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18-綠色生活:開路先鋒,遠足徑幕後英雄
綠色生活:開路先鋒,遠足徑幕後英雄
2014/05/18
【明報專訊】 郊野學堂山徑篇
如果香港從沒有郊野公園,我們的生活質素、環境、甚至動植物生態,會不會受影響?會變成怎樣? 縱觀現在政府的取態,後果不難想像。
港督麥理浩認為「山嶺海灘屬於大多數人」 ,他在任時,郊野公園計劃火速進行,為香港留下了珍貴的空間和美麗的土地,麥理浩功不可沒,但如果沒有一班前線職員,付出汗水和努力,也沒有現在的郊野公園。 郊野公園位處郊區或路途偏遠,不及城市方便,要種樹、築路、建路牌,沒有大型機器幫忙,究竟這些路是怎樣築成?
山坡陡峭,那些樹又是怎樣種的?
一連數期的郊野公園系列,將告訴你郊野公園背後的人和事,讓你知道,得來不易的郊野公園是怎樣煉成。
港督麥理浩在任時,十分支持郊野公園計劃,七十年代末開始,各區郊野公園陸續落成。一九八○年代是築路工人最忙碌的時期,新的遠足路線不斷開放,讓我們深入野外,走往不同的郊遊地點。各式遠足徑長度和難度不一,當中,最受歡迎的可算是多條長途遠足徑,包括麥理浩徑(全長一百公里)、衛奕信徑(全長七十八公里)、鳳凰徑(全長七十公里)及港島徑(全長五十公里)。此外,有二十九條長短不一的郊遊徑、十一條適合一家大小的家樂徑、二十條讓遊人寓郊遊於學習的自然教育徑,以及十六條樹木研習徑。
山坡路陡峭,路是怎樣築成?
許多山路陡峭崎嶇,沒有大型機器幫忙,要築路實在不容易,究竟這些路是怎樣建成? 沒有郊野公園之前,所謂山路大多是村民踏出來的古道,方便村民在村與村之間往來。除了山路,亦有部分山徑直接在山上開鑿出來,為方便遊人行走,工人須在斜坡上開鑿一條平路。要是上山下山的路,就要加上石塊、固定山路,甚至用木材,嵌入泥土,防止水土流失,山路塌毁。
逐塊石堆砌出來
遠足徑常見的石頭路,是築路工人就地取材,逐塊石堆砌出來。陳木勝師傅和馮洪明師傅,在漁護署任職超過三十年,大嶼山的遠足徑,便是他們一手築成,最難忘是八十年代建的鳳凰徑,山路又斜又長,共分十二段,要把島上所有重點郊遊地點相連,是艱巨的任務,前後花了三年才竣工。
木勝憶述,「那時由馮師傅帶隊,我們八時便開工,拿大批工具上山,就地取材用附近的石頭築路,石頭愈大愈好,因為大石才穩固,一百幾十斤是『濕濕碎』。石頭先用麻繩綁好,用竹升摃在膊頭上,兩人一前一後搬運,二百斤或以上的石頭,則需四個人交叉竹升搬抬。以防大石滾下,先要在泥地上打入鐵通,將繫着大石的麻繩綁在鐵通上,再移動大石到適當位置,視乎石的大小,在地上挖出適當的空位,擺放石頭,再用小石填補空隙,慢慢築成一條路出來。」由於身在山上,築路工人多帶乾糧上山充飢,木勝笑道,最愛帶糯米雞或排骨飯,飽肚又方便。築路辛苦,但木勝和馮師傅想當年時,亦覺開心,那時他們還是二十出頭的年輕人,一股拼勁,最大滿足感是﹕「三十年後條路都咁靚咁穩陣。」皮膚黝黑的木勝,笑成腰果眼,露出雪白牙齒。氣勢不凡的八仙嶺,登山頗為吃力,修建八仙嶺遠足徑,是高級農林助理員李馬佛師傅最難忘的經歷,「特別是仙姑峰路途險要,加建木級路時,要手腳並用保持平衡。」
水泥路不太受歡迎,為何仍存在?
市民離開了石屎森林,不想在郊區看到水泥建設,認為破壞了自然環境。事實上,漁護署築路或修路時,以保持郊野原貌為主,但假如山徑因為水土流失或過於陡峭,以安全角度考量,才鋪上水泥及設置欄杆。例如登上望夫石的一段山路,以及從萬宜水庫進入浪茄的一段麥理浩徑,既陡峭又時常受風浪冲洗,如果不用水泥,山路會經常被冲毁,十分危險。
此外,郊野公園的水泥馬路有一定的重要性,其中一個功能是作為防火帶,阻擋火勢波及重要設施,如城門水塘是重要的水塘和植林區,所以設有水泥馬路圍繞水塘。其次,水泥馬路可讓有需要的車輛走過,如大帽山郊野公園,山頂有天文台的雷達站,因此有車輛行駛。
郊野公園屬於所有人,每個人的體力或遠足經驗不同,有些原始山徑危險難走,築成水泥小徑可讓各類遊人享受郊遊樂趣。
沙泥梯級路:木板石板點分?
