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12-陳韋安:神學落地,教會更新
陳韋安:神學落地,教會更新
20180112
「沒有神學的教會更新,大概只是一場成功的教會銷售策略。」——這是這篇文章的主旨。
我的意思是,教會的更新不只是量的改變,甚至,它也不應該只是質的改變。當然,量與質的改變都是好的——教會的人數增多了、信徒的生命改變了、事工的進展加速了;更多的追求、更多的委身、更好的生命。不過,問題是,這些「追求」、「委身」與「生命」如何實踐在地上——這正涉及教會在世界的定位——這個定位問題,正需要神學的思考。神學是教會的功能。神學是教會對上帝言說的自我審視。沒有神學的教會更新,往往只會表面地在既有的方向上改善。它不是不好,而是不足夠——假若「更新」意味著一種從「舊」到「新」的改變,教會的更新必然是一種定位與方向的重塑。
重塑香港教會的社會性,正是這世代教會最迫切的課題。
回溯香港教會的歷史,五十年代開始,隨著大陸解放,中國教會發展重心轉移至香港,帶來香港教會迅速發展。過去幾十年間,福音派教會以及數以百計獨立堂會扎根香港,積極植堂佈道;八十年代福音機構蓬勃成長,奠定了香港作為普世華人教會的重要地位。不過,事到如今,教會的硬件基建早已成熟。如今大多植堂工作都只是配合信徒人口的地區轉移,並沒有實質開荒拓展的功能。當然,福音要繼續傳揚。不過,香港教會在香港社會的位置卻不能停留在昔日的位置。這並不反映個別堂會的成敗,而是深遠地影響整體香港教會在社會的情況。因此,香港教會的社會性正是本文的關注。
神學落地
我要先強調:信仰的本質是「離地」的。雖然這年頭誰也譏笑教會「離地」,不過,我要說,基督教信仰從來都是「離地」的——耶穌的升天不是已經離了地嗎?沒有離地的信仰,整個大地就沒有真正的救贖。問題只是:教會如何實踐一個本質上離地的信仰在地上。反之,一個沒有打算離地的信仰,或,一個以離地為羞恥的信仰,它就不是真正的基督教信仰。屬靈的事情往往只能在具體可見的行動中實踐出來。沒有行動、沒有被實踐的屬靈事,它就只是一場空談。
如今香港教會需要作出的改變,正是這神學上的改變。
在此先介紹德國女神學家杜樂蒂左勒(Dorothee Sölle)的思想。與艱深難明的德國的學術風格截然不同,左勒強調平信徒都能讀懂的神學。她一生的著作多達卅八本,幾乎都不是艱深難明的神學著作,而是平易近人、緊貼時代、具體的信仰反省。因此,她的講道、演講以及寫作都備受外間欣賞。因此,左勒的神學思想正為當時被傳統捆縛的基督教開闢另類一面。
神學思想方面,左勒非常重視基督教神學與世界之接軌。換句話說,就正是如今流行「不離地」的說法。左勒曾說:「沒有政治結論的神學思考,與偽善幾乎沒有分別。每個神學命題都必然同樣是政治命題。」(Theologisches Nachdenken ohne politische Konsequenzen kommt einer Heuchelei gleich. Jeder theologische Satz muss auch ein politischer sein.)讀者別誤會,左勒的意思不是硬要將信仰或神學泛政治化。左勒乃是要強調基督信仰與俗世生命經歷交匯的意義——面對世間的苦難、貧窮與欺壓,教會的屬天信息如何能夠在地上真正被人的生命處境所理解,正是基督教神學的任務。因此,左勒說:「所有神學論述的驗證條件,就是它於將來可能的實踐。」(Die Verifikationskriterium jedes theologische Satzes ist die zukünftig ermöglichtes Praxis.)沒有被實踐的屬靈道理,就不是真正的屬天道理。沒有與世界接軌的神學,就不是真正的神學。這種「在地若天」的神學翻譯,正正就是教會這幾年所講「不離地」的信仰。
因此,所謂「神學落地」,正是要對抗沒有行動的教會宣講。無論教會的宣講是如何屬靈或重要,教會的行動都離不開真實的社會關懷。
教會更新
建基這「落地的神學」,教會的更新就不只是一場屬靈的更新。或者說,這場「屬靈的更新」同時是一場「社會行動的更新」。教會的更新不只是更多的祈禱,而是行動與生命的祈禱!教會的更新不只是信徒生命的改變,而是整個社會生命的改變!教會的更新不只是與耶穌基督的關係,更是她在貧窮人當中與耶穌基督的關係!教會不能忽視它的社會性!為甚麼?「山羊與綿羊」的比喻告訴我們原因:教會與基督的關係存在於世界上被逼迫困苦的人群之中。經文如此說:
「因為我餓了,你們給我吃,渴了,你們給我喝;我作客旅,你們留我住;我赤身露體,你們給我穿;我病了,你們看顧我;我在監裡,你們來看我。』義人就回答說:『主啊,我們甚麼時候見你餓了,給你吃,渴了,給你喝?甚麼時候見你作客旅,留你住,或是赤身露體,給你穿?又甚麼時候見你病了,或是在監裡,來看你呢?』王要回答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太廿五35-40)
「做在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基督的身上。」教會與耶穌基督的關係,從來都不能離開世界,更不能離開對困苦者的幫助。這是一種社會的靈性。基督徒與基督的相遇,不應停留在舒適的教堂敬拜之中。不。基督徒只能離開舒服的教會座堂,走出去,在困苦流離的人群中,遇見主耶穌基督。他餓了,她渴了,他們赤身露體了,教會在這群人們當中,施予具體、真正的幫助,教會才真正與基督相遇。
