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29-什麼人訪問什麼人:良知告訴我……——有線林建誠暫別記者生涯
什麼人訪問什麼人:良知告訴我……——有線林建誠暫別記者生涯
2018年4月29日
【明報專訊】有線電視中國組記者林建誠的離職,雖然他本人已經盡力低調,仍然在行內引起了小小的震動。明天4月30日,他就正式離開有線電視,踏上追尋信仰之途——去讀神學。不少有線觀眾或者都記得,他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出生入死,以及後來對湖南民運人士李旺陽事件的報道等等。記者與林建誠在採訪前線相識至今,已經超過10年,當年仍是「𡃁妹仔」的我,得到過「誠哥」不少指導,如今他要暫別這一行,心中自然有萬千個問題想找到答案。
■問﹕林迎,《明報》中國組記者
■答﹕林建誠,即將離任的有線中國組記者
問﹕其實大家都很想知道,你為什麼要辭職?你有沒有不捨得前線呢?
答﹕做完劉曉波離世的新聞之後,我開始思考自己的記者之路應該怎麼走,第一是想轉換一下環境,想過寧靜一些的生活;第二是覺得是時候為信仰做些事,我1995年決志做個帶職宣教人,就因為不捨得新聞工作,一直都未有實現這個曾經對神許下的承諾;第三是覺得對我的家庭、對父母和親人需要承擔一些責任。如果說沒有不捨,那是欺騙自己、欺騙認識我的人。任何一個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我對新聞工作非常不捨,但是總要「捨」才會「得」,要離開這條路,令自己「肉痛」,才會珍惜,才會認真想未來的路怎樣去走。
辭職肯定不是因為新聞審查
問﹕很多人會懷疑你的離職是不是與新聞審查、言論自由空間收縮,或者是新聞機構資源減少有關?
答﹕首先要很肯定地回答你,不是因為新聞審查,絕對沒有關係。我從進入有線電視這間公司,到我走的這一天,我從來都未曾發現、也從來沒有從上邊聽說有任何的審查。至於資源減少,事實也是減少了,以前好容易為了一兩個採訪花好多錢,但是現在已經愈來愈少,我想有線蝕了這麼多年錢,只能夠盡量節省成本,但是如果是重大的新聞,公司仍然會不惜放好多資源去採訪。
我要感謝上司司徒元先生,他一直以來給了我好大自由度。司徒元先生和他夫人梁慧珉都與我有些淵源,我入亞視是梁慧珉聘請我,直到我入了有線之後才知道他們是夫婦。司徒元先生他多年來都很為我設想,我在珠海做走私魚新聞被打,他更是即刻趕到;我向他請辭,他表示尊重我的選擇,明白作出如此重大的決定不是易事。
另一個是已經離開有線的前輩馮德雄先生,是他請我過有線,他曾經對我有幾句提點,雖然不多,但令我一下子多了很多想法。譬如他說,什麼是好新聞、什麼是應該要採訪的新聞?令人會有深刻印象的新聞,就是好新聞、就值得去做,不應該只是局限於地域。這個道理看上去很簡單,其實以前做新聞常要考慮和香港人有什麼關係?有關係才去做,沒關係的鬼理你咩。現在很多中國新聞都與香港關聯不大,或者本來就該是這樣,但他10年前、在當時那個環境下這樣提醒我,我在後來的十幾年中,基本上按照他這個宗旨去操作,這樣才帶出我從開站到離開的時期、這樣一個廣州站。
當然,還要感謝趙應春先生(有線電視新聞執行董事),為我們頂住好多壓力;還有現在已經不是有線「班主」的九倉前主席吳光正先生,我只見過他真人一次,就是10年前四川地震的時候,他特意到新聞部慰問全體同事。我從來沒有聽過他對有線新聞提出過任何意見,連同事想做專訪都很難,他不利用有線新聞做宣傳自己的工具,既關心新聞部,又放手給同事去做,這一種「關心又不干預」的將相風範,我感覺在香港愈來愈少。
問﹕在你的採訪生涯中,還有哪些人對你很重要?
