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22-馮睎乾:秦皇已廢又重興
馮睎乾:秦皇已廢又重興
2019年09月22日
《尋秦記》截圖
「美加高人」首次在本欄出場,是五月二十六日,林鄭月娥仍趾高氣揚,以為穩操勝券,「送中條例」必將通過,多數香港人亦不覺得可扭轉乾坤。當時我引述美加高人的話,批林鄭命硬剋主,終成棄卒。現在事隔四月,前輩預言已逐一應驗。
上周美加高人來港,處理私務,我當然趁機討教:「老師,您預測林鄭的下場已應驗了,但這件事將如何收科呢?」他笑說:「我什麼時候預測了?我那晚只是飲醉酒,信口開河。再說,林鄭現在還不算棄卒,中央想棄她也沒辦法,看來是命中註定,她還要繼續剋主。我勸你也不要再寫這些,免得有人說你妖言惑眾。」
我說:「一般人怎樣想,我不在乎。老師您應該聽過,俞樾在八國聯軍期間寫過九首絕詩,預言未來二百年天下大勢;三十年後,俞樾的曾孫俞平伯找陳寅恪為預言詩寫跋,陳寅恪不但沒指俞樾妖言惑眾,更說預知未來不足為奇。老師觸機感通,探演幽微,有什麼好大驚小怪呢?」這話題一打開,我們就滔滔不絕討論那九首詩的深意。
大多數讀者應該不清楚我指什麼詩,這兒解釋一下。俞樾是清末儒林大師,生於1821年,在1907年逝世。1900、01年間,八國聯軍攻陷北京,俞樾當時抱病在床,奄奄瞑目,誰知忽然清醒過來,即向兒子索紙筆,寫成九首七言絕詩,說:「余死後二百年世界,盡在此矣。」
昏睡間俞樾見到什麼,已無從稽考,但那九首題為〈病中囈語〉的奇詩則流傳於世。第二首詩寫道:「無端橫議起平民,從此人間事事新。三五綱常收拾起,大家齊作自由人。」這不是預言了清朝以至帝制的滅亡嗎?留意俞樾卒年為1907,來不及見證辛亥革命,但他早於革命的前十年,已在病床上感應到天下大變。再看第三首:「才喜平權得自由,誰知從此又戈矛。弱者之肉強者食,膏血成河遍地流。」分明是寫世界大戰。
陳寅恪為〈病中囈語〉作跋,是在山雨欲來的1932年,當時很多人看過俞詩,皆嘖嘖稱奇,甚或疑為偽作,陳寅恪在跋中力辯之:「疑以為偽者固非,驚以為奇者亦未為得也。天下之至賾者莫過於人事,疑若不可以前知。然人事有初中後三際(借用摩尼教語),猶物狀有綫面體諸形。其演嬗先後之間,即不為確定之因果,亦必生相互之關係。故以觀空者而觀時,天下人事之變,遂無一不為當然而非偶然。既為當然,則因有可以前知之理也。」
俞樾既聲稱預言二百年的大事,那麼我們這個時代,他又怎樣描述呢?我認為,俞詩只節錄某些大事,並非每個年代都有預言,所以描述了世界大戰後,第四首很可能已跳進廿一世紀,在寫我們身處的大時代:「發奮英雄喜自強,各自提封各連坊。道路不通商斷絕,紛紛海客整歸裝。」英雄自強,各據一方,就是沒有大台的抗爭;路塞商絕,海客歸來,貿易戰結果似已寫在牆上,不解釋了。
第五首:「大邦齊晉小邦滕,各自提封各自爭。郡縣窮時封建起,秦皇已廢又重興。」這幾句指什麼年代,我不知道,但顯然表示中國要走回頭路。倒退多少年呢?俞樾說,要倒退到秦代。大家不必擔心,走回頭路並非壞事,因為中國皇帝越遠古就越賢明(堯舜之世,多麼令人神往),秦始皇重來人間,不就是說中國統治世界嗎?真希望有生之年,可以看到這個最期待的畫面,願榮光歸於秦皇,萬歲!
喝了兩瓶酒,談了一夜詩,從餐廳出來的時候,恍恍惚惚,不知人間何世。驀地裏一陣秋風撲面,他跟我說:「這應該是我最後一次回來了。年紀大,受不起刺激,下次在多倫多再見。」什麼刺激?他說:「何必明知故問?最近很多人總問我,明年香港會好一點嗎?後年又如何?不知他們是天真抑或無知。你一開始也問我『事情怎樣收科』,也太天真了。剛才我們談了一晚詩,還不明白我們站在歷史哪個位置?今天不是終局,而是開始,一個時代的開始,然後就是一浪接一浪的衝擊,沒有二三十年,也談不上『收科』。九運正式開始於2024年,你知道那年南方配什麼卦嗎?
