟笑而已——香港,從叛逆者到主人
區惠蓮:不能言語,惟笑而已——香港,從叛逆者到主人
26 Sep, 2019
《廣東新語》中對盧亭人的描寫,與過去香港人文化身份上的失語狀態暗合。 圖/法新社
關於香港人,有一段經常被忽略的歷史傳說。
東晉期間地方民變首領盧循,曾幾乎攻進廣州,後戰敗,餘下追隨者被追殺逃至大奚山(今大嶼山),過著避世生活。盧循授其愛將「黃天大法」,使其修煉成妖,成為魚頭人身、半人半魚、寄生於水陸兩棲的「盧亭」一族。「盧亭人」在這裡安靜地生活,與世無爭,努力經營賣鹽生意,盛極一時。直到1187年,惹來南宋寧宗派兵奪田,屠殺島民。
上述歷史和傳說混雜的故事早就記載在典籍內,直至1997年主權移交,文化人何慶基才翻出這樣一個能神秘契合香港人文化身份的原型。當時,何慶基策畫了名為「香港三世書」的展覽,追溯盧亭的神話、歷史,及其所受的艱難、壓迫,以及這些苦難如何延伸至後裔蜑家人身上。展覽還邀請台灣藝術家侯俊明創作了盧亭人的造型,今日回望,這展覽是極具前瞻性的。
魚頭人身、半人半魚、寄生於水陸兩棲的盧亭人。 圖/作者提供
香港人文化身份的原型
盧循是個叛變的將領,他逃到香港大嶼山,和後人安靜地在這裡生活,他不願意為中央效命,只求自由自在島嶼上建立家園。就像從中國大陸逃難到香港的第一代人,經歷過民國、抗日、國共內戰,到港後在貧困、疾病、死亡的夾縫中活著。那些愛國的虛幻與暴烈,還比不上在這小島上捧在手中糊口的米粥真實。
變成半人半魚的神話,是後人在島嶼方便謀生而來的欲望想像,也具有脫離中原種族認同的意涵。《廣東新語》中對盧亭人的描寫——「不能言語,惟笑而已」——一方面是指他們閒靜善良;另一方面「不能言語」,亦與過去香港人文化身份上的失語狀態暗合。
戰後的香港,整整30年都被大中原心態論者誣指為「文化沙漠」。事實上,香港於80年代經濟起飛、物質豐腴,更以流行文化如電影、音樂征服两岸。而為什麼是流行文化?因為,這是一種消極的抵抗。
客觀上,英殖時代隔離了兩岸政治意識形態主導下的氣氛。香港文化,在潛意識上是與中央集權專制政體同構的史觀,以及一元文化的精神有所切割的。加上戰後的中台閉關自守,香港在自由貿易的開放環境下,承傳了嶺南、日本、英美等多元文化。
這樣「混雜」的多元文化,表現在生活上可以是熟悉的茶餐廳飲食;在經濟建設上則是合約精神、專業精神、行政效率,以及同一時間完成多項工作的能力;在藝術上是流行文化的佻脫、市井和機變。
左圖文宣以中指來回應暴政;右圖則以諧音「私了」制作出香港傳說之鳥「獅鳥」。 圖/作者提供;取自阿塗
圖/取自Mung Chu Tribe 矇豬部落
文化就是政治的根本
在這次外國媒體稱之為「流水革命」的運動中,無論是策略或文宣,均可以看到這些文化色彩。例如特首林鄭月娥在撤回逃犯條例後,市民異口同聲說「五大訴求,缺一不可」,其中的文宣就是以中指來回應暴政及動輒棒打頭顱的警暴;而中指後面還有被模糊的四指,用來比喻官民權力的懸殊。「不雅」意涵被削弱,反成了嘻笑怒罵。
此外,針對警黑公然勾肩搭背,偏幫追打示威者的生事者,不斷挑釁市民並激發群眾以武制暴,則讓民眾發揮創意,以諧音「私了」肆虐地制作出香港傳說之鳥——「施鳥」或「獅鳥」。長期只懂和平理性非暴力抗爭、甚至常指責還擊的都是「鬼」的群眾,突然調整了自己超然的道德高位,默許了示威者還擊的必要性。
老子謂「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則能為百谷王」,整場革命的形式,也竟暗合道家的智慧。由連登網民發起的抗爭是香港史無前例地壯大,這是一個沒有頭目的抗爭運動,全是無名英雄,是無私感召而來的結果。「上善若水」、隨機應變是他們的流水戰術,正如李小龍的功夫哲學所講的水能流動、亦能冲擊,故此打破往常,廣披18區的創意示威聲勢浩大。
