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25-劉細良:沒有尊重何來融合

劉細良:沒有尊重何來融合
20190225


據報台灣輔仁大學發信給教職員,稱因為國台辦接到大陸留學生及家長反映,指有教師在課堂宣揚、灌輸個人意識形態,要求縮減輔仁大學陸生名額,校方因此提醒教師上課時,避免灌輸或偏袒「個人的宗教信仰、族群、性別、意識形態和政治立場等」。早前加拿大多倫多大學選出了流亡藏人出身的女生做學生會會長,引起大陸學生發動聯署反對,指對方乃支持藏獨云云。香港人每天從傳媒中都閱讀到這些大小「戰狼」新聞,他們在官方鼓勵下,於世界各地為自己脆弱的民族玻璃心「維權」,但究竟他們是否知道自己「乞人憎」?

香港獅子山下一代,搵食至上,自尊放兩邊,他們自然可以毫無保留支持大灣區計劃,誤以為是79年改革開放的翻版,新蒲崗、佐敦谷山寨廠老闆也可以在珠三角設廠擴大生產發大達。但上次融合是純經濟層面,因為那時香港仍歸英國總督麥理浩所管,有深圳河作邊境,有𨫥喀兵及英軍駐守。香港自己一套核心價值及生活方式,未有受兩地經濟互動所影響。大陸對香港政策,由1950自韓戰開始,不脫老毛八字真言:「長期打算、充份利用」。5、60年代是作為西方圍堵下的國際窗口,7、80年代是作為四個現代化的點火器,引進資金、技術及市場,晉身世界工廠。90年代是借香港作全球化橋樑,利用香港金融中心地位集資。

麥理浩總督高瞻遠足,1971年來港履新,認為在六七左派暴動後要保住香港,一定要將香港建成亞洲模範城市,創造香港對大陸的「利用價值」。亦因為香港自身的利用價值,中共才在80年代訂下「一國兩制、高度自治、港人治港」的國策。無可諱言,過去40年合作是雙方互惠互利的。那時香港人相信,大家是「同軌不同速」,假以時日,當大陸發展起來,差距縮小直至消失。


林鄭無視警號 危機持續發酵

香港對大陸的利用價值,按其發展階段,應該由早期市場經濟、法治等基礎開始,進而上升至社會制度、行政管理及核心價值。但自2008京奧後中共進入維穩時代,提倡「中國模式」,到習近平上台,大力鼓吹「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強國崛起、敢於亮劍,在洗腦之下,狂熱民族主義抬頭。另一方面嚴禁普世價值傳播,更嚴苛地控制傳媒言論。香港人與大陸政權漸行漸遠,這時才恍然意識到,根本大家在不同的軌道上。

大灣區發展規劃,是徹頭徹尾由上而下的中央計劃,聶德權所謂香港參與是公然哄騙香港人。這已經脫離了過去政府推動、民間先行、互惠互利的模式。由曾蔭權年代規劃的跨界基建開始,香港進入「被規劃」時代。人心的距離,是無法用高鐵大橋去彌補的,這造成耗費巨資的高鐵及大橋落成時,上冷下熱,香港人反應冷淡。大橋落成香港人未見其利先受其害,即日來回大陸人湧港、醫院爆煲,醫護人員也加入聲討單程證之列,這其實已經是社會危機開始。

但林鄭月娥不單沒有將民情向中央反映,反而繼續吹噓融合好處,選擇了在最壞的時候「宣講」大灣區規劃,令危機繼續發酵。人心是危機的根本原因,如果北京仍然認為只是一小撮港獨分子搞事,小部份不接受「憲制新秩序」的人危言聳聽,相信更大的危機就在前面。


劉細良
時事評論員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110508-劉若英:易副官