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31-CUP:負面情緒才是快樂竅門

CUP:負面情緒才是快樂竅門
2016年8月31日
BY 黃珍盈


原來「以毒攻毒」能夠保持心境愉快?現在人人都說要「正能量」,不要播「負」,但心理學家指出不少負面情緒其實是苦口良藥,對人有益。其最大作用之一,為驅使人察覺生命中的錯失,並加以糾正,力求改變。

在「the second wave of positive psychology」中指出,不是每一種負面情緒都能達到這種效果:絕望、自視無用等都是「空情緒」(empty emotions),無法轉化為正能量。而歉疚、憤怒、悲哀、焦慮、嫉妒、孤寂等情緒只要善用得宜,則可以帶來正面影響。其轉化過程在於將負面情緒當作對自己的警惕,防止自己建立不好的習慣。

具體要如何實行?也許可以試著根據專家的建議按部就班:

1. 抽出元兇
第一步,辨認出自己的負面情緒。你是生氣,還是傷心?識別情緒,有助尋找來源。

2. 「利害清單」
回想導致這種情緒的行為,然後就該種行為的利害寫一張清單,衡量一下,究竟所產生的好處是否值得讓你同時飽受情感上的煎熬?例如,你參與了一場八卦討論,而對某人感到抱歉。參與討論的好處是能令你更受朋輩歡迎,壞處則是讓你因愧疚而無法安眠。這種情況下,好處的魅力能抵消負面影響嗎?

3. 想想「應該」做甚麼
行動比沉淪更實際。譬如你得知友人在職場得到升遷,又獲海外工作機會。在妒忌的當下,你更應該想想自己「應該」做甚麼;你是否應該開始擴展你的人際網絡,或者尋找新工作?

4. 幻想一場重演
幻想事件可以重來,你的行為會有甚麼改變,讓現在的自己更心安一些?假設你虛耗了剛過的假期,若讓時間倒流,你又會怎樣計劃?得出結論後,把它們在下次假期付諸行動,反正有心不怕遲。

5. 跟「小孩」聊聊
把自己當作一名失意的小孩,並設法安慰「他」。因為你並不會責罵或無視小孩,這樣的想像可以令你更容易靜下來聆聽「他」的想法,簡單地對事情進行詮釋,並提出建議。

認知失調(cognitive dissonance)令人無法快速地改變行為。所以,將情緒「化負為正」就像跑馬拉松、減肥一樣,必須抱有耐心,逐步前行,不要急燥。正所謂「慢慢來比較快」,只要努力調節心態,必定能打起精神應付難關。


BY 黃珍盈
CUP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110508-劉若英:易副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