有建制派人士何君堯聲言要組隊清理示威者的連儂牆,稱為「清潔運動」,示威者以四兩撥千斤,把此人的照片貼在地上,讓人踐踏,讓他變成要被剷起的垃圾。這場革命既是信念、民憤,亦是香港獨特文化底蘊的創意大拼發。
無怪乎中共認為香港的人心未回歸,因為文化沒有「回歸」這回事。2012年硬推的國民教育遭市民強烈示威阻攔,日前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雖再重提國民教育一事,其實也心知肚明香港的文化和教育,讓香港人的文化精神壓根獨立於中國,而文化就是政治的根本。
這一點,中共從來清楚,也因此積極地要推行「以普通話取代粵語」等連根拔起的政治策略,卻一直遭到香港人極力的反抗。香港的本土運動跟台灣有點不同,不會積極「去中國化」,反而以粵語保存了華夏的雅言、比北京話更為優雅、在文化上更為優越等,來作為堅拒普通話取代粵語的理由之一。
示威者把建制派人士何君堯的照片貼在地上,讓人踐踏,讓他變成要被剷起的垃圾。 圖/美聯社
這場革命既是信念、民憤,亦是香港獨特文化底蘊的創意大拼發。 圖/路透社
良知與情義:香港人的精神面貌
無論是盧亭神話的喻意或事實上商業造就的精神,深具海洋文化特質的香港,一直以來都以開放的態度對待不同的文化。香港人既沒有歷史包袱,也能面對從文化歷史走來的路。人文精神不崇尚威權,所以香港出不了「毛匪」、「蔣幫」,也出不了中國傳統、宗法制度所產生那種道德的、憂國憂民的英雄。也有人說香港人就是金庸筆下的韋小寶——酒色財氣、吃兩家、滑頭,卻有基本良知的底線。
我很喜歡以一系列以「葉問」為題材的功夫片,作為例子指出香港人的精神面貌。過往許多合拍片中那戰無不勝的民族英雄,一落在香港的本土制作(如《葉問:終極一戰》),還是會回歸到血肉和人性,無需安排和老外格鬥,來彌補晚清以來的民族自卑。
由黃秋生飾演的葉問,面對的是日據時代柴米油鹽的擔憂,在物質貧乏的時局裡,葉問和其他人一樣,他的工夫不是用作炫耀,而是謀生。這部電影中有一條與歌女的情感線,呈現的是落難英雄葉問,無論在精神(妻亡)或生活困境裡,一個宗師所表現的說不上是偉大,卻是不動如山的良知和情義。
香港電影裡已明顯透露出中港兩地非常不同的價值觀和世界觀,這種一直埋藏在流行文化裡的反叛,鄧小平該也沒有深究,而僅以「馬照跑、舞照跳」來素描出的香港人面貌,也許在不破壞「一國兩制」下,仍是馬虎適用。
這一代土生土長、或是早年就移居香港的年輕人,也面對著盧亭人的宿命:中央又來霸佔族人的建設成果,掠奪香港豐厚的外匯儲備;甚至在抗爭中接二連三有理由相信是被自殺的屍體陸續被發現,彷彿重現神話中在大嶼山的屠殺。同樣地,和故事中的盧亭人一樣,香港人寧砍頭也不歸順。
香港人想要的,只是自由的生活
今天,一幕幕沉痛的抗爭代價,看來沒有動搖年輕人的意志,他們不像他們的上一代,不斷地出走、移民,來逃避同一個政權。在抗爭的前線有地產經紀、有機師、有中學教師、有十來歲未成年的學生等,愈多年輕人受害,將會引動他們的父母輩走到更前面。香港人這次的堅毅和智勇,不單是中共,就連許多香港土生土長的評論人也刮目相看。
最愛提出「港獨」二字的中央又指〈榮光歸香港〉是港獨之歌。這種憂慮是可以理解的,畢竟,香港確實有其獨立的文化,作為界定一個民族的文化認同,這次抗爭無疑是激發了香港人的自覺體現。
按筆者的觀察,至今,絕大部份的香港人仍只要求免於恐懼、自由的生活方式,以及有保障的民主制度。「港獨」的議題,如沒有中央的「提點」下,民間不一定會熱衷考慮和討論;但如果因中共黨派之爭而有別有用心的人要催生「港獨」,就不在本文的討論內了。
絕大部份的香港人只要求免於恐懼、自由的生活方式。 圖/路透社
區惠蓮