答﹕當然有,首先當年亞視的駐澳門攝影師梁建華先生,他很盡責,反應很靈敏,我是向他學習怎樣「快而強」地做突發新聞,而且在和他一起工作的過程中磨練出來的。另一個要感謝的是在開設廣州站時的助理官智,他在很多重大採訪上提供了必要資訊。其實一直以來,攝影師、工程、車長等都是我最重要的伙伴,對工作幫助很大,有線廣州站的車長強哥,其實我2000年已經認識他,認識了18年,他在我最後一次採訪中還被拉去拘留了3日。
入行原是想做攝影記者
問﹕現在你的記者生涯要暫告一段落——如果不「講死」是結束的話——不如講講你記者生涯的開始。其實你是怎麼入行的呢?
答﹕我入行做記者是有些傳奇的,我1980年代做過很多份工,做過船務,做過銀行,在小學教過中文,在台灣生活過一年,還畫過陶瓷瓷藝。那時開始我就好喜歡攝影,買了第一部相機,學下光圈、快門等,拍些街頭照片。當年,3個攝影大師,尤金史密斯(Eugene Smith)、羅拔法蘭克(Robert Frank)和羅拔卡帕(Robert Capa)的相片對我衝擊很大,我希望將來可以做一個好的攝影記者。1990年,我去中國大陸旅行3個月,回來之後就見到澳廣視請記者,於是就帶上旅行攝影作品的幻燈片去應徵,結果他們其實是想請外電翻譯編輯及新聞主播,我既要試鏡,又試下譯稿,他們決定請我,所以我在1991年入行。
我一邊要譯外電稿,一邊又要播新聞。開始是報晨早新聞,後來做七點鐘的重點新聞,當時工資超低,而且是「計件」,重點新聞出一次鏡50元,晨早新聞30元,從1991到1999年,我入去到走都是這樣。這8年裏,我除了去過兩次「招呼團」(受訪者邀請記者去訪問的採訪團),很少有前線採訪的機會。直到1999年澳門回歸前我轉去亞視,才終於有前線採訪的機會。因為當時主要是做突發新聞,澳門回歸之後幾年,隨着社會治安改善,新聞愈來愈少。我2004年加入有線做駐澳門記者,仍然來來去去都是賭場、社會問題、博彩業經濟,於是開始多跑內地新聞,到後期,一年中有半年都是在內地,2006年見到其他台開廣州站,有線都決定要設一個站,趙應春就大膽叫我去開廣州站,從2006年七八月開始籌備建站,到2016年7月底我離開廣州站回到香港工作,剛好10年。
被動查證篩選 不是新聞的根本
問﹕這其實是香港新聞內容的變遷,以前的新聞確實更多是突發新聞,現在突發新聞逐漸減少,而內地新聞的比重也有所上升。在互聯網時代,新聞的內容有時只是一些奇聞異事,一條有趣的片段又可以成為熱話,這和以前有很大區別。
答﹕不僅如此,做新聞的方式也變化很大,以前是聽警察的無線電頻道,後來有了手機,半夜常有好多信息(SMS),叮叮叮叮地響,有人報料想你到重慶或者是安徽哪裏報道什麼,很多都做不了新聞,但又不可以不看,不知道有什麼突發。手機有了3G、4G之後,就會有人發現場片段來,網上信息突然間鋪天蓋地。以前記者都是主動出去採訪,我去蒐集信息、確定這是真的,但現在被動地就會收到大量新聞,可信度就大大降低,記者的角色變成了一個查證、篩選。雖然篩選資訊也不是容易的事,但個個台都有同樣的新聞,而且都可能差不多,只是包裝上有點不同,就變成愈來愈少獨家,或者深刻程度就不夠。這些在我來看,並不是做新聞的根本。好的獨家新聞是有內涵的,是其他傳媒給不了的,例如時政新聞,做得好的可以讓觀眾看明白時勢發展,社會新聞可以讓觀眾明白社會趨勢。
問﹕但是還有個問題,現在的新聞是在和社交網站、手機遊戲搶時間,真正看新聞的時間少了很多。就算是一篇有深度的好新聞,報紙也好、電視也好,也未必有人會認真看。很多人工作很辛苦,看手機只是想娛樂一下,所以互聯網上的「熱話」片段總是大行其道。