一些陡峭的沙泥路,加上木板或石板,主要為阻擋沙泥冲刷。木板較配合大自然環境,但損耗率較高,易霉爛,主要在高地空氣清爽的地方使用。叢林內則多用石板,較耐用堅固。
走捷徑會破壞環境?
為了降低上山的坡度,如地理環境許可,路會築成彎形或之字形,但貪方便的遊人總愛走捷徑,選擇距離較短,坡度較大的路走。當走出一條小徑來,下雨時雨水冲刷小徑,令水土流失,破壞環境。
路牌寫xx公里xx小時,怎樣計算?
一些山徑的分岔路口,標示了路徑的大約長度及步行需要的時間,對有經驗的行山人士或一家大小同行的人來說,步行時間有所差異,曾聽一位資深行山人士說,這個距離與時間的推算,是根據一班人一同行走的情况下計算,是否真的?
漁護署解釋,路徑的距離是以地圖量度出來的大概長度,而時間是根據一般人的體力而定,平路以一小時走四公里作參考,上坡路則是一小時兩公里。70年代末郊野公園成立之初,已有路徑的長度與時間提示,但不同郊野公園的寫法或有不同,例如2.5公里長的路徑,有些會寫2 1/2公里,有些標示2.5。90年代便統一起來,距離用整數或點數表達,如3公里、3.5公里,而時間則用分數表示,如2.5小時會標作2 1/2小時。」
文 李佩雯
圖 胡景禧、漁護署提供
編輯 蔡曉彤
fb﹕ 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築路工人正在用竹升搬運大石。(《郊野叁十年》圖片)
以往的戶外工作隊需帶備糧食上山充飢。(《郊野叁十年》圖片)
李師傅(左)和陳木勝示範如何搬運石頭,圖中的石塊重數十斤,李師傅形容為石仔而已。(圖﹕胡景禧)
圖中左起李馬佛、陳木勝、馮洪明師傅,當年興建和修葺多條遠足徑,讓遊人安全走到不同郊遊地點,是最大的滿足感來源。(圖﹕胡景禧)
築路或修路的工具,大大小小超過十多種,包括泥鏟、鴨嘴鋤、平水尺、大鐵槌、粗麻繩、大膠盆等等,有時還要運水上山,4加侖一桶,每人兩桶,辛苦程度可想而知。(圖﹕胡景禧)
(明報製圖)
2014/05/18
【明報專訊】 郊野學堂山徑篇
如果香港從沒有郊野公園,我們的生活質素、環境、甚至動植物生態,會不會受影響?會變成怎樣? 縱觀現在政府的取態,後果不難想像。
港督麥理浩認為「山嶺海灘屬於大多數人」 ,他在任時,郊野公園計劃火速進行,為香港留下了珍貴的空間和美麗的土地,麥理浩功不可沒,但如果沒有一班前線職員,付出汗水和努力,也沒有現在的郊野公園。 郊野公園位處郊區或路途偏遠,不及城市方便,要種樹、築路、建路牌,沒有大型機器幫忙,究竟這些路是怎樣築成?
山坡陡峭,那些樹又是怎樣種的?
一連數期的郊野公園系列,將告訴你郊野公園背後的人和事,讓你知道,得來不易的郊野公園是怎樣煉成。
港督麥理浩在任時,十分支持郊野公園計劃,七十年代末開始,各區郊野公園陸續落成。一九八○年代是築路工人最忙碌的時期,新的遠足路線不斷開放,讓我們深入野外,走往不同的郊遊地點。各式遠足徑長度和難度不一,當中,最受歡迎的可算是多條長途遠足徑,包括麥理浩徑(全長一百公里)、衛奕信徑(全長七十八公里)、鳳凰徑(全長七十公里)及港島徑(全長五十公里)。此外,有二十九條長短不一的郊遊徑、十一條適合一家大小的家樂徑、二十條讓遊人寓郊遊於學習的自然教育徑,以及十六條樹木研習徑。
山坡路陡峭,路是怎樣築成?