26 Sep, 2019
《廣東新語》中對盧亭人的描寫,與過去香港人文化身份上的失語狀態暗合。 圖/法新社
關於香港人,有一段經常被忽略的歷史傳說。
東晉期間地方民變首領盧循,曾幾乎攻進廣州,後戰敗,餘下追隨者被追殺逃至大奚山(今大嶼山),過著避世生活。盧循授其愛將「黃天大法」,使其修煉成妖,成為魚頭人身、半人半魚、寄生於水陸兩棲的「盧亭」一族。「盧亭人」在這裡安靜地生活,與世無爭,努力經營賣鹽生意,盛極一時。直到1187年,惹來南宋寧宗派兵奪田,屠殺島民。
上述歷史和傳說混雜的故事早就記載在典籍內,直至1997年主權移交,文化人何慶基才翻出這樣一個能神秘契合香港人文化身份的原型。當時,何慶基策畫了名為「香港三世書」的展覽,追溯盧亭的神話、歷史,及其所受的艱難、壓迫,以及這些苦難如何延伸至後裔蜑家人身上。展覽還邀請台灣藝術家侯俊明創作了盧亭人的造型,今日回望,這展覽是極具前瞻性的。
魚頭人身、半人半魚、寄生於水陸兩棲的盧亭人。 圖/作者提供
香港人文化身份的原型
盧循是個叛變的將領,他逃到香港大嶼山,和後人安靜地在這裡生活,他不願意為中央效命,只求自由自在島嶼上建立家園。就像從中國大陸逃難到香港的第一代人,經歷過民國、抗日、國共內戰,到港後在貧困、疾病、死亡的夾縫中活著。那些愛國的虛幻與暴烈,還比不上在這小島上捧在手中糊口的米粥真實。
變成半人半魚的神話,是後人在島嶼方便謀生而來的欲望想像,也具有脫離中原種族認同的意涵。《廣東新語》中對盧亭人的描寫——「不能言語,惟笑而已」——一方面是指他們閒靜善良;另一方面「不能言語」,亦與過去香港人文化身份上的失語狀態暗合。
戰後的香港,整整30年都被大中原心態論者誣指為「文化沙漠」。事實上,香港於80年代經濟起飛、物質豐腴,更以流行文化如電影、音樂征服两岸。而為什麼是流行文化?因為,這是一種消極的抵抗。
客觀上,英殖時代隔離了兩岸政治意識形態主導下的氣氛。香港文化,在潛意識上是與中央集權專制政體同構的史觀,以及一元文化的精神有所切割的。加上戰後的中台閉關自守,香港在自由貿易的開放環境下,承傳了嶺南、日本、英美等多元文化。
這樣「混雜」的多元文化,表現在生活上可以是熟悉的茶餐廳飲食;在經濟建設上則是合約精神、專業精神、行政效率,以及同一時間完成多項工作的能力;在藝術上是流行文化的佻脫、市井和機變。
左圖文宣以中指來回應暴政;右圖則以諧音「私了」制作出香港傳說之鳥「獅鳥」。 圖/作者提供;取自阿塗
圖/取自Mung Chu Tribe 矇豬部落
文化就是政治的根本
在這次外國媒體稱之為「流水革命」的運動中,無論是策略或文宣,均可以看到這些文化色彩。例如特首林鄭月娥在撤回逃犯條例後,市民異口同聲說「五大訴求,缺一不可」,其中的文宣就是以中指來回應暴政及動輒棒打頭顱的警暴;而中指後面還有被模糊的四指,用來比喻官民權力的懸殊。「不雅」意涵被削弱,反成了嘻笑怒罵。
此外,針對警黑公然勾肩搭背,偏幫追打示威者的生事者,不斷挑釁市民並激發群眾以武制暴,則讓民眾發揮創意,以諧音「私了」肆虐地制作出香港傳說之鳥——「施鳥」或「獅鳥」。長期只懂和平理性非暴力抗爭、甚至常指責還擊的都是「鬼」的群眾,突然調整了自己超然的道德高位,默許了示威者還擊的必要性。
老子謂「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則能為百谷王」,整場革命的形式,也竟暗合道家的智慧。由連登網民發起的抗爭是香港史無前例地壯大,這是一個沒有頭目的抗爭運動,全是無名英雄,是無私感召而來的結果。「上善若水」、隨機應變是他們的流水戰術,正如李小龍的功夫哲學所講的水能流動、亦能冲擊,故此打破往常,廣披18區的創意示威聲勢浩大。