答﹕香港有700萬人,你總不能期待700萬人都看你的新聞。要看新聞的人始終會看新聞,要玩手機遊戲的那些人,你做得再好他們也是會玩遊戲,我們不需要和遊戲去搶時間,做好自己的新聞,觀眾接不接受,確實不是我們可以控制。做新聞的責任,是寫「歷史的初稿」。
見證歷史三事:
網誌年會 李旺陽 海祭劉曉波
問﹕講到「新聞是歷史的初稿」,我也想請你舉出三大你覺得自己「見證了歷史」的事件。
答﹕你還真的問到我了,我要想一想。你們可能會想2008年(汶川)地震,但我印象很深的是2009年廣東連州的中文網誌年會。從2008年地震後,網絡言論自由度有所增加,到2009年網誌年會達到最高峰,當時最敢言的幾個blogger長平、北風、冉雲飛、莫之許等等齊聚一堂,你會覺得言論很有空間,也很有生氣,誰知第二年的網誌年會就被禁開,這些人被打壓、被迫流亡或者是噤聲,因為我經歷過那個最高峰,所以對後來的收緊特別有感覺。
第二個事件就應該是李旺陽事件,在六四慘案的洪流裏,有很多幾乎被遺忘的人,我有幸可以撈到一個李旺陽出來——其實可能有更多人比他更慘,但都沒有辦法接觸到——李旺陽以親歷者的身分講述當權者對他的殘暴對待,我在現場聽他講述所感受到的震撼,比觀眾在電視所看到的還大得多。後來我也因為李旺陽的事件患上創傷後遺症,之所以能夠走出來,是「解鈴還需繫鈴人」——繫「玲」——即是李旺陽的妹妹李旺玲,她在事發後大半年再見到我,親口表示原諒我,還說多謝我將她哥哥的事迹帶給全世界,這樣我也釋懷了。
第三件事,我覺得是劉曉波離世,一個垂死的人還要被這樣對待,被直播他的死亡、火化、海葬。在我看來,人類是做不出這樣的事的,從來沒有料到還會見得到這樣的事,那我覺得自己有責任記錄,尤其是後來發生的廣東江門海祭,這案件現在還不算真正結束,因為為海祭被捕者存款的甄江華還被關押,另一個參加了海祭的「南方老頭」黃永祥最近又再次被捕。在海祭那時,他們為什麼願意面向鏡頭,為什麼希望我們直播,當時已經不是我想怎樣就怎樣的,良知告訴我,我沒有做錯。
淚光
林建誠說到此處時突然眼泛淚光,彷彿內心有很大的委屈。2017年7月19日即劉曉波「頭七」,廣東一班維權人士到江門海邊遙祭劉曉波,有線電視獨家直播,但有很多觀眾質疑為什麼要播出他們的樣子,讓公安可以按圖索驥。但上鏡其實是受訪者的願望,他們冒着被捕的危險都想要發聲,我們有沒有資格以「安全理由」不去報道呢?最後我問他,有沒有想過,除了李旺陽事件帶來的創傷後遺症之外,有沒有想過整個駐(廣州)站10年也給他帶來創傷後遺症,他說有。曾經聽一位牧者講過,基督徒是一腳踏在今生、一腳踏在對永生的等待,而他自己正是在這種盼望之中煎熬。正是因為駐站10年,他對世界看得很灰,所以才想在信仰中尋求安慰,同時也想調整自己的身心狀况,過回正常的家庭生活。至於什麼是好新聞,什麼是應該要採訪的新聞這種事,留給我們這種後輩繼續去探索吧。
文//林迎
編輯// 馮少榮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2018年4月29日
【明報專訊】有線電視中國組記者林建誠的離職,雖然他本人已經盡力低調,仍然在行內引起了小小的震動。明天4月30日,他就正式離開有線電視,踏上追尋信仰之途——去讀神學。不少有線觀眾或者都記得,他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出生入死,以及後來對湖南民運人士李旺陽事件的報道等等。記者與林建誠在採訪前線相識至今,已經超過10年,當年仍是「𡃁妹仔」的我,得到過「誠哥」不少指導,如今他要暫別這一行,心中自然有萬千個問題想找到答案。
■問﹕林迎,《明報》中國組記者
■答﹕林建誠,即將離任的有線中國組記者
問﹕其實大家都很想知道,你為什麼要辭職?你有沒有不捨得前線呢?