許多山路陡峭崎嶇,沒有大型機器幫忙,要築路實在不容易,究竟這些路是怎樣建成? 沒有郊野公園之前,所謂山路大多是村民踏出來的古道,方便村民在村與村之間往來。除了山路,亦有部分山徑直接在山上開鑿出來,為方便遊人行走,工人須在斜坡上開鑿一條平路。要是上山下山的路,就要加上石塊、固定山路,甚至用木材,嵌入泥土,防止水土流失,山路塌毁。
逐塊石堆砌出來
遠足徑常見的石頭路,是築路工人就地取材,逐塊石堆砌出來。陳木勝師傅和馮洪明師傅,在漁護署任職超過三十年,大嶼山的遠足徑,便是他們一手築成,最難忘是八十年代建的鳳凰徑,山路又斜又長,共分十二段,要把島上所有重點郊遊地點相連,是艱巨的任務,前後花了三年才竣工。
木勝憶述,「那時由馮師傅帶隊,我們八時便開工,拿大批工具上山,就地取材用附近的石頭築路,石頭愈大愈好,因為大石才穩固,一百幾十斤是『濕濕碎』。石頭先用麻繩綁好,用竹升摃在膊頭上,兩人一前一後搬運,二百斤或以上的石頭,則需四個人交叉竹升搬抬。以防大石滾下,先要在泥地上打入鐵通,將繫着大石的麻繩綁在鐵通上,再移動大石到適當位置,視乎石的大小,在地上挖出適當的空位,擺放石頭,再用小石填補空隙,慢慢築成一條路出來。」由於身在山上,築路工人多帶乾糧上山充飢,木勝笑道,最愛帶糯米雞或排骨飯,飽肚又方便。築路辛苦,但木勝和馮師傅想當年時,亦覺開心,那時他們還是二十出頭的年輕人,一股拼勁,最大滿足感是﹕「三十年後條路都咁靚咁穩陣。」皮膚黝黑的木勝,笑成腰果眼,露出雪白牙齒。氣勢不凡的八仙嶺,登山頗為吃力,修建八仙嶺遠足徑,是高級農林助理員李馬佛師傅最難忘的經歷,「特別是仙姑峰路途險要,加建木級路時,要手腳並用保持平衡。」
水泥路不太受歡迎,為何仍存在?
市民離開了石屎森林,不想在郊區看到水泥建設,認為破壞了自然環境。事實上,漁護署築路或修路時,以保持郊野原貌為主,但假如山徑因為水土流失或過於陡峭,以安全角度考量,才鋪上水泥及設置欄杆。例如登上望夫石的一段山路,以及從萬宜水庫進入浪茄的一段麥理浩徑,既陡峭又時常受風浪冲洗,如果不用水泥,山路會經常被冲毁,十分危險。
此外,郊野公園的水泥馬路有一定的重要性,其中一個功能是作為防火帶,阻擋火勢波及重要設施,如城門水塘是重要的水塘和植林區,所以設有水泥馬路圍繞水塘。其次,水泥馬路可讓有需要的車輛走過,如大帽山郊野公園,山頂有天文台的雷達站,因此有車輛行駛。
郊野公園屬於所有人,每個人的體力或遠足經驗不同,有些原始山徑危險難走,築成水泥小徑可讓各類遊人享受郊遊樂趣。
沙泥梯級路:木板石板點分?
一些陡峭的沙泥路,加上木板或石板,主要為阻擋沙泥冲刷。木板較配合大自然環境,但損耗率較高,易霉爛,主要在高地空氣清爽的地方使用。叢林內則多用石板,較耐用堅固。
走捷徑會破壞環境?
為了降低上山的坡度,如地理環境許可,路會築成彎形或之字形,但貪方便的遊人總愛走捷徑,選擇距離較短,坡度較大的路走。當走出一條小徑來,下雨時雨水冲刷小徑,令水土流失,破壞環境。
路牌寫xx公里xx小時,怎樣計算?
一些山徑的分岔路口,標示了路徑的大約長度及步行需要的時間,對有經驗的行山人士或一家大小同行的人來說,步行時間有所差異,曾聽一位資深行山人士說,這個距離與時間的推算,是根據一班人一同行走的情况下計算,是否真的?
漁護署解釋,路徑的距離是以地圖量度出來的大概長度,而時間是根據一般人的體力而定,平路以一小時走四公里作參考,上坡路則是一小時兩公里。70年代末郊野公園成立之初,已有路徑的長度與時間提示,但不同郊野公園的寫法或有不同,例如2.5公里長的路徑,有些會寫2 1/2公里,有些標示2.5。90年代便統一起來,距離用整數或點數表達,如3公里、3.5公里,而時間則用分數表示,如2.5小時會標作2 1/2小時。」
文 李佩雯
圖 胡景禧、漁護署提供
編輯 蔡曉彤
fb﹕ 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築路工人正在用竹升搬運大石。(《郊野叁十年》圖片)
以往的戶外工作隊需帶備糧食上山充飢。(《郊野叁十年》圖片)
李師傅(左)和陳木勝示範如何搬運石頭,圖中的石塊重數十斤,李師傅形容為石仔而已。(圖﹕胡景禧)
圖中左起李馬佛、陳木勝、馮洪明師傅,當年興建和修葺多條遠足徑,讓遊人安全走到不同郊遊地點,是最大的滿足感來源。(圖﹕胡景禧)
築路或修路的工具,大大小小超過十多種,包括泥鏟、鴨嘴鋤、平水尺、大鐵槌、粗麻繩、大膠盆等等,有時還要運水上山,4加侖一桶,每人兩桶,辛苦程度可想而知。(圖﹕胡景禧)
(明報製圖)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