我期盼,我祈禱,香港教會出現如此的更新。
陳韋安
20180112
「沒有神學的教會更新,大概只是一場成功的教會銷售策略。」——這是這篇文章的主旨。
我的意思是,教會的更新不只是量的改變,甚至,它也不應該只是質的改變。當然,量與質的改變都是好的——教會的人數增多了、信徒的生命改變了、事工的進展加速了;更多的追求、更多的委身、更好的生命。不過,問題是,這些「追求」、「委身」與「生命」如何實踐在地上——這正涉及教會在世界的定位——這個定位問題,正需要神學的思考。神學是教會的功能。神學是教會對上帝言說的自我審視。沒有神學的教會更新,往往只會表面地在既有的方向上改善。它不是不好,而是不足夠——假若「更新」意味著一種從「舊」到「新」的改變,教會的更新必然是一種定位與方向的重塑。
重塑香港教會的社會性,正是這世代教會最迫切的課題。
回溯香港教會的歷史,五十年代開始,隨著大陸解放,中國教會發展重心轉移至香港,帶來香港教會迅速發展。過去幾十年間,福音派教會以及數以百計獨立堂會扎根香港,積極植堂佈道;八十年代福音機構蓬勃成長,奠定了香港作為普世華人教會的重要地位。不過,事到如今,教會的硬件基建早已成熟。如今大多植堂工作都只是配合信徒人口的地區轉移,並沒有實質開荒拓展的功能。當然,福音要繼續傳揚。不過,香港教會在香港社會的位置卻不能停留在昔日的位置。這並不反映個別堂會的成敗,而是深遠地影響整體香港教會在社會的情況。因此,香港教會的社會性正是本文的關注。
神學落地
我要先強調:信仰的本質是「離地」的。雖然這年頭誰也譏笑教會「離地」,不過,我要說,基督教信仰從來都是「離地」的——耶穌的升天不是已經離了地嗎?沒有離地的信仰,整個大地就沒有真正的救贖。問題只是:教會如何實踐一個本質上離地的信仰在地上。反之,一個沒有打算離地的信仰,或,一個以離地為羞恥的信仰,它就不是真正的基督教信仰。屬靈的事情往往只能在具體可見的行動中實踐出來。沒有行動、沒有被實踐的屬靈事,它就只是一場空談。
如今香港教會需要作出的改變,正是這神學上的改變。
在此先介紹德國女神學家杜樂蒂左勒(Dorothee Sölle)的思想。與艱深難明的德國的學術風格截然不同,左勒強調平信徒都能讀懂的神學。她一生的著作多達卅八本,幾乎都不是艱深難明的神學著作,而是平易近人、緊貼時代、具體的信仰反省。因此,她的講道、演講以及寫作都備受外間欣賞。因此,左勒的神學思想正為當時被傳統捆縛的基督教開闢另類一面。
神學思想方面,左勒非常重視基督教神學與世界之接軌。換句話說,就正是如今流行「不離地」的說法。左勒曾說:「沒有政治結論的神學思考,與偽善幾乎沒有分別。每個神學命題都必然同樣是政治命題。」(Theologisches Nachdenken ohne politische Konsequenzen kommt einer Heuchelei gleich. Jeder theologische Satz muss auch ein politischer sein.)讀者別誤會,左勒的意思不是硬要將信仰或神學泛政治化。左勒乃是要強調基督信仰與俗世生命經歷交匯的意義——面對世間的苦難、貧窮與欺壓,教會的屬天信息如何能夠在地上真正被人的生命處境所理解,正是基督教神學的任務。因此,左勒說:「所有神學論述的驗證條件,就是它於將來可能的實踐。」(Die Verifikationskriterium jedes theologische Satzes ist die zukünftig ermöglichtes Praxis.)沒有被實踐的屬靈道理,就不是真正的屬天道理。沒有與世界接軌的神學,就不是真正的神學。這種「在地若天」的神學翻譯,正正就是教會這幾年所講「不離地」的信仰。
因此,所謂「神學落地」,正是要對抗沒有行動的教會宣講。無論教會的宣講是如何屬靈或重要,教會的行動都離不開真實的社會關懷。
教會更新
建基這「落地的神學」,教會的更新就不只是一場屬靈的更新。或者說,這場「屬靈的更新」同時是一場「社會行動的更新」。教會的更新不只是更多的祈禱,而是行動與生命的祈禱!教會的更新不只是信徒生命的改變,而是整個社會生命的改變!教會的更新不只是與耶穌基督的關係,更是她在貧窮人當中與耶穌基督的關係!教會不能忽視它的社會性!為甚麼?「山羊與綿羊」的比喻告訴我們原因:教會與基督的關係存在於世界上被逼迫困苦的人群之中。經文如此說:
「因為我餓了,你們給我吃,渴了,你們給我喝;我作客旅,你們留我住;我赤身露體,你們給我穿;我病了,你們看顧我;我在監裡,你們來看我。』義人就回答說:『主啊,我們甚麼時候見你餓了,給你吃,渴了,給你喝?甚麼時候見你作客旅,留你住,或是赤身露體,給你穿?又甚麼時候見你病了,或是在監裡,來看你呢?』王要回答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太廿五35-40)
「做在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基督的身上。」教會與耶穌基督的關係,從來都不能離開世界,更不能離開對困苦者的幫助。這是一種社會的靈性。基督徒與基督的相遇,不應停留在舒適的教堂敬拜之中。不。基督徒只能離開舒服的教會座堂,走出去,在困苦流離的人群中,遇見主耶穌基督。他餓了,她渴了,他們赤身露體了,教會在這群人們當中,施予具體、真正的幫助,教會才真正與基督相遇。
我期盼,我祈禱,香港教會出現如此的更新。
陳韋安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