答﹕做完劉曉波離世的新聞之後,我開始思考自己的記者之路應該怎麼走,第一是想轉換一下環境,想過寧靜一些的生活;第二是覺得是時候為信仰做些事,我1995年決志做個帶職宣教人,就因為不捨得新聞工作,一直都未有實現這個曾經對神許下的承諾;第三是覺得對我的家庭、對父母和親人需要承擔一些責任。如果說沒有不捨,那是欺騙自己、欺騙認識我的人。任何一個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我對新聞工作非常不捨,但是總要「捨」才會「得」,要離開這條路,令自己「肉痛」,才會珍惜,才會認真想未來的路怎樣去走。
辭職肯定不是因為新聞審查
問﹕很多人會懷疑你的離職是不是與新聞審查、言論自由空間收縮,或者是新聞機構資源減少有關?
答﹕首先要很肯定地回答你,不是因為新聞審查,絕對沒有關係。我從進入有線電視這間公司,到我走的這一天,我從來都未曾發現、也從來沒有從上邊聽說有任何的審查。至於資源減少,事實也是減少了,以前好容易為了一兩個採訪花好多錢,但是現在已經愈來愈少,我想有線蝕了這麼多年錢,只能夠盡量節省成本,但是如果是重大的新聞,公司仍然會不惜放好多資源去採訪。
我要感謝上司司徒元先生,他一直以來給了我好大自由度。司徒元先生和他夫人梁慧珉都與我有些淵源,我入亞視是梁慧珉聘請我,直到我入了有線之後才知道他們是夫婦。司徒元先生他多年來都很為我設想,我在珠海做走私魚新聞被打,他更是即刻趕到;我向他請辭,他表示尊重我的選擇,明白作出如此重大的決定不是易事。
另一個是已經離開有線的前輩馮德雄先生,是他請我過有線,他曾經對我有幾句提點,雖然不多,但令我一下子多了很多想法。譬如他說,什麼是好新聞、什麼是應該要採訪的新聞?令人會有深刻印象的新聞,就是好新聞、就值得去做,不應該只是局限於地域。這個道理看上去很簡單,其實以前做新聞常要考慮和香港人有什麼關係?有關係才去做,沒關係的鬼理你咩。現在很多中國新聞都與香港關聯不大,或者本來就該是這樣,但他10年前、在當時那個環境下這樣提醒我,我在後來的十幾年中,基本上按照他這個宗旨去操作,這樣才帶出我從開站到離開的時期、這樣一個廣州站。
當然,還要感謝趙應春先生(有線電視新聞執行董事),為我們頂住好多壓力;還有現在已經不是有線「班主」的九倉前主席吳光正先生,我只見過他真人一次,就是10年前四川地震的時候,他特意到新聞部慰問全體同事。我從來沒有聽過他對有線新聞提出過任何意見,連同事想做專訪都很難,他不利用有線新聞做宣傳自己的工具,既關心新聞部,又放手給同事去做,這一種「關心又不干預」的將相風範,我感覺在香港愈來愈少。
問﹕在你的採訪生涯中,還有哪些人對你很重要?