有建制派人士何君堯聲言要組隊清理示威者的連儂牆,稱為「清潔運動」,示威者以四兩撥千斤,把此人的照片貼在地上,讓人踐踏,讓他變成要被剷起的垃圾。這場革命既是信念、民憤,亦是香港獨特文化底蘊的創意大拼發。
無怪乎中共認為香港的人心未回歸,因為文化沒有「回歸」這回事。2012年硬推的國民教育遭市民強烈示威阻攔,日前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雖再重提國民教育一事,其實也心知肚明香港的文化和教育,讓香港人的文化精神壓根獨立於中國,而文化就是政治的根本。
這一點,中共從來清楚,也因此積極地要推行「以普通話取代粵語」等連根拔起的政治策略,卻一直遭到香港人極力的反抗。香港的本土運動跟台灣有點不同,不會積極「去中國化」,反而以粵語保存了華夏的雅言、比北京話更為優雅、在文化上更為優越等,來作為堅拒普通話取代粵語的理由之一。
示威者把建制派人士何君堯的照片貼在地上,讓人踐踏,讓他變成要被剷起的垃圾。 圖/美聯社
這場革命既是信念、民憤,亦是香港獨特文化底蘊的創意大拼發。 圖/路透社
良知與情義:香港人的精神面貌
無論是盧亭神話的喻意或事實上商業造就的精神,深具海洋文化特質的香港,一直以來都以開放的態度對待不同的文化。香港人既沒有歷史包袱,也能面對從文化歷史走來的路。人文精神不崇尚威權,所以香港出不了「毛匪」、「蔣幫」,也出不了中國傳統、宗法制度所產生那種道德的、憂國憂民的英雄。也有人說香港人就是金庸筆下的韋小寶——酒色財氣、吃兩家、滑頭,卻有基本良知的底線。
我很喜歡以一系列以「葉問」為題材的功夫片,作為例子指出香港人的精神面貌。過往許多合拍片中那戰無不勝的民族英雄,一落在香港的本土制作(如《葉問:終極一戰》),還是會回歸到血肉和人性,無需安排和老外格鬥,來彌補晚清以來的民族自卑。
由黃秋生飾演的葉問,面對的是日據時代柴米油鹽的擔憂,在物質貧乏的時局裡,葉問和其他人一樣,他的工夫不是用作炫耀,而是謀生。這部電影中有一條與歌女的情感線,呈現的是落難英雄葉問,無論在精神(妻亡)或生活困境裡,一個宗師所表現的說不上是偉大,卻是不動如山的良知和情義。
香港電影裡已明顯透露出中港兩地非常不同的價值觀和世界觀,這種一直埋藏在流行文化裡的反叛,鄧小平該也沒有深究,而僅以「馬照跑、舞照跳」來素描出的香港人面貌,也許在不破壞「一國兩制」下,仍是馬虎適用。
這一代土生土長、或是早年就移居香港的年輕人,也面對著盧亭人的宿命:中央又來霸佔族人的建設成果,掠奪香港豐厚的外匯儲備;甚至在抗爭中接二連三有理由相信是被自殺的屍體陸續被發現,彷彿重現神話中在大嶼山的屠殺。同樣地,和故事中的盧亭人一樣,香港人寧砍頭也不歸順。
香港人想要的,只是自由的生活
今天,一幕幕沉痛的抗爭代價,看來沒有動搖年輕人的意志,他們不像他們的上一代,不斷地出走、移民,來逃避同一個政權。在抗爭的前線有地產經紀、有機師、有中學教師、有十來歲未成年的學生等,愈多年輕人受害,將會引動他們的父母輩走到更前面。香港人這次的堅毅和智勇,不單是中共,就連許多香港土生土長的評論人也刮目相看。
最愛提出「港獨」二字的中央又指〈榮光歸香港〉是港獨之歌。這種憂慮是可以理解的,畢竟,香港確實有其獨立的文化,作為界定一個民族的文化認同,這次抗爭無疑是激發了香港人的自覺體現。
按筆者的觀察,至今,絕大部份的香港人仍只要求免於恐懼、自由的生活方式,以及有保障的民主制度。「港獨」的議題,如沒有中央的「提點」下,民間不一定會熱衷考慮和討論;但如果因中共黨派之爭而有別有用心的人要催生「港獨」,就不在本文的討論內了。
絕大部份的香港人只要求免於恐懼、自由的生活方式。 圖/路透社
區惠蓮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