「時間到了,不能不變;時間未到,欲變無力。假如你相信自己只剩下一年命,你對事情的心態,你下的一切決定,必然跟你相信自己還有五十年命不同,對不對?我希望年輕人明白,如果香港的變革需要一整個時代才能完成,他們就不該在今天輕言犧牲。」
2024年,南方配的卦叫「澤火革」。這一刻,我終於明白「時代革命」的真正意思。
馮睎乾
電郵 :philomusus@gmail.com
2019年09月22日
《尋秦記》截圖
「美加高人」首次在本欄出場,是五月二十六日,林鄭月娥仍趾高氣揚,以為穩操勝券,「送中條例」必將通過,多數香港人亦不覺得可扭轉乾坤。當時我引述美加高人的話,批林鄭命硬剋主,終成棄卒。現在事隔四月,前輩預言已逐一應驗。
上周美加高人來港,處理私務,我當然趁機討教:「老師,您預測林鄭的下場已應驗了,但這件事將如何收科呢?」他笑說:「我什麼時候預測了?我那晚只是飲醉酒,信口開河。再說,林鄭現在還不算棄卒,中央想棄她也沒辦法,看來是命中註定,她還要繼續剋主。我勸你也不要再寫這些,免得有人說你妖言惑眾。」
我說:「一般人怎樣想,我不在乎。老師您應該聽過,俞樾在八國聯軍期間寫過九首絕詩,預言未來二百年天下大勢;三十年後,俞樾的曾孫俞平伯找陳寅恪為預言詩寫跋,陳寅恪不但沒指俞樾妖言惑眾,更說預知未來不足為奇。老師觸機感通,探演幽微,有什麼好大驚小怪呢?」這話題一打開,我們就滔滔不絕討論那九首詩的深意。
大多數讀者應該不清楚我指什麼詩,這兒解釋一下。俞樾是清末儒林大師,生於1821年,在1907年逝世。1900、01年間,八國聯軍攻陷北京,俞樾當時抱病在床,奄奄瞑目,誰知忽然清醒過來,即向兒子索紙筆,寫成九首七言絕詩,說:「余死後二百年世界,盡在此矣。」
昏睡間俞樾見到什麼,已無從稽考,但那九首題為〈病中囈語〉的奇詩則流傳於世。第二首詩寫道:「無端橫議起平民,從此人間事事新。三五綱常收拾起,大家齊作自由人。」這不是預言了清朝以至帝制的滅亡嗎?留意俞樾卒年為1907,來不及見證辛亥革命,但他早於革命的前十年,已在病床上感應到天下大變。再看第三首:「才喜平權得自由,誰知從此又戈矛。弱者之肉強者食,膏血成河遍地流。」分明是寫世界大戰。
陳寅恪為〈病中囈語〉作跋,是在山雨欲來的1932年,當時很多人看過俞詩,皆嘖嘖稱奇,甚或疑為偽作,陳寅恪在跋中力辯之:「疑以為偽者固非,驚以為奇者亦未為得也。天下之至賾者莫過於人事,疑若不可以前知。然人事有初中後三際(借用摩尼教語),猶物狀有綫面體諸形。其演嬗先後之間,即不為確定之因果,亦必生相互之關係。故以觀空者而觀時,天下人事之變,遂無一不為當然而非偶然。既為當然,則因有可以前知之理也。」
俞樾既聲稱預言二百年的大事,那麼我們這個時代,他又怎樣描述呢?我認為,俞詩只節錄某些大事,並非每個年代都有預言,所以描述了世界大戰後,第四首很可能已跳進廿一世紀,在寫我們身處的大時代:「發奮英雄喜自強,各自提封各連坊。道路不通商斷絕,紛紛海客整歸裝。」英雄自強,各據一方,就是沒有大台的抗爭;路塞商絕,海客歸來,貿易戰結果似已寫在牆上,不解釋了。
第五首:「大邦齊晉小邦滕,各自提封各自爭。郡縣窮時封建起,秦皇已廢又重興。」這幾句指什麼年代,我不知道,但顯然表示中國要走回頭路。倒退多少年呢?俞樾說,要倒退到秦代。大家不必擔心,走回頭路並非壞事,因為中國皇帝越遠古就越賢明(堯舜之世,多麼令人神往),秦始皇重來人間,不就是說中國統治世界嗎?真希望有生之年,可以看到這個最期待的畫面,願榮光歸於秦皇,萬歲!
喝了兩瓶酒,談了一夜詩,從餐廳出來的時候,恍恍惚惚,不知人間何世。驀地裏一陣秋風撲面,他跟我說:「這應該是我最後一次回來了。年紀大,受不起刺激,下次在多倫多再見。」什麼刺激?他說:「何必明知故問?最近很多人總問我,明年香港會好一點嗎?後年又如何?不知他們是天真抑或無知。你一開始也問我『事情怎樣收科』,也太天真了。剛才我們談了一晚詩,還不明白我們站在歷史哪個位置?今天不是終局,而是開始,一個時代的開始,然後就是一浪接一浪的衝擊,沒有二三十年,也談不上『收科』。九運正式開始於2024年,你知道那年南方配什麼卦嗎?
「時間到了,不能不變;時間未到,欲變無力。假如你相信自己只剩下一年命,你對事情的心態,你下的一切決定,必然跟你相信自己還有五十年命不同,對不對?我希望年輕人明白,如果香港的變革需要一整個時代才能完成,他們就不該在今天輕言犧牲。」
2024年,南方配的卦叫「澤火革」。這一刻,我終於明白「時代革命」的真正意思。
馮睎乾
電郵 :philomusus@gmail.com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