答﹕當然有,首先當年亞視的駐澳門攝影師梁建華先生,他很盡責,反應很靈敏,我是向他學習怎樣「快而強」地做突發新聞,而且在和他一起工作的過程中磨練出來的。另一個要感謝的是在開設廣州站時的助理官智,他在很多重大採訪上提供了必要資訊。其實一直以來,攝影師、工程、車長等都是我最重要的伙伴,對工作幫助很大,有線廣州站的車長強哥,其實我2000年已經認識他,認識了18年,他在我最後一次採訪中還被拉去拘留了3日。
入行原是想做攝影記者
問﹕現在你的記者生涯要暫告一段落——如果不「講死」是結束的話——不如講講你記者生涯的開始。其實你是怎麼入行的呢?
答﹕我入行做記者是有些傳奇的,我1980年代做過很多份工,做過船務,做過銀行,在小學教過中文,在台灣生活過一年,還畫過陶瓷瓷藝。那時開始我就好喜歡攝影,買了第一部相機,學下光圈、快門等,拍些街頭照片。當年,3個攝影大師,尤金史密斯(Eugene Smith)、羅拔法蘭克(Robert Frank)和羅拔卡帕(Robert Capa)的相片對我衝擊很大,我希望將來可以做一個好的攝影記者。1990年,我去中國大陸旅行3個月,回來之後就見到澳廣視請記者,於是就帶上旅行攝影作品的幻燈片去應徵,結果他們其實是想請外電翻譯編輯及新聞主播,我既要試鏡,又試下譯稿,他們決定請我,所以我在1991年入行。
我一邊要譯外電稿,一邊又要播新聞。開始是報晨早新聞,後來做七點鐘的重點新聞,當時工資超低,而且是「計件」,重點新聞出一次鏡50元,晨早新聞30元,從1991到1999年,我入去到走都是這樣。這8年裏,我除了去過兩次「招呼團」(受訪者邀請記者去訪問的採訪團),很少有前線採訪的機會。直到1999年澳門回歸前我轉去亞視,才終於有前線採訪的機會。因為當時主要是做突發新聞,澳門回歸之後幾年,隨着社會治安改善,新聞愈來愈少。我2004年加入有線做駐澳門記者,仍然來來去去都是賭場、社會問題、博彩業經濟,於是開始多跑內地新聞,到後期,一年中有半年都是在內地,2006年見到其他台開廣州站,有線都決定要設一個站,趙應春就大膽叫我去開廣州站,從2006年七八月開始籌備建站,到2016年7月底我離開廣州站回到香港工作,剛好10年。
被動查證篩選 不是新聞的根本
問﹕這其實是香港新聞內容的變遷,以前的新聞確實更多是突發新聞,現在突發新聞逐漸減少,而內地新聞的比重也有所上升。在互聯網時代,新聞的內容有時只是一些奇聞異事,一條有趣的片段又可以成為熱話,這和以前有很大區別。
答﹕不僅如此,做新聞的方式也變化很大,以前是聽警察的無線電頻道,後來有了手機,半夜常有好多信息(SMS),叮叮叮叮地響,有人報料想你到重慶或者是安徽哪裏報道什麼,很多都做不了新聞,但又不可以不看,不知道有什麼突發。手機有了3G、4G之後,就會有人發現場片段來,網上信息突然間鋪天蓋地。以前記者都是主動出去採訪,我去蒐集信息、確定這是真的,但現在被動地就會收到大量新聞,可信度就大大降低,記者的角色變成了一個查證、篩選。雖然篩選資訊也不是容易的事,但個個台都有同樣的新聞,而且都可能差不多,只是包裝上有點不同,就變成愈來愈少獨家,或者深刻程度就不夠。這些在我來看,並不是做新聞的根本。好的獨家新聞是有內涵的,是其他傳媒給不了的,例如時政新聞,做得好的可以讓觀眾看明白時勢發展,社會新聞可以讓觀眾明白社會趨勢。
問﹕但是還有個問題,現在的新聞是在和社交網站、手機遊戲搶時間,真正看新聞的時間少了很多。就算是一篇有深度的好新聞,報紙也好、電視也好,也未必有人會認真看。很多人工作很辛苦,看手機只是想娛樂一下,所以互聯網上的「熱話」片段總是大行其道。
答﹕香港有700萬人,你總不能期待700萬人都看你的新聞。要看新聞的人始終會看新聞,要玩手機遊戲的那些人,你做得再好他們也是會玩遊戲,我們不需要和遊戲去搶時間,做好自己的新聞,觀眾接不接受,確實不是我們可以控制。做新聞的責任,是寫「歷史的初稿」。
見證歷史三事:
網誌年會 李旺陽 海祭劉曉波
問﹕講到「新聞是歷史的初稿」,我也想請你舉出三大你覺得自己「見證了歷史」的事件。
答﹕你還真的問到我了,我要想一想。你們可能會想2008年(汶川)地震,但我印象很深的是2009年廣東連州的中文網誌年會。從2008年地震後,網絡言論自由度有所增加,到2009年網誌年會達到最高峰,當時最敢言的幾個blogger長平、北風、冉雲飛、莫之許等等齊聚一堂,你會覺得言論很有空間,也很有生氣,誰知第二年的網誌年會就被禁開,這些人被打壓、被迫流亡或者是噤聲,因為我經歷過那個最高峰,所以對後來的收緊特別有感覺。
第二個事件就應該是李旺陽事件,在六四慘案的洪流裏,有很多幾乎被遺忘的人,我有幸可以撈到一個李旺陽出來——其實可能有更多人比他更慘,但都沒有辦法接觸到——李旺陽以親歷者的身分講述當權者對他的殘暴對待,我在現場聽他講述所感受到的震撼,比觀眾在電視所看到的還大得多。後來我也因為李旺陽的事件患上創傷後遺症,之所以能夠走出來,是「解鈴還需繫鈴人」——繫「玲」——即是李旺陽的妹妹李旺玲,她在事發後大半年再見到我,親口表示原諒我,還說多謝我將她哥哥的事迹帶給全世界,這樣我也釋懷了。
第三件事,我覺得是劉曉波離世,一個垂死的人還要被這樣對待,被直播他的死亡、火化、海葬。在我看來,人類是做不出這樣的事的,從來沒有料到還會見得到這樣的事,那我覺得自己有責任記錄,尤其是後來發生的廣東江門海祭,這案件現在還不算真正結束,因為為海祭被捕者存款的甄江華還被關押,另一個參加了海祭的「南方老頭」黃永祥最近又再次被捕。在海祭那時,他們為什麼願意面向鏡頭,為什麼希望我們直播,當時已經不是我想怎樣就怎樣的,良知告訴我,我沒有做錯。
淚光
林建誠說到此處時突然眼泛淚光,彷彿內心有很大的委屈。2017年7月19日即劉曉波「頭七」,廣東一班維權人士到江門海邊遙祭劉曉波,有線電視獨家直播,但有很多觀眾質疑為什麼要播出他們的樣子,讓公安可以按圖索驥。但上鏡其實是受訪者的願望,他們冒着被捕的危險都想要發聲,我們有沒有資格以「安全理由」不去報道呢?最後我問他,有沒有想過,除了李旺陽事件帶來的創傷後遺症之外,有沒有想過整個駐(廣州)站10年也給他帶來創傷後遺症,他說有。曾經聽一位牧者講過,基督徒是一腳踏在今生、一腳踏在對永生的等待,而他自己正是在這種盼望之中煎熬。正是因為駐站10年,他對世界看得很灰,所以才想在信仰中尋求安慰,同時也想調整自己的身心狀况,過回正常的家庭生活。至於什麼是好新聞,什麼是應該要採訪的新聞這種事,留給我們這種後輩繼續去探索吧。
文//林迎
編輯// 馮少榮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